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狂人日記》讀後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4W

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魯迅,相信大家一定都讀過他的小説。那麼讀完都寫了讀後感了嗎?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魯迅《狂人日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魯迅《狂人日記》讀後感

魯迅《狂人日記》讀後感

一提到魯迅的短篇小説,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狂人日記》。

民國時期,一位患有“迫害狂”症的病人寫下了一冊日記,日記中,他的世界到處充滿了恐懼。他覺得身邊所有的人都要吃掉他,不論親戚朋友還是街頭素不相識的路人,也包括他那現在正在養活整個家的大哥。

狂人想:大哥對我講書的時候,親口説過可以易子而食;有一回偶然議論起一個不好的人,他便説不但該殺,還當食肉寢皮。除了大哥的話,還有那些周圍發生的事也讓這個喪心病狂的人對“吃人”深信不疑。狼子村打死了一個惡人,幾個人把他的心肝挖出來油煎炒了吃;一個女人打她兒子,還罵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幾口才出氣!”一想到這些,狂人便從頂上直冷到腳跟。後來,狂人甚至以為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吃過人,大哥把小時候死去的妹妹的肉體放在飯裏給狂人吃。

這位狂人生動的描繪出了一個人吃人的社會,而也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可以説,狂人是被當時的非人道主義所逼瘋的。那些封建的想法,如:吃惡人心肝可以壯膽,都在記中表現了出來。狂人痛恨那些封建禮教假借道德的名義,宣揚殘忍和。日記最後,狂人喊着:“救救孩子”,這是對舊社會的反抗和對新一代的擔憂。

最令我感動的是這樣一句話:“自己曉得這笑聲裏面,有的是正義和勇氣;老頭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的勇氣正氣鎮壓住了。”狂人所説的這一句話,讓我懂得,只要我們有勇氣,只要正義是站在我們這邊的,任何歪風邪氣、封建迷信都會迎刃而解。

狂人雖然是個喪心病狂的瘋子,但他並不傻,他懂得什麼是人性,什麼是真善美,他也知道:應該去追求一個真正美好的社會。也許更多像狂人的人出現,社會才會更有朝氣吧。

其實,回過頭來再想“狂人”的“狂”,在那個變態的社會中,反而是真正的不“狂”。魯迅先生只不過想借“狂人”的“狂”來喚醒沉睡的人來*那個充滿血腥味的社會而已。

最後,借用一下某教材書上的話來作為我的結尾,“犀利的思想與凝鍊老辣的語言融為一體,撕開其潛意識裏面的自私,冷漠,懦弱等變態性的劣根心理,使他們在惶惶不安之中受到靈魂的折磨。”

魯迅《狂人日記》讀後感

犀利的思想與凝練老辣的語言融為一體,撕開其潛意識裏面的自私,冷漠,懦弱等變態性的劣根心理,使他們在惶惶不安之中受到靈魂的折磨。

狂人的確是一個迫害狂患者,懼有恐懼多疑,知覺障礙和邏輯思維不健全等特徵。但作品的主旨並不是要挾下層勞動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個精神病人的紀實文學,而是要借狂人之口來揭露幾千年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因而作品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象徵性的形象,是一個站在時代前面的反封建禮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啟蒙者,是一個勇於向傳統世俗社會挑戰和反封建民主主義象徵形象。他的超前思想認識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

在那個變態的社會裏,狂恰恰是現實的不狂。

魯迅《狂人日記》讀後感

在斯看來就是“吃人的實錄”,在這篇文章中,斯感到前所未有的壓抑感和苦難,這樣的社會,是如此的可怕,“非人性”的觀念,是當今一直存在的,只是我們這一代所未曾用第六感所感應到的,也許,是被電腦慣出了幾許病殤,所以第六感受到了嚴重迫害,就像哈爾濱的那座大橋一樣,其實隱患一直都有着,只是,“時機”不夠成熟罷了!當某些事物變成了一種“靈異”般詭異的時候,斯曾可想,而不知再不知,興許,在現在《狂人日記》裏,寫的有些沉重壓過五指山,但是與現在而言,對於斯的啟示便是一層又一層的灰煙瘴氣,這樣的瘴氣,已經讓我們原本過上百的壽命卻變得只有還不到70歲。

可悲麼!不怎麼可悲,你的思想很深刻又能怎樣,你把問題看的清澈見底又能怎樣,你奈何不了什麼?就像文中最後,寫的那樣,救救那些沒有吃小孩的小孩子們。可是他能救濟麼?所以吶喊,儼然變成了“孤魂野鬼”的哀怨呼叫轉移的家底兒資本。

魯迅先生在文中把自己深入“吃人”的人際關係其中,原來他也一直再“吃人肉”,似乎他恍然的有點“愚魯”,但是呢?斯人不知,的確很不知,在文中,看到一句話,一直重複不斷——:“便對麼”,他在反問什麼,他在吶喊什麼,“吃人的人”仍將延續他們的篇章,而先生呢?一直重複:“便對麼”,這就讓斯想起少林寺的主持一樣,誠信誦佛,但是,從一個跑偏的想法來説,當道德和生存存在了嚴重的矛盾,試問一下,這解困之法該當何罪呢?

回過頭來想想:時刻驚醒自己,一個無窮無盡的使命,斯能做的就是全力而為之,但是不犯拙,是不太可能的了,相似的事情很多很多。

這篇文章讓斯聯想起一句話:“説高尚,誰在高尚!説低俗,誰又在低俗!”,這是何等暢快淋漓的一句話哉!!!斯也在最後有一疑問,便是上句話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