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陵園心得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3W

通過與不同的人交往,我們能夠獲取更廣泛的心得體會,讓自己更加充實,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每一次的經歷都是我們寶貴的心得體會,值得銘記,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遊陵園心得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遊陵園心得8篇

遊陵園心得篇1

有許多事雖發生過,卻會隨時間慢慢被遺忘;有些人雖揚名一時終究被歷史浪潮淘去。然而,1972年的廣州黃花崗起義,以及為此犧牲的七十二烈士卻將載入史冊而名垂千古。

當雙腳邁入那個莊嚴又不失生機的陵園,心中湧起莫名的感動。注視着陵園走道兩邊石碑上刻着的遒勁大字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我陷入了沉思。遙想烈士們當年的獻身救國的豪情萬丈和慷慨激昂。來到烈士墓前邊,深深鞠一個躬,抬頭望着這葬有七十二位中華英雄兒女的陵墓,雖然曾從歷史課本上看過它的圖片,也從電影中看過許多類似的鏡頭,然而此時,我內心的震撼卻比任何時候都要強烈。那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它似乎把我帶到了那個水深火熱的年代,又重現了無數英才人傑拋頭顱、灑熱血為祖國解放而奮鬥的場面……

遙望陵園裏悠閒的晨練者或者觀光者,我的思緒回到了現在.人們臉上安然、幸福的表情不正是烈士們所期盼的嗎?是他們用自我的犧牲換取他人的幸福,以至現代,有抗洪戰士為保護人民財產的生死不顧,有白衣天使誓死挽救病人的碧血丹心, 有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無怨無悔……這些,不正是七十二烈士精神的繼承與發揚嗎?

我想,七十二烈士墓,不僅僅十為了紀念,更是為了鼓舞.我們個人幸福生活、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展,需要有一往無前勇於奉獻的建設者和開拓者.作為青年的我們,更應勇於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踏踏實實地學習,實實在在地做人,真真誠誠待人……

逝者已去,悲乎哀哉!

在此清明之際,借裊裊青煙寄去我們的思念與決心。

武昌起義的革命精神,首先表現在武漢革命黨人的歷史主動精神和首創精神。他們發揮主動性,積極宣傳革命思想,發展革命組織,掌握革命武裝,抓住歷史時機,敢把皇帝拉下馬,主動出擊,發動首義,創立湖北軍政府。其次是武漢革命黨人和人民羣眾的的革命精神和獻身精神。武昌起義的勝利是革命黨人長期艱苦奮鬥和英勇流血犧牲換來的。如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烈士慷慨就義,程定國、熊秉坤勇於發難,紀鴻鈞、王世龍捨身燒督署,都表現了大無畏的革命獻身精神。廣大武漢三鎮人民羣眾也同仇敵愾,支援革命,商人捐款,工人、農民、市民踴躍參軍,與革命軍並肩作戰,痛擊清軍。武昌起義的一聲槍響,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不是愚昧無知的、拖着大辮子的滿清奴隸,讓那些洋人知道中國五千年來一直是世界上的一等強國,那不僅是過去今後依然是世界第一。武昌起義後我們中國人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的國家在東亞乃至世界都不會輸給任何一個國家,革命黨人用自己鮮血和生命贏得了勝利,值得我們今天所有的中國人敬仰。

遊陵園心得篇2

為更加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活動,4月17日上午,我們教育系統全體黨員到陸房烈士陵園,全體黨員在紀念碑前重温了入黨誓詞,並敬獻了花圈,三鞠躬表達了對先烈的無限敬仰之情。隨後,一行人員認真聽取解説員的講解,懷着崇敬的情緒實地參觀了烈士墓、抗戰文物、戰鬥事蹟展覽等,詳細瞭解了革命前輩的英勇事蹟、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為革命的忘我付出,先烈們的英雄氣慨深刻的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但在這塊埋葬着無數先烈的土地上,我們始終步履蹣跚,情緒久久不能平靜。在黑暗統治的腥風血雨中,先烈們表現出了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這正是我們這天要弘揚的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他們為了共產主義事業的獻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們始終要樹立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為了民族解放事業,頂住各種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不惜犧牲自我的精神,正是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的革命遺志和遠想。參觀了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明白了我們這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先輩用汗水與鮮血換來的,他們所付出的艱辛是我們所不能體會的,我們就應學習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不流淚”的精神,此刻雖是21世紀,但我們仍要弘揚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加加倍珍惜這天的幸福生活。忘不了在紀念碑前默哀的情景,忘不了宣誓的那一句句話語,忘不了參觀革命先烈紀念館裏的那一個個陌生的名字和一顆顆火熱的心,我想我永遠會將宣誓的話銘記在心,時時提醒自我,要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堅定理想信念,發揚發揚先烈們奮力拼搏、勇往無前的革命精神和堅忍精神,服務羣眾、弘揚正氣,切實將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忠誠履職,立足教學業務本職工作,持續深化教

育教學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學效益,努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建設人民滿意幸福學校而努力奮鬥,努力學習好中國的文化。

遊陵園心得篇3

每一年的今天,我都會帶着一份激動的心情去赴一個一年一度的約會,用心靈去貼近偉大的靈魂,感受心靈的洗滌,走進烈士陵園。感覺這裏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彷彿還能感到烈士們的呼吸與腳步,還能看到他們英勇奮戰的身影。

在默哀時放着舒緩的音樂,想到你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彷彿看到你們堅信革命成功的眼神,彷彿聽到你們嘹亮的口號與號角。心中不禁熱情澎湃。反思當代 的我們,被大人成為“正在垮掉的90後”,鍾愛言情武俠,唯我主義的當代兒童,沉迷於遊戲的我們,是否太久沒有受到思想的衝擊,是否太久沒有感受過你們所 留下的精神遺產?

默哀完畢時,有介紹了一些烈士的事蹟,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這一個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名字,又再次震撼了我們心靈。 是啊,先輩給我們鋪就的通往幸福的大路,我們有什麼資格不去珍惜?當一次次的紙醉金迷之後,有何曾感恩過給我們鑄造如此優越環境的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讓 我們永遠銘記給我們優越生活的人,讓我們永遠感恩那一個個為了這片土地,灑下熱血的人!

輕撫風吹過餓柳梢,又再次堅定的信念,讓我們努力學習不在成為一句空口號,打起精神來,迎着春風,踏遍荊棘,一定會嗅着萬里花香。90年代,正在崛起的新一代!

遊陵園心得篇4

經過一個階段的黨課學習,我在理論上對黨有了新的認識,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境界。為了將所學的知識付諸實踐,在實踐中有一個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真正學有所用,我們學部老師安排我們去廣西烈士陵園參觀實踐,我們小組一行人來到了烈士陵園,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而獻身的革命英雄獻花來表達我們的悲痛之情和敬佩之意。

莊重而氣氛沉重的烈士陵園,沒有太多的修飾,只有柔情的綠水、堅硬提拔的青松在旁,這些就像是烈士們的情感一般,對待我們中國的親人柔情似水,對待敵人堅強不屈。我們胸前佩戴者白花,緩緩而進,大家的腳步輕而遲緩,因為怕打攪到這裏安息的英魂,因為感染到了這裏沉重的氣息。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走到這座為紀念抗日戰爭英勇犧牲的烈士而修建的陵園,我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在西方列強的殘酷壓迫下,是他們,挺起了胸膛,不畏槍林彈雨,冒死衝鋒在戰爭的最前線,心中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中華民族可以被殺戮,而不可以被屈服。在內憂外患之際,是他們,果斷出擊,置生死於度外,拋頭顱,灑熱血,心中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中華民族可以被殺戮,而不可以被屈服啊!他們無私的奉獻精神,堅韌的革命作風,是如此的令人敬畏,讓我們欽佩不已。

烈士陵園之行,感受中華崛起之艱辛!從鴉片戰爭開始,中華民族就慘遭西方列強的踐踏,如此血腥,如此無情!但是我們中華民族可以被殺戮,卻不能屈服!虎門銷煙讓世界震驚,三元里戰鬥讓侵略者膽寒!在中華民族覺醒之際,我們的先烈們冒着敵人的槍林彈雨勇敢衝出敵人的一道道封鎖線,在黑暗中不倦的摸索着前進。多少仁人志士跌倒在了血泊之中,被敵人暗殺在槍口之下??念此,在英雄前深深地鞠躬!

在革命的年代,每一天的温飽都難以保證,但是就是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先烈們還能時刻胸懷祖國,不忘報效祖國,或許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這份愛國的精神,這份愛國的品質,震撼着我們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我們為他們感到驕傲,感到自豪,如果沒有他們英勇卓絕的戰鬥,會有我們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麼?如果沒有他們無私的對國奉獻,會有我們今天如此優越的生活條件麼?在以前如此惡劣的生活條件下,先輩們都能堅定不移地努力奮鬥,不求回報,但是

在今天生活質量普遍提高的社會裏,依然存在着不少虛度光陰、頹廢的自私自利份子,難道這不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麼?

陵園裏每一處,都顯得格外神聖,每一捧空氣,都瀰漫着光輝人性的氣息。在陵園裏,我們遇到了一羣和藹的老人,他們高聲唱着歌曲,並熱情地邀我們共唱。或許是因為年代相隔得久遠吧,我並不能學會歌曲。在我看來,歷經風霜的老人,在守護着陵園文化,而對於我們這些年少氣盛的青年人來説,最好的愛國教育莫過於親身感悟烈士們的愛國精神品質。

我們拾級而上,感受到我們離英雄越來越近,革命烈士永垂不巧,幾個大字,深刻而刺眼的映入眼簾裏,石碑上的一連串的圖像,經真實的那一幕幕似乎就展現在我們面前,而這份歷史痕跡雖然保持沉默不語,卻不能不刺痛我們的心。

我們又參觀了烈士紀念館,一幅幅畫、一張張照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一位孤膽英雄,一人將一個連的敵人俘虜,多次立下戰功。在一次戰役中,他掩護最後一批戰士撤退的時候,自己的腹部受傷,與衝上來的敵人抱在一起拉響了手榴彈的英雄故事。烈士們為國家的解放和繁榮強盛而奮鬥的壯麗生涯,革命先烈們的無私奉獻精神,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國幾代優秀中華兒女的努力拼搏、無私奉獻,為中國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復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回顧我們黨和國家走過的歷程,無論是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和平年代,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無數先烈義無反顧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譜寫了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我們緬懷他們:就是要學習他們那種為了實現理想信念忠貞不渝、拋頭顱、灑熱血,不屈不撓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就要學他們那種模範遵守黨的紀律,一生交給黨安排的高貴品格;我們紀念他們:就是要像他們那樣為了人民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堅忍不拔的毅力。

遊陵園心得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來到烈士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銀白色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上頭刻着雄渾有力的字。革命烈士紀念碑傲然挺立。唱了雄壯的歌后,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在默哀的那一刻,我把小白花放在自我的胸前,看到胸前那鮮豔的紅領巾,再看看那座高大的革命烈士紀念碑,我的心頭浮起一個個為國犧牲的烈士。這時,我彷彿看到在腥風血雨的艱苦歲月裏,在豺狼當道的黑暗年代中,一個個革命烈士在戰場上英勇頑強、浴血奮戰,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革命事業,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這時,我的耳邊彷彿震盪着激烈的槍聲,眼前縈繞着戰鬥的硝煙。最終,大家將一朵朵潔白的小花放在了烈士墓前。掃墓活動結束了,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烈士墓。在離開烈士墓之際,我的耳邊彷彿還想起那震耳欲聾的詩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我想對烈士説:“你們安息吧!我們會高舉你們的旗幟,繼承你們的遺志踏着你們的足跡走,照着你們的樣貌做,為祖國完美的明天而奮鬥!”

聆聽革命先烈的心聲——探訪荊門烈士陵園

紅歌嘹亮,在我市慶祝建黨100週年的活動如火如荼之際,記者一行來到位於西寶山的烈士陵園,聆聽革命先烈的心聲。

拾級而上,記者懷着無比敬仰之情,走進風景秀麗、松柏成行的市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李先念親筆題寫的“革命烈士紀念碑”這幾個大字(如圖)。紀念碑的背面是陳丕顯親筆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的基座四面刻有浮雕。據瞭解,荊門烈士陵園歷史悠久,1957年,荊門縣人民政府在象山腳下禮貌湖畔修建荊門烈士陵園。1979年11月,分設荊門市(縣級)。1983年8月,荊門市縣合併,升格為省轄荊門市。由於城市發展需要,1992年,荊門市人民政府將荊門烈士陵園遷至象山頂峯。烈士陵園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陵園保護範圍面積11000平方米。園內建有革命烈士墓50餘個,均立碑簡單介紹烈士生平。建有烈士名錄牆,刻有全市各個革命時期烈士名單計4719人。現正在籌建烈士紀念館。1998年,荊門烈士陵園被省人民政府列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xx年10月,荊門烈士陵園被列為湖北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走進烈士陵園,人們不會忘了去看看陳士榘將軍的銅像和墓地。陳士榘將軍是我市團林鋪鎮人,生於1909年。1927年參加了荊南農民運動,同年還參加了秋收起義並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徵、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建國後,他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華東軍大副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訓練部長、教育長,工程兵司令員兼特種工程指揮部司令員。1955年,他被授予上將軍銜。1995年,他在北京病逝,享年86歲。

在烈士陵園,一棵棵小小的松樹旁,豎着一個個刻着烈士生平的紀念碑。每一位革命先烈,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荊門是革命老區,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荊門有5000多名英雄兒女血灑疆場,用鮮血和生命在荊門這塊熱土上鑄造了永恆的歷史豐碑。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李習安、王新明、陳煥滔、王潔華、寧繼武、吳覺民……他們將永遠活在我們的記憶裏。時光能夠沖淡記憶,可是,正如革命烈士紀念碑上所刻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他們的精神必將永世相傳。

走在風景秀麗的烈士陵園,好像聽到他們在竊竊私語,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了,祖國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們感到十分自豪,期望後人珍惜當前完美的和平年代,更加發憤圖強,讓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盛,人民生活得越來越幸福。

遊陵園心得篇6

清明節的前一天我們河大國旗班來到保定烈士陵園掃墓,一路上春滿花開從大家的表情中並沒有看出有什麼沉重。途中我們經過了一所國小,也許是我們穿軍裝的緣故,國小生們把我們誤認為是解放軍,當然從隨後這些祖國的花朵中的謾罵聲中我終於找到了一種沉重感。是啊,國旗班本就是一個愛國教育的中心,都説我們肩上有着多麼大的重任,這種責任來自於何,我想正來自於一種傳承文化的義務。而我們今天的五星紅旗-----這新中國的象徵,它正是基於這陵園中無數先烈的前赴後繼。

但仔細想來,我們要祭奠的是英烈,可我們具體要傳承的精神又是什麼呢?的確,有的東西只能敬仰無法傳承,比如我們先輩不怕犧牲的精神。我們不可能現在也處處拼命,那豈不是成古惑仔了?當然我們從國小到現在,學校主要教育我們去學習先烈的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精神等等。這當然很好很強大,但對80後的吸引力實在太差了,年輕一代似乎對紛繁複雜的新鮮事物更感興趣,而對過去老套的東西嗤之以鼻。所以我在思考這個問題,先烈精神在年輕人中就真的無興趣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問題是否定在何處,有人會説大多數年輕人都是尊敬先烈的,他們都有一顆愛國心。這其實等於沒説話,因為即使是一位無名的長者我們大多數人就會去尊敬他,而一個正常的中國人又必定愛自己的祖國,尊敬不代表信仰,這才是問題之所在。新一代人接受了許多新思想,自認為是有了自己新的信仰,其實這並不與我們先烈們的信仰相沖突,很多方面其實是一致的。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咱們處於當時那個年代,咱們如果是有血性的人,咱們會為什麼去做先烈同樣的事,要我看其實很簡單:對現狀的不滿、對理想的渴望、對敵人的仇恨等等很多基於有血性的人的原始激情的爆發。魯迅曾寫到: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先烈們正是中國千千萬沉默者中的爆發者,承着一種原始的激情在血與火中鑄就革命的英魂。

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其實也不乏這種激情與信念,從某種角度來説,我們和英烈的心是共通,只是由於某些原因我們往往無法體會早已逝去的英烈們的心境。

我想狼牙山五壯士之所以跳崖,是他們不想讓大部隊有太多的犧牲,因為心中的善成就了這位勇士,我們應該為這份善所感動。

我想冉莊地道戰的民兵們之所以能痛殲日軍,是他們心中的氣節成就了這羣戰士,我們應該為這份氣節所感動。

我想二師學潮中的學生們之所以在武裝軍警面前無謂,是他們深深痛恨當時腐敗的政府,因為心中的理想成就這羣英雄,我們應該為這份理想所感動。

在我們過着美好新生活的今天,我們其實不簡簡單單做到敬仰英烈,更應感受到我們與英烈相通的心,抱着一種感動與感恩的心去面對新的生活。

遊陵園心得篇7

清明節前,我們全班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四年級集體掃墓活動。

坐了近半個小時的車,我們懷着無比沉痛的心情來到了莊嚴、肅穆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廣場上已經是人山人海了,我們有秩序地來到指定位置,靜靜地等待着大會的開始。

大會開始了,音樂響起大家紛紛低下頭默哀。看着代表們敬獻花圈,聽着播音員提起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腦海裏展現出一個個陌生的故事。就像加拿大的諾貝爾.白求恩,他毅然離開了祖國、家人,離開了富貴、榮華的生活,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在中國,在陣地的最前線,他挽救了無數個受傷的戰士。惡劣的環境、簡陋的屋子、樸素的衣着,夜以繼日的工作,並沒有動搖他的信念,他還婉言謝絕了毛主席一月一百元的補貼,他難道不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嗎?

聽着代表們繪聲繪色地講着,我能感受到這是他們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更能深深地體會到他們此時此刻激動的心情……

大會結束了,我們班一溜小跑來到白求恩的墓前,那裏已經有別的班在發言,我們只是站在旁邊聽老師講解了一番,然後向烈士博物館走去。

博物館裏展覽着白求恩出生地、出生時、畢業學校的照片,與毛主席的合影,還有他發明的助理醫生肋骨剪……,我們還看到他臨終時的照片,寫給毛主席的絕筆信。從信中,我讀出了他是多麼想繼續為中國付出啊!可是生命不再允許他,時間也不再允許他,1939年11月12日凌晨5時,他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人世,但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了中國,他的名字和事蹟被全中國人民所傳頌,中國人民感謝您!中國人民不會忘記您!

在博物館的另一邊,還有印度醫生柯棣華的資料,他參加印度援華醫療隊來到中國,擔任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首任院長,他出入槍林彈雨,用精湛的醫術挽救了抗日軍民的生命,並培育了大批醫療人才,由於過度勞累,於1942年12月9日逝世。

我們緩步走出博物館,沿着小路來到墓地,在那裏,我們認識了許許多多為中國和平而獻身的革命烈士,同學們都把自己精心製作的小白花插在樹上,放在墓碑前,以此來表達對他們的敬意。

通過這次掃墓,我對烈士們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更懂得了如何珍惜這和平的年代、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遊陵園心得篇8

杜牧寫的這首詩大家一定都背了吧?清明節到了,要去掃墓祭奠前輩。這是我們年輕一代的禮儀。週六下午出發。

我和媽媽、爸爸、哥哥、表哥一起買了祭拜的食物,準備上山。很快,在山腳下。據説這座山很陡,不是很陡,也很平坦,但從一個角度看,這座山的斜坡看起來很傾斜。雖然我一年來一次,但我並不覺得很奇怪

在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墳墓。我們仔細一看,有些墓碑上有一個五邊形的心形,上面的顏色已經褪色了。後來我問我奶奶,就清楚了,這意味着我為國捐軀了。我很想上去朝拜,但是因為時間有限,沒有太多時間在這裏度過,所以這個夢想不得不破滅。

我們終於到了。我們設立了禮拜儀式,開始燒掃墓必需的黃紙。禮拜完就開始在小區裏住了。附近有很多茶葉,嫩綠色的。雖然旁邊有很多墳墓,但這個春天的鳥兒,都是很香的茶葉,好像看不見一樣。我全神貫注於自己,幾乎被他們拋在後面。

最後一站,每個人的額頭上都冒出了汗水,我們的目標漸漸的好像是採茶而不是掃墓(希望天上的前輩不要生氣。),我們挑了滿滿一杯黛子茶,看這茶,我似乎能看出這茶被我們對待的滋味。

我這次真的是受益匪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