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路》的觀後感推薦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4W

觀後感是看完一部作品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大家在寫觀後感時一定要用心對待才行,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微電影《路》的觀後感推薦5篇,感謝您的參閲。

微電影《路》的觀後感推薦5篇

微電影《路》的觀後感篇1

寫在前面:“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兒童的整體素質關係到國家的未來。中國農村三十年來向城鎮化方向挺進的過程中,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羣體,即留守兒童,已達六千萬人,這些留守兒童得不到父母的撫慰和關愛,他們在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較突出的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的成長,更遠的是影響社會的安全和穩定

在電影《唸書的孩子》中,由於開開的爺爺有肺心病,不得已開開的爸爸媽媽,丟下年僅9歲的開開進城打工去了,為了不使開開寂寞,爺爺就哄着開開念課文。爺孫倆相依為命。後來開開的爸爸要給家裏點個爐子,爺爺推辭説不用了,再冷的天沒有爐子,不一樣熬過去了。可開開爸爸非要裝,爺爺就同意了。第二天,開開撿的流浪狗小膽兒,叫着拽着開開的褲腿去爺爺屋,開開跑過去,發現煤氣閥門沒關,爺爺煤氣中毒了。開開急忙打了120,所幸搶救及時,爺爺才醒了過來。

有一天,小膽兒又拽着開開的褲腿,開開連忙跑過去,發現爺爺呼吸已經停止。開開的父母回來葬了爺爺,要帶開開進城。開開不去,説他們班的吳美芳進城半年都沒找到學校。於是開開的爸爸只得花錢找了一些人,解決了這個麻煩事。走的時候,開開的爸爸説小膽兒不帶了,進城給他買個更好的。開開不同意,於是爸爸把開開的手掰開把狗繩扔掉,硬是抱着開開上了車。車開了,開開一邊反抗着爸爸,一邊哭喊着讓小膽兒快跑,説我在前面等着你。小膽兒拼命地跑起來追趕着汽車,但越追離汽車越遠。

看了《唸書的孩子》這部影片,我明白了留守兒童的孤獨。由此,我希望所有留守兒童的家長,能多顧慮孩子的感受,這些自己孤單,無依無靠,夜晚睡覺都想着父母的孩子,是多麼渴望得到爸爸媽媽的愛啊!看了這部影片,我受益匪淺,我佩服開開的堅強和勇敢,和他相比我自愧不如,我知道今後該怎樣做了。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都要做一個堅強的“唸書的孩子”。

微電影《路》的觀後感篇2

在昨天晚上的時候,我觀看了《綠皮書》這部電影。使我感觸頗深,一回想起就感慨萬千。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託尼·利普應聘唐·雪利的工作——當一名司機,負責唐·雪利的巡迴演出以及宿舍和鋼琴。

可是唐·雪利是個黑人,而託尼·利普則不喜歡黑人,甚至討厭黑人,把黑人用過的水杯統統都丟在垃圾桶裏。

但是後來託尼·利普改掉了這種偏見的壞毛病,而唐·雪利也漸漸地從十分嚴肅、不愛説話變成了時常微笑、説話比較多的人。

最後託尼·利普完成了任務,回到了自己家過聖誕節,唐·雪利也來了,因為託尼·利普離家兩個月,所以要寫信。而他不會寫,於是唐·雪利就給託尼·利普指導。所以唐·雪利進入這個白人家庭受到了款待。

這部影片其實很好的揭露了人性的假醜惡。演出了種族之間的歧視,説明了白人在一定程度上看不起黑人,認為他們都沒有什麼才能。

舉個例子:唐·雪利就是一位黑人鋼琴家,他彈出來的曲子美妙無比。可是他之所以獲得台下白人的掌聲,是因為他彈出的音樂是使他們感到高雅。一旦唐·雪利下了表演台,他就又變成了白人口中的“老黑”和“茄子”。許多商店、餐廳都對黑人有非常大的約束。還有一次,唐·雪利要上廁所,明明有那麼好的廁所,他們卻讓他上遠處一個破舊不堪的小廁所。

是啊!一個大師、世界級的鋼琴手,就因為唐·雪利是黑人,那些看似高雅的白人們就開始排擠他。

所以,從現在做起,請大家淡化膚色的不同,看重他們身上的優點。如果你這樣去做了,你一定會被尊敬與受到回報的。

微電影《路》的觀後感篇3

?孔子》還在拍攝時我就把它列為必看的電影,不管它拍得怎麼樣,不管它是“大片”還是“小片”,也不管它口啤如何。因為,孔子作為影響中國文化歷史幾千年的人物,被後世奉為先賢,身為中國人,一定要了解他,認識他。

我説不上電影是好是壞,但看得出導演與演員都很努力、很認真。至於孔子是否就是那樣,其實我們都拿不準,現代的電影為了賣座,總是加入了討好一般觀眾的元素:戰爭大場面,感情戲,煽情的細節等。每個人,每個作品都不能擺脱歷史打在其身上的烙印——這,才是千真萬確的。

雖然對於孔子的思想在電影裏以那樣的形式、在那樣的場合出現,我覺得不太適應,比如孔子在《大道之行也》對“大同世界”的描述那麼早就出現在他對魯紹公的勸喻裏,又比如“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竟然是孔子直接對南子説的話,等等,幾乎每一句《論語》的出現都讓我覺得有那麼一點點意外,似乎跟我的想象不合。不過,這不妨礙《孔子》有打動我的地方。

第一處,是孔子與南子的見面。這情節來自一句話:“子見南子,子路不説。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這裏且不説子路是個直率得可愛的人,也不説之前孔氏後人對此情節的過敏反應鬧得沸沸揚揚,只説電影本身吧。電影裏的南子是個聰明得過份、率性得天真的女人,開始時她用對付一般人的手法去對待孔子。名利、女人都是男人放不下的追逐,而她南子,把男人的這些慾望控制得準確無誤,於是可以隨心所欲。讓我感到出現得有點意外的那一句“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是讓南子對孔子肅然起敬的轉折點。她説:“夫子所受的苦難世人很容易看見,但夫子在苦難中領悟的境界卻無人能懂。”

南子懂了,只一席話就懂了。她深深下拜以示敬重,那一刻孔子的感動形諸於色。周潤發畢竟是個出色的演員,那個百感交集的表情演得相當到位!

南子死於追趕孔子的路上,正是用生命無怨無悔地應證了“朝聞道,夕可死”的境界。周迅戲不多,卻讓人印象深刻。

我認為“孔子見南子”一幕塑造的是孔子正面的形象,孔家後人似乎不必反應過大,不會是幫忙炒作的吧?

第二處,是顏回的死。我不知道顏回是不是這樣死去的,電影設計他為護經書而死,顯而易見是為表現一種殉道主義精神,我一邊疑惑卻一邊感動着。為理想,總得有犧牲。

孔子一直喜歡顏回,《論語》裏的“證據”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我也忍不住喜歡顏回了。電影情節的設計是相當煸情的,我的第一次落淚就因此。

第三處,是孔子回到魯國的場面。在外流浪了十幾年的孔子,終於被允許回國了!當他衣衫襤褸帶着滿身疲憊出現在魯國的城門外,對着這一片自己夢繫魂牽的故土深深行跪拜禮時,我拼命地忍着鼻孔裏的酸澀而不能!

孔子的“周遊列國”在《論語》裏説得很輕鬆,似乎是件很悠遊的事情,但我相信電影裏描繪的情形基本真實。一個被逐出國土的人,被迫四處遊學,其實就是“流亡”,其間的種種苦楚、卑微,非經歷難以真切體會。在流亡結束、回到故國的那一刻,他的激動是可想而知的!

孔子比老子偉大,因為老子的個人“無為”的修為只是為了保全自己;而孔子,在亂世裏依然堅持入世,用堅忍不拔的毅力去教化世人,哪怕被世人深深誤解也無怨無悔,他為的是天下蒼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是孔子的自我寫照與自我激勵。孔子的彬彬有禮裏,有着永不放棄的堅毅!

讓我們深深謨拜這位三千年前的先賢吧!

微電影《路》的觀後感篇4

今年春節檔有一部電影《你好,李煥英》,是小品喜劇演員賈玲的導演處女作,票房創新高。據説這是根據賈玲的家庭故事自編自導自演的。觀影前,我看了很多影評,説是這部電影看哭了很多人,是春節檔的一匹黑馬。我也是喜歡看好電影的人,受不了誘惑,趁着假期的尾巴,於2月18日下午四點半獨自一人走進了集美萬達影城。

兩個小時的影片,自始至終我也沒有看到左鄰右舍有人在擦眼淚,更沒有看到所謂的哭得稀里嘩啦的場面。可以説整部影片並沒有一個場景或者一個細節會讓我感到鼻頭髮酸,更不會讓我不自覺有流眼淚的衝動。

電影散場開車回家的路上,我把整部電影回顧一下,發現其實賈玲所要表達的意思是所謂她作為一個女兒沒有做到孝敬母親所該做的事;而在我看來,賈玲沒有做到的這些事,現在的每個家庭裏都是真實存在的。我在想,如果賈玲不是現在這個年齡層的人,不知道她會不會想要表達這樣的心情。

我們看看現在的孩子,不要説他們如何去孝敬父母,就説説最平常的小事。每餐飯吃完了,哪怕把自己吃過的飯碗自己洗一洗,地板髒了,哪怕拿起掃把把地板掃一掃,這就是讓父母欣慰的孝敬父母的一種表現了。可惜,很少見。父母生病了,把父母或家裏人換洗的衣服放到洗衣機裏面洗一洗,這麼簡單的小事,很多小孩都是視若無睹。

讓我感觸最深的事是,近年來,我在社區當了許多場次的白事司儀,看到個別子女在送別父母的拜別儀式上,不僅他們沒有一滴眼淚、沒有憂傷,還有人居然還在笑。看到這種人,有時候我真想給他一巴掌!

時代不同了,突然發現現在的一代人總是沒有老一輩人那樣的親情關係了,包括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那種親情。所以,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並沒有流下哪怕一滴眼淚就正常不過了。

微電影《路》的觀後感篇5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它為我們再次呈現了1976年唐山那場可怕的大地震,描寫了當時災害的無情,人們的無助,親人的難捨,以及痛苦的創傷。淋漓盡致地表演讓我們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回到那座曾被死神籠罩的城市,讓我們瞭解到生命的脆弱與珍貴。

故事發生在一個“重男輕女”觀念的七十年代,就在災後救人的時候,這一觀念還刻畫在人物的語言、行動裏。當時的情景讓那位母親痛不欲生(她的孩子是龍鳳胎),因為兩個孩子被壓在了同一塊石板下,而孩子只能救一個,這讓那位母親措手不及,手心手背都是肉,能有什麼辦法呀!最後,她選擇了救弟弟,因此那位母親一直認為姐姐死了。這讓慶幸活下來的姐姐一直對她媽媽憎恨不已。就這樣,時間無聲無息地過去了32年,姐姐對媽媽的憎恨持續了32年,媽媽對“死去”的姐姐的愧疚也維持了32年,直到32年後的一天他們相認之後,一切的誤會與慚愧才終於解開了。

我看完電影后深受感觸,非常驚訝,也非常感動。驚訝的是僅僅23秒就讓唐山這個大城市淪陷成一片廢墟,一片血跡斑斑的廢墟,一片死亡人數高達二十四萬人的廢墟。感動的是一位母親,就因為救人時沒有救她的女兒而慚愧,而傷心,而開始討厭自己,這種情感竟持續了32年。32年裏,每年女兒的祭日,母親都會向女兒懺悔,訴説心中的內疚,無論兒子如何勸説,母親都仍然執着的為女兒祭奠,32年堅持不懈。這正是偉大的母愛啊!

有一句話説得好:天災無情人有情。大地震後的幾天,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姐姐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收養了,他們辛辛苦苦地養育了姐姐十年,待她如親生女兒一般,視她為掌上明珠。雖然她們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是我可以看出他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這一點足以證明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同情心是無處不在的!從這對夫婦的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有一顆金子般的心!親情也好,友情也好,都足以證明大愛無疆,人間處處有真愛!

有人説,生命像玻璃,一撞即碎,不可復原。所以生命很可貴,一定要珍惜不能讓它浪費。《唐山大地震》中一句很經典的話語: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是啊!真的沒有了,玻璃撞碎了,誰又能重修與好呢?生命的破碎,誰又來替你平復呢?僅僅23秒的時間,也許就是你一個轉身、你一句話的時間,就可以讓二十四萬人喪失生命,從此永安於地下!人們卻用了漫長的32年的歲月,重建家園,重新撫平心靈的創傷!23秒的毀滅,32年的等待和重建!生命需要愛護!這兩句話讓我這個影片觀後者,銘記於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