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業調查報告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2W

在寫調查報告的時候,一定要理性反思調查情況,我們在寫調查報告的時候,一定要保證語句是通順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做企業調查報告8篇,感謝您的參閲。

做企業調查報告8篇

做企業調查報告篇1

尊敬的領導:

您好!

回顧這一年來的工作,我在局領導和各處室同事的支持和幫助下,很快適應了財務崗位的工作,為我局的後勤(財務)工作提供了優質的服務,並較好的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1、愛崗敬業、堅持原則,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愛崗敬業、堅持原則,在工作中,自己快速適應安排的工作崗位,並認真履行會計崗位職責,一絲不苟,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的工作。

工作上踏實肯幹,服從組織安排,努力鑽研業務,提高業務技能。儘管平時工作繁忙,不管怎樣都能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崗位任務,主動利用會計的優勢和電腦特長,給領導當好參謀,合理合法處理好一切財會業務。

2、加強政治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加強政治業務學習,我深知作為財務工作人員,肩負的任務繁重,責任重大。為了不辜負領導的重託和大家的信任,更好的履行好職責,就必須不斷的學習。因此我始終把學習放在重要位置。認真學習單位全體會議貫徹內容,自己無論是在政治思想上,還是業務水平方面,都有了較大提高。工作中,能夠認真執行有關財務管理規定,履行節約、勤儉辦事。

3、做好出納等工作的承接,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

做好出納及其他會計工作的承接,及時登時現金及銀行等明細賬,保證賬實、賬賬、賬表相符。並認真學習辦公室報銷單據的相關會計制度,為領導審批把好第一關,對不合理的票據一律不予報銷,發現問題及時向領導彙報。認真做好會計基礎工作,認真審核原始憑證,保證會計憑證手續齊全、裝訂整潔符合要求。

4、重視日常財務收支管理工作

重視日常財務收支管理工作收支管理是一個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加強收支管理,對一切開支嚴格按財務制度辦理,並做好每月的預算及預算執行情況,在經費相當吃緊的形勢下,既保證辦一系列正常業務活動和財務收支順利地開展,又使各項收支的安排使用符合事業發展計劃和財政政策的要求,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達到節支的目的。

5、加強配套費核算的管理工作

套費核算的管理,認真的審核配套費的撥款進度,及時發現申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向領導彙報。同時發揮自己在電算會計方面的特長規範配套費的電算化賬務處理及核算,更好的為領導決策提供相關數據和依據。

6、做好年度預算及年終決算工作

預算及年結合我局的部門財政預算,根據我局的發展實際需要,本着“以收定支,量入為出,保證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完成了部門財政預算的編制工件。使預算更加切合實際,利於操作,確保了我局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

本年的年終決算主要是進行結清舊賬,年終轉賬和記入新賬,編制會計報表等。是一項比較複雜和繁重的工作。年終決算的數據是對我局這一年來收支活動的一個總結和評價,我們需要總結出管理中的經驗,提示出存在的問題,以便改進財務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也為領導的決算提供依據。

7、認真做好會計檔案的整理和歸檔工作

對各類會計檔案進行分門別類的的整理。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配套費結報單費等分別進行了檔案打印、歸類、裝訂,並及時進行了會計檔案系統的錄入。

8、及時進行固定資產的報廢清理工作

根據關於固定資產清查的相關規定和使用年限,對局已經申請報廢的各項固定資產及時進行卡片的報廢處理,並進行賬務及固定資產明細賬的登記工作,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和有次使用。

9、修訂完善各項財務管理制度

針對財務管理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財政的新要求,對下一步“公務卡的使用和結報”制度作出了的規定,使我局的財務管理工作更加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

10、建立健全我局工會的財務制度及電算化的賬務處理

根據市總工會關於建立全市工會會計預審制度的通知,取消我局工會的手工賬,建立電子賬,並將工會發生的各項業務及時的進行電子賬務處理。

11、積極配合其他部門的相關工作

為配合我局跟建委成立的“配套費清理工作小組”關於對我局配套費進行清理的需要。積極的跟國庫支付局領導聯繫,將我局管理的200多個配套項目,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各項資料打印出來並準備好,為清理小組的工作開展作好基礎準備工作。

總結這近一年來的工作,首先要謝謝各位領導和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幫助,讓我在融入我局的這個大家庭中,並在其中成長和進步。我知道在一些方面還存在關不足,工作中還有待改進。

在新的一年中但我會將更加努力做好財務工作,發揮自己的特長,不斷的鞭策自己,以勤奮務實、開拓進取的工作態度,為我局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做企業調查報告篇2

一、鄉鎮企業聚集基本分佈情況

目前,__形成了特色產業羣體有近百個,其中有一定經濟規模的產業羣體42個左右。20__年,__州的產業集羣分佈在:以興義、頂效、安龍等縣(市)為主的以農副產品加工、煉焦、化學品製造、醫藥製造、有色金屬冶煉、建材等產業集聚發展區。

二、鄉鎮企業聚集規模情況

“十五”以來,__州堅持把鄉鎮企業發展與小城鎮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積極引導鄉鎮企業集中連片發展, 有效帶動了二、三產業的興起,壯大了小城鎮經濟,促進了小城鎮的快速發展。鄉鎮企業與小城鎮建設已經形成了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格局,鄉鎮企業已經成為__州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手段。__市__年就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__萬元,同比增長10.24%:鄉鎮企業營業收入完成__萬元,同比增長5.75%;上交税金__萬元,同比增長2.69%。全市共有鄉鎮企業__個,從業人員__餘人,企業職工人均年收入超過__元以上。其中龍頭企業__個,從業人員__人,鄉鎮企業總產值__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23%;增加值__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02%;__開發區到__年底,全區建設園區x個,分別為建材工業園、冶金工業園、加工工業園、科技工業園,入園企業__家,__年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__億元;__工業園目前已有電解鋅、鐵合金、農機制造、建材及化工生產等近二十家,總投資達__億元,其中,利用縣境充裕的電力發展起來的鋅冶煉業,生產能力x萬噸,可創工業產值__億元,創税收__萬元以上,解決__餘人富裕勞動力就業。同時,工業園的建設和發展還拉動了當地第二、三產業的發展。但是,也有一些縣受地理環境、資源配置等因素的制約,不具備鄉鎮企業集聚發展的條件,如__等。實踐有力地説明,發展鄉鎮企業已經成為農民增收中流程最短、農民最易接受的一條重要渠道。

三、鄉鎮企業聚集區存在的困難及問題:

1、產業結構中,第一產業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比重較低,第三產業發展滯後,主導產業不突出,支柱產業特色不明顯;產品結構中,名特優新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少、規模小;出口產品結構中,勞動密集型產品少,資金、技術密集型產品少;企業組織結構中,相當部分企業規模偏小,技術裝備落後,管理水平低;資源結構中,未能充分利用我市的區位、人才、市場、信息優勢,資源浪費與閒置並存,人才不足,科技創新能力差等問題尚未根本解決。

2 、工業產品結構較為單一,近年引進的企業多為硅錳合金、煉焦等高能耗的冶煉企業,科技含量不高,容易受到市場干擾。

3、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少,規模小,實力較弱,帶動性不強,較難實現農業產業化。

4、市場化進程相對滯後,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較,我市的市場化進程已明顯滯後,健全的市場機制、公平的競爭環境、完善的服務體系、具有吸引力的優惠政策等方面與先進城市相比均有較大的差距。

四、鄉鎮企業聚集發展的主要特徵

1、形成模式多樣化。分析__州鄉鎮企業聚集的形成,其發展模式概括起來主要有:一是資源優勢型。主要是依託本地資源優勢,培育壯大地方特色產業,並進而匯聚形成的產業集羣。二是企業帶動型。由龍頭企業擴張裂變或帶動而成。如醫藥製造產業集羣、汽車銷售和配件產業集羣等。同時一些與產業集羣相配套的專業化市場正在興建之中,主要有農產品批發市場及果蔬冷藏保鮮、生薑系列產品深加工、芭蕉芋澱粉及系列產品加工等。三是“一鄉一品”型。是在某個鄉、鎮或村出現某個產品的集中生產,形成“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的格局,比較典型的有興義的倉更、滄江、洛萬板栗產業集羣、冊亨的桐油等。

2、初步效應已形成。__州鄉鎮企業聚集羣已經有了合理的企業構成,湧現一批市場佔有率較高的品牌產品,集羣的效應初步顯現。

五、鄉鎮企業聚集的主要做法及經驗

1、培育要素市場,加快產業集聚。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規範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健全以市場為基礎的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市場化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促進生產要素有效地流動、集聚和優化配置。充分利用現有城鎮基礎設施加快生產要素集聚,積極引導、合理規劃土地投入方向,使土地資源向優勢企業、優勢項目集中,鼓勵企業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2、培育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聚。積極引進和培育關聯性大、帶動性強的大企業大集團,發揮其輻射、示範、信息擴散和銷售網絡的產業龍頭作用。發揮龍頭企業的集聚帶動效應,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關企業集聚,通過企業之間的集聚效應降低綜合成本,增強競爭優勢。

3、創造區域品牌,引導產業集聚。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重點扶持技術含量與附加值高、有市場潛力的名牌產品企業。

4、努力擴大開放,拓展產業集聚。大力推行以股份制為主的公有制多種有效實現形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積極引進導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鼓勵民營經濟加快發展,放寬市場準入,改進對民營經濟的管理和服務,更多地把技術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加工製造環節和研發機構轉移到。

六、今後應採取的措施

要突出集聚鄉鎮企業發展的優勢,突出連片發展鄉鎮企業的特色,培育新的成長型企業,必須從三方面採取措施:

1、在產業上創新,就是要連片培養新型產業,成熟、成長型產業居首位:

2、在管理機制上創新,使連片鄉鎮企業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建立以人為本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3、在集聚鄉鎮企業發展管理職能建設上創新,改善環境,強加服務。抓好一批重大投資項目,發揮我市民營經濟優勢,能啟示範帶動作用。

做企業調查報告篇3

一、調查背景

隨着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得到提高,人們對乳製品的需求也不斷擴大,乳製品越來越多地成為我國人民特別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必需品。正因為我國的乳製品消費市場廣闊,更多的乳製品企業在我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其中包括不少外來乳製品企業。乳製品行業已經成為我國食品行業中增長最大的行業,為我國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中國乳製品行業也面臨着產品生產結構性過剩,生產大規模擴張,產品結構不適應消費者需求的不良局面。為此,我們小組決定對伊利集團的產品進行市場調查。調查時間是20xx年11月,調查方式為問卷式訪問調查,我們制定了問卷150份,收回有效問卷132份。各項調查工作結束後,我們將調查內容予以總結,調查報告如下。

二、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一)性別構成比例(問卷問題1)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們所調查的消費者中,有90人曾經購買過伊利產品,其中男性為 60 人,佔伊利消費者人數的67% ;女性為 30 人,佔伊利消費者人數的 33% 。

(二)年齡構成(問卷問題2)

其中18歲以下為14人,佔伊利消費者人數的15%,18至24歲38人,佔伊利消費者人數的42%,25至30歲13人,佔伊利消費者人數的14%,31至40歲8人,佔伊利消費者人數的8%,41至50歲13人,佔伊利消費者人數的14%,50歲以上4人,佔伊利消費者人數的7%。

三、專門調查部分

(一)消費需求調查

1、根據調查顯示消費者選擇伊利乳製品所考慮的因素中,品質仍然佔申通快遞客户滿意滴調研報告最大比重。(問卷問題6)

其中品質佔34%,接下來是口味25%,價格佔到22%,品牌13%,其他6%。經過數據分析我們能夠了解到,消費者購買伊利乳製品所考慮的最主要因素是乳製品的品質,口味和價格也是考慮的重要因素,而品牌則不是考慮的主要因素。因此,伊利不僅要加強品牌宣傳力度,更要注重產品的品質,運用國際水平的工藝技術,為消費者提供天然無污染的綠色產品,不斷生產出適合消費者口味的產品。同時,運用強大的資金運作實力發揮價格優勢,這樣伊利才可能佔有更廣闊的市場,成為市場競爭中的主導者。

2、價格是消費者考慮購買商品的重要因素,商品價格的高低對消費者是否購買這一商品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因此,我們對伊利產品價格展開了調查。(問卷問題7)

經過調查,60%的人認為伊利產品價格偏貴,另外,36%的人認為伊利產品價格一般,只有4%的人認為伊利產品價格便宜。這説明伊利產品在價格方面還應做出適當的調整,減輕消費者的消費壓力。

3、包裝是一件商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針對伊利乳製品包裝展開了一項調查,結果如下:(問卷問題8)

軟包裝比較收到消費者的青睞,佔到總數的35%,瓶裝佔20,罐裝、袋裝、其他則均佔15%。經過數據分析我們能夠了解到,在消費者青睞的伊利乳製品包裝中軟包裝仍然是主流,其他包裝也佔據一定比例,所以,企業在保持原有優勢的基礎上,繼續尋求新穎,備受消費者青睞的包裝。

4、消費者青睞的伊利產品

90名伊利產品的消費者中有85人表示喜歡液態奶,有60人表示喜歡冰淇淋,有54人表示喜歡奶粉,有56人表示喜歡奶酪,表示還喜歡伊利其它產品的有32人。(問卷問題4)

消費者比較青睞伊利的液態奶和冰淇淋,伊利公司可以加大對液態奶和冰淇淋的生產。

做企業調查報告篇4

一、被調查對象主體資格(區分內資和外資企業)

1、營業執照(年檢情況)根據現行外商投資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投資企業的註冊資本中外國投資者的出資比例一般不低於25%。外國投資者的出資比例低於25%的,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均應按照現行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的審批登記程序進行審批和登記。通過審批的,頒發加註“外資比例低於25%”字樣的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取得登記的,頒發在“企業類型”後加注“外資比例低於25%”字樣的外商投資企業營業執照。

?關於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審批、登記、外匯及税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2、外資企業批准證書

3、根據規定,從事特定行業的批准文件。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的項目建議書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及其授權的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審定。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的合同和章程,由商務部及其授權的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審查批准。《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管理規定》

4、出資協議,合同

5、章程股東及出資情況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作價總金額可以超過公司註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但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五。《關於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若干問題的規定》

6、股權及股權變動情況

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應遵守中國有關法律、法規,並按照本規定經審批機關批准和登記機關變更登記。未經審批機關批准的股權變更無效。《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的若干規定》

7、驗資報告

二、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1、房屋

清單、所有權證書,他項權證書,房屋的取得方式;如果有在建工程,説明建設的情況,提供已經取得的批准文件;有無抵押、查封、租賃等情況。

2、土地

清單、土地使用權證,企業取得土地的方式(劃撥、出讓、轉讓、或出租);有無抵押,查封、租賃等情況。

3、機器設備

清單、有無抵押,查封、租賃等情況。有無受海關監管的設備。對外商投資企業減免税進口貨物解除監管證明《對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貨物監管和徵税辦法》

4、無形資產

(1)商標

商標註冊證,有無質押《商標專用權質押登記程序》

,查封、交易等情況

(2)專利

有無專利權證書,是否質押,《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管理暫行辦法》

查封、交易,是否交納年費

(3)著作權

提供相關的登記證書,是否質押,《著作權質押合同登記辦法》

查封、交易

5、債權

清單,有無擔保,訴訟時效,執行能力。

6、債務

清單,有無擔保,訴訟時效,

三、重大合同

提供相關的文本,是否履行,有無擔保

四、訴訟及行政處罰情況。

包括被調查對象已經發生的訴訟、仲裁、以及有無行政處罰的情況。

五、保險

交通工具、房屋、等重大資產是否辦理了保險。

六、職工

是否簽訂勞動合同,是否交納社會保險,是否存在勞動爭議等情況。

七、税務

提供税務登記證,瞭解被調查對象是否享有税收優惠政策,被調查對象是否存在拖欠税款以及有無被税務機關處罰的情況。

八、環保

對排放污染物的企業,是否辦理申報登記;如果有在建工程,是否取得了環保部門的批准。

九、外匯

被調查對象如果是外資企業,瞭解是否辦理了外匯登記證。《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管理暫行辦法》

十、財政

被調查對象如果是外資企業,瞭解是否辦理了財政登記證。《外商投資企業財務登記管理辦法》

以上是盡職調查的主要內容,根據委託人的要求,可以對其他的委託人認為重要的情況進行調查。

做企業調查報告篇5

一、產業結構不夠合理,重複建設較為普遍

一是產業結構層次較低。我鎮企業大多集中在加工製造業這種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其產品大多停留在簡單製作的水平上。相當數量的企業技術裝備水平低,產品質量、產品附加值低。

二是重複建設,重複投入。由於我國消費品市場和資金市場的不成熟,容易形成短時期內的消費熱點,短期的利潤促使大量資金迅速湧入,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也缺乏宏觀的經濟引導,此後隨着生產能力的擴大,需求趨於飽和,在此情況下,企業不得不展開低水平的競爭。

三是產業關聯度低。在縱向合作上,即在關聯的企業之間,沒有建立起合作關係,缺乏統一的技術和質量標準;在橫向合作上,即在生產相同或類似產品的企業之間缺乏明確的市場分工,沒有在信息、人員培訓等方面共享社會資源。例如我鎮的一定數量的磚廠,就存在製造水平低,重複建設,關聯度低等問題。

究其原因,一是多數企業主要集中在生產基礎產品的產業上,這些產業對企業的規模、技術、資金、勞動力素質的要求都不高,產業的進入壁壘低,生產經營以“低質跑量”為主,在消費的短期熱點中,容易造成持續上項目而形成行業的惡性競爭。

二是從產品價值鏈的角度看,我鎮仍處於贏利較少的生產製造環節,而利潤豐厚的研發、設計以及市場營銷、品牌推廣等環節基本沒有涉及。

三是由於大量企業處於高度專業化分工狀態,其固定資產專用程度較高,一旦出現全行業衰退或企業虧損,經營者也很難使設備轉用或轉賣,所以企業只能艱難維持經營,或偷工減料以求降低成本,使市場上產品質量不斷退化。這種侷限於中低檔生產製造環節,處於產品價值鏈的低端部分,缺乏自主品牌和市場影響力,企業所獲得的附加值和利潤偏低就是必然結果了。

二、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產品更新換代緩慢

我鎮企業大多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只是以目前市場上極為普遍的甚至於落後的技術作為生產工藝,品牌意識不強。由於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對技術創新投入的力度,產品更新換代緩慢,僅僅依靠低價取勝。這在我鎮企業中是極其普遍的現象,調查的這些企業中,大部分只有1-2名技術人員,有的甚至沒有技術人員,這造成了企業缺乏發展後勁,缺少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經歷短暫的輝煌後,發展動力不足,甚至會出現消亡的現象。

究其原因,一是企業起點低、實力小,大多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絕大部分企業都沒有自己工藝人員,更別提研發人員。就經濟大環境來看,以技術研發為主體的人才倒三角的高新技術企業往往具有更強的活力和潛力。二是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太少,員工素質普遍較低,大多數人只有國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三是缺乏公共的技術創新平台,不能使企業有效的和高校等科研單位直接掛鈎,把最新的技術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四是大型公司為了保持其技術優勢,一般都把核心技術和關鍵工藝嚴格控制在內部,我鎮企業很難獲得相關資料。例如我鎮德利煤化有限公司就難以獲得附加值很高的針狀焦的生產工藝。

三、發展理念不夠超前,管理方式普遍落後

我鎮企業大多仍沿用家族式管理方式,這一管理方式為企業建立之初的生存與發展曾做出過很大貢獻。但是,在當前形勢下,特別是在企業發展的中期,這一管理方式往往容易轉化為消極的阻滯,容易造成經營效率的低下和激勵機制的偏頗。同時,大部分企業主小農意識嚴重,“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心態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調查中發現,部分企業完全有可能通過融資等手段進一步擴張,但由於擔心怕“外人”來分蛋糕,為了避免風險,企業只願維持現狀,不想再去進一步發展。

究其原因,一是價值觀錯位。管理者將企業存在的價值看成是家族利益最大化的栽體,而不是上升到更高的社會價值層面,“私利”與“功利”相混淆,促使思想陷入封閉,拒絕改變,導致企業管理僵化。

二是思維僵化。由於長期以來受小農文化薰陶,固步自封、志得意滿、看問題的片面性決定了無法在瞬息萬變的經濟浪潮中作出及時的改變

做企業調查報告篇6

(一)中小公司現狀簡介

大多是私營公司,發展時間短、自有資產少、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而且資信水平較低,財務制度不健全、運作不規範,難以達到金融機構貸款要求,金融機構對中小公司“惜貸”;二是中小公司的金融服務和金融支持系統不健全。一方面,中小公司信用擔保體系不完善,以中小公司為受保主體的擔保機構不多,另一方面,直接融資體系發展嚴重滯後,在發行股票和債券方面,中小公司大部分受規模小、知名度不高、信用等級較低等條件的限制,難以達到上市條件,導致中小公司的資金來源很大程度上依賴銀行貸款。

(二)中小公司“小,散,亂”,抗風險能力弱

一是小公司佔有絕大多數,經營規模小,經營業績不穩定。20xx年,我省13萬多家中小公司中,中型公司只有2793家,所佔比例只有2%,98%的公司是小型公司。作為大型公司成長的搖籃,中型公司數量顯然偏少,存在斷層,同時從單位平均規模看,我省小型公司平均從業人員為33人,平均固定資產為289.5萬元,平均營業收入為888.03萬元,分別佔全部公司平均水平的68.3%、45.8%、57.6%。由於規模小,業績不穩定,虧損、倒閉、關停現象時有發生。二是產業集羣化發展不夠,分散化經營現象嚴重。我省中小公司絕大多數在園區外分散經營,主要靠單兵作戰,沒有充分利用大公司的帶動作用和園區的輻射作用。三是家族式公司多,經營管理方式落後。由於我省中小公司的主體是私營公司,家族式公司多,經營者素質和員工素質低的現象較為嚴重,管理方式大多脱胎於家族式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組織管理混亂落後的問題,從而導致公司運行不暢。

(三)中小公司以資源開發型、產品初加工型、服務低層次型為主,產業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雖然經過多年的調整和發展,我省中小公司產業結構已有一定改善,但與市場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直接影響着中小公司的發展。首先,從三次產業結構看,我省中小公司依然是明顯的“二、三、一”分佈,其中二產業約佔65%,服務業所佔不到35%;其次,從佔中小公司比重高達56.7%的工業內部看,資源開發型、產品初加工型、勞動密集型、能源消耗型產業仍然佔較大比重,而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行業比重較低;第三,從服務業內部結構看,中小公司仍然集中在傳統和低層次的服務業,現代服務業、高端的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後。

(四)社會化服務體系尚不健全,中小公司發展環境有待改善

中小公司的快速發展需要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而我省面向中小公司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滯後、功能不全,尚不能系統地提供技術支持、市場開拓、創業指導、管理諮詢等多方面的社會化服務,致使中小公司發展受阻。另外,促進中小公司發展的一些政策措施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也是制約中小公司發展的障礙。

(五)政策不公,市場無序。

近年出台的政策多是按照公司規模和所有制設計操作的.,對大公司優待多,中小公司考慮少;對公有制公司優待多,對非公有制公司考慮少;政策適用不夠公平。在税收政策上,國有公司可先繳後退,非國有公司無此待遇;中小公司特別是個私公司往往是小額納税人,增值税發票難以抵扣,實際税負增加;個私公司存在雙重納税等。在土地政策上,國有公司可享本土地使用權出租、增值税減免政策,而非國有公司無此改革成本參與改組;特別是在銀行呆壞帳準備金核銷上,大公司可列入國家計劃及時優化資產負債結構,中小公司無此厚遇。在行業准入上,中小公司尤其是個私公司還受到諸多限制。此外,市場交易規則缺乏,市場次序混亂,致使中小公司正常經營困難重重。

促進中小公司發展的現行政策

目前實行的一些優惠政策,雖大部分並不是專為中小公司制定的,但從受益主體來看,基本上或相户,活躍在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和市場體制的微觀基礎。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五大以來,我國的中小公司發展迅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中小公司雖然單個實力較弱,但就整體而言,已發展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增加財政收入的主要支撐力量。

1、中小公司創造的增加值約為全省gdp的40%。20xx年,中小公司實現增加值4279.34億元,佔全部公司增加值的68.4%,佔全省gdp總量的38.4%,這表明,每1億元gdp中,約有0.4億為中小公司創造,中小公司對全省gdp增長的貢獻率約為40%。

2、中小公司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20xx年,中小公司共完成利税總額2718.62億元,佔全部公司利税總額的77.5%。

3、中小公司佔據了城鎮就業崗位的半壁江山。由於中小公司大多是勞動密集型公司,能創造相對較多的就業機會,因此更是擴大就業,轉移農村勞動力的主渠道。20xx年中小公司共提供就業崗位609.22萬個,佔全部公司從業人數的89%,佔全省城鎮就業年平均人數的53.7%,即全省1134.78萬個城鎮就業崗位中,有一半以上為中小公司提供。

相對大公司而言,中小公司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會震盪小、新機制引入快。因此,在改革進程中,中小公司往往是實驗區,是突破口,是馬前卒。中小公司的各項改革成果,為大公司的改革實踐提供了有益經驗,也為創造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大好局面作出了貢獻。

我國中小公司的主要特點

1、投資主體和所有制結構多元,非國有公司為主體,決定了當前中小公司工作要以發展為重點。中小公司特別是非國有公司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還積極投身國有公司的改革和調整,使改革前單一所有制結構狀況有了根本性改變。以工業公司為例,在獨立核算的中小工業公司中,國有公司的户數、資產總額和工業總產值僅佔總數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公司均是非國有公司。另據調查,目前國有小公司改制面已近80%,餘下20%大都是救不活、賣不掉、破不了的極度困難公司。應當説,中小公司的改革與發展同樣重要。但改革對象主要是國有小公司;而發展則要涵蓋城鄉各類所有制中小公司。因此,無論從中小公司的主體構成還是改革進程而言,當前,大力扶持中小公司發展應是中小公司工作的重點。

2.勞動密集度高,兩極分化突出,決定了當前中小公司發展重在“二次創業”。中小公司生存並發展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容量和就業投資彈性均明顯高於大公司。據統計,目前中國大、中、型公司的資金有機構成之比分別為1.83:1.23:1;資金就為率之比為0.48:0.66:1,即中小公司比大公司單位資金安置勞動人數要高,有的要高出一倍,正因為如此,在前10年中國的工業化進程所以沒有出現嚴重的社會就業問題,中小公司功不可沒。但是,今天的市場背景變了,“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總量需求不足與結構性供應不足共生,使中小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即由勞動密集型帶來的就業優勢將變為競爭劣勢。公司兩級分化,中小公司將首當其衝。為此,提高中小公司的有機構成和科技含量,實現“二次創業”是當前中小公司發展中的重中之重。

3.發展不平衡,優勢地區集中,決定了當前中小公司推進要區別特點,先易後難,以點帶面。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區中小公司分佈與發展水平極不平衡。據有關數據,按照經濟地帶劃分,中小公司數量東部、中部各佔全國總量的42%,西部佔15%;而相應的工業總產值東部佔66%、中部佔26%、西部僅佔8%。這表明,在公司規模上,東部中小公司的平均產值規模大於中部和西部,大約是中部的2.5倍、西部的8倍。實踐也表明,選擇東部中小公司作業重點試區,就為試點的成功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中小公司還可劃分四大區,即東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中西部地區和廣東、福建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東北地區老工業城市居多,中小公司的所有制結構和產業結構都很重,應主要解決國有中小公司規範改制和與大型公司專業化分工及配套問題;長江中下游地區是中小公司的汪洋大海,江蘇以鄉鎮公司為主。浙江以私營個體聞名,工作重點是規範引導、扶持發展;中西部地區資源豐富、中小公司欠發達,推進第三產業和科技環保型中小公司發展是重點;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小公司區位優勢明顯,可藉助“老鄉”、“老外”發展中小公司的“兩岸三地大中華圈”。

此外,地方產業為主體,決定了中小公司的支撐層面在地方;中小公司自身基礎薄弱,決定了其要麼成為大公司的搖藍(即小巨人);要麼成為大公司的夥伴。

綜上所述,促進我國中小公司改革與發展要注意調整好五大關係;一是改革與發展的關係;二是吸納勞動力與科技含量的關係;三是點與面的關係;四是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五是中小公司與大公司的關係。處理好上述關係,把握好重點才能在中小公司的改革與發展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企業調查報告篇7

我們小組訪問調查的企業是福建日達物流有限公司,它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青口投資區的裕達工業園內。日達物流主要就是為福建戴姆勒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簡稱福建戴姆勒)汽車從事汽車零部件倉儲運輸配送。

所謂汽車零部件配送物流,是指集現代運輸、倉儲、保管、搬運、包裝、產品流通及物流信息於一體的綜合性管理體系。它是溝通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廠商、批發商、零售商、物流公司及最終用户的橋樑,更是實現商品從生產到消費各個流通環節的有機結合的紐帶。汽車整車及其零部件的物流配送也是各個環節必須實現無縫銜接的高科技行業,是目前國際物流業公認的最複雜、最具專業性的領域,要求整個物流鏈中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必須十分順暢、平滑。

據有關數據我們知道,零部件物流成本是我國汽車物流總成本的主要部分,而價格的競爭無可厚非的是我國汽車市場競爭的.主旋律,每家汽車生產企業都在積極尋求降低產品成本以降低最終產品價格,而汽車的整車物流在市場競爭中經過幾輪講價和燃油價格的上漲,整個行業已經進入微利時代,已經沒有降價空間,此部分物流已經基本穩定在產品成本的2%左右。根據中國物流行業社會物流平均成本約佔社會總產值的18%計算,汽車零部件物流約佔產品成本的16%,而歐美汽車物流行業成本約為8%,日本甚至可以達到5%。汽車物流成本每降低1%,就可以節約至少110億,也就是説每年我國汽車零部件物流可以節約成本空間為880億元。每輛國產汽車要使用1201913000種零部件,其零部件的重要性和採購物流的複雜度我們就可想而知了。我們組所訪問的日達物流主要是為戴姆勒奔馳零部件中的輪胎進行物流配送作業。

汽車製造廠所謂的“即時供貨”和“零庫存”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即時供貨”和“零庫存”。他們只是將庫存戰術性地轉向了一級供應商,其實質是犧牲供應商的利益以減少汽車製造廠的成本總額,但是庫存成本仍然存在於供應鏈中儘管製造廠從表面上實現了即時供貨供應,但卻導致汽車零配件供應商的運輸和倉儲成本大大增加。一方面汽車製造廠實現了庫存的下降、成本的節約和利潤的增長;另一方面汽車零配件供應商須長期應付製造廠不斷變更的生產計劃和不斷增加的庫存成本。這一增一減使整個供應鏈並未得到優化。日達物流有限公司在實質上相當於一箇中轉倉,聯結供應商與戴姆勒奔馳廠。

一、入廠物流成本

國產化零件是指汽車企業在中國境內採購的零件,其物流費用主要包括零件的運費、倉儲費、器具費、以及原材料物流費用。

零件運費是指零件從供應商成品倉庫到汽車企業接收庫房之間的運輸及空箱的返回運輸費用。在國內,公路運輸方式主要採用的最為廣泛,戴姆勒所需要的輪胎就是從上海以公路運輸的方式運往福州。零件倉儲費是指零件在汽車企業周邊進行存儲、轉換包裝、排序時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廠房租金、人工、設備、信息系統等費用。這類費用一般按照輛份進行結算,即汽車企業每下線一台車,就支付一台車的費用。就具體計算方法而言,首先進行物流服務流程設計,然後針對一定時期(一般是一年)內的產量計算需要配備多少資源,再根據每種資源得消耗計算全部成本,最後攤銷到每台車上。零件器具費是指為保證零件質量而投入使用的可週轉器具。這類費用根據每種零件所使用的器具單價、折舊年限、維修比例和投入數量可計算出來。原材料物流費用主要是指鋼板在運輸、倉儲、配料等方面的物流費用、一般汽車企業都將這部分物流業務外委,所以可以參考合同來計算這類物流費用。

二、工廠物流成本

工廠物流是指從零件進入廠區到整車組裝完成過程的物流。工廠物流費用包括庫房折舊、設備折舊、儲存佔用、人工費以及物流相關費用。庫房折舊是指汽車企業根據內部財務賬目劃分計算出來的與物流活動相關的庫房、設備、設施的年折舊數。儲備佔用是指原料、生產輔料、企業輔料、在製品等的資金佔用,具體來講可套用一個公式來計算,(當月庫存+上月庫存)/2×利率/12。

人工費包括汽車企業內部的直接人工和間接人工費,以及外委人工費。直接人工包括企業物流部門的所有員工和借用員工的工資、福利、獎金等;間接人工包括公司各部門相關人工費攤銷;外委人工費指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的勞務費,勞務費以輛份為單位,生產一台車支付一台車的費用。

三、出廠物流成本

出廠物流是指從整車出廠到戴姆勒廠之間發生的所有物流活動。出廠物流費用包括整車物流費用、配件物流費用及成品車資金佔用。

整車物流費用包括運輸費、倉儲費以及召回費用。計算方法為單車計費,即每公里每輛車費用乘以公里數,這其中還包括每輛車的運輸保險費;召回費用是指汽車企業因質量問題發生召回時所發生的運輸、倉儲等相關費用,此類費用無法明確計算出來,可以根據歷史水平估測。備件物流費用是指汽車備件在發往途中的運輸費和倉儲費。綜合以上我們得,物流成本=入廠物流成本+工廠物流成本+出廠物流成本結合日達物流公司的具體情況,我們要計算物流總成本,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進倉前、倉儲、出倉後。

由於福建戴姆勒對本公司貨物運輸的配送進行了整體的調整,並做出了只對其指定的兩家大物流公司為其進行貨物運輸和配送,並要求提供“門到門”服務,從而剔除了原先為其配送和運輸的中小物流企業。因此,福建日達物流有限公司目前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大客户資源的流失,這也直接影響到了該公司的整體運作狀態。鑑於此,我們組也對該企業的物流運營數據情況進行了一個統計和分析,從中我們瞭解到了,該公司在以下方面的一些情況:

在運輸車輛方面,(1)四台大貨車長9.6米,寬2.8米,整個高度3.5米(2)貨車,六架,十八個輪胎,4名司機,月工資3000元。而該公司在從上海到福州所採用的運輸是以第三方物流外包的形式,如:從上海到福州運輸輪胎,則是由第三方物流即東訊物流有限公司派發車輛為其送到福州,費用買方出,一般是由17米託斗車運輸,一車差不多可裝1000條輪胎左右,其運費為10000 (3)在及時發現貨物發現損壞時,可以直接退回,所以不存在損壞成本,但這也得看貨物損壞時間,若損壞時間過長,其成本就存在;

在倉庫方面:

(1)面積共有20xx多平方米,1平方米16元

(2)管理人員共2名,月工資5000元

(3)出入庫頻率與客户的需求關係是緊密相連的,同時它也有旺季和淡季之別,在旺季平均每天的出入庫是20~25部車之間,在淡季平均每天的出入庫是3部車;

(4)貨物搬運共有8名,月工資2500元;會計2名,月工資1800

(5)水電費每月為600元;

在設施設備方面:

(1)2部叉車在保養上,每部每月需要花費250~280元之間

(2)4台貨車在耗損上,每部需要花費200元;在保養上,每部需要花費280~360元之間。

在配送方面:

貨物從倉庫到福建戴姆勒的倉庫僅3公里只需15分鐘就能到達,每公里需要油費1.4元。短距離的運輸為日達物流減少了運輸成本,同時也加快了貨物的週轉率。

淡旺季每日出車輛

根據我們收集到的資料計算如下(按月計算):

倉庫租金:20xx平方米×16=32019元

人員費用:2×5000+8×2500+2×1800+4×3000=43600元

設備維修保養費(叉車):2×280=560元

貨車耗損保養費:(200+360)×4=2240元

倉儲管理費用=32019+43600+560+2240=78400元

按每公里汽油費1.4元計算 從日達物流到戴姆勒路程為3公里

即運輸油費=1.4×3×2=8.4元(含來回)

根據上面的數據分析我們組得出了其存在的一些問題有:

(1)貨物運輸中,沒有為車輛和貨物上保險;

(2)該公司自身沒有大型即容量大的車輛來運輸貨物;基礎設施設備依然存在需要改進方面。

(3)公司內部員工之間各負其責,相互獨立,員工之間缺少溝通和協調,致使物流信息、物流資源不能共享,使信息反饋效率低;

(4)客户資源量不大,貨物在淡季和旺季存在很大的反差,在淡季使得車輛和倉庫處於空餘狀態,旺季則反之,甚至可能出現貨物積壓的狀態;

(5)貨物存儲在倉庫中沒有進行適當維護,導致貨物毀壞率提高;

(6)物流信息技術落後,效率低下;

(7)大部分以公路運輸普遍存在車型結構單一,老化的狀,難以滿足差異性服務的需求;

(8)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物流服務水平有待提高。首先,服務方式和手段比較原始和單一,目前多數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只能簡單地提供運輸(送貨)和倉儲服務,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務、庫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務 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設計以及全程物流服務等更高屢次的物流服務方面還有展開。其次,物流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較低,物流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多數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缺乏必要的服務規範和部管理規程,經營管理粗放,很難提供規範化的物流服務。在物流過程中,部分企業難以做到在預定時間送貨,並經常出斷貨、對客的反應不及時等問。在取貨源方面不是以服物質量進行競爭,而是單純依靠打價格戰,為此大部分物流企業效益不佳,盈利能力低。

綜上所述,我們組在面對這些問題時也討論出了一些相關的解決方案:

(1) 擴大企業規模,挖掘潛在的客户資源,創造客户終身價值;

(2) 完善和優化設施設備,減少物流費用,提高物流價值;

(3) 物流配送過程中,應對車輛及貨物投以適當的保險

(4) 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資源系統,提高工作效率,實現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聯繫

(5)建立物流人才培養體系,加大物流人才儲備,提高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

做企業調查報告篇8

美容行業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起步,到現在已經走過了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行業從最初的遍佈街頭巷尾的小型美容美髮店,小化粧品廠發展到現在的集各種大中型的美容美髮美體中心、美容美體美髮器材生產、美容美髮教育等等於一體的綜合型產業。

我國美容化粧品的銷售額1982年為2億元,1985年為10億元,1990年為40億元,1995年為190億元,20xx年為335億元,比前一年增長16.6%。 20xx年中國的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從眾多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這是國民消費結構升級的一個轉折點,人民的生活消費逐漸從生存型向發展和享受型過渡,人們對美容業的消費也將進入一個新的快速增長期。20xx年全國美容市場產值達1680.4億元;化粧品生產企業有約5000餘家;年銷售額在5000萬元以下的中小型化粧品企業,佔化粧品企業總數90%左右;外資、合資企業占主導地位,總體市場份額已接近80%。截至20xx年年底,年銷售額1億元以上的化粧品企業有50餘家,而數量不多的外資、合資企業依然是整個市場的霸主,包括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資生堂、花王、強生、雅芳、安利、玫琳凱等。美容經濟成為繼房地產、汽車、電子通訊、旅遊之後的“第五大消費熱點”。

20xx年10月16日出爐的長達212頁的《中國美容經濟年度報告》裏,首次確立了中國美容經濟的“經濟學地位”。這份報告是由國內經濟學界以“京城四劍客”之稱聞名的四位專家提交的:何帆是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助理、巴曙鬆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鍾偉是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趙曉則是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博士後。他們完成了對中國美容業的第一次全景式關照,一些數字開始浮出水面,過去不為人所關注的美容行業開始讓人們大吃一驚。《報告》則稱,2004年,中國的美容服務業直接就業者達到800萬人,營業總收入達到1762億元。未來五年,這個數字還要再翻一番,老百姓的美容消費支出也將隨之翻番。而在1982年,我國的化粧品銷售額只有2億元,20xx年這一數字已是520億元,增加了259倍。2004年,中國已有美容院154萬家,經勞動部門正式簽發確認的美容教學機構673家,每年培訓出來的各級美容師25萬名;化粧品企業3750多家,其中一半以上為民營企業。而全國目前用於美容業投入和改造的資金大約在2000億元以上。

很多人形容連鎖美容院就像產錢的機器,這一點從近年內資、外資大量湧入開辦直營連鎖美容院或加盟連鎖美容院得到印證。以法國知名品牌思妍麗為例,在走高端品牌路線不變的情況下,從1996年進入中國之後,就從上海一路將品牌拓展至北京、成都、深圳、青島、西安、武漢、大連等大中城市;同樣走高端品牌的還有深圳的一個品牌“夢圓皇宮”。中國台灣的克麗緹娜及自然美公司目前在中國大陸的連鎖加盟網絡均已達600家以上;法國詩婷也以快速的市場戰略,在全國設立了600餘家連鎖店面。另外,來自法國的依貝佳,也以專業美容品牌路線,在全國各大城市及二級城市發展了屬於自己的連鎖美容中心;連鎖已經成為品牌美容企業欣欣向榮和佔有市場的一種重要模式,美容院的特許加盟、連鎖經營模式將是美容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美容企業的連鎖經營是美容化粧品業發展的必然。這是因為,美容化粧品業本身就是一個集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產業,在這個產業中,服務是占主導地位的。開在街頭大大小小的美容院是所有化粧品企業所要佔領的終端陣地。連鎖經營也是國際美容化粧品行業的趨勢和潮流。通過美容連鎖店搞專賣則意味着更大意義的市場化,更大的佔有率和更高的普及率。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讓人頭疼的假貨問題。據媒體調查發現,中國連鎖美容院90%以上都開辦成功,失敗的比率不超過10%。

在全國工商聯美容化粧品業商會舉辦的一次沙龍中,會長駱燮龍指出,規範我國美容化粧品行業的發展,應該關注資金、品牌、產品、管理四個環節的問題,發展品牌連鎖店對這四個環節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規範美容化粧品業的可行思路之一。

目前我國的4萬家美容院中,連鎖店只佔7%。而歐美等發達國家一般的連鎖店佔到45—50%。單體美容院存在很多問題,由於沒有品牌、管理、宣傳方面的優勢,從業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很容易造成對消費者權利的侵害。

國內一些已經嶄露頭角的品牌店的發展模式值得在行業內推廣。一些品牌店與美容教學相聯繫,通過標準化的教學培訓使人員達到業內較高水平。其中部分培訓機構已經通過國際iso體系認證,這等於對美容業源頭——美容培訓教育和從業人員進行了規範。

另外,品牌店的正規化發展可起到規範源頭下游的各個環節的作用。在資金投入保障、品牌的維擴與宣傳、品牌產品的統一使用和管理方面都會按一個較為成熟的模式進行,這樣的美容院才可能做到誠信,更有效地維護消費者的利益。他呼籲,我國應該儘快提高美容院的連鎖率,爭取在20xx年以前達到30%。

從社會認知程度上,美容機構前景喜人。北京、廣州、深圳、武漢、重慶、成都、上海等數家城市的美容機構的認知度要高於其它城市,20xx年華南市場廣州、深圳兩地的美容機構銷售總量已佔到全國美容化粧品市場銷售總額的40%以上。其中,匯聚在廣州市的專業美容化粧品機構就達3000餘家。調查得知,相當多的女性都認為專業美容機構屬於一種中高檔次的服務,是一種令人嚮往的享受方式,因此吸引了大量的白領女士前往消費,由此足以證明:連鎖機構美容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即便在中小城市,進連鎖機構護膚美容的也不在少數!

如果單店美容院的經營在實際的市場運作過程中以品質和服務取勝,而連鎖美容機構則是以專業品質、服務和規模取勝!這兩者可以説是有天壤之別!

美容業連鎖經營未來發展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而不是競爭對手,管理能力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企業應該把最大精力應放在對內部的整合管理上,工夫達到一定的“境界”,自然成為市場競爭中的贏家。

中國美容化粧品業連鎖經營的困境

美容業在近幾年快速出現並發展了大量的連鎖美容院,成功的企業只佔少數,多數企業存在大量亟待解決的問題,經濟效益低,競爭能力差。二十餘年來的發展,美容化粧品市場並未形成一個有序的發展狀況。反映在表面上,則是市場混亂,品牌林立,產品品質難以提升,概念炒作令人眼花繚亂。在美容院的經營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缺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