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彙總3篇 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大集合:優質案例一網打盡

來源:巧巧簡歷站 3W

本文彙總了多篇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包括國中數學教案範文、幼兒園數學教案範文等,內容全面涵蓋國小及其它階段的數學教學。這些教案範文詳細地介紹了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等,可以為老師們提供更好的教學參考和幫助。

有關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彙總3篇 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大集合:優質案例一網打盡

第1篇

教科書第132頁例4及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三十的第5~10題。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加深對面積單位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推想能力。

1、教學例4。(把例題進行改編,讓學生直接測量課桌的長、寬,計算出面積,再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1)學生測量課桌的長、寬各是多少釐米?(測量結果可以保留整釐米)求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保留整百平方釐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學生列式計算,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判斷。

(3)學生討論由平方釐米換算成平方分米推理過程。(100平方釐米是1平方分米,平方釐米數裏面有多少個100平方釐米,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2、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習題:(學生説出推想過程)

3、做練習三十的第7題,求平均每平方米收芹菜是多少千克?已知什麼條件?還需要什麼條件?這個條件在哪兒?

有關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彙總3篇 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大集合:優質案例一網打盡 第2張

第2篇

1.使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並會應用解答實際問題.

2.進一步認識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以及明確0在加法中的特殊性.

3.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並能運用這一定律進行驗算.

使學生對加法的意義的建立,加法交換律的概括及對它們的理解、掌握.

2、導入:以前我們學過了加法的計算方法,這節課我們還要進一步學習、掌握加法的一些規律性知識,這將對我們以後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1)例1 一列火車從北京經過天津開往濟南,北京到天津的鐵路長137千米,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357千米.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因為已知北京到天津鐵路長是137千米,又知道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是357千米,要求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就是把137與357合起來,所以要用加法計算.)

教師提示:把137與357合併起來用加法計算,加法是什麼樣的運算呢?

(2)練習:小強有125枚郵票,小明有75枚郵票.小強和小明一共有多少枚郵票?

説明理由:已知小強與小明的郵票張數,要求小強與小明共有多少張郵票,就是把兩人的郵票數合併起來.加法就是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所以這道題要用加法計算.

教師提問:我們已經學過加法各部分的名稱,在137+357=494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是什麼?(板書:加數 加數 和)

教師提問:一個自然數和0相加,得到的和與加數比較會怎樣呢?有關0的加法可有

1、教師談話: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了加法的意義,加法各部分的名稱以及有關0的.加法的特殊性.除此之外,關於加法的運算還有一些基本性質,它對我們以後的計算將起到很大的作用.

2、教師提問:137+357=494(千米),表示求的是什麼?

①每個等式中,每組算式中有兩個加數,而且兩個加數相同,只是交換了位置.

教師説明: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

教師強調:我們要看一些等式哪些符號不符合加法交換律就必須看兩個加數的位置變不變,它們的和變不變.當然前提是等號兩邊的兩個加數必須相同.

5、練習:判斷:下面各等式運用了加法交換律,對嗎?為什麼?

教師指出:以上我們學習了加法的交換律,並運用它做了練習,這一定律若用字母該怎樣表示呢?

教師強調:用字母表示這一運算定律更簡單清楚.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別表示兩個加數(注意:a、b是拉丁字母),在這我們讀作ei和bi,(教師領讀幾遍,提醒學生不要按漢語拼音來讀)

提醒注意:a與b可以表示0、1、2、3、中任意整數,如1+2=2+1,9+20=20+9等,所以a+b=b+a表示任意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效的位置,和不變.而像這些(指其中的等式)一個用數字表示的等式只能表示兩個具體的數,交換位置,和不變.a+b=b+a這一公式表示的一類所有符合條件的式子,交換加數位置,和不變.

8、學習、掌握了加法的交換律,目的在於更好地運用.實際上,在以前我們早就應用它解決計算問題.同學們想一想:在哪些計算中都用了加法交換律呢?(驗算)

9、練習:運用加法交換律,在下面的□裏填上適當的數.

今天我們學習了加法的意義和加法的一個運算定律加法交換律.誰能結合具體的題目説一説加法的意義和加法交換律的含義?

例1、一列火車從北京經過天津開往濟南,北京到天津的鐵路長137千米,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357千米.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第3篇

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了運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了1個格表示1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數學問題。本冊教材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和上一冊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隨着統計數據的增大,條形統計圖每一格代表2個單位或者多個單位。內容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應該比較感興趣。

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於模仿,身心可塑性強。由於年齡小,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多組織活動,多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同時將所學到了理論進一步在生活中應用,從而達學以致用。

1、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1. 使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並會用統計表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

2. 使學生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從統計的角度提出並解決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

使學生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培養積極的學習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教學難點: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