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千年大運河·文脈頌中華》直播心得體會範文多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6K

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千年運河,中國青年報、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中國青年網等聯合發起《千年大運河·文脈頌中華》的公益直播活動。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關於《千年大運河·文脈頌中華》直播心得體會範文多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關於《千年大運河·文脈頌中華》直播心得體會範文多篇

 

“千年大運河·文脈頌中華”心得【篇1】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起源十分悠久,從最初作為水路運輸線到如今成為連接海河兩岸的經濟文化帶,甚至對於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溝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歷史文化時期,如何結合國家戰略,保存這一文化遺產並對其進行建設和規劃,具有重要的文化戰略意義與深遠的時代意義。同時,大運河的開發建設直接影響我國河流沿岸的城市化建設、各色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進展,因此,通過回顧運河的發展歷史,遵循其發展的特定規律,從中尋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新思路,有益於其在新的階段發揮更大的價值,推動生態、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發展,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精神品質。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沿革

京杭大運河的建設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時期,工程歷時約一千八百多年,從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興建,經過朝代更迭直到13世紀末才正式完工,其是世界上最早開鑿的、里程最長的人工運河,相較於歐洲國家最早人工運河完工時間早了兩千餘年,深刻體現了古代人民對於發展航運、改造生活環境的智慧和強大的意志。本文將分為三部分簡述大運河的歷史變遷,瞭解大運河在歷朝歷代的建造版圖和主要過程。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地帶和淮河區域就出現了人為開鑿的運河,史書中記載最早的是公元前486年由吳國宰相伍子胥帶領吳國百姓開鑿的邗江,當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運送軍隊與他國征戰。公元前360年開始修建鴻溝,最終形成了聯結多條河道的水路交通網,極大推動了當時各國間的物質文化交流。後來在漢朝陸續新建了汴渠、白溝、平虜渠等運渠,形成了大運河初步的輪廓。

隋煬帝時期,為了向都城洛陽運送豐富的江南地帶的物資,同時控制華北區域的軍事力量,公元603年開始鑿建永濟渠,後又開鑿了約一千多公里的通濟渠,之後於公元610年開始了江南運河的河道工程,之間歷時二十餘載,形成了規模龐大的隋運河系統。唐宋兩代基本沿用隋運河的航運系統,並且使其發揮了重要的漕運功能,促進了沿河地帶的商業發展。

元代以來,由於運河年久失修致使多處地段不能進行航運,阻礙了物資的運送。為了使運河直接從淮北經山東進入華北區域來縮短運輸里程,改造了江南淮北的多處地帶,並最終使得京杭運河全線通航。之後,歷經明清兩代,我國勞動人民在改善河道淤塞等問題的基礎上,對運河均進行了局部的修繕。但近現代以來,由於戰爭因素導致河道被毀嚴重,直到解放以後,經重新整治和管理河道又獲得了新生。

大運河的現狀及其文化帶的建設意義

京杭大運河目前存在部分河段水質較差甚至乾涸的現象,且由於流經區域極度廣泛,運河流經城市地段受到保護和重視,因而河堤建設保存較好,然而流經村莊田野等地由於無人修繕管理導致河堤的嚴重破壞,甚至成為垃圾孕育的場所,嚴重污染了水源,破壞了當地水生動物的棲息環境。不僅如此,缺乏監管也導致河道附近的古文物遺存被荒廢破壞,凝結着人類珍貴的知識結晶和辛勤付出的傑作逐漸消逝埋沒於歲月的長河。

大運河在古代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樞紐,隨着世界經濟和科技的不斷髮展以及各國間的密切融合,時至今日又具有了新的特殊使命。在當代,大運河的文化建設正契合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建設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對於帶動旅遊產業的發展也能發揮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除此以外,加強對運河的建設與監管,對於古文物建築遺址的保護及其文化內涵的弘揚也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也有益於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另外,京杭運河的文化帶建設對於促進河岸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交融、帶動沿岸區域經濟效益的增長及促進全球貿易合作的密切關係都有不可比擬的價值。

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思路

首先,應當重視運河遺址藴含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保護留存的珍貴建築。

中國大運河於2014年6月22日正式申遺成功,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然而遺址的保護現狀令人堪憂,為此需要加強對京杭運河的全面認識與研究,制定有關運河文化傳承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規章,並進一步加強各地區間的協調與各部門的合理分工管轄,來從各個方面為保護運河文物和傳承運河文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次,京杭運河自興建以來以豐富的水資源養育了沿岸地區的人民,帶動了周邊城鎮的興起與發展,如今依然可以利用交織的航線推動城鎮的建設和發展。在文化帶建設過程中,要將其與河流兩岸居民的生活和生產緊密聯繫起來,可建立一些文化創意小鎮,進一步優化獨具特色的城鎮體系,使民眾充分享受運河帶來的便利與其對周邊產業的益處。

再次,可深入挖掘運河的文化內涵,利用其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觀打造養生旅遊度假基地,對此可根據河段的特色和優勢進行建設和規劃,比如山東臨清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承載了厚重的運河歷史,可在當地建設博物館、運河古街等項目。另外,在水源充足、綠化優美、氣候適宜的地區可開發建設温泉旅遊景點和休閒度假區,既擴建和維護了運河的生態環境區域,又助於弘揚悠久的運河歷史和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精神,從而提升國民的認同感和文化自信。

最後,可積極打造融合了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的多元特色文化產業,構建集生態、旅遊和文化為一體的新型文化產業鏈,以綠色生態為發展理念注重環境保護和多元文化產業的協同發展。同時,積極促進農業、林業、水利建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形成產業和諧發展、共同促進的局面。

另外,可依託我國的國家戰略和建設項目,積極發掘京杭運河的全球性戰略意義,藉此提升其在世界的關注度和影響力,以國際視野打造“世界運河文化之都”,建設極具標誌性的運河文化景觀,聚焦社會熱點,使大運河的文化和歷史傳播得更為深遠。

目前京杭大運河的文化帶建設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所以必將以更為長遠的目光從整體上提升其發展層次和水平。在文化帶建設過程中,應當明確各河段的區域特點和歷史變遷,採取多元化、差異化的發展戰略,同時在保存珍貴的文化遺址的基礎上加強對運河文化和歷史的傳播和弘揚,積極開拓和建設與其生態環境相適應的多元文化產業和旅遊業,使運河持續不斷地造福人民,將其綿延不絕的文化精神傳揚給華夏兒女。

“千年大運河·文脈頌中華”心得【篇2】

“中國大運河”入選世界遺產催生了中國乃至全世界對大運河的熱情關注。同時也促使人們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領域去重新認識大運河。毫無疑問,循着運河開鑿、疏浚、貫通的歷史去深入具體瞭解大運河,考察大運河沿岸豐富的物質遺存,揭示運河對中國2000餘年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影響等等都是極為必要的,而且對申報世界遺產而言也是極其重要的。只是我們在解讀因運河而存留下來的顯性的物質形態之後,不要忘卻中國大運河的流波所承載的不僅僅是眾多物化的內容,與運河的流波一起流淌的還有着極為深厚的文化精神,而這些精神同樣值得我們去總結、歸納和凝練,同時需要我們高揚一種精神。正如同奧林匹克精神以“更高、更快、更強”鞭策運動健兒奮力拼搏、勇攀高峯一樣,大運河文化精神將引領我們為保護母親河的永續流芳貢獻生命的光和力。

有學者認為大運河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和”,可以説在某種意義上這確實表達了大運河的一種精神特質,但是筆者認為,這僅僅是大運河的一種靜態精神,而實際上眾所周知,大運河是線性的活態的文化,是流動着的文化遺產。因此,以靜態的精神特質歸納大運河複雜的、動態的、多樣的精神內涵是不全面的。筆者認為,大運河文化的根本精神應該從運河對中國的歷史所產生的重大影響中去追尋,我們發現,大運河自開鑿之始到南北貫通,始終對中華大地上的自然生命、城市生命和文化生命的衍生髮展產生着深遠的影響,使中華民族的歷史樣貌呈現出“生生不息”的過程。因此,可以説,動態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就是大運河文化的根本精神。這既體現了中國大運河在長達2000餘年歷史流波中的根本特徵與價值,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學理解世界的方式相融通,也符合當代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的征程所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生生不息”在詞源上所表達的意義就是事物動態的、變化的過程。在傳統文化中,儒學家們認為,生生就是變化,就是創造生命,就是生意盎然。生生不息,循環往復,革故鼎新是萬事萬物變化的本貌。《周易》説:“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是為“大德”。儒學所追求的目標就是“大德”,就是創造生命、養育生命、保護生命和成就生命。中國儒學傳統的這種根本理念恰恰就是大運河文化精神的旨歸。

“千年大運河·文脈頌中華”心得【篇3】

京杭大運河,滔滔奔流2500年。作為獨特的活態文化遺產,大運河是中華民族活着的、流動的精神家園,在歷經千年的通航歲月裏,孕育了沿岸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鎮,積澱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藴。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工程最大的一條人工河道,全長1797千米,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三項偉大工程,並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

京杭大運河從公元前486年春秋時期開始開鑿,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在漫長的歲月裏,大運河經歷了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直到最後一次興修完成才稱作“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成為貫穿南北的交通大動脈。

京杭大運河因漕運而修,運河上漂來的城市依靠漕運的物資潤養而煥發勃勃生機,曾經是盛極一時的皇家碼頭和水路都會,無數漕船停靠,景象繁華。據記載,漕運發達時期,從天津到通州的北運河上每年要承載2萬艘運糧的漕船,官兵12萬人次,連同商船共3萬艘。南方的絲綢、茶葉、糖、竹、木、漆、陶瓷等源源不斷運往北方,北方的松木、皮貨、煤炭、雜品等也不斷由運河南下。

《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了他沿京杭大運河南行,輾轉於蘇杭,最終抵達刺桐港(福建泉州)的所見所聞:將陵(德州)運河上南北運輸商品極多,最多的是絲、香料;濟寧商業手工業很發達,“船隻多得令人難以相信”;淮安的貨運可以通到40多個城市;蘇州是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杭州最繁華,“商人如此之多和如此之富,難以言語形容”。

從北京到杭州,運河水不僅承載着南來北往的船隻,還孕育、滋潤着沿岸的運河兒女、運河城市。運河邊的建築,如會館、河埠、碼頭、橋樑、船閘及漕運衙門等都是為在實際生產中使用而建。

沿岸的民風民俗也與運河息息相關,如江蘇淮安運河漁民的“交船頭”、“汛前宴”、“滿載會”等習俗,直接、真切地體現出勞動人民希望實實在在收穫豐收的願望;運河生產過程中創造的藝術,如大運河號子、河工號子等,是挑河、抬土、築堤、下樁、打夯中所唱的,這些號子或粗獷簡樸、或蒼涼雄勁,一方面可以鼓舞精神,另一方面可以組織指揮集體勞動。

樹影斑駁,歲月留痕。如今,坐着遊船穿行在古老的京杭大運河上,兩岸高樓林立;古橋回眸,槳聲燈影中,悠久歷史與現代都市景觀就這樣微妙地融匯為一幅幅秀美壯麗的畫卷……

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佈,中國大運河項目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