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建黨節徵文演講稿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9W

90年風雨兼程,90年滄桑鉅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華民族的歷史就翻開新的一頁!喜看今日中國,欣欣向榮、蒸蒸日上,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書寫着新的歷史篇章。

七一建黨節徵文演講稿

為什麼我們黨能夠有效擔當歷史使命,從根本上改變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為什麼我們黨能夠歷盡艱險、屢經挫折,在跌宕起伏的歷史進程中保持長盛
不衰?奧祕就在於始終保持與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認真回顧和總結黨的歷史,可以得到許多重要啟示。

一、必須始終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共產黨宣言》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階級性質和它堅持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決定了它除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從它登上歷史舞台的那一天起,就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併為之進行了最忠勇、最熱忱、最堅韌的鬥爭。1944年9月,毛澤東同志發表了著名的《為人民服務》的講演,第一次用最通俗、最曉暢的中國化語言闡明瞭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在《論聯合政府》中,他又作了更深入的闡述。從此,“為人民服務”這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就成為我們黨的座右銘,在中華民族的文化長河中孕育和昇華出一種全新的價值觀。1956年,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員的含意或任務,如果用概括的語言來説,只有兩句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每一個黨員的最高準繩。”改革開放後,他反覆告誡全黨,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考慮問題,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工作的標準。世紀之交,江澤民同志強調,“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他把黨的建設與執政興國的歷史任務聯繫起來,提出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黨的十六大後,以總書記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強調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統一起來。正因為我們黨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並且創造性地貫徹於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貫徹於我們黨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動中,我們黨才真正代表了中國社會的前進方向,得到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羣眾的真誠擁護。戰爭年代,人民羣眾把我們黨視為翻身求解放的旗幟,並在黨的領導下匯聚成浩浩蕩蕩的革命大軍,築成摧不垮、打不破的銅牆鐵壁,譜寫了陷敵於汪洋大海的人民戰爭的恢弘史詩;
和平建設時期,人民羣眾與黨同心同德,共渡難關,煥發出前所未有的首創精神,開創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局面。

90年的歷史告訴我們,要保持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就必須不斷強化全黨的宗旨意識,不斷夯實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基礎。必須看到,我們黨是一個在13億多人口大國長期執政的黨,這為我們踐行黨的宗旨、造福於人民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但是由於長期執政,一些人往往自覺不自覺地發生角色錯位,由“公僕”變為“主人”,有的濫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甚至以權謀私。因此,要切實加強黨的宗旨教育,使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恪守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對於共產黨人來説,權力就是責任、幹部就是公僕、領導就是服務。我們的權力是人民給的,必須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權、用好權,而絕不允許以權謀私,絕不允許形成既得利益集團,自覺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自覺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必須始終堅持貫徹黨的羣眾路線

歷史活動是羣眾的事業,人類社會進步的車輪是人民羣眾推動的,社會主義事業是人民羣眾創造的。共產黨人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黨的領導任務,就是代表人民羣眾,依靠羣眾的力量和智慧,為實現羣眾自身的利益而奮鬥。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羣眾觀點系統地運用到黨的全部活動中,形成並不斷髮展了黨在一切工作中的羣眾路線。1943年6月,毛澤東同志説:“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這就是説,將羣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羣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羣眾的意見,使羣眾堅持下去,見之於行動,並在羣眾行動會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後再從羣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羣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後來,他將其概括為“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痛心疾首於十年內亂對黨的優良作風的破壞,鄧小平同志反覆強調,一定要恢復和發 揚毛主席為我們黨樹立的羣眾路線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江澤民同志也強調,越是改革攻堅,越是面臨困難,越是要更加自覺地堅持黨的羣眾路線。新世紀新階段,總書記同志把堅持羣眾路線提到黨的生命線的地位來認識、提到事關黨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的高度來認識,反覆告誡全黨要堅持羣眾路線。正因為我們黨一以貫之地堅持羣眾路線,才能夠在不同歷史時期敏鋭而深刻地
體察人民羣眾的願望和訴求,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
才能夠不斷地為人民而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在艱辛的探索中形成科學的理論並制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
才能夠充分發揮人民羣眾的歷史主動性和創造精神,凝聚起改天換地、革故鼎新的巨大力量;
才能夠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黨的主張化為億萬人民羣眾的偉大實踐。可以説,沒有羣眾路線,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就沒有今天充滿生機和活力、蓬勃發展的中國。

90年的歷史告訴我們,黨在長期鬥爭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羣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是保持黨同人民羣眾血肉聯繫的法寶,是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政治優勢。新形勢下,針對一些黨員幹部羣眾觀點淡漠、羣眾立場缺失的狀況,有必要在黨內普遍深入地進行馬克思主義羣眾觀點和黨的羣眾路線的再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劃清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界限,牢固樹立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力量是人民羣眾的觀點,自覺地尊重人民羣眾、相信人民羣眾、依靠人民羣眾。要把堅持黨的羣眾路線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結合起來,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堅持民主集中制這一根本的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完善黨內民主決策機制,努力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堅持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努力拓寬和暢通人民羣眾政治參與的渠道,健全人民羣眾意志表達機制、決策信息反饋機制、重大事項公示和聽證機制等,讓廣大羣眾有序參與到重大決策中來,為他們行使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的權利創造條件。

三、必須不斷創新黨的羣眾工作

堅持和貫徹黨的羣眾路線,實現為了羣眾和依靠羣眾的統一,就必須下氣力做好羣眾工作。羣眾工作就是黨聯繫羣眾的工作,是組織羣眾、宣傳羣眾,關心羣眾、服務羣眾的工作,是把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宏偉目標與人民羣眾的現實利益聯繫起來的工作。我們黨歷來重視羣眾工作。早在1934年,毛澤東同志就深刻地指出,為要動員廣大羣眾參加革命戰爭,我們對於廣大羣眾的切身利益問題,羣眾的生活問題,就一點也不能疏忽,一點也不能看輕。他説:“如果我們單單動員人民進行戰爭,一點別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達到戰勝敵人的目的呢?當然不能。我們要勝利,一定還要做很多的工作。領導農民的土地鬥爭,分土地給農民;
提高農民的勞動熱情,增加農業生產;
保障工人的利益;
建立合作社;
發展對外貿易;
解決羣眾的穿衣問題,吃飯問題,住房問題,柴米油鹽問題,疾病衞生問題,婚姻問題。總之,一切羣眾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同志又提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這一重大命題。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要求,一定要努力幫助羣眾解決一切能夠解決的困難。暫時無法解決的困難,要耐心懇切地向羣眾解釋清楚。江澤民同志強調,要從羣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入手開展工作,把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切實落實到各項工作中,落實到廣大人民羣眾身上。總書記同志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都要堅持貫徹黨的羣眾路線,帶着深厚的感情作羣眾工作,千方百計把羣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重視並善於開展羣眾工作,既站在羣眾的前面引導羣眾,又時刻關心羣眾現實的、切身的利益,不斷給人民羣眾帶來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人民羣眾才真心實意地擁護黨,無怨無悔地跟黨走。

90年的歷史告訴我們,羣眾工作是我們黨賴以聯繫羣眾的必不可少的渠道和橋樑,是實現黨的任務的中心環節,是社會管理的基礎性根本性經常性的工作。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實現了由温飽不足向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並向全面小康邁進。人民羣眾真誠地擁護黨,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這為我們做好羣眾工作創造了彌足珍貴的有利條件。但是,由於利益主體的多元化、社會組織的多樣化,新形勢下黨同人民羣眾的關係面臨着許多新情況,人民內部矛盾也呈現出許多新特點,我們的羣眾工作面臨許多新挑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變化對羣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進羣眾工作的新途徑新辦法新機制,把羣眾工作貫穿到社會管理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面對改革中利益關係的調整和利益格局的變化,要耐心細緻地做好宣傳羣眾、教育羣眾的工作,引導羣眾正確分析形勢,正確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正確認識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實現自身利益的途徑,自覺為改革發展穩定貢獻力量。要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更加關注民生,努力改善民生。始終把羣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從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認真解決羣眾反映強烈的就業住房、教育醫療、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企業改制、徵地拆遷、涉農利益、涉法涉訴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羣眾權益機制,切實糾正漠視和損害羣眾利益的不良現象。各級黨組織和黨的幹部要努力增強新形勢下組織羣眾、宣傳羣眾、教育羣眾、服務羣眾的本領,善於用説服教育、示範引導和提供服務等辦法做好羣眾工作,凝聚和激勵羣眾不斷前進。

四、必須着力培育和弘揚黨的優良作風

修於內而形於外。作風是黨的性質、宗旨的外化,直接而深刻地反映了黨對人民羣眾的態度。我們黨歷來重視作風建設。早在革命初期,毛澤東同志就寫下《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反對本本主義》等文章,鮮明地提出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問題。1945年,他在《論聯合政府》中第一次系統概括並闡發了黨的三大作風,即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羣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指出這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反覆強調,我們必須恢復和發揚黨的艱苦樸素、密切聯繫羣眾的優良傳統,號召全黨必須大力發揚“五種革命精神”。江澤民同志強調,越是改革開放,越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是要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並且提出了“八個堅持、八個反對”。黨的十六大後,總書記同志諄諄告誡全黨牢記“兩個務必”,大興密切聯繫羣眾之風、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大興艱苦奮鬥之風、大興批評和自我批評之風。從著名的延安整風運動,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三反”、“五反”,到改革開放以來歷次教育實踐活動,我們黨始終把作風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並緊密聯繫不同時期黨的中心任務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不斷激濁揚清、正本清源,在複雜的形勢和環境中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和優良作風。人民羣眾正是從黨的優良作風中認識了我們黨,從而團結在黨的周圍,跟着我們黨走。

90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作風就是形象,作風就是“磁場”,作風就是軟實力。黨的優良作風是黨聯繫羣眾的強力粘合劑,是凝聚黨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事關黨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建設,是保持黨同人民羣眾血肉聯繫的關鍵所在。必須堅持一靠教育、二靠制度,切實解決好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幹部生活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要從各級領導幹部和領導機關做起,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反對奢侈腐化、鋪張浪費,倡導勤儉節約、勤儉辦一切事業。努力做到在感情上貼近羣眾,思想上尊重羣眾,行動上深入羣眾。

要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腐敗是社會的毒瘤,也是黨風的腐蝕劑,是危害黨同人民羣眾血肉聯繫的大敵。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同各種消極腐敗現象是冰炭不相容的。新形勢下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必須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對任何腐敗分子,都必須依法懲處,決不姑息!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紮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下決心抓出成效,取信於民。

走過90年光輝歷程的中國共產黨,正站在新的起點上。90年的歷史使我們更深刻地感悟到一條真理: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新的征途上,無論還有多少山重水複和驚濤駭浪,只要我們緊緊地和人民在一起,始終保持和發展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就一定能夠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