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悟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9W

  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

扛起開播大旗的演員是老戲骨倪大紅,要知道,一檔聽起來嚴肅認真的文化類創新節目,開場必須要有兩把刷子,拿出看家本領之後才能讓觀眾心服口服。以下是本站整理的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悟資料,提供參閲,歡迎你的閲讀。

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悟

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悟一

小時候寫作文,但凡是遇上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用上的素材無非是春節、元宵、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或者是喝雄黃酒、吃月餅、守歲等傳統習俗。殊不知,在上下五千年燦爛的中國文化中,還有史書典籍在歷史長河裏熠熠發光。

走進《尚書》、《論語》、《史記》等史書典籍,作為後來者的我們,可以更深入瞭解璀璨文化和真實歷史。

事實上,想要真正讀懂典籍並非易事,而央視一套在大年七年級重磅推出的文化類創新節目--“講好中國故事系列”的最新力作《典籍裏的中國》邀請實力派演員變身典籍名家,用戲劇化的舞台呈現典籍中的故事,之後再穿越時空,和當代主持人古今對話。用“戲劇+影視化”的表現形式,在一字一句的台詞對白中,讓典籍裏的生澀文字變得鮮活滾燙。

《典籍裏的中國》選的第一部典籍是《尚書》,扛起開播大旗的演員是老戲骨倪大紅,要知道,一檔聽起來嚴肅認真的文化類創新節目,開場必須要有兩把刷子,拿出看家本領之後才能讓觀眾心服口服。

如此重要的出場順序,足以看出倪大紅老師在業界的實力與位置。

事實上,倪大紅的確不負眾望,一生讀《書》護《書》傳《書》的伏生,本就是白髮蒼蒼的近百老人,在倪大紅的演繹下,無論是拄拐還是作揖,無論是對話還是獨白,形體和語氣都恰如其分,直扣觀眾心扉。

説出來你可能不信,誰能想到一個講中國古文學的節目,能讓觀眾情不自禁泣不成聲呢?

倪大紅沒有一句多餘的台詞,簡單的自言自語足以讓人淚奔--

“説來不是我捨命護《書》,是我妻、我子、我全家捨命護《書》!

他扮成白髮蒼蒼的老伏生,一輩子都在為《尚書》奔波,堅定不移地走在傳承文化的道路上。當《書》在亂世之中未能保全時,他自責嗚咽,那些恰到好處的眼神和動作,讓撒貝寧忍不住落淚。

《典籍裏的中國》,倪大紅完美開場,伏生本生的形象躍然於屏幕之上,這得益於他根植於內心的文化修養,以及對傳承文化的追求。

是的,這並非是倪大紅第一次演繹有深度的角色,早在《北平無戰事》、《正陽門下》、《情滿四合院》等優秀劇目中,他便通過塑造角色展示出了和時代氣息完美融合的文化味道。

過往的角色經典又深入人心,能安靜沉澱文化,也能不動聲色將國民度收入囊中,還能扛起央視鉅製綜藝開播大旗,傳承中國文化,以一己之力講述典籍故事,“偷”走太多觀眾眼淚。

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悟二

《典籍裏的中國》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於牛年新春重點打造的大型原創文化節目。節目聚焦中華優秀文化典籍中的經典名篇,展現其中藴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講述感人至深的傳承故事。節目綜合運用環幕投屏、實時跟蹤等新科技手段,創新設計出“歷史空間”“現實空間”,並以跨越時空對話的形式營造了“故事講述場”,生動演繹中華典籍精華的源遠流長。本節目是樹立文化自信的典範,對於大學聯考語文極具指導性。

節目中,演員重現了大禹與先民治水的場景,他們僅有簡陋的治水工具,卻不畏洪水氾濫,誓要天下安寧。在《尚書·禹貢》一篇中,我們能夠看到一個更為壯闊的大禹分定九州歷史: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書·禹貢》作為中國古代地理學的典範之作,他的問世、留存對後世產生了什麼影響?

《尚書》是怎樣一部書?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列為重要核心儒家經典之一,歷代儒家研習之基本書籍, “尚”即“上”,《尚書》就是上古的書,傳統《尚書》(又稱《今文尚書》)由伏生傳下來。傳説是上古文化《三墳五典》遺留著作。

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被王道士發現,內藏典籍萬卷。這些典籍穿越千年,重回世人面前。清朝末年,部分經卷被運到京師,《尚書》文獻當時最早的傳世文本也在其中。如今,敦煌藏經存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尚書》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傳承。《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也是最早的一部歷史典籍。

其“典”、“漠”、“訓”、“告”、“誓”、“命”六體,有的是講演辭,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談話記錄。《尚書》記事的內容,上起原始社會末期的唐堯,下至春秋時的秦穆公。

《尚書》按時代先後,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個部分,共100篇。古人“尚”與“上”通用,“書”原來就是史,上古時,史為記事之官,書為史官所記之史,由於這部書所記載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書》。《尚書》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尚書者,上古帝王之書,或以為上所為,下所書,故謂之《尚書》。”(王充《論衡·正説篇》)

關於《尚書》的編纂者,歷來有不同的説法,但司馬遷和班固都肯定它是孔子編纂的。孔子是中國古代文化承上啟下的集大成者,他生活的年代是禮、樂廢,《詩》《書》缺的春秋末期。所以他周遊列國之後回到魯國,把晚年的精力都花在編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上面,還為《尚書》寫了序。司馬遷説,孔子“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史記·孔子世家》)因此,《尚書》被儒家列為經典之一。

孔子收徒講學時,還選用了這些典籍作為教材。他認為這六種教材,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禮記·經解》)這説明了“六經”的教育意義和教育價值。

漢武帝時,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大自己的宮殿範圍,拆毀了孔子的舊宅,並從孔宅牆壁中發現了許多用蝌蚪文字(漢以前的大篆或瘤文)寫成的竹簡,為古文《尚書》。當時的學者孔安國(孔子的後代),把它和通行的今文《尚書》互相校讀了一遍,多出了16篇。這部古文《尚書》一直沒有被漢朝所重視,也沒有列於學官,又沒有人傳授。到王莽時才把這部古文《尚書》列於學官。到東漢時,才逐漸盛行,當時的大學者馬融、鄭玄等人併為它作註釋,於是才盛行於世。但它與今文《尚書》相比較,還是不如今文《尚書》被人重視。後來,它就逐漸散失了。

東晉元帝(司馬睿)時,豫章內史梅曾經向朝廷獻上25篇的古文《尚書》(它與漢代的古文《尚書》也不同),還有偽造的孔安國《尚書傳》。東晉政府把它列於學官,影響較大,在社會上流傳了很長的時間。到唐朝貞觀五年(631),唐太宗命令修撰羣經正義,孔穎達作《尚書正義》和陸德明寫《經典釋文》時,都是根據梅所獻的這個本子。於是它便成了官府的標準本,以後又收入《十三經注疏》中,廣為流行。

由於漢朝時從孔府壁中取出的蝌蚪文《尚書》早已散失,東晉梅的古文《尚書》雖被認為是偽書,但它仍被收入《十三經注疏》中,廣為流行,也就弄假成真了。我們今天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即今文《尚書》與梅氏所獻的古文《尚書》的合編本,共58篇,即《虞書》五篇、《夏書》四篇、《商書》十七篇、《周書》三十二篇。《尚書》為我們研究我國原始社會末期和夏商周奴隸社會歷史,留下了珍貴的資料。如《堯典》記載着堯、舜、禹的“禪讓”故事,反映了原始公社制度權位繼承情況。《禹貢》是我國最早的歷史地理文獻。《盤庚》記述商朝遷都情況。

《尚書》是難讀的。司馬遷寫《史記》時,採用了《尚書》的材料,或錄全文,或取部分文字,但他運用了“以訓話代經文”的原則,把《尚書》的原文翻譯了一遍,使先秦的古書,變成為漢代通行的語言文字。例如《尚書·堯典》中有“欽若昊天”的話,《史記·五帝本紀》便寫為“敬順昊天”。又如《堯典》中的“馨子”,《五帝本紀》中改作“盲者”。所以我們可以把《尚書》和《史記》中的《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等對照來讀。

什麼是《禹貢》?

《尚書》中的《禹貢》是中國古代歷史文獻中公認的一篇具有系統性地理觀念的文章,也是中國古代地理的典範之作,全書共一千二百字,分九州、導山、導水、水功與五服五個部分組成。

《禹貢》所説的九州,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樑、雍。依次敍述各州疆域、水利、土質、賦税、貢物、貢道,也述及山川、湖泊、草木、物產等情況,對土壤的記述尤詳。

導山分九州山脈為三條四列,敍述20餘座主要山脈的名稱、分佈特點及治理情形,山系概念明確,所記的山真實可靠。

導水以敍述9條河流為主線,對河流名稱、分佈特徵、疏導情形加以敍述。導山、導水篇幅較小,重點記述黃河流域的山川,導山(鑿山)、導水的目的是疏通河道、宣泄洪水。

水功總括九州水土經過治理以後,河川皆與四海相通,再無壅塞潰決之患。

五服敍述在國力所及範圍,以京都為中心,由近及遠,分為甸、侯、綏、要、荒五服,每服又各以百里、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不等,規定貢物、賦税標準等,反映作者在政治上的大一統思想。

後世司馬遷的《史記·夏本紀》,班固的《漢書·地理志》都將《禹貢》的內容原封不動的抄錄了過來。

今天的我們再來看《禹貢》,會發現兩問題,第一它太簡略;第二它所描繪的地理分佈非常規整,總體感覺就是不那麼靠譜。但是這在古代卻是了不起的發明,特別是在文化底子薄弱的初漢,對於我們這個世界認知幾乎又迴歸到了一窮二白的地步,突然出現一份地圖,就算畫得再糟糕,也至少比沒有好,特別是針對水患而言,《尚書》剛重見天日那段時間,人們如獲至寶,哪裏發生了水災?在什麼地方?應該怎麼辦?全憑一篇《禹貢》作為指導。

從中國古代地理學的發展角度來看,《禹貢》提出了一系列系統的地理觀念,構成了中國區域地理最古老的典範。

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悟三

近日,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開播,首期通過演繹漢代伏生傳《尚書》的感人故事,在古今對話、時空轉換中,讓《尚書》這部傳統文化經典進入大眾視野。節目不僅呈現了精彩的舞台演出,更着力於展現《尚書》中華夏九州的家國概念、“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讓《尚書》的奧義可感可知

“説來不是我捨命護《書》,是我妻、我子、我全家捨命護《書》!”

節目中,演員倪大紅飾演的“古代護書人”伏生,是講述書中故事、解讀書中思想要義的串聯人物,撒貝寧則以“當代讀書人”的身份與伏生對談。他們又共同遇見了四千多年前治水分九州的大禹、三千多年前牧野誓師的周武王。

選擇《尚書》作為節目的開篇,是因為《尚書》素有“政書之祖,史書之源”之稱,記載了中華民族上古時期從堯、舜、禹到夏、商、周的重要歷史。打開這本書,我們可以追溯到華夏文明的源頭。

《尚書》共五十八篇,按照時間順序編排分成四部分,《虞書》《夏書》《商書》《周書》。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三字經》在介紹《尚書》時用了這樣十二個字:“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即《書》的奧義充分地體現在典謨、訓誥和誓命當中。這裏説的是《尚書》的六種體例:典、謨、訓、誥、誓、命。

典是先王們用來治國的典章制度,如《尚書》的第一篇叫《堯典》,記載了堯和舜治理國家的一些事情。謨是記載古時君臣謀劃治國方略的言論,如《皋陶謨》篇就主要記載了舜和大臣們討論國家大計的對話。訓即大臣對於君主的勸諫。誥主要是君主對臣民的告示、告誡以及勸勉。誓是在戰爭時期的戰前君主對將士的動員令或宣戰令。命就是君主所頒佈的正式命令。

《荀子·勸學》中説“《書》者,政事之紀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説“《書》以道政事,儒者不能異説也”。可見古人認為,《尚書》所記載的就是上古時期治國理政的大經大法,《尚書》和藴含其中的治國理想,早已成為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打開《尚書》,格言警句俯拾皆是:談及官吏選用,有“知人則哲,能官人”“官不及私暱,惟其能;爵罔及惡德,惟其賢”,要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舉、無偏無黨。處理對外關係時,應以“睦乃四鄰”“協和萬邦”為最高準則。圍繞從政者個人的修身立德,有“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要從自身着眼,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要從細節着眼,從小事做起,做到兢兢業業、慎始慎終。而“滿招損,謙受益”“有容,德乃大”“克勤於邦,克儉於家”……這些出自《尚書》的名句,其思想內涵更是早已超越為政的範疇,成為全體民眾共同遵循的道德規範。

如何把《尚書》這樣的上古典籍變成當代觀眾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典籍裏的中國》戲劇部分成為了節目突出的創新亮點,演員對角色的塑造堪稱“出彩”,為提升節目的質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此次擔任《典籍裏的中國》藝術總監,她認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精神,中國國家話劇院責無旁貸!”此番創作始終堅持“守正創新”,在深入傳統文化寶庫、探得“寶物”的基礎上,以現代人的視角提取精神內涵,同時將多時空舞台與視覺技術手段結合,讓傳統題材作品既保有傳統的獨特韻味,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趣味。藉助電視節目與戲劇各自獨特的表達優勢,對藴含在古籍中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中國價值,進行了可視化、故事化、直觀化的藝術轉碼,讓更多的觀眾感受到中華文明之光,感動於中國文化的傳承力量。

禹定九州 華夏一體

節目中,反覆誦讀了《禹貢》開篇的“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幾句。演員重現了大禹與先民治水的場景,他們僅有簡陋的治水工具,卻不畏洪水氾濫,誓要爭天下安寧。

然而正如節目中所介紹的,禹最大的功績並不僅如此,在治水的同時,他還做了治理、考察、規劃等一系列工作。通過這些工作開闢出一大片文明的土地,形成華夏文明的地理世界。在這個世界裏,到處都有禹留下的足跡,於是就誕生了“禹跡”這樣一個名詞,以此指代華夏這片文明地域。

可以説,禹跡是華夏疆域的第一個名稱,先秦時期的人們普遍使用這個名稱來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例如春秋時期的銅器“秦公簋”上的銘文就寫着“鼏宅禹跡”。山東臨淄齊國故城出土的“叔夷鍾”上亦寫有“處禹之堵”,這是齊靈公為封賞大臣叔夷而鑄造的銅器。“鼏宅禹跡”“處禹之堵”這兩句話其實意思基本一致,即居住在禹跡的範圍之內。

伏生有這樣一句台詞:“茫茫禹跡,畫為九州”。這句話出自《左傳》,從這句話中我們瞭解禹跡與九州的關係——九州是對禹跡的進一步分區。因為禹跡的範圍太大了,人們在禹跡裏還是分不清東南西北,於是把禹跡分成九個區域——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以後再説自己在什麼州,就既表明了自己在禹跡裏面,也説清了自己的具體方位。

為什麼是九州?不妨看“州”這個字。州字在甲骨文裏就出現了,字形中自上而下的三條曲線是“川”,表示河流;中間曲線上的小圓圈,意思是水所環繞的一塊地方。所以,“州”的本義是指水中的陸地。而治水可以簡單理解為把水排走、開闢出一塊塊乾燥可居的地塊,古人於是把“州”與治水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講,由此傳播開大禹治水、劃定九州的故事。

九州中的一些名字今天還在被使用,如徐州、揚州、荊州等。雖然今天這些州的範圍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位置仍然與古代那些州有着直接的關係。有些州的名稱則成為省的簡稱,如河南簡稱豫,河北簡稱冀。

隨着歷史發展,九州成為華夏文明區域的代名詞,其中包含兩個最基本的意思。第一是地理範圍。九州包括了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區,這是華夏文明最核心的地域。第二是完整性。九州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地域,就是最早被稱作禹跡的那個地域。九個州,一個都不能少,少一個,華夏地域就不完整了。這一點深深地銘刻在華夏人的心中。

在節目的演繹中,主持人撒貝寧與伏生這樣一番對話,讓觀眾們心潮澎湃:

“華夏為何一體?”

“自古就是一體。”

中華民族的大地,和中國的文明、思想完全融合在一起。這片大地浸潤了漫長的歷史,其中的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只是自然之物,而是有着歷史的意藴。悠悠千年,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朝代如何更迭,這份對原鄉故土的樸素情感始終流淌在炎黃子孫的血脈之中。

民心即天命

“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伏生講解的第二個故事來自《牧誓》,説的是周武王在牧野之戰時領着眾人念出出征誓詞。舞台上,萬軍之中,周武王振臂一呼,眾人齊聲響應。在演員們的演繹下,彷彿古戰場就出現在我們面前。短短的幾句話氣勢如虹,讓人感受到了勢不可擋的力量。《牧誓》不僅描述了武王伐紂的過程,也指明瞭武王伐紂的原因,寫出了興亡之道。

《典籍裏的中國》的創新之處,不僅在於戲劇化結構和影視化表達,其更大的創意是在主題立意上的交相輝映。大禹治水安民、武王為民伐紂等多場戲劇,始終圍繞“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這一鮮明主題展開。

正如節目嘉賓、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介紹,“民本”這一概念即萌發於《尚書》。除了節目中提到的《五子之歌》《禹貢》《牧誓》等,在《尚書》多篇中均可看到,為政者們不僅提出了“民惟邦本”、“民心”為重的思想,並且也在治國理政實踐中篤行之。

翻開《尚書》首篇《堯典》,文中對堯帝的頌揚是同百姓密切相連的。如:“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這是説,堯能發揚美德才智,使九族親密和睦,還能公平地善待百姓人家。“百姓昭明”的“昭”字,本義是昏暗中出現一抹亮光,有引導光明之意,這是指百姓們從昏暗的日子裏看到了曙光。“黎民”一詞,最早出現於《堯典》,“黎”從“黍”,是一穗聚有很多顆粒的小黃米。黎民指眾多人民。“黎民於變時雍”是説眾多人民也隨着變得友好和睦了。可見,在《堯典》裏,領袖與人民的關係已講得生動而富有深意。

《尚書》還記載了堯時期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皋陶。皋陶輔佐了堯、舜、禹三代帝王,同堯、舜、禹共同被後人並稱為“上古四聖”。在《皋陶謨》篇中,他向大禹講了執政九德:“寬而慄,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温,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

通觀九德,充滿哲思和智慧,均能體現出對待人民的態度。皋陶認為,能做到三德,就可以做卿大夫;能做到六德,就可以做諸侯;如果能把九德普遍施行於政治,使有德才的人擔任職務,那麼各種事情都會成功。

大禹還曾向皋陶請教:怎樣才能使臣子們同心協力?皋陶則告訴大禹最高執政者的四項要務:修身律己,教導親屬,知人善任,安民。前三項要務,都是為了安民,也只有做到了前三項,才能真正實現安民。

可以看到,在《尚書》這一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文獻中,對人民的認識就已非常深入且非常智慧。

皋陶的思想深遠地影響了孔子,孟子等又把孔子的思想繼承下來,如孟子直接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禮記·大學》裏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説,其中也包含着四項,一是修身律己,二是要教育家屬子女向自己看齊,做到這兩項才有可能去做後兩項,即治國並使天下太平。這與皋陶論“修身律己,教導親屬,知人善任,安民”,正是一脈相承,成為後世一代又一代讀書人畢生的追求。

自《尚書》始,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民本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帶來了不能忽視的巨大影響和偉大力量。西方有很多城堡,惟中國有萬里長城。長城為何要綿延萬里?因為它身後的土地和人民需要——它不像西方城堡那樣只是為了保護城堡內貴族的安全,而是要護佑所有百姓,為所有人阻擋戰火烽煙。

“讀《書》,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有冊有典,以史鑑今,是中華民族之幸事——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