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藝術説課教案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8W

寫教案一定要從實際需要出發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教案在制訂的過程中,你們一定要注意文字表述規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幼兒藝術説課教案8篇,感謝您的參閲。

幼兒藝術説課教案8篇

幼兒藝術説課教案篇1

設計意圖: 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作為教師應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感,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寧波是個服裝之鄉,幾屆的中國寧波國際服裝節的召開.使幼兒對服裝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新綱要提出藝術活動要讓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孩子們那麼喜歡於是我萌發了開展本次服裝主題活動的想法,在主題活動的前期我們讓幼兒瞭解了服裝的功用以及寧波的幾個服裝牌子.今天展示的只是主題的一部分的服裝秀,在主題活動的後期我們還將開展設計服裝,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環保服裝等活動。

目標: 1.能大膽在集體前表演,感受表演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悦。

2.通過親身體驗初步瞭解上台表演前的準備工作。

準備: 化粧品,服飾,頭飾,鏡子,項鍊,磁帶,錄音機

過程:一、參觀圖片展

小朋友,我們一起去看一個圖片展覽會!

提問:1、照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對,他們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唱歌,他們在表演節目。

2、演出前要幹什麼?

教師小結:對了,要化粧穿漂亮衣服.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我們中二班的小朋友也要參加時裝表演節目,你們想把自己打扮的漂亮一點嗎?

好,現在我們先來學習給自己化粧。

二.學習化粧

1.出示眉筆,胭脂,口紅,鏡子

a、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對是畫眉毛的,叫眉筆眉筆。

b、那麼這紅紅的有叫做什麼?對,它叫胭脂。它用在哪裏?對,可以塗在我們的臉頰上。

c、 這個是什麼?對口紅。它是用在什麼地方?它可以用來塗我們的嘴巴。

d 、這個是鏡子,小朋友等會兒可以對着它給自己化粧。

2、教師給一幼兒示範化粧

下面老師先給小朋友化粧,小朋友看仔細了,怎麼樣才能使我們的小臉變得更加漂亮。

首先拿眉筆在自己的眉毛上化,把眉毛畫的彎彎的,象月亮一樣,然後拿胭脂塗在我們 小臉上,讓小臉變得紅彤彤的,接着可以塗口紅,小朋友要注意哦,千萬不要塗在牙齒上,這樣就不衞生了,這個是什麼啊對是星星,最後可以在你的臉上貼上漂亮的星星,化好你可以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滿意嗎? 三.幼兒化粧

教師交代要求

小朋友你們願意學習化粧嗎?好,我們等會兒就可以找一個位子,然後對着鏡子一步一步給自己化粧,化粧好你可以照照鏡子看看是不是很漂亮,你覺得夠漂亮了就可以到那裏挑選一套適合自己的服飾穿上進行時裝表演。穿好衣服你可以再去鏡子面前照照看看自己滿意嗎?

幼兒化粧

好,現在我們先一起化粧吧!

時裝表演

小朋友,都滿意了嗎?我們要進行時裝表演了。

幼兒藝術説課教案篇2

經過這一段時間對藝術課的學習和探索,使我收益匪淺。我想該是靜下心來回頭審視一下藝術教育的時候了。邊想,我邊陷入了沉思之中,我的教學總結如下:

1、按照不同年齡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

我覺得各個年級有着不同的特點。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是國小藝術教育中必須重視的要素,在整個國小教學階段,這時學生的興趣還不夠穩定,認識興趣以一定的情境性為特徵,只有掌握學生年齡特點基礎上,才能瞭解國小生由於在感知、意識、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懸殊,所表現的興趣上不一樣。

低年級學生有學前期進入學齡初期由於從鬆散的家庭生活或者從歡樂的幼兒園生活進入正規的學校生活,這不同的生活環境,與前迥異的作息制度,有組織紀律的行為規範。高年級已經有了一定的自覺性。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各個年級學生有着不同的認知能力,應該根據年齡特點提出相應要求。

2、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在教學美術繪畫課中,那些有趣生動的形象是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們形象思維發展的主要意象。學生作畫只憑頭腦中記憶的表象作畫,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對象後,有個大概的記憶,就開始作畫。針對學生喜歡觀賞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如:形狀、顏色、結構、姿態等,並注重在觀察中使學生運用多種感官,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

色彩方面則多憑主觀映像。因此,指導兒童觀察和向兒童指出觀察任務時,首先讓其觀察形狀,當紙面上畫出形狀再考慮着色。觀察能力的提高在於鍛鍊,經常有目的、有意識的觀察,其觀察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

3、培養興趣,勤學多練。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靈手巧,這説明技能與感知、觀察、記憶、思維等關係密切。要想低年級學生積極開展美術活動需調動他們學習、練習的主觀能動性,其積極性在於興趣的驅使,興趣的濃厚必然勤練,表現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帶動興趣遞增,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當然培養國小生的繪畫表現能力,不能操之過急,應依據學生年齡心理特點施教。

好比一株樹苗,使這株樹比其他的樹的生長得更高大,祕訣就在於每個年齡應具備經驗常識,在每個年齡必須完成起年輪的正常發育,然後由下一個年輪延續。所以以往傳統美術教育所採取填鴨式方法來督促他們,只會忽略當年所應具備的經驗常識,事後再想彌補已使年輪變形,無異於拔苗助長。

4、創造新型的師生雙邊活動

作為一個國小美術教師,我在課堂上,實施了愉快教育這一教學新方法,又針對低段學生見異思遷、喜新厭舊、缺少韌性心理特徵,並根據兒童心理特點和教材的不同內容,採取了適合兒童特點的一些教學方法。所以在上國小美術課時,我千方百計的為學生創造產生興趣的條件。上課時,利用導入語直觀教具和直觀演示等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高漲的情緒和作畫的強烈慾望,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5、豐富學生的創造想象力

如何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創造更新、更奇的繪畫作品?作為美術專職教師我儘可能地給他們提供豐富的形象資源。在教學中鼓勵和引導學生想象,運用形象化的聲情畫意,設置情境等手段,激發學生打開廣闊的想象思維空間。在創作課上強調每個學生都要表現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在構思過程中,最為忌諱就是雷同。所以我在課堂教學上大膽放手,讓學生敢於超越自我;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事物的觀察、圖畫資料等進行組合畫面或添畫環境、情節的再造現象。

這些就是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心得,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使它們更加完善。國小美術教學的手段多種多樣,這需要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去選擇和指導,國小生的美術教育是一個長期的任務,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認真研究教材,找出切實可行的方法,以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説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幼兒藝術説課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在欣賞的過程中,瞭解有關圖書的基本知識,激起幼兒動手製作的興趣。

2、學習將紙正反四等分,並用畫連環畫的方式表現自己最喜愛的故事。

3、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分享同班的故事,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1、供幼兒欣賞的圖書(幼兒自制的彈簧故事書一本,大開本圖畫書一本)

2、一盒錄音帶(課前錄製好的幼兒講述自己的彈簧故事錄音)

3、稍厚且有韌性的長條形白紙,油畫棒,勾線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欣賞小朋友製作的彈簧故事書,激發幼兒動手的興趣。

1、出示幼兒自制的彈簧故事書。

教師:這是一本小朋友自己製作的故事書,想不想聽聽書中的故事?(想聽)

2、教師播放故事錄音,幼兒安靜傾聽。

3、教師:故事好聽嗎?(好聽)剛剛有沒有聽清那位小朋友叫它什麼書?(彈簧故事書)想不想自己動手製作一本?(想)

二、欣賞圖畫書,瞭解圖畫書的基本知識。

1、教師:我們先來了解下圖畫書。這是什麼?(圖畫書)這是圖畫書的什麼?(封面)封面上有什麼?(書名、作者、圖畫)最後是什麼?(封底)封底上有什麼?(條形碼,小圖標等等)

2、中間是什麼?(內容)用什麼來表示?(圖畫)右下角有什麼?( 頁碼)

三、討論彈簧故事書製作的方法。

1、教師:小朋友覺得它像彈簧一樣會彈起來,所以就給它起了個名字——彈簧故事書。

2、教師:製作一本彈簧書看看需要準備些什麼?(一張長條形紙)

3、怎樣把這張長條紙折成這樣?(正反四等分)教師講解:

a、將長方形的兩條長邊對摺再對摺成相等的四等分。

b、將四等分的紙翻轉放在桌面上。

c、提起最上面一等分沿痕跡反折,完全重合在其他三等分紙上壓平,成w形狀。

4、教師:什麼地方可以做封面?封面上有些什麼?(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書名、作者,老師可拿出甘心雯小朋友的做範例。)什麼地方做封底?封底需要畫什麼?(條形碼、標價等。)

5、教師:裏面還有幾頁?(4頁)怎樣把一個故事分成4頁來畫?(以小朋友的彈簧故事為例)每頁需要畫些什麼?(開始、發展

一、發展二、結束)

四、幼兒製作“彈簧故事書”

1、老師:你想畫什麼故事?需要先做什麼?(設計封面、封底)後做什麼?(將故事分成四個部分來表現,不會寫故事名字的可叫老師幫忙寫上。)

2、指導幼兒進行彈簧故事書的繪畫和製作活動。

五、展示和評價

教師:説一説你的書上畫了什麼?你最滿意的地方在哪裏?你最喜歡哪一本書,哪一個故事?為什麼?

前言

以下這些是我個人在教學活動“愛的故事書”課後的反思、頓悟,以及改編的原因和細節。在教學的不斷實踐和總結中,我明白,教學是個常思常完善創新的過程,只有不斷地完善、改進才能達到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從“愛的故事書”到“彈簧故事書”

3月4日上午第二個活動是美術“愛的故事書’.因為最近有點私事沒來得及提前備課,所以在上課之前我粗略地看了一下教材。多年的教學經驗讓我知道小朋友會喜歡上這個手工兼繪畫的活動。

活動按書上的教材一步一步地進行着,小朋友也的確如我所料的一樣——趣味盎然。但在第四步“幼兒製作愛的故事書”這一環節出現了問題。教材書上只是説將紙正反折成四層,並沒有怎樣具體教幼兒的操作方法。因為正在上課,來不及細想,拿起紙來,就教小朋友正一下反一下地對摺。結果最後一層明顯比前三層少了許多。再看看小朋友的,機靈一點的正反折成了四層,最後一層多出了或少了部分的馬上嚷嚷開了“老師,多出了怎麼辦?我這裏少了許多……”;反應遲緩一些的小孩如卷席子般將紙朝一個方向捲成了四層。看到這些,直罵自己的馬虎,課前應該認真備課。沒辦法,暫時我只能告訴幼兒這是我們的第一本書,試驗品。抽時間老師再重新教他們做過一本,這會兒就這樣摺好就成。

這一環節過來,幼兒在進行愛心故事的繪製上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幼兒因年齡差異,理解能力有所不同。大一點的孩子知道幫助、關心別人或別人關心幫助自己都是愛。可有的小朋友卻認為愛就是自己想畫什麼就是什麼(即便是課前我們曾討論過有關愛心故事的話題)。幼兒這樣,我加以指正,他面露難色:“老師,我不會。”就無興趣再畫下去,另一個被指正的孩子也跟着如此。(其實想想,“愛的故事書”的繪畫內容對於孩子來説,是存在一定的難度和侷限性,孩子遇到困難就退縮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怎樣才能讓他們有興致的繪畫完作品呢?

我想前提必須是幼兒自己感興趣,願意主動去繪畫。平時小朋友課間休息時間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拿筆畫畫,那會兒從沒聽誰説過不會。於是,當即我就把繪畫內容拓寬了:幼兒可以畫自己親身經歷的愛的故事,也可以畫自己想象的故事。“哦,知道了!”小傢伙們活躍起來,剛剛幾個説不會的小傢伙這會兒也忙乎。

一段時間後,小傢伙“愛的故事書”問世了,有作者、有內容、有頁碼……象模象樣的。有幾個會寫字的還給自己的書寫上了書名。像熊佳祺的“會飛的鞋子”,諶佳馨的“我會飛”…..

嘿嘿,小朋友們並沒有因時間過長感到到疲倦和厭煩,反而個個笑開了花,爭着給老師看。瞧他們那份自豪感!看着他們這樣,內心的那份愧疚更加重了。從今往後決不能以任何事情為藉口馬虎的對待工作,同時也許諾小朋友下週教他們製作過一本故事書的。

活動結束後,我再一遍認真地翻閲了教案。覺得他們編輯的教案也有不足之處,需要完善。

稍後一星期,單位出通知:縣教育局舉行送課進私立幼兒園的活動。突然想到這個活動,如果按自己的思路把教學過程重新設計一下或許不錯,同時也想看看私立幼兒園與公辦幼兒園存在哪些區別。於是,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離送課的活動還有些時間,於是我開始按自己的想法着手設計教案了,因為涉及到幼兒最後繪畫的表現,“愛的故事書”範疇較窄,不利於孩子想象力的發揮,我把活動目的2改為:學習用連環畫的方式表現自己最喜愛的故事,這一改動就豐富幼兒的繪畫創作內容。

有了這一更改,標題“愛的故事書”就顯得過於硬梆,必須有一個既有童趣又讓幼兒印象深刻的題目。那天,我把玩着手中一本幼兒的“愛的故事書”,甘心雯小朋友走過來問:

“劉老師,你在幹什麼?”

“甘心雯小朋友,你説這像什麼?”我提按着故事書。

“像彈簧,媽媽睡的牀就是這樣壓下去,又彈起來的。”

思緒豁然開朗,“彈簧故事書”多有趣味!我抱起甘心雯小朋友響亮的親了一下,

“謝謝你,寶貝!你幫老師解決了一個難題。”

“彈簧故事書”這一活動名稱便孕育而生。

接下來活動過程也需要重新編排一下。原教材第一步驟是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關於愛的故事。幼兒大部分只會人云亦云:爺爺早上開車送我來幼兒園,媽媽給我買新衣服了,奶奶給我蓋被子了……有些小朋友等不及你請他説,便自顧自地和身邊的夥伴聊開了。老師為了課程需要又必須硬性地讓幼兒回到活動內容上來,幼兒情緒上不免有些起伏。而且這部分內容現在也不適合我的活動標題,所以我決定捨去這部分,改為我增設的一個活動內容。

出示我班幼兒的成品“彈簧故事書”,讓小朋友欣賞並傾聽他的“彈簧”故事(課前我錄製好故事錄音)。我想小朋友聽完後,肯定會露出羨慕的表情,併發自內心的想自己動手製作故事書,這也是我增設這一內容的目的。

幼兒有了自己想動手的念頭,爾後我就直接用了書中的第二步欣賞圖畫書,瞭解圖畫的基本知識。幼兒迫切地想製作故事書,這一環節他們會很認真地傾聽,想知道圖書裏故事外,還有哪些他們不知道的知識。

隨後很自然地過渡到原教材的第三步:討論愛的故事書(彈簧故事書)的製作方法。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已有感觀經驗基礎上(剛欣賞過我班幼兒的彈簧故事書),進一步把圖書的基本知識進行了一番梳理,又明白製作所必須的材料和製作步驟。同時也加深了印象,製作就不會落下哪一個環節。

活動的第四步就是幼兒製作彈簧故事書。在這一步,原教材只有將紙折成四層,並沒有具體的教學方法,也欠一個將紙等分的説明。已上了的活動經歷讓我明白必須自己琢磨出一個摺紙的方法,且要組織好語言,通俗易懂,讓幼兒一聽就明瞭。怎樣將紙折成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四層呢?

這一環節,對於幼兒來説,掌握折成大小相等的四等分容易,但後者就不是件易事。説實話,我自己琢磨了許久才頓悟:

①、將長方形的兩條長邊對摺再對摺成相等的四等分。

②、將四等分的紙翻轉放在桌面上。

③、提起最上面一等分沿痕跡反折,完全重合在其他三等分紙上壓

為了驗證摺紙方法的可行性,我抽空在班上試驗了一下。班上45名幼兒,其中只有2名幼兒不會,比起以前上的那節課,效果算不錯的。

這一難度被攻克,幼兒最喜愛的故事繪製就不成問題了。大班幼兒具備一定的相像力,雖説幼兒個體的差異會影響到故事繪製內容的簡易,人物的多少。但我覺得這一點大可不必深究,重在幼兒極大的發自己的主動性,從中獲得了愉悦、成就感。

活動過程最後一步依舊採用了原教材的“展示和評價”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所有的小朋友都在期待着自己的作品會得到老師、夥伴的讚揚與肯定。但在這一環節,老師必須更好地照顧到那些相對弱勢的幼兒,鼓勵他們,讓他們保有信心。

整個活動過程時間持續會比較長,但我想孩子的態度是積極的,明朗的,因為最大限度的挖掘併發揮了他們的自主性。已上的“愛的故事書”也證明了這一點。

我堅信,並期待着這次活動的到來!

幼兒藝術説課教案篇4

一、活動背景(設計意圖):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我們經常會在這時利用美麗的春景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激發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帶幼兒春遊、佈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兒帶來了許多小蝌蚪,我將它們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們很好奇地圍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了,有的説:“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有的説:“小蝌蚪黑乎乎圓圓的真可愛”……後來有位幼兒告訴大家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們很奇怪小蝌蚪沒有大眼睛、綠衣裳也沒有四條腿怎麼會是青蛙呢?於是我給他們講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使他們知道了青蛙確實是小蝌蚪的媽媽以及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這以後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沒有變化。看到孩子們對小蝌蚪這麼感興趣,我就思考讓幼兒用美術手段來表現他們喜愛的小蝌蚪。小班幼兒由於才開始接觸美術,他們更多是利用畫筆來表現他們的感受。為了讓幼兒瞭解除了用筆可以表現自已的生活體驗以外,還可以藉助很多工具來表現,如幼兒最熟悉的身體器官。因此我選擇了幼兒的身體器官---手指來作為繪畫工具,設計了這節手指畫---《小蝌蚪》的美術活動,從而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點畫小蝌蚪的方法。

2、發展觀察力以及大膽作畫能力。

3、提高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投影儀、明膠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顏料、餐巾紙、圖畫紙、青蛙圖案、頭飾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邊用語言描述邊用手指在膠片上點畫。

(1)教師:春天來了,小河裏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涼的水,你們猜猜是誰坐在荷葉上?咦!青蛙媽媽坐在荷葉上做什麼呢?青蛙媽媽正坐在荷葉上看它的寶寶小蝌蚪游泳呢!你們喜歡青蛙媽媽和小蝌蚪嗎?我們今天就先來學畫小蝌蚪。

(評:教師邊用優美的話語進行描述邊畫,既把幼兒引入了一種情境,又在不知不覺中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2) 教師:那剛才老師是用什麼畫出小蝌蚪的?(引導幼兒説出“手指”)好,老師告訴你們:用手指畫出的畫就叫手指畫。

(評:此環節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畫”的概念,教師的示範與語言的敍述結合起來,使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畫”的概念。)

2、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態。

教師:哪個小朋友能説説小蝌蚪長得什麼樣?是什麼顏色的?小蝌蚪游泳時可調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們是不是往同一個方向遊的呢?(引導幼兒説出往不同方向)

(評:教師適當的語言引導使幼兒很清楚地就瞭解了蝌蚪的不同姿態,為下面幼兒在自己作品中描繪蝌蚪的動態埋下伏筆。)

3、教師示範講解小蝌蚪的畫法。

(1)教師示範: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

後把指腹按在紙上再提起,這樣小蝌蚪圓圓的身體就出來了。

(2)講解尾巴的畫法。

a. 請幼兒來添畫尾巴。(評:這一環節的設計給幼兒提供了嘗試、探索的機會,滿足了幼兒主體需求。)

b. 教師用指側畫尾巴,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出怎樣畫出小蝌蚪細細的尾巴。

(評:在幼兒嘗試的基礎上教師再示範畫,這樣更容易加深幼兒的印象。)

c. 幼兒練習畫尾巴,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畫好後用餐巾紙擦一下手指。

(評:此環節給幼兒提供了充分的練習機會,解決了活動難點並注意到幼兒良好作業習慣的培養。)

4、交代要求,幼兒作業,教師指導。

(1)出示青蛙圖案:教師:咦!這隻青蛙媽的寶寶哪兒去了?告訴你們,它們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畫紙上,快,我們去幫青蛙媽媽找出它的寶寶。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他們注意點畫方法,鼓勵幼兒變換尾巴在身體上的位置畫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勵他們大膽細心地操作。

(評:設計“給青蛙媽媽找寶寶”的環節,激發了幼兒學畫小蝌蚪的慾望,符合幼兒的遊戲心理。)

5、評價和欣賞作品

(1)教師:我們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媽媽身邊吧!將幼兒作品佈置到青蛙圖案旁。

(2)引導幼兒觀看作品教師並給予簡單的評價。

(評:評價時同時展示每個幼兒的作品,總評與點評相結合使每個幼兒都有了成功的愉悦體驗,加強了兒童的滿足感。)

6、音樂遊戲:小蝌蚪找媽媽

教師扮作青蛙媽媽,幼兒扮作小蝌蚪遊戲。教師:小蝌蚪回到媽媽身邊真開心,我們一起和小蝌蚪做個找媽媽的遊戲,好嗎?

(評:最後這一環節的設計使這節美術活動有了動靜交替的效果,活躍了課堂氣氛,易於消除幼兒精神上的疲勞。)

三、活動評價(思考體會)

這一活動主題源於幼兒對社會生活中某一事物---小蝌蚪的關注,它不同於通常以知識結構或學科結構考慮教學內容的做法。活動的展開是以幼兒參與,教師的適當指導為特徵的,符合新綱要中教育內容的選擇“應體現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原則。本活動以其有趣的情節和豐富的情感內涵激發了幼兒的創作積極性。首先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創設了優美動人的情境符合幼兒愛想象的心理特點,接着,教師在組織幼兒觀察討論範例的過程採用不同的情節引導幼兒觀察蝌蚪的外形和姿態的變化,並把幫青蛙媽媽找蝌蚪寶寶的願望自覺地、持久地傾注於創作之中,最後當幼兒把自已畫的小蝌蚪全部送給青蛙媽媽並和青蛙媽媽一起做遊戲,使幼兒的情緒達到了高潮,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悦,順利地實現了教育目標。同時這一活動分別在泰州市幼兒園和朱莊鄉中心幼兒園的同一年齡班進行了實施,並沒有因為城鄉兒童存在的經驗差異而影響教學效果。

幼兒藝術説課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版畫的方式刻畫弧線、短線和圓點。

2.瞭解春天柳樹的外形特徵,印畫表現柳樹,體驗版畫活動的樂趣。活動準備ppt課件(選自故事《春娃娃》)、竹筆、鹼塑板、鉛畫紙、綠色水性油墨、滾筒、墊板(或kt板)。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播放ppt:瞧,誰來了?我們和春娃娃打招呼,春娃娃你好!

二、結合故事內容,示範講解

1.春娃娃到柳樹姐姐家串門,幫柳樹姐姐梳頭髮。瞧,柳樹姐姐頭髮的顏色漸漸地變了。變成什麼顏色了呀?柳樹姐姐的頭髮長得怎麼樣呢?像什麼?

小結:柳樹的頭髮變綠了,長得很長很長,彎彎的,像一樣,真漂亮呀!

2.誰願意來做春娃娃,為柳樹姐姐梳梳頭?(請個別幼兒示範畫柳條。)

教師示範:柳樹姐姐的頭髮從樹枝的頂端開始梳起,頭髮再多一些、再長一些就更好看了。用力點梳,頭髮可不能打結哦。

3.真棒呀!聽,春娃娃又對柳樹姐姐説(播放ppt),春娃娃説了什麼呀?我們一起對柳樹姐姐説説看。瞧,柳樹姐姐長出了小辮子。她的小辮子長得怎麼樣呢?像什麼?

4.誰願意再來為柳樹姐姐梳梳她的小辮子?(個別幼兒示範。)教師示範:小辮子長在頭髮的兩邊,短短的真好看!還可以梳怎麼樣的小辮子呢?(橫線、圓點等方式。)

5.播放ppt:聽,這是什麼聲音(風聲)?原來是調皮的風娃娃來了。風娃娃到處跑,呼呼呼。小草被吹亂了,小花被吹散了。瞧,它又來到了柳樹姐姐家裏,深吸一口氣,對着柳樹姐姐吹了起來呼呼呼。(引導幼兒一起做。)猜猜看,柳樹姐姐怎麼啦?(哎呀,我的頭髮亂了,誰來幫我想想辦法?)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為柳樹姐姐梳頭指導幼兒在鹼塑板上刻畫出柳條和柳葉,表現柳樹的特徵。

2.為柳樹姐姐染髮指導幼兒用滾筒刷顏料,印畫出柳樹。要求:先把滾筒滾一滾,讓滾筒上面都蘸上顏料。滾筒從上往下刷,給柳樹姐姐的頭髮都染上顏色。

3.為柳樹姐姐拍照指導幼兒把紙翻過去,在外面摸一摸,用力地壓壓平。如果畫面不清楚,引導幼兒再次刷顏料、壓印。

四、交流分享,感受活動樂趣老師扮演春娃娃,帶領幼兒參觀作品。

幼兒藝術説課教案篇6

設計意圖:

又一次我和幾個孩子在玩“藏小手”遊戲,孩子們都特別興奮,並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於是我針對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找到了貼近生活的音樂遊戲——《躲貓貓》,其歌曲《躲貓貓》旋律、節奏、歌詞、情節及遊戲規則都非常簡單,而且有較多的重複,幼兒能夠比較容易的感受到歌曲所表達的情節內容,從而喜愛它。活動內容的設計具備有趣的情節和幼兒喜歡的動物形象。創設適合的遊戲情景,組織幼兒開展遊戲活動,培養幼兒喜歡參與音樂遊戲的樂趣。

課時建議:兩課時

活動目標:

1.願意跟隨音樂,用肢體和道具玩“躲貓貓”的遊戲。

2.喜歡參與音樂遊戲,體驗躲藏和尋找的快樂。

活動準備:

動物手偶:小熊、蜜蜂、大象、老鼠;兒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小動物躲貓貓。

小朋友們,你們好。今天,劉老師請來了幾隻小動物,看看他們是誰?

老師出示:小熊。

小熊和小朋友互相打招呼。

1.教師:注意哦,小熊要躲貓貓了,哦。

語詞:小熊藏在哪裏小熊藏在哪裏?大家快來找一找。

教師:哈哈!小熊在這裏

2.出示小蜜蜂

教師:這是誰啊?小蜜蜂要躲貓貓了,請小朋友閉眼睛。1、2、3睜開眼。

語詞:蜜蜂藏在哪蜜蜂藏在哪?大家快來找一找。

教師:哈哈!蜜蜂找到了。

二、肢體躲貓貓

小蜜蜂和小熊都找到了你們高興麼?現在他們説:“小朋友小動物要來休息一會,一會再和你們玩。現在看看劉老師,我的小收藏起來了,眼睛閉起來,不能偷看哦,1、2、3。”

語詞:小手藏在哪小手藏在哪?快來找一找?

教師:哈哈!小手找到啦!

提問:小朋友剛才劉老師把小手藏起來了,你們想把什麼藏起來?

幼兒:(小手、小腳、眼睛、耳朵)

三、集體拉圓圈玩躲貓貓的遊戲

提問:你們還想和小動物玩遊戲麼?

1.你們叫他們出來:

教師“小動物小動物在哪裏?”

幼兒“小動物小動物在這裏。”

2.藏手偶的遊戲

語詞:大象藏在哪裏?大象藏在哪裏?大家快來找一找。

小朋友:哈哈哈,蜜蜂找到了。

3.人手一個小動物手偶,老師閉上眼睛,請小朋友把他們藏在自己身上。老師來尋找。

四、小朋友躲貓貓。

教師:你們小朋友想不想把自己藏起來,讓劉老師來找?

提問:你們認識他們麼?他們怎麼叫?教室裏有蘑菇房子大樹等。你們想把自己藏在哪裏?一定要隱蔽哦。

方法:比如:小貓藏哪裏?小貓藏哪裏?大家快來找一找。

小貓就“喵喵的”教。我們就是來找你了。接着老師和小貓一起去找更多的小動物。

活動延伸

在家和家人玩躲貓貓的遊戲。

幼兒藝術説課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在反覆感受樂曲的基礎上,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小鴨頭飾音樂磁帶不同動物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今天天氣真好,看看我們的動物朋友去吧。怎麼去?(歌曲:騎小車)

動物新村到了,聽一聽有哪些動物朋友?並學一學小動物的動作。(練習聽音樂做動作)

看到這麼多動物朋友,真高興,唱一首歌表示我們高興的心情。

二、基本部分

1、還有一位朋友沒去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小鴨子吧。

把小鴨子找出來和他一起玩。

反覆感受音樂:前面有一條清清的小河,我們到小河裏去洗個澡吧。小河裏有許多小魚小蝦,快快讓我們吃個飽吧(隨音樂伴奏動作,伴奏音樂2--3遍)

2、有點累了,找一張椅子坐下來。

森林裏有一隻百靈鳥,唱的歌可好聽了,我們一起來聽百靈鳥唱歌吧(欣賞歌曲一遍)

3、我們也來學一學百靈鳥唱歌吧(跟唱1--2遍)

三、結束部分

小鴨子的歌很好聽,小鴨子的舞也可好看啦,我們一起來跳一個小鴨子的舞蹈吧。(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邊唱邊跳)

今天玩得真開心,時間不早了,騎上我們的小車回家吧。

附歌曲:小鴨嘎嘎

2/4活潑、輕快

3523|55|6563|55|536|532|6161|612|

小鴨小鴨嘎嘎,肚子餓了嘎嘎,不喊爹,不叫媽,搖搖擺擺跳下河,

5326|1—|1—||

自己去捉蝦呀。

幼兒藝術説課教案篇8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孩子,一次桌面遊戲中,雅雅先用皺紋紙做成小朋友,然後拿起沙紙,在上面畫上很多的線條,和星星嘀咕着像是在商討什麼,我走過去聽到星星説:雅雅你看這是三角形。雅雅説:是的,還有正方形,就這樣兩人其樂融融的找線條裏的形狀。因此,我設計了此節課《有趣的線條》,指南中指出要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中班幼兒對於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結合簡單的點、線、面以及簡單的圖形來進行構圖。我選擇了用不規則線條來拓寬幼兒的創造思路,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以及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本次活動我的教學目標為:1.能畫出長長的線條,組合線條大膽添畫。2.樂意參與線條裝飾遊戲,體驗發現創作的樂趣。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學畫線條,難點是組合線條大膽添畫。

二、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直觀演示法、激勵法。學法上我的理念是把主動權還給孩子,採用的是自主、探究、觀察。

三、教學過程。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一、學畫長長的線條,激發孩子的想象力,瞧!這是什麼?像什麼?怎麼畫?二環節組合線條大膽添畫,讓孩子從線條中找不規則圖形產生聯想,大膽添畫。如:三角形像什麼?添上眼睛、魚鰭、尾巴就變成什麼啦!(小魚)。三環節讓孩子自主探索,體驗發現創作的樂趣。原來線條裏面藏着這麼多祕密,我們也來變一變好嗎?幼兒創作。第四環節作品展示,提升幼兒的想象力,把好的作品讓幼兒看一看,説一説是怎麼變的,還可以變出什麼?再一次激發幼兒想象力和創作。

活動目標:

1.能畫出長長的線條,組合線條大膽添畫。

2.樂意參與線條裝飾遊戲,體驗發現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記號筆、素描紙

活動過程:

1.學畫線條。

師:這是什麼(出示直線)?像什麼?怎麼畫的?(從紙的一段畫到紙的另一端)誰來試試?

2.組合線條大膽添畫。

師:這麼多的線條中藏着許多祕密哦!猜猜看是什麼?(教師手指三角形)這是什麼形狀?像什麼?怎麼變呢?(添上眼睛、魚鰭、尾巴就變成小魚啦!)裏面還有什麼形狀?可以怎麼變?

3.幼兒創作。

師:你想來變一變嗎?看看能變出什麼呢?幼兒創作,是巡視。

4.作品展示。

教師把好的作品讓幼兒看一看,説一説是怎麼變的,還可以變出什麼?再一次激發幼兒想象力和創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