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勞模事蹟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7.07K

事蹟材料的編寫是為了激發人們的勇氣和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能夠戰勝困難,事蹟材料是一個人在特定領域內的光輝歷程的真實記錄,可以展示其才華和成就,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工匠勞模事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工匠勞模事蹟7篇

工匠勞模事蹟篇1

crh380a型列車,曾以世界第一的速度試跑京滬高鐵,寧允展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師,是中國第一位從事高鐵列車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稱為“鼻祖”。從事該工序的工人全國不超過10人。他研磨的轉向架裝上了644列高速動車組,奔馳8.8億公里,相當於繞地球22000圈。寧允展堅守生產一線24年,他説,我不是完人,但我的產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這一點,需要一輩子踏踏實實做手藝。

crh380a型列車,曾以世界第一的速度試跑京滬高鐵,它是中國高鐵攜帶的唯一車模,可以説是中國高鐵的一張國際名片。打造這張名片的,有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高鐵首席研磨師——寧允展。

486.1公里,這是380a在京滬高鐵跑出的最高時速,它刷新了高鐵列車試驗運營速度的世界紀錄。如果把高鐵列車比作一位長跑運動員,車輪是腳,轉向架就是他的腿,而寧允展研磨的定位臂就是腳踝。

國中畢業後,寧允展考上了鐵路技校。沒有想到的是,2006年,他會被萬里挑一,成為第一位學習380a型列車轉向架研磨技術的中國人,寧允展對技術的掌控和精準把握,讓日本專家都豎起了大拇指。

寧允展説,工匠就是憑實力幹活,實事求是,想辦法把手裏的活幹好,這是本分。他説,要把這份手藝繼續幹下去,幹到自己幹不動為止。

一心一意搞技術,不當班長不當官,寧允展似乎與當下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寧允展説,我不是完人,但我的產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這一點,需要一輩子踏踏實實做手藝。

如果每一件中國製造的背後,都有這樣一位追求極致完美的工匠,中國製造就能夠跨過“品質”這道門檻,躍升為“優質製造”,讓更多的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釋放更耀眼的光芒。

工匠勞模事蹟篇2

焊接技術千變萬化,為火箭發動機焊接,就更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了,高鳳林就是一個為火箭焊接“心臟”的人。

高鳳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國營二一一廠特種熔融焊接工、發動機零部件焊接車間班組長,特級技師。

30多年來,高鳳林先後參與北斗導航、嫦娥探月、載人航天等國家重點工程以及長征五號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一次次攻克發動機噴管焊接技術世界級難關,出色完成亞洲最大的全箭振動試驗塔的焊接攻關、修復蘇製圖154飛機發動機,還被丁肇中教授親點,成功解決反物質探測器項目難題。高鳳林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等20多個獎項。

絕活不是憑空得,功夫還得練出來。高鳳林吃飯時拿筷子練送絲,喝水時端着盛滿水的缸子練穩定性,休息時舉着鐵塊練耐力,冒着高温觀察鐵水的流動規律;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學實驗,他的雙手至今還留有被嚴重燙傷的疤痕;為了攻克國家某重點攻關項目,近半年的時間,他天天趴在冰冷的產品上,關節麻木了、青紫了,他甚至被戲稱為“和產品結婚的人”。2015年,高鳳林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高鳳林以卓爾不羣的技藝和勞模特有的人格魅力、優良品質,成為新時代高技能工人的時代座標。

工匠勞模事蹟篇3

“進廠32年來,我最高興的是當一名優秀車工!”這是雲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簡稱昆明重工)的車工__的心聲,也是他32年來的不懈追求。

__,瘦高個子,臉上總帶着笑容。他是全國勞動模範、國家級技能大師、全國技術能手……他以自己32年對車工職業的堅守和打磨,生動詮釋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展示了一個技能大師的風範。

昆明市北郊黑龍潭公園附近的龍泉路邊,有一排排高大而又陳舊的廠房,這就是昆明重工廠區。__在這裏成長、生活、工作了53年。

__的父親耿鼎和弟弟耿家華也先後在昆明重工當車工,兩代人陪伴昆明重工走過了近60年的歷史。已去世的耿鼎曾是昆明重工的總工藝師、全國勞模,耿家華也是國家級技能大師、全國技術能手。這就是著名的“父子勞模,兄弟名匠”。

“如果沒有父親的教育,就不會有我們兄弟今天的成長!”__説,父親的三句話影響了他們一生,“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做人要踏實”“做事要認真”。

1984年,__昆明重機廠(昆明重工的前身)當車工。當車工第一件事是學磨刀。“車刀是車工的靈魂,在我眼裏,車刀、產品都是一種藝術品,一定要認真打磨。”__説。

炯校畢業的__對車間裏的車、鏜、銑、刨、磨,樣樣精通,是名副其實的全能機牀工,還是個發明創造能手。

1993年,__所在的分公司首次承接132hc塔機生產任務,原加工工藝效率低,費用高。__和工友研究創新技術用t68鏜牀加工,使每組的加工費用從1250元降到300元,工效提高了3倍。

20__年以後,__帶領工作室成員先後完成拉絲機、軋機等產品工藝編制和圖紙改進500餘項,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關,年平均為公司節約創效100餘萬元。__告訴記者,多年來他個人的技術發明創新有近200項。

__多年來獲得了許多國家級和省徑榮譽,可在老同事侯金富眼中,他一直都沒有變。

奎幾年來,由於市場等方面的因素,昆明重工連續虧損,__選擇與企業同甘共苦。其實近年來不斷有企業高薪來“挖”__,但都被他拒絕了。“30多年一門心思做一件事,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__的徒弟李益雄認為,對“工匠”最好的詮釋,應該是__這樣,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最近,__的工作室裏又多了幾張草圖,這是他們研製的智能廁所,已經做出兩台樣機,將在今年南博會上展示。__常説:“我是在把圖紙變成現實。”

工匠勞模事蹟篇4

潘衡,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維保總公司電焊工高級技師。參加工作29年來,他用一顆赤誠的愛崗敬業之心為公司各種設備及壓力容器的日常維修、維護揮灑着辛勤的汗水,同時也練就了精湛的焊接技術本領。他多次代表公司參加省石化系統及合肥市舉辦的焊接技術大賽並取得驕人的成績,並先後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十大能工巧匠”、安徽省“江淮工匠標兵”、“安徽省職工技術狀元”、“合肥市職工技術能手”、合肥市“廬州工匠標兵”等稱號。

29年來,憑着對焊接技術的熱愛和高度敬業精神,潘衡不畏寒暑、潛心鑽研,從一名普通的學徒工逐步成長為一名技術過硬的焊工、高級技師,匠心凝聚。他用心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技術難題,帶領團隊對公司關鍵設備壓力容器、管道等進行及時返修、焊補,讓這些價值不菲的設備發揮最大的作用,累計維修設備近億元,節約費用達千萬元。

他精湛的技術和務實奉獻的精神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的敬佩,被譽為設備“守護神”。2017年,在公司工會的支持下,他領頭成立了“潘衡勞模創新工作室”。在立足傳統優良技術手段傳承的同時,他不斷研究新材料新技術和產品創新發明,讓焊接維修工作更安全更高效更環保。這一年,他先後攻克了鎳材、鈦材等特種材料的焊接難題,並與工作室的同事們一起參與了一種新型量子泵的製作、安裝,完成了一種户外鈦板焊接氬氣保護罩的製作,且成功申請了專利。“潘衡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公司打造三個高地(人才高地、創新高地、創效高地)戰略目標的引領下,積極探索,帶人育人,創造新的操作技術方法,培養出了一支技術過硬的團隊。

多年來,潘衡及潘衡勞模工作室開展技師培訓、案例講座、現場帶教等超600人次,培養出技師8名,高級工15人,多功能工人100多名。在2017年合肥市職業技能大賽焊工比賽中,他帶領的團隊取得優異成績,多人取得技師職業資格和技術能手稱號。2018年,“潘衡勞模創新工作室”繼續砥礪前行,開展了《降低逆變直流焊機的損壞率》qc課題,通過長達半年的努力,最終將公司逆變直流焊機從季度最高損壞率41.2%降到了11.8%,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是大幅度地降低了維保費用。2019年,潘衡帶領工作室成員潛心研究,1月至6月就已提交三項實用新型專利——《卧式換熱器管束安裝方法》、《卧式u型管換熱器管束拆除方法》、《鋼管水壓試驗器》,目前取得了申請受理函,預計在年末三項專利都可取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潘衡以開拓進取、精益求精的創新精神深深紮根在工作一線,為企業的發展奉獻青春與汗水,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的中國工匠精神。

工匠勞模事蹟篇5

胡雙錢,在30年的航空技術製造工作中,他經手的零件上千萬,沒有出過一次質量差錯。

他叫胡雙錢,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數控機加車間鉗工組組長,一位本領過人的飛機制造師。

“每個零件都關係着乘客的生命安全。確保質量,是我最大的職責。”

核准、劃線,鋸掉多餘的部分,拿起氣動鑽頭依線點導孔,握着銼刀將零件的鋭邊倒圓、去毛刺、打光這樣的動作,他整整重複了30年。

額頭上的汗珠順着臉頰滑落,和着空氣中漂浮的鋁屑凝結在頭髮、臉上、工服上這樣的“鋁人”,他一當也是30年。

胡雙錢讀書時,技校老師是位修軍機的老師傅,經驗豐富、作風嚴謹。“學飛機制造技術是次位,學做人是首位。幹活,要憑良心。”這句話對他影響頗深。

一次,胡雙錢按流程給一架在修理的大型飛機擰螺絲、上保險、安裝外部零部件。“我每天睡前都喜歡‘放電影’,想想今天做了什麼,有沒有做好。”那天回想工作,胡雙錢對“上保險”這一環節感到怎麼也不踏實。保險對螺絲起固定作用,確保飛機在空中飛行時,不會因震動過大導致螺絲鬆動。思前想後,胡雙錢不踏實,凌晨3點,他又騎着自行車趕到單位,拆去層層外部零部件,保險醒目出現,一顆懸着的心落了下來。

從此,每做完一步,他都會定睛看幾秒再進入下道工序,“再忙也不缺這幾秒,質量最重要!”

“一切為了讓中國人自己的新支線飛機早日安全地飛行在藍天。”

從2003年參與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後,胡雙錢對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他深知arj21是民用飛機,承載着全國人民的期待和夢想,又是“首創”,風險和要求都高了很多。胡雙錢讓自己的“質量弦”繃得更緊了。不管是多麼簡單的加工,他都會在幹活前認真核校圖紙,操作時小心謹慎,加工完多次檢查,“慢一點、穩一點,精一點、準一點。”並憑藉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對質量的執着追求,胡雙錢在arj21新支線飛機零件製造中大膽進行工藝技術攻關創新。

型號生產中的突發情況時有發生,加班加點對胡雙錢來説是“家常便飯”。“哪行哪業不加班。”他總説,“為了讓中國人自己的新支線飛機早日安全飛行在藍天,我義不容辭。”

一次臨近下班,車間接到生產調度的緊急任務,要求連夜完成兩個arj21新支線飛機特製件任務,次日凌晨就要在裝配車間現場使用。

他下班沒有回家,也沒有讓大家失望,次日凌晨3點鐘,這批急件任務終於完成,並一次提交合格。

“如果可以,我真的好想再幹三十年!”

胡雙錢從小就喜歡飛機。小時候,為了看飛機,他不惜從家步行兩個多小時到大場機場附近,躲在跑道邊的農田裏看飛機起落。炎炎夏日,他常常被水溝邊的蚊蟲叮得滿身是包。

胡雙錢技校畢業後進入上飛公司。一進門,學鈑鉚工的他就被分配到專業不對口的機加車間鉗工工段。一些人走掉了,可老實憨厚的胡雙錢選擇了留下。憑着“只要能造飛機,自己堅決服從組織分配”的一股勁,他開始了自己的鉗工生涯。

30年裏,無數艱難時刻他都挺過去了,唯獨“運十”飛機的命運成了他一輩子都無法釋懷的心結。現在看到國家又重拾大飛機的夢想,他選擇了一種特殊的方式延續再幹30年的豪情——把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更多胸懷大飛機夢的年輕人。在一屆上飛公司技能大賽中,他帶領的班組3位參賽選手,囊括了鉗工技能比賽前三名。

胡雙錢説:“參與研製中國的大飛機,是我最大的榮耀。看到我們自己的飛機早日安全地翱翔在藍天,是我最大的願望。”

能夠研發大型客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在這個處於現代工業體系頂端的產業裏,手工工人雖已越來越少,卻不可替代,即使是生產高度自動化的波音和空客,也都保留着獨當一面的手工工匠。中國商飛總裝製造中心高級鉗工技師胡雙錢就是這樣一位手藝人,35年裏他加工過數十萬件飛機零件,沒有出現過一個次品。

“夢想成真的感覺多少錢都買不來”。

胡雙錢出生在上海一個工人家庭,從小就喜歡飛機。製造飛機在他心目中更是一件神聖的事,也是他從小藏在心底的夢想。

1980年,技校畢業的他成為上海飛機制造廠的一名鉗工。從此,伴隨着中國飛機制造業發展的坎坎坷坷,他始終堅守在這個崗位上。2002年、2008年我國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和大型客機項目先後立項研製,中國人的大飛機夢再次被點燃。有了幾十年的積累和沉澱,胡雙錢覺得實現心中夢想的機會來了。大飛機制造讓胡雙錢又忙了起來。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將近5米,最小的比曲別針還小。胡雙錢不僅要做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零部件,有時還要臨時“救急”。一次,生產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需要幾天時間,為了不耽誤工期,只能用鈦合金毛坯來現場臨時加工。這個任務交給了胡雙錢。這個本來要靠細緻編程的數控車牀來完成的零部件,在當時卻只能依靠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台傳統的銑鑽牀,連圖紙都沒有。打完需要的36個孔,胡雙錢用了1個多小時。當這個“金屬雕花”作品完成之後,零件一次性的通過檢驗,送去安裝。 現在,胡雙錢一週有6天要泡在車間裏,但他卻樂此不疲。他説:“每天加工飛機零件,我的心裏踏實,這種夢想成真的感覺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飛機關係到生命,幹活要憑良心”。

55歲的胡雙錢是上海飛機制造廠裏年齡最大的鉗工。在這個3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廠房裏,胡雙錢和他的鉗工班組所在的角落並不起眼,而打磨、鑽孔、拋光,對重要零件細微調整,這些大飛機需要的精細活都需要他們手工完成。劃線是鉗工作業最基礎的步驟,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結果。為此,老胡發明了自己的“對比檢查法”:他從最簡單的塗淡金水開始,把它當成是零件的初次劃線,根據圖紙零件形狀塗在零件上,“好比在一張紙上先用毛筆寫一個字,然後用鋼筆再在這張紙上同一個地方寫同樣一個字,這樣就可以增加一次複查的機會,減少事故的發生。”胡雙錢説。

“反向驗證法”則是令胡雙錢最為珍視的“金科玉律”、“獨家祕訣”。這也與最基礎的劃線有關:鉗工在劃線零件角度時,通常採用萬能角度尺劃線,那麼如何驗證劃線是否正確?如果採用同樣方法複查,很難找出差錯。這時,胡雙錢就會再用三角函數算出劃線長度進行驗證。結果一致,ok;結果不相符,就説明有問題了。這樣做,無異於在這一基礎環節上做了雙倍的工作量,但卻為保證加工的準確和質量,減少報廢等打下基礎。他説:“質量問題不是罰不罰款能解決的,飛機關係到生命,幹活要憑良心。”

因為長期接觸漆色、鋁屑,胡雙錢的手已經有些發青,而經這雙手製造出來的零件被安裝在近千架飛機上,飛往世界各地。胡雙錢在這個車間已經工作了35年,經他手完成的零件沒有出過一個次品。

“最好再幹10年、20年,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

2008年,承擔大型客機研製任務的中國商飛公司成立。職工收入有了相應增加,還增加了補充公積金,胡雙錢一家也開始盤算買房的事。前兩年終於貸款買了一套70平方米的二手房,搬離了蝸居20多年的30平方米老公房。為此,全家人開心不已。胡雙錢閒下來時,也會清理清理房間,把玻璃刷得乾乾淨淨,油煙機擦得清清爽爽。做家務也和工作時一樣,一絲不苟,表裏如一。

近年來,默默無聞的老胡獲得了不少榮譽。2009年,他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平生第一次走進莊嚴的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胡雙錢感慨:“我們趕上了好時代。”他説,“我們的民機事業經歷過坎坷與挫折,但終於熬過來了,迎來了春天。我們應該更加珍惜今天的事業,想要更好,也還要靠自己。”

胡雙錢現在最大的願望是,“最好再幹10年、20年,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

工匠勞模事蹟篇6

人活着是要有點精神。勞動模範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時代的先鋒。長期以來,廣大勞模以平凡的勞動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鑄就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是我們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全國各族人民都要向勞模學習,以勞模為榜樣,發揮只爭朝夕的奮鬥精神,共同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事業。黨的幹部,作為從工農羣眾成長起來的領導核心,肩負着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羣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神聖職責和光榮使命。因此,領導幹部更加需要帶頭髮揚勞模精神,帶頭踐行勞模精神。

勞模精神,説到底,就是真抓實幹精神。真抓才能攻堅克難,實幹才能夢想成真。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的良好風尚。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尤其應該在真抓實幹上當先鋒、做表率,要出實策、鼓實勁、辦實事,不圖虛名,不務虛功。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少數幹部為官一任,不是腳踏實地、老實肯幹,而是作風漂浮、工作不實,不會出實策,不想鼓實勁,不能辦實事,滿足於吹吹打打,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不但敗壞了黨風政風,還令老百姓深惡痛絕,反映強烈,影響極壞。領導幹部帶頭髮揚勞模精神,就是要能夠靜下心來、沉下身子、彎下腰來,真抓實幹,踏實肯幹,立足本職、幹好本職,在真抓實幹中服務人民、造福人民、取信於民。

弘揚勞模精神,尊重勞動創造,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隻在五一勞動節的時候,才提起、才強調。它必須體現在每一天、落實在每一項工作中。這就要求我們各級各地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時時刻刻崇尚勞動、造福勞動者和勞動模範,讓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和終生追求。各級黨委、政府和工會組織要高度重視勞模、關心愛護勞模,支持勞模發揮骨幹帶頭作用,幫助勞模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廣泛宣傳勞模先進事蹟,使勞模精神不斷髮揚光大,使真抓實幹精神落地生根。

朋友們:學習勞模精神、弘揚勞模精神不只是在槍林彈雨中的輝煌,也不是在緊急危難時的高揚,它更應該是一種默默的奉獻,一種高尚的理念,一種強勁的精神力量。讓我們像同志一樣,激情飛揚、意氣風發,用一身錚錚鐵骨將夢想與激情澆鑄於對事業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中。

工匠勞模事蹟篇7

最美鐵路人是鐵路行業300多萬職工的優秀代表。他們全部來自鐵路工作基層一線,有的潛心鑽研重載列車牽引操縱技術,填補了世界相關技術領域多項空白;有的精益求精每一組車載數據,以“零差錯”為列車運行安全保駕護航;有的待旅客如親人,用一流的服務品質傳遞家的温暖;有的致力於匠心創造,為國之重器“復興號”領跑世界貢獻了智慧和力量……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根本宗旨,踐行了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歷史使命,展示了鐵路人的先行風采、服務本色、擔當品格、奮鬥精神。

近年來,中國鐵路建設事業的發展突飛猛進,這些成果離不開鐵軌旁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努力。在建設先鋒隊中,最美鐵路人的先進事蹟激勵着無數的鐵路建設隊伍中的工作人員,同時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向時刻堅守崗位的他們致敬。他們在嚴寒酷暑中堅守,在節假日萬家燈火舉家同慶中堅守,在高強度的工作中堅守着這平凡而偉大的崗位。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奉獻、拼搏和奮鬥。看到中華兒女奮進光輝的民族精神,看到無私無畏的奉獻,看到舍小愛顧大局的氣節。

在現代社會中,這些難能可貴的精神都是人們所向往所奮鬥的彼岸,他們是時代進步、社會有序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需要更多像他們一樣身上流着愛崗敬業兢兢業業的血液、骨子裏認真負責的態度。讓更多的人傳承領悟他們的精神,讓中國鐵道事業勇往直前更上一層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