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6W

一篇優秀的觀後感,注意要結尾照應開頭,並且主題明確。那麼該怎麼寫好!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2022年《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2022年《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這部電影是以回憶錄的方式播放的,進入影片開頭以為這是少管所,結果這是一個寄宿學校。故事開頭孩子們調皮,院長以暴制暴,配上陰森森的音樂,真是看得一驚一乍的。故事中其貌不揚的馬修老師,進入這所學校後,看到了孩子的“無可救藥”,看到了院長的“以暴制暴”的處理方式。馬修老師面對犯錯誤即將要面臨關禁閉的孩子的於心不忍,他跟孩子達成協議讓孩子照顧受傷的老師直到老師傷好,這個處理方式讓孩子有機會瞭解受傷的老師其實為人很好,讓孩子心中慚愧,從中受到教育。

馬修老師,為孩子們做了很多事,把包容,理解,關愛,賞識發揮到了極致!教育方法也非常到位。

第一堂課,他讓孩子們寫自己的理想,理想可以激發人的鬥志,指引人的方向,點亮人的心靈,馬修老師有方法有愛心,耐心引導孩子。

馬修老師為孩子們做的第二件事是組建合唱團,音樂可以洗滌人的心靈!淨化人的'心靈!合唱團組建之後,課後空閒時間都用來練唱了,第一,孩子們沒有時間再惡作劇,第二,孩子們喜歡上了音樂,經過音樂的淨化,學校逐漸步入和諧的畫面。

通過組建合唱團,他挖掘出了音樂天才莫翰奇,在合唱團裏培養孩子的音樂天賦,併成功地把孩子介紹到了里昂音樂學院……馬修老師不僅包容孩子的過錯,還惜才愛才,一心為孩子謀出路,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亮點!

就連學校裏最偏激的一員:孟丹,院長懷疑孟丹偷了學校的錢,對孩子進行打罵……最終開除了這個孩子,當馬修老師知道錢不是孩子偷的之後,他去跟院長求了情,院長沒有第一時間處理,最後這個孩子放火燒了學校……馬修老師也因為擅離職守的罪名被院長開除了,臨走時孩子們用紙飛機為馬修老師送行,馬修老師看着紙飛機上的留言,臉上是滿滿的感動,他用他的慈愛和包容征服了這羣孩子,用音樂淨化了孩子們的心,臨走時帶走了可憐又可愛的孤兒……

故事結束了,除了看到作為一名老師該有的美德之外,我還學到了信任和堅持的力量,馬修老師始終相信孩子,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最終為孩子們的人生帶來了“春天”!

2022年《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説:“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誠哉斯言,好的教育應該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對靈魂的喚醒、對精神的塑造!

對於“放牛班”的孩子們來説,馬修給予了作為老師全部的愛,他猶如牧師一般,引領孩子們走向光明。由此可見,教育,要從愛開始。

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好的教育,是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

君知否?張玉滾靠一根扁擔,一挑就是五年,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他是這裏的全能教師,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君知否?格桑德吉十二年在極危險的道路上頻繁往返。為了孩子們不停課,別村缺老師時她不顧六個月身孕毅然上路。在她的努力下,孩子們都考上了自己夢想的大學。

扁擔窄窄,道路險險,是愛讓孩子們成長。他們像馬修一樣用愛去喚醒、感染學生,春風十里,桃香李豔。

夢隨風萬里,一池浮萍碎。好的教育,是引領孩子向上的動力。

汝可知?支月英在只有十九歲的年紀,獨自一人來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國小當教師,三十六年始終堅守在偏遠山區,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兩代人。汝可知?王丹霞是一名職業技術學校烹飪專業教師,“讓每個學生樹立自信”是她的追求,她經常教育學生説:“上帝為我們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必定為我們打開了另外一扇窗,上職業學校同樣有廣闊的前景。”

其實,真正的教育並不只是一味地教授課本知識,而是要像馬修老師一樣,正確引導,因材施教,使之走向成功的彼岸。

春天定然是最美的季節,一陣陣柔和的春風拂過面頰,綠草破土而出,泉水叮叮咚咚地詮釋着春天的絢麗多彩。只要有愛的包圍,即使是“放牛班”的孩子,也依然可以擁有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沒有比愛更好的教育方法了。“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裏的“心”是對學生的關心、對教育的愛心。讓我們永遠記住:教育,從愛開始!

2022年《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音樂無所不在,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敞開心扉,豎起耳朵去聆聽。音樂是什麼?音樂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方式,音樂更是人們將心之所想譜上旋律或吟唱或彈奏出來的一種表達方式。音樂往往是人們內心的真實寫照,是人性本真的傳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就是一部感人肺腑的音樂電影。這部電影巧妙地將劇情與動人的歌詞和旋律相結合,譜寫出了一組體現人性善良的樂章。

電影採用倒敍的敍事手法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懷才不遇的音樂人克萊蒙馬修在事業屢屢碰壁後,內心困窘的他被分配到一所叫做“池塘之底”的專門接收不良少年的寄宿學校當學監。細心的克萊蒙馬修體會到了每一位孩子內心的善良與天真,他發現了每一位孩子的獨特潛質。他希望通過音樂感化孩子們的心靈,於是他建立了“池塘之底”合唱團,漸漸地,孩子們通過音樂變得更加隨和,更加能融入社會生活,同時也與克萊蒙馬修產生了難以割捨的師生情。

電影以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朗傑的一場音樂會拉開序幕,音樂會前莫朗傑得知了母親去世的噩耗,但他忍着內心的劇痛,堅持為觀眾呈現出了一場完美的視聽盛宴。母親的葬禮似乎與電影主要表達的故事相脱節,但是仔細琢磨會發現,母親的葬禮為回憶中莫朗傑與母親的關係,學監克萊蒙馬修與母親的關係做了鋪墊,在莫朗傑與克萊蒙馬修的故事裏母親是一個重要線索。這一噩耗使莫朗傑的人生再一次跌入谷底,就像童年時的低谷——他被遣送到不良兒童寄宿學校“池塘之底”。在“池塘之底”學監克萊蒙馬修給予了處於人生低潮時期的莫朗傑温暖,就像佩皮諾現在來到處於人生谷底的莫朗傑身邊講述童年的回憶,童年中與克萊蒙馬修相處的一幕一幕又浮現在了莫朗傑眼前,這對現在的他也起到了撫慰作用。

指揮家皮埃爾莫朗傑

雨夜,窗外的狂風驟雨如同莫朗傑的內心,悲痛無奈,童年舊友佩皮諾來到莫朗傑家中與莫朗傑共同回憶起童年的“池塘之底”,一本克萊蒙馬修的日記打開了一段塵封的回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