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人以及推薦信寫作應注意的問題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4W

在聯繫歐美大學研究生課程時,推薦信幾乎是每個大學都需要的一類文書。

筆者就工作中積累的豐富經驗結合中國申請人在寫推薦信時的一些常見的錯誤理念談一談推薦信寫作的要領。

推薦人以及推薦信寫作應注意的問題

其實最早的推薦制度來自於中國,漢朝的舉"孝廉"即是當時青年通往仕途的重要渠道。

同樣,歐美大學考察一個學生的情況是以綜合能力來衡量的。除了個人陳述-這一申請人站在本人的角度介紹自己文件外,通過推薦信從認識申請人的第三者立場瞭解申請人的特點是錄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以誰的名義來寫推薦信?

這是在動筆寫推薦信之前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請名人或地位很高的人(如學部委員、大公司總經理、名校校長等),還是身邊瞭解自己的人(班主任、任課老師,甚至是同學同事?)

許多申請人錯誤的認為請名頭越大的人寫越好,這是一個誤區。

這個問題只能是根據每個人的具體背景來回答,並沒有普遍適用的答案,但不管是請什麼級別的人來寫,一定要體現該推薦人和申請者是如何相識的,是什麼關係,並確實瞭解申請者的情況,這樣才合乎情理和邏輯,這樣作才符合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例如一個本科生,在學術上很一般,請學部委員來寫你的學術能力就很牽強,同樣GE公司的中國區總經理為一個普通職員寫推薦信,也很難讓人信服。但反之,如申請者確實學術背景很好,和學部委員有過交流和探討;或GE公司的部門經理,
那麼請學部委員或GE公司的中國區總經理來寫就很合情合理,並能寫出深度。

由於申請人需要將自己的全方位信息展現出來 ,因此你也應當儘量避免請同一類型的人士給你寫推薦信。你需要錄取評審委員會對你有一個完整而全面的瞭解,不能只侷限於在校的學習成績或是工作上的表現。 因 此根據你的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合適的推薦人組合是非常重要的。

推薦信的長度:

推薦信切忌寫得過長,一般來説500英文字以內比較適合,既能排在一張A4信紙,並上下留出寫抬頭和簽名的充足空間。

推薦信的寫作要領:

確定了推薦人後,在提筆寫作之前需要仔細斟酌推薦點。許多申請人受到一些"範文"的影響,感覺推薦信的模式性很強,大同小異,因此就從網上下栽一些模板,修改一下就OK了。

這樣做的結果是招生人員面對成千上萬中國學生的推薦信,發現都是一樣的:學習刻苦,善於鑽研,樂於助人,是所教過的最好的學生,不但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還積極,可以想象,這樣的推薦信等於沒寫一樣。因此推薦點應切實着眼於申請者自身獨有的一些閃光點,力爭做到表現出申請人獨到的優勢。同時推薦點切忌過多,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一封推薦信中有一個主要的閃光點並言之有物即可,這樣會給招生人員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

推薦信的內容寫得具體一些還是較為籠統,這也是許多申請人經常難以把握的問題。

一般來説,越是級別高的推薦人寫的推薦信越不能太具體,因為在歐美的觀念中,有很高社會地位的人往往是非常繁忙和社會交往非常豐富的,這樣的人能為申請者寫推薦信已經很説明問題了,如果寫得過於具體,連申請者的一些細節的活動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的推薦信顯得太不正常,並不可信。

反之,較為接近申請人的推薦人寫的推薦信就可以寫得具體一些。

一封好的推薦信不僅需要出自一位在某一方面瞭解你的人士之手,而且這封信對你的評價必須要有具體的例子來佐證。許許多多的推薦信都犯着一個雷同而且是致使的錯誤,那就是幾乎每一句話都堆滿了讚美的形容詞或名詞,但卻不舉一件事例來證明。這樣的推薦信是蒼白無力的,它不增加錄取委員會對你的任何瞭解,甚至會讓讀者產生疑問:你的教授,你的頂頭上司,為什麼不能説出你任何一件具體的成就!

同時為了增加推薦信的真實性,可以寫少量並不重要但很中肯的小缺點,這不失為一種聰明的策略。推薦信的語言風格應該清晰流暢,言簡意賅,並且每封推薦信的的語言風格應該有所區別。由於推薦信的整體安排和策劃需要大量的經驗和專業的知識,申請者也可登陸如 這樣的專業網站尋求幫助。

推薦信的打印和郵寄

最好用推薦信印有推薦人單位(學校、公司)名稱的信封和信紙,並用激光打印機打印。信封的封口需要推薦人簽名。

推薦信可以和申請表一起寄出,但要記得要在信封正面寫上推薦人和對方學校的聯繫地址,以便核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