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發言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6W

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本站小編整理了全國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發言,希望大家喜歡。

全國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發言

扛起“全面試點”使命擔當 打造全國產改“江蘇樣板”篇一

江蘇是實體經濟大省,也是產業工人集聚大省,現有產業工人2300多萬。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視察地方就來到江蘇,賦予我們“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為江蘇在現代化新徵程上謀劃推進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戰略指引。作為產改全面試點省份,我們堅決用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引領改革實踐,以“為全國探路”為己任,立足江蘇實際,積極探索實踐、爭創特色品牌,努力為全國產改貢獻江蘇力量。

一、把“黨的領導”主線貫穿始終,系統展開產改整體佈局。

堅持“黨建帶工建、促產改”,把黨的領導體現到改革全過程各環節。一是以上率下匯聚工作“一盤棋”。省委連續三年將產改納入常委會工作要點,省委書記婁勤儉同志多次作出批示、提出要求,2020年納入全省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省市縣均成立產改聯席會議,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工會牽頭抓總、部門各司其職的工作格局。二是因地制宜繪好改革“一張圖”。科學制定全省產改總體方案,並明確政治建設、賦能成長、維權服務、支撐保障、聚力共建“五大工程”。出台40項配套文件、明確400多個主要政策點,指導市縣全部出台產改方案,構建起較為完善的改革“四樑八柱”。三是延伸觸角打通最後“一公里”。省級層面選取5個設區市、110家企業先行試點,帶動市縣785家企業參與,在重點企業開通產改直通車,派出589名產改聯絡員、觀察員精準指導。結合非公企業“三創爭兩提升”、勞模支部“雙創雙提升”活動,持續加強改革政策宣傳,全社會關注、支持和參與產改的氛圍日益濃厚。

二、把“服務大局”原則貫穿始終,唱響建功奮鬥時代強音。

緊扣“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與時俱進推動產改貼近中心、融入大局,激勵廣大職工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建功奮鬥。一是主動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圍繞“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長三角一體化、蘇南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江蘇自貿區發展,在蘇州、無錫、連雲港等地,選取10個地區、18家企業展開改革探索,引導產業工人在國家戰略大局中提素質、強本領、作貢獻。近期,還將重點圍繞服務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與時俱進謀劃一批改革試點任務、重點項目清單,更好發揮產改在重大戰略實施中的基礎性作用。二是全力服務自主可控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重點圍繞全省“531”產業鏈發展需要,深化落實“英才名匠”、“青苗”育人、“匠人匠心”三項計劃,年均新增高技能人才15萬以上。着眼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深度融合,積極推進國家產教融合試點,集中力量建設10所應用型本科院校、20所高水平高職院校,建成產教融合實訓平台100家、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300家。三是持續掀起創新創造熱潮。連續16年開展十大重點工程勞動競賽,廣泛組織百萬技能人才崗位練兵,近三年參賽職工2600萬人次。探索成立跨區域、跨行業的勞模創新工作室聯盟,在省科學技術獎中專列工人創新項目,鼓勵高技能人才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工藝革新等方面奮發作為,湧現出何光華、田明等一批“大國工匠”,一線技術工人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三、把“工人至上”理念貫穿始終,助力產業工人賦能成長。

將改革重心向“提高職工素質、維護職工權益”聚焦,圍繞工人急難愁盼,精準施策、全面發力。一是加強政治引領提高職工認同感。出台加強產業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深入開展勞模工匠進校園、思政教師進企業“雙進”活動。建立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質黨員“雙培養”制度,在“兩代表一委員”推選、勞模表彰等方面向一線職工傾斜,目前產業工人在全省新發展黨員中佔14%、在省級“兩代表一委員”中佔10%左右、在今年候選省勞模中佔45%。二是暢通發展通道提高職工成就感。突出“技高多得、多勞多得”,在全國率先開展集體協商健全產業工人薪酬激勵機制,大力推廣技術創新、能級工資等專項合同,推動工人技能水平與薪酬等級掛鈎,受益職工66萬多人。強化一線工人、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同等評價、同等待遇”,建立技能人才和技術人才的“互轉”渠道,試點技師、高級技師直接認定,去年5709名技能人才獲工程類職稱。三是注重關愛幫扶提高職工獲得感。出台高技能人才服務《實施辦法》,在人才公寓、就醫、子女入學等方面提供高層次人才同等待遇。完善職工教育培訓機制,創新“終身教育積分銀行”“農民工求學圓夢”等載體,去年省級投入專項經費40億元,幫助659萬人次工人提升學歷技能。堅決打好職工脱貧攻堅戰,2.3萬建檔立卡職工家庭提前脱貧解困。

四、把“試點先行”導向貫穿始終,推動江蘇產改春色滿園。

產改直接面向企業、面向職工,企業情況有別、職工需求各異,必須通過科學試點不斷積累經驗、積極穩妥推進。一是聚焦重點行業,強化示範帶動。突出國有企業、非公企業、紡織行業,鼓勵支持110家省級試點企業大膽探索實踐,中車慼墅堰所為技術工人定製10級晉升階梯,南瑞集團對在編與編外職工實行“十同”待遇,徐礦集團聚焦“十個突破”讓職工共享發展成果,均取得良好效果。二是注重簡政放權,鼓勵基層創新。放寬職稱評審權限,選取3家企業試點自主評審,亨通集團成為全省首家獲得正高級職稱評審權的民營企業。擴大技術人才享受同等待遇路徑,徐工集團建立技能等級“雙認證”體系、SK海力士實行“操作工、技術員、工程師”職位轉換,深受職工好評。鼓勵企業自主培訓職工,全省建成紅豆大學、海瀾商學院等44所示範性企業大學。三是及時總結經驗,放大試點成效。比如,泰州在全國率先實行的“能級工資”協商、常州推行的技術創新專項集體合同,我們都在全省總結推廣,已經成為江蘇產改的“靚麗名片”。隨着改革不斷深入,我們越發感到:產改是事關黨的執政根基的重大政治任務,必須堅定不移抓;是事關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重大發展任務,必須久久為功抓;是事關廣大職工福祉的重大民生任務,必須秉持初心抓。我們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更加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產改工作持續推向縱深,以“全面試點”新的過硬成果,為全國產改大局作出江蘇貢獻!

聚焦技能素質提升 服務龍江產業振興深入推進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篇二

黑龍江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為深入貫徹黨中央關於“十四五”時期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的戰略部署,省委將“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新時代產業工人大軍建設”納入“十四五”規劃。省總工會確立“造就一支宏大的新型產業工人大軍,當好主人翁、建功新龍江”工作主線,協調成員單位,聚合資源力量,為龍江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一、舉旗幟、築信念,全面加強產業工人大軍思想政治引領

黑龍江是馬克思主義傳播最早的地區之一,“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時代賦予龍江最鮮明的思想政治標識。我們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職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有機融合龍江精神傳承,凝聚振興發展力量。一是思想政治引領,立根塑魂。省委出台加強和改進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措施,建立省直13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將產業工人思想政治建設納入省委思想教育道德計劃。陸續製作開播電影《開國工匠》、紀錄片《豐碑》,為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省總工會投入1600萬元,啟動“產業工人思想政治骨幹引領工程”,培訓1.5萬名骨幹,以工作崗位為核心,以基層單位及周邊為輻射半徑,基層工會助力搭台,廣泛開展宣講活動,充分釋放骨幹隊伍“播種機”效能。二是勞模工匠引領,示範帶動。省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弘揚“三個精神”。在2020年評選的102名全國勞模中,產業工人佔比達41.2%。省總工會選樹100名“龍江工匠”,首次給予每人一次性獎勵5000元,以劉伯鳴、裴永斌、劉麗為代表的一批“大國工匠”脱穎而出。選樹300對“好師傅好徒弟”、評選33項職工創新項目、1000項“五小”創新成果等,獎勵資金695萬元。三是推動思想教育有形化具象化,持續提升教育傳播效能。挖掘利用哈爾濱市全國第六次勞動大會舊址,啟動“黑龍江省工人運動史紀念館”建設。大慶“新時代產業工人思想教育基地”已接待496場次、5.8萬名省內外產業工人蔘觀學習。打造鐵人王進喜紀念館、1205鑽井隊等省內15家思想教育基地,建設100家企業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點,做實載體,優化體驗,增強教育效果。

二、搭平台、築賽道,打造適配龍江產業轉型升級要求的技能人才隊伍

推動龍江產業升級,讓共和國“工業搖籃”迸發出新的時代活力,是龍江振興面臨的首要任務。我們將提升職工技能素質作為產改核心任務,努力為龍江振興發展蓄勢貯能。一是盯牢契合點,開展“五個百萬”職工勞動和技能競賽。省政府出台競賽實施意見,成立競賽委員會,在全省開展勞動、技能、創新、節能、安全“五個百萬”職工勞動和技能競賽。聚焦省委確定的128户重點企業,支持一重集團等大型國企開展示範性競賽;聚焦500個省級“百大項目”,開展勞動競賽;聚焦高端裝備製造等重點產業,開展技能競賽。推動3531家規上工業企業、4134家國有企業率先發力,帶動競賽向非公企業和新興產業拓展。各級工會舉辦競賽10758場,參賽企業2.6萬家,佔已建工會企業的73%,參賽職工579.6萬人次,轉化經濟效益12.6億元。初步建立培訓、練兵、競賽、晉級、獎勵“五位一體”技能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實現了企業增效益、職工提技能、全社會尊重的良好效果。二是找準突破點,構建省、市、縣、企業系統化競賽格局。激勵引導產業工人練本領、提技能,建設技能人才發展梯隊。一年來,提升技能等級1.34萬人。黑龍江技師學院等3所院校被評為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基地,實現歷史性突破。三是抓住着力點,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省級下達就業補助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資金39.7億元,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65.9萬人次。目前,全省技能人才已達208萬人,佔產業工人總數的48.5%。

三、抓融合、解難題,創新技能人才開發培養模式留住適齡勞動力資源,破解企業用工難和技能人才老化問題,是我省目前着力解決的突出問題。我們以齊齊哈爾市為試點,由市總工會牽頭推廣“人教崗”模式,推動職業教育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為壯大產業工人隊伍提供保障。一是組建一套工作專班。工會牽頭,抽調工作人員,引入22家大中型企業,構建起區域聯合體。二是建立一套數據系統。大範圍開展人力調查,據實建立“城鄉青年勞動力資源信息庫”和“規上工業職工培訓需求庫、企業用工需求庫”,收錄35週歲以下、未繼續升學和未穩定就業人員29.33萬人,崗位1.43萬個,擬培訓職工4.98萬人。三是打造一套工作模式。按照“調查+培訓+服務+就業”模式,以技師學院為核心,源頭輸入培養4634人,訂單就業2498人,開展補貼性技能培訓8.39萬人次。實踐證明,“人教崗”模式實現了技能人才開發、培養與就業之間的精準對接,符合龍江省情。為助推就業,省總工會成立“工橋通業”職工就業再就業實體服務中心,運行6個月,錄入求職人數48545人,實現就業6515人,發揮了工會組織的橋樑紐帶作用。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東明同志的要求和本次會議的部署,推動產改全面試點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

服務國家戰略 助力城市發展加快打造一支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篇三

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成都作為首批全面試點城市,認真貫徹黨中央“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升、權益上維護”總體思路和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要求,在全國總工會的關心指導下,着力在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隊伍壯大等領域創新探索,初步形成與現代產業體系相適應的改革政策體系,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提供了強大的技能人才支撐。

一是堅持思想政治引領,引導產業工人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堅定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引導職工羣眾聽黨話跟黨走,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羣眾基礎”的重大要求,按照加強和改進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建設的改革任務,把新思想新理念引領擺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首要位置,深入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大政方針等宣傳宣講,廣大產業工人篤信新思想踐行新理念、擁戴核心維護核心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更加堅定。堅持工人階級地位不動搖,增加產業工人在各級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羣團組織代表委員中的比例,實現產業工人在工青婦等羣團組織掛職兼職全覆蓋。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新時代產業工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引導產業工人心繫“國之大者”、厚植“家國情懷”,與黨和國家事業、城市改革發展同呼吸共命運,爭當有理想守信念的最美奮鬥者。

二是堅持人力資源協同,着力構建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全面落實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的戰略要求,深化技能成都建設,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在全國率先推出技能人才優先落户等人才新政,吸引新落户青年人才47萬餘人,高技能人才佔技能人才比重超過32%。首推全民技能免費培訓計劃,市場化運營蓉漂人才發展學院、成都工匠學院,每年免費培訓超過50萬人次。堅持產教訓融合、政企社協同,把專業辦到企業、將學院建在產業功能區,規劃建設成都國際職教城、國際合作教育園區。倡導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價值導向,持續舉辦百萬職工技能大賽,實施“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計劃,培育有技術會創新的“成都工匠”1812人。

三是堅持以產興城聚人,全面搭建產業工人建功立業舞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要在城市落得住,關鍵是要根據城市資源稟賦,培育發展各具特色的城市產業體系”。成都深入落實創新產業工人發展制度的改革任務,規劃建設15個產業生態圈、66個產業功能區,大力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加快打造“成都製造”“成都服務”品牌,實施“產業生態圈人才計劃”,打破產業工人職業轉換、崗位調整、職位晉級限制,在全國率先推出新職業人才支持政策和職稱評價辦法,引導產業工人在建設產業生態圈和功能區、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中建功立業,錘鍊敢擔當講奉獻的精神品格,6155名優秀勞動者被評為國家省市勞動模範。

四是堅持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加快打造產業工人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堅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佈局的重大要求,秉持“人城產”邏輯,堅持“一個產業功能區就是若干新型城市社區”理念,以軌道交通引領產業功能區“獨立成市”,變職住分離的工業園區為功能複合的高品質生活社區,建成首批40個示範性產業社區,產業工人實現基本生活需求在產業社區解決。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完善產業工人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機制,建立勞動關係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聯動處置機制,以遠期產業人口編制公共服務規劃,開工建設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賃住房8.8萬套,依託4627公里天府綠道打造產業工人上班的路(回家的路)1127條,構建形成產業工人普惠服務體系。成都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創新實踐,凸顯了夯實黨執政根基的政治導向、落實製造強國戰略的目標導向、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產業工人隊伍的思想觀念、技能素養、敬業精神、城市認同為之一新,有力推動了城市發展全方位深層次進步。發展活力持續迸發,全市產業工人規模超過600萬人,技能人才總量達234.5萬人,新職業人羣規模達63.7萬人、居全國第3,成都經濟總量躍居全國城市第7位,GaWC全球城市排名從2016年第100位躍升至2020年第59位。產業實力持續提升,去年成都工業在全國萬億級城市中率先全面復工、率先增速轉正,“十三五”時期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居副省級城市第一方陣,新經濟總量指數全國第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萬億,產業結構高級化指數高於全國6個百分點,開放型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基層基礎持續鞏固,黨建引領、黨羣共建作用充分發揮,產業工人中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基層羣團組織達7.7萬個、其中工會組織3.2萬個,基層黨羣組織對產業工人的組織動員力顯著增強,匯聚起走好新徵程建設現代化的磅礴之力。

成都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全國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經驗交流會議精神,學習借鑑先進經驗做法,繼續在深化改革試點中當先鋒闖新路,精心籌備第七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加快打造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產業工人大軍,為建設製造強國貢獻成都力量。

明定位 拓通道 搭平台 優機制全力推進“雙師型”人才隊伍建設篇四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由原中國南車集團公司和中國北車集團公司重組而成,歷史可以追溯到1881年,今年是創建140週年。中車目前已成為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先進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連續多年銷售收入居全球行業第一。中車成立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蒞臨視察,希望中車持續領先領跑,帶動整個裝備製造業比學趕幫超。我們牢記總書記囑託,把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保障,制定了《中車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意見》,把技術工人作為世界一流人才隊伍的有機組成部分,全面提高產業工人素質,在“雙師型”(技師和工程師)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實踐中,我們採取了“1244”工作方法,即:明確一個目標、拓寬兩個通道、搭建四個平台、完善四項機制。

一、明確一個定位目標

推進全球一體化人力資本管理體系建設,明確“雙師型”人才培養“兩具備、四作用”定位目標。“兩具備”:一要具備精湛技能、豐富經驗,能夠獨立解決關鍵難題;二要具備理論基礎、創新能力和傳授能力,能夠實現成果轉化和技藝傳承。“四作用”:一是解決現場問題、攻堅克難;二是名師帶徒、技藝傳承;三是產品交付、售後服務支撐;四是培養高技能領軍人才。

二、拓寬兩個發展通道

創新產業工人全職業生涯培訓培養機制,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制定《核心人才管理辦法》《青年人才成長實施意見》《技師管理辦法》等制度,構建“雙師型”人才成長的“兩個發展通道”:一是職業發展通道。在國家確定的5個等級基礎上,增設了“子公司技能專家→集團技能專家→集團資深技能專家→集團首席技能專家→中華技能大獎”5個發展層級,引導廣大技術工人爭當高技能領軍人才。二是職稱發展通道。在專業技術職稱評聘中,設立了技藝傳承、職業標準、教材開發、獨有操作法、專利發明和崗位業績貢獻等量化條件。授權制造類企業開展技能人才工程系列初級職稱評審。截至2020年末,中車擁有正高級職稱1人、副高級職稱73人、中初級職稱1113人。

三、搭建四個提升平台

堅持“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人才發展原則,搭建了“四個提升平台”:一是國際化高端技能人才培訓平台。每年至少舉辦境外高技能人才培訓班1期、集團級技能人才培訓60期,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強化生產與課堂零距離鏈接,拓展“高端視野”,提升“高超技能”。二是金藍領和勞模創新工作室平台。制訂了《金藍領和勞模創新工作室建設指導意見》,每兩年組織一次集團級工作室評審、命名,並給予5萬元經費支持。目前中車擁有“雙師型”人才領銜的全國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11個、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32個、省市級勞模和技能大師工作室287個。三是技術比武技術練兵平台。集團每兩年組織一次職業技能競賽(人社部批准的國家二類競賽),製造類子公司每年都開展全員崗位練兵活動和不同工種技能比武活動,以賽帶訓、以賽促訓引導產業工人提升技能水平。四是中車“高鐵工匠學院”平台。按照發改委、工信部產教融合要求,在全國總工會、鐵路總工會大力支持下,依託人力資源中心、中車大學資源和設備,五年內按每年不低於100萬元的集中投入,把中車“高鐵工匠學院”建成勞模大師創新高地、技能培訓示範基地、綜合素質提升基地、工匠精神教育基地。

四、優化四項激勵機制

按照“體面勞動、全面發展”要求,構建了“四項激勵機制”:一是政治激勵機制。強化和創新黨建工作,產業工人中黨員發展比例超過40%,其中黨的十九大代表3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3人、省市兼職工會副主席10人。二是薪酬激勵機制。落實《核心人才管理辦法》,部分首席技能專家薪酬達所在企業副總師水平,部分資深技能專家達所在企業中層水平。9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中,最高年收入達到67萬元,是所在企業職工平均收入的5倍。三是成果激勵機制。落實科技部要求,在公司各級科技獎項中設置了“技能人才組”。2020年,有11項產業工人創新項目獲得中車科學技術獎。加強對先進操作法的總結、提煉、推廣,使先進操作技能可以更好傳承。四是榮譽激勵機制。2020年,中車有10名產業工人被評為全國勞模,有17位高技能人才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對作出突出貢獻的技能人才,集團公司主要領導親自接見、慰問,黨政工團聯合表彰,讓高技能人才更受尊重、更有尊嚴、更顯價值。下一步,中車將全面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勇擔國資委確定的“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重任,探索發揮“鏈長”作用,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持續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為打造“國之重器”、擦亮“國家名片”、實現我國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提升產業工人隊伍地位匯聚企業高質量發展力量篇五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甘肅省政府控股的特大型採、選、冶、化、深加工聯合企業,主要生產鎳、銅、鈷、鉑族貴金屬及有色金屬壓延加工產品等,是中國最大的鎳鈷生產基地和鉑族金屬提煉中心。2020年位居“世界500強”榜單第369位,位列“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第93位。公司現有員工32190人,其中一線產業工人20793人,高級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11081人,佔產業工人總數的42.3%;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產業工人有10207人,佔產業工人總數的38.97%。自開展試點工作以來,公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把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作為公司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從解決產業工人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入手,破除制度機制障礙,建立健全和落實各項制度,努力讓產業工人有地位、有前途、有獲得感,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企業也因此獲得更好發展,2020年,在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公司利税比2019年增長8%,今年一季度利税比去年同期增長41.3%。

一、完善主人翁制度安排,讓產業工人有地位一是為產業工人蔘政議政和參與企業管理創造條件。

在推選人大和政協任職人選時,注重推薦產業工人,公司在省、市、區人大和政協的任職人選中,產業工人佔比由2020年前的26%提高到30%。建立完善產業工人蔘與基層黨建、羣團工作和公司治理,職工監事職工董事,一線工人職工代表參加公司黨委全委會、總經理辦公會和安委會制度。產業工人在一線黨支部支委的任職比例從2020年前的15%提高到22%,在公司工會的任職比例從6%提高到18%、在公司職工代表中的佔比從40%提高到60%。二是加大吸收優秀一線工人加入黨組織的力度。2020年發展黨員128名,實現了班班有黨員、黨員是骨幹的目標。三是提高產業工人評模評先比例。將一線工人在公司勞模評選中佔比從2020年前的50%提高到60%、“金川工匠”與先進生產者全部從產業工人中產生。四是廣泛宣傳產業工人勞模。開展“雲課堂”勞模宣講活動5期、組織訂單式勞模宣講32場次,在媒體刊發產業工人的先進事蹟223篇,建立以創新者名字命名技術創新成果和先進操作法制度,讓產業工人有地位、受尊重。

二、創新職業發展機制,讓產業工人有前途一是拓展產業工人發展通道。為產業工人設計了擔任基層車間內設機構負責人,擔任首席工程師、首席技師,“階梯型”晉升技術等級,通過技能競賽破格晉升技術等級,獲得省勞模及享受省級政府特殊津貼以上榮譽破格晉升技術等級等5條職業發展通路。2020年,1347名產業工人晉升技能等級;3名業績突出、現場管理能力強的一線產業工人提拔為基層車間內設機構負責人;23名一線工人分別擔任主管工程師、首席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二是鼓勵產業工人創新創效。推行科技創新成果和專利利潤分成辦法,提取專利對外營銷淨利潤的20%獎勵發明人員。將職工創新成果對外交易獲得的265萬元利潤,全部用於獎勵成果創造人。推出“揭榜掛帥”選聘科研課題負責人制度,不設門檻、不問身份。截至目前,1081名一線工人蔘與科研攻關項目235個,全部享受項目津貼。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科技成果入股機制,籌備以產業工人科技成果入股的方式成立合資公司。三是樹立技能導向激勵機制。給予獲得“中華技能大獎”“隴原工匠”和“甘肅省技術能手”的產業工人每人2-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三、強化收入待遇保障,讓產業工人有獲得感一是持續提升一線產業工人薪酬與高技能人才待遇。設置井下津貼、高温津貼,績效和崗位工資向一線產業工人崗位傾斜、向艱苦崗位傾斜、向技能等級高的職位傾斜,產業工人薪酬增長率連續3年超過13%,增資幅度超過全員平均數。對技師及以上技能等級的產業工人每月分別給予500、1000至2000元的高技能人才津貼。二是強化產業工人安全和健康保障。做好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工作,全年支付人身保險費用921.13萬元。全面提高產業工人福利待遇,全年使用福利費用1.86億元。深入實施職工健康工程,全年開展體檢20749人次,舉辦健康講座230場次。為在崗職工購買了“百萬保障”補充醫療保險,將職工大病幫扶金額最高提升至100萬元。三是暢通產業工人表達訴求通道。充分運用“金川雲社區”等新媒體平台,方便產業工人反映問題、提出意見建議。截至目前,“雲社區”累計訪問量達452萬次,使用2.43萬人(次)。

金川集團公司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國有企業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此次會議精神,持續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

以人為本 共建共享實現員工與企業發展互促共贏篇六

豪邁公司創建於1995年,位於山東高密,是一家民營股份制企業。26年來,從一個只有34名員工、100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6%的鄉鎮企業維修車間,發展成為員工近2萬、總資產超百億的集團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輪胎模具製造商,成為美國通用電氣、德國西門子、法國米其林和日本普利司通等20多家世界500強的合作伙伴。公司去年完成產值101億元,上繳税金8.5億元。在山東省、濰坊市改革領導機構和高密市委大力指導下,我們在去年初建立了由黨委書記、董事長任組長的組織機構和推進機制,出台《新時期員工隊伍建設改革試點方案》,圍繞建設享自尊、得關愛、崇公平、敬創新、愛團隊、重效率的豪邁員工隊伍,聚焦五個方面14項試點任務,堅持黨建引領,持續優化誠信體系、培訓體系、創新體系、薪酬體系、榮譽體系建設,改革初見成效。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堅定員工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

公司黨委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發展”的核心理念,明確了“一心一意抓發展、一條主線穿到底、一套班子擔雙責、一個目標共同體”的工作思路,探索出了“一個平台聚人氣,六項制度抓落地,八大機制增活力”的非公企業黨建新模式。投資1000萬元建成黨員教育中心,創新實踐“黨員與骨幹雙培養模式”,完善黨企負責人交叉任職、黨員奉獻積分、“1+3”黨員聯繫職工等制度。利用20個黨支部、80個黨小組、200餘個車間“黨旗飄飄”活動陣地,發揮690個工位上的“黨員先鋒崗”作用,凝聚打造民族品牌、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思想共識、行動自覺,把1.9萬名員工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

二是實施全員培訓,推動員工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全面提升。

秉承“有用就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顯其才”的人才理念,建立以培訓為主體的多樣化人才成長機制,在各個領域打造了一大批領軍人才。採用集中培訓、定崗培訓、車間班組培訓、師帶徒等方式,對新入職員工、骨幹、班組長、主管等持續不斷地進行分類培訓,每名員工年均培訓5次以上。建立校企聯合實訓基地,投資3億元建成豪邁職校,針對非機械類高校畢業生入職後自願“回爐再造”的願望,量身定製設立高級技師班,針對提升專業素養設立“夜大班”,累計培養5400餘人。完善《關於技術比武的管理規定》,廣泛開展“誰英雄,誰好漢,生產突擊比比看”等各類勞動競賽活動,公司產能屢創新高。

三是鼓勵全員創新,激發員工創造活力。

公司倡導“改善即是創新,人人皆可創新”的創新理念,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氛圍,建立從創新提案收集、評價、推廣、實施到激勵的閉環流程,形成一線員工提建議、專業團隊論證實施的高效運行機制。2020年共徵集創新改善提案29.16萬條,員工參與率達93%,創新成功率89%以上,創造效益1.1億元。通過集成系統創新,自主研發的連續流微通道反應器、碳化硅換熱器、往復式壓縮機等高精尖產品,打破發達國家壟斷。

四是堅持以員工為中心,發展成果與員工共享。

持續完善“合夥合作”為核心的公司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推行“人合資合”的股權激勵機制和薪酬分配體系,與員工共同打造事業共同體。按照高於當地同行業工資20%確定員工工資水平,建立每季度調整的工資增長機制,堅持薪酬分配向生產、研發等關鍵崗位傾斜。逐年降低大股東認股權,持續吸納優秀員工入股,員工股東達3460人,約佔員工總數的20%。公司每兩年組織一次全員參與的股東資格及認股評議活動,員工有權將“不合格股東”彈劾出股東隊伍;員工的任職、轉崗、提升、去留,都由員工通過民主評議做出抉擇。董事長是一號員工,所有大股東、高管都沒有特殊福利。設立管理、技術、技師三條成長成才通道,300多名一線員工晉升為中層管理人員,高技能人才達4237人,員工滿意率83%以上。作為全國首批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全面試點單位,我們一定落實好會議精神,勇立潮頭、先行示範,持續紮實推進改革,把豪邁建成世界一流公司,為製造強國建設作出新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