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關於《病隙碎筆》讀後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4W

當我們認真看完一部優秀的作品之後,得到的收穫和啟發都是要拿筆記錄下來哦,這樣的閲讀才是有價值的,你會寫寫讀後感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精選關於《病隙碎筆》讀後感範文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關於《病隙碎筆》讀後感範文三篇
《病隙碎筆》讀後感1

“生命本無意義,是我使自己的生命獲得了意義。”這句話出自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史鐵生。這是《病隙碎筆》中的一句話。他深深地明白,生命使自己寫作的時間越來越少,故而,不論病痛如何折磨自己,他都會盡力擠出時間一次次地喚醒因病痛日漸麻木的心靈、對所在的世界和所處的時代進行審視、對生命狀態和人生意義進行思考,於是就有了關乎人生命運的“成長”“生病”“愛情”“金錢”“生存”“道義”“信仰”“死亡”等的感悟。

他的一生,病痛接連不斷,此病未去彼病又來。但他還是熬了過來,樂觀地對待生活。他説:“生病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上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揭示了生命的意義:我們無時無刻都處於幸運之中,應當珍惜當前的幸運,不應該總在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

他用一生找尋的生命意義——生命的意義本不在向外的尋取,而在向內的建立。那意義本非與生俱來,生理的人無緣與之相遇。那意義由精神所提出,也由精神去實現,那便是神性對人性的要求。這要求之下,曾消散於宇宙之無邊的生命意義重又聚攏起來,迷失於命運之無常的生命意義重又聰慧起來,受困於人之殘缺的生命意義重於看見了路。

“‘人定勝天’是一句言過其實的鼓勵,人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才是實情。生而為人,終難免苦弱無助,你便是多麼英勇無敵,厚學博聞,多麼風流倜儻,世界還是要以其巨大的神祕置你於無知無能的地位。”書中的這句話深深地激勵了我。他如同一位智者,在我迷茫時給我指引了方向。

他也以另一種方式向我們闡述了––尷尬是一種可貴的能力。因為,反躬自問是一切愛願和思想的初萌。要是你忽然發現你處在了尷尬的地位,這不值得驚慌,也最好不要逃避,莫如由着它日日夜夜驚擾你的良知、質問你的信仰、激活你的思想;進退維谷之日正可能是別有洞天之時,這差不多能算規律。每當我處於尷尬之中,心中多了一份安慰和鼓舞。

人有一種壞習慣,記得住倒黴,記不住走運,這實在有失厚道。

無疑,史鐵生用他半生的領悟和怒放的生命,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業不斷地奮鬥、不斷地健全自己的靈魂。

讀這本書時,就如同在和他進行心靈的對話。他如同你的一個朋友向你講述他的一生。

因此,當你細細品讀《病隙碎筆》時,自會有另一番感悟。

《病隙碎筆》讀後感2

作家總是需要在文字裏隱含什麼東西,對於殘疾人來説這顯得很方便,因為他們往往可以對生命有更多的感悟,或者可以讓人以為他們對生命有更多的感悟。史鐵生對生命世界和各種深刻問題的認識,不是他依靠自己的特殊身份譁眾取寵的工具,而是他與生俱來的深邃的思想和睿智的頭腦帶給他的彌補內心傷痕的禮物。他很難有機會擁抱自然,接觸社會,這使得他能擁有這種層次的思想境界顯得更為可貴。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他的文學成就和思想水平並不是因殘疾而生。如果沒有身體上的缺陷,史鐵生也許不會從事作家這個行業,但他對世界的認識依然可以獲得我們的認可。

可以認為史鐵生的人生是悲慘的,連生命最後的一些作品也要在疾病的縫隙裏完成。到了末日前夕的史鐵生飽嘗病痛的折磨,每三天就要去醫院作一次透析,而剩餘的日子裏狀態也不可能很好。但是我們不一定要同情他。畢竟人在臨終前大都是悲慘的,在花叢裏含笑而逝的大概只是少數。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悲慘的自己。我們會因為一些一時的慘劇而同情某個人,但那種同情是不可能恆久的。我們最終同情的還是自己。

《病隙碎筆》讀後感3

我一向不喜歡看隨筆的,但史鐵生的隨筆《病隙碎筆》卻一下子吸引了我。

這部作品是史鐵生在重病時躺在輪椅上所寫的。他把他的文字命名為《病隙碎筆》是很有道理的。1998年之後,史鐵生的病情轉為尿毒症,病情一直在惡化。發展到後來,每隔三天就要透析一次。靠血液透析的他只能在一天的某個空閒時刻才能動動筆,而大部分時間他都在和病魔作鬥爭。他的寫作是不折不扣的病隙寫作。這樣的空隙又是小得可憐的。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在病牀上癱瘓二十多年的的人是怎樣寫作的。在他的《我的地壇》和《務虛筆記》裏我們讀到的是一個唯物論者對於人生對於命運深刻的思考。而就在他的《病隙碎筆》裏我們依然看到的是一個堅強的智者對於神性和人生終極意義所做的一次艱苦卓絕而有輝煌壯麗的追問與眺望。讀完這本書,我在思考,史鐵生到底是一個什麼人,為什麼他的文字裏就看不到病的痛苦和陰影呢?

是的,在他的文字裏我們絲毫看不到痛苦和陰影,我們看到的是他對生命、信仰、、神性、寫作和藝術的深刻坦直的思考。在寫作時,他已經完全忘記了他是一個重症病患者,他的思想已經完全遊離於自己所創造的心魂世界裏,“可以這樣説,在史鐵生身上業已形成了一種堅固的東西,足以使他的精神歷盡苦難而依然健康,備受打擊而不會崩潰”。這種堅固的東西我認為就是對文字的熱愛和信仰。在他的《碎筆3》中有這樣一句話:“寫作不過是為心魂尋一條活路,要在汪洋中找到一條船。”史鐵生文中所謂的心魂就是超出或分裂於肉體的思想靈魂。在病牀上的他是一個患者,隨時都可能死亡。而在寫作時的他卻是一個人格思想完全健全、能夠靜觀和俯視塵世一切的哲學家。他認為一個人的缺陷殘疾不完美是普通的,困境也並不是絕對的。“殘疾,其最危險的一面,就是太渴望被社會承認了,渴望之後又走進殘疾”。史鐵生真正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在病痛折磨二十多年內從不氣餒妥協,而是心平氣和地完成了他的一部部作品。基於此,他就是一個生命的強者,一個有着無限崇高思想的智者,一個可以蔑視一切災難和痛苦的先行者!

困在輪椅上的史鐵生的心魂已經超出了他的肉體,他不再像常人一般萎縮在自己的病體中,他的頭腦裏是另一個世界,開闊而豐厚,精神自我在他的世界裏變得如此的高大,他可以“居高臨下俯瞰自己的塵世命運”,可以“冷眼旁觀自己的執迷和嘲笑自己的妄念”,可以不被病體限制而天馬行空。他對寫作的執着熱愛和信仰戰勝了肉體所遭遇的接二連三的災難。儘管如此,史鐵生還是離開了我們。精神性自我再強大,還是無法不讓病魔毀壞他的血肉之軀。堅不可摧的精神縫隙下永遠流淌着一個智者無奈而高尚的血液。他的《病隙碎筆》帶給世人的將是永遠的感動和神聖的的金色光輝。他為我們開拓了精神領域的方向,他的精神將鼓勵我們前行,我們將會永遠記住他,永遠懷念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