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枷鎖》心得體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2W

同樣的事情每個人心裏的看法都是不同的,趕緊寫份心得抒發自己的感受吧,通過寫心得體會,大家可以將自己內心的感悟記錄其中,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人生的枷鎖》心得體會8篇,感謝您的參閲。

《人生的枷鎖》心得體會8篇

《人生的枷鎖》心得體會篇1

連着幾天幾乎是廢寢忘食地讀完了毛姆的《人生的枷鎖》,真是一本好書,看的我蕩氣迴腸,神清氣爽!

這本書據説是毛姆的自傳性小説,講述了一位身患跛足的年輕人勇敢、頑強地探索出自己的人生道路的經歷與感悟,最後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的故事。讀完以後,我只感覺自己內心充盈着幸福,好像是自己終於完成了對自己人生的探索、找到自己的幸福一樣。

主人公其實很悲慘,很小的時候雙親就去世了,他被寄養在他伯伯家,他伯伯是一個牧師,一個非常冷漠無情的人。他的伯母,因為自己沒有孩子的緣故,對菲利普很疼愛,剛經歷過失去母親的痛苦,菲利普在他伯父家度過了一段並不快樂的日子。不久,他被送到特坎伯雷的皇家公學學習,在這裏他因為自身的殘疾受盡嘲笑與屈辱,由此菲利普變得敏感而自卑,也是在這裏,他開始接觸宗教,開始信奉上帝,甚至為了表現自己對上帝的虔誠,忍受着寒冷,在自己牀上一遍遍地向上帝禱告,希望上帝能讓自己的跛足消失,讓自己變得正常;在這裏,他第一次體會到了友誼和温暖,儘管最後與他要好的羅斯又選擇了別的玩伴;在這裏,他也顯示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他總是能輕而易舉地拿到第一,因此深受校長的喜愛。但是因為自己受的屈辱和嘲笑,以及羅斯的離開,他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在這學校呆下去了,他和伯父商量,希望自己能離開這個學校去德國學習,儘管校長一直在懇求他留下,因為菲利普留下的話就能輕而易舉地拿到獎學金去牛津上學,但是這並不是菲利普想要的結果,最終,拗不過菲利普,他伯父聯繫了在德國的威爾金森小姐,安排菲利普去海德堡學習。

在海德堡,菲利普開始他的學習生涯,由此他也認識了一個在他生命中比較重要的人物——海沃德,他們成為了非常好的朋友,經常在一起討論宗教問題。經常參與討論的還有維克斯,在一次次的思維碰撞下,菲利普開始思考宗教的定義,並最終推翻了自己一直信奉的上帝,放棄了自己的信仰,擺脱了可恥的恐懼和偏見的桎梏,他成為了自己的主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隨後,菲利普在德國的日子過得很舒心,他總和海沃德約好去看戲,藉此提高自己的德語水平。他的性意識也隨着海沃德對兒女私情的詩意暗示逐漸發展起來。

馬上聖誕節來了,菲利普回到了伯父伯母家,沒成想,威爾金森小姐也在這度假,因為她,菲利普有了第一次的情感體驗,也經歷了男女之事。

?人生的枷鎖》,題目取得很好,據説一開始並不是這個題目,對於菲利普來説,人生的枷鎖有宗教,有情慾,最後是愛情,他一次次地讓自己擺脱了枷鎖,最後一次,書中並沒有提及,但是我想菲利普也會找到自己的方式去擺脱這個枷鎖,就像《刀鋒》裏的拉里和《月亮與六便士》裏思特里克蘭德一樣,這三本書本質上聯繫是非常緊密的。

《人生的枷鎖》心得體會篇2

《人生的枷鎖》是英國作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創造的長篇小説,該小説通過描寫主人公菲利普迷惘、失意、彷徨、悽苦、波折、痛楚、失望、探索的成長過程,從而表達了作者呼喚人們解放思想、解放天性的主題思想。該小説以“枷鎖”為喻,痛斥了資本主義社會黑暗、壓迫、冷漠、戰爭、紛爭的冷酷現實,從而鼓勵人們勇敢追求公平、正義、和平、現實的正常生活,因此這部佳作被稱為二十世紀百佳小説作品之一,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菲利普是個悲情、可憐的人物,因為自幼雙親亡故,身世悽苦,又加上患有先天性的跛足,所以自卑、卑微、可憐成為了壓在他心底的一塊石頭,自此他也就慢慢演變成了一個孤僻、敏感、執拗、冷漠的青年。而且更加殘酷的是,苦難從來沒有給過菲利普一點好臉色,當他進入寄宿學校之後,那不合理、不公平、不全面的教育制度更是嚴重摧毀了他內心所剩的一點點希冀之情,這讓人不免為他感到痛心。而步入社會之後他更是舉步維艱、處處受難,就連最甜蜜的愛情也變成了最苦澀的毒藥,這樣黑暗的生活讓他戴上了沉重的枷鎖,所以他每走一步都荊棘叢生、痛徹心扉,這也難怪他的心靈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痛和難以治癒的創傷。

不過好在困難並沒有剝奪掉菲利普對於生命最後的渴望,所以他選擇放棄迷幻的理想,選擇掙脱精神上的枷鎖,然後和善良、專情、可愛的薩拉一起迴歸到安逸、現實、靜謐的小漁村去幸福生活,這樣的結局讓人覺得欣慰又快慰。

其實從菲利普艱苦的一生中我們可以發現,人生的枷鎖都是因為貪慾、自私、奢望、幻想、誘惑、不甘和不公造就的,所以要想活得體面、活得自由、活得自主,那麼就要學會淡然、學會坦然、學會堅強、學會和解、學會原諒、學會放下,唯有這樣才不會自己為難自己。

多走一些冤枉路、多受一些人世苦,這並不是丟人的事情,也不是無望的災禍,相反這都是一筆筆寶貴的人生財富和人生經驗。因此,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能領悟到生活的真諦,然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唯有這樣才不會給自己戴上繁重、可惡的枷鎖。

《人生的枷鎖》心得體會篇3

《人生的枷鎖》是毛姆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明顯的自傳色彩。小説主人公菲利普-凱里自幼父母雙亡,不幸又先天殘疾,童年時代在既陌生又壓抑的環境中度過,性格因此孤僻而敏感。當他步入社會之後,又經受了理想的破滅之苦和愛情的傷痛。

在備受煎熬的人生道路上,他每跨一步,都要付出艱辛的掙扎,他不知道,一個人一生必須艱苦跋涉,越過一大片貧瘠的土地、地勢險峻的原野,方能跨入現實的門檻。説青春是幸福的,這只是一種幻想,是已經失去了青春的人們的一種幻想。

在整本書裏,凱里都在掙脱人生這個枷鎖,無論是最開始離開倫敦皇家公學院,還是放棄練習生去巴黎學畫,以及書的結局裏放棄那個到處行醫旅遊的夢想,娶莎莉並且到小漁村做醫生,他一直在改變,一直在所謂的掙脱,卻發現生活本身就是枷鎖。

在每一次痛苦中頓悟出人生意義,都被後來的經歷推翻;每一次狠下決心的掙脱和逃離,也多少帶着作繭自縛的意味。認識自己的過程將永無終止,他只能不斷地反省和探索,卻永遠無法抵達那個“最終定論”。在小説的結尾,凱里終於是找到了屬於自己內心的'自由...但那彷彿也只是毛姆為了篇幅收住而採取的權宜之計。比起《月亮與六便士》和《刀鋒》,《人生的枷鎖》把那一點殘存的理想主義温情都剝掉了。毛姆用清醒冰冷的筆觸描繪了所有人的平庸一生。我們每個人都是從一個枷鎖跳到另一個枷鎖,在不斷的前進中,我們認識到了自己的平凡,找到了生命中的停留之地,同時我們也明白了生活的毫無意義,活着也只是活着。“他想獲得的東西,生活就是不給。”這大概就是我們每個人了。

《人生的枷鎖》心得體會篇4

人活在世上,唯有通過教育擺脱無知和愚昧,才能實現真正的精神自由。此書中的主人公菲利普正是在不斷詰問與探索生活奧祕的過程中尋覓到了人生的真諦,與自己達成了和解。

對他而言,人生的一大桎梏是宗教。菲利普自幼雙親亡故,被身為牧師的大伯撫養。他在濃厚的宗教氛圍中成長,但嚴肅古板的信徒和沉悶乏味的禮拜儀式卻早早地激起了他心裏的反感。並且他以自己的切身經歷證實了宗教的虛偽。被強制灌輸的信仰並不能使青年菲利普心悦誠服,儘管他還沒離經叛道到聲明要脱教,但他做出的一個決定——拒絕成為牧師,孤身前往歐洲遊學——的確成為了他人生道路上至關重要的轉折點。脱離了教會和家庭的束縛,菲利普才算在真正意義上初次踏入了真實的人世。在這期間,在與友人的交談和閲讀的啟迪下,菲利普終於卸下了多年來他精神上的重負——宗教。他發覺人不一定非得信奉上帝。儘管宗教是許多人心靈的慰藉,對他來説,效用卻並不大。在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後,他毅然地背棄了被強加的信仰。

另一方面,菲利普不斷思索着身而為人的終極問題——人生的意義。他的朋友,落魄詩人克朗肖的人生際遇激起了菲利普思想上極大的震動。克朗肖窮困潦倒,對人們普遍追求的塵世的幸福不屑一顧,執意追求着自己心中熱愛的藝術,儘管最後重病纏身,卻仍然精神堅毅。他聲稱既不悔恨自己的人生抉擇,也不畏懼死神的到來。克朗肖的死對菲利普造成了極大的衝擊。他一度悲觀消沉,認為人生毫無意義。但這答案並不能使他滿意,因為疑慮和恐懼仍然籠罩着他心頭。後來,他終於從克朗肖贈與他的波斯地毯上得到了啟迪:人不只有一種人生路途可選,幸福也並非評判人生的唯一標準。每個人都可以依據本心創造出自己的人生格局。人生儘管毫無意義,但我們經歷的歡樂和遭受的痛苦都將毫無分別地為我們的人生編織出獨一無二的美麗的圖案,所以一切都變得可以忍受。無論是無聊、激動、痛苦還是歡樂,我們都應坦然接受。這來之不易的醒悟給菲利普帶來了更深層的精神解放。認識到人生毫無意義,我們才能更好地享受人生。

最後,我想説菲利普悟出的這套人生哲理與我目前持有的人生觀不謀而合。儘管有人批判這種虛無主義人生哲理是在自欺欺人和自我麻痺,但這套理論的確幫我渡過了許多精神上的難關。唯有持有此種信念,我才認為痛苦可堪忍受。

《人生的枷鎖》心得體會篇5

毛姆於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英國小説家。毛姆10歲時父母雙亡,由在英國任牧師的叔父撫養,後在英國接受教育。1889年他拒絕做神職人員而去了德國,接觸到叔本華哲學,立刻與之產生共鳴。1896年發表第一部小説《蘭貝斯的麗莎》,開始創作生涯。1901—1905年他在巴黎定居,開始寫劇本。三年後倫敦公演了他的4部劇作,引起轟動。一戰時他成為英國諜報人員,戰後周遊世界,蒐集素材編寫故事。二戰時他被派往美國。50年代他榮譽不斷,先後獲牛津大學名譽學位,女王授予的榮譽勛章,並當選英國皇家文學會副主席。最終於1965年逝世。

?人生的枷鎖》旨在向讀者指出:一個人一旦來到世上,就得經歷各種各樣生活的艱辛——尤其是在青年時期,就得受到種種人生的枷鎖,諸如家庭、宗教,學校,杜會、愛情(包括性愛),金錢等的束縛。小説展示的是一幅充滿恐怖的現實世界”的晦暗畫面。畫面上形形色色的人物,聽憑。命運之神”的驅使,飄忽在“茫茫無盡頭的黑暗深淵”之中。小説的基調是低沉的,結論是“生活沒有意義,死亡無足輕重。”

菲利普·加利是個有思想、有個性的青年,患有先天殘疾(跛足),性格孤僻、敏感、執拗。他自幼雙親亡故,在冷漠而陌生的環境中度過童年;進寄宿學校之後,飽受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的摧殘;而當他跨入社會,又在愛情上遭到殘酷打擊。在他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荊棘叢生,他每跨一步,都要經受一番痛苦的折磨,並在身心上留下難以癒合的創傷。

人世間的種種苦難,正是這個千瘡百孔的社會所造成的。小説中主人公菲利普最後省悟出的人生“真諦”,實際上也就是作家自己審視了人生、社會之後所得出的結論:生活毫無意義,也不可能改變成另一個樣子。只有摒棄人生的幻想,掙脱精神上的枷鎖,才能成為無所追求、無所迷戀的自由人。顯而易見,毛姆之所以選定“人生的枷鎖”作為小説的標題,其用意也就在於此。

《人生的枷鎖》心得體會篇6

?人生的枷鎖》是毛姆的自傳體小説,毛姆之所以寫這本書,他給出了答案。

正當我成為了當時最受歡迎的劇作家時,我又開始被過去生活中那些豐富的回憶縈繞了。它們如此頻繁地出現在我的睡夢裏,出現在我散步時、排演中和宴會上,以致成了我很大的精神負擔,因此,我想,擺脱它們唯一的辦法,是把它們統統寫進一部小説裏。

小説中事實與虛構緊密交織,小説表達出的感情是毛姆本人的,但發生的事情並不盡是毛姆自己的經歷。小説描述了主人公菲利普經歷了一系列的困難險阻,掙脱了一個又一個纏繞在他身上的枷鎖,最終參透人生意義的故事。

身體的枷鎖

菲利普出生時左腳便為畸形。

在父母的保護下,菲利普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多麼嚴重的問題,他和其他孩子一樣享受着無憂無慮快樂的童年。父母過世後菲利普寄養在伯父家,隨後上學,他走路時一瘸一拐的問題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嘲笑,他們或有意或無意的暗示着他的缺陷。

漸漸的,菲利普的自我意識變得異常強烈,他已經從童年的天真,過渡到因坡腳引起的嘲笑而產生痛苦的自我意識。他求助於上帝,祈求上帝治好他那隻畸形腳,為了表示自己的誠心,他在光禿禿的地板上禱告,為了感動上帝,他甚至脱去睡衣,赤裸着身子禱告,併為奇蹟發生之日規定了一個日期,然而一切都如往常,他大失所望,放棄了努力。

夢想的枷鎖

菲利普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伯父和校長都期望他以全額獎學金考入牛津大學,成為一名牧師,榮耀上帝。此時的菲利普,也希望把整個身心都投入到侍奉上帝的事業,他等待着那個偉大日子的到來。但在他逐漸瞭解了牧師枯燥乏味的工作內容以及作為牧師伯父軟弱自私的為人後,他放棄了成為一名牧師的夢想。

他要闖出去見世面,他要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

他在倫敦事務所當了一年受人尊重有利可圖的特許會計師,又去巴黎學習了兩年自己感興趣的畫畫。最後,他成為了一名救人於水火的醫生。

愛情的枷鎖

菲利普與米爾德里德之間複雜的情感糾葛貫穿了小説始末。

一位冷若冰霜名叫米爾德里德的茶館女招待對菲利普的故意怠慢,惹惱了菲利普內心強烈的自尊心,他想要報復,可她越是冷漠,他越是欲罷不能,菲利普竟然愛上了這個冷漠的女人,但沒多久米爾德里德宣佈與德國人米勒結婚。

懷孕被拋棄的米爾德里德找到了菲利普,菲利普卸下了之前的恨意,全心全意的接納她,負責她的吃穿用度,小孩生產下來後,米爾德里德與菲利普的好友私奔。即使到此時,菲利普也仍然原諒了米爾德里德,直至她索欲未果,砸光了菲利普的家當。這幾段令菲利普痛苦不堪的經歷使他明白了自己對米爾德里德沒有愛,只有同情。

人生的枷鎖

為什麼有這個大千世界,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究竟是為了什麼?

菲利普通過自己的經歷給出了他的答案。

人生毫無意義。地球不過是顆在空間快速運行的星體的衞星,在形成地球這顆行星的某些條件的作用下,生物應運而生了。既然在某些條件的作用下,地球上有了生命的開端,那麼,在其他條件的作用下,也將會有生命的終結。人,並不比其他形式的生命意義更重大;人類的出現,並不是造物的頂點,而是自然對環境做出的反應而已。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追尋這一問題的答案,你的人生意義是什麼?

“人生的意義只能自己去找,否則答案就毫無意義。”

《人生的枷鎖》心得體會篇7

最近讀英國作家毛姆的小説《人生的枷鎖》感受頗多,人的一生都在一種無形的枷鎖下生活,這種枷鎖或是名,或是利,或是一個人的習慣,一個人的性格。這種枷鎖會讓一個人沉淪,甚或苦惱,戰績赫赫的將軍解甲歸田時,發現自己是那麼的輕鬆,而當年叱吒風雲,運籌帷幄,窮盡心思,是多麼的可笑;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演説家到了夕陽之年,才懂得曾經的輝煌不過像唱戲的小丑,贏得更多的掌聲罷了。

人們能在天地萬物中尋找出事物的真理,也就證明了其實在生命的追求中什麼是最重要的,木浮於怒海之中卻能凌駕於巨浪之上,是巨浪強還是木頭強?牡丹選擇了嬌貴,苦菜花選擇了荒涼,大雁選擇羣居,雄鷹選擇了獨來獨往,而我們呢,有的希望雁過留痕。有的希望風吹了無印,為什麼有人能木秀於林,而有人卻始終默默無聞?

主人公菲利普在幼年時努力掙脱了宗教的枷鎖,長大後在異國獨自求學踏入社會後慢慢掙脱小市民習俗這禁錮人精神的鎖鏈,力圖在混沌、紛擾的生活漩渦流中,尋找到人生的真諦。

裏面有一個比喻用的很好:生活就是一條波斯地毯,雖説色彩斑斕,令人炫目,但是卻毫無意義。

人類的各種行為各種追求都只是讓這條地毯更加炫目。人生不過是一種格局而已,生活即毫無意義又毫無必要,他只不過是滿足一個人的樂趣而以。最完美的格局似乎就是;出生,長大,戀愛結婚,養兒育女,為掙錢而辛苦,最後蹬腿而去。但是有的格局裏幸福卻從未涉足其間,雜亂無章,但自有一中亂人心思的妙趣。

如果用幸福這根尺子來衡量主人公的生活那就顯得太可怕了,但是如果用其他的尺子來衡量則大不相同。幸福跟痛苦一樣微不足道,他們的出現不過像生活中的其他細節一樣,不過是人生更加的紛繁複雜罷了。

裏面還有很多東西沒有想透,自己的思想還有些混亂,還需要再讀幾遍。

本書首先通過理論分析,揭示金融支持與經濟發展的一般關係,指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問題,然後對西部地區金融支持和經濟發展進行具體的實證性分析,既概括一般狀況,又進行計量測算,得到充分、有效的結論,最後,進一步深入研究金融支持與自我積累能力兩個方面的關係,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本選題由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張躍平教授於2005年提出,並作了初步的研究規劃,明確了寫作思路,後經多次協商討論,最終於2006年初確定。本書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通過理論分析,揭示金融支持與經濟發展的一般關係,指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問題,然後對西部地區金融支持和經濟發展進行具體的實證性分析,既概括一般狀況,又進行計量測算,得到充分、有效的結論,最後,進一步深入研究金融支持與自我積累能力兩個方面的關係,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本書內容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論篇,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是實證篇,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三部分是深入研究和政策篇,為第七章。

《人生的枷鎖》心得體會篇8

目前為止,今年對我觸動最大的一本書是毛姆的《人生的枷鎖》。

初讀此書是在疫情期間,當時面臨從校園走入社會的抉擇,加上疫情的影響,感覺自己想要很多卻又好像不知道想要什麼,是這本書撫平了我的焦慮。

?人生的枷鎖》詳細地刨析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各種形式的枷鎖。主人公菲利普自幼父母雙亡,又先天殘疾,寄養在冷漠而陌生的大伯家,性格由此孤僻而敏感。他在學校受人嘲弄,學習會計可是卻沒有興趣,與環境格格不入,轉而去巴黎學習自己很有興趣的`繪畫卻苦於沒有天賦。改道去上醫學院,又被迫因為經濟上的拮据而停學,只好費盡力氣通過尋找低級的工作來填報肚子。在愛情上也痛苦不堪,一次次被傷害……

在菲利普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艱辛的掙扎,他的前半生是揹負着各種枷鎖成長起來的,他也一直在嘗試窺探並理解人性。後來在經歷了理想破滅、窮困潦倒,面對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完結時,得出了“人們一生中所作的努力同其最後結局顯得多麼不相稱”的結論,也終於悟出了:人生毫無意義。

在此基礎上,他突然感受到了自由,他迸發出對妻子、家庭和愛情的強烈渴望,他對這一切的渴求勝過世界上任何別的東西,為此他放棄了之前為自己精心籌劃的一切。他認為自己的一生一直信奉着別人口頭上或書本上向他灌輸的理想,而從來不是出自內心的願望。他的一生總是被認為他應該做什麼而不是他內心真想做什麼所左右。

作者毛姆對於人性最深處最隱祕的觀察一步步令我震撼,在他的筆下,每個人都被赤裸裸地展現。跟着主人公菲利普一步步掙脱包括家庭、宗教、情慾、金錢、職業和尋求人生的意義等諸多方面枷鎖的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探索自己理解自己尋求自己。

現在的我已步入工作,和大多數的畢業生一樣,一邊困惑着一邊摸索着。時而覺得自己是廢物時而又覺得是天選之子。有時候欣喜自己終於掙脱了某個桎梏自己的東西,可是轉眼卻又在一個新的枷鎖之中。每當我面臨困境之時,便會重新回過頭去審視菲利普,懷疑他的懷疑,思考他的思考。

早上趕着上班,在快到地鐵口的時候,迎面走來一個看着約摸40多歲的男子,他縮着頭從右邊拍了拍走在他前面的年紀相仿的男子的右肩,拍完後一邊咧着嘴偷笑一邊迅速躲到了左邊,等前面的男子向右轉身找人的時候,後邊的男子一邊吃着煎餅果子一邊仰着頭哈哈大笑。我突然停下來,站在那裏,很唐突地直視着他們笑出了聲。

這是我上學時期才會玩的遊戲,那時候的我很少會去思考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也沒有刻意想要去掙脱什麼,但是卻能切切實實地感受到每一天,好多瑣碎依舊能被很深刻地回憶起來。

在一路走來的今天,我們是在追尋什麼?又是在被什麼所束縛?

無論如何,在奔赴未來的路上,也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不斷自我刨析自我否定的勇氣,能如菲利普一般敢於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敢於作出選擇,在消除人生可能性的同時,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