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心得體會心得通用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1W

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能夠記錄下在生活中得到的看法,通過心得體會我們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經歷中的收穫和教訓,從而明智地面對未來的選擇,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語文教學心得體會心得通用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心得通用6篇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心得篇1

新課程改革已經實施十餘年了,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積極參與到課改的大潮中。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深刻地體會到,改革,首先就要革思想,有了全新的思想,才能有全新的作為。隨着新課程實驗的不斷深入,強調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習潛能、學習成績、學習願望和能力等,方法上將突出過程評價,分數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在教學中,應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説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的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到今天,經過幾年的親身實踐,有些心得想淺談一下:

一、思想觀念的更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文化的變革,教師要融入這個變革之中,追求先進文化和先進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識面,多讀幾本書,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進行知識更新。做為一名實驗者首先要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做為語文教師,我立足於學生的發展,以平等的姿態走近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為學生創造一個寬鬆的民主的和諧的教學環境,在課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讀,自由地議,大膽地評,讓創新的火花在讀中迸發,從而真正樹立以人為本、以讀為本、以創新為本的現代閲讀教學觀念。並做到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樹立了個性教育意識。

二、教師角色地位的轉變 。課改讓我漸漸認識到,教師角色該轉變了,不再是從前課堂的導演者,轉變成了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幫助者、參與者。我在課堂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我則是主導,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把握好與學生的親和度、學生學習的自由度、參與度、小主人翁地位。

三、知識結構的更新。面對新教材的新內容、新要求,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看到自己在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課程標準,精研教材的同時,花大力氣,下大功夫,深入學習所教語文專業的新理論、新知識,把握專業領域發展的前沿動態,及時吸收專業推出的新成果;以形成能適應新教材教學要求的過硬的業務功底。

四、學習方式的更新。課改讓我意識到,要把課堂交給學生,因此,我課堂上努力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在課堂上讓學生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並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實現互動式、交流式的合作學習,課堂中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調查、信息蒐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知識與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學生思維活躍,閃光點頻頻,他們已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面對課改,我們教師要快速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轉變教學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和引導者,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應用多種教學策略,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用現代的教育理念,現代的教學手段,培養現代的人。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心得篇2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我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和選擇,是課程改革倡導的新觀念。長期以來,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被動理解式的學習,嚴重束縛了學生自主學習本事的培養。所以,讓新觀念、新方法走進國小語文課堂,是我們的必然選擇。那麼,在語文教學中應體現哪些新的教學觀念呢?

1、教學的民主性。語文教學的民主性是指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民主、和諧的氛圍,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現代教學過程。體此刻教學實踐中的民主性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教師的主角發生改變,由教學的中心和主宰變為服務於學生髮展的地位,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着人人蔘與,意味着平等對話,教學變成一種動態的、發展的、富有創造性的人際交往活動。所以,教學應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氣氛。二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作用在於指導學生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中要給學生研究、發現、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重視展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研究和發現的成果。要注意開啟學生的內心世界,課堂上不要有這樣或那樣的清規戒律,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形式和資料,善於發表自我的獨特見解和體驗,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2、教學的開放性。語文教學的開放性是指開發和利用語文教育資源,構建語文教學的大課堂。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不一樣資料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活動。教學的開放性應體此刻:一是學習空間的開放。學生的學習不再受教室的限制,大自然和社會生活、圖書館、因特網等也應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課堂,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語文知識,構成語文本事。二是學習資料的開放。要打破封閉的學科知識體系,學生和教師都有自主選擇學習資料的權利,對教材的資料可根據實際進行改換、增刪,使學生從豐富的教學資源中獲取語文知識。語文教學應注重課程的整合,有機滲透數學、音樂、美術、自然等方面的知識資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三是學習方式的開放。要改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理解式學習方式,要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忙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選擇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如觀察、實踐、調查、實驗、模仿、體驗等,讓學生自主探索,從而在教師的指導幫忙下,構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獲得語文素養。

3、教學的合作性。語文教學的合作性是指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以小組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旨在促進學生主體發展的教學活動。它以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來實現解決問題的目的。生生互動的形式,凝聚了團體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於優勢互補,縮小個體差異;教學的合作性主要表此刻:以討論的形式研討教師或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在討論中一般要——“傾聽”: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交流”:發表自我的看法並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協作”:用自我擅長的形式(如讀、畫、唱、演等)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讓每個人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從中反思自我的學習行為。其他語文實踐中的合作會更加充分和自由,學生能夠自由選擇合作伙伴,就共同關注的問題進行研究。這個夥伴能夠是教師、同學、家長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對象的廣泛性,有利於學生開闊視野,學會與人相處。

4、教學的探究性。探究是最能體現人之本性和人之力量的心智活動,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語文教學的探究性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經過自主探索式的學習研究活動,在攝取已有知識或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同化、組合和探究,獲得新的知識、本事和態度的教學活動。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探究旨在在體驗過程中敏鋭地捕捉問題,緊緊地追問、探索問題的結果。語文教學中探究的領域十分廣泛,能夠是文章的思想、資料,也能夠是詞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能夠是學生感悟學習方法的過程,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凡是學生產生疑問的,都能夠作為探究的對象。兒童的思維和認知具有獨特的視角,不一樣生活經歷、個性特點的孩子有不一樣的理解和感悟。所以,教師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承認差異,不搞統一標準。另外,探究更重要的還不是結果,而是探究過程本身。要探究的不僅僅有思想資料,更有方法、情感、態度等;這些探究都能夠是深層次的,是更有探究價值、也更容易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

5、教學的過程性。語文教學的過程性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思維方式等。學生的學習結果不必須是具體、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種見解,產生一個方案,策劃一項活動,注重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學習者對所學的資料有所選擇、確定、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應是全體學生積累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年齡、知識積累和個性特點,決定了其學習品質的差異性、所以,反映在學習結果上差異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學生的差異有多大,只要是參與了學習研究的過程,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承認差異就是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語文教學的過程性,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邊讀邊思,領悟語言表達之精妙,獲得情感體驗之愉悦。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討論交流的形式能夠多種多樣,或同桌研究,或分組討論,或自由組合交流,以期到達人人蔘與、各抒己見的目的;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並尋求解決的途徑。教學過程中體現新的學生觀和質量觀,是對以往注重學習結果而忽視過程的評價觀念的挑戰。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心得篇3

我擔任高二1714班和高一1715班兩個班的語文教師,5月份開始接手1716班。我按“教學大綱”的要求,認真鑽研教材,研究三個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較為適宜的教法,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我對第一次使用的教材也能較的把握和處理了,較為滿意的幾點: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材的精練、實用、高效,教師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環境的舒適等外因,最終只有通過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活動才能起作用。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首先我根據教學環境、學生實際,結合自身對教材的透徹理解,加以靈活的處理,設計出獨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生動性。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課前精心設計與課堂中的恰當引導,構建一個流暢自然的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和促使學生主體參與,使課堂教學取得最佳效果。這樣的課堂教學,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輕鬆而又緊湊地參與學習與思考,較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情感、情趣等因素。總之,教師只有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為學生創設寬鬆愉快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精講課本範文

學生學習語文,主要還是依靠教師對課本範文的講解,因此,在對課本範文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真做好教學中的每一步工作,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備課深入細緻,教案書寫工整詳細,能做到教材、資料、學生齊備,真正做到有備而上。所以在課堂上我胸有成竹,揮灑自如。由於高度的投入,飽滿的熱情,加上啟發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參與率高,課堂氣氛很活躍,對課本範文的掌握度較高。在此基礎上,我係統地搞好專題練習,如語音題、古詩名句背誦默寫題等,有計劃地紮實了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功底。在處理教材的課文教學方面,充分認識到了本學期課本以文學鑑賞為主要教學任務的特點,為配合教學,先後給學生作了“詩歌鑑賞”和“散文鑑賞”兩個專題訓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組織了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要使學生們成才,必須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因此,我經常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與能力。如舉辦詩歌朗誦比賽鍛鍊學生的朗誦能力,開展演講活動等,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上講台表演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等等。

四、閲讀教學長抓不放

高中階段,語文明顯處於弱勢的地位,學生課餘用於學習語文的時間很少。而語文教學不能單靠課堂教學,必須依託課外活動。只有解決好這個問題,語文教學質量才有可能提高。我不斷地把大綱推薦的閲讀篇目介紹給學生,要求他們制定可行的讀書計劃,利用閲讀課及零碎時間讀名著,並通過寫讀後感的形式檢查他們的閲讀情況。

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在教學中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和學生關係密切融洽,能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使教學工作恰好與學生的心理需求相結合。在新的學期裏,我將繼續探索教學方法,積極採用創設情景來引發學生討論,訓練學生思維的方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學是無止境的,在以後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我將不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爭取將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嶄新的層次。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心得篇4

語文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應知道課堂教學要注意的關鍵是什麼,現將本人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設計好教學導語。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並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 ,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於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鬆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教學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的創新建立在此基礎上。搞好創新,積極實施探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探究性教學的主體。

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培養興趣,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認真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改革教法,注重學法。變滿堂問式教學為學生自由發展式教學。教師加強學法指導,給學生學習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的艱辛與喜悦。教師適時加以點撥,迸發學生好學的火花。

總之,經過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我的教育理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並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今後還將立足實際,開拓進取,不斷前進。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心得篇5

樂學課堂是心理結構自主構建的過程,其核心在於通過樂與趣的探究、發現、互動,使學與教和諧交融,發揮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如何和學生一起探究、合作,和學生一起共鳴,快樂獲知,在不隨意中達到和諧、融洽,共建樂學課堂。通過學習,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融洽關係,做學生的好朋友

教學過程中的交往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師生之間的交往、學生與學生的交往,構成了具有特殊性質的課堂關係。特別是師生關係,在教學活動與教學效果之間起着一種潛在的“中介”作用。每一點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等,都是通過師生間良好的人際關係來實現的。師生間只有融洽、只有合作,教學活動才能順利進行,教學才能成功。所以老師要熱愛學生,平時關心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和學生真正成為好朋友,讓學生真正喜愛老師,並把這種情緒延伸到課堂。

同樣,課堂上老師的語言要親切,要兒童化,目光顧及每一個同學;課堂節奏要多變,動靜結合,通過讀一讀、説一説,聽一聽、問一問,演一演、比一比,讓課堂不斷活躍,高潮迭起。

二、培養興趣,把時間給學生

首先讓學生明確目的,提高自覺性,把艱苦的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享受。布魯納説:“要使一個學生對一個學科有興趣的最好的方法,是使他感到這個學科值得學習。”老師要引導學生認清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工具性及其特殊的審美表現價值,使他們對語文產生一種迫切的需要之感,引起學習語文的興趣。

其次激發廣泛的好奇心也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究,產生興趣。尤其是國小語文課本內容豐富,插圖精美,涉及天文、地理,文學、歷史,想象、記事,這些都為激發學生天真、稚嫩的好奇心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所以要大膽還給學生時間,讓學生想到哪裏到哪裏,能説什麼説什麼,輕易不可限制,否則,欲速則不達。

三、大膽質疑,創新思維,讓學生多説話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懷疑能讓學生學會辨別,從而發現問題,建設小小新思想,啟迪小小新發明。構建樂學課堂,要求教師既要依據教學內容向學生合理地提出問題,還要鼓勵學生多“點”質疑,提問老師,對課文內容發表自己的新觀點、新看法。只要是想説的話,儘可能都説;只要説了,都算漂亮話。學生從不同的範圍、不同的角度點擊、輻射課文內容,拓寬他們的思維空間,調動參與的積極性,帶動語言、思維、理解、表達的多向發展,讓學生的獲知既個性化,又多樣化。

總之,要想優化課堂教學,激活學生主體意識,發揮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就要還給學生一片自由暢想的藍天,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享受成功的喜悦,這樣才能構建出一個樂學課堂,學生也才能真正擁有一個樂學課堂。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心得篇6

通過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我深深地體會到:閲讀能力,對一個學生來説,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個重要素質。閲讀能力的強弱,與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增長見識,以及培養自學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聯繫。國小生閲讀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夠加強國小生在閲讀中的情感體驗,而且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感;能讓國小生去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從而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同時也能發展他們的個性,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我認為必須加強國小生的課外閲讀,提高國小生的課外閲讀的能力。

一、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某件事產生興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學習,興趣更濃者,能達到廢寢忘食的境界。因此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課件,精心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課堂教學情境,從最佳的角度切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整堂課的教學設下很好的鋪墊。

比如《草原》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但學生對草原非常陌生,對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瞭解得就更少了。如何讓課堂上得生動有趣,激發起學生對草原的嚮往呢?我是這樣做的:

上課開始,我首先讓學生自由談談對草原的印象,然後出示一幅草原風光圖,同時播放了跟草原相關的歌曲。圖畫、音樂以及師生生動的描述,一下子就把大家吸引了,學生們都陶醉在美好的想象當中……這時,我充滿激情地問道“:草原這麼美,你們想到草原去看看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答道“:想!”學生已經完全被引入課堂的情境當中,在無意中形成了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積極參與學習。由此可見,運用多媒課件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能營造寬鬆愉悦的心理環境,激起學生的“興奮點”,誘發學習熱情,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全面展現自我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説,課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三、創造條件,讓學生快樂閲讀

我要努力為學生創造閲讀的條件,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幽雅的環境中舒舒服服的進行閲讀。

每個學生的興趣、個性特點不盡相同,因此他們所習慣的呈現閲讀體驗的方式也不一樣:有的喜歡朗讀,有的喜歡錶演,有的喜歡錶述……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如閲讀了《草原》以後,我鼓勵學生説:同學們的感受一定很深,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於是,他們有的深情地誦讀,有的和着音樂翩翩起舞,有的高歌一曲,有的寫起了小詩,有的和同桌交流……課堂成了學生積極參與、主動表現的舞台。

四、培養想象能力,激發創新思維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的這句話精闢地指出了知識和想象力的關係,知識藉助想象力而發展,想象力是知識進化的先導,由此可見想象對知識的重要性。在國小閲讀教學的過程中,同樣要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首先通過想象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描述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抓住主題,加深理解。其次想象力與創造力是一對“孿生兄弟”。着名哲學家康德説:“想象力是一個創造性的功能。”在語文閲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能為學生今後更好地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閲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把閲讀的思路與作者文章的思路連起來,着重把握體現作者情感的句子,通過閲讀讓學生大膽展開想象,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意識,使學生真正讀懂了課文,真正讀出了感情,真正體會了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

五、培養閲讀能力要注意培養學生廣泛閲讀的興趣

要提高閲讀能力,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閲讀教學,激發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在教學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也一時難於解答。可是,發動學生又把疑難解決了。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恰當地用上許多是在教材沒學過的詞語,可見,學生是在課外閲讀獲得的知識。因此,激勵學生廣泛閲讀是提高閲讀能力的途徑。平時,教師要注意適當地介紹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閲讀。教師還要啟發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閲讀方法進行閲讀。學生廣泛閲讀,必能豐富知識,開拓思路。無疑是朋友國小生閲讀能力的好方法。

總之,在提高閲讀能力時我們要處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當學生在獲得成功後,會更堅持大量的廣泛的閲讀,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同學們效仿的範例,這樣班裏就會形成濃厚的課外閲讀氛圍,學生的閲讀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