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教育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3W
提出了“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的育人目標,虛榮是惡人的軛,又冷又重,那麼關於立德樹人教育心得體會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立德樹人教育心得體會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立德樹人教育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立德樹人教育心得體會1

在父母教育孩子方面,可以從四個方面去做:

1.身體的接觸

在0-3歲,孩子是非常渴望與父母的身體接觸的階段,這就要我們多去抱抱孩子,親親孩子,還可以玩一些身體接觸比較多的遊戲,以此來給與孩子安全感。我以前有個同事,孩子在家裏由奶奶撫養,孩子有一個髒兮兮的布娃娃,時刻都要帶着它,也不讓洗。其實這就是沒有安全感的一個表現,孩子缺少父母的愛撫,缺少安全感,需要用一個東西來填補。

心理學家研究認為,0-3歲的孩子如果超過兩個星期以上離開媽媽,那就請準備好請心理醫生的錢吧。這樣的説法並非危言聳聽,0-3歲的孩子的安全感直接影響着他們以後的人生。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的“留守兒童”已達到6000萬以上,留守兒童的境況不需我多説,我只想説既然生了孩子就對她/他負責吧。

2.全身心的陪伴

現代社會由於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以及生活壓力增大,使得很多女性在產假結束後,重返職場,只能在下班後及週末陪伴孩子。很多父母認為陪伴很容易,不就是在孩子旁邊待着陪着吧。他們一邊看手機,上着網刷着朋友圈,一邊對孩子説,去玩啊,去吧,去吧。這不叫陪伴,真正的陪伴是放下你的手機,全身心的陪着孩子玩玩具,講故事。孩子是最敏感的,你是在敷衍還是真心的陪伴,他們都可以感受得到。全身心的陪伴,會讓你第一時間瞭解孩子的變化,從而肯定孩子的優點,糾正孩子的缺點。

3.語言的肯定

多對孩子進行肯定,少批評。肯定並不是一味的説,你好棒啊,你真乖啊之類籠統的話。肯定孩子要具體,比如説,孩子今天把自己的玩具收拾整齊了,你可以這麼説,哇,今天的玩具擺放的很整齊,你這麼愛護它們,每一個玩具都很開心呢。總之不要一句真棒就完了。

同樣,在以下三個方面,父母要注意:

1.過度保護

現在獨生子女比較多,小區裏一羣玩耍的孩子後面總是跟着一羣緊張的大人,孩子之間搶玩具了,發生爭執了,往往剛一開始,就被大人們給拉開了。其實,小孩子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又能造成多大傷害呢?我們這種過度保護,只會讓孩子錯失和同齡人交際能力的發展。

2.過度安排

多度安排就是給孩子安排好一切,小到穿衣吃飯,大到愛好學業的選擇。我認為一方面是,父母覺得自己是過來人,以自己的人生經驗給小孩安排了自認為的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父母將自己未實現的人生理想強加給了孩子。但是,孩子不是你,她/他雖然是你所生,卻不屬於你,請給她/他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

陪伴孩子長大,參與孩子成長,過程是甜蜜又鬧心的。龍應台説,孩子,你慢慢來。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離我們遠一步,珍惜陪伴孩子的時間,慢慢地放手,看着她/他們本想自己的新生活。

立德樹人教育心得體會2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5月31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結合我鎮學校實際和本人認知,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刻內涵。

一、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着眼於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

《黨章》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國共產黨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中誕生的,具有充分代表和反映中國工人階級運動的民族性特質,肩負着民族振興的歷史使命。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命運同中國共產黨緊密相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崇高使命和歷史責任。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誕生、發展和壯大的過程 ,就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追求並創造幸福生活是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全人類的最高目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價值訴求。追求、創造、享受幸福既是中國人民的價值訴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和重要檢驗標準。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那天起,既着眼於中國人民的個人角度,又着眼於中華民族的總體範疇,義無反顧地肩負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使命。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雖然主體不同,但是在方向、目標、任務、實現途徑、方法上是同心同向的。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懈奮鬥。

二、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明確了黨的價值追求和價值理想

一是把人民的價值訴求作為黨的價值追求。中國共產黨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找到了一條正確道路、建立了符合我國實際的先進社會制度,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隨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在社會發展變遷中時刻關注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價值訴求、深入瞭解人民幸福生活需要的內容、積極探索人民幸福觀發展的規律,培育具有時代特點的馬克思主義幸福觀,把人民的價值訴求作為黨的價值追求,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繼續奮鬥。

二是以黨的價值理想厚植正確的價值取向。隨着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人民羣眾的需求呈現不斷增多、從一元到多元、從整體到個體、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趨勢。以黨的價值理想厚植正確的價值取向才能使廣大人民在幸福問題上形成價值共識,着眼於人民幸福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需要引導人民從歷史感中理解幸福感,用奮鬥的激情和勤勞的雙手去創造幸福,需要引導人民羣眾把個人對幸福的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使個人的幸福生活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同心同向。

三是通過明確價值起點佔據價值的制高點。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那天起就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價值追求的邏輯起點。通過明確價值起點佔據價值的制高點,解決了我國革命、建設、改革歷史進程中的各種矛盾,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也解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動力和源泉問題,解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狀態、奮鬥姿態、成就感和幸福感等問題,黨和人民才會始終充滿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

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需要貫徹新發展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我國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的變化,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了新發展理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需要深刻理解新發展理念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深邃道理,把新發展理念作為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科學指引,把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堅強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的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需要堅定化解矛盾的決心、樹立破解困難的勇氣、確立克服艱險的意志,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面對困難挫折不服輸、面對機遇挑戰不迷惑、面對壓力阻力不彷徨,敢於承擔風險、勇於承擔責任、樂於迎接挑戰、勤於開創事業。

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需要永遠保持奮鬥姿態

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奮進腳步永不停歇。唯有不忘初心、不懈奮鬥,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牢記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我們黨才能帶領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才能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需要愛崗敬業

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要完成“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一偉大使命,只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鬥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忘我工作、無私奉獻,不計個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具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作為光榮的人民教師,我們要結合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結合自身實際,結合學生、學校實際,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努力做好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有用人才。

立德樹人教育心得體會3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即要求教師既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特別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即培育人才,包括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習慣養成教育、心理教育、個性培養,總之是關於教學生如何做人的教育。

古今中外許多思想家、教育家對教書育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我國東漢許慎在《説文解字》中説:“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宋代韓愈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認為,教育就是“依照自然的法規,發展兒童道德、智慧和身體各方面的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更加廣義地認為:“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即生長”。其中都強調教育不是對人某一方面的培養,而是對人的全面培養,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兒童是否能健康成長,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兒童的健康發展在於教育,因此重視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興旺發達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途徑。“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是人民的夢,是全體人民共同創造、共同實現美好生活的共享之夢;“中國夢”凝聚着億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大力發展教育,提高全體公民的素質與修養,就需要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無私奉獻,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作為教師如何做到“教書育人”,對“中國夢”的實現至關重要。

首先,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我國現今的教育體制中是以知識為本的,這與教書育人的本質相悖。雖然培根説過:“知識就是力量”,但這個知識不單單是書本知識,我國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有力地表明瞭單純有書本知識不一定有力量。因此,需要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要認識到教育工作重在“育人”而“教書”只是“育人”的一種手段;認識到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思想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創新比知識更重要。愛因斯坦説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

第二,教師要重視榜樣示範作用。

榜樣作用一方面是指教師自身。孔子説:“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美國著名的.社會學習理論家班杜拉也提出,人的行為與人格是在觀察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班杜拉十分強調榜樣的示範作用。學前期,幼兒的主要觀察模仿者是父母;進入學齡前,兒童的主要模仿對象是教師。因此,教師要根據兒童的這一特點,為兒童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規範自己的言行玉舉止,以幫助兒童形成積極的行為規範和心理品質。另一方面是指學生身邊的榜樣作用,通過身邊的好人好事對學生進行教育,以他們的刻苦耐勞,勤奮學習,助人為樂,拾金不昧善於思考等優良品質。

第三,教師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

研究表明,良好的師生關係在教育中至關重要。良好的師生關係是以教師對學生髮自內心的愛為基礎的。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者的關注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只要愛學生,才能更深入地瞭解學生,才能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到達育人的目的。良好的師生關係還體現在教師對雙方關係的認識上。教師要認識到雙方不是主體與客體,改造與被改造的關係,而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平等關係。教師要充分尊重作為獨立個體的學生,要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開發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人格。

“教書育人”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要不懈的努力;“中國夢”裏,有“強國”也有“富民”,這同樣需要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做到“教書育人”。我們要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用自己的淵博學識與人格魅力,影響和感召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受到公平、正義的教育,掌握豐富的知識,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同心同德共築“中國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