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觀後感的7篇 “父母愛與我——感悟家庭之幸福”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W

“父母愛情觀後感”是一篇旨在探討現代社會中父母愛情觀的文章。通過深入研究父母在婚姻中的角色和責任,以及他們對子女的影響,本文將探討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相互支持和積極參與,以及如何建立健康和穩固的家庭關係。本文旨在激發讀者對父母愛情觀的思考和思考,使他們更加珍惜和尊重父母間的寶貴情感。

父母愛情觀後感的7篇 “父母愛與我——感悟家庭之幸福”

第1篇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是無數中國人心中最期待的節日之一,每逢春節,許多在外漂泊的遊子們都盼望着早日回家和親人一起共聚團圓。而春節也是舉國百姓、舉世華人祝福歡樂的日子,面對如此歡喜的日子,少不了和家人一起觀看春晚,期間和春晚主持人一起進行除夕倒計時,迎接新的一年的來臨。

説起春晚,每年都有許多精彩的節目,讓不少觀眾看了,難以忘懷。2020年的春晚和往年或許有點不一樣,更加地突出全民性、大眾性、聯歡性,使得全國人民可以一同享受歡樂,而這也是春晚節目的價值體現。央視春晚不僅是明星大腕的舞台,更是“平民”的,節目各具特色與精彩,表達當下人們對生活的期待與願望,除了唱歌跳舞這些節目,春晚裏最有趣的節目,當然要數小品,其中有幾個講述回家故事的小品,讓人看了內心油然而生感動之情,備受共鳴,感觸良多,故事展現出家人對子女在外漂泊無比思念的感情,也表現了家人對自己孩子的愛淋漓盡致,沒有絲毫的保留。

另外春晚節目裏還有許多值得觀眾朋友們看的節目,譬如精彩絕倫的歌舞、魔術、相聲還有獨唱等,面對大腕明星們的一展歌喉,相信不少電視機朋友們已經是沉醉其中,享受他們的天籟之音,甚是榮幸之至。

父母愛情觀後感的7篇 “父母愛與我——感悟家庭之幸福” 第2張

第2篇

每一年除夕夜,不管我在什麼地方,不管多少年歲的我在幹什麼,我都會坐在電視機前或者電腦前觀看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除夕夜看春晚,這是我個人20多年來養成的習慣,也是海內外很多華夏兒女的習慣吧。這一台春節晚會少説也會準備四五個月吧,匯聚了國內外很多藝人,寄託了國內外各族、各行業羣眾很多的希望。春晚總結過去的一年,展望未來的一年,還要貼合宣傳部門甚至更上層領導的喜好,也是不容易的。

2021年的春晚我當然也是端坐在電腦前(你是坐在電視機前吧)看直播,寸步不離屏幕前。4小時40分鐘左右的晚會結束了,我也可以靜下心來,熬夜趕寫這一篇文章,記述我對春晚的感受。之前好幾年的春晚我都沒有認真寫觀後感了,今年開始認真寫一下吧。

我最初是通過央視影音客户端看央視四套、一套直播的,我發現北京主會場的音響有問題,(其他分會場聲音很正常)或者説客户端信號傳送有問題,主持人説話我老是聽不到,只有現場觀眾掌聲和歌聲我才聽得到。怎麼回事呢?晚會開始有三四個節目我都沒有心思看了。我急死了!我就打開網頁看_網上轉播的央視一套信號,聲音又很清晰了。後來我又打開央視影音客户端,看安徽衞視轉播的信號,聲音又很正常,我就一直看到晚會結束。咋回事兒啊?我是真搞不懂!

今年春晚開場歌舞太亂,我真覺得亂!每一年央視春晚開場歌舞只是熱場而已,卻偏偏要請重量級嘉賓,比如今年請的是沙溢、閆妮……何必呢?開場節目就安安靜靜讓一個藝術團表演美麗、大方的舞蹈就夠了,能不能不要那麼多年老是十幾個人擠在一起唱歌啊?太鬧騰啊!尤其是今年的開場歌舞《春到福來》,閆妮等演唱者把無數的政治名詞唱出來,每一句詞兒的字數又很多,搞得我聽起來很像是這些演唱者都趕時間似的,歌曲聽起來就不舒服了。而且今年開場歌舞通篇都是宣教內容,滿是政治名詞,和以往任何一年的春節晚會開場歌舞比起來,都不一樣啊!這政治性太強了!希望明年春晚開場歌舞可以安安靜靜的,至少別太鬧騰,政治名詞不能説完全沒有,起碼也不要太多吧!2021年央視春晚是一個可愛的小孩子提着燈籠唱童謠,這樣的開場多好啊!不能重複當年哈文總導演的創意,那起碼可以考慮把少數民族題材節目放在第一個,讓少數民族的俊男美女打頭炮,那樣一定有不一樣的效果!春晚節目組應該知道,不能總讓少數民族節目淪為雞肋,不能總讓少數民族的節目往後排吧!

既然提到少數民族題材節目,2021年央視春晚第25個節目《在你偉大的懷抱裏》,緊接着它的呼倫貝爾分會場的三首歌,還有晚會倒數第二個節目——薩頂頂演唱的《吉祥吉祥》,都可以説是少數民族題材的歌舞節目,也是無數基層少數民族村民表演的節目吧。這麼説吧,今年春晚的少數民族題材歌舞節目很多,但是優點和缺點也是十分明顯的。

就拿《在你偉大的懷抱裏》來説吧,依然是和以往任何一年一樣,是少數民族民歌簡單的堆砌,其中包含的每一首歌曲表演的時間都太短暫!連我熟知的杜淳、蔣欣唱回族民歌,都好像就一分鐘多吧?這時間太短暫了!我覺得,多數人想欣賞的是少數民族羣眾認認真真地在三五分鐘時間內完整唱兩首民歌吧?中國的少數民族有55個,每一個少數民族都是無比的聰明,太能歌善舞了,他們心裏熟悉的民歌太多了,央視不是沒有米下鍋的啊!每一年春晚不都是從少數民族聚居區的農村挖掘很多鄉土氣息濃厚的羣眾上台表演嗎?效果很好啊!我覺得以後每一年選擇兩三個少數民族的民歌做代表,讓最基層的少數民族農民上台完整唱完他們的民歌代表作,這樣就可以了!我真不希望每一年都只是看到六七個少數民族的民歌擠在四五分鐘的時間裏趕場!央視可以讓蒙古族的斯琴格日樂上台完整唱一首《暖吉婭》,可以讓隨便哪個回族一線藝人獨唱“花兒與少年”,可以讓才旦卓瑪(只要她還走得動)等藏族藝人完整唱一首《北京的金山上》,可以讓金海心穿着朝鮮族傳統服裝唱完一首《紅太陽照邊疆》啊!讓少數民族藝人完整唱完一首屬於他們的民歌,行嗎?注意,唱這些民歌時候,希望節目組不要強行讓他們修改任何一句歌詞!歌詞難道有什麼句子刺激什麼派別的神經嗎?

?在你偉大的懷抱裏》這個節目是獻給少數民族的節目嗎?當然是!但是這個節目最讓我不能容忍的是,最後強行拔高節目思想高度,硬生生地將56個民族扯到社會主義建設,扯到團結在cpc周圍上來。拔高節目高度我不反對,但是少數民族節目不要這樣搞,儘量保持少數民族原汁原味比較好!以往少數民族節目可沒有今年這樣強行和國家形勢掛鈎的啊!特別是節目拔高高度那一段,一個穿蒙古族服飾的小帥哥忘我表演,我總覺得他是踩到電線了,渾身發抖,肢體語言幅度太大,過頭了。蒙古族裏帥哥猛男很多,但是像他那樣動作誇張地跳舞,我還真是第一次看到。不舒服!2021年7月我去希拉穆仁大草原時,我看到很多蒙古族年輕男女唱歌、騎馬,那感覺多自然!

今年春晚第2個節目《美麗中國走起來》我印象不深,沒有感覺。一是因為客户端聲道出現問題,我當時心煩意亂,沒有心思認真聽歌;二是因為參演這首歌的玖月奇蹟組合我太討厭了!從央視《星光大道》走出來的名人是有很多的,鳳凰傳奇唱紅了很多洗腦神曲,我從來沒有討厭過鳳凰傳奇,反而是越來越喜歡他們!唯獨玖月奇蹟,我是非常討厭,從看他們第一眼就討厭,發自內心不希望他們連續三四年霸佔春晚舞台!提到《星光大道》,幸好今年春晚沒有再出現那種基層農民為了上《星光大道》進行現場表演以及巴結主持人的小品了!那種小品我連續看了兩三年,一直覺得立意太淺,毫無創新,過分推薦央視自己的節目,顯得太野蠻。幸好今年春晚裏沒有這種給《星光大道》明目張膽打廣告的節目,希望以後也不要有了。你可以讓從《星光大道》走出來的藝人唱歌,但是不要直接拿出十幾二十分鐘的時間給《星光大道》打廣告。

今年春晚第3個節目是馮鞏表演的小品《快樂老爸》。謝天謝地,thankgodness,今年馮鞏終於沒有使用“情景相聲”、“相聲劇”這種不倫不類的名詞了!馮鞏離開牛羣、郭冬臨這些搭檔後,他每次表演的是小品,不是相聲啊!我還是很希望馮鞏幹回老本行,和牛羣搭檔説相聲,我相信,他們不會説得比現在的年輕相聲演員差。馮鞏今年的作品我也沒有太深刻印象,苦於當時聲道問題,我沒聽清楚他們台詞,我只看到畫面上徐帆像演話劇一樣,非常入戲,舉手投足之間就有大演員的範兒,而且還有青衣的味道!您還記得上海東方衞視曾經在很多年前播出過徐帆主演的電視劇《青衣》嗎?在那個電視劇裏,徐帆扮演的青衣為了唱戲犧牲了很多,她還有一句經典台詞,我永遠記得:“我要給天唱,給地唱,給我心中的觀眾唱!”那句台詞很感人,我也從此更加喜愛徐帆。相比之下,今年馮鞏真的差勁,他的台詞完全就是2021年網絡流行語的羅列,過時的流行語進行簡單的堆砌,這能讓人喜歡嗎?讓人反感!馮鞏就不能老老實實説老百姓的話嗎?一樣可以出笑料吧?

今年春晚裏歌功頌德、弘揚主旋律類型的歌曲不少,還都不好聽,沒有給人留下很深刻的音響,在這裏我就不想點評了,直接省略吧!

我要説下主持人的表現。今年北京主會場6個主持人的表現遠不如別的分會場那一對對主持人。我總感覺北京主會場的6個主持人有點亂,今年説台詞有些緊張。而在泉州、西安、廣州、呼倫貝爾分會場,主持人都挺熱情洋溢,挺放得開的,畢竟不是主會場,壓力小。主會場那6個主持人,撒貝寧、李思思、尼格買提,我是怎麼也喜歡不起來!自從他們第一次出現在春晚舞台上,我就沒有開心過,新老主持人交接棒偏偏交接到的是我討厭的那幾個新人身上!還不如請倪萍、趙忠祥直接出馬,起碼在夕陽紅的角度上討好老年觀眾啊!如果央視除了周濤、朱軍,沒有其他可以撐場面的主持人,那麼就請湖南電視台的謝娜、何炅、汪涵怎麼樣?請他們絕對有很好的收視效果,起碼湖南人和支持湖南衞視的觀眾一定會守候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啊!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央視春晚是請過好幾次港澳台乃至海外地區的華人主持人的,反正就是二三十年前央視請過不是自己單位內部職工的人主持春晚,為什麼現在21世紀不能更開放一些呢?董卿我是從未喜歡過,那幾個“年輕”的主持人我也沒有感覺,那乾脆從地方台選撥主持人吧!湖南台的那一批我説過了,一定有很多人支持;還有安徽台的周羣、江蘇台的周舟、北京台的徐春妮、台灣地區的吳宗憲和柳翰雅等等,那麼多優秀的地方台主持人,怎麼就不能去央視春晚主持呢?換點我不討厭的“新面孔”上位吧!

第3篇

週末閒來無事在電視上看了一集的《父母愛情》,本以為這種父輩年代的愛情故事,不會是自己喜歡的類型,沒想到卻深深被吸引。郭濤和梅婷主演的這部劇,平實接地氣的生活對白,讓我耳目一新。於是,上網搜來此劇,用了一週左右的時間看完此劇。期間被感動無數次,又哭又笑的。最後的20多集,幾乎是一氣呵成看完。故事結束了,卻還久久回味其中。

從50年代解放初期到21世紀,根紅苗正大字不識幾個的海軍軍官江德福和資本家大小姐安傑夫妻倆共同克服了出身的差異、文化程度的懸殊、生活環境的惡劣以及特殊時期的生存困境,撫養着五個孩子,共同走過了風風雨雨的幾十年…

革命軍人與資本家大小姐的婚姻,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必然要經受更多的磨難與考驗,也是一開始不被大家所看好的婚姻。江德福為了安傑,犧牲了本該有的平順的仕途晉升,從無怨言;並一次次地包容“事多”的安傑的小脾氣小性子;實屬難得。安傑,是一個喜歡讀名著、喝咖啡、看外國電影的資本家小姐,是個具有“文藝情懷”的浪漫女性。對於愛情和婚姻最初的憧憬,是希望找個有品位有格調的男人,可以一起暢談人生和理想。但為了哥哥嫂子及整個家庭的生存,從最開始的對“大好粗”江德福極其排斥,到慢慢地被他的用心、機智、幽默所打動。即使心裏仍有不甘,但是迫於現實的壓力,安傑最後還是選擇和江德福結婚了。

江德福對於安傑的愛情,是極其肯定和堅持的。為了和她結婚,即使剛開始組織上不批准,並施壓給他。但他仍然義無反顧地做好了“卸甲歸田”的心理準備。同在炮校學習的老丁問他,如果你為了她“卸甲歸田”了,她卻沒跟你一起回去,你怎麼辦。他説我對她好、我對這份愛情堅持,是我的選擇。即使最後她沒選擇和我在一起,那也是正常的,我也不會有埋怨。對待愛情如此執着並具有擔當的江德福,令安傑很感動,並決定接受他。江德福雖是一個“大老粗”,卻也是個有勇有謀的男人,他最後説服了“首長”批准了他的婚事。

婚姻之初,安傑對於江德福的感動及欣賞大過愛情。兩個人的磕磕絆絆、小打小鬧,都在最初的婚姻生活中磨合着。一開始都試圖去改造對方,江德福被安傑改造成“三洗丈夫”;安傑被江德福改造得在他戰友面前識大體、温柔賢惠;在被對方改造與自我堅持的博弈中互相融合,他們潛移默化地彼此影響。

五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安傑撫育大了五個孩子,從青島大都市再到隨夫來到一個小海島,生活習慣的改變,小資情懷逐漸湮沒在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中。她的付出是點點滴滴日積月累的。在幾十年的融合中,最後他越來越像個“資本家”,穿睡衣、戴洋帽;她越來越像個“農村老太太”,大嗓門、偶爾爆粗口、對兒女婚姻看法更現實。這就是愛的力量吧,在各自堅持與妥協的過程中,卻互相靠近。最後,你變成了我的樣子,我變成了你的樣子。

他們最喜歡的大女兒江亞菲最後嫁給了青梅竹馬的鄰居家兒子,一個離婚有子的海歸大學教授。為了這份感情也為了自己想要的幸福,亞菲心甘情願地決定不再要自己的孩子,不當後媽、給丈夫的兒子最完整的愛…

在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中,江德福和安傑的婚姻也經歷了一些小坎坷,但大體是幸運和平順的。也正是安傑的文化和見識、江德福的能力和智慧讓他們攜手共同度過了這些磨難。而江德華和老丁的婚姻、葛老師和王政委的婚姻,都多多少少存在着一定的缺憾,只有穩定平淡而沒有夫妻間的精神共鳴。而江德福和安傑的婚姻,從一開始的雙方差距懸殊,到慢慢靠近對方,最後都成了自己喜歡的人的樣子。生活的平順加之精神的相依相偎,才能達到幸福的最高境界吧。

郭濤、梅婷、劉琳等演員對這部劇的精彩演繹,不做作、不矯情貼近現實生活的真實對白,就像我們父母一樣的磕磕絆絆的吵吵鬧鬧。讓我們瞭解婚姻的平淡、瑣碎與真實。但正是這種平淡瑣碎,讓人更踏實,更能感受到幸福。對於愛情、親情、友情、鄰里同事情的細膩刻畫,從劇本到演員,都是一部難得的好劇。是適合父輩人看的電視劇,更適合我們這代人看。在浮躁的輕視感情的現今,靜心理解愛的真諦。

兩個人從有些喜歡走到一起,再到經歷幾十年的生活,從一開始的猶豫和不確定,到互相磨合與改造,再到最後的彼此融合、誰也離不開誰。經過時間和歲月沉澱的感情,才能稱之為“愛”吧!在這不斷付出與得到的過程中,“幸福”也油然而生。相互的付出與包容,是支撐這份“幸福”根深蒂固、不斷成長的養分吧。整部劇,堅信愛、敢於自我犧牲、持續包容和付出,都值得我們深深反思。是否我們對愛要求的太高了,又是否是我們都不敢深愛了,又是否是我們太計較愛的得失了…

第4篇

一直很喜歡這類解放期的父輩們的愛情故事,樸實真實温暖,我們沒有經歷艱苦歲月的年代,無法理解他們眼中的愛情,看完父母愛情,對那個年代的愛情很崇敬。

放在解放前,江德福和安傑(梅婷這對男女可真是八竿子夠不上關係的兩個人。他們一個是年輕有為、幹練果敢的海軍軍官,一個是從小養尊處優、嬌媚華貴的資本家小姐,解放前資本家是被打倒對象,被萬人唾棄的。但20世紀50年代的滄桑鉅變讓他們倆人走到了一起。江德福在舞會上結識美麗的安傑,雖然他冒冒失失,又是個目不識丁的大老粗,經過一番周折他們終於組建了成分不相匹配的小家庭。問題是不相匹配的何止是出身,還有各自的閲歷、學歷以及人生態度,在之後的歲月裏,他們打打鬧鬧,吵架拌嘴,儼然成了家庭常態。

安傑其實一開始是看不上江德福的,嫌棄他大老粗,但因為解放後資本家被打倒家庭沒落,需要江德福的軍人身份來幫助家裏,兩人從生活的習慣,認知,知識,教育(包括對孩子的教育),生活態度可以説經歷了大半輩子的磨合。

江德福受安傑影響改變了很多,安傑也在經歷生活後改變很多,從什麼都不會的大小姐到什麼都會,一生跟着江德福的步伐。喜歡安傑不論在怎樣的生活環境下,保持自己講究生活的態度,自尊心強不服輸的性格。

父母年代的愛情是平凡樸實偉大的,是最美的愛情。羨慕那種同甘共苦走完一生的愛情。向父母那個時代的愛情致敬。

第5篇

?父母愛情》是我少有看過n多遍的一部電視劇。是因對年代的親切感所致,是因這個非常濃厚的故事能打動我並與之共鳴的緣故吧!一集一集娓娓看過,每個角色都栩栩如生,好故事,好導演加好演員成就了什麼是相得益彰,珠聯璧合。記得當年因出演這部劇女主角的梅婷曾獲得金鷹大獎,然而,劇中男主人江德福(郭濤飾)人物的塑造更是有血有肉,可信度高。相信,凡看過此劇的尤其女性,一定會對女主人安傑(梅婷飾)嫁給江德福的幸福生活羨慕不已。我覺得江德福才是家庭幸福的軸心,他是一片天,一座山,一顆大樹。做為丈夫,父親,哥哥,女婿至以後的爺爺,姥爺的角色,他是優秀與出色的合體及男人中的榜樣。劇中的一句台詞:姐姐(安欣)對妹妹(安傑)説的:你能攤上這樣的好男人真是福氣啊!表面看似粗獷,樸實厚道的江德福,隨着劇情的縱深發展,這個從農村走出,經過戰爭洗禮過的男人之光輝被一步步顯現出來,對工作,領導,嬌妻,戰友,老家人,無知的妹妹,鄰居,對孩子們的幽默風趣。小處淡然,大處於疼愛之中有原則的把握,小事裝糊塗,大事穩準狠,身為軍人要職的江德福在處理家庭瑣事之間的角色轉換彰顯出了智慧,調動的遊刃有餘。江德福為了自己所愛的人,不惜被免職開除軍籍的危險,堅持不放棄自己最心愛的安傑。他用自己獨特耐心的方式,詮釋了寵愛妻子最佳最得當的舉措,堪稱完美,在劇情發展的過程中,不做作,不肉麻,節奏平穩,鏡頭使人親切舒服。男人只有立起來把握住自己,才會有後來家庭的強大支撐,我並不是説所有的男人‘都要成為劇中人物江德福江司令,畢竟是文藝創作,但這種創作的確做到了恰到好處。男人有男人的不易,但一定要不惰於省事偷懶,不放棄堅持。女人有女人的難處,也要懂得估量和認識自己。雖然有太多的家庭和愛情的紛繁難測,但有一點是很關鍵的:若男人是一片晴天,女人的嘴角定是上揚美麗的!若男人是一座山,女人一定站的很穩!若男人是一顆大樹,女人既成為依偎大樹的綠葉粗枝!真正站的住的幸福婚姻,取決定因素還是男人。反之,嘴上再怎樣吶喊着女人當自強要自立的口號,給人的感覺總顯得蒼白無力,不協調,更談不上完美!《父母愛情》江德福與安傑的故事稱得上最理想,令人難忘的一部最優秀的電視劇。

第6篇

媽媽要追劇,給母親找的一個電視劇,在豆瓣高分電視劇裏找到的。

劇挺長的,但是整部劇裏也有挺多搞笑的地方,和爸媽一起看的時候也是笑聲連連,還是挺適合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的。

女主很幸運找到了一個好男人,原本是看不上人家,嫌他土氣不講衞生,剛開始兩人在一起也總是吵架,但是後來在歲月的時光裏,兩個人互相欣賞互相喜歡,可能這才是愛情的細水長流。生活中有吵也有鬧,但是兩個人卻又彼此還要來面對日子。生活哪能沒有什麼波折呢,有波折兩個人一起面對,有快樂一起分享,這是愛情吧。

自己的爸媽也是有時候會因為事情拌嘴吵幾句,但是後來還是埋怨完對方還是繼續在一個飯桌吃飯,還是該有説有笑。

這個劇從兩個人青春20多歲開始生活,一直到快80的老年生活,快60年的生活漫漫歲月經歷,從青葱剛開始的生活,開始有了第一個孩子,去遠方工作,一起在小島上生活,有了第五個孩子,要適應孩子們一個個從家裏離開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經歷孩子們有了工作,兩個人退休老年生活。兩個人在一起的人生就是這樣吧。有很多瑣事有很多歡喜,這是最好的愛情吧,等你老了坐在沙發上給你織毛衣。

第7篇

2014央視開年大戲《父母愛情》開播之後收視迅速飄紅,第五天收視率便躥升至2.394%,位居收視榜首位,儘管該劇在春節期間熱播引發了“舉家追劇”的收視效應,但依然為央視一系列綜藝節目讓道,做出停播長達9天的犧牲。隨着2月17日該劇的迴歸,再次成為觀眾熱議的話題,從目前的期待度看,《父母愛情》必然會再次引發“閤家追劇”的熱潮。

從《有你才幸福》、《全家福》、《我們結婚吧》到《父母愛情》,央視的熱播劇主題明確,依舊鎖定“年代家庭情感劇”主流觀眾羣體,但因《父母愛情》12集中途停播,引發觀眾“劇荒”現象,則更是讓人多了一些反思,一是當下電視劇如何從綜藝節目中突圍,二是劇作如何贏得市場保持高收視。

對比央視去年熱播劇的收視數據不難發現,《父母愛情》從開播時的1.34到第十二集的2.31,一週之內數據上升明顯,較之央視去年同時段兩部收視冠亞軍作品《咱們結婚吧》和《有你才幸福》,該劇收視率有更穩定的提升,且積聚大量正面口碑和評論。對於觀眾而言,儘管這是一部年代劇卻有貼近當代觀眾的視點,或者是能引發共鳴觸動情感的電視劇。復播之後《父母愛情》還有32集,對於大量劇迷而言,好故事還在後面。而9天停播時間不但成功吸引更多觀眾關注,也剛好被動的構成一次飢餓營銷,極大提升觀眾的期待值,使其在“迴歸”之後,能迅速將觀眾聚攏在熒屏前。

通過“央視熱播劇前12集收視曲線圖”不難看出,《父母愛情》的收視趨勢依舊保持上升勢頭,此次重返熒屏,必然會再次引發收視率的一次“爆表”。

導演孔笙對於年代戲有着精準的把握,往往故事老舊卻風格鮮明,因而更能吸引觀眾。《父母愛情》則勝在視角開闊,從兒女的記憶出發,講述的卻是父母的愛情往事,沒有獻禮和致敬,因而樸實真摯,帶着一種好奇的探尋和充滿愉悦的追憶,讓故事從出發,就帶着以人為本的真誠和態度,讓一個軍人的魯直與機靈,文藝女青年的堅守與浪漫,在特殊的年代相遇,進而形成一種有着巨大懸殊的愛情的狀態,這是電視劇的感情基礎。更在大時代背景下,以這個小家庭為載體,抒寫幾代人的五十年風雨情路。解讀不同時代下的婚姻與兩性,更通過家庭中不同時代人之間的價值觀人生觀的變化,連記錄時代的變遷更迭。

也並不刻意美化和歌頌,從相親時的誤傷到後來調用資源對這一家人的幫助,這在當時尤為不易,讓這個“家庭成分”並不好的人,能夠在冰冷時代有繼續走下去的温暖。梅婷的浪漫來自理解和包容,這兩種品質對女性而言,極其難得,儘管吵吵鬧鬧一輩子,但堅持相守,也談了一輩子的戀愛,是為經典——愛情的浪漫不是人換的有多快,而是壞掉的感情得以修復重新生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