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讀後感優質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2W

在社會愈加發展的當下,很多人都開始閲讀,同時學會了讀後感的寫作,讀好書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時候大家就可以寫讀後感來記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狼圖騰》讀後感優質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狼圖騰》讀後感優質7篇

狼圖騰》讀後感篇1

捧起那本書,凝視着黑色封皮上的那雙眼睛,那雙眼睛高傲、不羈。而那雙眼睛的主人骨子裏的狼性毫無保留地從中流露,使人看一眼,就打心底裏畏懼。

我不知道我是以怎樣的心情翻開它的,或許是敬畏,或許是好奇,這我並不大清楚,就是如此,我拜讀了姜戎先生的《狼圖騰》。

當翻開第一頁時,我彷彿也來到了那望不到邊際的草原,彷彿成為了騰格里那最忠誠的信徒,彷彿和狼一樣在草原中搏鬥求生,與陳陣一起照看小狼,與楊克一起欣賞着天空中神聖的天鵝,討論那震撼人心的天鵝湖,與老人一起去打賴子,聽他講那草原上的故事……

狼圖騰是草原之魂,是所有遊牧民族所向往的自由之魂,我看着那一個個關於狼的故事,在草原上演繹:看着餓狼在飢寒交迫的情況下,對馬羣發出了猛烈的攻擊,看着狼羣用智慧對付過度糟蹋草原的黃羊,看着蒙古狼與狗的生死決鬥,看着九歲的孩子徒手與狼搏鬥,看着小狼一天天長大,卻最終悲慘死去……

那一幕幕,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裏,我感到血液在血管裏沸騰,身體裏的那份狼性也隨之迸發——我渴望與他們一樣,奮力拼搏,而不是平平淡淡的過完一生。

狼機智,勇敢,團結,敢於拼搏,又富有戰略。可以説,狼是人類的導師,若沒有了狼,就不再有那一代天驕——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也不曾有蒙古,有草原……它們守護着食物鏈,是騰格里的代表者,維護着草原的一片淨土。

我以為草原會因為有狼的存在,會更加美麗。卻不曾想人的貪婪無恥。往往事與願違:農耕的蒙古人用盡了辦法,狼大批大批地死亡,幾乎滅絕,看着老鼠的數量變多,草籽被破壞,一片草原幾乎只剩下荒地。看着那天鵝、小狼、二郎的死亡,我想哭,想吶喊,想咆哮,卻發不出一絲聲音。

貪婪的人終究會害了自己,我期盼着那草原不要荒蕪,期盼着狼再次回到自己的故鄉,期盼狼再一次地在廣袤的草原上奔跑……

我想去那草原上,看着蒙古狼在月光下奔跑,嗥鳴……

狼圖騰》讀後感篇2

姜戎的《狼圖騰》自2004年出版後即在中國文化界產生了轟動效應,我那時逛書店時看見這部小説被放在書架的顯要位置,感覺這應該是一部不俗的作品,但從大學畢業後已經不怎麼讀小説的我並沒有重視它,2015年電影《狼圖騰》上映時,我倒是走進了影院,可觀影的感受並沒有那麼強烈,因為電影並沒有展現太多人與人之間的戲劇衝突,直到20xx年初讀完了這部小説,才真正領略到這部作品的精彩絕妙,明白了它在新中國小説史上的重要地位。

我對這部作品的總體評價是,與其説它是小説,不如説它是一部嚴肅的有關蒙古草原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融合的學術著作。這部小説借用主人公陳陣的口闡述了蒙古草原狼文化對中華文化形成與演化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小説的後十章,更是一段段邏輯嚴謹的理論闡釋。我突然明白,作者用小説體裁闡釋其文化理念的寫作手法靈動有趣,一掃學術論文的沉重呆滯。

狼確實是地球上非常獨特的動物,除了狡詐、勇猛、團結等特點外,其最具獨特之處是不可馴服。所以,我們看到馬戲團裏有馴獅、馴虎等兇猛動物的表演,但唯獨沒有見過馴狼表演。這種桀驁不馴的性格使得狼成為一種獨特的精神象徵。

在中國北方遼闊的草原上,生活着匈奴、鮮卑、柔然、突厥、蒙古、契丹、女真等遊牧民族。這些遊牧民族以遊牧和狩獵為生,這種以狼為伴的生產、生活方式塑造了北方遊牧民族粗獷豪放、勇猛頑強的民族性格,與中原農耕民族的温柔敦厚、謙恭仁義的儒家禮樂文化形成了鮮明對照。前者外向,後者內向。前者擅長開疆擴土,後者擅長治國安邦。應該説,兩種文化具有互補性。正是因為兩種文化的交融互鑑,才使得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蒸蒸日上,成為五千年來唯一沒有中斷的文化傳統。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遊牧民族文化的注入,就沒有生機勃勃的中華文化。這就是我讀這部小説最大的思想收穫。

21世紀,中華文化註定要迎來偉大的復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秉持文化交融互鑑的理念,既要弘揚偉大的中華傳統文化,又要虛心學習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一切優秀文化。在各種文化的交融互鑑中進一步發展中華文脈。只有這樣,中華文化才能真正走向世界,為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貢獻。

狼圖騰》讀後感篇3

這是世界上唯一一部描述、研究蒙古草原狼的“礦世奇書”。閲讀此書,將是我們這個時代享用不盡的關於狼圖騰的精神盛宴。因為它的厚重,因為它的不可再現。因為任由蒙古鐵騎和蒙古狼羣縱橫馳騁的遊牧草原正在或者已經消失,所以那些有關狼的傳説和故事正在從我們記憶中退化,留給我們和後代僅僅是一些道德詛咒的刻毒漫罵的文字符號。

如果不是因為《狼圖騰》這本書,狼――特別是蒙古的草原狼――這個中國古代文明的圖騰崇拜的自然進化的發動機,就會像某些宇宙暗物質一樣,遠離我們地球和人類,漂浮在不可知的永遠裏,漠視着我們的無知和愚昧。

?狼圖騰》是由幾十個有機連貫的“狼故事”一氣呵成,情節緊張激烈而又新奇神祕。讀者可從書中每一篇章、每個細節中撰取強烈的閲讀快感,令人慾罷不能。那些精靈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佈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天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饒;狼族中的友情親情;狼對草原萬物的關係;倔強可愛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後堅強的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而思考人類歷史中那些迄今懸置未解的一個個一問:當年區區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麼能夠橫掃歐亞大陸?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深層原因?歷史上究竟是華夏文明徵服了遊牧民族,還是遊牧民族一次次為漢民族輸血才使中華文明得以延續?

為什麼中國馬背上的民族,從古至今不崇拜馬圖騰而信奉狼圖騰?中華文明從未斷的原因,是否在於中國還存在一個從未中斷的狼圖騰文化?於是,我們不能不迫思遙想,不能不面對我們曾經輝煌也曾經破碎的山河和歷史發出叩問:“我們口口聲聲稱自己使炎黃子孫,可知‘龍圖騰’很有可能是從遊牧民族的‘狼圖騰’演變而來?”

狼圖騰》讀後感篇4

好多天來,不想寫,總是認為自己所寫,似無病____,矯情的躺在地上,等待別人哄起。看了點書,或許是自己一個蜕變的時期,變化的是自己的心得,是冷靜的思維,好像自己的天空,亮堂起來,也懂得了自己所需做的事。我想,這也是我不虛度的表現吧!

對於世事,人心浮躁,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將走向何方,用酒盡情揮霍自己的人生,讓無聊的遊戲打發,沉湎於____。是的,現在的人的精神世界。的確是需要喚醒,否則,對將來的生活嚮往,僅變成了唯利是圖,終煎熬於淺薄之中。

前些天,看到本城的現場直播公審大會,在念到一批犯人的判決的時候,很多的是有過勞教的經歷,不由得思索起來,難道勞教所也不能好好的改造犯人,往往出獄很短的時間,就重蹈覆轍,是監獄體制的進步,還是世風日下的必然。

看完了《狼圖騰》,聽朋友説是溯源文學,我不一定能給這部小説歸類,因為我只喜歡裏面的情節,能從裏面得到感悟就可以了。圖騰,知道意思但不清晰,查了下漢典,源出印第安語,意為“他的家族”。人們以某種動物、植物或其他物體作為家族或部族的標誌。其中書中得出漢族的龍圖騰源於狼圖騰,狼圖騰的深遠意義以及對華夏文明的影響。我對於洋洋灑灑的闡述,沒有興趣。我只希望能讓現在的人,有一個具體的信仰,有一種圖騰,能成為其精神的積極動力,現在的人迷茫的原因,就是沒有具體的方向,就像很多人讚美的唯美的霧,其實就是灰塵沾上水汽的外衣。是一種見不得陽光的意境。

我還是很喜歡裏面的狼和人的鬥智鬥勇,感受着血腥和不折的精神,讀來振奮。這是一種積極的精神,是優勝劣汰的法則的詮釋,是殘酷的淘汰,以保持一種相對的平衡,時髦的和諧的另一種解釋吧!

和對手一起成長,感謝對手,感謝在激烈環境下的競爭。即使體無完膚,也心甘情願。活出一種坦然,也就是所謂的“亮劍”精神。即使面臨倒下,仍有不屈的意志,始終會戰勝自己,而主宰自己。

想起黨員的學習地——黨校。在追求的過程中,人就需要不斷的完善,不斷的充實,才能有一個鼓舞,我的學習地是什麼?在書中,在平凡的世界裏,在自己的積累的思考中。不需要鏡子也能知道自己的模樣,知道自己目前最需要的是幹什麼?那些高遠的理想只能放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或者酒喝多了的時候,暢想一番。做自己所做的,實際的,貯存自己的心智,我想,目前的我,這樣做,是明智的,也是唯一的。

現在年輕人的崇拜,挑起了市場經濟,迷亂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温度,也恍惚了自己的心情,於是或成為錢的奴隸,或成為網的俘虜,遊戲的犧牲品。當然有許多優秀的年輕人除外。青春不再的時候,再幡然醒悟。糊塗的季節出現糊塗也是正常,但美好的人生卻會走偏。我不反對人生要經歷教訓,但我不會希望每一次經驗的獲得都要付出人生的種種寶貴。

看那些心動的文字,讓思維穿越時空,眼界豁然開朗,也算是站起來的我的一種改變。讓我的信仰日趨完善,心理變得堅強,縱橫馳騁在自己的心田。

?狼圖騰》看完了,沒有狼這樣的教師,近距離的觀摩學習,即使社會上的“狼”,也披上了和善的外衣,把一切光明面敬獻,而“狼”的運行程序,始終不得而知。但書中身臨其境的描繪,説出的不僅僅是規則,還是一種戰略方式方法,在新的環境中的演變,揭去華麗的表象,剝出最本質的東西,就是作者對人生意義的深化,是一種神話的昇華。

狼圖騰》讀後感篇5

狼是草原人精神的圖騰,他們信仰狼的精神,認為狼是最聰明的動物,狼懂得團結,懂得分工合作,懂得戰鬥策略,懂的幫助,甚至比人還有愛心。讀完這本書,我感到非常的惋惜,狼羣走了,它們不會再回來了,是我們把它們一步步逼走的。僅有的一條小狼也死了,是為了準求自己的自由而死的。

?狼圖騰》用狼哭嗥的憤怒與血淚的控訴換回了人們的覺醒,來認清並正視自己的錯誤。《狼圖騰》借狼告知了人們生態學與生存學的道理,而草原人與狼的關係不過是人類與自然、人類與自身關係中的一個典型代表。《狼圖騰》將這些關係説得真切,説得生動,説得深刻,説得催人淚下。現在的一些蒙古人根本就沒有見過狼,而且現在的生活習慣也不再是傳統的草原人的生活,而是幾乎完全被同化了的農耕民族生活。我不禁為草原人感到哀婉,為草原感到憂慮,同時也為狼打抱不平狼的消失將意味着草原的消失,而草原的消失將意味着草原民族的消失、草原文化的消失,並將導致生態系統的失衡,導致人類生存環境的變異,導致人類自身文明的倒發展。

因此,請我們把狼留住,把草原留住,把草原文化留住,來維持大自然的平衡,維護人類的生存環境,維持人類文明的正常發展,這是人類對騰格里、對自己的母親——大自然的最好回贈!(趙玉崇)

狼圖騰》讀後感篇6

前幾個星期,我迷上了一本書,《狼圖騰》。這本書的大概內容是:陳陣來到了大草原的生活,他特別想討個狼窩,養一隻小狼。書裏面有很多精彩的情節,有大青馬勇敢鎮定地獨闖狼陣,有九歲小孩與狼徒手搏鬥,有蒙古獵人坐山觀狼羣設伏黃羊,有石圈裏的飛狼之謎,有狼羣與軍馬慘烈的生死決鬥,有白毛風和蚊蟲的天災人禍,有人與狼的殊死較量,有作者千辛萬苦喂大的小狼,以及小狼非凡的命運和悲壯的一生……。

歷史上的成吉思汗,是如何以少勝多。草原上的人麼都大字不識一個,但是他們勇敢堅強。不像咱們漢人,非常膽小。

我讀個狼圖騰才知道,故事中,大灰狼和小紅帽的故事都深深的欺騙了我們的眼睛。蒙古為什麼把狼當成他們的圖騰?蒙古人死後不像咱們漢人,入土為安,他們死後,把屍體拉到小推車上,往山頂走,在路途上讓屍體自己被顛下來。然後過3,4天后再派人來看,如果屍體沒有了,蒙古人就認為人已經升上了騰格里,就放心了。狼的性格非常獨特,狼不會為了嗟來之食而不顧尊嚴的向主人搖頭晃尾。因為狼知道,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狼的尾巴永遠是向下垂着的,就像一個死拖把一樣。

草原狼的消失,大草原的消失,以及真正意義上的蒙古人的逐漸減少或者到最後的消失,從某種意義上説是不是可以認為,人類在任意妄為的時候,毀滅了其他生靈,同時,也正在毀滅着我們自己呢?

蒙古草原只是一個特例,如狼羣的消失是草原即將面臨滅頂之災一樣,其他破壞着生態的人們,災難也在步步逼近,終有一天,他會到來的。

狼圖騰》讀後感篇7

?狼圖騰》是一本可以激起人熱情的書,這本書我是在一種奮亢的情結中讀完的。

讀完《狼圖騰》,我感到全身的熱血在沸騰,也許,這就是《狼圖騰》的魔力吧。全書圍繞着白狼王與畢利格老人的爭鬥展開,他們鬥智鬥勇,有勝有敗……下面,就是我對草原狼的理解。

在漢族人的心中,狼就是一種無惡不作的生靈。人們厭惡它們,畏懼它們,醜化狼的形象。但在現實中,狼卻是團結一心,聰明智慧,勇敢善戰的“勇士”。就像文中“突然,狼羣開始總攻,最西邊的兩條大狼,在一條白脖子白胸的狼王率領下,閃電般地衝向靠近黃羊羣的一個突出山包,顯然這是三面包圍的最後一個缺口。搶佔了這個山包,包圍圈就形成了。這一組狼的突然行動,就像發出三枚全線出擊的信號彈。憋足勁兒的狼羣從草叢中一躍而起,從東、西、北三面向黃羊猛衝。陳陣從來沒有親眼見過如此恐怖的戰爭進攻。人的軍隊在衝鋒的時候,會齊聲狂呼衝啊殺啊;狗羣在衝鋒時候,也會狂吠亂吼,以壯聲威,以嚇敵膽,但這是膽虛或不自信的表現。而狼羣衝鋒卻悄然無聲,沒有一聲吶喊,沒有一聲狼嚎。可是在天地之間,人與動物眼裏,心裏和膽裏卻都是充滿了世上最原始、最殘忍、最負盛名的恐怖:狼來了!”能看出狼羣的計謀與配合的默契。從“悄然無聲”可以看出狼羣的沉着冷靜,在戰爭面前毫無恐懼感的心理值得我們佩服和學習的。為什麼蒙古人那麼英勇善戰,能夠如此出色的完成一次次的戰爭任務,因為他們學習了狼的計謀!狼的智慧!這就是狼成為蒙古人的神靈的原因!

這才是真正的狼!也許只有在《狼圖騰》裏,我們才能真正瞭解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