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呼嘯山莊》有感精選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4W

讀書一百遍我們就會懂它的意思,要觀察仔細,教育是慢慢感受到自己成長的過程。那麼關於相關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呼嘯山莊》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讀《呼嘯山莊》有感精選6篇

讀《呼嘯山莊》有感1

書,一向是我的最愛,這不,寒假期間,我一下子把十大名着全買來了。其中,《呼嘯山莊》給我的啟示最大。

文中死亡希刺克厲夫既讓人同情,又讓人氣惱。他愛凱瑟琳,為了她不顧一切,可因為凱瑟琳的虛榮最終使希刺克里夫成為魔鬼。他報復她,到頭來痛苦的是他自己。

上一代的恩怨使無辜的孩子受到牽連,林頓因為父親的不管不問,最終走向死亡。而哈里頓和凱蒂心中有愛,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希刺克里夫不知為何,死於非命。故事的結局令人感慨萬千,它使我明白,處心積慮地報復別人,不但會使自己身心疲憊,還會傷害到許多人。可結果,往往是徒勞無功,甚至是諷刺的。所以,應該寬容的對待別人。

合上書,心裏思潮起伏。我站起身,眺望遠方,思緒飛走了好遠……

讀《呼嘯山莊》有感2

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呼嘯山莊》,原著版本的。因為我以前讀過簡寫版本的。所以對<<呼嘯山莊>>有個大致的瞭解。

這本書是由英國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艾米莉寫的。

這本書被認為是世界的文學經典名著,自從問世以來一直倍受稱讚。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講的是本書主人公希刺克厲夫與收養他的呼嘯山莊的主人的女兒相愛,卻因為社會地位懸殊而不能在一起。過了兩三年,希刺克厲夫重新會回到山莊,對奪走他愛情與幸福的人進行了殘酷的報復。報復雖然成功了,但是他卻並不快樂。最後在痛苦中悲慘死去,留下了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

讀到這裏,我想問一聲為什麼?恨,可以把白變成黑,可以把兔子變成獅子,把聖徒變成魔鬼。為什麼希刺克厲夫要報仇呢?因為恨嗎?那恨到最後要悲慘的死去又有什麼價值……

讀《呼嘯山莊》有感3

一個陰鬱中藴含着激情,冷酷中包容着狂熱的故事。

重讀希刺克利夫

凡是看過《呼嘯山莊》的讀者,大多有兩種態度,一種是十分欣賞希刺克利夫,欣賞他愛的純真、質樸、野性、至死不渝;一種是對希刺克利夫不以為然,認為他變態、冷酷、無法同情和理解他那暴風雨一般的激情和愛戀、畢竟19世紀離我們已經太過遙遠,重讀《呼嘯山莊》的我們已經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時空。

究竟應該怎樣理解《呼嘯山莊》呢?是不是欣賞希刺克利夫的都是情感上易激動熱愛幻想追求完美的浪漫主義者?對希刺克利夫難以忍受的讀者都是現實的功利的冷靜客觀的現實主義者?或者,每一次重讀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認識希刺克利夫的機會,使聰明的讀者有機會將手伸出自身的界限之外,觸到另一個人心中複雜又疼痛的愛的內核?

希刺克利夫是一個偏執的人,他愛上了一個人就為之犧牲一切,為愛不擇手段,愛她到死,在英國北部風聲犀利的荒原沼澤上,在一段封閉原始的時空裏,又黑又髒的小野孩希刺克利夫愛上了帶給他全部幸福與痛苦的凱瑟琳。

呼嘯山莊是“厭世者的理想天堂”,在這個美麗又荒涼的封閉的世界裏,希刺克利夫以一名外來者的身份出現了——6、7歲的他流浪得快要餓死時,被呼嘯山莊的老主人恩蕭先生帶回了呼嘯山莊。應該説希刺克利夫的幼年是不幸的,他在來到呼嘯山莊前在飢餓和死亡線上度過,來到呼嘯山莊後在辛德雷的欺負和虐待中度過,應該説這一前一後的處境同樣艱難,可是,有了凱瑟琳,一切全都不同了。凱瑟琳是一個瘋狂的小丫頭,她的血液中就有着不安定的因子,“她在一天內能讓我們所有的人失去耐心不止五十次,從她一下樓起直到上牀睡覺為止,她總是在淘氣,攪得我們沒有一分鐘的安寧。她總是興高采烈,舌頭動個不停——唱呀,笑呀,誰不附和着她,就糾纏不休,真是個又野又壞的小姑娘。”

然而這個又野又壞的小姑娘確是善良又漂亮的,純真的她不像她那已經長大的哥哥那樣懂得嫉妒希刺克利夫受到的寵愛,她只是一個愛玩的小姑娘,她和童年的希刺克利夫脾氣很是接近,經過艱難的流浪生活的希刺克利夫並不嬌氣,也不會像辛德雷那樣小肚雞腸在父親面前爭寵,在忙忙碌碌的山莊中唯有孤獨的希刺克利夫最重視小凱瑟琳,雖然大家有着不同的身份和背景,但是對於兩個孩子來説,最重要的是他們有着共同的年齡。辛德雷受到的是長子的教育,他註定要承擔家長們“恨鐵不成鋼”的期望,他是社會的人;老恩蕭年事已高,認為小凱瑟琳“比她的哥哥還要壞”;約瑟夫是一個有些神經質的一身宗教氣的老農民,而耐莉的一直都是正統的想主人之想的優秀的僕人。他們對於想玩、想瘋、想鬧得凱瑟琳來説代表着規章和秩序,代表着理性的不自由的世界;希刺克利夫代表着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裏什麼都可能發生(事實上不會發生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充滿自由、冒險和無限的可能性,老恩蕭的這兩個兒女教育的都不好,幾乎都是自己在成長中確立自己面對世界的方式的,因此辛德雷不懂得謙讓和尊重,凱瑟琳也不懂得禮貌和安靜,希刺克利夫帶來的更是倔強、隱忍和功利化的態度。

所以辛德雷才會對希刺克利夫處處找茬,凱瑟林才會對老恩蕭説:“你為什麼不能永遠作一個好男人呢,父親?”,希刺克利夫才會充分利用他在家裏得到的寵愛對付辛德雷,搶走了辛德雷心愛的小馬。

這就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地——呼嘯山莊,和畫眉田莊做一個對比,我們就可以發現,這裏的一切多是原生態的,放任的、粗礪的,包括情感,而畫眉田莊的人們一個個則彬彬有禮,他們的世界是一個文明的世界,也只有在這樣的兩極中,才產生了非同一般的碰撞與交融。所以希刺克利夫可以嘲笑埃德加和伊莎貝拉在搶一條小狗,他還注意到了他們在爭搶之後或許是由於羞愧(道德的自我約束),又都不要小狗了,他們哭了起來。要是希刺克利夫遇到這種情況,對手是辛德雷的話就會寧可將小狗撕碎,要是凱瑟琳想要的話他根本就不會產生想不想要的問題,一定以凱瑟琳為準。在這個細節中我們可以發現,幾個孩子在情感上的細微差異,埃德加和伊莎貝拉在發出強小狗的動作時,是由自己的單純的慾望出發的,又為他們的道德教養所約束(後來都哭起來,不要了)。

可是希刺克利夫對待事物就絕對不會從自己的真實需要(慾望)出發,或許是他可以選擇的餘地已經太少了,他無比珍視凱瑟琳,又萬分憤恨辛德雷,希刺克利夫對待世界的時候首先看待這世界是怎樣來對待他,他對待凱瑟琳的無比真誠是從凱瑟琳對他的一片真心來的,希刺克利夫的慾望(需要)往往帶上了“反抗”的色彩,希刺克利夫的需要是被歪曲的,在希刺克利夫這裏無論是給予(凱瑟琳)還是掠奪(辛德雷)都帶有強烈的主觀性,這與他的生活背景緊密相連,由於希刺克利夫得到的太少,所以他要求的更多,但是,沒有人來告訴他,最應該的方式是什麼。

從這個意義上講,希刺克利夫是複雜的,他的每一個舉動都關係着他是否背叛了他的全部生活(痛苦的不平等的生活),而凱瑟琳,埃德加、伊莎貝拉相比之下就要單純的多,凱瑟琳對於希刺克利夫的理解和珍視同希刺克利夫對凱瑟琳的理解和珍視不是在同一個平面上的,就此也可以説,希刺克利夫對凱瑟琳的情感中本身就帶有單純的“喜愛”之外的東西,他所認識的凱瑟琳不是那個真實的小姑娘了。兩個人一同到外面瘋跑,對於凱瑟琳來説是“怪有意思的事情”,對於希刺克利夫來説不啻為一種反抗的形式(還有小凱瑟林肯和他在一起),凱瑟琳對這世界是好奇的,反叛的,遊戲的態度,而希刺克利夫則是反抗的,背叛的決裂的態度,因此希刺克利夫往往看不到一些他應該看到的東西,想不到一些他應該想到的事情,他對這個世界更無情,也更容易走極端。

兩個孩子的友誼在缺少文明教育的情況下發展,他們被生活緊緊維繫在一起,暴虐的辛德雷就是兩個人必須一同面對的存在,在“鬥爭中”,兩個孩子是“戰友”,他們沒有時間去考慮假如沒有辛德雷,他們應該過怎樣的生活,沒有時間去考慮,對方在自己的眼中,有多大程度上是真實的。兩個人的裂縫從小凱瑟琳在畫眉田莊待了5個星期後開始出現了。那時,凱瑟琳只不過是一個12歲的小姑娘,3 年後,凱瑟琳15歲,答應了埃德加的求婚,又過了3年,凱瑟琳18歲,她嫁給了埃德加。

在希刺克利夫心理,是埃德加奪走了凱瑟琳,在他重新回到呼嘯山莊後他開始了他殘酷的報復。然而是這樣嗎?埃德加奪走了凱瑟琳?住了5個星期後的凱瑟琳有了2點最為明顯的變化,首先,凱瑟琳“懂得無理是可羞的”,“不願意表現出她粗魯的一面”,並以此保持了和埃德加的關係,取得了畫眉田莊的好感;其次,“她對舊日喜愛的事物保持一種古怪的戀戀不捨之情;甚至希刺克厲夫也為她所喜愛,始終不變。年輕的林惇,儘管有他那一切優越之處,卻發覺難以給她留下同等深刻的印象。”凱瑟琳不再和希刺克利夫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了,她總是試圖調和希刺克利夫和埃德加之間的矛盾。至於希刺克利夫,也發生了變化,“那時他十六歲了,相貌不醜,智力也不差,他卻偏要想法表現出裏裏外外都讓人討厭的印象,自然他現在的模樣並沒留下任何痕跡。”“他學了一套萎靡不振的走路樣子和一種不體面的神氣;他天生的沉默寡言的性情擴大成為一種幾乎是痴呆的、過分不通人情的壞脾氣。”

凱瑟琳失去了童年,因為她開始理智的思考自己的命運,她知道自己不可能永遠和希刺克利夫在一起,像孩童時那樣,她要面對的是未來,而希刺克利夫沒有未來。兩個曾經站在一起的朋友彼此失去了對方,凱瑟琳知道文明是好的,但是那並不能帶給她快樂,她在另一個世界裏是“假的”,在荒野里長大的凱瑟琳不習慣文弱的脆弱的埃德加,在另一個世界裏凱瑟琳背叛了自己的生活,她懷念以前的日子,懷念有一個驕傲地和她站在一起的小男孩,他把她當做自己,他們之間沒有禮節和規範,只有真誠的相對。在呼嘯山莊裏,往日的和諧和快樂沒有了,由於辛德雷,希刺克利夫沒有了上進的機會,希刺克利夫自己放棄了自己,但是他還有一線希望,那就是凱瑟琳沒有放棄他。

希刺克利夫的自暴自棄建立在他的自卑之上。在他們的愛情中,甚至是在希刺克利夫出走的雷雨交加的夜晚,他們都未曾面對過未來,既然過去的生活已經回不去了,那麼,愛應該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凱瑟琳這時暴露了她的軟弱性,她“愛”埃德加,可是,她又説:“你難道從來沒想到,如果希刺克厲夫和我結婚了,我們就得作乞丐嗎?而如果我嫁給林惇,我就能幫助希刺克厲夫高升,並且把他安置在我哥哥無權過問的地位。”凱瑟琳這樣來面對自己的愛情,而希刺克利夫則選擇了逃避,因為他無法面對。這一年凱瑟琳15歲,希刺克利夫16歲。

假如注意他們的年齡,我們會發現,他們還只是孩子。他們的愛建立在凱瑟琳12歲之前,他們在童年找到了共同的快樂,但是從凱瑟琳從畫眉田莊回到呼嘯山莊開始,他們的愛就無處附麗了,但這種愛還在延伸,基於不快樂的生活(是封閉和生活把他們緊緊壓在了一起),基於美好的想象。這想象的過程是漫長的,尤其是在希刺克利夫離開的3年裏,我們也可以想象一下,是怎樣的生活讓兩個人對這愛念念不忘?在三年沒有見面的兩個孩子之間,可以保存下來的是什麼?

假如沒有現實的接觸,兩個人怎麼達到和諧,怎麼終生不渝?現實的空間消失掉了,餘下的只好用想象來填充了,但是,你想象出來的那個人,還是現實中的那個他/她嗎?在希刺克利夫回來之後,我們可以做一些假設,假如3年後的希刺克利夫順利地和凱瑟琳在一起了,他們能否和諧完美?希刺克利夫和凱瑟琳處與兩種完全不同的環境中,他們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超功利的愛情(假如有的話)能過堅持嗎?假如能夠,為什麼當初凱瑟琳答應埃德加的求婚?事實上當他們開始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問題本身就已經不純粹了。

在希刺克利夫走之前的凱瑟琳的對希刺克利夫的愛,和3年後希刺克利夫回來之後凱瑟琳對希刺克利夫的愛是否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如果説兩個人的愛情真的是超功利的,這愛有沒有一個基點?這基點是“性”嗎?恐怕不是,那麼是什麼?是雙方都可以不受束縛,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可是,這時候(經過文明薰陶的)凱瑟琳和希刺克利夫在一起是否還能自由自在?兩個人有應該過什麼樣的生活?像孩童時那樣在荒涼的野地上瘋跑嗎?凱瑟琳瞧不起埃德加的軟弱,可是假如面對的是希刺克利夫的絕對的愛(你是我,我是你),凱瑟琳是否懷疑過自己承擔的勇氣?

凱瑟琳愛着希刺克利夫,是否也在肯定着他的危險的愛?凱瑟琳曾經對伊莎貝拉説起希刺克利夫,“告訴她希刺克厲夫是什麼樣的人:一個沒馴服的人,不懂文雅,沒有教養,一片長着金雀花和巖石的荒野。要叫我把你的心交給他,我寧可在冬天把那隻小金絲雀放到園子裏!”無疑,凱瑟琳是愛希刺克利夫的,這些話語裏不能排除有嫉妒的成分,但是有沒有一些是出自內心的呢?她警告希刺克利夫,“我太喜歡她啦,我親愛的希刺克厲夫,我不容你專橫地把她抓住吞掉。”小説裏,希刺克利夫把伊莎貝拉吞掉了(他帶給了這個愛着他的女人一生的不幸)。

雖然一切都可以用愛這一個字來涵蓋,但是這個字未免過於複雜了。當希刺克利夫再次回來,他和凱瑟琳依然相愛,但是這時候的愛恐怕只剩下一個形式,兩個人都成為了極端的形式主義者,這愛情是對自我本真被異化的反抗,希刺克利夫反抗的是不公平的世界(這世界奪走了凱瑟琳,凱瑟琳是整個世界,凱瑟琳不僅承擔她自己,還承擔了符號的意義),凱瑟琳反抗的是生活的不自由、平庸、束縛和自己的懦弱(由之帶來的痛苦和不快樂)。愛,是克服這一切的標誌,希刺克利夫奮力追求,凱瑟琳卻不敢承受了。

希刺克利夫的質問是有道理的,“你現在才使我明白你曾經多麼殘酷——殘酷又虛偽。你過去為什麼瞧不起我呢?你為什麼欺騙你自己的心呢,凱蒂?”假如相愛,為什麼要欺騙自己的心呢?相比凱瑟琳,站在生活的底線上的希刺克利夫的偏執和自卑似乎更可原諒?

凱瑟琳終於死去了,這一年,凱瑟琳19歲,希刺克利夫20歲。

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凱瑟琳死後的希刺克利夫十分不討人喜歡,他的瘋狂的報復似乎是無止無休的,小林惇、小凱瑟琳、小哈里頓……這就是愛麼?由愛而生的恨?他究竟更愛凱瑟琳,還是更恨這個世界?他是在為凱瑟琳而報復,還是在為自己而報復?他更愛凱瑟琳(真實的凱瑟琳),還是更愛自己(他要“凱瑟琳”永遠只屬於他一個人,留在他自己的世界裏)?你是我,我是你的意思是“假如我是流向窪地沼澤的水,你也絕對不能向大海流去嗎?”呼嘯山莊是封閉的,希刺克利夫狂熱的堅信自己的愛,堅信凱瑟琳對自己的愛,那麼,這種極端的狂熱就是極端的愛嗎?他和凱瑟琳的愛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嗎?當希刺克利夫只能成為乞丐時,凱瑟琳選擇了離開,併為此而負罪,小小的呼嘯山莊內一切竟然都是這麼絕對!

讀《呼嘯山莊》有感4

寒假期間,我終於將《呼嘯山莊》完完整整地讀了一遍,準確的説是兩遍。第一遍像讀一般小説一樣,囫圇吞棗,雲裏霧裏,不解其意。第二遍只得無奈的重新讀過,一句一言,仔仔細細,這才讀出了其中的滋味。

小説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列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全篇充滿着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的鬥爭精神,又始終籠罩着離奇、緊張的浪漫氣氛。

《呼嘯山莊》通過一個愛情悲劇,向人們展示了一幅畸形社會的畫面,勾勒了被這個畸形社會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種種可怖事件。整個故事的情節實際上是通過四個階段逐步鋪開的:

第一階段敍述了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朝夕相處的童年生活;

第二階段着重描寫凱瑟琳因為虛榮、無知和愚昧,背棄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畫眉山莊的女主人;

第三階段以大量筆墨描繪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絕望中把滿腔仇恨化為報仇雪恥的計謀和行動;

最後階段儘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卻突出地揭示了當他了解哈里頓和卡西相愛後,思想上經歷的一種嶄新的變化——人性的復甦,從而使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愛情悲劇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希斯克利夫的愛——恨——復仇——人性的復甦,既是小説的精髓,又是貫穿始終的一條紅線。

我認為在這部小説裏面更能夠體現愛的地方是哈里頓並沒有因為希斯克利夫對待他與他的家而對他有恨有怨,更不可得的一點失他不願你聽到其他人對希斯克利夫的批評與壞話。

這個故事情節同樣是我們現在社會中所存在的某些情節,其實愛與恨只是一念之隔,人生常存善念會讓自己活得更加精彩與美麗。

通過讀這部名著,我明白了正是因為有了挫折人生才會顯得更加完美,正是因為有了挫折才會使我們成長得更快,正因為有了挫折才會使我們感到彼此的珍貴,更因為有了挫折才會讓我們更加努力地豐富自己,我們不要因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放棄自己放棄希望,也不要因為“敵人”的打擊一直活在恨之中,其實人都是在挫折中長大與生存的,正是因為這些挫折才會讓我們感到生活有太多的樂趣,在我們心中沒有完全的敵人,最大的敵人其實是我們自己。

讀《呼嘯山莊》有感5

本週讀完了《呼嘯山莊》。書如其名,感情激烈如北風呼嘯,讓我驚豔於奧斯丁的風趣之後,又對艾米麗·勃朗特這位女作家的激情產生深深的敬意。

沒錯,勃朗特是位深閨中的女作家,但她這書中的激情驚世駭俗。書中希克厲和卡瑟琳各有警句,譬如閃電,照亮千古。譯者方平的註釋説的好,作者內向羞怯,甚至不主動出面敍述,而是由保姆愛倫或洛克烏先生轉述,把自己深深隱藏起來。但這樣的人仍有無限激情,讓讀者驚心動魄。讀的時候因為過於驚悚,必須歇息平靜一下才敢繼續下一章;看完之後我又立刻去回顧高潮情節。這書實在有太多值得思量的地方,不是情節上的愛恨糾葛,而是人生或者哲學問題。

首先是靈魂伴侶與生活伴侶的問題。這書難得地提出靈魂伴侶這個主題。愛情小説裏有不少情侶是天生一對,靈魂相依的,比如我大愛的《曼斯菲爾德莊園》的埃德蒙與範妮,比如《飄》裏面衞希禮與韓媚蘭,都是温柔纏綿。水與水可以交融,火與火是否能相伴?希克厲與卡瑟琳這對,本來性格就超乎尋常地暴烈,畸零之人互相吸引,每次兩人共處的場面都火花四射,勢必要一起燒燬。《羅密歐與朱麗葉》裏説太熾熱的愛情像流星終將毀滅,説的是一見鍾情的那一對,尚且如此;而青梅竹馬的這一對,又在多年的耳鬢廝磨中積累了怎樣的深情,無法想象!卡瑟琳選擇埃德加·林敦為偶,是清晰地把靈魂伴侶與生活伴侶區別來看。這個區別,是範妮、韓媚蘭等小姐們沒有遇到無法想象的,只有卡瑟琳這樣心胸才能面對和承受吧。林敦是好的生活伴侶,因為年青俊俏、性格温柔、家財萬貫,還有——愛她。保姆説如果沒有前三條,那麼愛她這條也沒有用吧?的確是的,這也是作為生活伴侶必不可少的。卡瑟琳與林敦是相親相愛的生活伴侶。有一個細節特別説明問題,卡瑟琳項鍊上有個盒子,裏面是一束柔軟金髮,顯然是林敦的,後來被希克厲丟掉,換了自己的進去。卡瑟琳與林敦既然有這等旖旎風景,可見他們,特別是她,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生活和愛情,哪個都丟不開,所以最後盒子裏一起放了金髮和黑髮,墳墓也是三人並肩,就是象徵這個。卡瑟琳臨終發飆,説你們兩個把我的心揉碎了,也説的是兩個人。反過來,林敦能容忍卡瑟琳與希克厲的親密關係,多少也是意識到自己在卡瑟琳心裏不可或缺。我想這是因為卡瑟琳與林敦年少時都喜歡讀書,喜歡思考,形成了靈魂伴侶與生活伴侶的意識,以及和重要的人和諧相處的模式。然而希克厲缺乏教育和思想,只能暴力闖入卡瑟琳和其他人的生活。在那個狂風暴雨之夜,卡瑟琳説如果她嫁給希克厲,兩人只好去做乞丐,説的不只是經濟問題,而是希克厲這人適合戀愛不適合生活。只有她把希克厲看得那麼透,又愛得那麼深。畢竟她和他是靈魂伴侶。

希克厲與卡瑟琳這對,相愛不能相伴,好比《希臘古瓶詠》裏面定格在一吻之前的愛人,“她將永遠秀麗,你將永遠愛”。或許正是因為不能得到,才能一直追求。一開始卡瑟琳初遇林敦,盛裝回家,希克厲報以黑麪;後來卡瑟琳臨終相見,希克厲也有片刻背對。反之卡瑟琳也説過十分嚴厲的話,她明知希克厲不喜歡小孩子(因為兩人心意相通,後文果然如此),卻説希克厲將來惦記小孩子勝於她。為什麼要把這點默契用於互相傷害,唉。

希克厲既非佳偶,也不是常見的令人喜愛得到男主角。還記得林敦的三個優點吧:年青俊俏、性格温柔、家財萬貫,他有點像《飄》裏面的衞希禮,但希克厲比得上白瑞德嗎?一點也不。仔細想想白瑞德之為男主角,恰恰也滿足這三個優點。電影版讓奧利弗·勞倫斯當主角,改變成類似基督山那樣復仇的紳士,怕是嚇到觀影的太太小姐,畢竟剛成書時的文字版就嚇到了許多讀者。為什麼要塑造希克厲這種粗獷又邪惡的形象為男主角?前幾天我讀了一篇談《紅樓夢》的文章才有點理解。這是寫出了現實的不完美之處。“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希克厲就不是讓人舒服地代入的角色。他沒有優點,沒有美,只有愛,也只需要愛。大部分小説給主角堆上各種各樣的美,這位堆滿了愛。而且是純粹的精神之愛,無關宗教,無關家庭,亦無關身體。好神奇呀。順便寫出了卡瑟琳的慧眼和信心。舉個例子,愛人為了復仇吃苦受累倒也罷了,而主動娶仇人之妹,一般女人受得了嗎?卡瑟琳竟然毫不嫉妒,反而知道用意之險而阻攔,因為她深知希克厲愛的是她自己。這就比有猜疑有嫉妒的愛深多了。

最後説一下,我跟毛姆還有譯者的感覺相同,第二代的故事多餘了。小卡瑟琳徒然美貌善良,沒有大卡瑟琳的眼力胸懷,小林敦和哈里頓都配不上她。希克厲的結局得其所哉。毛姆引艾米麗的情詩,説明深居簡出的艾米麗也曾深愛過,説明艾米麗既是卡瑟琳也是希克厲。感謝作者留下了這樣一部驚世駭俗的作品,留待未來同樣激情之人共鳴吧。

讀《呼嘯山莊》有感6

我心中困惑與迷惘是胡適為我擦去;春天是一個充滿幻想,充滿生機畫卷。鄉下有一大片水庫,爸爸説那兒水都是黃河水過濾成這樣清澈河水,這些水可以洗衣服、洗澡、燒開水、做飯。小河水簡直髮臭了,顏色也由青變成了墨綠色了!“風,這麼大風啊。

書中希刺兒子小林頓,我真不知道他怎麼就是這樣一個孩子?為什麼極度地自私、虛偽、而且自幼就是沒有半點人類最寶貴同情心,對待任何人言行舉止只是為了他自己而掩飾,包括對他表妹,這個曾經一度喜歡他表妹一味地作為利用工具。他和他來自畫眉山莊媽媽伊沙貝拉獨處了十幾年,難道這會令他養成這樣性格嗎?我真很難理解,不是因為我不喜歡這種性格,而是沒法理解這個孩子思想和性格形成過程,我只覺得這個人物形象有點不夠自然。而小凱瑟琳則不同,感覺比較真實,繼承了她母親自傲、堅強、任性,同時具備她父親柔弱仁愛思想,就不再跟她母親似有時會野蠻。凱瑟琳在她那個父親埃德加死後,在他所結識人羣中,唯有小林頓是她最為親密人。即使被逼,她也同意了和這個表弟結婚,她已經沒有選擇。雖然有個和她同心耐莉,可是她只是個女僕人,不能給她以依靠,其實她也曾經夢想,小林頓能夠奇蹟般地和她站一條線。如果真能夠這樣,我想笑凱瑟琳即使不繼承她父親財產,同時也被她這個公公希刺壓迫着,她也會覺得滿足,對於一個存在仁愛之心女人,幸福愛情比金錢來重要。這一點和她母親有很大區別,她母親思想中有一種虛榮,因而常常會主動出擊,導致最終迷使自己;而小凱莉能夠默默地承受,這並不代表她不會反抗,只是時候沒有到。

讀到後半部,希刺和耐莉或小凱瑟琳對話和獨白,看起來感覺是作者旁白,因為這些話確實很對,而且切中要害。自從希刺出走併發跡以後,他思想已經凝固了,就像《挪威森林》中得直子和木月一樣,他總是活在自己記憶中。不過與不同是,直子他們採取是與世無爭放棄,去自殘,而希刺是把它自己所受一切痛苦又倒回去了,因為他思想中,只有這樣才能撫平他那北撕碎心。也許在旁人看來,導致他心靈被撕碎原因可以慢慢忽略,但是希刺他做不到,因為人和人是不一樣,他是希刺。

小哈里頓不象他父親,反倒象是希刺和埃德加綜合,象埃德加一樣羞澀,卻沒有了希刺專橫;象希刺那樣執著,但又沒有了埃德加那般猶柔。小凱莉對哈里頓上進心嘲笑和譏諷,是她出於她任性和自傲。她評價是事實,哈里頓確沒有多少知識,小凱莉這樣説符合她性格,她是不是該這樣做?這個問題討論對於小説本身已經意義不大,我們來引申到我們生活中:因為別人學識低下,就嘲笑他無知,譏諷他進取心,這樣態度足取嗎?尤其是文化學術界。

到最後幾章時候,小凱莉對哈里頓態度有所改變,這個變化有點突然,因為前後時間很短,作者沒有明示因何產生這樣變化,看着這種變化,感覺有點類似她上一輩,就是她娘凱莉起初對希刺,因為自己任性而傷害了對方,然後又因此而自責,而且還盡辦法去補償。凱莉和希刺不就這樣嗎?可惜,當時凱莉和希刺被無情又專橫哥哥恩蕭活活分開。而小説到最後時候,哈里頓和小凱瑟琳那個無情又專橫希刺,心中那種復仇心理已經開始疲憊。其實希刺20多年來這種無休止復仇心理,在他所痛恨恩蕭、埃德加死去後逐漸淡薄了,特別是埃德加去世,畫眉和呼嘯倆個山莊,他確實得到手了,他已經沒有了明確堅定復仇目標。不過所有這些以後,他依舊那樣活在自己記憶中,他也感到了疲憊。

在這裏,我只複製一段原小説獨白,希刺話:“我那舊日對頭,並沒有打敗我,現在是我向他們代表人(就是子女)報仇時候了,我可以這樣做,沒有人可以阻攔我。可是又有什麼用呢?我不想再打人,我現在連舉手也嫌麻煩。”顯然,維持了二十來年復仇心態已經轉變了。在小哈里頓和小凱瑟琳身上,他看到了他和凱瑟琳影子,他放下了舉在空中20多年手。

終於看完了這本書,看到倒數第2頁時候,我眼睛有些濕潤,因為我看到書上説,總有鄉人説在黑夜中,在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附近,看到了希刺和凱瑟琳並肩走在一起。

在作者艾米莉筆下,一個對愛情懷着無比聖潔心情人,面對他失去了這種聖潔以後,他卻採取了這人世間殘酷折磨,去報復他對頭,而且這種折磨居然伴隨他度過了後半生,這個故事是多麼悲壯和悽慘?我們古代化碟梁祝,或許能和他們比一下誰悲壯,但是又怎麼能夠比得上他們悽慘?如果故事能夠重編話,失去凱莉以後希刺,把完成了他為出人頭地而出走舉動繼續下去,再把這種執著和偏執愛,脱離這個情感怪圈中,那麼,我想問:這樣希刺,在這個世間他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到?或許這個問題答案,能夠給我們讀書啟示。

這則讀書筆記名字應該是更長:百合花在經歷過盛夏、過深秋和寒冬後,終於在春天又開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