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演講稿:護林員,大山最美的着裝者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4W

七一演講稿:護林員,大山最美的着裝者

七一演講稿:護林員,大山最美的着裝者

文字/劉永萍

當車子經過江洲公路,透過窗户遠望,那一大片一米多高整齊的杉苗綠黝黝生長着。你可曾想到,這裏原來大小卵石堆積,雜灌叢生,貧瘠的土地,水蕨如菲菜般瘋長;你可曾知道,短暫的春光留不住踏青的腳步,留住的只是辛勤的綠化工用汗水栽植的茁壯生長的樹苗。多少個日日夜夜,護林員在造林山場貼上護林公告,驅趕牛羊,就地野炊,獨自巡邏山路二、三十裏。餐桌上的春筍,又有幾人能知它背後肩負着的山的使命。有人會説,這是應該的,既然選擇了護林員,就應把林子當作生命線。

我的腦海時常浮現出這麼一幕場景,有這麼一位年輕小夥子不知道為什麼來到大山,他只知道穿上了這身迷彩服,就成了山的兒子。他不惜遠離喧囂的縣城,遠離親人、好友,來到這天作廬、地作毯,風吹草蔓牛羊現的大山。一張木牀,一張木桌,一把木椅,一隻小狗與他白天黑夜廝守,看護着這片林子。

當大雪過後,太陽出來了,他翻越幾重山路,將滿眼的綠攬於懷。大山迎着他打開層層疊疊的竹海。一位姑娘從鄉村走來,在竹海里迷路了,他引導姑娘走出了竹海。又一次,姑娘來到竹林拾柴火,帶來了花生、紅薯,一次又一次,他把姑娘領到了護林點,姑娘變成了他的媳婦,為他燒飯、洗衣、挑水、開荒種菜。從此,他不停地在大山裏奔跑。

護林員,走遍山的每一個角落,把山的脈絡一遍遍數落:山的地名、山的溪澗、山的春花夏豔秋實。護林員,平凡的崗位,做着平凡的事,春季護筍、號竹,下半年的重點森林防火期走村串户宣傳巡邏,腳磨破了,鞋子穿不到半年又換一雙,大山把潮濕的氣流送到護林點,半年濕漉的地面,只有潺潺的小溪在門前靜靜地流淌。多少人來到大山遊覽觀光,天塹架起鎖道,直通往去高山草甸的路;多少人遼望大山一覽眾山小的仙姿,相機裝不下大山溝溝坎坎的脊樑,攝下的只是大山裹藏面紗的容顏。涉足於雲遮霧障的大山,淌過大如磐石、小如鵝卵石堆積不一的溪澗,穿越陰暗潮濕苔蘚繁衍的石板路,相間的叢林密匝匝地生長着鬆、杉、柏、櫟等針闊葉樹。大山呈現出來的不單單是大自然的美,還傳承着中華兒女的精魂。革命戰爭時期,大山成了紅色搖籃的根據地,八角樓的燈光,毛澤東點燃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陳毅寫下了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的壯麗詩篇,大山承載了老一輩革命家光榮的戰爭史。

神祕的大山,人類正一步步揭開它的面紗,層出不窮的景區景點開發,隨處可見的休閒山莊,那彎彎曲曲的山路已被遊步道代替。樓榭亭台掩映於樹木草叢間,古剎廟宇修葺一新,現代化的旅遊建設為大山增添了新的風采。遊林區,我不得不感歎,大山與人類息息相通的關係,人類是從大山裏走出來的,又在為大山煥發葱鬱的容顏而努力地守護着。護林員,綠化建設的主力軍,我想説的是,正是你們,以林子為伍,把山當家,你們才是大山最美的着裝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