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2W

每次人們觀看完一場影片後,肯定有不少感想,可以完成一篇觀後感,大家在寫觀後感的過程中,可以聯繫我們的現實生活,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5篇

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篇1

3月23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二課”在我國空間站正式開講。時隔半年,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生動精彩的太空科普課。我校40名學生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現場參與了“天宮課堂第二課”西藏分會場活動。

活動開始前物理老師楊志成為全體學生開展了地面課堂的活動,為同學們介紹、普及了有關宇宙知識、失重實驗等一系列科學實驗。學生們認真聆聽、仔細觀看、積極踴躍的參與到實驗中,認真完成了各項實驗。

15時40分,“天宮課堂”正式開始,由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位“太空教師”採取天地對話的方式,在軌介紹演示了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空間科學設施介紹與展示等授課環節,有趣的實驗現象激發了學生們探索宇宙的好奇心,不同於平日裏的“三尺講台”,孩子們對於天外“最高”講台的好奇與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同學們目光緊盯着屏幕,聚精會神地觀看着“天宮課堂”直播。

最激動人心的是“天地互動環節”,我校八年級五班旦增曲珍同學與八年級六班洛桑念扎同學通過天地連線,實現了與宇航員直接對話。宇航員老師通過幽默風趣的語言耐心地向同學們解答了有關“太空上的月亮與地球上的月亮有什麼不同”、“拉薩市海拔較高熱水不能燒到100℃,宇航員們在太空可以喝到開水嗎?”等問題,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獲益匪淺,並立志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保持對科學的熱愛和對夢想的追求,不斷創造自己的人生輝煌。

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篇2

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夢想,我也不例外。我的夢想是駕駛自我設計的飛船去遨遊太空,到月球上漫步,到火星上和火星人踢足球……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爸爸送我一架遙控飛機,我開心極了。飛機機身是銀灰色的,有一對寬寬的機翼,很酷。白天,我把它拿到操場上玩,看着小飛機忽上忽下在空中自由地飛翔,我想要是我能坐在飛機上駕駛着飛機,那該多好啊!

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我長大了,正在一艘宇宙飛船的駕駛座艙內。我仔細檢查着每一個儀表,一切正常。當我坐在駕駛座的時候,聽到廣播傳來塔台同意起飛的命令。我按下啟動鍵,拉起操縱桿,眼睛不停地盯着各種儀表,飛船騰空而起,直上雲霄。地球上的景物變得越來越小了,漸漸地有點看不清楚了。突然眼前閃着一道紅光,不一會兒,飛船就衝出了大氣層,來到了茫茫的太空,眼前的景象變得太讓人着迷了。深藍色的背景下,有無數閃着藍光的星球。我選擇自動導航駕駛,開始運行飛船的各種設備,這時,飛船外艙蓋緩緩打開,露出了一大片電視牆,開始播放關於地球的各種信息,用各種語言,經過不一樣的聲波向外星的生命問好。

正當我在忙着操作設備,導航屏幕提示,飛船已經接近火星了。忽然,透過舷窗,我看到有一架外星球的飛船飛來,裏面坐的可能就是傳説中的火星人,我用各種方式和他們打招呼,他們好象都聽不懂,但表情很友善。之後,一陣急促的警鈴響起,電腦屏幕閃着一排紅色的大字:能量不足,請儘快返航!我心裏一驚,醒了過來,桌上鬧鐘在響個不停。原先是一場夢。

我一向記着這個夢,相信我經過努力學習各種科學知識,長大了,能夠自我設計一艘真正的宇宙飛船,去探索浩瀚的宇宙。

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篇3

在太空中,有很多讓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太空中生活,有很多都跟在地球生活不一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天宮課堂》探索太空的奧祕吧!

瞧,葉老師是飄起來了嗎?其實不是,葉老師在演示走路呢!原來呀,在太空走路就好似躺着睡覺一樣,橫着的。這可與地球上大不相同,在地球上走路,沒有一點要飄起來的樣子,就是正着地走,好奇怪的太空呀!

來,我們再來看看太空中轉身吧,光靠全身的力氣向後轉是不行的,必須要用手臂的力氣,轉身時,右肢要快速旋轉,才能轉過身來,在地球上轉身,只要身子隨着腳向後轉就可以了。

在太空中還有一種奇怪的現象,是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將一個乒乓球放入水中,不管你怎麼按壓,乒乓球最終都會浮出水面。那在太空呢?讓我們一起跟隨王老師做實驗吧。王老師先把一隻黃色的乒乓球放進盛有大半杯水的杯子,然後用根粗吸管把乒乓球按下去,慢慢地拿出粗吸管,咦,乒乓球居然沒有浮起來,竟然沉在水裏。真的好奇怪,聽了王老師的講解,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在太空,浮力消失了。多有趣的實驗啊,我對太空充滿了嚮往。

我感覺宇航員應該很辛苦,他們肯定經歷了許多困難,才做出了這麼多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他們在太空中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卻能像在地球上生活一樣,他們一定是克服了重重困難,我要向這些宇航員們學習,將來有一天也能去探索宇宙的奧祕。

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篇4

中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持續約40分鐘。這一天地互動過程是在我國中繼衞星的支持下實現的,它的亮相同時標誌着我國新一代載人航天測控網基本建成。

“地面上網課,最難的是網絡通暢,在天上這個問題更難保證。”楊宇光説,如何確保高碼數率、高保真視頻流的通信鏈路完全暢通,是太空授課過程中挑戰最大、難度最高、不確定因素最多的環節。

楊宇光進一步解釋道,太空授課的高清視頻傳輸,我國主要依靠居高臨下的天鏈中繼衞星進行支持,以地面測控站、海面遠望號測量船作為備份,但是地面測控支持比例不高,這是因為天宮一號、空間站多數時間不在我國本土上空。

無線電通信的一個基本原理,是傳輸的數據碼速率越高,那麼傳輸的能量消耗及對傳輸設備的靈敏度要求越高。

“太空授課對音視頻的碼數率要求較高。”楊宇光解釋道,為此天鏈中繼衞星使用高增益天線,使得波束非常窄,以保證能量集中,順利傳輸高碼數率的視頻數據。另一端我國空間站上設置有蝶形天線,指向中繼衞星進行配合。這樣一來,理論上任何時候都有一顆中繼衞星能夠“看”到我國空間站,確保授課過程通信暢通。“太空授課的時延僅約0.3秒。”他説。

不僅如此,太空授課及授課前的全要素演練,均涉及廣泛的天地協同工作。

“2013年王亞平第一次太空授課時,教育部負責組織學生,中國科協負責設計準備課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負責航天員和通信系統。”龐之浩説。

“測控通信系統進行中繼星的切換也是重要的天地協同。此外,王亞平在天上演示的物理實驗,地面老師也在做相同的實驗,天地對比實驗幾乎同步呈現在視頻畫面中。”楊宇光表示。

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篇5

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將面向全球進行直播,王亞平再次變身“王老師”為孩子們進行太空實驗。

其實,在國內外進行的大大小小的太空實驗中,孩子們不僅是旁觀者,也是參與者。

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表示,青少年參與太空實驗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5種。

一是參加專業的研究實驗。科學家進行太空實驗時讓一些學生負責其中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從而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能力。

二是為學生設立、由學生獨立完成的實驗。學生在有關人員的指導下自己提出實驗課題進行實驗設計和實施,收集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最後寫出實驗報告。

三是參加載人航天工程活動。一些是為了航天工程任務的需要,讓學生參加硬件或軟件的研製;另一些是學生創意大賽中的獲獎項目在載人航天器上進行實驗。

四是在教室中完成的太空實驗。學生們在教室完成模擬太空相應條件的實驗,或者進行空間站上專業研究人員正在進行的實驗,目的是通過對比地面實驗和太空實驗的結果,讓學生們找出它們之間的差異。

五是教育性示範活動。航天員在太空進行簡單有趣的太空實驗,並將它拍攝下來,做成視頻教材,提供給學生,以便進行航天教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