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強一產促增長“三大農技行動”實施方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9.56K

2021年全市強一產促增長“三大農技行動”實施方案

2021年全市強一產促增長“三大農技行動”實施方案

 

2021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之年,保障全市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意義重大。為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以及全市農村、農業工作會議精神,按照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欽州市委和市政府關於“起步就要提速,開局就要爭先”的部署要求,特制定《2021年全市強一產促增長“三大農技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全力唱好農技推廣服務“四季歌”,為打贏“十四五”開局第一仗提供重要技術支撐,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實現2021年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為目標,以綠色發展為引領,推進農科教推多部門協作,推動市、縣、鎮三級推廣體系聯動,突出農時農事,着力開展服務指導培訓,加強集成創新,強化示範引導,扶持壯大經營主體,做好防災抗災減災,推進工作措施落實,為保障全市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供技術支撐。

二、總體目標

按照“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穩定面積、主攻單產,改善品質、增加效益”的工作思路,加大高產優質多抗優良新品種示範推廣,綜合集成應用綠色輕簡、高產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型關鍵技術,為穩定全市糧食播種面積,實現糧食產能穩中有增的目標和保障蔬菜、食用菌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打牢基礎。

——穩定面積,增加產能。落實政策,創新模式,節本增收。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大糧食生產重要性宣傳力度,全面落實惠農補貼政策,促進糧食、蔬菜等重要農作物種植面積的穩定。強化耕作制度創新和種植技術模式的改進提升,因地制宜發展“一年三熟”和間套種,推動耕地複種指數提升,在靈山縣、浦北縣和欽北區擴大推廣+++玉(鮮食玉米)+早稻+再生稻+馬鈴薯++蔬菜等稻田一年三熟制和春玉米+夏大豆+冬種馬鈴薯春玉米+夏大豆+秋冬蔬菜等旱地一年三熟模式以及高稈作物(玉米、木薯、甘蔗)間套種大豆(花生)、生薑、食用菌,香蕉間套種嫩姜、食用菌,幼齡果園(新植果園、落葉果園)間套種馬鈴薯,果園、林下套種食用菌等高產高效模式;積極發展冬種玉米、冬種紅薯、秋冬種蔬菜生產;調整品種組合搭配,堅決遏制雙改單的發展勢頭,因地制宜發展夏秋蔬菜生產;大力推廣早中稻+再生稻+冬種綠肥模式,多渠道多途徑拓展糧油增長空間。確保全市全年實現糧食播種面積284萬畝、產量92.5萬噸、增長0.4%;蔬菜種植面積 137.94萬畝、產量210.9萬噸(其中食用菌產量0.3萬噸)、增長6.02%的發展目標,確保各縣(區)完成自治區和市級下達的糧食、蔬菜生產目標任務。

——主攻單產,改善品質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時期農業高質量發展需求,優化“高產”、“優質”技術路線,探索創新和豐富、完善既高產又優質的技術體系。以高產為基礎,以優質為導向,堅持高產、優質協同推進。做好品種結構、生產結構的調整優化,加大綠色、高產、優質、多抗農作物新品種、新組合示範推廣,合理安排茬口銜接,及時搶播搶種搶收,集成推廣高產穩產、保優節本、增產增效技術,發揮羣體質量優勢,挖掘作物增產潛力,穩步提高我市主要農作物單產水平,縮小與全區平均水平和先進市的差異,促進優勢特色產業的轉型升級。

——綠色輕簡,提高效益。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圍繞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發展要求,實施農業科技大創新行動、節水科灌行動,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加強農科教研推的協同攻關,突破制約瓶頸和發展障礙,示範推廣適合現代農業產業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自動化發展的綠色輕簡高效技術,緩解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緊缺的矛盾,減輕農業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示範推廣化肥、農藥、農機等農業生產物資新產品、新技術、新器械、新裝備、新成果,做到測土配方施肥,因時因勢精準施肥施藥,擴大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水肥藥一體化、水氣平衡栽培、旱作節水、綠色防控、秸稈基料化利用栽培食用菌、培養料二次發酵、菌渣再利用等節本增效技術,在保證作物高產優質的同時,把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消耗量降下來,把農業資源利用率、生產效益提上去。

——扶持主體,打造品牌。以宣傳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為基礎,以實施重大農業項目為載體,以品質提升和品牌創建為抓手,以創建高產高質高效示範基地為推進形式,大力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培育、扶持、壯大經營大户、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經濟能人等生產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他們連基地、連農户、連市場、連科研、連資金等優勢,實現點、線、面結合,集約化、規模化開發,智能化、自動化生產和標準化、品牌化打造,示範引領特色產業發展。

——科學防災,技術減災。牢固樹立防災抗災奪豐收思想和減災止損就是增產增收的理念,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協作,提早做好防災抗災工作預案和技術措施方案,緊盯關鍵農時,及時做好病蟲草鼠害的預測預報,及時動員、組織種植户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科學防災、技術減災,嚴防“倒春寒”“卡脖子旱”“龍舟水”“寒露風”、霜凍、冰凍、颱風、洪澇造成農作物大面積減產損失。同時,要加強技術指導,促進災後恢復生產,力爭主要氣象災害損失率控制在5%左右、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着力實現 “蟲口”奪糧。

三、行動內容

(一)春耕春管及夏糧生產農技行動。

從“立春”(2月上旬)開始,組織開展春耕春管及夏糧生產農技行動,奮戰100天努力奪取春夏季糧油豐收。

1.春耕備耕。指導農户做好拖拉機、犁田機、旋耕機、播種機等春耕農業機械、機具添置;做好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秧盤、壯秧劑等春耕生產物資準備和農家肥、有機肥的堆漚;做好秧田整理和大田犁翻曬垡、基礎設施完善、排灌設施維護、冬種綠肥的犁翻漚田等,為及時開展農事活動做好充分、充足準備。

2.春播春種。從“立春”開始,我市即可播種春玉米、春花生、春大豆、春紅薯等旱地作物,各地要因地制宜示範推廣地膜覆蓋栽培技術、育苗移栽技術、機械化耕種收技術、合理密植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玉米“一增三改”技術、秸稈還田免耕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高稈矮稈作物(或生育期長短作物)間套種技術、帶狀複合間套種技術、蔬菜綠色輕簡栽培技術等。

2月底3月初,全市陸續進入早稻播種育秧季節。各地要指導種植户科學搭配雙季稻品種,選用生育期適宜的早、晚稻品種,確保全年安全生產。要指導農户搶抓季節,及時曬種、選種、浸種、消毒、催芽、播種,掌握生產的主動權。要大力推廣壯秧劑塑盤育秧、大田集中育秧、大棚集中育秧、工廠化集中育秧、漿播育秧等集中育秧、防寒育秧技術,防範倒春寒造成爛種、爛秧,培育壯秧、壯苗。要大力推廣機插秧技術、拋秧栽培技術,積極引進水稻無人機直播技術、機械化畦作精量播種技術、機械化拋秧技術進行試驗示範推廣,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促進我市水稻生產機械化水平和生產效率的提升。

3.春管春收。各地要指導做好冬種馬鈴薯、秋冬種蔬菜和食用菌等作物的春收工作。做好冬種玉米、紅薯、蔬菜等越冬作物以及早春已播作物的防霜抗凍、中耕除草、追肥培土、抗旱澆水、排積防澇、噴藥防病防蟲、撒施誘餌統一滅鼠、調整植株等田間管理、病蟲防控、防災抗災減災工作,大力推廣合理密植技術、水氣平衡栽培技術、前促中控後穩施肥技術、無人機飛防技術、病蟲害統防統治技術,打好增產豐收基礎。要指導做好越冬作物的適時收穫、流通運輸、上市銷售等工作,保障重要時間節點“菜籃子”產品穩定供應,保證春收糧食作物種得下、收得上、銷得去,農民有收益,來年有勁頭。

(二)戰“三夏”及秋糧生產農技行動。

小滿5月下旬)開始,組織開展戰“三夏”及秋糧生產農技行動,努力奪取秋糧和秋收作物豐收。

1.夏管。指導做好早稻、中稻、春玉米、春大豆、春紅薯等春種作物中後期的清溝管水、露曬田、中耕培土、打叉除櫱、追施平衡肥、重施攻穗壯粒肥、病蟲草鼠害防控;做好越夏蔬菜的田間管理、技術示範;提前做好颱風、暴雨、洪澇、乾旱等自然災害防禦工作。

2.夏收。指導種植户抓好春玉米、春大豆、春紅薯等春種作物和早稻、中稻的適期收穫,大力推廣機械化收穫技術、機械化秸稈打包打捆技術和秸稈青貯技術、粉碎還田技術以及機械化乾燥技術等,避免穗上發芽和爛苞爛粒,減少田間地頭的落粒、落谷、掉苞、漏薯,確保顆粒歸倉和及時騰茬接種。

3.夏種。各地農技推广部門要指導種植户選用生育期適宜的晚稻品種,搶抓季節播種晚稻和秋玉米、夏大豆、秋花生等夏播作物以及秋種馬鈴薯適時適墒播栽。大力推廣“早稻+再生稻+冬種馬鈴薯”“早稻+鮮食玉米(或秋紅薯)+冬種馬鈴薯”一年三造糧綠色高效模式,確保晚稻避過寒露風安全抽穗揚花、灌漿結實,確保秋玉米成功避過秋旱在11月上旬前成熟收穫,確保秋種馬鈴薯在12月中下旬霜凍到來前成熟、冬種馬鈴薯在最適宜的10月下旬至11月初播種。加強夏季蔬菜生產,填補我市蔬菜“夏淡”的市場空缺。

(三)秋冬種及冬季農業開發農技行動。

從“秋分”(9月下旬)開始,組織開展秋冬種及冬季農業開發農技行動,着力夯實翌年春收糧油豐收基礎。各地要通過稻薯輪作、水旱輪作、果薯間套種、稻菜輪作、稻菌輪作等模式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秋冬種馬鈴薯、油菜、綠肥、蔬菜、食用菌生產,助推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1.秋種。指導做好秋冬種馬鈴薯、冬油菜、冬玉米等糧油作物的適期適墒播種、育苗移栽,提高播種質量。

2.秋收。指導抓好晚稻、秋玉米、夏大豆、秋花生、秋紅薯、秋種馬鈴薯等作物的適期收穫,確保顆粒歸倉和及時騰茬。

3.冬種。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抓好冬種馬鈴薯的搶時、搶墒播種,要指導抓好冬紅薯的大田整理、開溝作畦、適時移栽。蔬菜產區在再生稻、晚稻收割後及時指導做好越冬季蔬菜播種育苗、適時移栽。要指導抓好冬紅薯的大田整理、開溝作畦、適時移栽。

4.冬管。指導做好秋冬種馬鈴薯、冬玉米、冬紅薯、秋冬蔬菜等的田間管理和抗旱防澇、防霜抗凍,做好病蟲防控,培育冬前壯苗,確保安全越冬。加強蔬菜肥水管理,及時澆水、適當追肥,做好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

5.冬收。指導做好秋種馬鈴薯、蔬菜、食用菌的適時收穫、流通運輸、上市銷售等工作,提倡蔬菜分級分批初級加工包裝上市,實現優質優價,增強保障重要時間節點新鮮馬鈴薯、菜籃子產品穩定供應能力,滿足社會多元化消費需求,促進冬季農業產業發展。

四、工作重點

(一)突出抓好種、肥、墒、苗、病蟲“五情”監測,為指導生產提供依據。一是市場監測。利用市場監測點,加強種情、肥情市場監測,為保障種子化肥供應提供支撐。二是生產調查。利用農情基點縣,深入田間開展苗情、墒情、病蟲情調查,深入農户開展施肥情況調查,服務科學決策。三是專家會商。聯合農技人員和專家,加強農情會商,提出技術對策。

(二)強化用種保障。加強種子市場監測,做好質量抽查,開展品種展示評價,保障生產用種安全。一是監測調度保供應。針對雜交早稻種子供應緊張的局面,開展全方位監測調度,保障早稻供種安全。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做好應急預案,保障供種渠道暢通。二是市場抽查保質量。開展農作物種子市場監管,重點開展春秋兩季種子市場專項檢查和冬季種子企業抽查,檢查種子標籤,抽檢種子質量,保障農業生產用種質量安全。展示評價選好種。三是組織開展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示範工作,適時組織品種展示現場觀摩活動,推動品種更新換代,服務服務農民“看禾選種”

(三)節水減肥。深入開展化肥減量增效、有機肥替代化肥和節水增糧增效行動,減少水肥施用量,提高水肥利用率。推進綠色減肥,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三控施肥”、種肥同播、機械深施等高效施肥技術。加強農企合作,示範推廣緩釋肥料、水溶性肥料、液體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新型專用肥料,提高化肥利用效率。集成推廣堆肥還田、商品有機肥施用、沼渣沼液還田、綠肥種植、秸稈堆漚還田等技術,推動有機肥輕簡化施用、專業化服務,擴大有機肥替代化肥。大力推廣抗旱節水品種,水氣平衡(濕潤灌溉)、等高壟作、生物覆蓋、地膜覆蓋、集雨補灌和水肥一體化技術。

(四)創建樣板。依託農業農村部下達的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和自治區財政扶持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糧食全產業鏈、馬鈴薯優勢區創建、優質種業提升工程等項目實施,扶持有實力、有經驗、有技術、有品牌、有市場、有銷路的新型經營主體,在主產區的主要公路沿線創建連片100畝以上的核心示範樣板,組裝集成和示範應用各種綠色、輕簡、高產、高效生產技術,開展相關的創新技術研究,做到良種良法相配套,農機農藝相融合,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標準化、品牌化齊推進,確保產量、品質、效益、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示範引領當地特色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

(五)病蟲監控。重點指導做好水稻“兩蟲兩病”、草地貪夜蛾、粘蟲等重大病蟲害,以及柑橘黃龍病、紅火蟻等植物疫情監控,實現“蟲口”奪糧。一是強化監測預警。加密加力,做好系統監測,密切跟蹤、準確掌握髮生消長動態。加強大田普查,明確各階段重點防控對象、關鍵區域和最佳防控時間,科學指導防控。二是加強調度,組織開展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會商會,及時發佈預報預警信息,提高預報及時性和準確性。三是着力綠色防控,建立綠色防控示範區,加快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生態控制、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推廣應用,集成推廣一批農作物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模式。四是推進統防統治。扶持發展一批裝備精良、技術先進、管理規範的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大力推進統防統治,切實提高防病治蟲效果、效率和效益。五是培育一批應急防治隊伍,配備高效施藥機械等現代化防控裝備,提高重大病蟲應急防治能力。

(六)防災減災。突出乾旱、低温冷害(倒春寒、寒露風、早霜)、高温熱害(乾熱風)、洪澇(漬害)、颱風等主要氣象災害預警防控。加強監測預警,聯合氣象部門做好災情監測預警,及時開展災情調查,強化主動防災。制定防災方案,針對不同地區主要氣象災害發生規律,組織制定發佈主要農作物主要氣象災害防災減災和災後恢復生產技術方案,提出應對措施。着力減災減損,落實減災技術措施,減輕災害損失,促進災後恢復生產,及時挽救或補種、改種,挽回災害損失。

(七)培訓指導。要根據不同季節、不同作物不同的生產階段,組織專家編制適合當地生產發展需要的技術指導意見、氣象災害防禦措施、病蟲草鼠害綜合應對措施或者標杆典型事蹟等,通過印發宣傳單、張貼公告、出版牆報、出動廣播車以及在無線廣播、電視科技(農業)頻道、中國農技推廣APP、微信羣、QQ羣等各種傳統媒體、現代新媒體上及時發佈,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成果、新模式的推廣應用。同時,要在關鍵農事節點,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及時組織召開現場會、培訓會、農家講堂、技術講座、測產驗收會等宣傳培訓活動,組織技術專家、技術人員走村串户,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手把手指導種植户採用先進實用技術,依靠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堅持自治區、市、縣(區)、鎮四級聯動,層層抓落實。各縣(區)、鄉要發揮主體作用,細化工作方案、明確目標措施、職責分工包片、抓好任務落實,確保行動取得實效。

(二)強化協同推進。要探索創新農技推廣的新方法新方式,聯合科研教學單位、現代種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組建專家指導組,分作物、分區域、分時段制定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技術方案,合力抓好全程技術指導服務。

(三)強化信息調度。建立“三大農技行動”信息調度制度,及時反饋信息和有關材料,並做好宣傳工作。及時總結並報送各地開展“三大農技行動”的成效和做法,分別於5月底前、9月底前和11月底前及時報送行動開展情況。通過圖片、視頻、文字材料等多種形式,隨時報送活動開展過程中湧現出來的典型和事例。

 

附件:1.農技行動技術推廣情況調查表

2. 農技行動技術推廣情況調查表

3.縣(區)農技行動人員聯繫表

 

 

 

 

 

 

附件1

農技行動技術推廣情況調查表

                           縣(區)                  報日期:                  

項目

工作內容

調查對象

合計

糧食

蔬菜

食用菌

一、技術示範

1.集成關鍵技術

             

             

            

            

2.示範推廣面積

         萬畝

          萬畝

         萬畝

        萬畝

二、示範基地

1.基地數量

             

              

            

            

2.基地面積

         萬畝

          萬畝

         萬畝

        萬畝

3.輻射面積

          萬畝

          萬畝

         萬畝

        萬畝

4.帶動農户

          萬個

          萬個

         萬個

        萬個

三、綠色生產

1.示範區平均畝產(食用菌為鮮品)

          公斤

          公斤

        公斤

        公斤

2.示範區平均畝節約農藥

             %

           %

           %

           %

3.示範區平均畝節化肥

             %

           %

           %

           %

4.示範區平均畝節水

             %

           %

           %

           %

四、優質生產

1.優質推廣品種

            

(優質玉米)

            

(優質水稻GB/T 17891-2017

           

            

            

2.優質推廣面積

           萬畝

(優質玉米)

           萬畝

(優質水稻GB/T 17891-2017

          萬畝

         萬畝

        萬畝

注:按三大農技行動時間分別填寫,和總結一起反饋。

附件2

農技行動技術推廣情況調查表

                           縣(區)                   報日期:                   

項目

工作內容

合計

一、農情監測

發佈肥情、墒情、苗情、病蟲情等信息

             期(次)

二、生產指導

1. 組織發動農技員

          人(次)

2. 指導農户

       户(次)

3. 制定指導意見

       個(次)

4. 技術培訓班及培訓人數

       期(次)         人(次)

5. 農技諮詢(包括線上線下、廣播電視等方式)

      人(次)

三、防災減災

1. 農業主要氣象災害發生面積

         萬畝(次)

2. 防災減災技術服務覆蓋面積

         萬畝(次)

四、病蟲防控

1. 主要病蟲害發生面積

         萬畝(次)

2. 主要病蟲害防治面積

        萬畝(次)

 注:按三大農技行動時間分別填寫,和總結一起反饋。

 

 

 

附件 3

 

                 縣(區)農技行動人員聯繫表

 

單位:

 

姓名

地址

電話

職務

分管領導

 

 

 

 

聯繫人

 

 

 

 

 

 

 

 

 

注:只需5月底前反饋一次。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欽州市農業農村局辦公室                   2021531日印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