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摩登時代》觀後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4W

《摩登時代》講述的是以一個普通工人的身份,向人們展示了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家是如何壓榨無產階級工人的,下面由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關於《摩登時代》觀後感範文三篇,以供參考。

關於《摩登時代》觀後感範文三篇
摩登時代觀後感

家裏忽然多出一套黑白電影系列,來源處不得而知,好像是別人送的,又好像是別人家裏放不下,到了別人的別人家裏,再輾轉過來。我天生愛舊物,喜出望外。

老電影推崇主題明晰,好要好得徹底,壞就壞得極致,拋開悲喜劇中的誇張成份,演員和劇情都在賣力的講故事。但力氣大,卻失掉了一點點浪漫,或者説是幻想的空間。不試圖騙小女生,不設埋伏下圈套,很多意味深藏只在直白的對話中稍稍透露一些。即便故事曲折悽苦,在黑與白的色彩對比下,一切都輕描淡寫起來。多數時候,女主角總美豔得驚心動魄,這個是要講究的,比如這一家爹爹窮得要賣女兒,臉蛋要有説服力;那一家女僕與人私奔,沿路討生活時動人的臉龐總會看到奇蹟;而如果不幸,神祕女戲子巧遇翩翩薄情郎,那婆娑掉落的淚滴會讓人唏噓,多麼萬惡的舊社會。與她們配戲的對手,可以與容貌無關。黑白影像中的男性,需要動用所有的肢體語言來展現魅力,時而悲憤,時而傻笑,往往超出傳統審美範圍。這樣才使得故事更像個故事,而不是戲台子上的才子戲佳人,或是將軍別美人。

從黑白過渡到彩色,滿足所有服裝,夜色,酒館夜店的場景戲份需求,但演員穿着錦衣華服,在七彩的霓虹下閃閃發光,我卻看得懂,她配錯了鞋子拿亂了包包,他明明是個三百年前的俠客,為什麼要露出酒紅色的頭髮。我説的有些以偏蓋全,然而我只能在黑白電影中找到那樣的渾樸直接,而現在,太多含蓄討巧,就連貞潔烈女也會用360度轉身,與男主角來個“二人轉”,轉呀轉,兩眼淚汪汪。這欲説還休的放縱,讓影片又好又叫座,觀眾也是愛看幽默戲的呀。

説起黑白電影,印像深刻的是《摩登時代》。卓別林這個老笑星,活生生的成為趙本山的模仿對象,全世界的悲劇都有不同的噴淚點,而所有喜劇只呈現一種歡樂:意外的肢體衝突、俏皮的面部表情,再加一點得意洋洋的天真。他們很有系統的研究人們的爆笑點,從鏡頭這端跳到那端,你不肯笑麼?那麼再大膽一點,跳着芭蕾,逛到反派面前,翹起蘭花指用慢動作煽他一掌。這下,你肯笑了罷?卓別林的逗趣就是巧妙運用了新鮮的憨拙,而更妙的是,他在快速的場景變化中隨着節拍,用無辜的眼神和清晰的面部表情襯出熱鬧與他無關,他,所有的刻意全是無意的。不知道是否有人看了《摩登時代》,會像我一樣忍不住要掉淚。喜劇演員最愛拿小人物説事,偏偏生活已經夠慘了,忍飢挨餓是窮人的習慣,卻仍要對未來無比憧憬。説服自己也許簡單些,在亡命天涯的起程中,還得要把女主角安慰得好好的,並許下諾言,“我希望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鼓起勇氣來,別泄氣,我們會好起來的”。這位時時會出狀況的流浪漢開始闖天下,長長背影下,女主角動人的姿態帶着淒涼。

摩登時代觀後感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上老師為我們放了喜劇大師卓別林的最後一部無聲電影——《摩登時代》。

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發生的經濟危機,是有史以來資本主義世界最嚴重的一次(不包括最近一次美國次貸危機導致的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這次經濟危機深刻動搖了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根基,與此同時,資本主義世界也從自由競爭階段逐漸過渡到壟斷階段。《摩登時代》恰恰反映了這個時代的資本主義社會。

故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蕭條時期,影片開始的鏡頭是一些巨型齒輪,之後便是一個個工人在流水線上重複着屬於自己的那一個動作。主人公夏爾洛也是如此——不斷地在傳送帶上擰螺絲,經過長時間的重複這一動作,他被弄得精神失常,之後又被自動餵食機整得死去活來,還甚至被捲入巨大的機器齒輪中。總的看來,影片裏的工人已經等同於機器部件,自由幾乎被機器剝奪了,人的健康也被機器毀壞了。

工業文明給社會帶來了什麼?給資本家帶來了更多的財富,給工人帶來了更多的貧困生活。工人的無時不刻不再給社會創造着價值,當然這些價值全被資本家榨取走了。用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説來解釋一下:剩餘價值是由僱傭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是資本家階級不付任何等價物就佔有的價值額的一般形式。資本家榨取的剩餘價值的基本方法有兩種,即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絕對剩餘價值是指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延長工時而生產的剩餘價值。相對剩餘價值是指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相對延長剩餘勞動時間生產的剩餘價值。片中主人公所處的時代,還正處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所以資本家們通常採用第一種方法來剝削工人。工廠老闆不停地催促工人做工,儘可能地減少他們的休息時間,其中發明餵食機來縮短用餐時間這一成產模式又用能用另一個理論來解釋——泰勒管理方式。

弗雷德裏克?温斯洛?泰勒是美國古典管理學家,科學管理的創始人,被管理界譽為科學管理之父。泰勒認為科學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謀求最高勞動生產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僱主和僱員達到共同富裕的基礎,要達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學化的、標準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經驗管理。為了追求最高的勞動生產率,他赤裸裸地向工人宣講:“我僱你們來是為了用你們的體力和操縱機器的能力。至於用頭腦,我們另外僱了人。”顯然他把工人等同於機器,忽視人性。人在有生產力的同時也有主動性。資本家在久而久之地執行這一管理理念時,與工人的積怨則會越來越深。影片中的工人罷工,工人運動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真實寫照。

影片中有幾個美好的理想:夏爾洛的進監獄的夢,伊莎貝爾的“小天堂”夢……監獄都比外面好,小破屋就是一個少女渴望的歸宿。可見當經濟危機到來時,下層貧苦人民的生活是這麼的悲慘。生產的相對過剩——這是一事實,工人農民無力購買商品,這又是一事實。資本家就不能降低產品價格來“救濟”貧困的人嗎?我應該多問了,資本家的寧可銷燬食品等商品來限制商品數量從而保持價格不變,甚至還想將商品價格提高。這對矛盾似乎在資本主義世界裏永遠都會存在。

getalong!片尾男女主人公相互鼓勵,攜手微笑地向前走去,這似乎給影片畫上了一個完滿的結局,但他們會走向哪裏?那裏的生活又會是怎樣?他們仍然不知,這一切還只是個未知數……

摩登時代觀後感

以一個普通工人的身份,向人們展示了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家是如何壓榨無產階級工人的。在資本家眼裏無產階級工人,就是會吃飯的機器,工人的生存價值就是滿足貪婪的資本家實現資本積累而進行無限期壓榨的工具。在影片中,工人們毫無休息時間可言,就連吃飯都要為資本家工作,就像會吃飯的機器一樣。就如這樣的生活條件,工人們也還是高興的,在那種條件下,有工作就已經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資本家無情地壓榨,沒有意識到自己可以使用的權力。

直至他們失去工作,才有上街的覺悟,像主人公一樣無意識地領導了一次反抗之後,被關進了監獄中,這種做法是不會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會改變資本家貪婪的靈魂,那麼就改變不了工人的現狀。影片中,主人公由於而進了監獄,可笑的是主人公竟然認為自己進了天堂,保證最基本的温飽問題,便是那個時期無產階級工人的理想和願望,

這是他們的可憐之處,但也正是他們的可悲之處,正是他們的這種不求進取的思維模式才讓那麼殘忍的資本主義無人道的壓榨方式得以生長和發展!

所以無產階級唯一的出路就是反抗,一直反抗,直到消除一切剝削。

從整個故事可以看出資本家的剝削是沒有底線的,在這種制度體系下,資本家是不會有憐憫之心的,他們不會滿足於有限的資產,而儘可能的壓榨無產階級是資本家累積資產的唯一方法,因此想要資本家給一羣無產階級工人帶來幸福生活,那是不現實的!

就好比把羊放入狼羣,要讓狼不吃羊是不可能的。有些資本家可能會反駁説,資本本主義發現的同時也帶動了無產階級的生活方式的提高,比如現代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工人同樣過上了不錯的生活。但我想説,這就好比把狼放入羊羣一樣,雖然暫時安全,但再多的羊也逃不過總有一天被狼吃掉的命運,羊羣想永遠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趕走那隻狼。再反關電影故事,我們也可以看出,無產階級工人的出路只有反抗,只有拿回資本家手裏控制的生產線,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體系,才能更好的為大眾謀福利,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生產工人的積極性,更好更多地利用生產資源。就像電影的結尾一樣,清晨的第一曙光是屬於無產階級工人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