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品德教學計劃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W

我們寫教學計劃的目的都是讓我們的教學更加有效率的,如果在自己教學之前沒有進行教學計劃的寫作,可能就不會有好的教學結果,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四上品德教學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

四上品德教學計劃5篇

四上品德教學計劃篇1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學大綱對低年級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著重對學生進行最基礎的社會公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深入淺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為習慣要求與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二、教學目標

1、三條軸線

*兒童與自我

*兒童與社會

*兒童與自然

2、四個方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兒童生活的前期和基礎)

*愉快、積極地生活(兒童生活的主調)

*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兒童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時代的進步對兒童提出的要求)

三、教法設想

1、寓道德概念和行為要求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2、利用插圖,圖文對照,邊看邊說邊想,幫助學生理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

4、結合紅星兒童團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於課堂教學中。

四、各單元教學內容與措施

第一單元(第1—4課)認識你真好

本單元的學習重在幫助學生熟悉和適應學校生活,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學習學校生活中必備的知識與技能。培育和發展主體意識。為學生儘快適應國小的學習生活,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基礎。

第二單元(第5—8課)快樂每一天

生活不可能天天豔陽高照。“遲到”“寫字不好”“上學路上怎麼走”“一日事務怎樣巧安排”這些問題都會困擾著兒童。本單元就抓住這些兒童學習生活中普遍存在問題,展開討論、分析、通過合理歸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兒童在學習中,尋找到了戰勝挫折的良策,獲取了一份成長的經驗,也就獲得了一份快樂。

第三單元(第9—12課)我像小樹苗

本單元沒有直白的,純道德的理性說教、而是寓“教”於樂,因勢利導,通過幽默、誇張、離奇的童話故事,學生親自參與的遊戲活動等,讓兒童經歷體驗、感悟的過程,使他們認識到“馬虎、撒謊”對少年兒童來講是品德、習慣不良的前奏,面對曾有過的馬虎、撒謊等行為不掩飾、不迴避,努力遠離“長鼻子”,告別“小馬虎”,做一個不說謊話、做事有耐心,有毅力、不敷衍的文明兒童,為他們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四單元(第13—16課)冬爺爺來了

本單元以“變化”為主線貫穿其中,讓學生感受大自然中四季的變化,學生在欣賞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時欣賞自己的進步,在自我積累經驗中提出新的發展目標,,迎接新的一年,邁向新的生活。

1、拉拉手 交朋友

活動目標要求:

1、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樂於和同學、老師交往的情感,初步體驗作為集體生活中的一員的快樂。

2、行為目標:

瞭解並遵守交往及遊戲中的規則、紀律,初步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

3、知識目標:

通過參與各種遊戲活動,使學生初步瞭解人際交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活動過程 :

活動(一):認識老師和同學

1、老師自我介紹,與同學交朋友

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實驗國小,成為一名國小生。我是你們的 班主任老師,我們以後

要一起學習,你們遇到什麼困難可以找我,我們還會成為好朋友呢!

老師邊說邊走下講臺和同學拉手。

2、放多媒體動畫片,給學生引見4個小動物。

有幾個小夥伴,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是誰呢?

(放多媒體動畫片)

(4個同學帶著頭飾上場)康康熊、樂樂猴、愛愛鴿、創創鼠分別向大家作自我介紹。

3、同桌同學相互認識

小朋友,你們已經認識了老師和4個小動物,你們同學之間還不熟悉,想相互認識一下

成為新朋友嗎?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互相認識。

4、學做名片並展示交流。

5、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認識的新朋友。

6、學兒歌:拍拍手、拉拉鉤,我們成為新朋友;拍拍手,拉拉鉤,我們都是好朋友。

課間活動:學生邊唱邊跳《拍手唱歌笑呵呵》。

活動(二):做遊戲,愉快地結識新朋友。

遊戲1:找朋友

剛才,大家認識了許多新朋友,也成了好朋友。好朋友朋友在一起喜歡做什麼遊戲呢?

今天我們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

遊戲2:網小魚

先學兒歌:遊啊遊,遊啊遊,游到網邊快快跑。跑不掉,被逮著,開開心心作介紹。

活動(三)紅黃藍綠大行動,相同興趣的同學在一起加深認識。

小朋友,你們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相同興趣的人在一起會有更多的話,玩得更開心,相互瞭解也更深。

小組活動。

每個小隊選一個代表,給大家介紹小組的活動情況。

四上品德教學計劃篇2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思想品德課教學。新學期開始,為切實有效地搞好教學工作,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特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制定如下:

一、指導思想

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努力踐行新課改理念,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和改革探索意識,積極探求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新路子,較好落實素質教育的具體目標,開拓我校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標

按照課程計劃,完成好八年級《思想品德》(上)的教學目標任務。創造條件,積極開展中學生道德實踐活動。 根據我校學生實際,開展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三、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共四個單元,第一單元設定為跨越代溝。因為進入八年級後在學習生活方面比七年級成熟了。而在人際交往中的親子師生之間的相處,漸漸出現了所謂的代溝問題。解決代溝問題增加相互之間的理解和信任,以儘快適應八年級學習生活,是八年級學生迫要解決的問題。第二單元安排友誼的天空則是同學之間的人際關係,此時對成人的依賴性減弱,而對同齡人的友誼渴望和嚮往。但誤讀友誼交友不慎的問題出現了,學生需要這方面的指導和教育。第三單元安排走自己的路,因為少年期學生從眾心理和偶像崇拜現象需要正確引導。第四單元安排一念之差和一步之遙主要是承接七年級法制教育和本冊友誼的天空中正確交友問題。調查表明,這個階段也是小團體易於形成及青少年犯罪的易發期。因此,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教育成為必需。最後一個單元順境與逆境是學期考試即將到來,八年級的學生學習中易出現畏難情緒。如何迎接挑戰,戰勝逆境的主題就自然在此被提出來。

四、學情分析

本人所帶班級學生大多數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自主自覺的學習。也有個別學生抱有無所謂的態度。

五、教學方法及措施

1.認真備課,堅持以人為本,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按學校的要求,認真備課。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知識、備教法,做到心中有書,熟練掌握教材,努力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最佳教學方法。

2.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依法執教,關心愛護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儘可能地高高興興的學習生活。注意從學生的感受中點撥影響學生,注重與學生交流溝通的效果,注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注重學生心理品質的疏導。

3.堅持多媒體上課,精心準備課件,指導學生學會上課,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上課習慣。

4.重視與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的聯絡,提倡情景教學,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學習方法,拓展學生視野,提升品質和能力。

5.重視補償教育,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絕不歧視諷刺挖苦任何一個學生,對學生要耐心積極主動的輔導,注中效果。

6.搞好學生課前預習,讓學生提前對課文有大體的瞭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做到課堂有練習、課後有作業,並且當堂的知識當堂消化,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搞好課前、課中兩個提問;做好課堂、單元、期末測驗的準備及分析總結工作。

7.認真做好後進生的工作。以鼓勵為主,不輕易批評。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建立自信心,並結合授課因材施教,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與策略,提高其學習興趣。

8 .虛心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以上就是我本學期的思想品德學科教學工作計劃,還需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以不斷充實完善,取得更好的教學工作成效。

四上品德教學計劃篇3

情況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一定的辨別能力,孩子對這門課比較感興趣,樂於學習。但學生的自制力差,對課文中的一些要求雖然能夠理解也能跟著做,但永續性不夠,需要老師經常提醒、督促。

教材分析:

本教材第一單元是:《誠信是金》第二單元是:《伸出我們的手》第三單元是:《我的綠色日記》第四單元是:《交通連著千萬家》第五單元是:《祖國真大》

教學目標:

1、知道誠實是自尊自愛的表現,愛惜自己的榮譽。

2、讓學生懂得守時、說到就要做到,都是守信的表現。

3、懂得社會需要誠信,誠信是事業成功的法寶,是現代社會正常執行的基本保障。

4、感受弱勢人群自強不息的精神,對他們產生尊敬之情。

5、知道一些社會公益活動,瞭解常設的社會福利機構和設施。

6、引導學生用具體的行動來關心幫助弱勢群體

7、探究家鄉水資源的一些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和危害。

8、關注家鄉的空氣質量,探究空氣汙染的原因和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9、關注家鄉的動植物,初步瞭解人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由此給自己生產、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

10、學習先進人物的事蹟,知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11、感受交通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2、引導學生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特點,以及自己家鄉的主要交通方式。

13、觀察本地交通秩序現狀,知道有關的交通常識。

14、學習在地圖上查詢我國的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15、讓學生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國家,初步瞭解我國的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及其相應的位置。

16、讓學生了解我國的自然狀況,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有著許多名山大川和名勝古蹟的國家,體驗熱愛國土的情感。

17、讓學生了解臺灣,知道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領土神聖不可浸犯。

18、知道盼望祖國統一是海峽兩岸人民共同的心願。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體驗誠信的可貴。

2、引導學生關注家裡的長輩,對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獻出自己的愛。

3、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環保行動。

4、瞭解不同交通工具的特點,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

5、瞭解中國在世界中所處的位置及其概況。

四、具體措施:

1、創設情景教學,給予學生主動探索、合作學習的機會,從而讓學生以積極、歡快的情趣去學習。

2、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並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

3、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心、責任心等良好品質。

4、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礎、

5、建立新的教學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6、加強課程管理,保證教學質量、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1

2、10—————2、14

誠實,不需要理由

2

2、15—————2、21

拍手拉鉤不要變

3

2、22—————2、28

誠信就在身邊

4

3、1——————3、7

同在藍天下

5

3、8——————3、14

生活因愛更美麗

6

3、15—————3、21

我們的愛心行動

7

3、22—————3、28

流過家鄉的小河

8

3、29——————4、4

我們時刻在呼吸

9

4、5——————4、11

大自然中的朋友

10

4、12—————4、18

呵護綠色家圓

11

4、19—————4、25

馬路修道家門口

12

4、26——————5、2

交通海陸空

13

5、3———————5、9

平安走天下

14

5、10—————5、16

在世界的東方

15

5、17—————5、23

我們的大中國

16

5、24—————5、30

壯麗的河山

17

5、31——————6、6

麥忙假

18

6、7——————6、13

海峽兩岸盼統??

19

6、14—————6、20

複習

20

6、21—————6、27

期終考試

21

6、28——————7、4

寫好工作總結

四上品德教學計劃篇4

一、課程特點: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獲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或於兒童合作選擇內容,或利用兒童自身的選擇來組織活動。

二、課程基本理念:

1、 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

2 、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3、 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

4、 在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絡中建構課程的意義。

三、課程目標:

總目標: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1、情感與態度:

(1)教育同學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老實、求上進。

2、行為與習慣:

(1)初步培養同學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教育同學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

(3)維護環境,顧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

(1)使同學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2)掌握一些自身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4、過程與方法:

引導同學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掌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規範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協助兒童展開活動。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協助兒童獲得相互聯絡的、不時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獲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空虛,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發明性地使用教材,聯絡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和時的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效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時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五、教學活動形式:

討論,資料調查,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教學遊戲,觀賞訪問,欣賞,練習,講故事,講授等形式。

六、教學進度佈置

周 次 日 期 教 學 內 容 備 注

1 3.1—3.7

2 3.8—3.14

3 3.15—3.21

4 3.22—3.28

5 3.29—4.4

6 4.5—4.11

7 4.12—4.18

8 4.19—4.25

9 4.26—5.2

五.一勞動節

10 5.3—5.9

期中檢測

11 5.10—5.16

12 5.17—5.23

13 5.24—5.30

14 5.31—6.6

15 6.7—6.13

16 6.14—6.20

17 6.21—6.27

18 6.28—7.4

四上品德教學計劃篇5

一、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教材三年級的教育主題是:我在成長。在這一教育主題統領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材共設計了七個單元教育主題:1.我和我的同學;2.我要安全地成長;3.我的成長與家庭;4.我的鄰里生活;5.我的成長與學校;6.我的成長與他人;7.家鄉哺育了我。

這七個單元主題所涉及的內容是對這個年齡階段兒童具有重要影響的、在兒童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互動關係(如兒童自我、家庭、學校、鄰里、家鄉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

本冊教材由後四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主要是有關鄰里生活的教育;第二單元主要是學校生活的教育;第三單元主要是在社會生活中與他人關係的教育;第四單元主要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

“我的成長與他人”這一教育主題是本冊教材的重難點,本主題以兒童的成長與他人的關係為教育內容,從自我勞動體驗出發,激發對勞動和勞動者的理解和尊重,最後落實到對公共勞動成果的愛護上。

二、學生分析

三年級是國小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會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本校三年級共四個班級。各班學生集體主義榮譽感都比較強,大部分都積極向上,勤奮刻苦,能夠互相幫助,互相探討問題,勤于思考,勇於發言,都能聽從老師指導,遵守學校紀律,遵守課堂常規,有了錯誤能虛心接受,積極改正。

三、教學目標

總要求: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2.指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4.初步瞭解個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知道社會生活中不同群體、民族、國家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懂得和平與發展是人類共同的願望。

四、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通過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掌握必備的知識,提高參與社會的能力。

2.發揮藝術形式在本課程教學中的效能,重視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以人為本,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重視發展性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強調評價過程化,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強調評價多樣化,如:主體多樣化,角度多樣化,尺度多樣化;強調質性評價,強調日常觀察過程,強化專題性探究過程,建立成長記錄袋,實施階段性評價。

4.開發教學資源,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使本課程教學走向家庭、社會,真正走進學生的實際生活,體現該課程的開放性、實踐性。

5.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6.重視教學反思,在反思中與學生共同成長。

五、教學進度

第一、二週 鄰居家的小夥伴

第三週 不給鄰居添麻煩

第四周 快樂的鄰里生活

第五週 為你介紹我們的學校

第六週 我是教室美容師

第七週 我送老師一朵花

第八週 我的勞動感受

第九周 有多少人為了我

第十週 不說話的“朋友”

第十二週 我的家鄉在哪裡

第十四周 請到我的家鄉來

第十五週 可愛的家鄉人

第十六週 我們共同的家

第十七、八週 複習總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