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紀錄片《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觀後感兩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67K

“在紅區,一個人穿着防護服,如果不寫名字,你分不清這個人是醫生還是護士,分不清年齡,甚至分不清性別。但是反過來想一想,這其實是讓紅區的故事更加純粹,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更加純粹。”下面是兩篇觀後感,歡迎閲讀!
 

抗疫紀錄片《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觀後感兩篇

 

篇一:守望每一次温暖的相逢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到幾個月前。

那時,農曆新年即將到來,這是一年中最歡樂的時光,每個人都期待着早日闔家團聚。

年輕護士即將回武漢老家過年,她打算今年和相戀多年的男友結婚。

離家多年的醫生久居上海,如果不出意外,今年他也能回武漢待短暫的幾天。

相濡以沫的老夫妻在家準備年貨,今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他們的孫輩即將出世。

新冠疫情突然爆發,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約定好的難以團聚,無交集的陌生人卻因此相逢。

每個人都可以是一束光

人們常常埋怨生活枯燥夢想遙遠,有人為了生活而放棄追求,也有人選擇用另一種方式實踐自己的理想。

陳桂林是一位在上海工作的武漢人。她從小就想當一名醫生,希望自己可以救死扶傷,像太陽一樣發光發熱,給病人帶去生的希望。長大後她成為了一名護士,即使小時候的夢想並沒有完全實現,她卻仍然決定用自己的方式發光發熱。

新冠疫情爆發後她挺身而出,瞞着家人來到武漢雷神山醫院工作。

陳桂林是個生性樂觀的人。她會在來雷神山上班的途中,和同事調侃自己的生活,會在防護服上認真寫下“武漢加油”,還不忘配上一個嘴角彎彎的笑臉。

她説,“太陽很大,能發光發熱。月亮比太陽要小很多。不做太陽,但能做月亮吧。”

用愛傳遞勇氣

7牀的爺爺一家三口都感染了新冠肺炎,他們被分在了三個不同的地方隔離治療。與老伴僅一牆之隔的爺爺只能通過手機聯繫聯繫妻子,兩位老人約定要一起努力活下去。

老伴在信中回顧了他們二人青梅竹馬的故事,感謝老爺子這麼多年對她的照顧。期盼他早日康復回家抱一抱剛剛出生的小孫女。

信的最後,奶奶動情地寫道:

“你總是説想過平淡的生活,你總是要我留在你身邊,説你想見我。那你就要有信心堅持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啊,早點醒過來!”

相逢何必曾相識

護士陳桂林,今年29歲,打算今年和男朋友買房、結婚,迎接人生的新階段。

7牀老爺子,今年72歲,孫輩剛剛誕生,家人盼望他早點康復,回家抱一抱剛出生的小孫女。

本不相干的二人,因一封家信相逢。

在老爺子病情惡化後,陳桂林承擔了用武漢話給老爺子念信的任務。

她穿着厚重的防護服,吃力地俯身在老人的耳畔,一句一句地念給他聽。唸到一半還因為喘不過氣,不得不暫停休息。

昏迷不醒的老爺子,在護士的家鄉話和老伴愛語的雙重刺激下,微微擺動着頭部,像是對老伴的呼喚做着迴應。

唸完信後,精疲力竭的陳桂林卻顯得很高興,“他應該是聽到了!”

像陳桂林這樣默默付出的護士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像是黑夜中的點點微光,匯聚起來,照亮他人,更温暖自己。

醫護不是萬能的,但他們總能帶給我們安慰。

愛也不是萬能的,但它能讓我們充滿勇氣,替我們驅趕黑暗。

我們為難以團聚而感到遺憾,卻在與陌生人的萍水相逢中收穫温暖。

而這些在相逢中迸發的點點微光,正是我們捱過漫漫黑夜時所仰望的燦爛光芒。

篇二:人間世,人世間,世間人

以前有段時間愛看災難片、恐怖片,喜歡那種上帝視角,冷眼旁觀主角在災難即將到來而不自知的天真,充滿快感地看着他們遭受恐怖、變態經歷折磨,偶爾也會被sudden shock嚇到。

這類電影多半評分不高,閲過即忘,能留下印象的寥寥無幾,更別提能引起什麼深度思考,但我仍然樂此不疲。可以稱之為快餐式觀影/下飯電影(是的噁心恐怖的電影我在吃飯時也看得下),此類影片的代表:《墓地邂逅1、2》、《車庫驚魂》、《人皮客棧》、《林中小屋》、《遺傳厄運》、《昆池巖》等等。

也許是恐怖片越來越無趣,也穿插着看起了歷史、社會紀錄片。

《人間世》追了兩季,每一集都“度秒如年”,在這裏可以看到最真實的中國醫患關係、重病患者和急診醫生的日常。這個世界是你看到的那樣,又似乎不是你看到的那樣。看完兩季,我的人生看似依舊平凡如一潭死水,但隱約能感受到,我的思考方式、我對醫患關係的刻板印象、我對現實生活的掙扎與糾結,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女博士閆宏微患上三陰性乳腺癌晚期,乳腺癌中最兇險的一種。抗癌路上她堅持樂觀,孩子是她拼命活下去的支撐,但故事並非總是happy ending,從中國求醫到美國再回到中國,她體內的癌細胞終究是沒變“聰明”。2019年3月18日,閆宏微離世。

她的丈夫吳載斌今年疫情期間,在微博官宣和一位馳援武漢的護士相戀了。我不會去説“不相信愛情了”,畢竟妻子患癌,其中治療、照料的艱辛也許任何人都無法切身體會。他的微博底下充斥着“微微走了不到一年”、“微微瞎了眼遇上渣男”等罵聲,我覺得duck不必;但也很難去祝福他,只能説人有各自的選擇和決定,這種選擇和決定無需被他人左右。

但今天我不講《人間世1、2》(明明已經講了很多),而是想講講疫情期間它推出的《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

01 人間世

高中讀柴靜的《看見》,被其中描述非典的章節“那個温熱的跳動就是活着”所震撼。2002年廣東出現非典,2003年非典擴散至全國,一時白色恐怖籠罩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天空中。

柴靜在書裏説了一句話,大意是,不希望日後孩子問起自己“媽媽,非典的時候你在幹嘛”時啞口無言羞愧難當,因此選擇做好記者的本分,走進非典病房,向社會大眾客觀呈現出非典疫情下,患者的真實狀況。

2003年非典時,我7歲,疫情未曾蔓延到我那十八線小城市的家鄉,我對非典的印象,僅限於大人們在交談買不到板藍根;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我24歲,親歷疫情,切實感受到社會中瀰漫着的恐慌和警惕。

口罩一罩難求,假期一延再延,家家户户閉門謝客,過年幾乎不出門不聚餐,每天關注着新聞上冰冷的確診、死亡、治癒人數,看着全國各地醫療隊“逆行”奔向紅區武漢,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

1月23日,武漢宣佈封城。昔日繁華的江城一時像電影裏的空城一樣。

這是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人間世”。

02 人世間

在這樣的“人間世”,所幸有一羣人站在手無縛雞之力的患者身前,與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死神搶人。

他們身穿白色戰衣,頭戴厚重的面罩,時而步履蹣跚,時而腳下生風。

隔離病房裏,12牀,一位81歲的老人。

醫生好不容易控制住他體內的新冠病毒,但老人本身患有的糖尿病,卻讓他的整條右腿開始迅速壞疽。

醫院沒有做手術的條件,討論再三,醫生們決定護送12牀到同濟醫院中法院區手術。

好在轉運過程無驚無險。

疫情之下,醫生做一場手術的難度遠遠大於平時。防護衣、護目鏡、N95口罩、外科口罩、面罩…… 手術前必需的重重防護措施,讓醫生置身於近乎缺氧的環境中。

3個小時,8名醫生,截肢手術終於順利完成。術中,主刀醫生不得不在進行了一段時間後停下來休息,到外面卸下重重防護,喘一口氣,再接着一頭扎進手術室。

結束手術後,醫生全身都濕透了。

但並非所有的手術都能有好的結果。

上海第六批援鄂醫療隊的繆醫生,把急救比喻為開飛機。“突然兩個發動機全熄火了,飛機的高度在不斷下降,而你要在飛機墜毀之前迫降成功。”

突發情況考驗的是醫生的臨場反應能力和判斷能力,往往一着不慎滿盤皆輸。

作為與患者接觸最為密切、相處時間最長的護士們,在這場疫情當中經歷了太多難捱的生離死別。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有時也會感到深深的無力。

一位先生在病房裏,心電圖已經呈直線。護士為他整理遺物,卻不經意瞥見他手機屏幕上,女兒發來的微信。

手機那一頭的孩子不知道,她永遠也收不到爸爸的迴應了。

在這場災難中,人們把醫護人員稱為救死扶傷的超人。但也別忘了,他們只是以醫學知識為武器、以醫療技術為輔助,“有時能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外人眼中,他們是逆行的英雄;而在自己心裏,也許對自己投身疫區有一點自豪,但更多時候認為這是“職責所在”。

03 世間人

這次疫情之中,我姑且簡單地把人羣劃分為「紅區內的人」與「紅區外的人」。

「紅區外的人」,自然是你我這些沒有近距離接觸新冠的普通個人;而「紅區內的人」,除了我們熟知的醫護人員以外,還有運送物資的軍人、堅守崗位的公務員、忙碌奔波的志願者、快遞員、外賣員等各行各業的服務人員。

這場戰爭的勝利必須歸功於他們。

人類最基本的良善和同理心,在這次疫情中得到了最純粹的展現。

上海援鄂的醫療隊伍中,每位醫生都會與武漢的當地的醫生一起組成醫療隊伍。在危險的操作面前,武漢的醫生總是會擋在上海援鄂的醫生前面。

擴皮(擴張皮下通道)時很容易有氣溶膠產生,氣溶膠裏污染物、病毒很多。武漢醫生説,“擴皮的我來做,你先頭側過去,擴皮之後你再來置管。”

武漢的醫生給上海援鄂的醫生髮了這樣一條微信。

我看見他眼裏有淚,有對武漢醫生保護上海醫生的感動,也有對共同戰勝這場疫情的堅決。

紅區裏,除了醫療人員之外,還有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的身影。

還有志願者的身影。

援鄂醫療隊結束任務啟程回上海時,一位志願者穿上皮卡丘的人偶,舉着一塊寫着“謝謝”的紙牌,成為送行隊伍裏亮麗的風景線。

摘下頭套的他,面對鏡頭有些許不習慣,靦腆地笑着,説起做志願者的經歷。

而直到採訪結束,他也沒有透露自己的名字。現場的小夥伴看他的朋友圈才知道,他們是武漢的一個志願者團隊。除了皮卡丘,他們還扮成海綿寶寶和哆啦A夢,以自己獨特的形式為醫療隊表達感謝。

但《人間世》並非只挑温情的情節來講,而是真實地展現了不同醫護人員在疫情中的所思所想。

病房裏的一位老太太哭着説自己“不想活了”,並把自己的氧氣導管拿掉了。護士很生氣,感覺她“在這種時候添亂”。

也許有人會説這位護士態度不好、不該説這樣的話傷人,但站在她的角度思考,一邊是情緒不好的老太太等待安撫,一邊是瀕死的危急患者需要救護,此時讓她去冷靜下來安撫老太太的情緒,真的很難。

沒有一個醫護人員不希望患者康復,也沒有一個醫護人員能在患者放棄希望時無動於衷。

在這場疫情中,我們常在新聞上聽到一些90後這樣的聲音:“2003年非典的時候,我還是個孩子,你們站在我身前;現在我長大了,換我來保護你們。” 17年前那批懵懂的孩子,已經成為有模有樣的“大人”,在疫情最為嚴重的關頭挺身出。時光交錯,17年前的大人和17年後的“大人”身影重疊;時代在變,但不變的是總有一羣人逆風前行,為身後的人撥開雲霧。

想起一句很俗但是真相的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那些負重前行的人,褪去救死扶傷的身份,也不過是你我一樣平凡的普通人啊。

作為這場疫情之下無數平凡個體的我們,通過這場肆虐全球的災難,至少應該銘記兩點。一是生命不易,且行且珍惜,人生路漫漫,珍惜身邊人;二是,無論在什麼崗位上,都應該儘量做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