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奧觀後感700字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4W

小夥伴們在寫觀後感的時候,可以聯繫我們的實際情況,當大家欣賞完一場影片後,應該有不少感想,可以書寫一篇觀後感,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2022冬奧觀後感700字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2022冬奧觀後感700字7篇

2022冬奧觀後感700字篇1

如果我有一雙翅膀,我迫切希望能在2月4號的今天飛到北京、飛到鳥巢!見證全球體育盛典,目睹祖國母親的盛世風采!當然,將希望寄託於一雙翅膀顯得虛無縹緲,所以我唯有將希望寄託在我眼前的——電視機了!

電視機旁坐着我的爸爸媽媽,還有我的弟弟和我。我們一家人共同期待着這場舉世矚目的冬奧會——緩緩拉開了大幕。北京國家體育鳥巢館精心籌劃了兩年多,向全世界傳遞了新時代的中國和宏偉的世界觀。我深信作為一箇中國人他能有什麼理由而錯過這場盛會呢?

整個開幕式時長約100分鐘,演員規模不再像08年的夏奧會那樣採用人海戰術,當然08年的奧運會老爸最有體會,因為他是個體育迷,只需聽他那滔滔不絕的感慨和評論我就能篤定。

此次的表演精緻而簡約,其中表演者上至有七旬的老者,下至有五歲的孩童。雖然不是專業的演員,就連流傳坊間的廣場舞都上了。反而恰恰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詮釋和表達了中國人每一個年齡段的激情、熱度、情感淋漓盡致的展現給全世界人民!讓全世界人民感受到我們最最誠摯的邀請!開幕式的最大亮點當然依舊是每一屆奧運會開幕式的壓軸重頭戲——點燃聖火!此次的點火設計體現出了低碳環保的理念,無形之中向全世界傳達了我們中國為此付諸的行動!

我總得觀後感是:此次冬奧開幕式帶來的驚喜層出不窮,個個節目別出心裁都是亮點所在。無論是儀式感環節,還是文藝表演都通過了融入科技創新、低碳環保的表達理念。整個冬奧會開幕式簡約而不簡單,向全世界展現出一場別開生面的浪漫和扣人心環的唯美而令人温暖的大盛會。

身為中國人,我為我們祖國的強盛而驕傲,我為我們民族的興旺而自豪!

2022冬奧觀後感700字篇2

五千年的積澱,百餘年的奮勇,多少興衰成敗,多少榮辱悲歡,成就瞭如今的涅槃。今天,冬奧會將首次在我國舉辦,亦使北京成為首個同時舉辦過冬、夏奧運會的城市,今日之成就離不開十四億海內外同胞的全力奉獻,不是我們在中國之中,而是,我們就是中國。

冬奧會的舉辦不僅僅是讓世界瞭解冰雪,更是讓世界認識中國。作為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主辦方從微章到場館,從冬奧標誌到吉樣物,所有設計無不彰顯我國從古至今的傳統文化。這讓我不禁想到了2008年的那場奧運會,它們都令人心潮澎湃,更讓我們感受到傳統文化之力量、優美。

當世界各地的年輕人緩緩走過場地,畫開的是一幅幅生活畫卷,年輕人成為了這個世界發展的中堅力量。

當來自阜平山區的兒童唱起奧運之歌時,當廣場舞在奧運會場跳起來時,我感受到了偉大祖國的人民信仰,中國是人民的中國。當火炬開始傳遞,代表了中國的奮起之路,從全國冠軍,到世界冠軍,再到世界記錄保持者,最後到新的運動員點燃奧運之火,這是中國體育的艱辛崛起之路,這是所有中國人的期盼與榮光,這更是需要中國的青年人當仁不讓接力的下一棒!因為世界終究是我們這代青年人的!最後的奧運之火沒有過去的熊熊燃燒,而是像火種一樣插在了每一個參賽國家的點火台上,這是史上絕無僅有的,這是新意、這是團結,這印證了我們所倡導的世界新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

憶十四年驚濤駭浪,九萬里風鵬正舉,苔花似的人們必然還是那般百折不撓!十年飲冰,難涼熱後,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預祝北京冬奧會圓滿結束!

2022冬奧觀後感700字篇3

純潔的冰雪,激清的約會;用熾熱的心,融化堅實的冰。五環迎風揚,北京冬奧會,擁抱四方友,以大國姿態,開啟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讓世界可以永遠相信中國美。

?我和你》又一次響起,1365名來自學校、社區和各地的普通人們,共同開創一場音樂盛禮。冬奧會開幕這天,正立春,恰逢二十四節氣中之首位。這立春,代表的是一年的時光輪迴,也代表人與自然和世界相處的方式,用它來倒計時,體現中國人對時間的理解,也寓意着各國協手盼來新的春天,體現浪漫的中國人為全國人民送上美好的祝願。

一滴冰藍色的水墨從天而降,幻化為黃河之水,傾瀉而下,整個畫面的意境,來自中國古老詩詞:“黃河之水天上來。”這是對中國母親河的浪漫想象與讚美。翻湧的浪濤最終凝結為一片晶瑩剔透的冰雪天地,也好像是凝固了時光。一方巨大的水從冰面中升起,凝固成冰,過往23屆冬奧會舉辦城市的歷史,隨着環繞全場的24道“激光刻刀”的雕琢,閃回其上,最終定格為“2022中國北京”。

在這開幕式中,更有這樣的細節。一個小鴿子迷路了,而這時,另一個小鴿子拉住她,回到隊伍。這細心一幕象徵台灣永遠屬於中國。“翹首期盼回家路,祖國統一葉歸根。”“一鴿也不能少,迷路的孩子,早點回家。”這樣的暖心舉動,無不彰顯中國對於早日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重視及對台灣同胞的熱切關懷。

這次的火焰,是用氫能點燃的。沒有奧運之火“點“的過程,也沒有盛天的火焰,將熊熊燃燒的奧運之火,幻動成雪花般聖潔靈動的小苗,這一創意來自低碳環保理念,將成為奧運會歷史上一個經典的瞬間。

中國人的純粹與浪慢,融於冰雪紛飛,彰顯中國時代擔當的大國浪漫與情懷,世界可以相信中國美!

2022冬奧觀後感700字篇4

2月20日晚,北京冬奧會閉幕式表演在北京鳥巢舉行。這次為期17天的冬奧會,有91支代表隊2800多名參賽運動員爭奪105枚金牌。

挪威、德國等冰雪強國成績不錯,獎牌榜(金銀銅)前三名是挪威(16-8-13)、德國(12-10-5)、中國(9-4-2)。

本次冬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他曾執導過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閉幕式,是世界第一位執導夏奧和冬奧開閉幕式的“雙奧”總導演。

都體現了“雪花”的元素。而在閉幕式中,小編更多的是看到了中國歌曲及中國結、紅燈籠、剪紙藝術,折柳贈別等文化元素、中式浪漫起到的良好作用。

1、場地中央巨型中國結、冰車十二生肖造型,孩子們提着的冰燈都是中國傳統春節文化元素展示。

2、唱《奧林匹克頌》的孩子們,衣服上年年有餘的剪紙圖,藴含豐富的中國剪紙藝術。

3、志願者們手中提着的紅燈籠,點亮我,温暖你。

4、折柳《送別》,365位普通人手捧柳枝惜別冬奧,他們演繹中國人傳承千年的“折柳寄情”。而配樂歌曲《送別)也特別應景。

據載,該曲調取自約翰 龐德 奧特威作曲的歌曲《夢見家和母親》,1915年李叔同據此曲作了修改,創作了詩歌《送別》,成為經典。1927年,李叔同的學生豐子愷親自抄錄歌詞,並繪畫插圖,將它收錄在《中文名歌五十曲》,1958年又把它編入《李叔同歌曲集》中。2004年,《送別》入選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單位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55週年而評選的《百首愛國主義教育歌曲》。

5、歌曲《我和你》2008北京奧運會歌曲、《雪花》這次冬奧會會歌,《友誼地久天長》等經典歌曲,表達出北京雙奧之城的真誠、友好、善良和熱情,聲光與影像表演尤顯閉幕式的優美創意。北京冬奧會中國兑現承諾,奉獻簡約、安全、精彩的盛會。

2022冬奧觀後感700字篇5

自我得知2022年冬奧會要在北京舉行之時,心中的激動便已難以抑制。漫長的時光裏,我曾不止一次幻想過冬奧開幕時的盛景,而今日,我終於坐於電視前,與家人一起,與世界人民一起,共同迎接冬季奧運會的到來。

節目一開始,映入我眼簾的,便是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圖文清新雅緻,美輪美奐。緊接着便是“驚蟄”,隨着時間的流逝,景色與節氣不斷變換,屏幕上的倒計時也不斷減少,最終定格在“立春”。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立春,在二十四節氣之首,不僅標誌着春天的到來,更預示着萬物的更新,在這一年伊始之際,冬奧會正式開幕了。

小孩子將蒲公英吹散,漫天的蒲公英種子飄向空中,在天空顯現蒲公英的焰火;一滴冰藍之墨,化為綿綿不斷的黃河水傾瀉而下……一幅幅畫面深深震撼了屏幕前的我,我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視屏幕,唯恐錯過每一個美麗瞬間。

當五環破冰而出的那一瞬間,我的心中已然是熱血沸騰,激動之情洶湧澎湃。打破隔閡,相互走近,這不正是我們,是世界人民所希望的嗎?通過體育的紐帶,將世界相連,在競技中增進彼此情誼,我想這才是奧林匹克精神的真正所在。

回望過去,在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第一次來到中國,為世界留下了別樣的中國記憶。

立足現在,第24屆冬奧會在北京順利舉行,北京成為世界上第一座“雙奧之城”,再次為世界準備了一個無與倫比的驚喜。

展望未來,中華文化必然會影響越來越多的人,世界會因體育變得更加團結一心,交流互鑑。

“世界期待中國,中國已做好了準備。”

2022冬奧觀後感700字篇6

2022年,奧運聖火將再次在中國燃燒,奧林匹克運動將迎來又一個璀璨的東方盛典!七年之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構建一個環境更舒適、發展更均衡、生活更美好的家園,是中國政府和北京、張家口人民對全世界的鄭重。2022年北京冬奧會,我們申辦成功啦!這是一個令人歡欣鼓舞的時刻!這是一個讓所有中國人為之驕傲的時刻!申辦成功意味着新的征程的開始,講文明,樹新風,增強文明意識,提高文明素質,做了不起的中國人,讓世界看到中國正在從大國走向強國。

作為東道主,既是一份榮譽,也是一份責任,每一個人都有義務、有責任用實際行動支持冬奧會。在此我倡議:當你看見地上有垃圾時,請你主動撿起;當你橫穿馬路時,請走人行橫道;當你看見車上有老人時,請你主動讓座;當你看到自來水流個不停時,請你擰緊水龍頭;當你看見有人亂塗亂畫時,請你前去制止?

作為當代國小生,我們更應該是文明禮儀的傳承者和傳播者,文明禮儀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要把文明放在嘴上,見面主動問候,“老師好!”“同學好!”“您好!”要把文明放在臉上,對師長充滿敬意,對同學心懷誠意,對客人滿面笑意。要把文明放在心上,尊重生命,崇尚科學,愛護自然,遵守法紀。要把文明放在身體裏,熱愛勞動,鍛鍊身體,做一個自食其力的人,做一個體格健康的人。

我們不僅要嚴格要求自己,也要帶動他人,小手拉大手共同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從而實現人人蔘與、人人受益的.和諧社會。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保護我們的環境,愛護我們的家園,讓青山綠水常在,讓我們的天空更藍,讓霧霾從此不見。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吧,向世界展現中國的魅力,我們將滿懷激情用文明與和諧去迎接冬奧會的到來。

一分文明好象一滴水,許多文明就像一片海。一分文明好象一盞燈,照亮一個熱情。一分文明好象星星之火,許多文明可成燎原之勢。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相信我。

2022冬奧觀後感700字篇7

“折柳寄情”,昨晚,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以中國式浪漫道別,再度驚豔全場。

打開歷史的詩卷,我們會發現很多離別詩都跟“柳”或“折柳”密切相關。

李白在《春夜洛城聞笛》中這樣寫到:“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他還在《憶秦娥》裏寫到:“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在《金陵酒肆留別》也寫到:“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就其他詩人而言,王之渙曾寫過:“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白居易也有:“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可以説,在古詩裏此類詩句浩如繁星,不勝枚舉。之所以會在離別詩裏出現這麼多跟“柳”有關的意象,跟古人的送別文化——折柳相送,是密不可分的。

折柳贈別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行旅風俗,在詩文、戲曲和小説等文學作品中均有反映。古籍《三輔黃圖》中曾有記載:“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折柳贈別。”這是有關折柳贈別的最早文字記載。因此一般認為折柳贈別的風俗形成於秦漢之時。

關於這個習俗的由來,相傳是取自於《詩經》中的《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古時柳樹又稱小楊或楊柳,因“柳”與“留”諧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離別贈柳表示送別人對即將離開的親朋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此外,俗話説“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生動的體現了柳樹生命力的強盛,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蔭。“折柳贈別”藴含着一種對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願,也喻意親人離別家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就如同柳枝隨處可活一樣。

同時,折柳贈別是對旅人路途安全的祝願。古人視柳樹為可以辟邪驅鬼的"鬼怖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記載:“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行人帶上它,可使鬼怪望而生畏,遠遠躲開,確保行人旅程的平安。

在我國古代,“折柳”一詞還寓含“惜別懷遠”之意。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的人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即將遠行的親朋。這是一種古代很流行的民間習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為一種時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