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9的教學反思模板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1W

當我們的教學任務結束後一定要及時寫好詳細的教學反思,寫好教學反思能夠幫助我們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認識9的教學反思模板8篇,感謝您的參閲。

認識9的教學反思模板8篇

認識9的教學反思篇1

鐘錶在日常生活中是學生經常接觸的東西,學生每天的生活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來進行,部分一年級的學生在學前教育時,就初步認識了鐘面,所以本節課的內容對於他們來説並不陌生。由於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別是要將他們日常生活的許多活動規範化、常識經驗系統化,因此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於他們理解數學知識是十分重要的。這些“經驗”,將生活中有關數學現象的經驗進行類比、分析、歸納,加以總結,從而逐漸建立起較為規範化、系統化的數學知識。

1.聽聲音導入,誘發興趣。

我首先請大家聽,猜猜是什麼?接着提問:你們想認識它嗎?自然引出課題。

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初步認識鐘面

先欣賞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鐘表,然後停留在一個鐘面上,讓學生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什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説出長針是分針,短針是時針。還有數、格等部分。

(2)認整時、撥整時、讀一讀

出示鐘面,誰能告訴大家這是幾時?你是怎麼看的?部分學生已經有了認識,關鍵是引導學生説出: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8,就是8時。再出示兩外兩塊鐘錶圖,這是幾時?然後觀察整這幾個時刻的特別之處:分針都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再告訴學生,這樣的時刻都是整時。接下來讓問學生,你想撥一撥嗎?讓學生自己動手撥一撥,為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觀察與思考的機會,檢查學習效果。然後再看鐘面,説時間,並提高學習難度,想一想過一小時是幾時?這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在現在大部分學生在學前都已經有接觸,認時間想時間還是比較抽象,用動畫的方式顯示時針、分針的運動過程,直接呈現這個過程,降低學習的難度。整個過程通過讓學生觀察、歸納,加以總結,使學生建立起較為規範化、系統化的數學知識。

(3)寫一寫。教學兩種寫法。先介紹漢字“時”表示的`方法並板書出來。重點教學了電子錶形式的寫法,並讓學生自己寫一寫。

3.鞏固新知

用課件出示92頁的練習:“小明什麼時間做什麼”由此繼續鞏固看整時的法,並對學生進行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的教育。

本節課中,我深刻感受到孩子們在課堂的40分鐘的時間是多麼寶貴。因為是低段一年級的小朋友,所以課堂紀律、習慣的訓練是多麼重要。因為認識鐘錶是新接觸的內容、課件顯示得也很新鮮,學生們情緒激動,完全忘了平時課堂紀律,隨便説話,此起彼伏,開課時課堂情況有些不受控制,被他們牽着走了。

認識9的教學反思篇2

“認識角”是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的,先讓學生在情境圖中找角同時將角抽象出來(初步認知角的),接下來摸角(感受角),然後讓學生在此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創造出角(創造角),其次再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最後讓學生找找教室周圍的角。找角是讓學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樣的角,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過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頂點和角的兩條邊,為認識角的特點做鋪墊;教師畫角是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角;認角是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對角的認識,怎樣才是一個角;做角是讓學生在組長的安排下選擇自己的材料動手做角,最後通過xxx作讓學生認識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孩子們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識,其實我也在準備這一節課的過程中學到了不少。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近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比較角的大小這一環節,其實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目的要讓學生學會怎樣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雖然教學想法及教學思路還好,比如用老師的大三角板和學生的三角尺比較大小,為了證實角的大小和角兩條邊的長短是沒有關係的。但學生回答大的三角板角大。

後來在另一個班我立即作了調整,放手讓學生來比較任意兩個角的大小,學生有的用重疊的方法比(頂點和頂點重合,角的一條邊和一條邊重合,看另外一條邊),再出示鐘面上兩個相差不多的兩個角,引導學生直接用重疊的方法來比,有的學生借用一個活動的角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也就是借用其它的角來用重疊的方法比。為了讓學生體會到角的大小和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係,而和角兩邊的長短是沒有關係的。我先用實物剪刀做示範,把剪刀張開,角變大了,合起角變小了,剪刀的兩邊的長短沒有變。接着,我把黑板上畫的一個角的一條邊沿長,讓學生體會角的大小沒有變,再把另一條邊延長,體會角的大小還是沒有變。然後學生思考:如果把兩條邊縮短呢,這個角的大小會不會變?通過演示學生體會到角的大小和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係,而和角兩邊的長短是沒有關係的。還有學生提出,如果角的大小和邊的長度有關,那剪刀的兩條邊就一會兒變長,一會兒變短,那是魔法剪刀了。我體會很深的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溶入學習中來,使每個學生都參與,讓他們對數學產生更大的探索慾望。把數學知識融於生活中,並結合自己身邊的生活知識學數學。要讓學生從生活中學數學,並把數學知識應用於生活中,把現實問題數學化,把數學知識實踐化,真正體現數學的魅力。當然這要我們教師不斷的努力,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認識9的教學反思篇3

角的初步認識這一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材從引導學生觀察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所學幾何圖形,再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活動,加深對角的認識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徵。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義,只要求學生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直尺畫角,教材中還特別注意讓學生動手操作,摺紙、畫角,做角等,以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學生熟練掌握這部分內容就為以後進一步學習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角等幾何圖形奠定了基礎,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

在整堂課中,我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功能,運用自身的語言魅力,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在備課中,教師努力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整堂課中都處在“好奇”、“好學”的高昂學習情緒中,按照觀察感知、操作成像、抽象概括、實踐創新這一模式進行,使教學過程始終吸引他們主動去探索問題,發現規律。

1、整節課,構思新穎,環節緊湊,思路清晰,形成一個較好的教學框架。首先是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其次是放手學生,探究新知;最後是歸納總結,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環節又包括4個小環節,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徵、做角及研究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2、導入快而有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比如:在導入過程中,讓學生擺一個三角形,再任意拿走一根小棒,變成了什麼圖形。學生很快反應出這是一個角,也對角的特徵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3、聯繫生活,切入主題。整堂課,我都是在學生熟悉的情境中進行教學,讓學生體會角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物體都有角,你能舉例嗎?”之後讓學生在生活中找一找,“你能找出藏在物體中的角嗎?”對於生活中熟悉的物體,學生很快能找到角,學習興趣也大大提高,學習效率顯著。

4、突破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這一知識難點時,能夠利用電腦多媒體的優勢,由實物直觀過渡到抽象直觀,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兒童化的語言,讓學生化難為簡。

5、充分開展操作活動,並與小組活動相結合。本節課中,我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索研究,讓學生找角,動手摺角,用小棒擺角。通過個體的獨立思考、小組的多次合作學習和全班交流,產生了多種思維方式,並在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對數學的理解不斷地加深,認知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6、練習形式多樣並層層深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縱觀整節課,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但在一些數學術語上把握得不夠好,導致學生在找角時不能準確地把找到的角描述出來。其次在比較大小時,除了多媒體演示,最直觀的方法就是拿活動角來進行對比,讓學生學會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取長補短,爭取讓學生在我的課堂上學有所獲,學得開心,自己也能不斷進步。

認識9的教學反思篇4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秒”是較小的計量時間的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質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國小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幾秒有多長。

下面我首先説一下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本節課的第一個學習目標是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學生在生動直觀的情境中感知時間單位“秒”,體驗秒是比時和分小的時間單位,幫助學生建立“1秒”的概念。這一目標中感知一秒時間,學生認識了一秒,知道秒是比時和分小的時間單位,學生掌握較好,會選擇合適的時間單位填空。但是對一秒時間的體驗不夠充分、估計較短時間不夠準確,有一部分學生在估計時間時誤差較大,原因是對1秒感知浮淺、不真實。這一學習目標達成不夠好。下一學習目標是創設有趣的遊戲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引導學生經歷“幾秒”,從中培養學生估算時間的能力,進而引導學生在觀察、體驗數學活動中,知道“1分=60秒”。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在秒針、分針的變化過程中,從學生的回答提問和進行半分鐘、2分鐘化秒的計算中,可以看出這一學習目標已達成。第三個學習目標是通過對分和秒的體驗、感受,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聽、説秒針走動的聲音,説一説,演一演1秒鐘、1分鐘你會做些什麼,體驗“秒”“分”的短暫。又出示1秒現代化工具所做的事情圖片和劉翔比賽視頻等,學生體驗到生活中時間無處不在,同時受到惜時教育。

本節課的教學行為有效性分析如下: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我的教學行為設計主旨就是“讓學生不斷地,有層次性地體驗,在體驗中,不知不覺的完成了本課的學習目標”,我首先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初步感知時間單位“秒”。用學生熟悉的鐘表滴答聲和春晚倒計時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結合學過的時和分,喚醒學生己有的生活經驗,引出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又能直觀認識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

念。但在教學這這一環節時,學生情緒低落,過於拘謹、緊張,原因是沒有進行課前的準備活動,來消除或緩解學生的緊張心理。學生的緊張使我也緊張,在後面環節沒能靈活調節,又加上備課不夠充分,導致出現種種問題。首先由於學生緊張在迎新年倒計時時學生反響太低落,跟預設相差太遠。然後問:“同學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時間單位秒?”這一問題問的面廣,學生無從下手,回答偏離目標較大,沒有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應當問: “同學們,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倒計時?”然後再引出秒是小的時間單位。

觀察鐘面,複習舊知這一教學行為,是幫助學生鞏固以前對鐘面刻度,時、分的計時方法的認識,對後面幾秒、1分的認識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但在進行時問題沒有設計好層次,問的精準一些,而是直接讓學生介紹自己的鐘表。導致學生回答東一榔頭西一棒,不得已打斷回答,老師引導複習,現在回想處理非常不妥,應當引導而不能代辦。

在多種感觀參與,建立1秒的概念這一環節中,我通過學生自己用聲音和動作等來配音、配動作,調動了眼、耳、口、手等多種感官同時參與活動,全方位地感受1秒,使學生有了具體的、物化的感受。但學生在這個問題上能自由發揮,增加感性認識。每個人都有參與的機會與能力,能在實際動作中體驗“1秒”的長短。學生就是不會交流、不願交流,比如模仿秒針走動的聲音時聲音小,而我又沒有及時的鼓勵引導,讓多名學生參與或是集體參與。

體驗1秒的價值環節中,讓學生觀看一秒鐘裏飛機、衞星行駛的路程,我國研製的巨型計算機的計算速度,發電廠的發電量等資料以及學生熟悉的劉翔奧運會奪冠的成績與學生前面談到的對一秒的感受是很短的形成強烈的對比,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一秒雖短暫,但卻是相當有價值的,引出1秒也無比的重要,使孩子懂得了要愛惜時間,抓緊時間,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在這裏學生觀看後一秒的驚人速度和劉翔的比賽精彩回顧,學生反應一般沒有

幾秒的認識教學先讓學生看課件演示,説出秒針走了多少秒。學生有的用數數的方法説出了秒針走的時間,也有的利用舊知的遷移用秒針走了幾大格幾小格來判斷秒針走了多少秒。又進行同桌互問互答秒針走了多少秒的小組活動。此處教學,再一次讓學生體驗了時間單位“秒”,加深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同時還尊重了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最後,加以引導優化了方法。

對於分與秒的關係,有相當部分的學生在課前就有所瞭解,因此,此處教學重點又一次放在了體驗上,通過課件上秒針走一圈和分針就走一小格的直觀演示,讓學生能通過觀察,親身體驗分與秒的關係,從而抽象出1分=60秒的結論。

動靜結合的一分鐘體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1分鐘的.長短,體驗1分鐘的價值,學生們興味盎然,積極性非常高,同時通過活動還將“時間相同,做的數量越多,速度就越快的數學思想”加以了滲透。

估測時間的活動是利用前面學生對1秒、幾秒的體驗進行的,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估測,由第一次的估不準,到聽同學交流方法,再到第二次大部分估準,學生在活動中掌握了估測短時間的方法。鍛鍊了對較短時間的估計能力。

雖然在課堂中我完成了知識教學任務,但在教學中應該進一步擴展最大知識空間、活動空間、探索空間,讓活動體驗更加紮實有效,擴大知識面,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中掌握瞭解更多的知識。同時,課堂上教學語言不夠簡潔準確、激勵性語言過於單一。不能很好的調控課堂、駕於課堂、組織課堂。使本節課預設的精彩環節沒能很好的實現其價值。不過,我相信隨着不斷的積累與學習,我的經驗會更豐富,在以後的教學中不僅會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更會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變化和發展。

認識9的教學反思篇5

“負數”這一概念雖然是第一次出現且比較抽象,但學生對此並不是一無所知。在教學中,我從遊戲“説反話”引入,又通過存摺上存入和支取,海拔高度的高於海平面和低於海平面,商場的樓層等讓學生在生活實際背景中學習和感受正負數的意義,讓學生充分理解用正負數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建立正數和負數的數感。這種生活化、經驗化的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自覺地用數學的思維方式來觀察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觀察比較,學生自主歸納得出“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的結論。

如何引出數軸,使學生在數軸上清楚地看到從左到右的循序就是從大到小的順序,所有的負數都在0的左邊,所有的正數都在0的右邊,即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一個分界點。這樣通過藉助生活實例讓學生對負數與0的關係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並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使學生感知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為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奠定了基礎。

在本課的教學中有一個難點的處理應該引起注意。“在温度計上表示—11度”,對於這一温度的表示,學生經常會錯誤地表示成—9。對於這一表示錯誤我們應該讓學生進行反思,查找錯誤的原因,從而讓學生領會用負數表示時的思考方法。首先要確定觀察的方向,其次確定數的表示位置。我想通過這樣的處理學生對於“正負數是表示相反意義的量”這一特徵會獲得更加清晰的認識。

不足之處:對學生的知識結構瞭解不深,有些問題設計的過淺,沒有價值。致使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受到了限制,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

認識9的教學反思篇6

我所教的這節課是第五單元《倍的認識》的.第一課時。“倍”是在表內乘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同時也為後面學習分數、百分數、比等知識打下了基礎。

上完這節課,我反思我的這堂課有以下幾點:

1、創編例題效果好。書上的例一是小兔子拔蘿蔔,有胡蘿蔔2根,紅蘿蔔6根,白蘿蔔10根。我在備課時發現“胡蘿蔔”和“紅蘿蔔”在表述時容易混淆,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不必要的障礙。這裏我創編了小猴摘水果的情境,把蘿蔔變成了“香蕉、桃子和蘋果”。課上學生通過例題的學習,很快掌握了“倍”和“幾個幾”之間的關係。

2、對“倍”概念的理解紮實。在我校教研組的幫助下,我更注重學生對“倍”概念的理解和表述。就像專家説的那樣,數學思考和數學表達同樣重要。這節課知識點不難,難在表達上,於是我從例題開始,給學生建立“香蕉是1個2,桃子有3個2,所以桃子是香蕉的3倍”這樣一個清晰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在多次複述中理解“倍”的概念,建立“倍”與“幾個幾”之間的關係,同時會表達“倍數關係”。再通過蘋果和香蕉比,以及後面跟進的三個習題,追問學生的“想法”,讓學生在多次表述中強化了這一點。所以整節課下來,學生的表述非常清晰明瞭,突破了本課的重點。

3、多層次練習,使學習既有廣度又有深度。這節課我設計了多個層次的練習。第一層次練習是3個小動物帶來的問題,有先出標準量,再一組一組出比較量的;有一起出示的;有比較量在上,標準量在下的。第二層次練習是兩道動筆練習:一是不成組出比較量的,在學生自己解決過程中,感受圈一圈的方法。二是三種量之間的比較,圓3,三角9,方塊18,在不同的比較中引導學生關注“是誰和誰比”。第三個層次是在變化中體會“倍”的本質。一是標準量不變,比較量增加,體會“倍”的變化。二是改變標準量,感受“倍”的變化。第四個層次是動手操作,擺一擺、畫一畫。根據標準量和倍數關係,擺出(或畫出)比較量。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應用倍的知識。同時讓學生解讀同學的作業,來加深理解和感悟。第五層次是提升挑戰。一是加深理解倍和“份數”的關係。二是探索在不同事物背後隱藏的相同點。

4、課堂的不足:一是“圓3,三角9,方塊18”這道題,當三角和圓比、方塊和圓比時,學生沒有出錯,但是方塊和三角比時,不論是試講還是這節課都有大量學生出錯。反思這部分內容是課堂的一個難點,我在處理時應該有所不同。可以把這部分設計改進一下:改成只出前兩道題,再集中出示“方塊是三角的幾倍”,然後提問:“這次是誰和誰比?”先排除圓形這個多餘條件,然後讓同桌討論一下,再找學生回答。這樣有引導,有緩衝,學生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二是在第五層次的提升挑戰中,第一題是小狗有2個蘿蔔,小兔有3個2根,我當時提問“如果小兔子有這樣的6份,小兔子的蘿蔔時小狗的幾倍”時,學生沒有理解我的意思,不知道以誰為1份。課下我反思這個問題,發現是自己表達的不準確導致的,我前面一直説的是1個幾和幾個幾,沒有説份數,所以學生不理解,我應該把問題變為:“如果小兔有6個2,它的蘿蔔時小狗的幾倍?10個2,100個2呢?”學生就不會出錯了。這也讓我明白教師語言要嚴謹、要前後一致。

認識9的教學反思篇7

今天上了一節《百分數的認識》,提早了一個多星期醖釀教學思路,教學設計的一次次修改完善,甚至於在上課前的一個小時,我坐在車上梳理教學思路的時候,猛然覺得某個環節可以再修改,立馬提筆改動;上課前的半個小時,我再次地修改了課件。對於自己的這些行為,我是這樣解釋的:除了內心有些小緊張外,更多的是我在不斷地完善自我!我認為,這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是在肯定自己和否定自己中堅定自己的信念,不斷充實自我——追求自己要達到的,堅持自己要完成的。

我在頭腦中演練過無數遍上課的場景,有對突發情況的預設,有對學生的回答的預設,有對隨時調整教學環節的預設,但我從沒有想過,課堂會如今天這般的尷尬與無奈,心裏頓覺疲憊和無助。我難過於一個問題拋出,看到的是一張張茫然迷惑的臉;我傷心的是對於同伴的回答,同學們沒有任何的反應,一個個猶如與世無爭的世外高人般觀望。啊!同學們,你們才是學習的主人啊!

學生的不給力給了我迫切反思的緊迫感和危機感。數學特級教師周衞東説:不怕失敗就怕沒有創新!而我目前所懼怕的是,我已迷失在數學教學的茫茫迷霧中……這節課的問題到底出現在哪兒?

反覆揣摩這個經過無數次修改的教學設計,是設計的死板化讓我在課上沒有了挽回的餘地嗎?

透過課堂,我該看到的是什麼?

首先,對教學的側重點沒有做到整體把握。因為在引導學生探究“什麼是百分數”中花費了太多的時間,所以預留理解“百分數意義”這一環節,時間上就顯得十分倉促。這一整體的失衡直接導致了本課的重點沒能得以講清,難點更沒有突破。

其次,對學生的預設不夠。我沒有想過“出勤率”對六年級的學生來説是一個難以理解的坎兒;也沒有想過學生在理解“通過求進球率的大小來確定選派隊員參加罰球是最合理的標準”上有一定的難度。尤其,當課堂出現冷場的時候,我怎麼去調節?用什麼“武器”調動起課堂的氣氛?——這些都是在課堂之前我所沒有想過的。而只有在真正的課堂實踐中,我才意識到因為缺少了對學生的預設,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我就不能及時地作出準確的判斷和迴應,延誤了最佳的時機。正如老師們在評價這堂課時所説的,把學生想得太過高水平了,應該放低姿勢,讓學生一步步地往上爬;上課的節奏太快了,沒能給學生尤其是後進學生思考的空間。歸結一句話,那就是我沒有充分學生的已有學情,未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計這節課的實施。

接着,我需要反問自己的是:在教學效果上與預期的效果存在着多大的距離?上這節課前,我的原始目標是什麼?(即,我力求要實現怎樣的目標和帶着怎樣的出發點設計的這節課?)上完這節課後,我所要學生達到的目標達成率有多少?不自覺地在頭腦中隱射出的是學生木訥的眼神,我很難分清是困惑不解還是根本就是無法理解。這讓我懷疑自己對數學知識的把握、對數學思想的本質,是不是隻停留表面?我不願意承認自己就是打着“要努力地在教學中灌輸數學的思想,力求學生得到能力的培養”的幌子在教學。

雷校長的一個建議點醒了我,她説:如果在學生理解了“百分數意義”之後再來説“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或許效果就不一樣了。其實在原來的設計中我有這樣的環節安排——在質疑:“有了分數,為什麼還要學習百分數呢?”後,留下一個懸念,之後在引導學生結合百分數的意義後再來回答這個問題,再從中體會到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只是預設往往替代不了實際的情況,在實際的教學中,混亂下就顯得毫無秩序,毫無條理了。可見,數學課堂真的不需要太多的拐彎抹角,平鋪直敍或許更為直觀明瞭。教學的設計太過完美無瑕了,真的就硬生生地堵塞住了學生的生成,沒有為學生留下空白,這是數學大忌!這讓我想到了特級教師周衞東老師一直在強調的:要給教學留白,要給學生留白!在此,我着實犯了一個大錯誤!該深思!

此刻,心情越發地凝重,越想越懊悔!我怎麼把周特所強調的“低結構,”給拋到九霄雲外了……大問題的設計在哪裏?指向過程維度在哪裏?催生真學習有沒有體現?天哪!一陣陣汗顏,我頓覺得自己單憑主觀在設計教學,也太把教學當兒戲了吧!

但不管如何,這節課,帶給我的遠比“成功”要多得多的東西,這是一種自我的歷練,這是一次自我瞭解的過程,這也是一次全新的洗滌。它在告訴着我,在教學的路途上,我所遇到的是一個個活生生“自由人”,只有心中有一把“教”與“學”的平衡尺,才能做好權衡,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最後勉勵自己,雖然課並不成功,但我正努力地從“失敗”中汲取力量!

認識9的教學反思篇8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由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逐漸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七年級一班部分同學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説、敢做、敢爭論,充滿着求知慾和表現欲。七年級二班的總體就會稍遜一點,整體都呈現一種狀態。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今天,結合一些在教學中的具體例子,從學生的變化看課改,別有洞天。

一.交流讓學生分享快樂和共享資源

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活動經驗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課程資源。在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節課中,不同的學生依據不同的生活背景進行活動,自己抽象出圖形,製作出紙質的立體圖形。彼此間的交流,實現了他們對立體圖形關鍵特性的理解和認識,大家共同分享發現和成功的快樂,共享彼此的資源。

二.從生活出發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在代數式這節課中,由上節課的一個習題引入,帶領學生一起探究得出一個規律5n+2,由此引出代數式的概念。在舉例時,老師指出,其實,代數式不僅在數學中有用,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師説幾個事實,誰能用代數式表示出來。這些式子除了老師剛才説的事實外,還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嗎?學生們開始活躍起來,一位男孩舉起了手,一本書p元,6p可以表示6本書價值多少錢,受到啟發,每個學生都在生活中找實例,大家從這節課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正如老師所説的,代數式在生活中。

三.學科的融合讓學生感受到現代科技的魅力和綜合式的學習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人們議論ct技術、磁共振成像,但很少有人能將其中的道理講清楚。然而,學習了七年級上冊截一個幾何體以後,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體會現代醫學的ct技術竟然和切蘿蔔類似。

四.合作探究給學生帶來成功的愉悦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動手實驗、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課堂教學應當走過這樣的過程,學什麼?……為什麼學?……怎麼學?……用在哪?學生要學習新事物,除了自身對新事物的興趣外,體會到學習的必要性,學習的價值。如教學《探索規律》這一課時,傳統的教法是直接給出日曆的規律,然後應用這些規律件進行相應的練習,而新的教學方法卻安排了比較充實的實踐、探究和交流的活動。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日曆的套色方框中的9個數之和與該方框正中間的數有什麼關係?這個關係對其他這樣的方框成立嗎?這樣可以激發學習動機。問題提出後,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在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中逐步探索出最後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得到了日曆中的規律,同時體會了分析問題的一種方法,積累了數學活動的經驗,感受到學習的成功,體會了學習的功效,整個過程讓學生動口,又動手,適時地進行動手操作活動,而教師只從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出現,而學生學習主人的姿態、使其主動參與操作、討論、彙報交流、提問、質疑、爭論的全過程,提高其分析問題,辨別問題,創新發展的能力。

五.課堂提問由問答式教學向學生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學習轉變。

傳統教學的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是師問生答的問答式教學。教師問得淺顯直露,無思維價值,探索的空間太小,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師問生答,似乎是啟發式教學,實際上是灌輸另一種表現形式。久而久之,學生就懶得思考,從而導致其發散性思維、求異思維、探索性思維就泯滅了,哪裏還有創造能力?在教學時如果能讓學生一直處於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猜想,進行實驗等問題狀態之中,學生就能用不同的眼光觀察事物並發現問題,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探究,形成獨特的個人見解。學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現自我的強烈慾望,才會在不同意見或見解的相互碰撞中產生創新的思想火花,才能因自己富有創意的做法或觀點得到他人的認同而產生強烈的心理滿足感與成就感,才能在學習互動的過程中學會競爭與合作,增強團隊互助合作的精神。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説、敢做、敢爭論,充滿着求知慾和表現欲。在以學論教的今天,結合一些具體案例,從學生的變化看課改,別有洞天。

新教材的優點很多,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有一些困惑:

在教學中,教師注重採用小組合作交流,共同學習,但在此過程中,好的學生能積極討論、發言、學到了很多知識,發展了他們的能力,但對於哪些調皮學生來説,討論簡直是一種放鬆。什麼都沒有學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日趨嚴重,我十分頭疼,如何解決呢?我將在下半期的工作中儘量多關注差生,讓他們的學習有所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