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才事蹟心得體會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W

  王繼才事蹟心得體會

不負人民的重託,不忘初心,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通過我們的努力為地方經濟的建設和發展貢獻青年人的力量,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書寫無悔青春。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王繼才事蹟心得體會資料,提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王繼才事蹟心得體會

王繼才事蹟心得體會一

看完20年《感動中國》,給我最深的就是三個字“責任感”。不管是“為科學而生、為事業而生、為理想而生”的生物學家鍾揚,“你退後,讓我來”的掃雷戰士杜富國,“耐得清貧,守得心靈的高貴”的離退休幹部馬旭,“責任和生命連在一起”的機長劉傳健,“人在郵件在”的郵送員其美多吉,“孤島的守護者”王繼才、王仕花,“扶貧必須精準,不落一人一戶”的扶貧幹部張渠偉,“挑起山鄉未來”的80後校長張玉滾,“一切為了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的中科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程開甲,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責任”二字發出的光芒,不管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或者身處什麼崗位,我們都應該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在奮鬥中釋放激情、追逐夢想。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幹部,要深知自己肩上擔負的歷史重任,更應該保持“責任感”時刻“線上”,不應該區分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把為人民服務踐行到實際行動中去。

要學習鍾揚身上強烈的使命感和家國情懷;要學習杜富國敢於衝上一線的拼搏精神;要學習馬旭翻身不忘本,老了依然做貢獻的品格;要學習王繼才、王仕花夫婦用堅守書寫無怨無悔的忠誠;要學習張渠偉,把貧困人民當家人對待,用自己的擔當之心點亮鄉親們奔向富裕的路;要學習張玉滾,即使條件艱苦仍然堅持平凡事業,為孩子的未來默默堅守;要學習程開甲,為了民族的未來傾注全部心血與才智。

改革開放xx年,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感動於先輩作出的努力和貢獻,而我們青年幹部,作為新時代的追夢人,應當主動挑起重擔,保持“責任感”時刻“線上”,延續他們的力量和精神,不負人民的重託,不忘初心,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通過我們的努力為地方經濟的建設和發展貢獻青年人的力量,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書寫無悔青春。

王繼才事蹟心得體會二

20年2月18日,大家心心念唸的《感動中國》如期而至,又會有哪些能擔當、有作為的人從芸芸眾生之中脫穎而出呢?

伴隨著陣陣掌聲、滴滴熱淚,這十位20年的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逐步揭曉:綻放在高山礫石的藏波羅花鐘揚、為人民掃除雷患,為戰友血染雷場的杜富國、赤手空拳勇鬥歹徒,身中五刀不退縮的退伍老兵呂保民、軍中的“居里夫人”馬旭、完成“史詩級”備降的英雄機長、雲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守島32年,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只要能摘帽,失明也心甘的張渠偉、守望鄉村教育,一干十七年的張玉滾、人生價值在於奉獻的程開甲。

在這十位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王繼才、王仕花夫婦了。

每天國旗同太陽一起在開山島上升起後,王繼才夫妻倆便會開始一天裡的第一次巡島,他們來到哨所觀察室內,用望遠鏡掃視海面,看有無過往船隻,看島上的自動風力測風儀、測量儀是否正常。

“島東邊是硯臺石,西邊有大獅、小獅二礁和船山。這上面的4個燈塔也是老王當初建議設立的。老王說,有了燈塔就可以保障過往漁船的行駛安全。”妻子王仕花指著海面上的4座燈塔說,有了這幾處燈塔,路過的漁民心裡就踏實。

登上燈塔,四處遠望,怪石嶙峋,才感受到小島的陡峭。“這段路很陡,離海又近,千萬注意腳下。”走在後山的臺階上,瘦弱的王仕花攥著記者的手,怕記者摔倒。

不知有多少個雨大風急的日子,在這段狹窄陡峭的山道上,王繼才也是這樣牽著王仕花的手一路巡邏;不知有多少個寒冬的冷夜,一根揹包帶繫著一前一後兩個人在倔強地前行。

同樣的巡島場景晚上7點再次出現,不同的是,夫妻倆的手裡多了一個手電筒。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夫妻倆就要記錄當天的守島日誌。一摞摞的巡查日誌被王仕花裝在大麻袋裡,拿出來,帶著一股動人的厚重鋪滿了整個桌子。

日誌上一筆筆字跡,正是王繼才生命中的一個個刻度,寫盡了忠誠、責任和堅守。沿著一級級石階巡邏、瞭望,順著王繼才留下的印記一路走下來。這條路,他們走了32年。一年四季,日復一日,一日兩次,沒人要求,沒人監督,他們從風華正茂走到了鬢髮花白……

如何銘記一份32年的堅守?不論是家國大愛還是至親相處,我想黃海邊防的哨所會記得,開山島上的五星紅旗會記得,王繼才用腳步堅守過的每一寸土地會記得……

因為,祖國不會忘記每一個平凡堅守背後的邊防人!

王繼才事蹟心得體會三

“感動中國”節目如約而至,這批入選“感動中國”的人物,同往年一樣,儘管他們崗位不同、經歷不同、事蹟不同,但他們的精神深深敲擊著人們的心靈。他們身上呈現出的忠誠、敬業、擔當、奉獻、大愛等優秀品質,樹立了一座座豐碑。

愛國奉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激勵人們奮進新時代的光輝旗幟。愛國是崇高的,也是具體的,體現在一世一生中,落實在一言一行裡。“感動中國”人物中“兩彈一星”功勳程開甲,放棄國外優厚條件,為開創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成為中國指揮核試驗次數最多的科學家。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鍾揚,援藏20年,不僅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為國家種質庫收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而且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把愛國之情化作不懈奮鬥的動力,以報國之志書寫新時代的華美篇章,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絡在一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添磚加瓦。

職業孕育事業,事業高於職業,只有把職業當事業來對待,才會激發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始終保持熱情、充滿感情、懷有激情。“感動中國”人物中守島衛國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32年如一日,堅持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在雪線郵路上工作了20年,行駛里程相當於繞赤道35圈,從未發生一次責任事故,圓滿完成了每一次郵運任務; 堅守三尺講臺的鄉村教師張玉滾,大學畢業後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從教,一干就是20年,把青春奉獻給大山裡的孩子們。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始終把職業當成一種事業,把辛苦當成一種幸福,把愛崗敬業當成一種責任擔當,盡職盡責,實幹苦幹,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篇章。

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急關頭豁得出來,是一種擔當本色,也是一種責任自覺,體現出一種為黨分憂、為國解難、為民幫困的境界。“感動中國”人物中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鬥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他們當國家利益和群眾生命財產受到損害的緊要關頭,都是不顧個人安危,英勇無畏,不畏艱險,勇挑重擔,衝鋒在前,毫不猶豫地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竭盡全力維護和捍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面對大事難事勇於負責、敢於擔當,面對艱難險阻不屈不撓、敢於鬥爭,做到平常時候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迎難而上、生死關頭勇往直前,以實際行動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當先鋒、打頭陣、做標兵。

奮進新時代、踏上新徵程、展示新作為,要從“感動中國”人物身上去汲取精神的營養、激發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努力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奮力奔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更大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