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4K

教案是老師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事先編寫的文字材料,教案的制定是為了讓我們的教學效果達到最佳,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人生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閱。

人生教案7篇

人生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人的一生是個美麗的過程,通過談話、觀賞課件幫助幼兒樹立自己美好、遠大的理想。

2教育幼兒珍惜生命,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重點:

感知人生是一個美麗的過程,幫助幼兒樹立自己美好的理想。

活動準備:

製作課件、畫紙、油畫棒活動過程:

一、觀看短片播放短片,教師講解:

⒈教師:動畫片講述的是誰的故事呢?(小種子)教師:它又學小鴨子又學小猴子是為了幹什麼呢?(尋找自己的理想)⒉小種子通過不懈的努力,最後找到了嗎?還長成了花,給人們帶來美的感受,它很開心的笑了。在它尋找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學習它的什麼精神呢?請小朋友們帶著這個問題再欣賞一遍:應該勇於去尋找自己的理想,做一個堆社會有用的人。

二、播放幻燈片:

出示一系列"美麗人生"的圖片,幼兒邊聽音樂邊欣賞,如:生日照,結婚照等。

引導幼兒感受人生的美好,要珍惜生命才能享受這個美麗的過程。

三、播放幻燈片:

請幼兒欣賞教師的"美麗人生"。

老師也有我的美麗人生,小朋友願意和我一起分享嗎?教師邊播放幻燈片邊講解:

⒈最後由:"而今後老師還會有很長的時間,還要去學習,繼續去實現自己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理想。"引出:小朋友們,你們以後會是什麼樣?你們有美好的理想嗎?

⒉集體討論。

⒊請個別幼兒講述。

四、給幼兒分組:

把自己的理想在畫紙上表現出來。畫完了,如果願意,可以講給身邊的老師聽。

教學反思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通過為幼兒創設寬鬆自由的探索空間、真實的情景體境,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使幼兒在自由、開放的環境中建構新的知識經驗。而教師堅持做一個“熱情而積極的鼓勵者、支持者,有效而審慎的引導者”,根據幼兒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勢利導給予啟發幫助,使幼兒在自由的環境中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整個活動以情激趣,以情激學,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充分發揮了師生互動作用,使幼兒在真實的情感體驗中學習,變被動為主動,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人生教案篇2

學習目標

1.在朗讀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讀水平。

2.揣摩《白兔和月亮》語言的精美和《落難的王子》構思的奇妙。

3.學習從寓言的關鍵情節切入,探究並簡要概括寓意,培養髮散思維的能力。

4.體會寓意,培養對財富和不幸的審美心態和堅韌意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瞭解寓言的特點。

2.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難點:體會寓言的寓意,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學習過程

一、基礎知識

1.瞭解寓言的基本常識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人以生活的啟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簡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題多是藉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作常常運用誇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外國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臘的《伊索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2.給加點的字注音、解釋劃線的詞語。

嬉戲()風韻()厄()運泯滅()

險象迭()生稟告()心曠神怡()

審美:得失之患:

二、理解探究

1.學習《白兔和月亮》思考白兔得到月亮前與得到月亮後賞月時心態有什麼不同?注意找關鍵詞

2.《白兔和月亮》這則寓言主題詞是“得失之患”,在情節發展中有兩處轉折,請學生加以概括。白兔從她前後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什麼道理?

3.學習《落難的王子》思考:王子落難前性格怎樣?王子落難後性格怎樣?從那句話中可以看出?王子的性格為什麼會發生上述變化?這種變化說明了什麼?

4.《白兔和月亮》、《落難的王子》這兩則寓言的寓意是什麼?

三、合作釋疑

1.比較閱讀《白兔和月亮》和《落難的王子》探討寫法。兩篇課文在表現主題、安排情節、表現手法、語言運用等方面,有什麼異同?

2.深入研讀課文《白兔和月亮》,從課文中摘錄認為優美的語句加以體會。

3.讀《落難的王子》研究寓言情節構思的巧妙。

四、課內精讀

閱讀《白兔和月亮》思考下列問題:

(1)從文中找出運用了比喻、擬人修辭方法的句子各一個。

比喻:

擬人:

(2)第四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賞月”與第一段的哪些語句相照應?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後,為什麼會有得失之患?

(4)為什麼不編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五、拓展延伸

閱讀《塞翁失馬》讀過這兩段文字,你有什麼感想?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敵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直譯譯文:

靠近邊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長推測吉凶掌握術數的人。他的馬無緣無故逃跑到胡人住地。人們都(為此)來寬慰他。那老人卻說:“這怎麼就不會是一種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匹失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那老人又說:“這怎麼就不能是一種災禍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愛好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斷大腿。人們都前來慰問他。那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變為一件福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健壯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戰。邊塞附近的人,死亡的佔了十分之九。這個人惟獨因為腿瘸的緣故免於征戰,父子倆一同保全了性命。

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略

二、理解探究

1.“無憂無慮”“心曠神怡”“各具風韻”“閒適”“牢牢盯著”“緊張不安”“心痛如割”“險象迭生”“得失之患”

2.這則寓言有兩處轉折。諸神之王宣佈月亮歸屬於白兔,是一個轉折。此前,白兔是心曠神怡地賞月;此後,卻緊張不安心痛如割。最後白兔請求諸神之王撤銷決定,是又一個轉折。前一個轉折,前後構成鮮明的對比;後一個轉折,給人留下一個啟迪。

白兔從她前後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道理:擁有巨大的財富並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令她緊張不安,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所以,她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主動放棄了對月亮的所有權。

3.學習《落難的王子》思考:

脆弱堅強起來

原因:一是他經歷了厄運,二是他沒有被厄運所嚇倒,挺了過來。)

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4.《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擁有與自己能力不相稱的巨大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落難的王子》的寓意是: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三、合作釋疑

1.(1)在主題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後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後的狀態。

(2)在情節上,都表現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為壞事;《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於當事者的思想觀念。)

(3)在表現手法上,都採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徵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

(4)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為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徵)。而《白兔和月亮》在敘事的基礎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

2.如:用詞精當的語句“有一隻白兔獨具審美的慧心”“在她的眼裡,月的陰晴圓缺無不各具風韻”,“從前的閒適心情一掃而光了,腦中只繃著一個念頭”。對稱的語句“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雲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他便心痛如割,彷彿遭了搶劫”。

3.讀《落難的王子》研討寓言情節構思的巧妙。

(1)這則寓言要說的意思是,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為此作者擬定了一個王子的形象,請問文中是怎樣極寫他的脆弱的?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是一個極端脆弱的人:“每當左右向他稟告天災人禍的訊息,他就流著眼淚嘆息道:‘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通過王子對別人災難的嘆息極寫他的脆弱。

(2)落難王子的厄運,如國破家亡、又當奴隸,又成殘廢,行乞度日極為凶險,作者意在用落難王子之口,說出厄運使人堅強的道理。

(3)寓言構思奇妙,用第一人稱,“我”是落難王子的同時代人,親眼見過王子,還有一段對話,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親身見聞,增強故事的可信度和說服力。

(4)“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覆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邊響起,重複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尋味。厄運一旦落到自己頭上怎麼辦?有王子的經歷在前,這樣的故事又好像是在不斷重複,對人很有啟發。

四、課內精讀

閱讀《白兔和月亮》並思考下列問題:

(1)略

(2)明確:每天夜晚,她都來到林中草地,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

(3)明確:用原句回答,見課文第四段。

(4)明確:因為白兔擁有青草,天空擁有月亮都不是非分之財,而白兔雖有賞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實在不配擁有月亮,所以會如此緊張不安。雖是諸神之王的賞賜,也是非分之財,擁有非分之財,必然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這樣才能表現寓意。

五、拓展延伸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要坦然面對生活。

人生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讀會寫“窖、泯、厄、稟告、皎潔、風韻”等字詞。

2.理解、積累“審美、閒適、慧心、落難、心曠神怡、得失之患、險象迭生”等詞語。

3.瞭解寓言的特點,準確理解、概括寓意。

能力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讀水平。

2.揣摩《白兔和月亮》語言的精美和《落難的王子》構思的奇妙。

3.學習從寓言的關鍵情節切入,探究寓意,並簡要概括,培養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

德育目標

體會寓意,培養應對財富和不幸的審美心態和堅韌意志。

●教學重點

誦讀;抓住關鍵情節,揣摩寓意,並聯系生活體驗進一步加深對寓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的理解。

●教學難點

理解《白兔和月亮》對人類的諷刺意味和《落難的王子》的奇妙構思。

●教學方法

1.朗讀法。作為文學體裁之一的寓言故事,內容大多涉及人生道理,帶有勸喻或諷刺意味,《白兔和月亮》主題詞是“得失之患”,《落難的王子》的感悟是厄運能使性格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通過反覆誦讀,感知寓言故事情節,體會寓意的表達。

2.自讀與點撥結合法。所選寓言兩則,故事精短,構思奇妙且含意雋永。運用合作研討解決閱讀理解中的疑難問題,準確把握寓意。

3.延伸積累法。蒐集整理有關厄運的名言警句,培養戰勝困難的堅韌意志。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及示範朗讀磁帶、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師生共同研讀《白兔和月亮》,準確理解故事的寓意和語言的精美。指導學生自讀《落難的王子》,揣摩奇妙的構思。把兩則寓言連貫起來思考,體會得失相依的哲理美。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擁有權勢或財富是好事,卻可能生出得失之患,成為一種負擔,一種痛苦,失去樂趣;遭遇厄運是壞事,卻可以鍛鍊人的意志,頑強地挑戰命運的不公,如失聰的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而奏響磅礴的鋼琴曲。怎樣面對財富和不幸呢?閱讀周國平的《人生寓言》將會給我們很多的啟示。(板書文題、作者)

設計(二)

英國哲人培根說過“幸運並非沒有恐懼和煩惱;厄運也決非沒有安慰和希望”。一隻先前心曠神怡地賞月的白兔,一旦擁有了月亮卻緊張不安心痛如割,一位先前極為脆弱的王子,遭遇凶險的厄運卻能勇敢地承受不被打倒。周國平的《人生寓言》將為我們闡解如何去應對幸運和厄運這人生的兩大難題。

二、資料助讀

1.寓??

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素材起源於民間傳說。西方文學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臘的《伊索寓言》等。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莊子》《韓非子》等著作中。

2.周國平,1945年7月生於上海。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78年入學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系,先後獲哲學碩士、博士學位;1981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至今。其散文長於用文學的形式談哲學,諸如生命的意義、死亡、性與愛、自我、靈魂與超越等,虔誠探索現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視觀照心靈的歷程與磨難,寓哲理於常情中,深入淺出,平易之中多見理趣。

三、師生共同研讀《白兔和月亮》

1.教師範讀,學生標示生字詞並疏解。

投影顯示:

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慧心:原是佛教用語,指能夠領悟佛理的心,今泛指智慧。

風韻:優美的姿態神情。

險象迭生:(dié)

金窖(jiào)

泯(mǐn):滅,喪失。

落難:遭遇災難,陷入困難。

厄運(è):不幸的命運。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個人利益的憂慮心情。

閒適:清閒安逸。

2.學生自由誦讀,整體感知。

思考:這則寓言主題詞是“得失之患”,在情節發展中有兩處轉折,請學生加以概括。白兔從她前後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什麼道理?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這則寓言有兩處轉折。諸神之王宣佈月亮歸屬於白兔,是一個轉折。此前,白兔是心曠神怡地賞月;此後,卻緊張不安心痛如割。最後白兔請求諸神之王撤銷決定,是又一個轉折。前一個轉折,前後構成鮮明的對比,後一個轉折給人留下一個啟迪。

白兔從她前後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道理,擁有巨大的財富並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令她緊張不安,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所以她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放棄對月亮的所有權。

3.學生深入研讀課文,從中摘錄認為優美的語句加以體會。

如:用詞精當的語句“有一隻白兔獨具審美的慧心”“在她的眼裡,月的陰晴圓缺無不各具風韻”,“從前的閒適心情一掃而光了,腦中只繃著一個念頭”。對稱的語句“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雲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彷彿遭了搶劫”。

請學生仿照課文中的句式,完成下列填空,使其成為合情合理的完整句子。

多媒體顯示:

(1)__________________獨具審美的慧心。

(2)__________________皎潔的月色。

(3)__________________無憂無慮的嬉戲。

(4)_______________心曠神怡地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不愧是_______________的行家。

(6)__________________各具風韻。

(7)__________________舉世無雙。

(8)__________________一掃而光。

(9)__________________閒適的心情。

(10)__________________烏雲蔽月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心痛如割。

(12)__________________險象迭生。

4.按學習小組合作探究。聯絡生活體驗、討論:

(1)“和人類不同的是,我們的主人公畢竟慧心未泯,她終於去拜見諸神之王,請示他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寓言中這樣提到人類,含有什麼意味?

(2)有人認為,這則寓言的寓意是,與其擁有,不如沒有。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請說出理由。

(3)比較“白兔和月亮”“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三種構想透露出的寓意是否相同。

(4)白兔得到了月亮後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裡?

學生交流,教師明確:

(1)句子的意思說人類的慧心已泯。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擁有月亮並非好事,所以放棄了所有權。人類慧心已泯,總以為擁有就是幸福,是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既得利益的。可見,這話對人類有諷刺意味。

(2)要充分理解寓言的內容,準確把握作者寄寓的思想內涵。寓言講的是白兔擁有月亮,固然是諸神之王慷慨賜予,但是她實在不配擁有,因此不能泰然擁有,這就是說,不配擁有而擁有,就會生出得失之患,這種“得”,並非一般的“得”。寓言告訴我們,如果某種擁有,帶來的是無窮的得失之患,使人緊張不安,那還不如沒有,寓言並非鼓吹一無所有的意思。

(3)這則寓言的主題詞是“得失之患”,講的是白兔擁有月亮,兩者處於兩種不同的關係,決定了白兔的不同心態,而白兔之於青草、天空之於月亮,則可以泰然擁有,不會如此緊張不安,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所以三種構想透露出的寓意是不同的。

(4)說“必然”顯絕對化,當然是不對的,但是,從歷史上看,從實際情況看,應該說是很容易,乃至極容易產生得失之患。說的是白兔,而不是別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類的,得失之患更容易產生。有無得失之患,關鍵是有沒有能力保衛財富,不怕別人搶去偷去,就沒有得失之患。

5.學生跟錄音輕讀,體會寓言含意的雋永。

四、指導學生自讀《落難的王子》

1.聽讀錄音,學生交流閱讀體會。

2.學生自由誦讀,讀出語氣和感情。

思考:這篇寓言講的是應該如何對待苦難的道理,作者假設了一個極端的例子。落難王子的人生感悟是什麼?這則寓言的寓意是否可以概括為“只有遭遇厄運才能堅強起來”?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落難王子的人生感悟是“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

說“才能”意味著只有遭遇厄運,才能戰勝脆弱,別無他法了,這個規律不能成立。寓言的內容不是說,為了堅強起來必須尋找厄運,而是說,既然厄運落到頭上,那也不必倒下,應該頑強地挑戰命運。厄運是壞事,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厄運可以使人堅強起來。

3.學生合作研討寓言情節構思的巧妙。

(1)這則寓言要說的意思是,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為此作者擬定了一個王子的形象,請問文中是怎樣極寫他的脆弱的?

(2)寓言為什麼把落難王子的遭遇編造得如此凶險?

(3)為什麼寫“我”親眼見過王子,還跟他交談過?

(4)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反覆三遍的作用是什麼?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1)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是一個極端脆弱的人:“每當左右向他稟告天災人禍的訊息,他就流著眼淚嘆息道:‘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通過王子對別人災難的嘆息極寫他的脆弱。

(2)落難王子的厄運,如國破家亡、又當奴隸,又成殘廢,行乞度日極為凶險,作者意在用落難王子之口,說出厄運使人堅強的道理。

(3)寓言構思奇妙,用第一人稱,“我”是落難王子的同時代人,親眼見過王子,還有一段對話,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親身見聞,增強故事的可信度和說服力。

(4)“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覆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

人生教案篇4

第一課 客觀實際與人生選擇

【教學目標】

1.認知:使學生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理解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是進行人生選擇、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態度觀念:培養學生正視現實,自強不息,尊重規律,腳踏實地的人生態度與觀念。

3.運用:培養學生運用本課知識把握客觀規律,判明客觀實際,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人生選擇的基本能力。

【教學重點】

1.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觀點和方法。

2.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人生道路。

【教學難點】

1.物質世界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2.人生髮展的現實性與可能性。

【教學方法】

討論法、案例分析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教學。

【課時安排】

2學時。

【教學過程】

選擇正確的道路,永遠比跑得快更重要。選擇就是給自己定位,選擇就是給自己尋找前進的方向,選擇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選擇就是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裡釣魚,選對池塘才能釣大魚,在錯誤的地方垂釣,肯定釣不到想要的魚。

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薩特說過一句富於哲理的話:人有選擇的自由,但是沒有不選擇的自由。這位大師的話道出了這樣一個真理:人生處處有選擇。

選擇是什麼?選擇就是給自己定位,選擇就是給自己尋找前進的方向,選擇就是把握自己的命運,選擇就是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選擇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動力。

只有選擇,人生才有主題;只有選擇,人生的坎坷才會被踏平;只有選擇,人生才能衝破世俗的藩籬;只有選擇,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華彩樂章。 通過短文讓學生了解人生必須要選擇,並思考選擇的依據是什麼!

運用教材第2頁中“小趙從事農機維修成功”的事例,讓學生討論分析,匯入本課的學習,引入客觀實際的教學內容。

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公元前638年11月七年級,宋楚兩軍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宋軍的數量小於楚軍,處於劣勢。但是宋軍佔據了河邊的有利地形,在楚人還沒渡完河的時候,宋軍已經列陣完畢。公子目夷建議說:“彼眾我寡,我軍獲勝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現在楚軍還沒有完全渡過泓水,我們發動截擊,完全有把握扭轉劣勢。”宋襄公不聽,他認為截擊正在渡河的對手是不道德的,於是就約束全軍不得出擊。待楚軍渡過泓水、正在慌忙列陣的時候,公子目夷又建議道:“我們趁敵人還沒有列陣完畢,掩殺過去,還有希望獲勝。”宋襄公又拒絕說:“要等敵人列陣完畢,我軍才能出戰。”

很快,楚軍排列完畢,嚴陣以待,宋襄公這時候才下令對楚軍發動全線進攻。他自己親自駕著兵車,車上飄揚著“尊王攘夷”的大旗,殺向楚國的中軍。一場大戰下來,宋軍慘敗,宋襄公精銳的中軍全軍覆沒。宋襄公本人也在亂軍中被砍傷了屁股,虧得公子目夷和公孫固等人拼死搭救才逃回商丘。

宋國在泓水之戰中損失慘重,國勢從此一蹶不振。就連齊孝公也趁火打劫,藉口宋國沒有參加由陳國發起的頌揚齊桓公的盟會,起兵伐宋。宋國開始淪為大國的附庸,在楚國、晉國等大國之間艱難搖擺以求生存。

宋襄公的霸國夢自此徹底終結了。而他本人也因這次戰爭的傷勢而去世了。 通過這個故事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宋襄公會失敗?引導學生得出客觀實際的含義,以及一切從實際出發的重要性。通過引導得出下列三個結論。

1.把客觀實際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做到主觀符合客觀。

2.從實際出發,就要探尋和把握客觀事物的內在規律,做到實事求是。 運用教材第3頁中“張仲景診病”一例,強調客觀事物具有內在規律性。 運用教材第4頁中“存奶請客”一例,強調違反客觀規律的後果。

3.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做好各項工作和處理好人生問題的基本要求。

二、客觀實際是人生選擇的前提和基??

一隻禿鷹飛過王宮,看見王宮中的一隻黃鶯十分受到國王的寵愛,於是就問黃鶯:“你是怎麼得到國王寵愛的?”

黃鶯回答說:“我到王宮後,唱歌十分動聽,國王非常喜歡聽我唱歌,就經常拿珍珠來打扮我。”

禿鷹聽了,心中很是羨慕,它想:“我也應該學學黃鶯,這樣說不定國王也會喜歡上我的。”於是它就飛到國王睡覺的地方,開始叫起來。正好國王在睡覺,聽了禿鷹的叫聲,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屬下去看看是怎麼回事。屬下稟報說是禿鷹在叫。國王感到十分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

禿鷹抓來,並命令拔光禿鷹的羽毛。

禿鷹渾身疼痛、滿是傷痕地回到鳥群中,它惱羞成怒,到處對別的鳥兒說:“這都是黃鶯害的,我一定要報仇!”

通過這個故事,要求學生思考禿鷹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再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得出以下結論。

1.正確進行人生選擇,走好人生路,也要從客觀實際出發。

2.人生實際既包括物件的實際,也包括人自身條件的實際。

3.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實際。

一位先哲詢問古羅馬的兩面門神:“請問尊神,你為什麼一個頭長著兩副面

孔?”“為的是一面察看過去,記取歷史的教訓;一面展望未來,給人們以美好的憧憬。”門神說。

“可是,您為什麼不注視最有意義的現在呢?”先哲問道。

“現在……”門神啞然了。

“要知道,”先哲說道:“過去是現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繼續。您既然無視現在,對那逝去者即使瞭如指掌,對未來者縱然明察秋毫,又意義何在?” “嗚嗚……”門神聽到此,忍不住抽泣起來。

原來,正是由於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沒有看守住羅馬的城池,被敵人攻陷了,於是,人們遺棄了它……

以此故事,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過去、現在和未來。

三、人生選擇的多樣性和可能性

近代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和科學家萊布尼茲有一天同國王談論哲學。萊布尼茲說世界上沒有兩個彼此完全相同的東西。國王不信,馬上命人在花園裡找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結果總是被萊布尼茲挑出它們之間的差別。其實何止是樹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會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孿生兄弟,也有差異。有一位作家說過:“世上沒有兩粒相同的沙子,沒有兩隻相同的蒼蠅,沒有兩雙相同的手掌,沒有兩個相同的鼻子。”這個作家這樣說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現象,形形色色、千差萬別、千姿百態。萊布尼茲對國王說世界上沒有兩個彼此完全相同的東西后,他又繼續說世界上沒有兩個彼此完全不同的東西。國王又不信,馬上命人在花園裡找兩片完全不同的樹葉。結果總被萊布尼茲指出它們之間相同的地方。這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現象居然千差萬別,但又具有物質統一性。

以此故事引導學生認識物質世界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的概念。

1. 物質世界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為人生選擇提供了多種可能性。

使用教材中的“名人名言”引導學生理解人生髮展的現實性與可能性。

2.人生髮展的現實性與可能性。使用教材第9頁中“殘奧冠軍侯斌”一例,引導學生思考。總結出總有一條適合你的人生路。

3.總有一條適合你的人生路。

四、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人生道路

23歲的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的一名導遊員。文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鄉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家境貧寒,為供弟妹讀書,她做出了不少犧牲。2000年,成績優秀的花枝中專畢業後,在浙江的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打工3年裡,花枝沒回家過過年,她把省下的錢,全部寄給了家裡。平時出遊在外,文花枝考慮最多的總是遊客。她說:“作為導遊,得為遊客著想!”一次,一位遊客發現文花枝在解說時直冒冷汗,問她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她說沒事兒。遊客很心疼,要她坐下來休息一下,但她硬是堅持帶遊客將所有的景點參觀完後,才癱坐在車裡。

2005年8月28日,22歲的文花枝率團旅遊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嚴重骨折的情況下,她對前來施救的救援人員說:“我是導遊,請先救遊客。”直到最後一名遊客被送上救護車,文花枝才同意接受施救。因錯過了最佳救治時機,文花枝最終左腿高位截肢。

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文花枝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什麼樣的人生能實現自我的價值?從而得出下列的幾個要點。

1.做力所能及的選擇,使自己的選擇符合自己的主觀條件。

2.適應時代潮流,使自己的選擇適應社會環境和時代的需要。

3.抓住選擇的機遇,主動選擇,把握自己的命運。

組織學生進行選擇實踐與評價:要求學生寫出希望自己將來第一份工作應該具備的五個條件,並排列順序。然後對這些條件進行逐項刪除並排序。最後剩下的一個條件,往往是學生心目中最重要的,也是真正需要的條件。最後對這個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其是否符合客觀實際。

引導學生完整理解“客觀實際”的概念。體會從實踐到認識的第一次飛躍。 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1.把客觀實際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做到主觀符合客觀。

2.從實際出發,就要探尋和把握客觀事物的內在規律,做到實事求是。

3.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做好各項工作和處理好人生問題的基本要求。

二、客觀實際是人生選擇的前提和基??

1.正確進行人生選擇,走好人生路,也要從客觀實際出發。

2.人生實際既包括物件的實際,也包括人自身條件的實際。

3.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實際。

三、人生選擇的多樣性和可能性

1. 物質世界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為人生選擇提供了多種可能性。

2.人生髮展的現實性與可能性。

3.總有一條適合你的人生路。

四、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人生道路

1.做力所能及的選擇,使自己的選擇符合自己的主觀條件。

2.適應時代潮流,使自己的選擇適應社會環境和時代的需要。

3.抓住選擇的機遇,主動選擇,把握自己的命運。

1.宋代詩人蘇軾在“題西林壁一詩中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它體現了( )。

a.人是無法真正認識事物的

b.客觀事物是不斷變幻的

c.人的主觀認識是受到客觀條件限制的

d.客觀條件不能限制主觀認識

2.“實事求是”這句成語中的“是”字是指( )。

a. 客觀實際 b. 客觀規律

c. 主觀願望 d. 正確觀點

3.下列哪一項內容屬於個人自身實際中的主觀條件( )。

a.自己的體質 b.自己的學業基??

c.自己的家庭情況 d.自身的性格

4.下列哪個成語可以正確體現從客觀實際出發進行人生選擇(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5.以愛因斯坦的觀點看來:支配著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是( )。

a.物質 b.意識

c.社會 d.精神

答案:1.c 2.b 3.d 4.a 5.c

1.教材體驗與探究:第1題,第2題。

2.我們國家有很多成語,請同學們查一查以下一些成語的意思和出處:自知之明、不自量力、量力而行、妄自菲薄。

請列舉說明這幾個成語的出處和意思,指出這幾個成語的異同,並談談這幾個成語與從客觀實際出發的哲學觀點的關係。

人生教案篇5

主要內容:

第七課:《第一次真好》

第八課:《人生寓言》(節選)

學習重點:

?第一次真好》

1、理解課文《第一次真好》的主要內容。

2、學習作者積極的生活態度,嘗試有益的第一次,創造生活、享受生活。

?人生寓言》

1、瞭解寓言的特點,理解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2、學習《白兔和月亮》精美的語言。

知識講解:

一、基礎知識:

1、正確朗讀下列詞語中的劃線字:

嬉戲xī撤銷chè風韻yùn皎潔jiǎo

稟告bǐng厄運è金窖jiào搶劫jié

行乞qǐ落難nàn泯滅mǐn俘虜lǔ

陰晴圓缺qíng心曠神怡kuàng險象迭生dié

2、辨別下列詞語的讀音和形體的異同:

慷慨——灌溉擅長——稟告搶劫——膽怯地窖——窘迫柺杖——特別銷燬——撤銷皎潔——狡猾泯滅——流氓嬉戲——戲耍玲瓏——伶俐雛形——皺紋孵化——腐化

羞恥——羞辱心曠神怡——身心愉悅陰晴圓缺——多愁善感

3、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具體而微:整個形體都已經具備了,只是比較微小而已。

審美:欣賞、領會事物或藝術品的美。

風韻:優美的姿態和神情。

雛形:事物最初所具備的形態。

碌碌無為:平庸而無所作為。

不可磨滅:指功勞業績等不會因為時間的久遠或其他原因而消失。

閒適:清閒而安逸。

窖子:收藏東西的地洞或坑。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個人利益的憂慮心情。

心曠神怡: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險象迭生:危險的情況一個接著一個發生。

稟告:就是指向長輩或上級報告。

二、重點分析:

1、作者為什麼把短文的標題命名為《第一次真好》?

作者寫了許多的第一次:詳寫的第一次有——看見結實累累的柚子樹、看見十姊妹孵出的小鳥;又略寫了許多第一次。作者又對此總結出特殊的“好”的感悟。因而,就把文題命名為《第一次真好》。

2、《第一次真好》——“好”在哪裡?

“好”在:第一次的奇妙、第一次的新鮮而刺激、第一次的回味無窮——積極的生活,不斷開拓新的生活領域,享受生活。

3、看見結實累累的柚子樹,為什麼說是“一幅秋日風情畫”,而不說是“風景畫”、“風光畫”?“風情”在這裡指風土人情,柚子樹生長在南方,旁邊又有人家,這是南方的風土、南方的人情。

4、既然“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又為什麼“使人回味無窮”?

雖然第一次的經驗有的愉快,有的並不愉快;或者叫人難受,或者叫人做起來困難、受到驚嚇等等。但是,感覺都是新鮮的,從沒有體驗過的,特別富有刺激,給人的印象很深,所以使人回味無窮。

5、怎樣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

隨時留心尋找機會,大膽發現,勇敢嘗試,才能有越來越多的第一次,才能使生命多彩多姿。

6、閱讀《白兔和月亮》,說說這則寓言的寓意。

寓意是: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7、白兔得到月亮後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

白兔的“得”,不是一般的“得”,試想如果白兔得到一把青草,會有這樣的“得失之患”嗎?白兔得到月亮,雖然是諸神之王慷慨賜予,但是她實在是不配擁有,因此不能泰然擁有。這樣的擁有,看起來是好事,又何嘗不是壞事?月亮歸屬於白兔,其實白兔也成了月亮的奴隸。這種不配擁有而擁有,就會產生無窮的得失之患。

8、是不是隻有一貧如洗才能安閒自在?

不是。寓言告訴我們,如果某種擁有,帶來的是無窮的得失之患,使人緊張不安,那還不如沒有。白兔和月亮處於兩種不同的關係,白兔雖有賞月之才,但是她自身如此渺小,也就會緊張不安。雖是諸神之王的賞賜,也是非分之財,必然會引起得失之患,就應該放棄這種擁有。如果是天空擁有月亮,天空就泰然擁有。而白兔擁有青草,也應泰然擁有。

9、《白兔和月亮》的語言很精美,要注意揣摩。

月色皎潔時,白兔——無憂無慮的嬉戲,心曠神怡的賞月。

烏雲蔽月時,白兔——緊張不安,唯恐寶藏丟失。

滿月缺損時,白兔——心痛如割,彷彿遭了搶劫。

10、閱讀《落難的王子》,說說這則寓言的寓意。

寓意是: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11、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後來為什麼能夠頑強的面對厄運?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運後歷經苦難的磨練,性格堅強起來了,所以能夠頑強的面對厄運。

12、《落難的王子》這篇寓言的編寫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嗎?

寓言,主要是通過敘述故事來講道理。而《落難的王子》這篇寓言的編寫方法卻很特別,作者假設了一個極端的例子。人物,一個極端脆弱的人,擬定為王子,極寫他怎樣脆弱。厄運也往極端方面去編:國破家亡,又當奴隸,又成殘廢,行乞度日。最後,用落難王子之口,說出厄運使人堅強的道理。

?第一次真好》《人生寓言》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構思也很特別:用第一人稱,“我”是落難王子的同時代人,不但親眼見過王子,還與他有過一段對話,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親身見聞。

“天哪,太可怕了!”這句話反覆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邊響起,而且,只重複半截,耐人尋味。王子的故事在前,“我”的經歷在後,又將如何?引人深思,給人啟發。

13、落難王子的人生感悟是什麼?我們如何面對厄運?

落難王子的人生感悟是:“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

如果厄運落到頭上,不必倒下,應該頑強的挑戰命運。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厄運可以使人變得堅強起來。

鞏固訓練

1、選出下列詞語中讀音全對的一組()

a嬉戲xī撤銷cè風韻yùn皎潔jiǎob稟告bǐn厄運è金窖jiào搶劫jié

c行乞qǐ落難nàn泯滅mǐn俘虜lǔ

d碩果shuò霎時shà玲瓏lín孵化fū

2、找出下列詞語中有錯誤的一組()

a慷慨——灌溉皎潔——狡猾搶劫——膽怯b地窖——窘迫柺杖——特別善長——稟告c泯滅——流氓嬉戲——戲耍玲瓏——伶俐d銷燬——撤銷雛形——皺紋孵化——腐化

3、《第一次真好》——“好”在哪裡?怎樣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

4、說說《白兔和月亮》以及《落難的王子》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遷移閱讀

(一)

張三帶著斧頭從樹林裡走過,一棵小樹攔住他,對他說道:“把這些樹木砍個乾淨吧,好心腸的朋友,我希望你砍掉它們!它們不讓我自由發展,太陽光照不到我的身上;伸展我的根子吧,我又根本找不到地方;我的四周沒有一點兒風的聲音,這些樹木在我頭頂上結成了一個道地的羅網。我告訴你吧,要不是它們擋著我,要是我能自由生長,一年之內你就可以看到我成為這地方的光榮和驕傲,我的友愛的樹陰將要一直遮蔽到山谷的左右兩邊。然而,現在的情況卻是如此,你瞧!我是灌木——就這麼點兒高。”

於是張三揮動著他的斧頭,為朋友幫忙。他的好心腸沒半點兒猶豫,他在小樹的四周,開闢出了整整齊齊的一塊地方。

可憐的小樹!它的勝利並沒有存在多久,起初是炎熱晒乾了它的汁液,接著是捱到了大雨和冰雹的打擊,最後,一場可怕的風暴,把

它的枝葉都吹折打落了。

“愚蠢的東西”,小樹聽見附近有一條蛇說道,“你的毀滅是你自己招來的,如果你在樹林的慈愛的蔭庇下多栽培些日子,那麼,無論炎熱也好,大風也好,都不可能這樣地逼上門來;你有老樹保護你的安全。如果到了那些樹木因為壽命已經結束,統統消失了的時候,這就輪到你一年年地成長,長到它們那樣的高大,那時候你已經日積月累地鍛鍊得壯健有力,就不會有今日種種的禍害發生了。即使是再厲害點兒的風暴,你也經得住,也可以安然無恙。”

1、用一句話概述故事內容。

2、本文主要的寫作手法是什麼?

3、為什麼要寫小樹抱怨老樹呢?

4、聯絡全文,用轉折關係句“雖然……但是……”寫兩句話,說明其它樹木對小樹是既有弊也有利的。

5、蛇為什麼說小樹是愚蠢的東西?

6、蛇的話語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二)池沼和河流

“這是怎麼回事呢?”池沼對她附近的河流問道,“我老是看到你整天奔流不息,親愛的姐姐,你一定累得要命吧!而且我老是看到,你一會兒揹著沉重的大船,一會兒負著漫長的木筏,在我眼前奔流而過。小船小划子更不用說了,他們多得沒有個窮盡。你什麼時候才拋棄這樣無聊的生活呢?換了我啊,可真要把我煩膩死了,我寧可乾涸掉!

“像我這樣安安逸逸的生活,難道你還找得到嗎?我承認我並不出名;我沒有蜿蜒流過整幅地圖,彈琴的也不歌頌我的名聲。可是這些個虛名果真有什麼實惠嗎?我,一個幸福的閒人,舒舒服服悠悠閒閒地盪漾在柔和的泥岸之間,好比高貴的太太們窩在沙發的靠枕裡一樣。大船小船也罷,氽來的木頭也罷,我這兒可沒有這些無謂的紛擾,甚至小划子有多重我也不知道哩!至多偶爾有幾片落葉漂浮在我的胸膛上,那是微風把他們送來和我一起休息的。一切風暴有樹林擋住,一切煩惱我也沾染不上,我的命運是再好不過的了!周圍的塵世不斷地忙忙碌碌,我卻躺在哲學的夢裡養神休息。”

“哲學家,你既然懂得道理。可別忘了這一條法則,”河流回答道,“水只有流動才能保持新鮮,如果我成了偉大壯闊的河流,那麼,就是因為我並不躺在那兒做夢,卻按照這個法則川流不息。結果呢,我的源源不絕的水,又多又清的水,一年復一年地給人們帶來了幸福,因而贏得了光榮的名譽,或許我還要世世代代地川流不息下去;那時候,甚至你的名字也不會有人知道的了。”

河流的話果然應驗了,壯麗的河流仍舊川流不息,池沼卻一年淺似一年。池沼面上浮著一層黏液,蘆葦生出來了,而且生長得很快,池沼終於乾涸了。

有了天才不用,天才一定會衰退的,而且會在慢性的腐朽中歸於消滅;懶惰致命地支配一切的地方,工作,艱難的工作,就沒有起色,就無法重振旗鼓。

1、給下列詞語中的劃線字寫出正確讀音:

(1)池沼(2)木筏(3)乾涸(4)蜿蜒(5)盪漾(6)沾染(7)懶墮(8)黏液(9)膩煩(10)安逸

2、解釋下列詞語:

(1)安逸:(2)乾涸:

3、本文的體裁是:()

a、散文b、童話c、寓言d、神話

4、本文主要採用什麼修辭方法?運用什麼寫法、寫出兩者怎樣不同的特點?二者結局如何?

5、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麼?

參考答案

鞏固訓練

1、c2、b3、“好”在:第一次的奇妙、第一次的新鮮而刺激、第一次的回味無窮。隨時留心尋找機會,大膽發現,勇敢嘗試,才能有越來越多的第一次,才能使生命多彩多姿。

4、《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落難的王子》寓意是: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遷移閱讀

(一)1、故事內容是:小樹為了自己迫不及待的成長,不惜毀掉周圍的老樹。失去了老樹的廕庇,小樹經受不起炙晒、雨淋、冰雹和風暴,終於毀滅。2、寫作手法是:擬人的手法。3、目的是:表現出小樹自大的特點。4、雖然老樹給小樹的成長帶來了諸多的不便,但更給小樹提供了保護,保證了小樹的健康成長。5、小樹只留心到了老樹對它形成的阻礙和對它不利的一面,卻忘了老樹帶給它的許多好處。6、啟示是:任何人都少不了別人的關心和幫助,誰也不能單獨地生活。

(二)1、(1)zhǎo(2)fá(3)hé(4)yán(5)yàng(6)zhān(7)duò(8)nián(9)nì(10)yì2、(1)安閒舒適。(2)水乾,枯竭。3、c4、修辭方法:擬人。寫法:對比。特點:池沼——停滯不前。河流——川流不息。結局:池沼——乾涸。河流——成為一條壯麗的河流。5、只有奮鬥不息的人才能取得成就,相反者則一事無成。

人生教案篇6

一、課前閱讀課文

愛的失衡

阿滿

媳婦說:“煮淡一點你就嫌沒有味道,現在煮鹹一點你卻說咽不下,你究竟怎麼樣?”

母親一見兒子回來,二話不說便把飯菜往嘴裡送。她怒瞪他一眼。他試了一口,馬上吐出來,兒子說:“我不是說過了嗎,媽有病不能吃太鹹!”

“那好!媽是你的,以後由你來煮!”媳婦怒氣衝衝地回房。兒子無奈地輕嘆一聲,然後對母親說:“媽,別吃了,我去煮個面給你。”

“仔,你是不是有話想跟媽說,是就說好了,別憋在心裡!”

“媽,公司下個月升我職,我會很忙,至於老婆,她說很想出來工作,所以……”

母親馬上意識到兒子的意思:“仔,不要送媽去老人院。”聲音似乎在哀求。兒子沉默片刻,他是在尋找更好的理由。

“媽,其實老人院並沒有什麼不好,你知道老婆一旦工作,一定沒有時間好好服侍你。老人院有吃有住有人服侍照顧,不是比在家裡好得多嗎?”

“可是,阿財叔他……”

洗了澡,草草吃了一碗方便麵,兒子便到書房去。

他茫然地佇立於窗前,有些猶豫不決。母親年輕守寡,含辛茹苦將他撫養成人,供他出國讀書,但她從不用年輕時犧牲當作要挾他孝順的籌碼,反而是妻子以婚姻要挾他!真的要讓母親住老人院嗎?他問自己,他有些不忍。

“可以陪你下半世的人是你老婆,難道是你媽嗎?”阿財叔的兒子總是這樣提醒他。

“你媽都這麼老了,好命的話可以多活幾年,為何不趁這幾年好好孝順她呢?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啊!”親戚總是這樣勸他。

兒子不敢再想下去,深怕自己真的會改變初衷。傍晚,太陽收斂起灼熱的金光,躲在山後憩息。一間建在郊外山崗的一座貴族老人院獨自黯淡。

是的,錢用得越多,兒子越是心安理得。當兒子領著母親步入大廳時,嶄新的電視機,42吋熒幕正播放著一部喜劇,但觀眾一點笑聲也沒有。

幾個衣著一樣,髮型一樣的老嫗歪歪斜斜地坐在沙發上,神情呆滯而落寞。有個老人在自言自語,有個正緩緩彎下腰,想去撿起掉在地上的一塊餅乾。

兒子知道母親喜歡光亮,所以為她選了一間陽光充足的房間。從視窗望出去,樹蔭下,一片芳草如茵。幾名護士推著坐在輪椅的老者在夕陽下散步,四周悄然寂靜得令人心酸。縱有夕陽無限好,畢竟已到了黃昏,他心中低低嘆息。

“媽,我……我要走了!”母親只能點頭。他走時,母親頻頻揮手,她張著沒有牙的嘴,蒼白乾燥的嘴脣在囁嚅著,一副欲語還休的樣子。兒子這才注意到母親銀灰色的頭髮,深陷的眼窩以及打著細褶的皺臉。母親,真的老了。

他霍然記起一則兒時舊事。那年他才6歲,母親有事回鄉,不便攜他同行,於是把他寄住在阿財叔家幾天。母親臨走時,他驚恐地抱著母親的腿不肯放,傷心大聲號哭道:“媽媽不要丟下我!媽媽不要走!”最後母親沒有丟下他。他連忙離開房間,順手把門關上,不敢回頭,深恐那記憶像鬼魅似地追纏而來。

他回到家,妻子與岳母正瘋狂的把母親房裡的一切扔個不亦樂乎。身高3尺的獎盃──那是他國小作文比賽“我的母親”第一名的勝利品!華英字典──那是母親整個月省吃省用所買給他的第一份生日禮物!還有母親臨睡前要擦的風溼油,沒有他為她擦,帶去老人院又有什麼意義呢?

“夠了,別再扔了!”兒子怒吼道。

“這麼多垃圾,不把它扔掉,怎麼放得下我的東西。”岳母沒好氣地說。

“就是嘛!你趕快把你媽那張爛床給抬出去,我明天要為我媽添張新的!”

一堆童年的照片展現在兒子眼前,那是母親帶他到動物園和遊樂園拍的照片。

“它們是我媽的財產,一樣也不能丟!”

“你這算甚態度?對我媽這麼大聲,我要你向我媽道歉!”

“我娶你就要愛你的母親,為甚麼你嫁給我就不能愛我的母親?”

雨後的黑夜分外冷寂,街道蕭瑟,行人車輛格外稀少。一輛寶馬在路上飛馳,頻頻闖紅燈,呼一聲又飛馳而過。那輛轎車一路奔往山崗上的那間老人院,停車直奔上樓,推開母親臥房的門。他幽靈似地站著,母親正撫摸著風溼痛的雙腿低泣。

她見到兒子手中正拿著那瓶風溼油,顯然感到安慰的說:“媽忘了帶,幸好你拿來!”他走到母親身邊,跪了下來。

“很晚了,媽自己擦可以了,你明天還要上班,回去吧!”

他囁嚅片刻,終於忍不住啜泣道:“媽,對不起,請原諒我!我們回家去吧!”

二、檢測閱讀效果(見“預習提要”或投影)

1.下列詞語中紅體字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d)

a.憋(biē)悶佇(zhù)立要挾(xié)吞嚥(yàn)

b.灼(zhuó)熱憩(qì)息黯(àn)淡老嫗(yù)

c.蔭(yìn)庇囁嚅(rú)褶(zh)皺號(háo)哭

d.鬼魅(mèi)啜(duō)泣chuò蕭瑟(sè)瞪(dèng)眼

2.根據上下文默寫下句或上句。

①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

②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③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三、探討課文

體會下列各句中細節描寫的好處。預習提要

例1: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把抓過洋錢,捏一捏,就轉身去了,嘴裡哼著說……——魯迅《藥》

例2: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裡吮了一下。——孫犁《荷花澱》

例3: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

——巴爾扎克《守財奴》

細節,是生活中細小的環節或情節,它是文學作品中描繪事件、人物和環境的最小組成單位,是生活真實在文學作品的再現,是作家傳情達意(或主旨)、塑造藝術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有動作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等.

1.文中哪些人的所言所為你非常氣憤?為什麼?(討論,兼顧細節描寫)

①媳婦所言所為②兒子的表現③岳母所言所為忤逆不孝④社會道德風尚的敗壞

(阿財叔的兒子等)

細節描寫內在精神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盡傳精神。——魯迅

2.文中哪些人的所言所為你非常感動?為什麼?(討論,兼顧細節描寫)

①(母親)二話不說便把飯菜往嘴裡送

②“你是不是……別憋在心裡!”③“很晚了,媽自己……回去吧!”④兒時,母親沒有丟下他舐犢情深

⑤國小作文《我的母親》獲一等獎

⑥母親省吃省用給他買生日禮物

⑦母親帶他到動物園和遊樂園玩兒並拍照

……

細節描寫內在精神

(選做)相信大家還記得小時母親給你喂藥時的那一瞬,你能否用文字給予表述呢?——細節描寫(動作、語言等)。3.小結

4.播放《天亮了》和《燭光裡的媽媽》兩支曲子。(參考閱讀)

媽,兒子不孝,沒能好好照顧你,希望你能原諒我,我知道我欠家裡太多太多,我一輩子都還不清,好想你媽媽,希望你一切都好,兒子會努力的,請給我一點時間,媽保重,兒想你保重

母親真的老了

儘管我一萬個不願意,一億個不願意。只是,母親確實老了。

不變的,是她那一顆充滿了母愛的心靈。

母親的愛像春天的紫燕,為我們銜來醉人的春光;母親的愛似涓涓流水,時時滋潤著我們幼嫩的靈魂;

母親的愛是一曲最深情的樂譜,為我們彈奏出最動人最燦爛最聖潔的音韻……

是愛,伴著母親從昨天的青春美麗走向明日的風燭殘年。但母親是不會後悔的,因為她在用她的愛證明了一個母親的偉大的同時,也證明了女性的偉大。

母親老了,但在兒女的心目中她永遠年輕。

永遠的母親啊,我們永遠愛您!

有一個人,

她永遠佔據在你心最柔軟的地方,

你願用自己的一生去愛她;

有一種愛,

它讓你肆意的索取,享用,

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這一個人,叫“母親”!

這一種愛,叫“母愛”!

人的一生中要經歷很多種愛,

其中最最彌足珍貴的,是母愛。

她不像愛情那樣濃烈,

不像友情那樣炙熱,

而是像小溪一樣,

潺潺地、涓涓地滋潤著我們的心靈。

母親,是那個陪你成長,伴你走過最艱難路程的人,

是那個永遠給你力量的人,

是當你累了,倦了時,

為你開啟家門的人。

人生短暫而漫長的路上,

給你快樂的也許是你的朋友,

給你美好的也許是你的愛人,

但是永遠不及母親的愛,

帶給我們的永遠的溫暖與感動。

她用她的心為你撫平創傷,

為你釋放綿綿不絕的關愛與溫暖。

世上的愛有很多種,

只有一種愛不計回報,

只有一種愛可以永恆,

也只有這種愛最無私,

——那便是母愛!

父母最需要的是什麼呢?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係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髮、擰鼻涕。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併忘記。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知道你從哪裡冒出來的問題嗎?所以,當我重複又重複說著老掉牙的故事,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切望你也能陪著我閒話家常吧!孩子,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繫鞋帶。吃飯時,會弄髒衣服,梳頭髮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心頭。

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的。就像當年那樣,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5.自我交流:在我們的生活中,你不想對你的父母說點什麼嗎?——這裡是你傾吐心聲的地方!面對你的父母你有懺悔的嗎?此時你最想說些什麼?(穿插在兩支曲子中進行)

為下列對聯寫出上聯(要求:以親情為物件)

上聯:_敬老四代同堂家興旺下聯:愛幼五房和睦永安康

以“關愛老人”為話題,寫一個公益廣告詞。

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心明天的自己。

人生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瞭解自立的表現和重要性;知道依賴的危害。

2.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增強學生生活、學習的自立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自立能力培養

教學難點:依賴的危害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某中學生小雅生活在一個大城市,爸媽平時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以至於她真想獨自生活一天試試,爸媽同意了。送走爸媽後,她靠在沙發上看電視,結果迷迷糊糊睡著了,醒來後又餓又冷,一個勁地流鼻涕。

問題:1.小雅希望獨自生活一天說明了什麼?

2.小雅挨凍受餓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生)明確中學時代是人生中告別依賴,走向自立的時期。如果中學生在生活中依然像小時侯那樣依賴父母,將會使自己喪失獨立生活能力。

教師出示思考題:1.依賴的危害有哪些?2.怎樣才能做到真正自立?3.中學生應怎樣培養自立能力?

一、不能再有依賴

辯論活動:正方:有問題靠自己解決對自己的成長有利;反方:有問題靠父母解決對自己的成長有利

有問題靠自己解決有利於樹立和增強我們的自立意識,有利於提高我們的自立意識和自理能力,因而我們對自己的成長有利。但是,因為我們的知識和經驗不夠豐富,有問題靠自己解決,我們可能會多走一些彎路甚至可能會遭遇失敗與挫折。有問題靠父母解決雖然會少走一些彎路,少遭遇一些失敗與挫折。但是,卻會使我們缺少很多自主處理問題的鍛鍊機會,不利於樹立和增強我們的自立意識,不利於提高我們的自立意識和自理能力,因而我們對自己的成長不利。

隨看年齡的增長,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有問題靠自己解決利大於弊,而且從全年級自立情況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我們整體的依賴心理相當嚴重,自立情況不容樂觀,我們不能再有依賴心理,否則很難真正自立起來。

(此環節教師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對辯論做適度點評,肯定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學生在辯論中內化知識,並自然得出結論:不能再有依賴心理,然後,在後面的討論中引導學生分析依賴心理的危害;同時,注意幫助學生分清依賴和必要幫助的區別)

1、自立是不是要拒絕他人的幫助?(依靠是不是依賴?)為什麼?

幼小的時候我們對父母、長輩有所“依賴”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立能力的增強,我們就會日益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樣管理自己的生活。這說明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自立意識,我們不再依賴,我們渴望自立與獨立。

我們在社會中生活,需要互相幫助,互相依靠。自立絕不是拒絕幫助,依靠也不是依賴。因為,長輩的知識、經驗畢竟較多,生活閱歷也比較豐富,看問題全面一些。青少年在遇到升學、就業等重大問題時要多徵求與聽取他們的意見,作為自己解決重大問題的參考,對自己的成長是很有好處的。那種認為自立就是拒絕幫助,甚至跟父母對著幹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利於自己的成長的。自立應該是既有自己的主見,也要善於聽取別人意見和接受別人幫助。善於接受別人幫助不是依賴。

行為分析: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第39頁“小雅的故事”並分析依賴心理的危害

2、依賴的危害有哪些?

1)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

2)使人缺乏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3)只想過不勞而獲的生活,貪圖享受,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第39頁“如何看待國小教師比中學教師對我們的管束多?”

國小教師比中學教師對我們的管束要多得多。是因為我們在國小時,還缺乏必要的自立意識和自理能力,不懂得該怎樣管理自己的生活與學習,不能自主地處理生活與學習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而進入中學以後,我們的自立意識和自理能力比國小時要強的多了,因此,中學老師對我們的管束比國小老師要少得多。正是國小老師的嚴格管束才使我們有了今天的自立意識和自理能力,才使我們學會了自我管理。沒有國小老師的嚴格管束就沒有我們今天的自立意識和自理能力,也不會自我管理。

3、依賴心理的主要表現方式有哪些?

1)思想上缺乏獨立意識,作判斷作決定總要依賴他人。

2)行動上依賴別人的指導和督促甚至讓別人代替自己來行動。

如果你是招聘者,你會聘用這個26歲的年輕人嗎?為什麼?(教材第40頁“老太太的應聘”)

如果我是招聘者,我是不會聘用這個26歲的年輕人。因為他的自立意識、自我管理和自理能力都比較差,依賴心理比較嚴重。這樣的人是很難獲得事業的成功的。

二、自立和自主的關係

同學們,《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社曾經對148名傑出青年的童年教育做過調查,發現傑出青年在童年時期具有六大特徵,六大特徵中,自主自立的精神被列為首位,可見,自主自立對於我們的來來發展有多麼重要。隨看年齡的增長,我們不僅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在遇到突發情況時,我們自己也要沉著、冷靜,果斷應對。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第41頁插圖故事“她改掉了睡懶覺的習慣”並分析:

這個女學生以前改不了睡懶覺的壞習慣,有哪些原因?為什麼她後來改正了?

那個女學生之所以以前改不了睡懶覺的習慣,是由於她沒有認識到按時上學是自己的事情,應該由自己負責。通過父親的幫助,她認識到了按時上學是自己的事情,應該由自己負責,她明確了自己的責任,並勇敢地去承擔自己的責任。所以她改掉了睡懶覺的習慣。

什麼是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自主,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能力。

1、自立和自主的關係:

①告別依賴,一個重要的表現是獨立地生活。要獨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只有明確了自己的責任,並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才能成為真正自立的人。②而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的前提是要學會自主。遇到事情沒有自己的主見,獨立也是徒有虛名。很難設想,一個沒有主見、人云亦云的人、卻怎麼能夠承擔自己的責任?怎麼能夠在生活中自立?

總之,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現。自立就是明確並承擔自己的責任。自主才能明確並承擔責任。

2、告別依賴、走向自立的方法:

①、樹立責任意識,學會獨立生活。

你認為自立自理的關鍵是什麼?

自立自理的關鍵是獨立地生活,明確自己的責任,並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

②、遇事要有主見,鍛鍊自主能力。

閱讀教材第42頁的插圖故事並回答後面的提問:

1)這個書生即使滿腹學問,但能自立嗎?

這個書生遇事沒有自己的主見、人云亦云,即使他滿腹學問也不能自立。

2)如果你是這位書生,你會怎麼辦?

如果我是這個書生,我會冷靜地、仔細地分析別人的說法對不對,再決定自己究竟該怎麼做。

三、多實踐多鍛鍊。

1、有自立意識後,我們又應該怎樣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①、最基本的是立足於自己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

②、大膽地投身社會生活實踐,多實踐、多鍛鍊。

2、怎樣成為一個自立的人?

①、不能有依賴他人的思想,必須學會依靠自己解決問題。

②、明確自立與自主的關係,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現,我們應該學會獨立的生活學習,自主地處理生活學習中的各種問題。

③、從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小事做起;在社會生活中多實踐、多鍛鍊。

課後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探究了怎樣才能成為真正自立的人,通過討論,我們不能再有依賴心理,因為依賴心理不僅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還會使人缺乏責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同時,我們要明確自立和自主的關係,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現。當然,要培養自立能力僅僅知道一些理論和觀點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在社會生活中多實踐、多鍛鍊,自覺學習自立的本領,這樣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立的人,也只有具備這個基礎,才能成為一個自強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