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論片《擺脱貧困》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2W

一般大家欣賞完一部影片後,應該有不少啟示,可以編寫一篇觀後感,我們在寫觀後感的過程中,可以聯繫自己的現實生活,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政論片《擺脱貧困》觀後感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政論片《擺脱貧困》觀後感8篇

政論片《擺脱貧困》觀後感篇1

擺脱貧困》記錄着習近平同志在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時,對改革開放偉大實踐和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實踐的深邃思考,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我認為從實踐的觀點來看,青年習近平同志在寧德有五個方面的探索。

一是在實踐中堅持實事求是。書中寫到:“鄧小平同志今年的南巡説過這樣的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就是相信毛主席講的實事求是。過去我們打仗靠這個,現在搞建設,搞改革也靠這個。我們講了一輩子馬克思主義,其實馬克思主義並不玄奧,馬克思主義是很樸實的東西,很樸實的道理。”而在實際的工作中,習近平同志就大力倡導一切從實際出發。他提出“要使弱鳥先飛,飛得快,飛得高,必須探討一條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路子。”他反覆講,“貧困地區不要有超現實的幻想。應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方針。”他引用馬克思的話説,“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他明確表明自己的立場:“我是崇尚行動的。實踐高於認識的地方就在於它是行動。”他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做好地方工作,首先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去認識規律。他帶頭以身作則,倡導“四下基層”的工作作風,時至今日,仍然是做好基層工作的法寶。

二是在實踐中堅持發展第一要務。項南同志在為本書作的《序》中説:“這些文章反映出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始終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習近平在書的《跋》中也説:“收集在這本書裏的29篇、12萬字論及的問題方方面面,主旨只有一個,即‘經濟建設’。”習近平始終把經濟建設當着最大的政治,把消除閩東貧困作為首要任務。書中寫道,他曾經在一個鄉政府的牆壁上,看到掛滿了各種錦旗,又是優秀,又是第一,但唯獨看不見經濟建設這面錦旗。他就説這“值得打個問號,少了經濟建設這一面就不風光”,他主張集中各方面力量,充分發揮寧德的山海優勢,來個“經濟大合唱”。他強調要走一條發展大農業的路子,要振興林業,扶貧時要注意增強鄉村兩級集體經濟實力,要正確處理閩東經濟發展的六個關係,要辯證地分析新形勢下閩東的財政經濟,要更加開放地抓好畲族經濟,儘快脱貧。他説:“實踐不斷給予明證,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只有在生產力的解放中,在國力的快速增強中,在人民生活的極大改善中,在與外部世界日益廣泛的交往中,才能得以最充分體現。”在《跋》中,他寫道:“對更多的人來説,勵精圖治,發憤圖強,以中國的繁榮昌盛為己任,盡短時間使整個國家脱貧,盡短時間使中國立於發達國家之林,才是更為緊迫、更為切實的思想和行動。”

三是在實踐中堅持解放思想。習近平在書中寫道:“我們不擔心説錯什麼,只是擔心‘意識貧困’,沒有更加大膽的改革開放的新意;也不擔心做錯什麼,只是擔心‘思路貧困’,沒有更有力度的改革開放的舉措。”他説,他把全書題目叫做“擺脱貧困”,“其意義首先在於擺脱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擺脱’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脱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脱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他説“扶貧要先扶志”,“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但能否實現先飛先富首先要看我們頭腦裏有無這種意識”。他用鄧小平的話勉勵閩東的幹部,“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他用插隊落户時看到的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觀,來啟示大家發揚前仆後繼、紮紮實實、持之以恆、致死不渝的“滴水穿石”的精神。他教導大家,我們需要的是立足於實際,又胸懷長遠目標的實幹;要有功成不在我的水滴精神,“像接力賽一樣,一棒一棒接着幹下去”;“不能只熱衷於做質變的突破工作,而是注重做量變的積累工作”。這些都充分説明了青年習近平同志思想敏鋭,善於把握時代脈搏,身上洋溢着革故鼎新、昂揚向上、敢於創新的鋭氣、智慧和勇氣。

政論片《擺脱貧困》觀後感篇2

這次到黨校來學習,一個多月來系統重學了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和原理,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有了更系統和深刻的認識。在經典讀書活動中,我認真研讀了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又重讀了習近平同志的《擺脱貧困》,在認識上有了更深的領悟。

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科學闡明論證了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科學原理,是指導中國革命的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擺脱貧困》則是一部集中反映青年習近平在寧德工作期間運用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開展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的專著。正如他在書後《跋》中所述:“在這本書中,我只提供一份我在閩東實踐、思考的記錄。”《求是》雜誌社社長李捷説:“《擺脱貧困》記錄着習近平同志在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時,對改革開放偉大實踐和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實踐的深邃思考,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我認為從實踐的觀點來看,青年習近平同志在寧德有五個方面的探索。

一是在實踐中堅持實事求是。書中寫到:“鄧小平同志今年的南巡説過這樣的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就是相信毛主席講的實事求是。過去我們打仗靠這個,現在搞建設,搞改革也靠這個。我們講了一輩子馬克思主義,其實馬克思主義並不玄奧,馬克思主義是很樸實的東西,很樸實的道理。”而在實際的工作中,習近平同志就大力倡導一切從實際出發。他提出“要使弱鳥先飛,飛得快,飛得高,必須探討一條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路子。”他反覆講,“貧困地區不要有超現實的幻想。應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方針。”他引用馬克思的話説,“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他明確表明自己的立場:“我是崇尚行動的。實踐高於認識的地方就在於它是行動。”他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做好地方工作,首先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去認識規律。他帶頭以身作則,倡導“四下基層”的工作作風,時至今日,仍然是做好基層工作的法寶。

二是在實踐中堅持發展第一要務。項南同志在為本書作的《序》中説:“這些文章反映出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始終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習近平在書的《跋》中也説:“收集在這本書裏的29篇、12萬字論及的問題方方面面,主旨只有一個,即‘經濟建設’。”習近平始終把經濟建設當着最大的政治,把消除閩東貧困作為首要任務。書中寫道,他曾經在一個鄉政府的牆壁上,看到掛滿了各種錦旗,又是優秀,又是第一,但唯獨看不見經濟建設這面錦旗。他就説這“值得打個問號,少了經濟建設這一面就不風光”,他主張集中各方面力量,充分發揮寧德的山海優勢,來個“經濟大合唱”。他強調要走一條發展大農業的路子,要振興林業,扶貧時要注意增強鄉村兩級集體經濟實力,要正確處理閩東經濟發展的六個關係,要辯證地分析新形勢下閩東的財政經濟,要更加開放地抓好畲族經濟,儘快脱貧。他説:“實踐不斷給予明證,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只有在生產力的解放中,在國力的快速增強中,在人民生活的極大改善中,在與外部世界日益廣泛的交往中,才能得以最充分體現。”在《跋》中,他寫道:“對更多的人來説,勵精圖治,發憤圖強,以中國的繁榮昌盛為己任,盡短時間使整個國家脱貧,盡短時間使中國立於發達國家之林,才是更為緊迫、更為切實的思想和行動。”

三是在實踐中堅持解放思想。習近平在書中寫道:“我們不擔心説錯什麼,只是擔心‘意識貧困’,沒有更加大膽的改革開放的新意;也不擔心做錯什麼,只是擔心‘思路貧困’,沒有更有力度的改革開放的舉措。”他説,他把全書題目叫做“擺脱貧困”,“其意義首先在於擺脱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擺脱’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脱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脱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他説“扶貧要先扶志”,“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但能否實現先飛先富首先要看我們頭腦裏有無這種意識”。他用鄧小平的話勉勵閩東的幹部,“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他用插隊落户時看到的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觀,來啟示大家發揚前仆後繼、紮紮實實、持之以恆、致死不渝的“滴水穿石”的精神。他教導大家,我們需要的是立足於實際,又胸懷長遠目標的實幹;要有功成不在我的水滴精神,“像接力賽一樣,一棒一棒接着幹下去”;“不能只熱衷於做質變的突破工作,而是注重做量變的積累工作”。這些都充分説明了青年習近平同志思想敏鋭,善於把握時代脈搏,身上洋溢着革故鼎新、昂揚向上、敢於創新的鋭氣、智慧和勇氣。

政論片《擺脱貧困》觀後感篇3

最近,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擺脱貧困》一書,我在理解書中內容的基礎上,也有自己的見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貧困地區的發展靠什麼?千條萬條,最根本的只有兩條:一是黨的領導;二是人民羣眾的力量。”“無論是從發揮黨的領導作用,還是從調動羣眾積極性這兩方面説,都要求我們的各級幹部始終同廣大人民羣眾保持密切的血肉聯繫。這是幹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深刻地指出,領導要有水平,水平從哪裏來?水平來自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而規律性的東西,正是藴藏在廣大羣眾的實踐中。是的,我認為作為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必須做到主動密切聯繫羣眾,解決羣眾遇到的各種困難,堅持把病人是否滿意作為自己工作的第一標準,把病人的呼聲當作第一信號,把病人的需要當作第一選擇,把病人的利益當作第一考慮,紮實開展醫療服務工作。這才是我們應盡的工作職責

發源於寧德的扶貧開發攻堅戰,始於上世紀80年代。在這場擺脱貧困的歷史征程中,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總書記一針見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擺脱貧困的關鍵。他一再強調,“地方貧困,觀念不能‘貧困’”。“當務之急,是我們的黨員、我們的幹部、我們的羣眾都要來一個思想解放、觀念更新”。如他所言,擺脱貧困,“其首要意義並不是物質上説的脱貧,而是在於擺脱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擺脱’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脱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脱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

這段話,對我這樣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來説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前瞻性。要擺脱“頭腦中的貧困”,必須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打破意識的禁錮,打開思想的開關,不能拘泥於現狀,墨守成規,要不斷總結學習方法和臨牀經驗,結合實際,勇於創新,並且及時與同行交流,共同進步。

總書記還指出,“不能只熱衷於做‘質變’的突破工作,而更要注重做‘量變’的積累工作。”這就要求我們,思想上要艱苦奮鬥,在頭腦中牢記艱苦奮鬥的基本要求,日常工作上更是如此,“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從思想上警醒起來,行動上自覺起來,抓住主要矛盾,找出重點要害,對自己的主要問題進行有效的大檢查、大掃除,儘可能提高自身知識水平。

實踐證明,習總書記這些發展思路是符合實際的,指導着我們的日常工作。不論時代如何發展如何進步,都要時刻牢記,一切都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爭取為國家為人民做出自己應做的貢獻。作為基層醫務工作者,我們應該發揚實幹精神,腳踏實地,艱苦奮鬥;密切聯繫人民羣眾,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竭盡全力為患者服務;除此之外,還要在日常工作中總結學習方法和臨牀經驗,結合實際勇於創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政論片《擺脱貧困》觀後感篇4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在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組織部門要紮紮實實做好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各項工作。這要求組織部門始終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抓黨建、強基礎、謀發展、興產業、促脱貧”為主線,將抓黨建促脱貧攻堅有機結合,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脱貧攻堅目標任務,為脱貧攻堅注入黨建力量。

建強基層黨支部,聚合力促發展動能。基層黨支部作為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其作用直接影響黨的領導力、組織力、凝聚力、向心力及戰鬥力。如同支部建在連上,更多的支部早已建在村上,按照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總體要求,堅持理論武裝,聚焦抓黨建促脱貧攻堅、促鄉村振興、促基層治理“正確方向”,全面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今年,各地區要立足各自職能和特點,發揮組織體系政治優勢“硬槓槓”,把控基層黨建“主戰場”,實施網格化管理“一張網”,構築戰“貧”堅強戰鬥堡壘;

堅持以服務民生為導向,堅持力量下沉一線,打通羣防羣治“最後一公里”;

堅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並進,深入推進“一抓兩促”工程,以“思想共識”力量凝聚起“促發展動能”強大力量。

建強基層主力軍,抓頭雁促生機活力。從人抓起,關鍵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的“牛鼻子”。要發揮“關鍵少數”頭雁效應,必須選準、用好、嚴管、培優幹部,有目的選拔一批優秀選調生到鄉鎮班子任職,選拔一批機關優秀年輕幹部到鄉鎮掛職任職;

持續實施村級組織帶頭人整體優化提升行動,全面清理不合格、不勝任、不盡職的村幹部;

不斷吸收優秀青年、致富能手進入黨員隊伍,培養壯大黨員“致富帶頭人”隊伍,讓黨員幹部成為發展生態扶貧產業、推進鄉村振興的“標配”,推動黨建引領村務善治。同時,抓頭雁落實基礎保障,形成統一規範標識、掛牌和功能室設置,體現黨“服務性質與服務功能”的元素,如組建“黨支部+基地+集體經濟+農户”模式發展富民產業、“黨旗領航+農村電商”模式釋放消費能力,提高村級組織各項工作運轉效能。

建強基層駐村隊,顯關懷促支撐體系。鄉村振興“文明號角”已經響起,要通過全面走訪慰問、提升生活保障、提拔重用幹部等措施彰顯黨和人民的關懷,切實構建激勵廣大駐村幹部擔當作為支撐體系,為奪取脱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提供組織保障。組建由選派單位領導、縣委組織部幹部組成的工作隊,到全縣所有村(社區)對全體駐村幹部進行走訪慰問,進一步鼓舞駐村幹部的士氣,堅定他們決戰決勝脱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堅決貫徹落實《激勵脱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擔當作為決勝決戰脱貧攻堅若干措施》,嚴格落實駐村條件達到“九有”標準(即有牀鋪、有廚房飲具、有冰箱、有桌椅、有熱水器、有衞生間、有空調或風扇、有安全設施、有電動車)和每人每天100元的標準發放駐村補貼,安排全體駐村幹部免費體檢一次,併為他們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同時,對錶現優秀的駐村幹部優先推薦提拔重用或給予職級晉升,或在職稱評審、崗位聘用上傾斜,激勵幹部在脱貧攻堅一線幹事創業,真正創造“有為才有位,有位須有為,有位更有為”的社會環境。

政論片《擺脱貧困》觀後感篇5

近日,經同事介紹,讀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書——《擺脱貧困》。客觀的説,作為一名政府機關幹部,習總書記的治國理政論述、講話材料、會議批示精神等讀過不少,然真正入腦入心的唯這本薄薄的、11萬字的書。可能工作性質使然,作為在鄉鎮分管扶貧工作的人員,提起扶貧真是一把辛酸淚,讀了此書,豁然開朗。不僅對深入理解扶貧工作有直接的指導作用,更在思想上亮起一盞明燈,促使我從更宏觀的角度再次思考扶貧問題。“師者,答疑解惑也”。讀此書,猶如恩師當面教誨,使我今後的工作有了質的飛躍。

習總書記在書中明確寫道:全書的題目叫做“擺脱貧困”,其意義首先在於擺脱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擺脱”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脱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脱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對此段論述,我感觸很深,自己每天做扶貧工作,面對扶貧領域中的各種問題:入户、幫扶、報表等等糾纏其中,忙碌加班成常態,和同事們聊起扶貧各個眉頭緊皺,沉在繁雜的事物之中,甚少去深入思考這項工作的意義,可以説,我的思想也是“貧困”的,讀了習總書記的書,這才恍然大悟。找到工作的意義,才能更好地工作。

脱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當前,中央提出的精準扶貧工作,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營拔寨的衝刺階段,鄉鎮一級的扶貧攻堅工作,不深入村組,不訪談農户,不促膝長談,就不可能掌握第一手資料,就無法對症施策、精準扶貧,最終實現脱貧目標。

我們鎮有一户建檔立卡户,家裏五口人,夫妻二人為重組家庭,並都有殘疾,丈夫為視力殘疾幾乎失明、妻子腿有殘疾,三個孩子都在讀書,四個人享受低保。就是這樣一個困難家庭,在精準扶貧過程中,經過多次入户瞭解情況,因户施策想扶貧措施,雖然夫妻二人均有殘疾,但樂觀肯幹,為了孩子吃苦耐勞,脱貧的意識很強。最初通過民政辦送絨山羊給他們,支持他們養羊;沒有房屋通過村建系統新建了42平方米的住房;妻子的腿不能走路,民政辦幫助聯繫醫院手術,報銷了大部分醫療費用。今年十月份他們家順利脱貧,計算人均收入六千多元。展望未來,最大的孩子畢業可以掙錢了,夫妻二人已經完全掌握了養羊技術,羊羔從最初的10只發展到如今的50多隻。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擺脱了貧困,向着幸福邁進。

到今年十一月,我們鎮的建檔立卡户全部脱貧,下一步工作我們將向習總書記説的,解決貧困問題的核心是扶智與扶志。未來兩年,我們的扶貧工作將在不斷髮展產業的基礎上,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和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精神文明建設是實施脱貧攻堅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建設好貧困地區的精神文明》一文提出,“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是貧困地區脱貧致富過程的兩個方面。兩者相互關聯,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把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學文化建設貫穿於脱貧致富的整個過程。”進行脱貧攻堅,精神文明建設必須要始終抓牢,且發揮其重要作用。對貧困户的精神文明方面的指導是我們扶貧工作的弱項,是在以後工作中努力的方向。

脱貧攻堅的基礎力量是村級黨組織。強化村黨支部戰鬥力是關鍵。“講凝聚力,必須講核心,農村脱貧致富的核心就是農村黨組織”“脱貧越深入,農村第一線黨組織的力量越要增強”“要想脱貧致富,必須有個好支部”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加強脱貧第一線的核心力量》中的真知灼見。習總書記談到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時強調,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基層是基礎。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抓好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抓脱貧攻堅,少不了基層組織,離不開基層組織。2018年全市為村裏選派了年輕有為的第一書記,大大增強村支部扶貧攻堅的力量,使村黨組織成為脱貧攻堅的前沿力量、戰鬥堡壘。

習總書記告誡我們,只要有貧困地區的存在,國家就是貧困國家;只要有貧困人口存在,民族就是貧困民族。因此,擺脱貧困不僅僅是貧困地區的問題,更是整個國家戰略發展的大問題,不僅僅是扶貧機構應該關注的問題,也是全黨、全國必須關注的問題。他提出“擺脱頭腦中的貧困”,其意義就在於進一步思想解放,堅持改革開放,迎接新的歷史機遇和挑戰。

通過閲讀《擺脱貧困》,從思想深處認識到扶貧工作的重要意義。我們作為基層幹部,扶貧工作雖然繁雜辛苦,但是為百姓造福的好事,意義重大。整個國家猶如巨大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作為小小的螺絲釘,能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添磚加瓦,貢獻力量,亦是使命光榮。習總書記説:“一滴滴水對準一塊石頭,目標一致,矢志不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滴下去——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讓我們以滴水穿石之耐力幹扶貧,重整行裝再出發。

政論片《擺脱貧困》觀後感篇6

在《擺脱貧困》一書中,習近平同志提出了物質貧困、思想貧困和信念貧困三個概念,並對這三種貧困的辯證關係進行了系統的論述,從而為擺脱貧困找到了思路和路徑。

“貧困”的首要含義是指物質財富的匱乏。但是,在習近平同志看來,不能陷入就經濟談經濟的形而上學立場,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在思想和精神層面來尋找物質貧困的根源。在他看來,物質貧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於長期的物質貧困而導致人們“頭腦中的貧困”,即精神貧困。而對精神貧困,他又具體區分了思想貧困和信念貧困。

“思想貧困”,就是指缺乏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思想武器,因而缺乏擺脱物質貧困的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從而導致要麼安貧樂道窮自在,要麼怨天尤人等靠要,而沒有積極行動起來想辦法找出路。“信念貧困”,就是指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缺乏行動的意義和價值目標,缺乏向上的志氣和行動的勇氣,“見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由自卑感而產生‘貧困縣意識’”。物質貧困、思想貧困、信念貧困三者互為因果並相互強化。《擺脱貧困》一書就是從這三種貧困的辯證關係入手,提出擺脱物質貧困必先擺脱精神貧困,擺脱思想貧困必先擺脱信念貧困。

在習近平同志看來,真正的社會主義不能僅僅理解為生產力的高度發展,還必須有高度發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讓人民過上比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脱貧致富。需要指出的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使我們擺脱了物質貧困,但有些人卻自覺不自覺中再次陷入了“頭腦中的貧困”。尤其是西方歷史終結論變成了新教條,束縛着人們的頭腦。如何再一次解放思想,承擔起中華文明覆興的使命,都需要從《擺脱貧困》一書中汲取營養。

政論片《擺脱貧困》觀後感篇7

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脱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也是一場必須真槍實彈、攻堅不止的硬仗。要打贏打好這場硬仗,就必須乾淨、徹底,堅決兑現“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的莊嚴承諾,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貧困縣摘帽,只是消除了絕對貧困,是脱貧攻堅的重要戰略目標,是整村、整縣脱貧的一個顯著標志,是脱貧攻堅取得的階段性成績,並不是脱貧工作的終點,而是再出發的新起點。

氣可鼓、不可泄。貧困縣摘帽後,“兩不愁、三保障”的基本問題解決了,鞏固發展脱貧成果,建立長效脱貧機制,加大對剩餘貧困人口的幫扶力度,確保全面完成攻堅任務,仍然需要做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貧困縣摘帽後,也不能馬上撤攤子、甩包袱、歇歇腳,要繼續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脱貧問題,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要求和叮囑。

扶貧工作務實、脱貧過程紮實、脱貧結果真實的關鍵,是脱真貧、真脱貧、不返貧。時下,促脱貧,防返貧,仍要爬坡闖關,貧困縣摘帽不摘責任,就是脱貧攻堅的“防滑鏈”,就是向脱真貧、真脱貧、不返貧的目標邁進。針對當前少數貧困縣在落實約束機制方面存在的標準不高、落實不力、執行不嚴等突出問題,國務院扶貧辦印發的通知,明確在脱貧攻堅期內,所有貧困縣(含已脱貧摘帽縣)必須保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頻道不換。這既是一種強化落實,更是一種嚴令落實,再次宣示了“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和信心。

當前,脱貧攻堅已全面進入衝刺階段,任務艱鉅,時不我待。脱貧攻堅每一條戰線上的黨員幹部,都要有身先士卒的勇氣、向我看齊的鋭氣、走在前列的正氣、以上率下的底氣,做好“摘帽不摘責任”的各項工作,用共產黨人強烈的使命擔當扛起“扶上馬、送全程”的責任,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貫穿於打贏打好脱貧攻堅的全過程,讓“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體現在“摘帽不摘責任”的落實中,使脱貧攻堅的“防滑鏈”更精細、更精準,不斷滿足脱貧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把“摘帽不摘責任”的“軍令”變成羣眾手中看得見、摸得着的“戰報”。

政論片《擺脱貧困》觀後感篇8

?擺脱貧困》這本書是習近平總書記在1992年的作品。過了22年,時過境遷,這本書為何至今魅力依舊?思路開闊源於精神的豐富開放,文風質樸源於思想的厚重深刻,語言鮮活源於心靈的活躍,表述清晰源於思維的縝密,文章的不朽源於情懷的不朽、信仰的不朽。

我讀完《擺脱貧困》一書後有三點最深刻的體會。

“緊抓中心”。這本書從開篇到最後一篇再到它的跋,一以貫之的主旨是“把經濟建設當作最大的政治”。習近平同志那時就指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是各項工作的主旋律,大家都要圍繞這個主旋律齊聲合唱。他鄭重告誡大家: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只有在生產力的解放中,在國力的快速增長中,在人民生活的極大改善中,在與外部世界日益廣泛的交往中,才能得以充分體現。

“尊重規律”。要領導好地方各項工作,在緊抓中心的大前提下,首先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去認識規律,在擺脱貧困、發展地方經濟、推進改革開放等方面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習近平同志以身作則,帶領幹部“四下基層”,瞭解民情,共商脱貧的路徑。他反覆講貧困地區不要有超現實的幻想,並指出僅靠幾個大項目來脱貧的想法“不切合實際”,應繼續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方針。書中強調扶貧“只能是漸進的,由量變到質變的,滴水穿石般的變化”,在經濟建設中要克服急躁情緒和短期行為,腳踏實地開展工作,這是尊重規律的體現。同時,習近平同志認為尊重規律並不等於把自己束縛起來,還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認識和把握改革開放新形勢帶來的新事物、新規律。

“開拓擔當”。書中提出的“滴水穿石”精神、“接力棒”精神,以及貧困地區要樹立商品經濟觀念,擺脱意識和思想上的貧困等等,在今天都是非常可貴的。書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行動至上”。習近平同志引用馬克思的話説,“一步實際運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他還説,“我是崇尚行動的”。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排除各種干擾,落實到行動上;認識和把握規律,最終也要體現在擺脱貧困和深化改革開放的行動上。習近平同志激勵大家要發揚“不恥落後,意氣奮發,放膽開拓,爭先創優”的閩東風格,倡導敢為天下先、冒一點風險的精神。在全書結尾,他還重申了鄧小平南方談話中關於改革開放要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的論述。所有這些,都折射出作者的精神追求和力量源泉,足以使我們深長思之。

書中提出的擺脱意識和思路“貧困”的命題,實際上回答了一個重要而深刻的問題:為什麼中國改革開放會以一場思想解放為起點?作者在跋中有言:只有首先“擺脱”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脱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脱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在這場擺脱貧困的歷史征程中,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擺脱貧困的關鍵。他一再強調,“地方貧困,觀念不能‘貧困’”,“當務之急,是我們的黨員、我們的幹部、我們的羣眾都要來一個思想解放、觀念更新”。我們不擔心説錯什麼,只是擔心“意識貧困”,沒有更加大膽的改革開放的新意;也不擔心做錯什麼,只是擔心“思路貧困”,沒有更有力度的改革開放的舉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