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觀後感五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42K
       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長津湖》將於930日全國公映,截至925日,該片預售票房已經突破5000萬元,是國慶檔預售成績最好的電影。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觀後感五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觀後感五篇

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觀後感1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一部紀錄片出人意料的在中國大地風靡一時,擊敗包括《亡命天涯》在內多部進口大片的黑馬,獲得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這就是由中國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的軍事紀錄片《較量》。這部將抗美援朝戰爭自始至終客觀反映的影片之所以能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僅僅是因為簡單記錄歷史片段,而在於通過血與火的博殺體現出民族精神之所在。

遺憾的是,限於時長、資料等各方面原因,影片只能提供通覽式的描述,而無法提供更多的細節。更令人好奇的是,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做為朝鮮戰爭主要參戰國的美國與中國儘管對50年代那場局部戰爭時有回顧,但惟獨對於長津湖這場戰役很少提及。這一堅冰在2012年終於被打破,先是傳出美國投資上億美元拍攝的《嚴寒十七日》即將上映,隨後在2012x圖書訂貨會媒體最期待10本好書的名單裏出現了《長津湖》的身影,鮮為人知的長津湖戰役此番以小説的形式再現,無疑是於塵封的歷史中尋求民族精神構成的一種嘗試。

《長津湖》一書由解放軍作家王筠創作,據説作者花費十年時間收集資料,尋訪多位長津湖戰役倖存者,歷時三年才寫成此書。小説以195011月志願軍9兵團麾下某前衞營入朝參戰的全過程為敍述主導,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國王牌陸戰一師,通過上至兵團首長下至吳鐵錘、歐陽雲逸、孫友壯等基層戰士在戰爭進程中的種種經歷揭開長津湖戰役神祕的面紗,全景式的解讀與刻畫將那場幾乎被遺忘的殊死較量帶至讀者眼前,譜寫一曲蕩氣迴腸的冰與火之歌。

血肉築就的故事必定悲壯感人,《長津湖》畢竟是一部既定背景下的軍事題材小説,戰鬥場景與戰事進程無疑必不可少,而且必須與歷史事實相近。因此作者王筠借前衞營入朝作戰的日日夜夜,借敵對雙方人物於長津湖的遭遇,採取虛實兩條線索平行推進,在文字書寫上完成細節與情感貼近真實,演繹出動人心魄的傳奇.據歷史資料所示,志願軍9兵團原本駐紮華東地區為解放x而組建,隨着戰爭規模日益擴大被臨時調赴朝鮮,而此時正臨寒冬,後勤補給的缺陷致使9兵團十多萬部隊穿着單衣邁入冰天雪地的戰場,食物短缺、物資匱乏以及對戰場態勢缺乏瞭解等諸多不利因素始終伴隨着他們。這一切因素是歷史事實,同時也為小説的延伸撒下一片陰霾。小説中的前衞營多為南方人,他們有些人甚至連雪都沒見過,卻不得不在零下30-40度的極度凍餒中廝殺,以血肉之軀迎戰裝備先進的美國軍隊,甚至以人力去追擊美軍的機械化部隊。

長津湖之戰志願軍給予美軍陸戰一師沉重的打擊,一次戰鬥就消滅美軍一個建制團-北極熊團,徹底改變朝鮮戰場的態勢,更改變了全世界對於中國以及中國軍隊的印象。但無法否認的是,志願軍三個軍十多萬人攻擊美軍一個師,自身損失慘重的事實。小説結尾的悲劇性刻畫,讓人很容易就聯想到歷史中真實的存在,小説中前衞營的原形無疑在歷史中是真實存在的, 長津湖一役中27軍某部在總攻擊之前潛伏,結果所有的幹部戰士呈戰鬥隊形全部凍死在陣地的事蹟早已流傳甚廣,以至19529兵團回國時,兵團司令宋時輪思及戰況慘烈,主動停車向長津湖方向脱帽鞠躬,並淚流滿面。

因此無論從小説的角度或是歷史的角度,都不能將長津湖之戰視為普通的戰役,或許作者本身也意識到這一點,因此在書寫時更着重於人性的勾勒,試圖在不同種羣的軍人世界尋找答案。驕橫的麥克阿瑟、厭戰的麥卡錫、果敢的史密斯、滑頭的吳一六、投機者凌子林、敢愛敢恨的歐陽雲梅;志願軍也好,美軍也罷,因為價值觀的不同導致彼此面貌各異,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使戰爭不再那麼機械,軍人之間的友誼與尊重隨情節延伸的同時無聲滲透,彼此各有立場的行為舉止也證明作者並沒有區別對待或是抱有成見,字裏行間透露出對戰爭親歷者所寄予的敬重、讚賞和同情,同時也吸引讀者跟隨傳奇的文字延伸去近距離體會歷史的感動。如果説真實殘酷的戰場歷史描寫體現出兩個對立世界的較量,那麼,作者演繹下的前衞營所遭遇種種則足以印證如拿坡倫曾説,中國睡獅已醒所展示出的強大精神力量。

營長吳鐵錘是小説當仁不讓的主角,這個家世傳奇出身皖南的打鐵漢子自加入新四軍後身經百戰,進入朝鮮時已是前衞營的營長。字不離口,性格衝動卻又心思敏捷,戰鬥勇猛果敢,戰場上職務數起數落,這樣的人物事實上在近幾年的影視與文學作品中已經屢見不鮮了,往往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亮劍》中李雲龍之類的軍人形象上。所不同的是,特殊的歷史背景與經歷卻促使他化身悲劇人物,獨自擔當無法承受之痛。這個看似簡單的人物形象在作者王筠筆下被塑造的有血有肉,他時刻想念家鄉的老母親,卻不得不履行軍人的天職遠離家鄉;驍勇善戰,卻對現代化戰爭一無所知;一方面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下不惜拼完全部人馬試圖完成任務,一方面卻又在行軍做戰中收留朝鮮族孤兒,好勇鬥狠卻不乏鐵漢柔情的一面。然而這一切都不足以使之豐滿,因此我們會看到,在急轉直下的殘酷搏殺後,在前衞營全軍覆滅後,家傳之寶雲龍紋銅鑼在兩通急急風慢三錘之後裂為碎片四濺,隱含玉碎之意的悲愴壯烈傳遞出令人動容的人性魅力。這一刻的吳鐵錘拋棄了平常人最為原始的認知與渴求,甚至已經超越了自我,意外的倖存與戰友毀滅所形成的雙重打擊並沒有將之擊倒,反到將鬥志燃燒到極至。我想這樣捨生忘死的堅強力量並非偶然,追求尊嚴、堅定的意志以及對信仰的堅貞是其源泉,從而鍛造成中華恆古不滅的軍魂。與之相對應的,歐陽雲逸與藍曉萍的知性愛情、孫友壯與李桂蘭淳樸的情感等等線索加強了這種人性的感染力。

戰爭的結局已然是無法改變,而戰爭帶來的影響卻至今存在,尤其是對於中國的統一大業已經從軍事可能演變為遙遙無期的政治口號,至今分裂的朝鮮半島依就動盪頻頻,《長津湖》一書的出版或許無法影響如今的世界,卻足以喚醒國人對於那段歷史的回憶,並驅使國人重新審視當下的生活。宋時輪將軍去世前曾説過:記住歷史,因為那是我們的輝煌。誠如斯言。

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觀後感2

我重新學習和認識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軍威,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英雄戰歌,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他們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不愧為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衞士,無愧於最可愛的人的光榮稱號。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在朝鮮處於生死存亡、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危急關頭,黨中央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戰略決策。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開赴朝鮮。歷經千難萬險,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國侵略者。志願軍指戰員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進而形成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們偉大的志願軍戰士不愧是最可愛的人,他們圓滿完成了中國人民賦予的光榮而偉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以寶貴的生命維護和平與安寧,以壯麗的青春譜寫了歷史的光輝篇章。正是因為有了那些先輩的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爭的創傷隨着歲月的流失似乎慢慢地抹平了,但那場戰爭留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印跡卻永遠不會消失,10餘萬為國捐軀的中華好兒女的英名更是永遠銘記不忘。

勿忘過去,珍惜今天。我們今天的一切來之不易,我們要時刻珍惜這一切。

追憶那場戰爭,我們應該滿懷感激之情向最可愛的人--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向犧牲在朝鮮土地上的光榮的烈士們和他們的家屬深深致敬!向尚健在的參加那次戰爭的整整一代人深深致敬!

有人説:忘記歷史等於背叛!雖然有些偏激但並不無道理。那些歷史是由先輩們用鮮血白骨潑寫的,用他們的青春換來的,雖是保家衞國之戰可誰都不能否定它對世界格局的影響,亞洲的作用,對朝鮮半島的作用。如今無數的先輩長眠於綿延的長x腳下,那號角之聲已經消散在朝鮮半島的上空但那聲聲號角之聲不該在我們心中消散,那是代表中國人民共和國的對世界發出的聲音。中國雖未多強大但絕不低頭。

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觀後感3

觀看時,我的雙眼在頃刻間不知不覺地濕潤了——這許多鮮活的生命與靈魂,為什麼會無怨無悔地把自己奉獻給異國的災難?這種高尚又偉大的情懷,到底從何而來?“是的,中國與朝鮮是朋友啊!脣亡齒寒——朝鮮沒了,新中國能長久嗎?”爸爸笑着答道,看着五歲的我的好奇的眼睛。現在一想,一定是愛國的精神在支撐着烈士們奮勇殺敵。他們是真的深深地愛着自己的祖國啊!

1950年,中國第九兵團初入朝鮮。當這些英勇的戰士們正沉浸在新中國成立的喜訊中時,需要再一次踏入硝煙瀰漫的戰場的消息又一次傳入了他們的耳邊。這些為我們擋風遮雨的烈士們,在當時,到底是抱着怎樣的心情步入異國他鄉的呢?我想不明白。但是,任何人都清楚,他們如此奮勇、如此拼命地戰鬥,是為了什麼。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忍受着寒冷,端着步槍,在凜冽的寒風中,甘願化為冰雕,也絲毫不願退縮的。這種極其偉大和樂觀的精神,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全部來自於烈士們對於新中國的熱愛,和對於大家未來的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渴望。

愛國。是的,就是這兩個偉大卻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這些戰士們的心中紮了根。當那許多無名的烈士們,抱着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時,當那許多無名的英雄們在雪地裏凍僵時,正是這兩個簡單的字在他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發揚壯大的時刻。愛國情懷支撐着他們已近奄奄一息的軀體,一次又一次地擊敗美國的王牌軍團,一次又一次取得近乎無人可及的勝利。

我們,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同樣應當好好學習,奮勇拼搏,才能夠對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們的生命和鮮血。中華民族的崛起,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任務。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是的,我們一定要如飢似渴地學,吃苦耐勞地做,才會使自己強大,才會使我們祖國的未來強大。身為學生的我們,其實也可以做到精忠報國。只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就算是在為祖國分擔。未來的中國,就一定會強大!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經寄託在了我們的身上。你,準備好為它而奮鬥了嗎?

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觀後感4

長津湖是一部講述抗美援朝中,關於長津湖戰役的紀錄片。

它從詹大南先輩的回憶開始,講述了這場在抗美援朝中打的最為艱難的,在中國志願軍第九軍團的三個軍與美陸戰隊第一師和步兵第七師為主力的第十軍在長津湖所展開的震驚世界的戰役。而這次戰役的將是改變這整個朝鮮戰場發展格局的至關重要的一戰。甚至這一戰還讓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美國軍隊經歷了一場最為慘烈的大敗退。

即便那時無論是軍事武器或是技術和裝備,先輩們都不如美國,可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民族的情深,都比美國人要好上不知多少倍。

先輩們絕對就是那最可愛的人。他們穿着單薄的衣服,用意志與零下三四十度的温度對抗;他們拿着最為普通低端的槍械,用生命與坦克、大炮和飛機一決上下;他們藏在皚皚白雪之中,甚至與有些徹底人冰融為一體,再沒醒來。

如此一來,我們現如今的生活又何不是以他們的生命所換回的呢?若是不好好生活的我們,又何不是在踐踏生命呢?先輩們的付出的生命代價,總會起到作用,現在的中華民族共和國,早已不是從前。恥辱會被洗刷,但歷史必將永不相忘!

即便身處於冰雪中,可卻仍抱着一腔熱血,這便是中國的志願軍,這便是中國軍人的精神,也是現在撐起整個中國的民族精神。

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觀後感5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烈士陵園的紀念牆上,刻錄着574位革命先烈的英名。常德市抗美援朝期間唯一的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年僅26歲的劉維漢名列其中。

劉維漢,1925年出生於湖南省桃源縣靈巖鄉送子坡村(今理公港鎮觀音埡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43年,他被國民黨抓壯丁,在國民革命軍第20集團軍53116師當兵3年。劉維漢在滇緬戰場上對日作戰奮勇殺敵,抗戰勝利後隨部隊前往越南接受日軍投降,19466月,隨部隊調往東北。

19478月,劉維漢在遼寧威遠堡解放後參加了東北民主聯軍,被編入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隊,歷任戰士、副班長。1948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他先後參加遼瀋戰役、渡江戰役、廣西剿匪和解放海南島等戰役,榮立二等功。

19506月,朝鮮戰爭爆發。10月,劉維漢被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第12035813連,赴抗美援朝前線作戰。

19514月初,劉維漢所在連奉命駐守朝鮮洪川江北岸鷹峯山(今在韓國境內),阻擊敵人進犯。從45日上午11時至下午5時,他帶領一個戰鬥小組,與近百倍之敵奮戰7個小時,打退敵人6次進攻,斃敵100餘人。最後,陣地上只剩下劉維漢和姚樹清兩人。劉維漢説:我倆是共產黨員,不管遇到多大困難,沒有上級指示,決不離開陣地。當戰友犧牲後,劉維漢仍堅守陣地。時至黃昏,敵人包圍上來,劉維漢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壯烈犧牲,年僅26歲。

1951429日,第120師黨委決定,追認劉維漢為模範共產黨員,給劉維漢戰鬥小組追記集體一等功,劉維漢追記二等功。同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授予劉維漢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記特等功,並追認為革命烈士。

記者從常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瞭解到,在當地,有關部門至今都沒能找到劉維漢的親人或後人,而他留下的遺物僅有空白的日記本1本和照片兩張、解放軍符號兩個。其中一張照片是着軍裝的2寸彩色照片,胸前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及各種紀念章。另一張照片是着便服的1寸黑白照片,胸前印有解放瓊崖紀念的字樣。如今,這些遺物已經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每年清明節前後,總有青年學生和市民自發到桃源縣烈士陵園來為劉維漢等革命先烈掃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