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讀後感3篇 "領略中華古典醫學精髓——讀《黃帝內經》有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2W

黃帝內經是中國古代醫學的經典之作,被譽為中華民族的醫學寶庫。藴含着豐富的醫學、哲學、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它強調生命與自然相互協調,提倡養生和治病的方法不僅與現代醫學理念相似,更有着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藴。讀完黃帝內經,我們或許能從中收穫更多的智慧和啟示。

黃帝內經讀後感3篇

第1篇

閲讀,是個自我沉澱、自我提升的過程。讀書月活動中,我有幸讀到《黃帝內經》一書,讓我在紛繁世界中得到了片刻寧靜,有了些許人生體會。

?黃帝內經》是一本生命之書,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黃帝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素問》重點論述了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治療原則以及鍼灸等內容。《靈樞》是《素問》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內容與之大體相同。除了論述臟腑功能、病因、病機之外,還重點闡述了經絡腧穴,針具、刺法及治療原則等。

?黃帝內經》把人的形體和精神看作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的統一整體,認為人的`形體病變可以影響精神,精神的狀況又可以影響形體的病變,同時人體又是與外界環境(自然、社會)緊密相連的。人體必須與外界環境取得平衡,按照自然界的變化來調節飲食起居和精神活動,前者為“形神合一”觀,後者則為“天人相應”觀,二者充分反映了《黃帝內經》中的“整體恆動觀”,是其所主張的兩個基本觀點。

?黃帝內經》是一部經典、深奧的中醫藥學著作,它不同於西醫書籍那樣將人體進行解剖、生理、病理等學科性細化,而是通過陰陽五行學説和天人合一理論構建了完整的中醫藥學體系。要説《黃帝內經》的特點,我第一個想到的詞就是“變化”。舉個例子,在《咳論篇》中的一個問題:肺之令人咳何也?而回答是: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從中,我認識到即使是一個症,也是無窮變化的,更何況治療方法呢?黃帝內經的思想很博大,能包容。在《異法方宜論篇》中説到,一病而治各不同,地勢使然也。東方之砭石,西方之毒藥,北方之灸焫,南方之九針,中央之導引按蹻,雑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也。

我只是愚笨初學者,尚能有所感悟,對於聖賢前人,當然更不在話下。仲師之傷寒,金元四大家之寒涼攻邪補土滋陰,明清之温病,都或多或少地借鑑了內經。一部經典,竟成就了一部部新的經典,真是蔚為壯觀。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開卷必有益,多讀書,讀有用書才能提高自己。希望大家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把書作為人生益友,始終走在學習的路上,樂此不疲。(李奕諾)

黃帝內經讀後感3篇

第2篇

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長期以來,他們承受的心理壓力比較大,我作為其中的一員,感同身受。由於長期的工作壓力,很多老師得了慢性病,比如頸椎病,失眠,咽炎,鼻炎等,雖求醫問藥,也只能是緩解了一時的症狀。平時,慢性病的折磨,苦不堪言。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電視節目中看了曲黎敏教授關於《皇帝內經》的`專題講座,她生動而又形象的講解把我帶領到《黃帝內經》這部奇書中來。以前我就知道有這本書,總以為自己不懂醫,會讀不懂,因此對它不感興趣。在曲黎敏教授的引領下,我認真閲讀了這本書,不禁被它的博大精深所折服。幾千年以來,它一直是炎黃子孫尋求健康養生祛病的法寶。《黃帝內經》養生祛病的智慧使我也受益匪淺。

?黃帝內經》基本上是採用對話的形式,記錄皇帝與岐伯等人的對話,以與岐伯的對話為主,基本上採用皇帝問,岐伯答的形式。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經典著作。

?黃帝內經》是一部養生寶典,《皇帝內經》中説: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治未亂。就是説上等的中醫不去治療已經得了的病,而是在沒有得病之前,就讓它不得病。這在當今社會,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情況下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黃帝內經》對我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調節情志也有很大的幫助,由於現在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人難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對人對事。《黃帝內經》就告訴我們要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要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從而使人少生病或不生病。有了好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工作。

?黃帝內經》要求人們要順應四時休養生息,而不好的生活習慣在我們周圍人的身上隨時能找到。比如,經常熬夜,暴飲暴食。而《黃帝內經》強調: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它表現在我們每個人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要求我們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形與神俱。只有做到了這些,並把它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變成一種生活習慣,我們才會健康長壽。

我從《黃帝內經》中得到不少啟發,也希望它能給我及我周圍的人的生活工作帶來更大的幫助。

第3篇

?黃帝內經》給我印象最深啟示最多的就是它的前幾篇,如《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生氣通天論》這幾篇論述都在養生的原則和總綱上做了精當的論述,其中一些理念極具現實意義,如“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夫陰陽者,天地之常道,術數者,保生之大倫,故修養必謹先之。這句話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個字,但其中藴含的養生之道確實可以讓人受益無窮的。

很早就聽過“天人合一”的理論,原來覺着很飄渺甚至有些故弄玄虛,在讀過《黃帝內經》之後發現,人體就是法效天地生成的,只有真的只有做到“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才能“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首先我覺得自己的作息習慣不僅沒有類天地之道,相反,還有悖天地之道,既然要“法於陰陽”那一定得做到日出我起,日落我息,但實際情況是晚上熬夜熬到好久才睡,上午很晚才起牀,這樣時間久了就會發現氣虛無力。我個人身體一向還是很好的,體質不錯,因此我一向不注重這些,認為這些離我還很遠,老了在養生也不遲,在讀完此書後我發現養生要從現在做起,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大到情志,小到作息習慣??在生活中我以前不注重自己情緒調節的,

另外現在正值春季,平時也沒注意什麼,在看過內經的《四氣調神大論》後,知道春天氣機是生髮,條達,舒暢的,因此內心也應該是這樣的。

另外,縱觀《黃帝內經》,它不是一時一家之作,融合了幾代人的心血,它是中醫學理論的奠基之作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同時它也作為一部國學經典流傳於世,該書巧妙運用以岐伯和黃帝等人的對話形式,使一些理念深入淺出,很精當的闡述了陰陽五行,四時氣候,五運六氣一些理念。

?黃帝內經》讀後,我的感受雖然沒有很深,但確實得到一些體會,我想這就是收穫吧,希望自己以後可以按照這些感受去生活,雖不能達到上古之人境界,但還是大有裨益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