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十三章讀後感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3W

寫好讀後感是提升我們寫作水平的方式之一,很多人通過讀後感的寫作是可以讓自己加強對書籍的印象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三國演義第十三章讀後感7篇,供大家參考。

三國演義第十三章讀後感7篇

三國演義第十三章讀後感篇1

我懷着激動的心情,翻開了古典文學名着《三國演義》其中的一篇“赤壁之戰”。這篇文章選自羅貫中的着名小説《三國演義》,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孫,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得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孫權與劉備聯合,率軍在赤壁與其相抗。

黃蓋獻上火攻之計,周瑜、黃蓋又連施苦肉計,再使蔣幹去送詐降書。後來火燒赤壁,曹軍損傷無數,只得丟盔棄甲,狼狽而逃。曹操呀,你為什麼輸得如此慘烈呢?是兵力不夠嗎?難道你的八十萬大軍還敵不過孫權的三萬人馬嗎?頃刻間就灰飛煙滅了嗎?是軍隊士氣不振嗎?想你曾破袁紹、斬呂布,一路高歌,勢如破竹。也許是你輕易信人,先是中了周瑜的連環計,再是信了蔣幹的詐降書。

曹操啊,曹操,任你生性多疑,也逃不過周瑜的連環計;也許因為你們是遠來之師,一路跋涉,筋疲力盡,周瑜完全是以逸待勞;也許是你們人生地不熟,而周瑜擁有長江天險,才會前牽着你們的鼻子走;也許是你太輕敵;仗着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一定會獲勝;也許是你們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識水性,別看在陸地是精鋭之師,所向披靡,無戰不勝,可一到像長江這樣的大江、大河之上,就成了一羣烏合之眾了;也許是孔明太聰明,東風有意周郎便呀,也許……曹操呀,你的敗給現代人留下了不少疑問,至今仍有許多人在爭論,你的敗到底是必然的,還是天意呢?

三國演義第十三章讀後感篇2

在我讀過的眾多名著中,《三國演義》是最讓我感慨萬千的一冊書。從黃巾起義到一統三國,歷經了多少震撼人心的傳奇經典。

翻動書頁,眼前便浮現出曹操氣吞山河、劉備三顧茅廬、孫權胸懷大志、最後三國鼎立的生動場景。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蜀吳聯盟北伐曹軍,黃蓋僅率三十條船,用火攻殲滅曹操三十萬大軍,取得了以少勝多、以智取勝的典範。

烽火亂世時代,確實英雄輩出。以賣草鞋起家的劉備,用眼淚與誠意換取天下、獨霸蜀國;被後世稱為奸雄的曹操,憑謀略與霸氣馳騁江湖、傲立魏國;志存高遠的孫權,以內斂與智慧掠奪城池、創立吳國,三國鼎立局勢成也。

三國人物中,我最敬佩的便是卧龍諸葛,他舌戰羣儒、火燒連營、三氣周瑜、七擒孟獲,成為了智慧的象徵。然而,雖説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書中提到的空城計、借東風只是後人神話而已。

當然,《三國演義》中那些識時務、避鋒芒、等時機的人更是時代的俊傑、最大的贏家!司馬懿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不被大家看好的劉禪其實也是大智若愚、聰明絕頂的人物,只可惜他的時運不佳罷了。

?三國演義》以獨特的筆觸刻畫了一個又一個鮮活人物,講述了一段又一段動人的故事,它在承載歷史的同時,也使讀者們產生共鳴、泛起思索,使大家忍不住讀之再讀。

三國演義第十三章讀後感篇3

自從讀了《三國演義》後,使我受益匪淺,還讓我知道了《三國演義》裏的各種計謀,草船借箭,空城計,火燒赤壁等等。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東漢末年,朝廷無能,各路英雄好漢一起除了官宦,有劉備,關羽,張飛,曹操等,除掉宦官後,為了分出勝負,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他們打的贏了就打,打不贏的就跑,之後又招兵買馬,東山再起,最後魏國打了勝仗,建立了晉國。

讀了《三國演義》,我才知道為什麼劉備沒有贏,原來是張飛和劉備匯合的途中被手下人殺死,關羽沒有防備,被孫權暗算殺死了。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戰敗不到半年的時間裏就病死了,真可惜,想想之前那些貪官被抓,我真高興,想到後來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死的時候又是多麼懷念。

想想現在的我們,沒有戰爭,只有和平。在幸福中成長,我們應該感到驕傲,當我讀到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和老百姓血流成河時,我感到很心痛,戰爭連老百姓都不放過。

就是因為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歷史,就是因為讀了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戰爭的可怕,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各種計謀,特別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常有短,總的來説,讀了這本書讓我大開眼界,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第十三章讀後感篇4

放下沉甸甸的《三國演義》,那淋漓盡致的情節、拍案叫絕地計謀,還是餘音繞樑,豐富的句子、富有表達性的好詞佳句,都深深在我腦子裏紮了根。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着。《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但是在這些人物中最喜歡的還是諸葛亮。被稱為是儒家倫理型的理想人物,他的“才”。“學”。“識”都注入了“仁政”的道德內容,他有獨特的人格,擇梧而棲,擇主而事,他盡忠於劉備,盡忠於蜀漢,最後中獻身於統一的大業中。“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隨着蜀漢的衰亡悲劇,他也成了悲劇人物!

再説關羽,他也是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啊。

還有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總而言之,《三國演義》可以説是四大名着中的精品小説。作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敍、倒敍,而且採用了沿線索來記敍的文學手法。它的社會影響,遠遠超過了它的文學價值。它留給我們青少年,乃至於整個中華民族的意義是深遠的。

學習三國演義,我們就應該學習古代人的長處,借鑑他們的做法,更好的完善自己,做一個對現代社會有用的人。

三國演義第十三章讀後感篇5

我們生活在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文明國度,華夏子孫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多少令人折腰的勝景與鉅作。輝煌燦爛的敦煌壁畫,巧壓天工的蘇洲園林;凝聚着人類高度智慧的古長長城使我們流連忘返;然而這只是美麗的大中國的一部分,它也造就了文學史上的“奇葩”,其中三國演義是我最鍾愛的一朵。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是明代四川人楊慎的詞作,清人毛宗崗將它加進小説《三國演義》,作為卷頭詞。電視劇《三國演義》又以此作為片頭曲的歌詞,使之家喻户曉。

剛開始讀《三國演義》時,只是囫圇吞棗,只瞭解三個國家的興衰歷。小説以魏、蜀、吳三國鬥爭為中心,曹、劉矛盾為主線,出色描繪了三國時期大規模的政治、軍事鬥爭,勾畫出東漢末年到西晉統一的時代風雲,寄託着希望國家從分裂走向統一的理想。再一次細緻地閲讀《三國演義》,進一步瞭解人物和情景。

通過這本書,很多人認為曹操是奸詐之人,但我卻不以為然。這或許有點作者的情感,也或許是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華的人,他愛惜人才,有很高的軍事才能。在幾十年的征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面積土地,使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是他使晉國成為三國中最強盛的國家,為後來晉統一天下奠定基礎。

很多人也對曹操的我“寧教天下人負,勿讓天下人負我”這句慷慨激昂的話心存厭惡。但拿破崙不是有一句“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的嘛!人要有理想才有前進的動力。他很重視人才,對人才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自古以來的君王都是靠賢臣幫忙治理天下的,但人才難覓,所以曹操“唯才是舉”不考慮出身只要是有才能的都重用,即使身上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他也不在乎。經過一番努力,曹操身邊的謀臣不勝枚舉,曾經得罪過他的,他也不計前嫌。

還有曹操的樂觀、豁達,這正是我所需要的。赤壁戰敗後,他並沒有愁眉苦臉,而是笑着説“今北方仍有我掌控”,他並沒因此一蹶不振。我們也學過他的好幾首詩,我都很喜歡。

再説另外一個人,此人身長八尺,頭戴綸巾,面如冠玉,手執鵝毛羽扇,被劉備“三顧茅廬”請下山之人——諸葛亮。有多少人敬佩他,是他令周瑜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歎。但劉備死後,為了輔佐扶不起的阿斗——劉袢,他因過度勞累而死。

諸葛亮也是人,他也有擔驚受怕的時候,人們似乎忽略了空城計裏的細節。在城牆上,木案上清煙縈繞,香燭靜靜的燃着,輕輕搖羽扇顯得自信從容,殊不知也遮掩着孔明流着虛汗的臉,額頭的隱隱汗珠,城門口揮舞着掃帚軍士的荒亂,他司馬懿也沒注意到,如果換作曹操,諸葛亮這次就難光一劫。

因為諸葛亮幫助劉備橫插一手,中原大地才會征戰多年,民不聊生,他們可否顧及百姓感受,最後也落了個不好的下場。如果他幫助有實力的一方統一天下,那就會國泰民安。

三國演義第十三章讀後感篇6

這個學期,我利用課餘時間讀完了《三國演義》這部中國古典名著。書中主要講述魏、蜀、吳三個國家之間的爭鬥,最後三國歸魏,從此天下太平的故事。

書中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我還明白了“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含義。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

關羽真勇敢啊!攻打樊城時,關羽被毒箭射中右臂,毒已滲入骨頭。將士們找來名醫華佗給關羽治傷。關羽問華佗怎樣治法?華佗説:“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環,把你的胳膊套入環中,用繩子捆緊,再蓋住你的眼睛,給你開刀治療。”關羽笑着説:“不用捆。”華佗切開肉皮,用刀刮骨。在場的人嚇得用手捂着眼。再看關羽,一邊喝酒,一邊下棋。過了一會,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關羽笑着站起來對眾將説:“我的胳膊伸彎自如,好像從前一樣。華佗先生,你真是呀!”用尖刀刮骨頭一定疼痛難忍,而且當時沒有麻醉藥,可關羽居然還能一邊喝酒,一邊下棋,這是常人所做不到的,難怪連神醫華佗都讚歎道:“我行醫以來,從沒見像你這樣了不起的人,將軍乃也。”想想自己,平時碰到一點困難挫折就畏縮,甚至痛哭流淚。有一次,我不小心被一塊玻璃割破了手指,鮮血頓時流了出來。雖然血沒關羽流的多,但恐懼加上疼痛,我嘩嘩大哭,眼淚和鼻涕流了一臉,鄰居的小朋友們都笑我。現在回想起來,我只是傷了一點點皮肉就嚎啕大哭,以後怎麼面對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與挫折呢?再説和關羽刮骨療毒相比,我這點皮肉之苦又算得了什麼?

讀完了《三國演義》,書中的精彩動人的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蹟讓我大開眼界,我不僅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同時還學到了一些描寫人物的方法,真是受益匪淺啊!

三國演義第十三章讀後感篇7

“話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着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個性鮮明,栩栩如生。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

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幾個英雄人物。先説關羽。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書中聊聊幾筆就把英雄的非凡氣概表現得淋漓盡致,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再説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説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説得劉備都不敢聽,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鼈,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幹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總的來説,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

作為一部文學作品。因為它經過了藝術加工,有不少虛構。《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全書寫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作者描寫人物,善於抓住基本特徵,突出某個方面,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對於主要人物,往往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其複雜的性格。故事也同樣展現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其中尤以赤壁之戰最為出色。使讀者都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三國演義》一書不愧為名着!值得一讀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