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上作文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6W

要想提高個人的社交溝通水平,寫好一篇作文是很重要的,在明確作文的主題後,同學們才能更好的寫作,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月考上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

月考上作文5篇

月考上作文篇1

語文書中的課文《學與問》告訴我們:要求得真知,必須勤學好問。而好問是最重要的。

波蘭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很好問,美國舉世聞名的大發明家愛迪生也是如此好問。

愛迪生從小就愛問“為什麼”。有一天,媽媽正在廚房裏忙着,愛迪生好像有了個驚人發現似的跑來,睜大眼睛問:“媽媽,咱們家的那隻母雞真奇怪,它把雞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為什麼?”媽媽笑了,她放下手裏的活,認真地對愛迪生説:“雞媽媽那是在孵小寶貝呢!它把蛋捂熱後,就會有小雞從裏面爬出來了。你看咱家那些毛茸茸的小雞,它們都是被雞媽媽這樣孵出來的。”小愛迪生聽了,覺得很神奇。他認真想了一會兒,抬頭問道:“難道把雞蛋放在屁股下面暖和暖和,小雞就能出來?”“對啊,就是這麼回事!”媽媽微笑着點頭。等到飯做好了,媽媽忽然發現小愛迪生不見了,哪兒都找不到。媽媽着急了,大聲喊兒子的名字。這時,聽到庫房裏傳來了他的答應聲。媽媽覺得很奇怪,過去一看,原來愛迪生在那兒做了一個“窩”,裏面放了好多雞蛋,他一本正經地蹲在上面,媽媽更奇怪了,問道:“你在幹什麼啊?”愛迪生説:“媽媽,你不知道嗎?我在孵小雞啊!”

就這樣,在這個不怕問“為什麼”的母親的教育下,愛迪生雖然沒有讀過幾年書,卻搞出許多偉大的發明,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我們要從小養成了勤于思考和提問的習慣,愛迪生一生的成就就是最好的佐證。如果你對世界始終保持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那説不定你也能成為一個發明家。

月考上作文篇2

發問是思想的初步,是研究的動機。一切知識劉曉雪——《發問》的獲得,大都由發問而來;新發明、新創造也常常由發問開端。能發問、勤發問的人頭腦自然會日益豐富,眼光自然會日益敏鋭。別人不肯動腦筋的地方他偏會想出驚人的見解;別人認為平常的事物,他偏會看出不平常的道理。

這樣的人古今中外有的是。

蔡倫看棉絲紙是宮廷專用的,還浪費材料。他偏要發一個問:“怎樣才可以作出民間也可以用的節約紙呢?”經過他不斷地努力,終於創造了中國四大發明的“造紙術”。

袁隆平看到英美一些國家培育出了新品種——雜交水稻。他問自己:“為什麼國外可以培育出新品種,中國卻不行?我也要培育出雜交水稻!”他每年都會來到水稻田,一株一株的觀察,研究,尋找變異的水稻。經過了三十年的培育,終於找到了許多種高產品,成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畢晟覺得雕版印刷術太麻煩了,他覺得應該創造出一種簡便的印刷術,他不斷地問自己:“應該怎樣做?這樣行嗎?不行不行。那這樣?……”經過他不斷地探索與製作,終於創造了“活字印刷術”。

哥白尼發現《聖經》中的“地心説”有些情理不合,因為在划船的時候看到的是船在動,岸不動。那麼按照“地心説”的方法就是船不動,岸在動。這當然是不對的了。於是哥白尼經過多年的天文研究提出了“日心説”的新觀點。但因為怕迷戀聖經的教徒為自己帶來麻煩就遲遲沒有發表。在他去世的那天他終於看到他的朋友幫他出版的“日心説”了。

月考上作文篇3

有時,我們也常問自己,是否聽過無數道理,我們就一定能過好這一生呢?

有一句廣為人知的廣告詞:我們聽説過無數的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這句話令人反躬自省。

明是非,知美醜,辨善惡,懂道理,確實是我們過好這一生的前提。人若不明是非,何以為人?人若不知事理,與禽獸何異?但是,道理如果僅僅停留於“聽”,止步於“懂”,而不能內化為我們強大的精神動力,外化為我們果敢決絕的行動,那麼,懂得再多於我們過一生又有多大的用處麼?

陸游説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知足常樂”,陶淵明懂得這一道理,更用實際行動踐行這一道理。他認識到,“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於是,他不再為五斗米折腰,依然絕然地躬耕南畝,吟嘯山林。雖只有濁酒一杯,淡茶一盞,破衣一襲,他卻能坦然而快樂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其實,很多人都明白:知足者多樂。然而,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做到呢?有的人汲汲於名利,錯過了“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的親恩;有的人汲汲於富貴,錯過了“人生結交在始終,莫為升沉中路分”的友情;他們為名韁利鎖所累,一生如飛蛾撲火般無怨無悔,錯過了春花,錯過了秋月。如此人生,道理知千條,又焉能過好?

宋楚瑜説得好:豐碑無語,行勝於言。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史鐵生明白這個道理,更把這個道理化為無窮的動力,用自己的生命去踐行。雙腿殘疾,身患尿毒症,人生的苦難莫大於此。然而史鐵生沒有被不幸擊倒,他用強大的精神信念同孱弱的身體抗爭,用孜孜以求的寫作行動,書寫了人生的輝煌。人生如史鐵生,雖不完滿,夫復何憾?

我們同學們都知道:“鑿壁偷光”成就了匡衡,“懸樑刺股”成就了孫敬,“程門立雪”成就了楊時。天上沒有掉下來的知識和才能,“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放清香。”懂得這個道理,卻不願付諸切實的行動,如此求學,又焉能獲取真知?

道理之於人,猶如航船上的指南針,指引我們人生正確的航向;行動之於人,猶如航船上的槳,只有不停地奮力划動,人生之舟才能抵達理想的彼岸。

行勝於“理”,若能謹記此點,又何愁過不好這一生?就讓我們以此自戒,自勉吧!

月考上作文篇4

孫中山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在我們班裏,就有這麼一個好問的人。

她,個子不高,腦袋也不大。可是,她那個小腦子裏似乎裝滿了許多個問號,每天總會問許多的問題。

一次數學課上,老師正滔滔不絕地講解數學題,同學們在聚精會神地聽講,這時,一隻小手高高地舉了起來,“你有什麼問題嗎?”老師很驚訝,同學們也都不約而同地向她投去詫異的目光。

“老師,”她的臉漲得通紅,“您能不能把這道題目再講一遍?”

於是,老師又重新講了一遍,問:“聽懂了嗎?”

“嗯,明白了。”她用力點點頭,“可是,能不能換一種方法做?”説着,她就講出了自己的方法。

老師聽了聽,便把她的算式寫在了黑板上,認真地思考了一會兒,問我們:“她的方法對不對?”“不對!”我們異口同聲地説。

“老師,我錯在哪兒?”她疑惑不解,眉頭皺成了“川”字。

老師説,這道題目主要是考你有沒有對號入座。

她沉思了一會兒,終於説出了正確的答案,緊鎖着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了。

這個好問的女孩就是徐永鑫。

這時,我又想起了孫中山的那句話。是啊,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問題也不去問,那麼又能學到什麼知識呢?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

月考上作文篇5

我們每天都要去學校。在學校,要學很多很多的知識,可是,你怎麼可能知識一一裝進腦袋呢!即使你是在聰明,記憶力再好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師的話,一五一十的全部記下來,更何況,如果有不懂的話,還只不定怎麼辦呢!在日常生活裏我們不僅要學,好要問!

人們通常把有知識的人叫做“有學問”的人,這個説法非常好!因為要想當一個有知識的聰明人,不僅要學,還要問!要做到不懂就問。有些人,遇到一些作業上的難題,總是不敢去問老師或者同學,因為他們膽小,不好意思去問,我們要學習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從小就喜歡問,對世間的事物充滿了好奇。我們是要面對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的,不能不懂就憋在心裏,遇到不會的事就多問幾個為什麼。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要善於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這樣我們才能夠領悟深刻的道理。

伽利略17歲那年,考進了比薩大學醫科專業。他喜歡提問題,不問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我們要學習學習他的品質!

再比如我,我就喜歡問,不懂數學,語文,英語的題目,就會問老師同學,不要不好意思,我們生活同一個祖國裏,我們就如親人!

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我們要勤學好問,不懂就問,千萬不能不懂裝懂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