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先进事迹7篇

来源:巧巧简历站 2.6W

事迹材料可以为后人提供了解特定事件或活动背景和发展过程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叙述事迹材料时我们要以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力量,以下是本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防疫先进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防疫先进事迹7篇

防疫先进事迹篇1

孙太康,中共党员,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村园林01班学生,麻城市三河口镇狮子峰林场狮子峰村村支部副书记、治保主任。自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前,从武汉返乡的麻城人口多达数万,密切接触者的数量不可估量。作为千千万万农村干部中的一员,为了守住疫情传播的"第一道防线",他做到了"舍小家保大家",每天走街串巷,超负荷工作,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接触"最危险"的人。为抗击疫情,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自1月25日起,他就一直奔波在全村的每个角落做宣传、劝导工作。大年七年级,他挨家挨户用喇叭来宣传,劝导村民不要串门拜年。八年级、九年级,他贴告示,继续宣传、劝导,并着手排查武汉返乡人员和密切接触者,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台账。初四,他得知当地有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的返乡人员,主动上门做劝导工作,并发放消毒液和口罩。每天他都会对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消毒。由于长时间工作,他的裤子被消毒液侵蚀得严重褪色。

他说,在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作为一名党员,应该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也必须身先士卒,攻坚克难;作为一名黄职学子,更应该时刻谨记老师的教诲,厚植"三农"情怀,服务广大农民,以优异的成绩和先进的事迹为母校争光添彩!

防疫先进事迹篇2

37年间,山西静乐县双路乡卫生防疫员王元林为全乡15个村的孩子接种疫苗20万人次,实现了规范接种、安全接种,100%完成国家强制免疫。其间,没发生一起基础免疫传染病、一起接种纠纷。

王元林说,针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都马虎不得。

见到王元林那天,是6月30日。吕梁山东麓的双路乡迎来一场久违的细雨,静谧山乡透着阵阵凉意。

王元林正准备出门,张亮杰的孩子3岁了,该加强接种流脑疫苗了,半月前娃儿发烧不能注射,今儿得再去一趟。他小心翼翼地把疫苗和冰块从冰箱移入随身背的疫苗箱,边穿那件出门才穿的中山装边说,针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马虎不得。

他要去的是15里外的兰家山,从河滩下去,再沿着陡坡爬上去。

61岁的王元林已经这样走了37年。37年中,他为全乡15个村的孩子接种疫苗,接种疫苗达20万人次,实现了规范接种、安全接种,100%完成国家强制免疫。其间,没发生一起基础免疫传染病,没发生一起接种纠纷。

王元林先后获得省级计划免疫先进个人、法定传染病报告先进个人、免疫规划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日前,山西省卫生厅授予他卫生防疫楷模荣誉称号。

苦点累点不怕,就怕误了娃娃。

山西省静乐县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在王元林童年记忆里,就有天花、脊髓灰质炎、流脑等疾病流行。他亲眼看到这些传染病夺去很多孩子的健康和幸福。

国中毕业后,王元林选择了在县卫校读书。1973年毕业返乡后,他成了全县第一代乡村防疫员,那时候,因为知道怕,就更懂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重!

起初,大山里的人不大明白,自家孩子没病,为啥要挨那一针,还吃那些红红绿绿的药丸丸?王元林只能一趟趟地找上门,一家家地做工作。兰家山村的赵桃娥是个聋哑人,家里3个孩子都到了接种疫苗的年龄。王元林几次上门,任凭怎么说、怎么比划都不行。好不容易请人帮忙用哑语把道理说清了,可赵家又拿不出钱来接种。王元林二话没说,自己垫钱给3个孩子打上了疫苗。

王元林每到一村,总要打听谁家快生孩子了,谁家刚生了孩子。一有新生儿的消息,他就立即上门,为孩子建起健康档案。春去秋来,看着王元林一趟趟地跑,听着王元林一回回地说,乡亲们明白了:这疫苗,谁打上,对谁好。

为了不漏掉一个孩子,王元林走遍山乡,风雨无阻。去年春节刚过,大雪纷飞,正好李天亮家的新生儿到了接种期。王元林背起药箱,深一脚浅一脚地直奔10多里外的南黄苇村。两个多小时后,当满身是雪的王元林撩开李家土窑洞的门帘时,李天亮惊诧地说:这么大的雪你还来?王元林却答:这么大的事,我怎能不来?

一次出诊的路上,天忽降大雨。坡陡路滑,王元林左膝盖重重磕在石头上。他挣扎着爬起来,一瘸一拐坚持走到大山深处完成接种。他的左腿从此落下毛病,不能弯、蹲不下,天一凉就疼。跑山路最费的是鞋,王元林每年要穿坏老伴亲手做的七八双布鞋,布胶鞋一年也得两三双。他说:苦点累点不怕,就怕误了娃娃。

为了娃,多跑几个来回算个啥?

那天,在张亮杰家,王元林仔细给孩子测过体温后,才给孩子接种了流脑a+c疫苗。张亮杰有些不好意思,打一针害你跑两趟,还下着雨!王元林认真地说:发烧是典型的接种禁忌,带病接种是害了娃。为了娃,多跑几个来回算个啥?

如今,双路乡的许多老乡都能说出接种疫苗的禁忌常识:感冒、发烧不能打;吃鸡蛋过敏不能打;糖丸必须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服下,水温千万不能高这都是王元林走家串户宣传的结果。

为保证疫苗安全有效,王元林常年养成两个习惯:不管多远的路,他从不在外过夜,以保证便携式疫苗箱维持正常的低温;一进家门,不管白天黑夜,首先要按一下房灯开关,看是否停电。一旦停电,他就立即将冰模板一个个挪到冰箱冷藏室,以确保疫苗质量。王元林说:一个细节把握不好,就会出大事。

王元林出门喜欢穿4个兜的中山装,兜里总装着几个64开大小的本子。在他家一个纸箱里,这样的小本本有几十个。小本本上详细记录着孩子的名字、所在村庄、父母姓名、出生年月日,曾经接种的时间、疫苗名称,还有每次疫苗的批号、日期、产地和生产日期。每个月,王元林都要根据小本本自行设计一张疫苗接种行程表,哪天去哪几个村、哪个村有几个孩子需要接种,都做了标注,一个都不漏。

王元林生活中,一切都围着疫苗转。一次,王元林高烧39摄氏度,人躺在床上,心里却想着10里外的砚湾村,那里有个孩子等着接种。接种疫苗有规程,不能错过周期,他给自己打了退烧针,就头顶烈日出门了。今年春节,狼儿沟村老赵带着1岁多的孙子回乡过年,正月初八就要返城。初七一大早,王元林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18里外的狼儿沟村。看到王元林冻得发僵,老赵心疼地说,晚打一针不要紧!王元林却说:接种晚了,惹上些病,我可就害了你们了!

乡亲们待见咱,比啥都强!

王元林生活的神家村,是双路乡政府所在地。这些年,村里盖新房、建小楼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还开回了小汽车,王元林的日子却过得紧巴巴的。住了20多年的两间老屋漏雨走风,老伴说,要翻修得四五万元,修不起呵!现在老两口借住在同村的二女儿家,家里除了公家配给的电冰箱和一个文件柜外,没什么值钱的家什。

在王元林心里,觉得最亏欠的就是自己老伴和两个女儿。王元林的工资起初只有26.5元,到上世纪80年代,涨到每月60多元,至今,他的工资也只有370元。30多年,王元林没给家里挣回什么家当,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家里的6亩责任田。因经济拮据,大女儿只上到国小六年级就辍学,二女儿国中没读完就外出打工去了。由于王元林常年奔走在山乡,家里的农活全靠老伴一个人操持。提到老伴,王元林有些哽咽:她懂得我,我感谢她!

王元林也有不少开心事。我管的辖区,我管的事,娃娃们没一个耽误,都健健康康的。还有许多事,也让王元林感到欣慰。前年,在外打工的女儿、女婿回村盖房。动工那天,没有打招呼,前村后邻的乡亲们都来了,大工、小工全都不要工钱;地里的农活老伴一个人忙不过来,总有乡亲过来帮把手;走在山间,谁开车或骑车碰上了,都会毫不犹豫地停下车,捎他一程

想想这些温馨事,王元林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乡亲们待见咱,比啥都强!

防疫先进事迹篇3

夏xx,30岁,中共党员,xx三小体卫艺主任。在疫情防控期间,一直默默付出、不畏辛苦,坚守着自己的职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践行了党员初心使命。

一、统计数据,一丝不苟

疫情当下,排查师生流动人员信息,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党员的她,虽是女儿身却勇挑重担,承担信息员工作。到过上海、北京、南昌、婺源、万年人员统计表、学校新冠肺炎防控情况统计表、教职工及学生流动情况登记表、学生信息收集统计表、教职工信息统计表……她已记不清收集了多少数据,上报了多少表格。碰到紧急上报数据,哪怕熬夜到凌晨一点多,她也毫无怨言;有的数据信息需要每天上报,有的要求一天按时间点报几次,上报前还得先核查统计,然后再上报。当某个班级忘了按时上报时,她就主动联系班主任,确认之后再统一上报。为了防止错过上报时间,她把表格及上报的时间点写在鼠标旁边的笔记本上,确保做到万无一失。她的每一天被一些数据表格围绕着,但对各类上报数据了如指掌。虽说通过她上报的是一个个生硬的数字,但在她心里,那都是关系全校师生的健康与安全,不容许出现一丝失误。

二、做好宣教,助力防疫

她除了是防疫工作信息员,还是防疫宣传员。他积极向广大师生、家长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情绪疏导工作。通过学校公众号、学校微信群、学生家长群等媒介,向师生、家长及时推送疫情信息、疫情防控倡议书、防控知识手册等资料,抓住关键节点教育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三、立足本职,精益求精

她不仅是学校体卫艺处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六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她教育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相处真诚以待,用爱与学生沟通。学生们都说她是值得依赖的老师,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和值得尊敬的长者。她用朴实的爱心去爱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不偏爱优秀生,不放弃学困生。还经常跟学生谈心,跟他们讲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让每一位同学不仅懂得学习,更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关心人,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夏xx老师用她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疫”不容辞地使命与担当!在她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展示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精神风貌。

防疫先进事迹篇4

“姚大爷,辛苦了哈,为了我们村民的平安,你这么大的岁数还要来守卡点。”

“我在这里坐阵,看你们那个娃儿敢乱跑,如果你们不听话到处乱跑,大爷我就几拐棍。”

2月4日,笔者来到xx苗族乡大树寨村高寨组疫情检查点,此时一名戴着口罩、红袖标的老党员正对出入本寨车辆及人员进行登记、劝返。

“不敢、不敢,我们保证听话,在家窝到起,大爷你注意点身体。”村民回答道。

xx是大树寨村的老党员,今年已经93岁高龄的他虽然腿脚行动也有些不便,却在各级党组织的发动下,主动请缨,挺身而出,参与战“疫”。

1面党旗1张桌子,2张板凳1笼柴火,1个帐篷1块牌子,成了xx与其他4个党员坚守本寨卡点防控一线的阵地,简易的棚子遮不住刺骨的阵阵寒风,xx却笑着说:

“我们村叫大树寨村,大树可以给我们挡风挡雨,作为党员,我们就要给村民挡风挡雨。”93岁的xx还风趣幽默地调侃道,“现在疫情严重,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国家需要,就要带头,冲在前面,我们高寨设了卡点,虽然年纪大了,趁我这把老骨头还动得到,或多或少尽份力量。”

自xx投入到疫情防控战斗中来后,他与村工作人员一道,每天坚守在高寨组卡点值守,对进出车辆、人员进行检查、劝返;发挥他在村里、邻居、亲友中德高望重、有较强的号召力、凝聚力的作用,动员村民、亲友居家不出,排班带领群众设卡值守、开展巡逻……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当先锋作表率,为守护村寨的安宁和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村民们很感动,更加支持和配合!

在xx苗族乡,像xx一样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参与战“疫”的老党员还有很多,比如上街村73岁老党员李龙发、腰岩村79岁老党员李从林等,他们不分年龄、职位,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守护着村寨的安宁、群众的安全和家人的健康。

自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xx苗族乡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动员广大农村党员投身抗击疫情行动,全乡930名党员积极响应号召,成立了225支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宣传、卡点值守、排查监测等各项工作。随处可见,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名名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坚强有力,一面面鲜红党旗在防疫一线飘扬。

截至目前,在xx苗族乡党委的指导下,各村党员先锋队累计劝说延迟办理婚宴24户,从快从简从短办理丧事6户,参与卡点值守300余人(次),组织开展巡逻500余人(次),检查进入车辆700余车(次),驾乘人员1000余人,体温测量1000余人,全乡党员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防疫先进事迹篇5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在内蒙古包头市迅速蔓延,许多人在家居家隔离,大家为了家人安全,为了自身安全,都在不遗余力的自我坚持着。东河区环城路国小教师刘莉,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做力所能及之事去帮助他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她积极响应主动参加志愿者工作,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参与到疫情抗战斗争中,奉献青春的力量,发出“抗疫到底、战必有我”的铮铮誓言。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病毒,她没有向学校和社区提出自己脚崴的困难,她认为抗击疫情才是最重要的事。家住青山区的她每次在接到任务都把闹铃上到凌晨3:50赶往东河区。她被分配到流动入户采样组,为社区不能下楼的老弱病残人员上门采样并主动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整理上门采样名单。一层又一层的楼梯,一遍又一遍的攀爬,通向一扇扇需要帮助的门。近30多户的居民,走到最后几户也是最艰难的时刻,颤抖着的脚步还是暴露了脚上的伤情。核酸检测全程需着防护服,期间不能吃饭喝水上厕所,连续工作至少八、九个小时,持续的爬楼这是对身心的极大考验。一轮核酸检测后,浑身酸痛无力,有时候脚肿的连脱鞋都困难,即使到了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她也不能立马休息。因为她老公工作的特殊性,为了保证发电任务疫情期间要求全体驻厂一个月不能回家。她一个人在不同的角色之间切换,白天她是温暖的抗疫工作者晚上她是家里贤惠的妻子。

作为一名教师,她更是以父母般的情怀关注着学生的一切动向。每天,她都会耐心细致地通过电话和微信等方式逐一核实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活动范围,包括学生的体温与所接触人员,并毫不遗漏地做好记录;她还通过许多途径向学生及家长宣传防控疫情的相关知识和一些官方信息,力争在所辖区域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即使志愿者工作使她忙的不可开交,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是人民教师。她按照学校规定认真准备教案和网课,给同学们带来了细致的讲解。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她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当别人还在休假的时候,她却忙得不可开交:利用志愿者工作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告知大家相信科学,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

“有国才有家”,为了心中的大爱,她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小家,选择守护社区的大家们。虽然在关键时刻她没能亲自守护自己家庭,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她的所作所为对得起党和人民。这就是一种大爱!我们相信,当无数人的大爱汇聚在一起时,这场疫情就一定能早日结束!

防疫先进事迹篇6

时势造英雄,凡人出壮举;大疫当前不言退,恪尽职守显担当。疫情无情人有情,忙碌身影最暖心--他,张干,宝应县白田国小一位普通教师,担任三3班英语教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在疫情延期开学期间,一直默默付出、不畏辛苦,坚守着自己的职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一.疫情防控:一丝不苟

面对疫情,全校师生员工及家庭成员信息统计,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天除了汇总班级疫情防控信息,表格统计工作,张老师主动承担了全校100多名教职员工、1285名学生及师生员工家庭成员5227人信息统计、每天体温测量情况上报工作。疫情期间他自己也记不清收集了多少数据,上报了多少表格。外省市返宝人员统计表、学校新冠疫情防控情况统计表、教职工及学生家庭成员每日异常情况登记表、学校未返宝教职工信息登记表……有的数据通知上报的时间非常紧急,哪怕熬夜到凌晨两点多,他也毫无怨言。有的数据信息需要每天上报,上报前还得先核查统计,然后再上报。有时候,某个班级忘了按时上报,他就单独给班主任微信打电话,确认之后再上报信息。为了防止错过上报时间,他把上报的时间点和上报的表格名字备注在手机记事本里。即便这样,有时候忙起其他工作的时候,偶尔还是会错过上报的时间点。上级上报负责人就会微信@他或打电话催。他说,最初的几天他晚上睡觉一闭眼,满脑子里不是这个信息就是那个表格,他每天睡醒第一件事就是提醒各班上报学生健康信息;他每天做饭或吃饭的时候,都会拿着手机看看各班数据报完没有;他每次在厨房做饭、做菜的间隙都会跑出来瞄一眼挂在餐厅墙上的钟表。他的每一天被一些数据表格围绕着,他对学校去过某些疫区和从疫区返回的学生数了如指掌。虽说通过他上报的是一个个数据,但是在他心里,那些数字承载着全体师生生命安全、健康成长的重量。每天看到各班主任上报的一一班平安、一二班平安……六一班平安,他就不由得嘴角上扬、心情舒畅。

疫情防控工作,他勇于担当。重点人员排查,教职工和学生重点人群调查及分布情况,疫情防控师生健康档案,教师和各班学生行踪健康档案,都是他负责整理完成。他对照档案细则,一条一条整理,有好的做法及时和大家分享,及时调整防疫工作思路,确保师生健康排查无漏洞。为迎接市、县教育局的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他和其他疫情防控小组成员一起,在校长室的带领下,对学校隔离室、走廊、办公室等进行了全面彻底的大扫除。如今复学后的每一天,他仍坚持每天上报疫情防控情况。为了能够及时上报,他每天晚上把需要第二天上午9:00前要求上报的县局上报表格在电脑上编辑以后,发送到手机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第二天一睡醒,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开机,打开文件传输助手里的表格,通过手机qq邮箱发送到指定邮箱。这么多天里,看钟表指针是否接近九点,成了他条件反射一般的习惯。这种紧张,不是恐惧,不是焦虑,而是他心里那种责无旁贷的担当。

二.班级工作:春风化雨

班主任是学生与学校联系的执行者,他们是离学生最近的教育者、守护者。在疫情防控的“战斗”中,这些最小的“主任”每时每刻都处在“备战”的状态,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为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以赴,共克时艰。作为班主任,张老师更是以父母般的情怀关注着学生的一切动向。每天,他都会耐心细致地通过微信或电话等方式逐一核实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活动范围,包括学生的体温与所接触人员,并毫不遗漏地做好记录;他还通过许多途径向学生及家长宣传防控疫情的相关知识和一些官方信息,力争在所辖区域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疫情防控前期,部分家长未能及时汇报相关信息,对张老师“催债式”的做法感到不解。一段时间下来,家长们被张老师这种坚持不懈的行为所感动,每天早上班级微信群里的信息提示音成了一篇动听的乐章。

三.线上教学:认真缜密

由于疫情迟迟未开学,在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尚未进行线上学习之前,为保证学生居家学习有效、高效,他在钉钉上建立班级学习群,每天在钉钉直播教学前半小时@班级所有学生,提醒孩子们按时观看直播课,并对孩子们感到困惑的知识反复讲解;对于学生共性问题线上及时解惑,对于个别“待优生”,线上教学结束后利用微信视频私信方式耐心指导。3月初市局开设线上学习课以来,他每天在上报各项表格信息之余,认真地进行在线学习,认真地备好每天的在线学习课教案,精心布置每天线下课后作业,每天下午5:00之前精心批阅每个学生提交的作业,对于有错误的作业他认真地批注出来,并发到班级微信群里及时反馈,使家长能够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线上学习每个单元结束,张老师专研教材、结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编排阶段检测练习,使学生加强知识点巩固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同时他通过家长微信群向家长推送一些加强亲子沟通、家校合作、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方法,促进了家校更好的合作。

疫情期间疫防控情奋战一线,医护工作者是最美逆行者;人民子弟兵、警察是祖国钢铁长城最美守卫者┄┄不一样的岗位,同样的奉献;不一样的选择,同样的坚守。在教育岗位之中,虽无豪言壮语,无惊天动地的事业,但在疫情中教师用自己的力量闪烁光芒,践行我们的初心。张老师以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勇于担当,忠于职守、谦虚谨慎、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谱写教育工作者最质朴、最美的乐章。

防疫先进事迹篇7

自2月2日接到通知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11名志愿者便前往滨江新区长林社区配合当地同志开始了他们的防疫抗疫工作。他们中有年逾50的“老革命”、也有刚刚入职的“小同志”;有年富力强的“大丈夫”、也有敢打敢闯的“巾帼英雄”。

2月3日,第一轮入户调查和宣传工作开始了。此时正值疫情高发期,家家门庭紧闭,叩门时要么半天无声、要么大声一句“搞么子的!”面对群众的不理解,52岁的钟涛不停地往返于门房和楼栋间,一遍遍地敲门、打电话,直到业主理解配合调查为止,一天下来衣衫已经不知道被汗水浸湿了几次。陈瑞静,一名年轻的“90后”,听说一位同志因交通受阻无法参加时,便主动请缨承担长林安置小区25户近100人的入户调查工作。该小区属无人看管小区,人员混杂,没有基础数据,入户难度大。陈瑞静没有半点怨言,耐着性子挨家挨户敲门,逐一宣传解释。在她的努力下,长林安置小区是该社区中最早一批完成入户调查任务的小区。

随着疫情的发展,第二轮疫情防控大走访大排查工作于2月8日启动。这一轮的走访排查将居民的健康状况纳入调查范围,要求更高,内容更细,任务更重。为更好地完成调查任务,退伍老兵燕晓军同志自掏腰包购买红外线测温计,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逐门逐户地为居民测量体温,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住户。年强的小伙熊鑫负责洪森新世界61户195人的摸排工作,是所有摸排任务量最重的,涉及到的外地返乡人员也最多。为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结果精准,他在完成入户任务后,还需要认真核对体温数据,反复确认摸排结果,经常到夜深了才回家。

2月9日,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全县对住宅小区、家属区实行更加严厉的“211”管制措施,凭临时通行证出入。元宵节当天,为了不影响电信和发改局家属区42户住户正常出入,志愿者陈鹏、王慧敏互相配合着,把刚刚到手的临时通行证加班加点地送到每位住户手上,直到6点半才在家人的催促中回到家中欢度元宵。

这些只是自然资源和规划和规划局志愿者们的工作瞬间,他们全身心地为滨江新区疫情防控工作奉献自己心血。他们聚在一起,为了那共同的目标——“疫情早点结束,春暖花开的日子早点到来!”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