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和克的教學反思參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4W

教學反思是對以往教學的回顧分析,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具有針對性,編寫教學反思可以提升教師的自我指導能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千克和克的教學反思參考8篇,感謝您的參閱。

千克和克的教學反思參考8篇

千克和克的教學反思篇1

一、在實踐中感知

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所列舉的例子都是學生經常能接觸到或看到的。師生共同努力,準備了充分的教具、學具和實物,調動多種感官協作學習。學生進行了估一估、掂一掂、稱一稱、比一比、說一說等活動,感受物體的輕重。學生親身經歷了1克、幾克和1千克、幾千克的實際質量,這種感受不是教師講解、灌輸得來的,而是學生親身體驗到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以“做”的方式而不僅僅是“聽和說”的方式介入學習活動。他們不僅理解了“克”“千克”的正確含義,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發現、認識、理解數學的一般方法,培養了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

二、在體驗中建構

體驗是由身體活動和直接經驗而產生的感情和意識,體驗讓學習進入生命領域。因為有了體驗,知識的學習已不再僅僅侷限於認知與理性範疇,它已擴充套件到情感、生命和人格等領域,從而使學習過程不再僅僅是知識增長的過程,而且是身心、人格健全和發展的過程。數學學習的體驗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一個突出特徵。

傳統教學中認識質量單位,重點一般都是放在單位的換算上,教學中往往採用講授記憶的方法,學生只要記住幾個常用的質量單位,並能正確地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就算完成教學任務了。這樣的教學往往出現學生學完質量單位後,還會鬧出這樣的笑話:一個西瓜重3克,一個雞蛋重50千克,王老師的體重是60克……這反映了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的嚴重脫節。《克和千克的認識》的教學重點確立在“1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確立上,既重視數學事實,又重視數學經驗。所以在“克的認識”中,我反覆讓學生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物體的質量,感受它們的質量,豐富學生的數學體驗。這種感受、體驗不但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也是將來“學會生存”必備的本領。“克”“千克”的概念在學生頭腦中的建立,學生經過眼晴觀察、耳朵傾聽、腦子思考、嘴巴表達、雙手操作,心靈感悟,即用自己身體親身經歷、體驗後逐步形成的,它必將沉澱到學生的內心深處。

千克和克的教學反思篇2

克與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雖然學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間接地接觸過,但它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為此,本節課重點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過程,本節課主要是從常見的生活場景中引發學生髮現物體的質量與生活聯絡密切。同時注重學生對概念的自主構建。讓學生在充分的經歷、體驗探索中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把“千克”與“克”這兩個質量單位放在一起進行教學,並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認知和構建,形成清晰的概念。事實證明,學生只要對其中一個質量單位掌握了,那麼另一個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

在建立1克的概念時,讓學生掂一掂一粒花生米約重1克,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並例舉了生活中許多大約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對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時,我把內容分層細化,讓學生親手掂一掂500克、兩個500克(1000克)的具體物品。通過掂一掂、比一比、說一說系列活動,充分感受500克、兩個500克(1000克)的實際重量。再利用盤秤驗證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讓學生在動手體驗中,準確建立概念。

學生們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如果僅僅停留在“1粒花生米約重1克”、“兩袋鹽重1千克”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有機地把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物品的質量建立聯絡,把抽象的質量單位更形象具體化。我讓學生將自己熟悉的書包、數學書、鉛筆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稱一稱驗證估計的是否正確。學生通過這些操作,對克與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

所以,本節課教學時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聯絡生活貼近生活,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從而縮短了生活與教材內容之間的距離,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從而也使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地獲取了所學新知識。

千克和克的教學反思篇3

在學校“求實杯”的比賽中,我執教了一節《克與千克》,聽了

領導評課後,感覺到自己很茫然,對新教材的編排有些困惑,通過這一節課與參與新課程的教師共勉,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1、深深地感覺到教師不是鐵路警察,不是隻管這個階段的知識教學,在質量的概念上,充分地反映了教師應該有更廣博的知識結構,也許我們不需要全部都講給學生聽,但是我們只有掌握了充分深刻的知識,才能更好地為自己的教學服務。同時,我也感到,如果在課前能多查閱一些資料,自己就能避免一些教學錯誤的出現。

2、自己正在實踐的是課改教材,這節課的備課過程讓我感到教材給與我們教師實踐的空間很廣泛,然而我卻感覺到自己越來越不會上課了。教研員老師特別強調,現在備課如何才是一節好課,最重要的一個標準是看對學生是否產生了實效。我覺得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對自己學生的學習情況瞭解得特別清楚,能不被學生的某些假象所迷惑。教材提供的教學素材,只有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備出來的才是一節好課。教師怎樣才能瞭解自己的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我想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還是挺不容易的。

3、這節課的目的就是要給予學生有關“克和千克”的準確認識,可是在授課是我沒有通過實際的`工具測量給學生這個準確地認識,是非常錯誤的地方。今後再授課時,教師要準備一架天平、一臺秤,通過教師的實驗讓學生認識到“克和千克”。學生手裡至少有一個彈簧秤,在測量一千克時,讓學生通過測量“米、水、沙子”等密度不同的物體,讓學生感覺到“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體積沒有關係。然後可以再讓學生顧及“一千克蘋果大約有多少個時”準備大小不同的蘋果,讓學生對於“克與千克”和“物體的質量”有更全面地瞭解和認識。

4、對於這類需要學生進行學具操作的課程內容,教師平時一定要對學生操作學具時的基本要求貫徹始終,否則,學生在不該操作的時候玩學具,不僅學具不能幫學生學習的目的,反而成了學生學習的障礙。

5、教師的教學語言要規範,不能過於隨便,尤其是在概念的建立和幾何課程時,教師在備課時,我認為像自己這樣的年輕教師一定要仔細考慮自己的每句話,給學生一個正確的概念和清楚的表達。

千克和克的教學反思篇4

?克和千克》是學生接觸的兩個新的單位名稱。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應做到:

1、力求遵循知識發展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了知識的探究、實踐的全過程,從而形成與發展,體驗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樂趣,並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引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望,促進思維的發展。

2 、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傳統的教學中,知識形成的過程是由教師講的。教師的講授代替了學生的操作與思維,學生無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地給學生提供了“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建構知識。儘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充分的通過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說一說、稱一稱的實踐活動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從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認識。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學會使用觀察、比較的方法,發現和提出問題,並對問題進行猜想、嘗試和驗證,在對資訊進行分析、歸納、推理、論證的基礎上,使學生獲得新知,從而具備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課堂中設計“開放型”的教學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全方位參與創造了條件;同時也能更好地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啟迪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

3、指導學生回顧學習歷程,發現一些規律或研究成果,同時,課外延伸,回家調查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質量。讓學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場,學會估計物體質量或看標註,把研究成果以學習日記形式進行交流,這樣加深對克、千克的認識,還有助於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樂趣。

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孩子接受知識必須是一個過程,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必須經歷的過程,而不能由老師來代替。本節課由於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實踐,還算比較順利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在頭腦中已初步建立了質量單位的概念,同時他們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數學知識與生活問題的密切結合。

千克和克的教學反思篇5

本節課是屬於《量的計量》的範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質量進行量化把握的手段和方法,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對輕、重的概念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並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輕重,但是如何進行量化比較?對於學生來說還是難點,因此,本節課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等活動,時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學生初步瞭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做單位的稱,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之間的關係,會以此為標準估量物體的質量,同時體會學習質量單位的必要性,並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如下:成功的地方:首先將學生置於與學習新知相關的生活情境中,將這種生活經驗變成數學資源,讓學生自然地實現由生活到數學的轉化。比如: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題圖,或在課前讓學生進行相關的收集工作,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的素材去認識克和千克的不同作用,使課內、課外互補,以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其次:在教學中,設計各種有效活動,讓學生具體感知1克、1千克的物品實際有多重,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質量概念。如:我設計了讓學生掂一掂、稱一稱、找一找等活動,讓學生掂2分硬幣、一根香菸、幾粒黃豆等來感受1克有多重,這樣不僅有身體的感受,還有對物品數量的感受,對1克的質量感受就更生動了,很好的落實了教學目標。 不足的地方及對策:克和千克的認識對於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教學時應時時把估算的教學貫穿始終,使學生在估算的過程中不斷體會、理解,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加強估算教學。

千克和克的教學反思篇6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000克=1千克,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有關物體質量的知識,學生並不陌生,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感性經驗。所以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已有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上,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實現有機統一、協調發展。

1、強化數學與現實的密切聯絡

課前請學生調查市場上物品的質量,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秤。讓學

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發展數學。課後請學生在家裡用手掂一掂家裡的一些物品,然後看看上面寫的質量是多少。

2、突出體驗在學習中的意義

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領悟。本課為了讓學生建立一定的

數感,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讓學生課前拿來2分錢的硬幣和1千克的物品,在課堂上用手掂一掂,並找一找身邊1克重的物品,學生找到了許多,如筆頭、小橡皮等,並利用了橡皮、直尺、2分錢和硬幣做成了小天平自己檢驗。再掂一掂一個蘋果等自己帶的物品的重量,然後再稱一稱。又讓學生自己從書包裡拿1千克的書本。然後,拎一拎自己的書包大約有多重,發現學生基本有了質量的概念。

3、儘可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在充分的實踐活動中親身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

學生已經學習長度單位米、分米、釐米等,對長度單位的認識具有直觀性、形象性,而對重量單位克、千克的感知,則較為抽象,在生活上接觸也少,因此在教學中應加強實踐操作,自主探究,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學會使用觀察、比較的方法,發現和提出問題,並對問題進行猜想、嘗試並驗證,在對資訊進行分析、歸納、推理、論證的基礎上,使學生獲得新知,從而具備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課堂中設計“開放型”的教學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全方位參與創造了條件;同時也能更好地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啟迪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

4、指導學生回顧學習歷程

發現一些規律或研究成果,同時,課外延伸,回家調查研究“成長中的我”和自己能拎多重的物體,讓學生自由組合,在校園、家中、商店、或菜場,學會估計物體重量或看標註,把研究成果以學習日記形式進行交流,這樣加深對克、千克的認識,還有助於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樂趣。我課後進行總結與反思,找學生進行個別訪談,瞭解學生參與研究後的感受,為後階段指導學生探究和實踐提供經驗。

不足之處:這樣的教學,只是讓學生在填寫質量單位時有個支點,會與掂過物品的實際重量來作比較,然後選擇用克或是千克作單位,從而幫助學生會選擇適當的單位進行填空,如果要讓學生直接估計出這種物品有多重,對於部分學生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我想僅靠課堂上學得一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引導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能多觀察,估一估,掂一掂,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孩子接受知識必須是一個過程,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必須經歷的過程,而不能由老師來代替。

千克和克的教學反思篇7

1、為了讓學生能比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這部分知識,並能在生活中運用,課前,讓學生深入社會生活到商店、市場、超市等一些場所調查採集關於“克和千克”方面的資訊。通過實踐,學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標有質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還知道了輕的東西是用克來做單位的,重的東西是用千克來作單位的。所以在課的一開始,我就從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出發“關於克和千克你已經知道了哪些知識”,讓學生回憶熟悉的生活情景,從而抓住數學教材中新知識的切入點。

2、在建立1克的概念時,讓學生掂一掂一個2分的硬幣,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並例舉了生活中許多大約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對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時,我把內容分層細化,讓學生親手掂一掂100克、500克、兩個500克(1000克)的具體物品。通過掂一掂、比一比、稱一稱、說一說的系列活動,充分感受100克、500克、兩個500克(1000克)的實際重量。再利用檯秤驗證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讓學生在動手體驗中,準確建立概念。

3、指導學生回顧學習歷程,發現一些規律或研究成果,同時,課外延伸,回家調查研究“成長中的我”和自己能拎多重的物體,讓學生自由組合,在校園、家中、商店、或菜場,學會估計物體重量或看標註,把研究成果以學習日記形式進行交流,這樣加深對克、千克的認識,還有助於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樂趣。我課後進行總結與反思,找學生進行個別訪談,瞭解學生參與研究後的感受,為後階段指導學生探究和實踐提供經驗。

教學經驗告訴我:孩子接受知識必須是一個過程,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必須經歷的過程,而不能由老師來代替。

千克和克的教學反思篇8

教學中首要的難度來自學生的心理特點,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物體的關注,往往先關注物體的大小、長短甚至顏色等表面性的特徵,而對於重量的本質性的關注則較少,有的也相對較為間接。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克”、“千克”這兩個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戰性。一是因為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克”、“千克”的接觸比較少,二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重量關注和經歷輕重的體驗比較少,三是“克”這個單位比較小,學生更是很少有對這個重量單位的感受與體驗。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力求體現以下二個方面:1、在比較一定的情境中喚起學生對物體重量的關注;2、通過操作、實踐活動讓學生去感悟和體驗,初步建立“克”與“千克”的概念,同時培養學生估量的方法和意識。

因此,教學設計中關於教學目標的定位為: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重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並溝通克與千克的聯絡,知道1000克=1千克,並知道它們的區別。2、在建立重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方法和意識。

一:

審視這節課的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注重學生對概念的自主建構,讓學生充分地經歷、體驗、探索中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新教材中把“千克”與“克”這兩個重量單位放在一起進行教學,是充分地利用學生對“克”、“千克”基本上是一張白紙的情況下,將這兩個重量單位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認識和建構,來完成概念的形成。事實

證明

,學生只要對其中的某一個重量單位掌握了,那麼另個一個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因此,整個教學環節,從1克到十幾克、幾十克、幾百克,最後到1000克,將克與千克緊密地聯絡在一起,將克與千克作為一個整體在重量體系中加以構建,這樣就可能使概念教學較為豐富與深入。

二: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掂一掂2分硬幣的質量,說說感受,初步感知1克是一個很輕的單位,人們是幾乎感覺不到的。之後,我讓學生找一找桌上約重1克的物品,交流估量的方法以培養他們的估計能力,再揭示學生找到的物品都約重1克,為豐富克的感知,讓學生感知10克要幾個硬幣,20、50克呢?並讓小組6、8個同學合起來掂掂,20克,50克、100克有多重?在此充分感知的情況下再讓學生估量蘋果與鹽的重量,在估量過程中又注重估量方法的優化。可惜在估量確定出蘋果重量之後,忘卻了讓學生感知200克的重量。在教學1千克的時候,我請學生猜一千克米和一千克廢紙哪個重,哪個輕,由於兩者體積相差比較大,學生很好的認識了千克,知道比較物品的輕重要看質量而不是體積。最後我請學生比較了1克與1千克的不同,他們明顯感受到1克比1千克輕得多,這為他們今後在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理解克與千克之間的關係。通過各種練習強化認識克與千克。

三:

在教學完千克後,因為時間關係,遺憾地沒讓學生感受幾十千克有多重。另一個值得反思之處就是在迴歸課本的整理知識的環節中,該思考適當的引導學生整理、回顧知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