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讀後感模板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7W

寫讀後感是將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文字的過程,讓我更加深入地思考書中的主題和意義,通過寫讀後感,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書中的人性和社會現象,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古詩,讀後感模板7篇,供大家參考。

古詩,讀後感模板7篇

古詩,讀後感篇1

上星期拜讀了這本,心中一絲明悟些許感觸,卻無法言表。與其説于丹的這本書是在給詩詞做詮釋,倒不如説她其實就是在寫詩。用詩一樣的語言來詮釋書中千古名句,無時不讓人感覺讀書是一種享受。書中從春風盎然,寫到秋雨惆悵;從明月思鄉,寫到斜陽感傷;從田園的愜意,寫到登臨的豪放;從撫劍的豪情,寫到把酒的放蕩。原來真的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無論是古人的詩詞還是于丹的文字,讀過之後讓人發現,原來詩詞居然離我們這麼近,年華有限,但是詩意無窮。

重温古詩詞,讓我又一次重新找回了詩意的人生,詩意的情懷。詩意如風潛於心。風起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劉邦那種:“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豪邁。

花開的時候我便會想起杜甫的那種“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的《江畔獨步尋花》的愜意。

雪紛的時候我也會想起柳宗元的那種“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寂寞。

月明的時候我更會想起,蘇軾那《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曠達。

風花雪月全入詩,春夏秋冬皆成詩。總之世間一草一木、萬事萬物都藴涵着詩意,人生處處都充滿了詩情。在我詩意的人生裏有着風花雪月的浪漫情懷,還有對悲歡離合迷惘傷懷,也有着對春夏秋冬眷戀緬懷。有着追求的無奈,執着的憂傷,適時地感動……所有的這一切其實都是人生這首長詩內容,韻味和意境。不管怎樣我都希望把它寫得內容豐富,情節動人,意境優美,韻律鏗鏘,合轍對仗。

我喜歡這詩意的人生,喜歡詩意的的幸福生活,喜歡詩意的風花雪月,喜歡詩意的悲歡離合,更喜歡詩意的男人和詩意的女人。詩意的人是一種浪漫豐富充實愉悦人,詩意的人是一種熱愛生活奮發向上的人。

詩意的男人是豁達超拔的男人,是灑脱奔放的男人,是真誠善良的男人,是豐富深刻的男人,是樂觀向上的男人。這樣的男人站起來如一道山偉岸不屈,頂天立地。躺下了如一條河淡定從容,淵源流長。

詩意的女人温柔善良的女人,是熱愛生活的女人,是健康快樂的女人,是優雅自信的女人。這樣的女人如綻放的鮮花恬美馥郁,如林間的清泉清澈純淨。她們猶如一道令人迷戀的風景靈性自然,含蓄純美,她們懂得愛和被愛。她們質地如蕙、心思如蘭,品位高雅,內涵豐富,時時散發着一種獨特的神奇魅力,猶如一首韻味十足的詩,讓人百讀不倦,回味無窮。

人生如詩,生命如詩,生活中處處都有詩。面對如詩如畫的生活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不活出一個詩的境界和詩的韻味出來的。面對詩意十足的世界,我們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首美麗雋永的詩篇,讓生命更詩意,使這個世界更詩化。

詩意的人生是對真、善、美的昇華,是對假、醜、惡的鞭撻。詩意的人生浪漫温馨的人生,是激揚向上的人生,是豐富多彩的人生!在詩意的人生裏想愛你就大膽的愛,有夢你就盡情的追,投入的活一次,瀟灑的走一回。讓這首人生的詩篇更加的精彩完美!

古詩,讀後感篇2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手機已經佔據了我們的生活,享受網絡世界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有事沒事兒掏出手機解鎖、看一眼、鎖屏,放進口袋,這一過程並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因為這已經變成習慣,潛意識裏的動作。喧囂的生活,繁忙的工作,讓人日趨浮躁;白天工作的充實,讓你沒有時間去思考其他,但是夜晚,我總在想,我要什麼?我想改變,但卻不知道從哪裏改變。

朗讀者開始火遍朋友圈的時候,我突然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機緣下看到了于丹教授的《重温最美古詩詞》,詩詞,那些高山流水、桃紅柳綠的景象,那些策馬揚鞭、激揚文字的情懷,讓我心生平靜。

于丹教授在書中説到:“詩歌教會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觀念,更重要的`是它教會了人們用泛神論的精神和自然融為一體,春則覺醒而歡悦,夏則在小憩中聆聽蟬的歡鳴,感懷時光的有形流逝,秋則悲悼落葉,冬則雪中尋詩。在這個意義上應該把詩歌稱做為中國人的宗教。”

我想,我們讀詩,在看到月亮時,不僅只會説“好大的月亮呀”,而是比如“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看到一羣鴨子不止會驚歎“哎呀,好大一羣鴨子”,而能“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我更希望在心浮氣躁之時,能體會陶淵明“心遠地自偏”的心境,在缺少動力時,能感受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場。

我想,詩意其實一直都在我們的心裏,只是生活的忙碌與心靈的疲憊使我們靈魂深處的那片柔軟沉睡。我們可以放慢腳步,去品味大自然的萬千意象,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去翻一翻充滿古人智慧與情懷的書,在詩詞中留住那個真實的自己,喚醒心中的詩意。

古詩,讀後感篇3

最近有幸拜讀了于丹寫的《最美古詩詞》這本書。對於于丹這個人,説實話並不是很熟悉,只是聽説過她曾在央視説《論語心得》。可是當我讀了她寫的這本書後,我對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與其説她是在説古詩詞,不如説她是在用古詩詞寫自己的詩。用詩一樣的語言來詮釋書中的千古名句,無時不讓人感覺讀書是一種享受。

記得自己曾經讀詩時,只是為了瞭解而瞭解,有時可能是為了應付考試,從來沒有這麼深入的去讀詩。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詩歌裏不知不覺的完成自己生命的成長。小的時候不懂什麼是鄉愁,但眼睛卻像月光一樣請清亮亮,跟着李白念“牀前明月光”,跟着孟浩然讀“春眠不覺曉”。長大以後,開始經歷初戀,耳邊響起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把我們的感情寄託在春蠶和蠟燭上。再長大些,有了工作的煩惱和生活的煩惱,於是想着放鬆,想着逃避這世間的一切,跟着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當我們步入中年,有了更多的心事,又會想起李後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終於到了老去的時候,面對這逝水流年,也許又像蔣捷説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古人最喜歡寫詩,寥寥幾個字卻能把包含作者的最深的感情。他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都寄託在詩裏,留給我們後人傳唱。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談到的意象。記得自己讀書時,最不喜歡也可以説是最討厭的就是作文課,不知道怎麼去寫,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把它寫得具體。老師説是因為我們觀察得不仔細,用的意象不足。讀了于丹的這本書,我才發現,原來古人的詩裏有提到很多的意象。

在古人的詩裏,最喜歡用“春秋”兩字來概括歷史,卻從來沒有管它叫“冬夏”。也許,在中國,特別是在中原文明發軔的黃河流域,相比於酷暑嚴冬,温暖的春、涼爽的秋,更適合於中國的詩情吧。比如問老家的年齡,會問“春秋幾何”;比如白居易《長恨歌》的名句“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其實有關於“春秋”的詩有很多很多,在這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不過要説對春天的描述,要説最細膩的還是李清照這位女詩人。在她少女時期曾寫過“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春與秋,生物的甦醒和衰殘,都在瞬間完成,來得那麼突然那麼劇烈,強化了人和風景相遇時猝不及防那一瞬間的感動,深深地激盪我們的內心。

其實,詩意就是我們心裏的花朵,不管年華怎樣老去,心中有春意春色,每個年華都可以詩意地綻放,如同年近七旬的白居易,以少年青春的心熱烈蓬勃地“憶江南”。

説起中國詩歌中的意象,如果讓我們只選取一個最典型的,我們一定會想起頭頂上的那一輪明月。

李太白問:“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蘇東坡曾經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追問,相比人生的短暫,江與月都是長久的、不變的,人與世界最初的相遇,發生在什麼情景之下?在這一輪中國的明月前,無論是張若虛,還是李白,無論是今人還是古人,中國人心中所有的珍惜,都被明亮地照射出來。

中國人之所以對月亮情有獨鍾,也許是因為月亮那種特殊的質感、獨到的美麗。它是柔和的,它是清澈的,它是圓潤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斷變化的。月亮的週期變化,是一種循環,隱喻着一種不死的精神。大家最常聽到的關於月亮的神話,就是“嫦娥奔月”——因為吃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飛到天上,居住在月宮;在月亮上有一棵婆娑的桂樹,吳剛一斧接一斧地砍着這棵樹,數砍而複合,合而復砍。所以,月亮代表着一種流轉循環的永恆與輪迴。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輪明月,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陰晴圓缺。明月照出了我們的離愁別恨,但歐陽修説得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人生多情,無關風月,風月只是轉移了我們的情思、我們的離恨,給了我們一份安頓,給了我們一種寄託。明月這個意象高懸在詩壇上空,中國人從古至今保持着對它的温柔的狂熱。

古詩,讀後感篇4

孟郊的《遊子吟》一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胃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支親切誠摯的母愛頌歌,藝術地“再現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

今天語文課上學了一首詩《遊子吟》,我深深地被這首詩所感動。

這首詩主要寫的是慈母的手在穿針引線,為即將出門的兒子縫補身上的衣服臨行時她縫了又縫,密密麻麻,結結實實,她是怕兒子遲遲不能歸來,在外鄉沒有人為他縫補。誰能説得清,小小的嫩草是怎樣報答春天陽光的恩情呢?(作者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將這首詩描寫出來,讓讀者清楚地明白詩中表達的內容和情感。^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媽媽,媽媽養育我長大,每天風雨無阻地送我上學、放學。媽媽好比是一支蠟燭,總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使我一直向前走;媽媽好比是明亮的太陽,總是温暖着我,讓我茁壯地成長。

我在一天天地長大,而媽媽卻在一天天地衰老。我累積的知識越來越多,而媽媽的記憶力卻越來越糟糕。我知道媽媽哺育我長大很辛苦,很疲勞。(作者由詩中深切的母愛而聯想到自己的媽媽,為了養育自己長大,不辭辛勞,天下所有的媽媽都是這麼偉大。〉 、

記得我小時候,上幼兒園是媽媽騎自行車送我去,在路上,我不小心把腳伸進車輪裏,絞到骨頭了,我非常疼,媽媽趕緊抱我去醫院。我大聲啼哭,大夫給我包紮傷口,媽媽看着我都急哭了,心疼壞了,心裏埋怨着:“真不該騎自行車。”自從經歷了這件事,媽媽就再也不騎自行車了,每天走着送我去幼兒園。

媽媽,如果沒有您,我也不會像現在一樣擁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如果沒有您,將來我也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如果沒有您,我也不會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材。母愛是多麼的偉大,我怎麼能報答呢?我以後要好好學習,來報答媽媽的養育之情。

古詩,讀後感篇5

在燦如星海的唐宋詞中,有一顆星星時時照亮着我。那是文天祥在臨死前吟成的一首千古絕唱——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千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説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一個響亮的名字,南宋末年傑出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處於元軍大舉南侵,南宋瀕臨滅亡的時期。為了救亡圖存,他積極組織和領導宋軍抗元。這首詩表現的正是文天祥被俘之後寧死不屈、正氣凜然的高尚節操。就是這“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句,表現了他堅強的愛國意志,成為我們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座右銘。每當我吟起《過零丁洋》,就覺得文天祥的一腔浩然正氣充溢於天地之間。

看文天祥的這首詩,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我的自白書》:我渴望自由,但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裏爬出?人人都渴望生命,生欲我所欲,義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可矣!又覺得國亡我不亡就是恥辱,我必須與邪惡鬥爭。這首詞告訴我歷史上宋元兩朝的盛衰,讓我更加地熱愛祖國,願為祖國效力,寧死不當亡國奴。

宋詞是回味無窮的,宋詞給我帶來無限的遐想。

古詩,讀後感篇6

在一個新的學期,我們班主任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好書,書名叫朵拉的古詩奇幻之旅,這本書又好看又有意思,其中有好多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現在,我就正式的給大家分享這本書。

作者簡介“姜秋月”作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國際註冊禮儀培訓師,20xx年被聘為前沿講座特約專家,20xx年被任命為中國家庭教育聯合會阜新親少年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著有優雅一生的33堂禮儀課完美女孩青春期手冊完美男孩青春期手冊我有超級自控力我能行我很棒等三十多種圖書,深愛讀者喜愛。其中完美女孩青春期手冊完美男孩青春期手冊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評為20xx年度優秀圖書獎,併入選20xx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書。曾在國內知名期刊上發表過學術文章多篇。

現在我為大家説我最喜歡的故事“粽子媽媽”朵拉和安迪來到一片竹林裏,聽到了一騙幽默的竹琴聲,一看,雲中君和土地老在説話,安迪聽到了,雲中君説土地老壞話,很生氣,就拿石頭打碎了酒罈,土地老生氣極了,把她們倆變成了粽子,被扔掉,又被一位農夫揀走,過了一天,安迪、朵拉和其他的.粽子被扔到了江裏,他們快要喘不過氣的時候,土地老的一張大漁網把他們救了上來,土地老又把他們變了回來,朵拉有感情的背了一遍“遊子吟”。

好了,就先分享到這裏,同學們,再見!

古詩,讀後感篇7

仰望天穹,由白到灰如千萬條流線交織,遙望山村,一串串腳印再延伸。頓時心中不免漾起一絲困惑,這腳印延至何方,通至何處呢?

漫步在茫茫白雪之上,踩者着印在雪地上的腳印,小心翼翼的去探詢究竟……

遠遠望去,白雪下身穿一身蓑衣的他是如此醒眼,一動不動的屹立在皚皚的白雪之上。枯竹製成的魚竿彎彎的垂在河面,花白的鬍鬚被肆虐的北風颳起,他究竟是誰?

一次又一次提起魚竿,一次又一拋下誘餌,可從始至終,直至他離開的那一刻,在我眼中,他沒有釣到一條魚,而當我滿懷疑惑的問起時,這位慈眉目善的老人卻信誓旦旦的説,他釣到了。

今天我終於明白過來,明白了他的言中言,他的情中情,在了無人煙的山村,這位老人獨自垂釣,難道他真的不知道嗎,此次他也許會空手而歸,一無所獲。然而不同的是,他這次垂釣並不僅僅是釣魚,而是釣‘情’。釣陋室主人劉禹錫的安貧樂道,釣愛蓮君子周敦頤的高風亮節,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的淡泊名利,釣深山隱士諸葛亮的悠然自得,在這個悄無聲息的世界裏,他用心去探索 、去追求,去釣所值他所釣的一切……

在茫茫的人海中,又有幾個人能看破紅塵、遠離世俗。我説人生就好比一個蛹,當你無法看透金錢和名利時,那麼你只能被圍在不見天日的蛹中,在一片黑暗中與他人做着生死較量,而當你看開後,這蛹將會自動褪脱,你則化蛹成蝶,你將在一片你無法想像的天地中享受這美好的人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