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關於橋的演講稿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5W

實用的演講稿是要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思考的,這也是引起聽眾共鳴的關鍵,不管我們寫什麼樣子的演講稿,都必須站在聽眾的角度思考演講稿的內容,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三年級關於橋的演講稿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三年級關於橋的演講稿6篇

三年級關於橋的演講稿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嚴冬在春風中消退,歲月在奮鬥中遠去,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清明時,又是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今天在這莊嚴的升旗儀式上,我們凝視着被烈士鮮血所染紅的國旗,思緒不覺又回到那段艱苦崢嶸的歲月:舊中國飽受戰爭的創傷和帝國主義的欺凌,人民受盡磨難和屈辱,那時帝國獨立統一和人民解放,甘灑一腔熱血。從不惜千金寶刀,貂裘換灑地堪豪的女俠秋瑾,到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的鄒容;從江姐到劉胡蘭;從黃繼光到董存瑞……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虐者進行着殊死的拼搏。你們倒下了,但千千萬萬“不願做奴力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着《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盡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鬥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勢,宣佈了蔣家王朝的滅亡,建起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正因為有個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他們的崇高,有了他們的奉獻,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如今香港、澳門已迴歸祖國,遼寧艦成功裝備我海軍,神州八號與天宮一號順利交匯對接,實現了中國人幾千年的飛天夢想,現在,科學技術和綜合國力正趕超先進發達國家水平。這些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將是獻給烈士麼最好的禮物,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不正是為了祖國的和平統一嗎?不正是為了祖國的繁榮與富強嗎?

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生活在一個和平,美好的環境裏,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們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才會更加努力去創造未來,創造美好生活,我們要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努力學習,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際,讓中華民族——這威武的東方巨龍在我們心中騰飛。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三年級關於橋的演講稿篇2

大家好,我是四年級的付瑞蘭,今天的午講有我來為大家主持!希望大家喜歡。

本月正直三月,三月,是春暖花開的日子;三月,是活力四射的季節;當我們一起走進春波盪漾的三月,豐富的節日撲面而來。3月5日,學雷鋒做好事喚起的是我們內心那股樂於助人的渴望。3月8日,婦女節特有的温馨氣息,拉近了我們與親人之間的距離,親情和理解變得彌足珍貴。而3月12日這天,我們還相會了另一個充滿綠色氣息的節日,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沒錯,就是植樹節。

説到植樹節,我們就不得不提起一位偉人,孫中山先生。孫中山先生幼年就對“樹藝牧畜”十分熱愛,在海外留學時,也經常利用假期回故鄉種植桑樹。1924年他在廣州演講《三民主義》時反覆強調:“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就是要造林植樹,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孫中山先生一生十分重視植樹造林。在1925年的3月12日這天,他在北京逝世,我們將這天定為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後代。

我們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愛樹、育樹”的傳統。愛白楊的挺拔,愛垂柳的柔美。愛松樹不屈的風骨。樹木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不僅可以美化環境,而且還能維護生態平衡。它們能夠調節、影響氣候,調節水的循環,增加土壤的淨水資源,保護水土,樹木能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使土壤不受風化。有了樹,我們才會有和諧美麗的大自然;有了樹,我們才有清爽、新鮮的空氣;有了樹,我們才會有高樓、房屋和鐵路。

同學們,雖然在植樹節中,我們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為這座城市增添一顆小樹苗,但是我們卻能用我們自己的力量為我們的校園綠化出一份自己的力。讓我們牢記,多走幾步,不穿越綠化帶,不踐踏綠地。我們同學可以爭做綠化宣傳員、環保衞士,身體力行去愛護我們校園中的一草一木,愛護我們生活環境中的一草一木。“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做綠化、美化環境的有心人。將來,我們的校園將更加美麗,我們的城市也將更加美麗!betterschool,better life.我們校園的明天將因為你們的共同努力而更加明媚燦爛!

今天的午講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收聽。

三年級關於橋的演講稿篇3

老師們、同學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的一句詩,講得是掃墓人對逝去的親人的牽掛。中國人是有情有義的,是不忘根本的。在春天百花盛開、萬象更新日子裏,我們懷念先祖,祭奠英烈,重温傳統,有着特殊的意義:我們知道我們的身上有歷史責任、民族寄託,我們要倍加珍惜現在,同心合力,奮發拼搏,創造一個讓先祖自豪、先烈告慰的世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在春秋時,趙國公子重耳因政治迫害流亡列國,最後在幾個忠心耿耿的老臣的幫助下,幾經艱難,才重回趙國,執掌政權,成為春秋五霸中最著名的一個,史稱晉文公。在這幾個最忠心耿耿的老臣中,貢獻最大的是介子推。但是介子推是一個非常高尚的人,一旦事業成功就退隱山林,和老母親過起了隱居生活。當時晉文公為報大恩,讓他的御林軍上山搜索,沒有找到。有人出了個主意,説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於是晉文公下令舉火燒山,不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也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非常後悔,但已沒有什麼辦法,哭拜安葬以後,發現介子推的脊樑堵着的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這就是清明兩字的來源,同學們,清明的含義是一位忠貞的老臣的寄託,清明的含義是志向高潔,清心明智。晉文公含着淚將血書藏入袖中,為了紀念介子推,他又下令把這座山命名為介山,並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告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寒食節即古代清明節。他還用這段燒焦的柳木,做了雙木屐,每天穿着,常常望着它歎道:悲哉足下。足下這個詞,現在是用來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稱,來源就在這裏。

同學們,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中國文字、中國語言、中國藝術、中國醫學、四大發明,等等,都是中國先祖留給我們的財富,最大的財富還是清明節、端午節等等節日裏,先祖先烈的事蹟裏包含的精神財富。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及敬老尊賢的倫理精神、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挑責任、自強不息、無私奉獻、與時俱進的精神永遠激勵我們奮力直前。現在我們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追憶民族英魂,無疑意義深遠。

同學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讓我們從追遠中獲取清明的力量,為國家好好努力。

謝謝!

三年級關於橋的演講稿篇4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讀書使我們視野開闊,讀書使我們情趣高雅,讀書使我們學會思考,讀書使我們的人生更加豐富與充實。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歌德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我酷愛讀書,生活中一有時間我就找書出來讀。我喜歡讀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這類書籍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和教高的藝術水準。比如>這部書中塑造了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如忠勇雙全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老奸巨滑的曹操……他們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了這些書,我們就能形象地知道真善美,假惡醜,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在得到陶冶的同時,我們還會明白什麼樣的文章才是真正出色的。我還喜歡讀一些名人傳記,領袖人物,愛國先賢和科學家的傳記。這些書向我們展現了他們的成長足跡,奮鬥的歷程和光輝歷程,表現他們高尚的情操和執着的追求。《海倫。凱勒傳》中海倫。凱勒的一生是一個奇蹟,一個前所未有的奇蹟。一個既看不見又聽不見的女子居然能取得如此驚人的成就。讀了這本傳記讓我更懂得珍惜自己的每一天,珍惜這寶貴的時間,學習海倫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這類書曾經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走向成功之路,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讀這些人物的傳記我們也彷彿在聆聽他們的教誨,接受他們的思想,這對我們的成長是非常有意義的,另外,我還喜歡讀一些科普類的書,這類書通俗易懂,生動有趣,既可以學到各方面的知識,又可以啟迪智慧,幫助我們插上幻想的翅膀,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祕。

社會在不斷進步,科技在迅速發展,我們應該通過讀書來闊大自己的知識面,以適應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讀的書越多,視野就越開闊,也就能增強自己的才幹。讀書有這麼多好處,我怎能不愛讀呢?

三年級關於橋的演講稿篇5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書中我們可以回憶歷史,從書中我們可以領略各地風情,從書中我們增長見識,從書中我們可以學習精神品質,從書的世界之中我們可以無限暢遊!

古人説:“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人不可不讀書,讀書可以使我們從文字中體會文學的博大精深。

然而,當今讀書的人卻日益減少。也有人稱,當今社會早已進入了讀圖時代。我多麼懷念過去人們在讀書室、圖書館中那份對書的渴求,經常為了讀本書而整天呆在圖書館中。

但是,隨着時代的遠去,科技的發展,“電子書”等高科技產品逐漸步入了人們的生活,也慢慢替代了書架上一本本帶着墨香的書。

我讀書大約是從五歲起的,從《唐詩三百首》到《三國演義》,從《格林童話》到《童年》,回首想想,我早已在書的海洋中暢遊了幾年。

當我讀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時,我學到了那份心繫國家的出色品質;當我讀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時,我品味出潔身自好是多麼重要!

讀書,帶給我的不僅是快樂,更多的是震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被這份勇敢所震撼;“麪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我被這份樂觀所震撼……

從甲骨文到今天的漢字,字體變了,不變的是古今人們的讀書興趣,從龜甲獸骨到紙,文字載體變了,不變的仍是人們內心中對讀書的渴望;從中文到英文,文字語言變了,不變的依然是人們對讀書的追求。人們已離不開讀書,讀書將永遠跟隨時代共進步。

雖然讀書時代的來臨對讀書造成了一定衝擊。但是讀書那份獨有的魅力,將永遠影響着每一代人!

展望未來,當我走在街上發現街上兩旁仍有一個個書攤,我或許會走上前拿起一本名著,再次細細品讀起來。回味四周,我會發現共同讀書的人仍舊很多。

讀書,帶給我快樂!讀書讓我的生活又增添一道文學風景線!

三年級關於橋的演講稿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小時候,我愛看書,是因為書中有五顏六色的圖片,漂亮極了;讀幼兒園的時候,我愛看書,是因為書中有稀奇古怪的故事,有趣極了;現在讀國小了,我依然酷愛看書,我一直在想:到底是書中的什麼緊緊地吸引了我?

有一次造句,我為了完成任務,三言兩語,草草了事,結果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後來,在老媽的指導下,我用上了語文課學到的有用的詞語,頓時使句子變得既生動又形象。從此,我懂得了:原來書中的優美的語言具有那麼大的魅力。

前不久的一次作文比賽,我用上了吃奶的勁兒,寫出了一篇自我感覺很不錯的文章,喜滋滋的拿去給媽媽看,結果她搖搖頭還是不滿意。她讓我把文章最精彩的一個片段放到開頭去寫,説起來奇怪,就是這麼一個簡簡單單的改變,卻使我的文章彷彿被注入了魔力,立即變得與眾不同了。於是,我明白了:原來書籍的魅力還是來自於它的巧妙構思。

以前,在學習上總有一種怕吃苦的思想,總希望不付出努力就能收穫好成績。可是,當我讀了《寶葫蘆的祕密》以後,小主人公王葆的遭遇深深的刺激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的道理。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了不勞而獲的想法,而是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我明白了:原來書籍最大的魅力來自於他所藴含的深刻道理。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書的吸引力是什麼?我更明白了,要讓書本作為我最忠心的朋友,陪伴我的終身。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名言,而我國著名的大詩人杜甫也曾寫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千古名句。可見讀書的重要性。多讀書,不僅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還能令我們的心靈得到淨化。

在我小時候,媽媽總是會給我買一些故事書,我也會拿着書一頁一頁地翻,也不管能不能看懂。再大一點的時候,我知道看書了便纏着媽媽給我買地攤上的小畫書,媽媽也經常給我買書。有時,媽媽給我錢去買零食,我也會去買那些“小人書”。長大了,我養成了讀書的習慣,科幻書、歷史書、地理書、文學書,全都列在我的書單之中,我十分愛看書,走路看時看,吃飯時看,坐車時看,就連上廁所時,我也不放過這一分一秒,抓緊時間看書。

一次,我正在一邊走路一邊聚精會神地看《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正看得精彩,突然,我撞到了什麼東西,我頭也不抬地道歉到:“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説完,邊頭也不回地走了。走了幾步,我突然發現剛才有些不對勁兒,回頭一看,那有什麼人啊,只是撞到了一棵樹。書,似乎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有閲讀的生活才是精彩的。”我們一定要多讀書啊,我愛讀書!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高爾基説:“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感覺這句話非常有道理。於是,我就下定決心要好好地讀書。

媽媽回來了,叫我拿一雙拖鞋,我沒有聽見,又叫我端一杯水,我一身沒吱。媽媽還以為我在寫作業,就沒打擾我。媽媽在卧室放包, 一走進來,看見地上還有些灰塵,就説:“劉卉,這就是你掃的地嗎?”我靈機一動,説:“你沒聽説莎士比亞的話嗎?”“什麼話呀?”媽媽好奇地問。“‘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唄!”我理直氣壯地説,“沒看見嗎?我正在吸收營養呢!”媽媽聽了笑着説:“那吸收了多少營養了?中午飯就別吃了吧!”

哎呀!終於看完了!我捶捶腰,伸伸胳膊,看了看鐘表,這才恍然大悟,説:“哎呀!作業還沒寫完呢!”媽媽笑着指着我的額頭説:“書呆子!”

同學們,你們説,看書看得入神而忘記寫作業時好還是壞呢?嘿嘿,當然啦,我覺得嘛,還是先寫作業,再痛痛快快地閲讀課外書為好!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一個愛閲讀的小姑娘,因為書能給我知識,更能帶給我無窮的樂趣,幫助我健康成長。

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有好書相伴。桌上攤開的是書,牀頭擺着的是書,到了週末及寒暑假就到圖書館借書、看書,每天心裏惦記着的還是書!每到夜晚,我都會津津有味地讀起書來,看到快樂的片段,我的嘴角總會漾起微笑;看到憂傷的片段,我的眼淚又情不自禁地湧出眼眶。當媽媽説:“不要看了,明天還要上學,快上牀睡覺吧。”我只好戀戀不捨地放下了書,有好幾次我都摟着書睡覺。

隨着年齡增長,我喜歡的書也在變化。我現在讀五年級了,把目光投向了那久遠的歷史長河,於是,開始關注文化學者于丹解讀為人處事哲理的《論語心得》,易中天教授講述冷酷的漢武帝,歷史學家王立羣解讀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皇帝”自居的封建帝王《秦始皇》。

讀書給我帶來許多榮耀和驚喜。記得有一次,我給小夥伴講《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的故事,小夥伴吃驚地望着我問:“你真厲害,你怎麼知道這麼多?”“是書告訴我的。”我自豪地回答。在一次語文課上,老師講完蘇軾的生平,問大家:“誰還知道有關李白的知識?”同學們都啞然了,只有我高高地舉起手,給大家講了李白名字的由來。同學們都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我自豪極了。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更愛讀書了。

隨着市圖書館的開館,那裏的少兒圖書應有盡有,我閲讀量無形中增加,對讀書也有所感悟:讀書就像我們平時做運動一樣,既放鬆了身心,又啟迪了心智,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就在我與它心與心的接觸時,我已經展開了一對智慧羽翼的翅膀,在忘我的書海中飛翔。

每當我的同學談論課外書時,我就會説:“我看過許多書,裏面講的是小木偶的故事、白雪公主的故事、小紅帽的故事。 ……”同學們總是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不過有的時候,他們談論一些課外書時,我默默地心想:我還要再多看幾本書呀!讀書的感覺真好!

我有的時候,媽媽帶我去商場時,我就會跑去圖書角看幾本課外書,我看完了,媽媽的東西也買完了,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回家了。我感覺到我的知識越積越多了。

有一次我們奧語班開展知識競賽,老師神祕地問:“最早是誰發明了電燈?”我信心十足地説:“是愛迪生。”老師高興地又問:“孔子的老師是誰?”這下可把全班同學難住了,(我例外)有的目瞪口呆,有的冥思苦想。我略加思索地站起來,自豪地説:“老子。”老師又興奮地問:“是哪個朝代有了芭蕾舞?”同樣其他同學還是目瞪口呆。 我胸有成竹地説:“清朝。”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我都對答入流,老師讚賞地説:“你的知識真淵博呀!從哪學到了那麼多知識?”我自豪地説:“書。”

在我成長過程中,味道會隨着歲月的風沖淡,但一縷温柔的書香久久在袖中縈繞,不用嗅,就沁人心脾。讀書的感覺真好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