醫院醫生進修心得感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4W

你們的精神是天上亮閃閃的恆星,學習問題很深奧就會變通,思考不細緻無法注意細節,那麼關於相關的總結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院醫生進修心得感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醫院醫生進修心得感悟範文三篇

醫院醫生進修心得感悟

時間真的過的很快,一個星期的外出學習就這樣結束了,我非常感謝醫院和科室給了我這麼一次好的機會,能夠到我院急診部去學習,雖然時間很短暫,可是卻讓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我以後工作努力的方向。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談一下我的感受。

首先是急診科的環境。

急診主要分四塊區域,包括搶救室、輸液室、急診病房和留觀室,我主要在搶救室和輸液室上班。

第二是急診科的管理制度,他們有一套完整的科學化、制度化的護理管理。

1、通過分組區域管理,進行分組連續性排班,例如搶救間分為三個班次,8-18,18-8,18-3,四人為一組,新老搭配,這樣減少交接班次數,從而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資源,通過高年資護士的動態質控,減輕年輕護士的工作壓力和減少護理隱患,從而保證了各班的護理質量。

2、制定各區域詳細工作指引及各區域工作告知事項,新入科人員工作注意要點等,系統引導新入人員和年輕護士更好地完成護理工作

3、急救藥品及急救儀器的管理到位

各種急救藥品及毒麻精放藥品,急救儀器設備,每項工作都有專人負責,責任到人並相互監督,而且班班清點,定期檢查執行情況,從而使病人能夠隨到隨治,及時搶救. 第三業務學習

急診科制定自己的學習制度和計劃,每週都有一到兩次業務知識學習,病例討論或急救專業培訓,提起胸外按壓都知道,可是我才瞭解到胸外按壓還會有那麼多的併發症,比如肋骨損傷,損傷性血氣胸,心臟創傷,胃肝脾破裂,以及栓塞.

四是他們有着團結協作,爭分奪秒的精神

搶救間要求護士的各項基礎技能操作都要非常熟練,準確迅速,要能快速執行醫生的醫囑,在搶救危重病人的過程中需能體現着醫生與護士,以及護士之間的密切配合和團結協作精神。

我在搶救間見到很多急性病患者,有蛇咬傷的,心梗的,呼吸衰竭的,多發性創傷的,肺部感染的,換氣過度的,藥物服用過量的,急性胰腺炎的等等,這就考驗了護士對專科知識的把握,以及應對能力及其團隊的協作能力,我很是佩服。記得剛到搶救間第一天,有一個心臟病突發的75歲的爺爺,病人在家屬的哭喊聲中被推進了搶救間,醫生與護士趕緊跑上前,醫生邊與病人家屬詢問病史,查體,邊與護士下達口頭醫囑,2名護士立即牀旁心電圖,測血壓,同時建立靜脈通路,

按醫囑給藥,採血檢驗,安裝心電監護及吸氧裝置,進行護理記錄。這一系列的過程在兩名護士的配合下緊張而有序的進行着,同時又有護士約牀旁B超,聯繫心內科醫生會診,結果被診斷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需要馬上進行心臟手術,再晚會有生命危險.醫生又與心導管室聯繫準備急診手術,幾分鐘後老爺子在護士與醫生的護送下進了手術間.手術很順利,患者現在ICU觀察,家屬也感激萬分。

另外我在輸液區也學習了一段時間,輸液間白天平均要有二百多人輸液,護士只有3名,可是查對制度很嚴格,還幫助患者存藥,一人一巾一帶,在輸液間兩天,共輸液130人,穿刺失敗1人,在老師的指導下我的輸液速度也有所提升.

總而言之,在急診科呆的這5天,我認為還是很有意義的,不僅看到了急診科的優點,以及的我們的不足,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急診科護士步伐那麼快,技術那麼嫻熟,那都是在與死神賽跑!為什麼説話語速那麼快, 動作那麼熟練,那是在與死神爭分奪秒!

我們門診雖然節奏沒有急診那麼快的節奏,但是分診,抽血也已經滲透在我們的血液中,如何才能高效的完成工作,我覺得急診給了我啟發,那就是在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的背後需要我們不斷加強業務學習能力,同時加強與同事間及其病人的溝通,建立門診護士的美好形象,那就是真誠主動的態度,熱情服務的微笑,亭亭玉立的站姿,穩重端正的坐姿,輕盈機敏的步態,按照總醫院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使門診成為醫院最美麗的一道風景線。

醫院醫生進修心得感悟

為期三個月的進修學習生活已經結束。在這短短的三個月內,我學到了不少知識,感觸良多。

還記得,接到進修通知時,我內心萬分激動,十分感激醫院和科室給了我這次難得的進修機會。去進修之前,我就認真地複習了《臨牀骨科護理學》中的有關內容,以加強自己的專科理論水平。併為此次進修學習做好計劃與設想。

也許自己的要求與期待過高,進修的前三週,內心十分失落,原因是:這三週來每天除了完成比我院骨科重得多的護理工作外,老師們很少給我們進修生講課,較少給我們進行十分正規的護理查房。當然,這裏存在客觀的原因:工作太忙,每天若能按時交接-班就是十分了不起的事了。

失落之餘,只能主動向護長要求——每週跟教授查房一到兩次,並且下午三點鐘後去參加《臨牀路徑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學習班的學習。護長答應之後,我每天不到七點半就換好工衣出來,先做好一兩個術後病人的牀上浴再去參加交-班和查房。在《臨牀路徑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學習班的學習結束後,工作之餘,我常常去參加大學或醫院舉行的一些學習講座。在附一,有很突出的一方面就是學習的機會很多,只要你不怕苦不怕累,每天都有上課學習的機會。我在這三個月內,參加了大學、附一舉行的許多學習課程,如《臨牀路徑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學習班、“院內壓瘡的認識”、“PICC管感染的原因分析與處理”、“外科傷口處理的新進展”及《臨牀護理教學新理論與實踐技能》學習班等等,並且有幸參加了“xx年骨與軟組織腫瘤多學科診治研討會”。這些課程、學習班或研討會,不僅豐富了我的專業知識,讓我瞭解了更多、更新、更先進的技術,更重要的是讓我看到了護理事業的美好未來。

此外,讓我感觸頗深的是,進修的學習方法不同與其它的學習。如果我們用十年以前實習的態度和方法走進進修的地域,那樣可能收益不多,就像我進修的前三週的經歷,總想着“老師會主動教我”,“護長會妥善安排好自己的進修學習”,最後只能失望。進修學習,是一種“自我尋求、自我思考”的學習。在進修過程中,要學會“偷”。自我學習與偷學,對每一個進修生都十分重要。附一的老師,大多數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都很強。當想把一些有價值的資料拿去複印,藉口問“可不可以帶回宿舍看?過兩三天還回來。”她們總會很有禮貌地告訴你“對不起,這些東西是我們科自己弄的,你就坐在這裏看吧。”這樣,只能想辦法回去“學習”了。作為進修生,在工作中要注意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如果發現有高年資的護士導師在為下級護士進行一些專科示範或上小課時,要學會抓住這種學習機會。有時瞭解到護長或專科護士要外出會診或參加會議時,先爭取機會跟着去,不讓聽了,再走也不遲……

附一各項制度的完善性與執行性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像。在附一,無論是醫生,還是護士都十分重視兩人核對制度。掛瓶、發藥等等護理操作都是兩人一起去執行,哪怕是打一瓶葡萄糖或是一瓶林格液都是兩人一起執行;在關節顯微外科,醫生在進行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術時,使用利多卡因進行局麻之前,都讓別人幫忙進行核對,對方確認後才能使用。

在附一,知賢任用的做法,讓我感觸很深。如在骨科,有工齡xx年的老護士仍與工作1~3年的年輕護士一樣上早班(7~14班);有工齡才四五年就已做了總帶教、工齡六七年就做了專科護士的,在護理工作中,她們對能力的重視,遠遠大於工齡。並且她們的護長能根據護士的性格特點與能力來安排病區的護理管理QC工作。

進修生活是辛苦的,進修學習充滿着希望與激-情。只有在進修過程中品嚐過艱辛,才能耕耘出甜美的碩果。今天,我自認是滿載而歸,希望能將所學更好地服務於病人,為醫院和科室的護理髮展做出自己應盡的努力!

護理部:進修學習的一段時光,其實也似一個人職業生涯的縮影。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也需要有積極的心態,主動學習的精神,要“自我尋求,自我思考,自我創造”,才能更快的進步成長,而不是等着“被別人來教導”“被別人妥善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成長”。一段進修學習的經歷,積極主動讓自己的境遇發生改變,由此所帶來了滿滿收穫,而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乃至一個人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醫院醫生進修心得感悟

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實習了近一年,它給了我學習及鍛鍊的平台,離開了,多少會有些不捨。醫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生命所繫,健康依託,要求紮實的醫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一顆責任之心。一年的實習是一個醫學生轉變為一個醫生最重要的過渡。實習是勞苦,艱辛的,即將畢業了,而醫學路仍然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

讓我學會適應的第一個科室是:血液腫瘤科。作為剛上臨牀的實習生,我們的工作就是開粘化驗單、寫病歷、採集病史等等。記得第一天到科室,科室裏就有老師要去給病人做骨髓穿刺,我們都覺得很新奇,因為以前只在視頻裏見過這項臨牀操作技能。帶我的王老師見我屁顛屁顛地跟過去,打趣道:不用那麼着急,以後多的是機會讓我親自動手。王老師還交待我:回去熟悉操作視頻,我們科的操作機會比較多。王老師沒有騙我,在王老師和研究生學姐的細心指導下,我很快上手了一些基本臨牀操作,從注意無菌觀念到戴無菌手套,從給學姐做助手,到親自動手給病人做胸腔穿刺置管,消毒、戴手套、鋪洞巾、局部浸潤麻醉、穿刺置管一氣呵成。我比較幸運,能夠這麼快就接觸到這樣的操作機會。這一個多月的實習我特別有幹勁,跟各位兄弟姐妹的相處也非常融洽。

之後自信滿滿地到了ICU,年輕的譚老師首先給我潑了盆冷水。譚老師喜歡提問題,問得我啞口無言,我才發覺自己並沒有把學過的知識掌握好。譚老師指出:每天都很忙,其實也沒忙出什麼名堂,回去還很有滿足感,電腦一開就什麼事都不想了,老師開的醫囑從來不問原因,從來不比老師多做一個體格檢查,見過很多病例,卻沒有好好地翻書把病例弄明白。在ICU,書寫病志要求更高,臨牀上的操作我見到了比普通病房更加嚴謹的無菌操作,見識過一次氣管切開術。ICU的病牀少,我每天可以給所有病人詳細地做一遍體格檢查,再結合教材,我鞏固了自己的基礎。

麻醉科的一個月,我得到了更多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幾乎每個麻醉老師我都跟過,不同老師有不同風格。有年輕帥氣做事不拖泥帶水的劉老師,有大嗓門楊老師,有年輕漂亮又温柔的付老師,有經驗豐富的譚老師等等。楊老師對我説:學習麻醉技術光看是沒有用的,只有動手體會,才能學到手。在老師的指導下,我給一個2歲大的小孩氣管插管成功,還學會了打硬膜外麻醉、打椎管內麻醉——跟做腰穿的操作基本上是一樣的。學會了打腰麻,以後在臨牀上做腰穿也能做到得心應手。

接着去到了門診、消化內科等一些科室,收穫同樣頗豐。

普外科也是我收穫比較大的一個實習科室。每天都很充實,剛到科室時,跟着我老師的研究生輪別的科去了,所以我學習機會多但是任務也很重,經常除了正常上班我還要加班趕電子病歷。外科病歷跟我在內科時不一樣,在這裏從首次病程記錄到出院都要會弄,而且全部是我弄,要詳細地搞清楚病人的病史,就要自己詳細地去問診。手術記錄要嚴謹一些,熊老師會親自告訴我怎麼寫。第一次跟着老師上台的手術是腹壁切口疝的手術,第一次就做了很長時間,從上午8點半點做到下午1點半。那10多天是我實習時最忙碌的日子,不過老師説這還不是最忙的,以前沒有設ICU時,普外科遇到急診手術,會更加“凌亂”。跟着熊老師做腹腔鏡手術,當I助手,那時根本不知道他們説的打鏡子是做什麼,只是傻乎乎地握着腔鏡,一點也不靈泛。老師説腹股溝疝氣手術打鏡子是最好打的,其次是闌尾手術,如果膽囊手術能打好鏡子,就過關了。不過我還沒打過膽囊手術的鏡子,所以我還沒過關。來普外之前我就做過功課,因為以前沒輪過外科,連換藥都沒換過,以前學的也忘了,我就是看視頻學的。這裏都是一次性換藥包,用起來很方便,所以換藥比較簡單。拆線也挺簡單,睜大眼睛看清楚線頭,剪一根線就好了。雖然來外科之前學過打結而且會打結,但手術時打結不熟練,打的結就打得不夠緊,所以説學的東西要經過實踐操作過才知道學會了沒有。導尿術也是我看視頻學的,我沒想到一次性使用無菌導尿包裏物品那麼齊全,確實很省事,操作過程也並不複雜,能動手實踐一次我還是很興奮的。這一個多月也上過不少手術了,而且經常在手術室碰到以前跟過的熟悉的麻醉老師。做過的手術有複雜一點的開刀手術,比如甲狀腺瘤切除術,以前只是聽説,現在也參與到了全過程。急診只遇到過闌尾炎手術。手術中作為一個學生,只需要拉拉鈎子,拿吸引器吸血,剪線等等,能拿線打結就很難得了,最好的待遇是作為I助打鏡子。但是能認真地參與這些手術中,仔細地瞭解每台手術是如何做的,收穫很大。而且縫合也是一門大學問,總是最期待每次手術做完,拿持針器和鑷子縫皮的過程。外科的術前術後醫囑也有很多我需要學習的地方。

在這將近一年的實習生活裏,我學會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還有很多學過的東西經過實踐才知道掌握了沒有。大多數老師人都是挺好的,只要學生做事認真,他們就會喜歡。這一年豐富的實習經歷對於今後要走上臨牀的我來説,意義重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