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7W

通過讀後感,我們有機會深入分析書中的主題,探討其中的哲理和思想,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思考方式,通過讀後感,我們可以窺見作者如何塑造角色並傳達主題,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可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可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7篇

可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篇1

最近剛讀完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感慨頗多;只因他講的不僅是夢想,社會,更是人性。

在那個人人追求“美國夢”的時代,一個帶着夢想逆襲的人,似乎一度觸摸到了天堂,但終究不敵命運。

人倒下後,曲終人散。“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的美國版。

蓋茨比死後的冷清,沒人願意來料理後事甚至來參加葬禮送他最後一程,與眾人在他別墅派對熱鬧的場景形成鮮明的對比。可能大家覺得已在這裏這個人身上得不到什麼,反而會不會被牽連,多麼讓人唏噓。虛偽的人情,集體的沉默,是人性的通病?

他生前的朋友説:”我們要明白,講交情要在人活着的時候講,人死就沒有交情了。“

相對於從別人身上得到什麼,可能我更看重對自己良心的交代。

而《了不起的蓋茨比》中一個個飽滿獨立的人性,卻是這個世界真實的人性。想要了解這個世界,先要了解人性。這本書,已然是一本不錯的人性啟示錄。

我常常想起,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通篇的人性描述。説:人本身就是高級動物,本身天性之中就帶着貪嗔痴恨各種慾望,而慾壑難填,所以世人苦痛頗多。就像現如今很多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要還房貸,不敢離職不敢出事不敢發生任何變動,身上壓着一層層的大山,無法喘息,包袱太重了,是無法起飛的。説到底,人還是社會性的動物,處於複雜的社會關係之中,想要做到不在乎太難了,只能妥協。

生而為人,本就是向死而生,人性經不起試驗和推敲,都一樣,人性不值得,人間不值得,所以不要抱太大希望,想自己所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但是往往又有很多人連自己喜歡做什麼想要什麼都尚且不清楚,何其可悲。

gatsby對daisy的始終如一的愛,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以daisy為先,最突出的就是車禍後守在daisy家擔心她會被tom為難,gatsby認準自己的目標,在浮華的世界始終堅持自己的追求,但我不得不説,他的夢想,daisy不值得,她愛的只有她自己。

可能是之前被太多的偶像劇和雞湯文洗腦了,對愛情抱有無限美好的遐想和希望,認為肯定會有一個人愛你如同愛生命;但是越長大越發現,不,人永遠都是愛自己勝過愛他人,永遠最愛自己,特別是對自己一點點的付出,肯定會計較自己該得到的回報,除了父母,哪有不計較的無私的愛;説來好笑,若是每當這樣一想其背後深意,我估摸着愛情就沒啥浪漫可言了。其實是相信世界上有愛情的,但只是不相信會發生我們自己身上。

儘管如此,我仍舊完全折服於gatsby對愛情的忠貞追求,哪怕他追求的東西就像那道綠光永遠可望不可及,甚至已經被他拋在自己身後都不可知。

人生很多時候就是追逐自己心中綠光的過程,如果gatsby不那麼執着,那他也就不成為gatsby吧。這跟我們現實生活很接軌,能像蓋茨比那樣始終保持初心也是很難,雖然他的夢想已經烏托邦化了。

其實想想,他們跟我們現在生活的時代很有相似之處,我們究竟該在生活中有什麼堅守,有什麼追求,我覺得這是值得每個人思考一生的問題。

人生的綠光往往就是這樣,是對夢想執着和純粹的嚮往支撐着我們,當我們靠近,卻不是這麼回事,但我們畢竟努力過,盡力過了。雖然只是擦肩而過。

可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篇2

這本書發生的背景是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那時候的美國呈現出一片繁榮的虛擬景象。人們崇尚以及嚮往豪奢的生活,虛榮心極強。但是內心卻極為空虛,天天過着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日子。而這本書裏面的蓋茨比的豪宅其實就是那個時代背景下最真實的寫照。每週六,蓋茨比的豪宅絃歌不斷,充斥着慾望的色彩。人們只懂得享樂,尤其是在蓋茨比被別人刺殺後,這些受邀來參加宴會的人紛紛選擇躲避,不想與他粘上半點關係。這也是這本書想向我們傳遞的:人性是經不起敲擊的,也是很難去辨別的,唯有在你最需要幫助,挺身而出的才是真正對你好的人。

這本書是以第一人稱“我”去寫的,他在故事中是蓋茨比的鄰居。同時他也是最靠近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核心。同時也比較客觀地向我們展示了他眼中的蓋茨比以及其他人。故事性很強,但是書中存在一些術語有點影響閲讀效果,要花一定的力氣去將其弄懂。但總體而言,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就是蓋茨比生前的豪宅的繁榮景象與死後的淒涼的對比形成鮮明的反差。也向我們讀者傳遞出來了一個訊息:人性。有這樣一句話:人是三截草,不知哪根好?非常生動地講述了人性的複雜。真正懂你珍惜你的人,在你成功時選擇暫時退出,而在你落魄後,他會第一個站出來為你加油鼓勁。這便是我在書裏面學到的精華。

可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篇3

一聲槍響,尼克趕到泳池,蓋茨比已經倒在血泊中。對於死亡,蓋茨比是有預見性的,即使黛西丈夫的情人的丈夫(原諒我不記得這個加油站修理汽車的人的名字)不去射殺他,他也會“死去”,因為他的夢想幻滅了。

在故事敍述者和經歷者尼克與蓋茨比接觸的過程中,我們跟隨尼克不斷地發現、瞭解蓋茨比,也在蓋茨比的死亡後理解了蓋茨比。蓋茨比做着一個美麗夢幻的夢,年輕時他愛上了黛西,只不過軍官出身的他沒有經濟條件娶黛西,直至他一夜暴富來到紐約,依然去追尋令自己一往情深的黛西,雖然黛西已經有了婚姻和孩子,但是他堅信:黛西是被迫的,是不幸福的,是依然愛着他的,所以蓋茨比在黛西家對面買下豪宅舉辦盛大的宴會來吸引黛西,通過“我”來接近黛西,試圖重續前緣,不過還沒有等到黛西決定跟他離開的回覆,一件意外發生了,黛西開車無意間將湯姆(黛西的丈夫)的情人撞死,湯姆卻告訴其情人的丈夫:是蓋茨比開的車。當然,蓋茨比為了保護黛西,將事故車開到自己的車庫。接着就出現了上面的一幕。

蓋茨比的確了不起,他對愛情執着忠貞,對黛西一往情深,甚至願意為黛西付出自己的所有,包括財富、感情和生命。他的愛很偉大很持久很感人,我想任何一位女子能夠被這樣一個人愛着,不論結婚與否都會心動。但是黛西除外,無論是蓋茨比初認識時候還是多年後,黛西自始至終都是那個虛偽做作不安分有心機的女人,她對丈夫孩子對生活沒有愛,有的只是無盡的物慾和矯揉造作的無聊,面對丈夫的背叛她可以忍受,所以也可以忍受自己尋求婚姻外的刺激,挑逗其他男人,與蓋茨比搞曖昧。在出車禍後,她心安理得的接受了丈夫的安排(將責任推到蓋茨比身上),並且去歐洲度假,任由為她喪命的蓋茨比孤獨絕望的躺在血泊中。讀到這裏,內心憤恨,為蓋茨比不平,蓋茨比的愛情在黛西那裏就像一個笑話,只能説所遇非人,那樣美麗浪漫的愛情夢隨着蓋茨比的死亡而幻滅了,與其説蓋茨比被槍殺,不如説被自己的愛情夢所殺。

幻滅的不僅僅是愛情,還有蓋茨比躋身上流社會的夢想和美好人性的幻滅。蓋茨比死了,沒有人關心,儘管尼克多方努力,葬禮還是沒有人願意參加,參加的唯有從千里迢迢的故鄉趕來的父親。這位人物的出現,印證了湯姆對蓋茨比身份的猜疑,也讓我們知道了真實的蓋茨比,出身卑微貧窮,只因為偶然獲得了有錢人的財富,儘管他從裏到外修飾自己,踱了一層金,但是仍然被富家浪蕩子弟湯姆識破,不管底層人民如何努力都無法在上流社會立足,即使擁有了財富。生前被上流社會識破,死後便被所有人知曉。其實夢想破滅的何止是蓋茨比,應該是很多很多與蓋茨比有同樣想法的人吧!

蓋比茨死了,可是湯姆和黛西卻踏着他的鮮血離開去歐洲度假。黛西令人痛恨,湯姆同樣如此。這個富家子,庸俗無聊,整日無所事事,只是故作風雅侃侃而談,虛偽而誇張的表情動作令人作嘔,對妻子對家庭對情人都是逢場作戲追求刺激,隨意踐踏別人的感情與生命,與黛西一樣,沒有一點人性,所以他們夫妻不管怎樣自始至終“不離不棄”,也是可以理解了。除了這兩口子,湯姆的情人同樣虛偽庸俗無聊,嚮往上流社會享受物慾,還有宴會上的那些人們。那一場場的宴會,奢靡豪華,令所有參加的和沒有參加的人都羨慕不已,不管認不認識主人,所有人都一頭撲向宴會,大肆吃喝談情説愛,享受着這樣紙醉金迷的生活。可是蓋茨比一死,沒有誰來看望他祭奠他,估計也沒有人再願意談論他,紐約還是以往那樣喧囂與騷動,不論什麼階層的人們依然虛偽做作、無聊迂腐的享受着物質生活,而蓋茨比與尼克之間真誠温暖的相處故事卻淹沒在冰冷的人羣之中。由此看來,蓋茨比的死是必然的,在這樣的環境中,他能生存下去嗎?

真誠善良的蓋茨比是了不起的,而塑造蓋茨比形象的作者菲茨傑拉德更是了不起的。在一戰中發了戰爭財的美國,迅速由農業社會向工業國家轉型,由此帶來的物質的豐富,經濟的騰飛,財富的積累都直接充斥到人們的生活中,人們盡情的享受着豐富的物質,奉行享受消費主義,精神世界隨之萎靡,失去了人生的意義和人性的美好,直至1929年經濟危機的出現才幫助人們認識並反省這過去的十年,這個“迷惘”的年代。身處這樣的大染缸,作者結合自身的經歷,能夠通過社會現象看到社會的本質,能夠在紙醉金迷中不斷叩問人類的靈魂,實在是了不起。蓋茨比死了,他的種種夢想幻滅了,但是卻換來世人對人性的反省對社會的思考,這便是永恆。

所以,尼克離開了喧鬧的紐約,回到了淳樸的鄉村,這就是希望。

可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篇4

我喜歡小説開頭出現的,父親教導兒子的一段話,“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那些優越條件。”這些都是封底上描述的本書的偉大之處。這些文學範疇內的概念,我不是很懂。《了不起的蓋茨比》,被評為“華麗的爵士時代的輓歌,如詩般夢幻。”是美國文學史上墨色濃重的一筆,百年英語文學排名,高居第二位。文學真是個永遠不過時的東西,寫在85年前的這段句子,它甚至與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沒有太多的關係,卻讓人為之長久的思考與反思。就像《詩經》中的“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在幾千年後的今天,依然讓人內心震動。我還喜歡小説的最後一句話,“於是我們奮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向後推,被推入過去。”令人歎息的深深的一股無力感,人們,積極努力,向前邁步,邁向的終是,時光的過去。

在小説中,揮金如土的大富翁蓋茨比,夜夜舉辦着歡歌縱飲的派對,然後他內心唯一的牽絆卻是住在河對岸的黛西——他曾經的戀人和如今的女神。“然而,冰冷的現實容不下飄渺的夢,他心中的女神也不過是凡塵俗世的物質女郎。”蓋茨比在真相大白後,選擇了隨夢一起幻滅的歸途。生的孤獨,是吉光羽片,死的孤獨,是永恆。這本書的文字也是如介紹所説的“詩般夢幻”,唯美的很,就連車禍,槍殺,死亡這些與美沾不上關係的場景,菲茨傑拉德仍然能以詩一般的手法展現。

喜歡《了不起的蓋茨比》的理由有很多:喜歡開頭那句父親的忠告:你在評論他人的時候,要記住並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這樣優越的條件。喜歡看着蓋茨比站在海邊遙望黛西家碼頭上的綠燈,喜歡看着他“以奇怪的方式伸出手臂”,喜歡那種驚奇和熱切;喜歡蓋茨比豪宅上徹夜不明的燈光,和從花園裏隨風飄至的音樂和笑聲,那樣聲色犬馬,醉生夢死。以及蓋茨比躲在這一切繁華背後的孤獨和被壓抑的慾望。喜歡死後的那段人情冷暖,喜歡看着那輛來自另一個世界盡頭的汽車來到豪宅門口,卻沒有發現美好的宴會早已散場。也喜歡書中的語言、隱喻、講故事的方式,和精緻卻縝密的結構。只有在反覆閲讀之後,你才會發現原來書中的每個人不僅豐滿、獨立,而且在無形之中又被歸攏在情節的網羅裏,成為情節的一部分。

正因為如此,我們都會站到了黛茜的一邊,而蓋茨比則會永久的站在我們的對岸,憂傷但並不哀怨的注視着等待的哀歌無盡的包圍古老的悲劇。我們都曾堅持過什麼,也許已經忘記,也許仍舊銘記卻無力實現。

這僅僅是一個夢碎的故事,所有的情節所有的人物所有的跌宕也不過是為碼頭盡頭的那盞綠燈的熄滅鋪墊的。

這本書讓我感到一種委屈。為我們自己。大人們稱我們是“浮躁的一代”。美國人稱為“迷惘的一代”。作文

可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篇5

對黛茜而言,蓋茨比五年之後的突然出現,就像不小心掉入湖面的一顆石子,短暫的漣漪過後,湖面波瀾不驚一如既往。

而對蓋茨比而言,他這顆石子卻永遠的沉入了湖底,沉入了湖底層層疊疊的淤泥之中,綠燈的微光也不復存在。

那隻負重的氣墊毫無規律地漂浮着,所到之處激起淡淡的漣漪。一陣微風吹來,幾乎吹不皺水面,卻擾亂了它偶然的航程,儘管它還負載着偶然的重擔。幾片樹葉落在它上面,使它慢慢地旋轉,像圓規的腿那樣,在水裏畫出一個淡紅色的圓圈。

任何人在美國,只要夠勤奮,堅持不懈的奮鬥,便能擁有更美好的生活。蓋茨比的前半生,便是通過堅持着這樣的美國夢,或許其中對黛茜的幻想也起到了一點催化作用,最終成為了了不起的蓋茨比先生。但當湯姆和黛茜龜縮到金錢、巨大的冷漠或者隨便什麼讓他們蠅營狗苟地相處的東西里面,世界又回到了預定的軌道。

我想,蓋茨比初次邀請黛茜去他家的時候,他便已預見了結局,現實殘酷醜陋,他為懷有一個夢想太久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自知逆水而行舟,事實證明尼克心裏想的“我想他當時很害怕他們會拐進某條小巷,永遠地駛出他的生活”也僅僅是多想罷了。

我坐在沙灘上遐想古老而未知的世界,忽而想起了蓋茨比,他第一次見到黛熙家碼頭末端的綠燈時,肯定也感到萬分驚喜。他走過漫漫長路才來到這片藍色的港灣,肯定覺得夢想已經離得非常近,幾乎伸出手就能夠抓得到。他所不知道的是,夢想已經落在他身後,落在紐約以西那廣袤無垠的大地上,落在黑暗夜幕下連綿不絕的美國原野上。於是我們奮力前進,卻如同逆水行舟,註定要不停地退回過去。

於是曲終人散。

可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篇6

哦,難得!這是一本優美的書,一本涉及到靈魂的書。菲茨傑拉德用詩意之筆鑄造了堅硬而又柔軟的靈魂——主角蓋茨比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巨大成功,他有錢有勢;而他為了他的愛情(或者説他的理想?)卻將自己的靈魂高高地置放在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之上。這不禁讓我想起艾米麗·勃朗特的《呼嘯山莊》。它們竟然如此相似。只不過,《呼嘯山莊》的故事是呼嘯在荒原上,希思克里夫堅強而粗鄙,靈魂受難的時候可憐得像野獸——“我能寬恕愛我的人,而我愛的人呢?我怎能寬恕?”;而《了不起的蓋茨比》故事是誕生在美元上,蓋茨比干了非法的生意,活在他並不快樂的名利場裏,卻為了一個類似的女子獻出了自己的名譽和生命。

如果允許我簡單地概括一下這部小説的故事,那麼我必須説這是一個“三角戀愛”的故事。這樣的故事業已在電視劇中氾濫。也許這樣説對於一個期待新意的人來説是個遺憾,人們因此有理由質疑:《了不起的蓋茨比》憑什麼吸引我們?我在初次接觸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這樣的困擾。我在一個大城市的書城買到了這本書,買書的動機如今已然忘卻。我肯定是受到某種感覺的誘惑:書香?語言?包裝?評論?或許兼而有之,但一開始肯定和裏面的故事無關。

小説的主人公是蓋茨比,作者通過蓋茨比的鄰居尼克的視角演繹他的經歷與最後的沉淪。蓋茨比在很久之前愛上自己的遠房表妹黛西,在一次宴會上他與黛西重逢,此時的他已家財萬貫,從前因為窮酸而未與黛西在一起的傷疤終於癒合,他們又一次墜入愛河。然而此時的黛西已結婚生子,在其丈夫的阻擾下,兩人的關係再次僵局。蓋茨比一直是一個忠於愛情的人,他對黛西的愛是真正的至死不渝,可惜在他生命結束的那一刻,黛西仍未回頭。

蓋茨比的生命就此終結,但人們對他的思考從未停止。作者筆下的蓋茨比是個深具傳奇色彩的人物——繼承萬貫家產,遊歷四方,甚至還有人説他曾殺過人,但他見到黛西的時候也會緊張得像個孩子,有着天真、單純的一面。在別人熱鬧的時候,他總是孤身一人冷眼旁觀,超然於一切俗世的喧囂之上。為什麼這樣的人最終卻被人遺忘?只能説人在社會中是渺小的,渺小到瞳孔再清澈也會被人看做冰穹;光明站在身邊,卻無法被庇護。或許作者生活的就是這麼一個你爭我奪,弱肉強食的時代,用老舍的話就是“不給好人留出路”。蓋茨比是可悲的,他將愛獻給了一個拜金,被時代腐化的女人,他並沒有發現有時愛恨離愁並沒人想像的那麼簡單,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被人無情的背離。

縱然作者是心有酸楚得寫的,但我相信他並沒有抹去光明。蓋茨比雖然悲劇,但他的純真與熱情一如往日,在我們這個時代正需要這種正能量,或許這部小説折射現實的背後渴望人們像在仲夏夜看細水長流那樣的樸實,若人世皆為此人,相信黑暗永遠不會降臨。

可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篇7

讀完《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不知為什麼,“悲從中來”的感覺很強烈,以至有好幾天,我都在思考關於“人性”的問題。

蓋茨比年輕時是一位窮中尉,偶然的機會與富家千金戴爾熙相識相戀。然而,美麗的戴爾熙卻在財富與愛情兩者間選擇了財富,嫁給了富家子弟湯姆。蓋茨比懷着對黛爾熙無比的崇尚和眷戀,不斷生活在自己編織的崇高瑰麗的夢裏,靠非法買賣實現財富自由。發達後的蓋茨比對初戀仍然婚牽夢繞,想盡一切辦法與戴爾熙見面,但骨子裏的自卑與外表狂妄的自負,最終導致夢幻破滅。冰冷的現實再次澆滅了他的愛情烈火,連同他的性命,都無聲無息地消失在自己編織的海市蜃樓之中。

現實生活中,迷失和疲憊的現代人,天天處在喧囂與忙碌中,時時面對慾望之海的威逼,有的不顧一切強取豪奪,有的威逼利誘鋌而走險,還有的人呢?一蹶不振,從此自怨自艾,歎息上天不公。

這無數的不同側面的蓋茨比們,最忽略了的一點就是:世間除了戴爾熙,還有無數個戴爾東、戴爾南、戴爾北,為什麼就不能放下,尋找新的幸福呢?

人生何處無芳草,何必一棵樹上吊死?

打不死我的終將使我變得更強大!

對於得不到的與其枉自嗟歎,不如退而結網、靜心發奮,做出個樣子來給他(她)看,也給自己看,才是人生正確的選擇。

而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黛爾熙?一味追求物質享受,生活的像行屍走肉,徒有虛表,內心空洞。

既不做為了剎那絢爛毀滅自己的蓋茨比,也不做紙醉金迷放棄自己的戴爾熙,做一個被珍惜你的人珍惜,同時也去珍惜一直默默珍惜你的那個人的人!

關於人性,戰國中期荀況認為,人人都有慾望,這是性中自有,這種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就決定了人的性惡,但通過教育,可以變惡為善。

?增廣賢文》中記載,子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貞婦愛色,納之以禮。

很好地概述了取“財”有“道”,掠“色”有“禮”的道理。

願你我不執拗、不拘泥、不頑固,做一個像水一樣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