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最新袁隆平事蹟觀後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6W

國之大者,為國為民。袁老的事蹟中,值得學習的精神實在太多,希望能從筆下窺得袁老的一絲風采。你從他的事蹟中學到了什麼呢?有什麼樣的觀後感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精選最新袁隆平事蹟觀後感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精選最新袁隆平事蹟觀後感範文三篇

袁隆平事蹟觀後感 篇1

袁隆平生於1930年9月,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世界級農業科學家,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創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曾成功選育了第一個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強化高產雜交水稻組合——南優2號;榮獲我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國際上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為我國糧食生產和農業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此外,他還先後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糧農組織等多次國際獎勵。

他培育的雜交水稻被稱為“東方魔稻”,確保了我國以僅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產的稻穀相當於每年解決6000萬人的吃飯問題。有人説,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礦,怎麼挖掘都有收穫,他還是一個多面體,每個側面都值得大家學習。是啊,如今,全國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學習,學習他為國為民為事業不畏艱難、勇於付出的獻身精神,學習他勇於追求真理、不迷信權威、不因循守舊、不斷探索的創新精神,學習他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勤奮進取的務實精神,學習他顧全大局、不計名利、甘為人梯的協作精神,學習他謙遜淳樸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精神不是隨便説説的,翻開那本中國感動世界,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立體真切的展現在腦海裏的,就是真實的袁隆平。袁隆平早在考大學之前,他就立志做一個農業科學家,西南農學院正是我們這位現今的農業科學家的誕生之地。也許是童年及青少年時期經歷的戰火與生活的艱辛讓他能夠立下這樣的志向吧。大學畢業後,他響應國家的號召,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懷大志,目標堅定的人,才會不畏懼苦,不害怕難!在20世紀60年代,在那饑荒的年代裏,袁隆平目睹了那些慘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歷史成為袁隆平前進道路上的動力。從此,他立志使我國農民擺脱貧困,立志向飢餓挑戰。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可以説袁隆平在青年時期就知道了,這也成就他一生的大業,更造福了億萬的人民。

所以,要做怎樣的人?我想應該就是要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會有崇高的人格。所以,當我們今天學習袁隆平那麼的美好的品質的時候,我們知道,那個汗霜滿衣,皮膚黝黑,真像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泥腿子’的人,展示給我們的卻是人格的光芒。

袁隆平事蹟觀後感 篇2

在科學研究上,袁隆平是一個特別認真特別嚴謹的人,而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個豁達大度非常幽默的人。

人生苦短,活着就應該輕鬆一些,愉快一些,而幽默,就是輕鬆愉快的一劑良藥。富於幽默感的人大多思維敏捷,才華出眾,胸襟開闊,為人隨和。上世紀50年代中期,我與袁隆平在安江便認識,之後又寫過他不少作品,算是老朋友了。有次我與老伴到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去看望他,臨別時留影紀念,他是一位譽滿全球的大科學家,我自然讓他站在中間。他開玩笑地説:“這不是第三者插足嗎?”我和老伴不禁一笑。

袁隆平的幽默,是一以貫之的。

當年,他在安江農校當老師的時候,一時找不到抹布,就扯着衣袖擦黑板,這一舉動自然引起學生哈哈大笑。袁隆平正色地説:“笑什麼,愛因斯坦還拿美元支票當書籤呢?”

袁隆平喜歡自由,散漫的生活。衣服釦子掉了不補,皮鞋髒了不擦油,因此,有人給他取了渾名叫“油榨鬼”。油榨是湖南方言,不整潔的意思。這個渾名是一個叫李效牧的老師取的。李效牧是個快活鬼,那時候興學“蘇聯老大哥”,便給他取了個渾名叫“扁腦殼夫”。有位姓曾的老師寫文章愛帶之乎者也,袁隆平就給他取渾名叫“曾員外”,有位姓曹的老師愛哼京戲,便取渾名“曹孟德”。他們之間不稱呼姓名或某某老師,而是以渾名取樂。

袁隆平才華橫溢,愛好廣泛,拉小提琴、游泳、打排球、跳踢踏舞,還愛打麻將。打麻將不帶“彩”而是鑽桌子,袁隆平輸了照樣鑽。他有時手氣不好,連連失手,鑽了一次又一次。有人説,這回就免了吧!袁隆平不領情,照樣鑽,做為一個工程院院士、着名科學家,打麻將鑽桌子,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只是現在年歲老了,鑽桌子有困難,改為別的方式,再不鑽桌子了。

吸煙,是目前威脅着我國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據統計,全國煙民達三億。對此,袁隆平來個反話正説,總結了抽煙七大好處:友誼的橋樑(人與人交往的媒介);靈感的源泉(激活思維和靈感);寂寞的伴侶(抽煙排除寂寞);“非典”的剋星(煙中含有焦油);痴呆的良藥(煙中含有尼古丁);健康的象徵(如果抽煙的人不想抽煙説明身體不行了);納税的大户(國家一部分税收來自煙民)。袁隆平的一席話,讓人覺得他是在宣揚抽煙有益,錯了,這是他賣關子,最後的結論是:“弊大於益,我不吸煙。”

説起給孩子取名,袁隆平也與眾不同,袁隆平三弟兄,清一色的男子漢,他生了三個兒子,按他的説法是“單一品種”。大兒子小名叫“五一”,二兒子小名叫“五二”,三兒子小名叫“五三”,一、二、三、四,部隊行進的口號,只是老四缺席,到了“三”就劃了個句號。而到孫輩,名字也都是袁隆平取的,大孫女生下來前幾天接連下雨,生下的當天,雨過天晴,故取名“袁有晴”;第二個孫女是農曆“雨水”節那天生的,故取名“袁有清”。袁隆平得意地説:“晴是太陽,清是雨水,有太陽有雨水,萬物茁壯成長。”在給孩子取名上,他沒有忘記農業,也沒忘記“幽”一“默”。

袁隆平事蹟觀後感 篇3

早在2014年,袁隆平院士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水稻,就開始在這裏種植。“當時袁隆平院士就提出,要實現畝產1200公斤的目標。”河北硅谷農科院高級園藝師、示範田技術方面負責人乜紅民回憶,自己心裏直打鼓:創產所用的秈稻品種不耐寒,不適宜在高緯度地區生長;而當地普通稻田,年景好時畝產約650公斤,“同等大小的地塊,能有這麼高產量?。

但是,人們的疑問已經被打消。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團隊培育的超級雜交水稻,平均畝產達1149.02公斤,刷新世界水稻單產紀錄。袁隆平的科研團隊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並不是建立在空想之上的,而是經過長期科學研究實踐得出的理論概念和奮鬥目標。要想夢想成真,那就必須在科學研究中找到實現奮鬥目標的客觀規律,絕不能讓主觀規律阻擋客觀規律的社會實踐,而應當在追求客觀規律的同時,讓主觀規律發揮更大作用。

所以,農業科學研究不僅需要袁隆平先生的求實創新精神,而且更需要袁隆平先生及其團隊的無私奉獻敬業精神。只要擁有這樣的埋頭苦幹和科學創新精神,培育畝產1200公斤的超級水稻,就不會停留在夢想之中,而且一定能變成現實。

正如馬克思所説:“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這説明,任何科學研究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總要遭遇各種困難和挫折;這説明,要想在培育高產超級水稻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那就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那就必須讓每一個團隊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而且,應當做好應對失敗的具體措施和下一步的創新思路,絕不能讓失敗擋住前進道路。而且,應當讓失敗變成成功之母。

袁隆平先生説:“高產更高產是個永恆主題”,尊重科學、相信科學、創新科學研究新方法,向創新要成果,更是袁隆平先生科學研究團隊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而且,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永遠是一個永恆主題。只有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科技創新才能找到正確出路和創新發展的前進方向。

而且,在創新和敬業精神的有機結合方面,實事求是,堅持改革、解放思想、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任勞任怨、無私奉獻、不求個人索取,依然是袁隆平先生科研團隊所追求的永恆主題;而且,正如愛因斯坦先生所説:“科學的不朽榮譽,在於它通過對人類心靈的作用,克服了人們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正如温伯格先生所説:“只有有效地繼承人類知識,同時把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拿到手,我們再向前邁出半步,就是最先進的水平,第一流的科學家。”也就是説,科學研究的創新不需要關起門來固步自封,更需要打開窗户,敞開大門進行借鑑和革新;也就是説,任何科學研究都不能妄自尊大,必須善於吸收他人的科學研究成果,並在消化吸收過程中受到更多啟發,然後實現自主創新的目的。

因此,我們相信袁隆平先生的敬業精神能為中國和世界人民的糧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因此,我們相信中國科學家將會繼續用中國智慧為世界糧食安全和全球總體戰略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貢獻。而且,糧食安全是其它安全的基礎和重要保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