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育兒心得體會10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W

心得體會是指把人生經歷中的想法用文字書寫下來的重要文體,寫心得體會的過程中我們務必要規範寫作格式。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幼兒園育兒心得體會10篇,供大家參考。

幼兒園育兒心得體會10篇

幼兒園育兒心得體會1

一、保持孩子“本色”不等於放任自流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的成長是水到渠成的事,到時候自然會達到應該達到的樣子,所以萬事不管,給老師一個“本色”的孩子,一張正宗的“白紙”。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對1000名兒童追蹤研究的結果證明,1—4歲幼兒的智力發展是人一生中的關鍵期。兒童2歲時腦重達到成人的70%,6歲已達成人的90%,智力達到80%。許多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對兒童的教育應該從零歲開始,兒童天資發展的關鍵在於出生後頭三年孩子的經歷,也就是在於腦細胞生長髮育時期孩子的經歷。因此,沒有生就的天才,也沒有天生的笨蛋關鍵在於腦細胞所受刺激的多少。如果對孩子在發育的關鍵期放任自流,不管不教,沒有給他足夠的刺激,其結果和可能就如同布盧姆所説的那樣“幼兒期被剝奪了智力刺激的兒童,永遠達不到他原來應該達到的高水平”。

二、培養孩子自覺不能不聞不問

大人有時還會犯不該犯的錯誤,何況是自控力很差的孩子。教育學告訴我們,要到達自律,必須經過漫長的他律過程。有一本名為《千萬別管孩子》的書,初看書名時會嚇人一跳,讀後才知道它是倡導一種新的理念——自主教育,這裏的“不管”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不管中“管”,給孩子一個自由自主的空間。它對父母的要求提高了,如在日常生活中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進行激勵和啟發教育,耐心傾聽孩子心聲,用讚美、鼓勵引導孩子,給孩子正確的愛,對孩子進行必不可少的挫折教育等。據調查,成績好的學生90%以上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從良好的生活習慣遷移過來的,那麼良好的生活習慣又是從哪裏來的?答案無疑是家庭教育。所以説,父母責任重大啊!好的習慣,孩子將一輩子受益。在孩子沒養成良好習慣時,父母就應起到檢查監督的作用,而且要持之以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會造成前功盡棄。因此,如果父母真的愛孩子,就科學地管管他吧!

三、沒有絕對民主,賞識教育不是單純的表揚

家庭教育需要民主,民主氣氛下長大的孩子自信心強、性格獨立。然而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民主,只有相對的自由。有些事情對錯原本就有定論,怎能因為孩子一些荒謬的理由而動搖。這種“民主”,只會助長孩子的詭辯惡習。賞識教育不是表揚加鼓勵。它在操作時分四個層面:賞識孩子正確的行為結果,以強化孩子的行為;賞識孩子正確的行為過程,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創造環境,以指明孩子的發展方向;適當提醒,增強孩子的心理體驗,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對於孩子身上的缺點,絕對不能姑息遷就,而以何種方式幫助他改正,卻是因人而異的,不能把賞識教育當成靈丹妙藥。在賞識自己孩子的同時,也要賞識其他孩子,你行別人也行,這樣孩子的自信就不是盲目的自信。

四、進好學校把孩子“全託”選擇一所好學校是父母的明智之舉,它會讓你安心、放心

但這並不是説,只要進了好學校就一勞永逸了,就不用管孩子了。要知道,造就適應時代發展的有競爭力、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人,知識的積累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力的培養和人格的塑造,而這個重任就落在了父母身上。孩子的問題父母應該最清楚,通過及時和老師交流,能使老師最大限度的幫助孩子。打個比方,老師就好像雕琢玉石的工匠,但如果把探礦尋寶的任務也一併交給他們,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如果父母能夠及時提供正確的信息,老師才能挖掘出學生深藏的潛能。

幼兒園育兒心得體會2

光陰似箭,李欣怡已進入幼兒園大班,隨着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獨立意識的增強,漸漸長成了一個“小大人”。她的進步首先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培育,作為家長的責任也是很重要的。

因為我在國小工作,每天都會抽出一部分時間和她溝通交流,有時是放學回家時,有時是晚上睡覺前,談談今天過的怎麼樣,讓她學會關注身邊的事物。在與她溝通時,認真的聽她説話,讓她感到父母對她的重視和尊重,這樣她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

現在很多孩子的眼睛都出現的問題,我女兒也檢查後大夫説要保護,為此,儘管動畫片、遊戲是現在少兒們的最愛,作為家長的我,給她規定時間,提前告訴她可以玩多久,看多久,時間到了自己就不玩了。大多數時候她都能夠自己掌握好時間。

在生活中,我們會常常讓她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完成,即使做得不好,也會給出一定的鼓勵。這樣,慢慢地她的獨立意識就增強了,而且自信心也有了。比如,我利用業餘時間給她報了舞蹈班和電子琴班,剛開始她都不願意去,慢慢的經過老師和我的再三激勵,她也自己喜愛上了舞蹈,還給別人説這是她的愛好。

還有一點,統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很重要,如果父母的意見不統一時,孩子對大人們的洞察力也是很強的,時間一久,在家長的意見不統一時,孩子就會觀察家長的一言一行,誰佔優勢就會向哪一方靠,孩子不會區分誰對誰錯時會誤導孩子的分辨能力。所以,家庭和睦對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紀律感很有幫助。所以我們平常對孩子的教育有意見不統一時,都會採用揹着孩子的溝通方式,而不是當着她的面前爭執不休。

教育孩子這門功課説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沒那麼容易,相信我們做爸爸媽媽都身有體會。既想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又要豐富孩子各種各樣的知識,這並非是件容易事。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幼兒園育兒心得體會3


轉眼兒子大班快要結束了,下半年就要上國小了,一邊感歎時間過的好快,一邊又對兒子上國小充滿期待,暑假的幼升小輔導班早早的已經報名好了,希望他能儘快從幼兒園的狀態轉換到國小的狀態中,儘快適應那種節奏!在這裏我還是要感謝幼兒園的各位老師和阿姨,謝謝你們給了寶貝最美好的3年幼兒園生活,教了他很多知識,也給了他最好的童年回憶!

談談我育兒心得吧,第一;要培養孩子自覺自律的性格,要有時間觀念,比如看電視,做作業,第二;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比如看書,玩遊戲,畫畫等,寶貝比較喜歡玩積木,家裏買的樂高一回來,他就愛不釋手,而且一個人完成,還有他比較喜歡畫畫,我們就為他買了一個畫板,讓他自己塗鴉,發揮他的想象力,第三;我覺得還是要注意性格互補,寶貝比較內向,不怎麼喜歡運動,還請老師在學校裏多注意,多和他接觸接觸,安排點任務給他,第四;要從小培養他的責任感,自己的玩具自己整理,最後,我覺得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我做起吧!

幼兒園育兒心得體會4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需要愛心,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的孩子們更需要愛心,記得一位名人曾經説過 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作為幼教老師,教育好孩子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

孩子上幼兒園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他從這裏開始了真正的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對於剛剛脱離父母懷抱的他們來説,幼兒園是一個全新而又陌生的環境。他們希望得到認可、讚賞、同情、關心和愛護,希望得到老師的愛。這就需要教師用自己一顆真誠、熱愛、賞識孩子的心去喚醒、去呵護。多與孩子交談,多給孩子以愛撫,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愛心來澆灌和呵護他們。哪怕只是一道温和的目光,也會讓其爭當 好孩子 , 乖孩子 的信念倍增。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孩子 。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認可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親近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喜歡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感到幼兒園如家一般温暖;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去關愛別人。請不要吝惜我們的愛心,讓我們在幼教崗位上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讓孩子在愛的海洋裏不斷茁壯成長。

幼兒園育兒心得體會5

我們班的家銘小朋友非常地可愛,是從拖班升上來的,可能是因為年齡偏小的原因吧,每天上幼兒園都要哭上一頓,因此媽媽也非常頭痛,總是跟老師説:“我家寶寶怎麼總是要哭,小班也是一樣。”其實家銘只是養成了一個習慣,當他知道媽媽要送他來幼兒園時,他就知道會很長時間看不見媽媽,就會以哭來宣泄自己的情緒,當我和他説:“家

銘別哭了,呆會我打電話給媽媽,叫媽媽早點來寶寶,媽媽就會很早來接寶寶的。”這時他又會停止哭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剛剛升入大班的寶寶自理能力稍弱,總是希望身邊有大人,要是你一但離開,寶寶又會哭起來。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採取應急措施,家長們也不需為此事擔心寶寶身體之類的,因為寶寶哭其實也是個鍛鍊的過程、宣泄的過程,也是幼兒表達情緒的一種,家長要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與兒女之間的關係,把這種溺愛,寵愛轉化成理智的愛,客觀的愛,愛的太狹小,不但使家長身心交瘁,也剝奪了孩子自身發展的空間,家長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如果孩子的需要是正確的,我們一定要給予滿足,但如果是無理的,就要制止。、

面對一些膽小、愛哭幼兒問題,我們應採取以下幾點策略:

1、 冷處理:面對幼兒一些無原則的要求,家長要堅持不同意或不理會,讓幼兒放任的哭,待幼兒冷靜下來之後。再與她分析為什麼沒有滿足她的原因,並要求她下次不許提出這種無理的要求。2、 條件對換法:如果孩子哭鬧不止的話,可以先答應她的條件,但同時也要求他答應你一個條件並告訴他如果她的事沒做到就會有一個很嚴重的後果,當然我們成人所要求的一定要是孩子能夠辦到的,比如下次你見到某某小朋友要打招呼等,以次來進行交換,另外我們答應她的事也一定要做到,這樣才有信服力,以此來改善孩子任性脾氣大的特點。、

3、 分散注意法:這點很重要也很有用,在孩子哭鬧時,家長可用分散法來引導孩子,例如她平時愛聽故事愛做的一些事,都可以現在用上來打消她剛才不合理的想法以及做法。

4、 鼓勵法:鼓勵和表揚永遠是培養一株小苗最優質的沃土,在鼓勵和賞識的氣氛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與您會越來越貼心,當你們的心近了,孩子則更願意與你交流,你的想法,她會更願意採納,孩子也會變得更温和,當她與小朋友友好相處時,當她不再隨便哭鬧時,當她很勇敢的和別人打招呼時,你都可以説“孩子,你真棒,媽媽很喜歡你現在的樣子”相信孩子們會高興的重複做這些事情,知道行為定型為止。

相信有了以上幾個方法,我們一定能改變一些孩子愛哭愛鬧的問題,主要還需通過老師和家長,我們大人的一顆愛心去感化他們,讓他們感受愛是關鍵,也讓寶寶們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

幼兒園育兒心得體會6

陰似箭,李欣怡已進入幼兒園大班,隨着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獨立意識的增強,漸漸長成了一個“小大人”。她的進步首先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培育,作為家長的責任也是很重要的。

因為我在國小工作,每天都會抽出一部分時間和她溝通交流,有時是放學回家時,有時是晚上睡覺前,談談今天過的怎麼樣,讓她學會關注身邊的事物。在與她溝通時,認真的聽她説話,讓她感到父母對她的重視和尊重,這樣她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

現在很多孩子的眼睛都出現的問題,我女兒也檢查後大夫説要保護,為此,儘管動畫片、遊戲是現在少兒們的最愛,作為家長的我,給她規定時間,提前告訴她可以玩多久,看多久,時間到了自己就不玩了。大多數時候她都能夠自己掌握好時間。

在生活中,我們會常常讓她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完成,即使做得不好,也會給出一定的鼓勵。這樣,慢慢地她的獨立意識就增強了,而且自信心也有了。比如,我利用業餘時間給她報了舞蹈班和電子琴班,剛開始她都不願意去,慢慢的經過老師和我的再三激勵,她也自己喜愛上了舞蹈,還給別人説這是她的愛好。

還有一點,統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很重要,如果父母的意見不統一時,孩子對大人們的洞察力也是很強的,時間一久,在家長的意見不統一時,孩子就會觀察家長的一言一行,誰佔優勢就會向哪一方靠,孩子不會區分誰對誰錯時會誤導孩子的分辨能力。所以,家庭和睦對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紀律感很有幫助。所以我們平常對孩子的教育有意見不統一時,都會採用揹着孩子的溝通方式,而不是當着她的面前爭執不休。

教育孩子這門功課説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沒那麼容易,相信我們做爸爸媽媽都身有體會。既想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又要豐富孩子各種各樣的知識,這並非是件容易事。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幼兒園育兒心得體會7

兒子就讀於小象班,小名誠誠,寶貝是一名健康,可愛,陽光,善良的小帥哥。如何做一位稱職的家長,引導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順利成長,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如何在幼兒時就給寶貝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是我們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下面來講講我的育兒心得。

一、加強溝通、做好配合

二、細節入手,點滴培養

(一)2010年4月10日

今天星期六,我們正好是家園互動活動。我早上起的很早很早,媽媽陪我去參加家園互動,家園互動的內容是:“參加王傑部隊”。老師帶我們參加了紀念館,我看到牆上許多的圖片,是王傑叔叔的照片,還有作戰的坦克車、飛機,後來,我們爬樓去參觀解放軍叔叔的房間,他們的被子、帽子、鞋子都放得很整齊,盆、牙刷、牙膏、毛巾都放得很好,我也要做一個整齊的好孩子。

(二)2010年4月28日

今天的風可真大呀,老師做操的時候站在我們前面,都象站在龍捲風裏,老師滿身都是草。

我們今天彩排運動會的項目,我的項目是小小值日生和小小偵察員,我相信自己一定會勝利!明天,我和爸爸參加兩人三足跑,我們在家練習了,希望明天會取得勝利!

三、陶冶情操,健康成長

在注重孩子學習教育的同時,我們也非常看重孩子各方面的發展。以身作則給孩子最直觀的教育,我們把孩子當朋友,平等對待,爸媽在犯錯的時候,也會俯下身下給他道歉。我們注重培養他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帶他去給報上刊登的重病陌生小朋友捐款,帶他去醫院看望生病的親人,讓他感受到關愛別人,自己也會得到温暖,讓他學會感恩,學會關愛。在家庭生活中,培養他尊老愛幼,謙虛禮讓。為了開拓孩子的視野,我們每年都會帶孩子外出旅遊,讓他開拓視野,增長見識,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時,對幼兒園組織的各項採摘、參觀、遊園等活動,我們無一缺席。

在課餘生活,我們尊重孩子,由孩子自己選擇感興趣有愛好的樂器進行學習。學習架子鼓,更確切的説是迷上架子鼓,是寶貝誠誠自己做出的選擇。而當音樂聲響起時,誠自己趁着鼓點敲打着唱出鼓譜,是何等的快樂享受。音樂,讓孩子的笑臉越發的迷人,我由衷的感到他的幸福,這幸福也感染了我。人類成功80%依靠eq(情商),20%依靠iq(智商),音樂教育大大有助於孩子eq的提高,而這將會成為未來決定他們成功的關鍵,篇二:幼兒園大班育兒心得

幼兒園育兒心得體會8


光陰似箭,李欣怡已進入幼兒園大班,隨着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獨立意識的增強,漸漸長成了一個“小大人”。她的進步首先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培育,作為家長的責任也是很重要的。

因為我在國小工作,每天都會抽出一部分時間和她溝通交流,有時是放學回家時,有時是晚上睡覺前,談談今天過的怎麼樣,讓她學會關注身邊的事物。在與她溝通時,認真的聽她説話,讓她感到父母對她的重視和尊重,這樣她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

現在很多孩子的眼睛都出現的問題,我女兒也檢查後大夫説要保護,為此,儘管動畫片、遊戲是現在少兒們的最愛,作為家長的我,給她規定時間,提前告訴她可以玩多久,看多久,時間到了自己就不玩了。大多數時候她都能夠自己掌握好時間。

在生活中,我們會常常讓她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完成,即使做得不好,也會給出一定的鼓勵。這樣,慢慢地她的獨立意識就增強了,而且自信心也有了。比如,我利用業餘時間給她報了舞蹈班和電子琴班,剛開始她都不願意去,慢慢的經過老師和我的再三激勵,她也自己喜愛上了舞蹈,還給別人説這是她的愛好。

還有一點,統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很重要,如果父母的意見不統一時,孩子對大人們的洞察力也是很強的,時間一久,在家長的意見不統一時,孩子就會觀察家長的一言一行,誰佔優勢就會向哪一方靠,孩子不會區分誰對誰錯時會誤導孩子的分辨能力。所以,家庭和睦對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紀律感很有幫助。所以我們平常對孩子的教育有意見不統一時,都會採用揹着孩子的溝通方式,而不是當着她的面前爭執不休。

教育孩子這門功課説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沒那麼容易,相信我們做爸爸媽媽都身有體會。既想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又要豐富孩子各種各樣的知識,這並非是件容易事。

幼兒園育兒心得體會9

作為一個媽媽和教育工作者,我對於孩子的養育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尊重孩子發展規律,不揠苗助長

每個階段孩子都有她自身的成長特點,比如8個月開始發展手指的小肌肉羣,就讓她多多練習抓握;10個月她對語言有了感覺,開始給她讀繪本;2歲對色彩有了獨立的思考,允許她隨性的創作……這一切使得的她手指運用非常靈活,對美和色彩搭配有一定的鑑賞能力,藝術創造能力較同齡孩子較為超前。很多人認為我是老師,會早早教給孩子寫字,但我並沒有,包括認字也沒有刻意早早開始,因為我知道孩子的手部肌肉羣未完全發育好,與其着急讓她去做她做不到的事情,不如耐心等待。最近孩子到了認字敏感期,走到哪裏都要問我“這是什麼生字”,在這個時期稍微推波助瀾一下,就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耐心等待是家長需要具備的“專業能力”之一。

二、尊重孩子人格,不做強權控制型家長

正如龍應台那首著名的詩《目光》裏説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一個孩子首先是一個“人”,而不是一件隸屬於我們的物品,他/她有她的愛好,品味,性格,這一切都是屬於她獨特的存在。包括她的人生也有屬於她的故事,我們只是她人生中的參與者罷了。作為父母,我們唯有做好我們的角色,成為孩子堅強的後盾,尊重孩子的人格。如果她生來是一個”平和型“孩子,不勉強她去成為一個”領導者“,如果她天生敏感感性,不要因為她沒有別人開朗而懊惱。無條件的愛才是一個“人”成長的根基。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以自己有限的知識制約孩子的生長。我的孩子生性不屬於外向的孩子,而我是個外向的家長。看到孩子不願意主動和朋友交往或者和別人打招呼,一開始我也會生氣。但在我接納了她本性如此,並不是沒有禮貌後,便放鬆了很多,而因為我的放鬆,她也開始會和別人主動打招呼。控制是教養孩子中最可怕的一種力量。

三、相信孩子自身發展的力量,做不焦慮的家長

人往高處走,每一個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每一個人內心中都願意做一個更優秀的自己。而很多孩子在小時候就被貼上了“不乖”“不懂事”“不聽話”的標籤,這些標籤不僅讓孩子,更讓家長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焦慮:如果她一直不聽話怎麼辦?如果他不夠優秀怎麼辦?如果我們相信孩子,瞭解每一個階段孩子的發展特點,就不會因為孩子某一階段的行為而為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籤。記得有一次和孩子聊天,我問她以後想做什麼?她説想當一個做手工的。多好的答案啊,她小小年紀就知道自己的優勢(手工做的好),知道腳踏實地,知道用手藝就可以養活自己,這比很多一把年紀還不知道自己想要幹什麼或者活得飄渺得人好得多。如果我非要把孩子打造成一個科學家,一定會讓自己和孩子焦慮不已。

四、為孩子健康成長創造好的大環境,小的方面願意讓孩子做出選擇

我説的大環境並非社會環境,而是家庭環境。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成長的沃土。從孩子10個月起我就開始給她讀書,直到現在,每天晚上睡前就是我們的親子閲讀時間。雖然我沒有給孩子教過生字,講過多少大道理,但我相信,閲讀比這些更有用。所以,一切活動都可以免,唯有親子閲讀不能間斷。數學上我也沒有給孩子過多講解,而是偏重她邏輯思考能力,常會在生活中給她舉例,讓她多觀察,好的結果現在已經體現出來,她有很強的思考能力,舉一反三地能力很強。我相信,具備這兩樣能力的她學習不會差。除了這些大方面會給孩子一些引導,為她創造一些條件,其他的方面我儘量讓孩子多體驗,讓她自己選擇。比如課外活動,都是按照她的喜好選擇。每個週末的活動,我們會一起找出幾個,然後讓她挑選和決定,吃多少飯,穿多少衣服,看哪本書,只要她自己會選擇,就儘量讓她自己選。這是培養獨立人格的關鍵。

五、做學習型的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進步

養育孩子是一件“百家百樣”的事情。因為每個孩子特點不同,每個家庭狀況不同,每個父母為人處世方式不同,所以每個孩子的每個階段的養育也就不盡相同。如果我們用教育1歲孩子的方式去教育3歲孩子,肯定教不好。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保持學習的主動性。在孩子兩歲時,我學習了兒童心理學,瞭解到了孩子生字發育的心理特徵,在每個階段面對孩子的“問題”時就不那麼心慌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自己成長中的一些問題和困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同時使自己成長起來,真是一舉兩得。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教育家都在強調:孩子才是我們最好的老師。現在,即便學了這麼多育兒知識,可回看我陪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還是有一些遺憾,大多是因為我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我想,這可能就是我和孩子一起成長中未完成的功課吧,需要我們更加努力地完善自身。我沒有什麼大的育兒經,我的這套教養理論究竟有多少是對的,那還得等我的女兒長大的那一天,等她能很好的經營自己的生活的那一天,我才能得出結論。所以這些談不上經驗,只是一個分享而已。

幼兒園育兒心得體會10

如果您的孩子是在園幼兒,幼兒園都會在大班階段加強入學準備教育的。至於家長如何在家中對孩子進行教育,這就需要您多和幼兒園老師溝通,瞭解您的孩子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強培養,針對孩子的實際進行有目的的教育。幼兒期的孩子,往往被認為是無憂無慮,孰不知在他們的內心世界,尤其是學前後期的一部分孩子,由於完成任務能力差,不同程度受着自卑的干擾。我曾經對我班學生進行調查,在家長問卷中有48%的孩子存在着輕視自己的傾向,同時,我注意到有39%的孩子極少或從來不敢在外人面前大膽表現自己。調查表明,這與獨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太陽”,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的密切關係。由於幼兒園採用以遊戲為主,保持統一的教學方式,幼兒還感受不到因缺乏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產生的困擾。而到了國小一年級,環境、老師的改變,特別是國小以授課為主的教學形式才使這些無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的孩子產生了危機感。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培養:

一、在自信中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

要讓幼兒社會性能力得到充分發展,首先老師要尊敬、信任幼兒,充分培養、鍛鍊其能力,使之在自信中發展自身的基本能力。幼兒無論每學做一件事情,老師要讓他們感到自己行,特別對於大多數能力平平或發展稍落後的孩子來説,獲得成功的機會較少,這就需要老師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對能力弱的孩子安排其能勝任的活動任務,讓他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體驗自己力量和成就,在成功的喜悦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所以老師只要善於利用種種機會幫助幼兒獲得她這個年齡階段能夠掌握的各種能力,如認知能力、動手能力、運動能力及社會交往能力等,使幼兒有了自信,感到自己有做好這件事的能力,幼兒社會適應能力使會自然而然形成,這對他們走向相對獨立的國小大有益處。

二、在平等中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

幼兒的興趣在於遊戲之中,尤其是自由選擇的遊戲。針對這一點,我設計了各種遊戲活動,讓幼兒以一種和大人平等的地位參與遊戲。在活動中,我不將自己的意識強加於幼兒,不事告訴幼兒幹什麼,而讓幼兒在活動前學會事先計劃,我引導、鼓勵幼兒多判斷,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陳述自己的觀點。

三、在鼓勵中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能力

幼兒有上進心,表現欲強,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老師應正確引導,恰當鼓勵,讓幼兒良好的表現慾望得以充分發揮,鞏固已具有的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克服缺點,為自己,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成為培養其做事能力的強大支力。幼兒有些微進步,我就及時給予具體的表揚,投以讚許的目光。幼兒園與國小是兩個不同的生活與學習環境。孩子在幼兒園得到老師和保育員的精心照料,而到了國小,許多方面都要求孩子自我管理了。如課間10分鐘,需要孩子自己安排活動,包括喝水、上廁所等;在幼兒園孩子們是以遊戲為主要活動形式,是寓學於玩的,而到了國小則是以課堂學習為主要活動形式了;在幼兒園一般都能保證充足的午睡時間,而到了國小可能就沒有午睡時間或只有短暫的午休。還有,孩子每天早晨入園時間往往不是限制得很死,但到了國小則必須在規定時間到校。上面種種差異就必然形成一個坡度,要求孩子去適應一種變化了的學習生活。為了減緩這一坡度幼兒網,增強孩子的適應性,在大班階段家長就要加強對孩子進行入學準備方面的教育。

一般説來,在孩子入學前這幾個月裏,家長可側重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嚮往上國小的心理準備。為了讓孩子高高興興地進入國小,家長要使孩子內心產生想上國小當個國小生的願望。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兒園時,在路上見到許多國小生揹着書包上學校,這時,您不妨對孩子説:“瞧,這些哥哥姐姐多神氣!”使孩子產生羨慕之情。在這方面家長要特別注意的是,決不能用上國小對孩子施加壓力,進行恐嚇。如:“瞧你這麼坐不住,將來上國小可要受罪”“你這麼好動,將來上國小讓老師好好治治你!”這樣説會造成孩子對上學產生恐懼感,不利於入學的心理準備。

2、自我管理能力。一位家長説:“我一年差不多要給他買100塊橡皮,買了就丟!”還有的家長説孩子的書包像“字紙簍”;亂得要命。國小生這種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學前期家長包辦—切,未能培養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大班家長要注意讓孩子自己整理圖書、玩具,收拾小書包和生活用品等,以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3、有意注意。培養孩子有意注意很重要,我曾聽國小老師説,在國小低年級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並非智力落後,而是由於注意力渙散。家長可以多與孩子玩棋類遊、拼圖遊戲,這對培養有意往意很有益。

4、生活規律化。從現在開始,家長應培養孩子早起、早睡,生活有規律,使孩子將來能適應國小的生活節律。

家長對孩子進行入學準備教育,不是指提前教拼音、識字等,也無須把家的玩具收起來,更不需要讓孩子進學前班,而應從上述這些方面對孩子進行培養和教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