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五年級語文《泊船瓜洲》教案範文7篇 暢遊歷史長河——國小五年級語文《泊船瓜洲》教案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1W

本文為國小五年級語文教學案例範文,通過分析課文《泊船瓜洲》的語言特點、文化內涵及寫作技巧等方面,為教師提供了有益的指導和借鑑。同時,本文也為家長和學生了解課文知識點提供了參考。

國小五年級語文《泊船瓜洲》教案範文7篇 暢遊歷史長河——國小五年級語文《泊船瓜洲》教案範文

第1篇

師:同學們,你們從一年級到現在已積累了不少古詩,我們來對詩好嗎?

師:你們積累的古詩真多,現在我來出詩的上句,你們對詩的下句,好嗎?

師:說的很好!在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經典詩文裡,有寫親情的,有寫友情的,有寫景物的,還有寫思鄉情的,等等。今天老師要帶著大家學習《泊船瓜洲》這首古詩,看看這首古詩折射出作者怎樣的情懷。

師:請大家把這首古詩讀上兩遍,讀的時候把字音讀準,讀得字正腔圓。

師:這首詩中有六個多音字,你讀對了五個,很了不起!間在這讀第四聲,在這是間隔的意思。誰能用這個音組個詞?

師:你的積累真豐富,一口氣說出了四個詞語!我們讀古詩,不但要把音讀準,還要儘可能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來,你們試試!

師:同學們,想要把古詩讀得有韻味,其實是有竅門的,讀時,一聲和二聲的音拖長讀,三聲和四聲的音讀得短一些,這樣長短相間,詩的節奏感就出來了,你們試試!

師:請大家默讀古詩,藉助下面的註釋,想想詩的大概意思是什麼。

生:京口和瓜洲僅一江只隔,而京口到鐘山也只隔著數重山。

師:說得很到位!在這兩行詩中有三個地名,能在簡圖上標示出來嗎?(師在黑板上畫長江簡圖,並大概標註三個地名的位置)

生:註釋中說瓜洲在長江的北面,上北下南,所以瓜洲在上面,京口在下面。

師:你會從書中找原因,非常會學習!看著這幅簡圖再說說前兩行詩的大意。

生1:我通過一水知道,那麼寬的長江在作者看來僅僅是一道水罷了,所以他離家近,並且他想家。

生2:我還通過只隔一詞體會到詩人離家近,就是僅僅隔著幾座山。

生:長江那麼寬,山路那麼難走,再說古代交通又不便,所以說很遠。

師:你們說得都有道理。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一道長江水,數重大山,可謂是山高水長,路途遙遠,可在作者看來又為什麼那麼近呢?由此你能體會到什麼?

生:作者他特別想念他的家鄉,家鄉就在他的心裡裝著,所以實際距離再遠,可在作者看來都很近。

師:你設身處地在為作者想,你體會到了他想家的情,真好!

師:是呀!通過字裡行間,我們能體會到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念,帶著這種感受,讀讀這兩行詩詩!

生: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南岸,明月什麼時候照著我回到自己的家鄉?

師:說得很好!請大家看這行(出示幻燈片):春風又綠江南岸,文字本是有情物,讀到這行時,你的眼前彷彿看到了什麼?耳中彷彿聽到了什麼?

師:多美的春天呀!同學們,這個又字,我們不能忽視,就是這個又字,讓詩人不由得想到:春天去了,有再來的時候,可我這一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呀?詩人他怎能不想——

師:遙望著美麗的故鄉,遙想著家鄉的親人,詩人他怎能不問——

師:詩人就這麼想著,望著,一幕幕溫馨的畫面又出現在眼前,一絲絲甜蜜的回憶又掠過心頭,一處處揪心的場景瀰漫在胸中。同學們,詩人在家鄉會度過哪些難忘的時光,你們能想到嗎?請用我彷彿看到了,那是一個……的日子,詩人在幹什麼,感受是什麼來寫詩人在家鄉生活的一處場景。

生1:我彷彿看到了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一天,詩人和家人一起去郊遊,他們是多麼幸福!

生2:我彷彿看到了那是一個月光皎潔的晚上,詩人和家人坐在庭院裡,一邊賞月,一邊聊天,生活是多麼美好!

生3:我彷彿看到了那是雨後初晴的一天,詩人和他的朋友們一起泛舟湖上,飲酒品詩,是多麼的愜意!

師:是呀!和朋友在一起的日子是特別讓人難忘的!同學們,詩人現在泊船在瓜洲,和家人團團圓圓,盡享天倫之樂還能嗎?

師:一切都已遠去,相伴詩人的只有這輪明月,只有這輪明月呀!明月何時照我還,是詩人肺腑的仰天長問,是詩人剛剛離開家就來問明月,同學們,你們有什麼要問詩人的嗎?

生1:我想問:詩人你那麼捨不得離開家,為什麼還要離開呢?

師:相信同學們都有這樣的疑問,老師準備了一段資料,相信同學們讀過之後就會明白。(出示幻燈片)

資料: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公元1070年,王安石被任命為宰相,領導變法。變法對富國強兵起到積極的作用,但觸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守舊派的反對。1074年,王安石無奈辭去宰相職務,任江寧知府。1075年2月,宋神宗再次任用王安石為宰相。官場的複雜,前途的迷茫,使王安石對從政產生了強烈的厭倦感,他兩次請求辭去宰相之職,宋神宗都不批准。這年春天,迫於無奈,王安石只好勉強上任。北上京城途經瓜洲時,他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泊船瓜洲》。

生1:詩人他被逼無奈才離開了家,所以他特別不願離開家

生2:詩人他極不情願離開了家,他其實不想去當宰相

師:你們有著很強的感悟力!是呀,通過這段資料,我們讀出了一個被逼無奈的王安石,一個身不由己的王安石,一個無可奈何的王安石。詩人他無可奈何離家而去,只好問明月(出示幻燈片)——

詩人他身不由己離家而去,只有問明月(出示幻燈片)——

詩人他被逼無奈離家而去,只能問明月(出示幻燈片)——

詩人他戀戀不捨離家而去,發自肺腑地問明月(出示幻燈片)——

師:同學們,你們已經走進了詩人的內心,用自己的心去體悟詩人的心!大家一起來朗誦這首詩!

師:同學們,自古以來,描寫詩人思念家鄉的詩句有好多,老師在這收集了一些,大家一起來讀讀!

師:同學們,思鄉是一種美好的感情,大家課下可以積累有關思鄉的古詩詞;同學們也可以給遠方的親人寫封信,以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國小五年級語文《泊船瓜洲》教案範文7篇 暢遊歷史長河——國小五年級語文《泊船瓜洲》教案範文 第2張

第2篇

啟發談話:在中國璀璨的歷史長河中,傑出的詩人多如繁星,不勝列舉。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顆。(教師簡要介紹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21歲中進士,當過十多年地方官,後來兩次擔任宰相推行變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王安石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泊船瓜洲》這首詩。

(1)這首詩是作者從江西出發,乘船經長江前往京城為官,途經——?(瓜洲)

簡介瓜洲:瓜洲,地名,在長江的北岸,在今江蘇省邗江縣南,離南京不遠。

(2)詩題中的泊我們在哪首詩中見過?(杜甫的《絕句》)在本詩題中何意?(指船隻停靠)

過渡:此時詩人就在自己故鄉不遠的瓜洲,他寫下這首詩,想說什麼呢?我們一起來學這首詩。

(1)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並想想這首詩的意思。

(2)指名讀,正音:間(jiàn)、數(shù)、重(chóng)、還(huán)

(1)間什麼意思?表示隔開的意思還可以組什麼詞?隔開了什麼?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兒呢?(京口,地名,在今江蘇省鎮江市,和長江北岸的瓜洲隔水相望)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一水)讀一讀,讀出距離短。

(2)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在哪裡呢?(鐘山,即紫金山,在江蘇省南京市的東面)數重山表示山多還是少?(數人、數日何意?數何意?)還從哪裡知道山很少?(摳住只。補充介紹)讀一讀,讀出路程近。

(3)齊讀前兩句,指名說詩意。(前兩句詩意:京口和瓜洲就在這一水相隔之間,鐘山也只隔幾座山。)

過渡:瓜洲和京口只隔著一條長江,離詩人的家鄉鐘山也不過隔著幾座山而已,可以說,詩人身在瓜洲,已設計好回家的路線。可詩人雖然離家鄉這樣的近,他是否準備回到家鄉呢?從哪裡知道?(明月何時照我還)

(4)還什麼意思?說說這一句的意思。詩人在什麼時候想到回家?(春風又綠江南岸)讀讀看,讀出詩人心中此時什麼感受?(思家不能回的無奈)再讀。

(5)誰能把這首詩完整的意思說一說?(詩意:京口和瓜洲就在這一水相隔之間,鐘山也只隔幾座山。春風又一次吹綠了長江南岸,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

(7)讀完以後,你們知道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情感?(表達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情感)

過渡:究竟是什麼觸發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情感呢?讓我們走入詩人的環境,見詩人之所見,聽詩人之所聽,想詩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與詩人產生共鳴。

1、引入情境,引導學生想象:詩人此時可能站在哪裡?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邊會聽到哪些聲音?心中會想些什麼?

(1)而此時正是什麼季節?詩人怎麼說的?(春風又綠江南岸)

(2)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麼樣的呢?(春天的江南,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3)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詩人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出來了,那就是——綠,可見詩人用字之精妙。其實,詩人曾用過滿到過入十幾個字,經過反覆推敲,最終定為綠。

教師交流自己的感受:一個綠字生動地寫出了春風的神奇力量,不僅使我看到了滿眼的綠色,成行的碧樹,盪漾的春水,還讓我看到了爛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千古名句,讀。

(4)春天來了,春風僅僅吹綠了江南岸?作者為什麼這樣說呢?(從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於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兩世界;因為詩人平生際遇、此時境況,使得詩人所思盡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

(1)你們現在悟出了詩人的情感了嗎?誰來讀一讀?

(2)要想讀好詩,我們還要注意節奏,還要讀出關鍵字。再讀。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時——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還;抒發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情感。

(1)我們瞭解了詩人王安石與南京的關係,理解了詩題的意思;

1、佈置學生收集讚美春天的古詩,抄到自己的採集本上。

2、佈置學生收集表現思鄉的古詩,抄到自己的採集本上。

第3篇

2、教師抓住要害詞只、又、綠,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體會詩人感 慨萬千的思鄉情感。

3、拓展閱讀《鄉愁》,培養學生學習詩歌的愛好,進一步感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懷鄉思親的情感。

吟誦古詩、想象意境,體會詩人的思鄉情感,感受古詩的藝術魅力。

匯入:同學們還記得李白的《靜夜思》嗎?(齊聲背誦)對於遠離家鄉的遊子來說,靜靜的夜晚、圓圓的月亮,經常會勾起人們對家鄉的思念。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齊讀課題。這一節課,我們繼續運用這三個步驟學習古詩(出示幻燈,齊讀)。

過渡:王安石路過瓜洲寫下這首詩,他想說什麼呢?(幻燈)

①請大家自由地把《泊船瓜洲》這首詩仔細讀兩遍,爭取把多音字讀準,把詩讀通順,留意節奏。

② 指名讀:請你讀一讀。其他同學留意聽,這首詩當中有三個多音字,聽他有沒有唸錯。

③ 聽完學生朗讀,教師做簡單的評價,生小組讀,老師範讀,生再齊讀。

④讀古代的詩歌,我們不僅要把它讀得正確、有節奏,還要讀出感情來。指名讀,齊讀。

⑤詩讀到這兒,你的腦海裡留下什麼印象、有什麼感覺?指名回答

⑥是的,同學們,讓我們帶著這種感覺再來讀一讀《泊船瓜洲》這首詩。

①請大家默讀這首詩,看看插圖和註解,然後同桌說一說這首詩大概在講什麼意思。(學生默讀------說)

②好了。老師想提兩個問題,看看你們對這首詩大概的意思把握了多少。第一個問題,作者的身在哪裡?你是怎麼知道的? a. 間是什麼意思?隔開了什麼?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兒呢?(板畫長江,標出瓜洲和京口)。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一水)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在哪裡呢?(板畫南京、紫金山)

數重山表示山多還是少?(數何意?)還從哪裡知道山很少?(摳住只。)

過渡:瓜洲和京口只隔著一條長江,離詩人的家鄉鐘山也不過隔著幾座山而已,可以說,詩人離家鄉非常的近。老師想問第二個問題,此時作者身處瓜洲,他的心又在哪兒?你是從哪裡知道的?(明月何時照我還)還是什麼意思?

d. 詩人在什麼時候想到回家?(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候)綠是什麼意思?又說明什麼?說說這兩句的意思。

讀讀看,讀出詩人心中此時什麼感受?(思念家鄉但又不能回的無奈)

過渡:究竟是什麼觸發了作者思鄉的情感呢?讓我們走入詩人的內心世界。

詩人此時可能站在哪裡?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邊會聽到哪些聲音?心中會想些什麼?

(1)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的春天是什麼樣的呢?誰能把學過的描寫江南春景的詩句、詞語跟大家分享?(指名背一背、說一說)

(2)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紅柳綠,奼紫嫣紅,一派生氣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據說詩人在作詩的過程中曾改過多次,最後定稿的時候才用了綠字。大家想一想,作者可能用過哪些字?為什麼只鍾情於一個綠字呢?(指名談看法,讀出相應的感受)。

(3)欣賞了江南美景,你就會明白作者為什麼會用綠字了.(連結江南春圖片)

(4)一個綠字不僅使我們看到了滿眼的綠色,成行的碧樹,盪漾的春水,還讓我看到了爛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千古名句,齊讀後兩句。

3.啟發質疑:學到這兒,大家有問題要問嗎?(引導學生抓住家鄉景色美、離家近、離家久、想回家而不能回家這一矛盾點進行質疑:詩人為什麼不回家呢?)

(1)你們現在悟出了詩人的情感了嗎(思念家鄉而又不能回的無奈)?誰來讀一讀?

(2)指名讀。要想讀好詩,我們還要留意節奏,還要讀出要害字。齊讀。

過渡:王安石與南京有著密切的關係,今天老師還要介紹一位漂泊異鄉的、跟南京同樣關係密切的現代詩人——余光中。

中國臺灣有名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余光中,1920xx年生於南京,在南京讀了中學和大學。他的很多優秀作品表現出濃濃的思鄉之情,因為《鄉愁》一詩引起轟動,又被稱為鄉愁詩人。(幻燈出示作品)

(2)播放課件,欣賞詩歌《鄉愁》,說一說:你有什麼印象、什麼感覺?

2.總結:思鄉之情像一首漂亮而動人的詩,令人百讀不厭。 思鄉之情又像是一個甜美的夢,讓人回味無窮。老師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同學們能更理解王安石和余光中的鄉愁。

第4篇

師:今天我們要一起走進第二單元月是故鄉明的學習,請同學們讀一讀本組課文的導語,讀完後說說你獲取了哪些資訊?

生:通過讀本組課文的導語,我知道了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表達漂泊在處的遊子對家鄉的思念之情的。

生:我還知道了學習本組課文不僅要用心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還要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師:詩人,作者在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時,通常都會通過哪些景物的描寫來表現呢?

生:我想起了小時候讀過的《靜夜思》,詩中主要通過對月亮的描寫來表達詩人李白對家鄉的思念的。

生:我們以前學過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通過傳統節日來表達思鄉之情的。

師:月亮總是讓人情不自禁地思念家鄉,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中也有月亮,宋朝詩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出示課題)讀一讀說說課題的意思。

師:請同學們自由誦讀全詩,注意詩中的幾個多音字。

生:我來給大家讀一遍,我覺得第一行詩中的間應該讀jiàn,因為間的意思是間隔。

生:這是一首表達思鄉之情的詩,所以我認為最後一句的還應該讀

師:請同學們自讀詩句,結合課文註釋,想想詩句的意思,並從中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

生:我最喜歡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這句詩寫出了幾個城市之間的距離雖然不遠,但卻不能回去,表達了詩人的無奈。

生:我喜歡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幾時照我還,這句詩寫出了詩人在瓜洲看到的江南兩岸的景色,更增添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生:我也喜歡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幾時照我還,讀了這句,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春天美景。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讀這句,讀的時候,你的腦海裡又會浮現出什麼畫面呢?

生:讀這兩句的時候,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了一幅綠草叢中蝴蝶飛舞,鳥語花香的畫面,讓我陶醉不已。(她的想象不僅陶醉了自己,也感染了同學和老師)

生:讀了這兩句詩,我彷彿看到了一陣春風拂過,小草就冒出新芽,噌噌地往上長。讓我感受到一種動的美。(從這兒可以看出學生已經初步體會到詩人用那個綠字的精妙了)

生:讀著這句詩,我就在腦海裡想象,春姑娘悄然來到我們身邊,把冬爺爺送走了。她所到之處小草發芽了,花兒盛開了,鳥兒唱起了歡樂的歌,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一切更增添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

師:同學們通過閱讀想象出了這麼多的畫面,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再結合詩句,看看你有什麼更深的理解。

生:我看到插圖的近處有兩隻白鷺在振翅飛翔,它們迎著和熙的春風飛回自己的巢穴,詩人看到這一幕感嘆道:鳥兒都回家了,我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家鄉呢?

生:看到圖上江南兩岸的景色,讀著詩中明月何時照我還這一句,我想到昨天間餐時我們吃的月餅,老師告訴我們快到中秋了,中秋是萬家團圓的日子,我就想起了我的貴州老家,想起了我和爸爸、媽媽、外婆一起吃月餅的情景。

師:同學們在讀著這首詩的時候也情不自禁地產生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讓我們帶著這種情感讀一讀這首詩吧!

師:詩人這麼想念自己的家鄉,那他的家鄉究竟在哪裡呢?(引導學生從那三個地名去探究詩人的家鄉,並從中感受到詩人剛離開家鄉就想回家的情緒,體會思鄉情意之濃)

第5篇

1 師:認識我嗎?聽了剛才的介紹,我想考考大家聽話是否很認真。

4、剛才同學們把聽到的資訊告訴我了,看到的資訊也傳遞給我了,能不能透過這些資訊發現些什麼?

5、學生回答:你有電腦;特級教師上課很厲害;你很謙虛,名片中名字寫得很大,校長、特級教師等字寫得很小;很有才華,名字中有個“才”字;喜歡白色和藍色。

6、教師總結:看名片,就是一種閱讀。(板書:閱讀)你們剛才做了兩件非常重要的事,一、讀懂了字面上的資訊;二、看出了背後的意思,字裡的意思。(板書:字面、字裡),我們讀書,不但要讀懂字面的意思,更要讀懂字裡的意思。

5、學生回答:理解意思;理解詩人感情(師:也算理解);讀好(師:而且這個讀要放在理解前面):把詩句意思聯起來想(師:這是理解方法);讀懂;會用。(板書:讀好、理解)

2、個人讀(師:他一個字都沒讀錯,每個字都很響亮)

3、個人讀(師:你是不是全班讀得最好的?啊,還有更好的)

7、總結:剛才我們完成的是第一個任務“讀”,同學們不但會讀,還讀得很好。下面我們完成第二個任務:理解。

① 一水間(提示:“間”是什麼?“水”是什麼?)

③ “照我還”是什麼意思?(提示:照?什麼照?還?還哪裡?)

6、慢慢讀一遍,讀完之後,請你告訴我,你還知道了什麼?

② 京口和瓜洲只隔著一條長江。(解決“水”的疑惑)

③ 瓜洲跟南京的紫金山只隔著幾座山。(是瓜洲還是京口呢?)

⑤ 知道詩人很久沒回家了,從“又”字看出,又過了幾個春天了。

⑥ 作者離家鄉很遠。(“遠還是不遠,贊成遠的舉手。”舉手寥寥無幾。教師畫示意圖說明。)

⑦ 我奇怪,作者離家鄉不遠啊,為什麼不回去呢?還那麼思念?(這位同學很會學習,我們應該向他那樣,讀的過程中要讀出問題。)

①讀第一句,這兩句話就寫了一個意思,是什麼?(板書:近)

②讀三四句,這兩句又寫出另一個意思。(引導:不是一般思念,是急切思念。)(板書:急)

③連起來讀,讀出什麼?有問題嗎?(引導:這麼近,又這麼急切回去……)

③ 去做官為什麼還想著回家呢?(上次做官,很多人反對他,這次肯定又有人反對他,所以此次離家充滿了憂慮。)

④ 王安石遙望家鄉,對著天上的明月說:春風啊,又一次吹綠了江南的大地,可是,我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家鄉呢?其實他內心是在說——怎麼回來?可能再也回不來了。

⑤ 師總結:這種改革家的路子是充滿了坎坷,充滿了憂慮。

⑥ 再讀這首詩,應該怎麼讀?(學生再讀,語氣自然下沉)

讀好沒有?理解沒有?感情理解沒有?這都是你們自己完成的,你們真了不起,你們水平真高。

總評:在這節課上,老師著力指導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在學習中,很多方面都注意到學生的自主,如學習目標的制定:讓學生通過討論,確定“讀好、理解”的目標;在“讀好”環節,安排了十分鐘初讀、背誦,然後又有分句讀、讀出問題、拓展材料讀,讀出憂患,讀出傷情;在“理解”環節,老師沒做任何一句解釋,先是讓學生整體感知,然後藉助註釋理解,在此基礎上,再讀,讓學生說讀完後知道了什麼?在老師到位的點撥中,學生基本理解了詩的內容。

其次,教師對教材挖掘深刻、獨到。《泊船瓜洲》一般的理解是,表現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感情。但教者通過廣泛收集資料,得出不一樣的見解——表現作者離鄉的憂患心情。並通過拓展訓練,讓學生很好理解了作者的感情。

( 友情提醒:查詢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尋課文題目)此文轉載於

第6篇

1、會寫洛、榆、畔、帳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洛陽、榆關、那畔、千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泊船瓜洲》《秋思》。

3、學習通過看註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的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4、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揣摩作者是通過什麼來表達自己感情的。

2、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揣摩作者是通過什麼來表達自己感情的。

3、知詩人:王安石,北宋詩人,祖籍江西臨川縣,因父親在江蘇南京擔任官職,後死於南京,因此他視南京為自己的第二故鄉,據說這首詩是詩人從南京趕往北京做官上任的途中寫的。

●理解詩句: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江之隔,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

我從故鄉南京出發去北京,途中將船停靠瓜洲,看見江蘇的鎮江到瓜洲只有一水只隔,鎮江離我的家鄉南京只隔著幾座山而已。

(1)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出門主要靠的是?走習慣了,一水之間重山之隔已經算是很近了,雖然我現在離家只有一水之間重山之隔,但是我是在趕路啊,在慢慢地遠離家鄉啊。(板書:人在途中,心繫家鄉)這種還沒走遠就想回家的心情是(後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春天過去了,又有再來的時候,你瞧,他把江南大地吹綠了,那麼團圓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照我回家鄉。)

心在家鄉,人卻離家越來越遠,這是一種南轅北轍的矛盾。你邊讀邊體會!

就把這種想重返家鄉的感情寄託給象徵著團圓的明月吧!你讀吧!

2、北宋王安石在《駁船瓜洲》中傾訴了自己還未遠離他鄉,就盼望著回家之時,於是他把自己的這中感情寄託在象徵著團圓的明月身上。今天我們要學的也是一首關於思鄉的詩,詩人又是看到什麼想起自己的故鄉呢?

2、體會見:請你閉上眼睛想想作者眼裡的秋風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2、秋風乍起,年關已近,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說不完,寫不盡。男同學讀!

3、思鄉的季節裡,擔心捎回故鄉的思念有遺漏,趕緊把信拆開來看看。齊讀!

1、如果說王安石的鄉愁是融欲滿目的春色之中,張籍的鄉愁是蕭殺的秋風引起,那麼身在邊關的戰士呢,他們的鄉愁是由什麼勾起的,讓我們讀納蘭性德的《長相思》。

2、齊讀詩題,釋題。知詩人:納蘭性德清代第一詞人。

1、旅途的艱辛: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的行軍旅程你體會到了什麼?他們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身向榆關那畔行,要面臨什麼?夜深千帳燈,說明了什麼,你體會到什麼?

3、長相思:夜的靜謐更加顯出了風雪的聲音聒耳,睡夢被無情的打斷,漫漫長夜,思鄉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無。讀題!北方的風雪勾起了邊關戰士的鄉愁,他們會想起什麼?家鄉的溫暖、安靜、祥和。舍小家為大家,社會動盪,戰爭什麼時候才能停止呢?讀題!長相思,相思長!齊讀全詩!

第7篇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一首,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基於人文教學思想,本課設計堅持了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追求古詩學習的人文性、個性化。打破傳統的串講古詩的教學模式,力避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利,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讀感悟。

1.通過看註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2.結合畫面、音樂、想象江南春的美景,揣摩作者用綠的精妙,反襯作者的思鄉之情。

3.通過意境的創設、書寫作者的心聲、拓展資料的展示,來體會作者深深地思鄉情懷,順勢指導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重點是通過想象江南春美景、書寫作者的心聲、背景的資料拓展來體會作者深深地思鄉情懷;釋破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的用意是本課的難點。

1.教師:製作好課件;反覆吟誦,深層次地體會情感,透徹地理解詩意。

2.學生:蒐集描寫明月的詩句;蒐集王安石的詩句;蒐集作者的資料等。

讓我們一起走進由宋代詩人王安石所寫的泊船瓜洲(板書),齊讀課題-----泊船瓜洲(再響亮一些,再讀一次),解釋泊。

師:詩人把船停泊在瓜洲岸邊,他看到了什麼景色呢?產生什麼想法呢?讓我們先讀讀,再聊一聊,請同學們拿著課本,自由讀古詩,注意要讀通順,讀準音。

(1)學生自由讀(要求:讀通順,讀準音、注意詩的節奏)。

(一)同學們開啟書本,根據下面的註釋以及你所預習的資料,來學習一、二句,小組討論以下問題(課件出示討論要求,學生彙報):

1.找出詩中一、二句的三個地名,並根據詩後面的註釋畫出三個地名的方點陣圖。

師:理解得真好,咱們再來看一段錄相,可能會有更深的理解(播放課件)。

師: 讓我們帶著王安石的心情來讀這兩句(生自由練讀)。

師:京口呀,你不遠啊!(生讀)——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呀,你好近哦!(生讀)——鐘山只隔數重山。

師:山重水疊的家鄉,就在眼前,就在心底!(生讀)——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師:真的好近好近啊!(生讀)——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二)是思念讓天涯變成咫尺,作者在瓜洲望著京口和鐘山,在望中是不是有所想呢?請同學們輕輕讀三四句,並解決以下問題(課件出示要求,分別由1-4小組討論)。

3.綠在這裡做何解釋?從綠字中你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播放音樂)景是如此之美,難怪作者是一次次回不能回,想還不能還。春風又綠江南岸,不但寫出了景之美,更是寫出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師:面對滿目春色的京口、鐘山,正是一聲長吟——春風又綠江南岸(師手示意個別生讀)。

師:面對著盪漾的春水,岸邊的柳綠花紅,詩人一聲長吟----春風又綠江南岸(師手意小組讀)。

師:盪漾的春水,柳綠花紅,眼前是一派春天的生機勃勃,詩人切想家而不能回,只好一聲長吟----春風又綠江南岸(師手示意集體讀)。

師:不知什麼時候,一輪明月悄悄地升起,孤獨的詩人仰望孤獨的明月,情不自禁問——明月何時照我還(師手示意個別生讀)。

師:問明月,我心中的萬般思念向誰說?哎,詩人仰天長問——明月何時照我還(師手示意個別生讀)。

師:遠方的親人啊,何時才能再見,我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追問——明月何時照我還(師手意小組讀)。

師:啊!家鄉的親人啊!我何時才能回到你們中間,我們一起來問——明月何時照我還。(師手示意集體讀)。

師:詩人泊船瓜洲,回望一江之隔的京口,回望數山之遙的鐘山,面對春風明月,思緒飄悠,思鄉之情纏繞綿綿,揮之不散呀,真是斬不斷理還亂。哎,還是別再問了。

師:作者緋徊於瓜洲渡口,回望故鄉。不禁吟道----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師:春風徐來,柳綠花紅,正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春風又綠江南岸;

師:明月初生,古渡悽迷,此一別故鄉親人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只好仰天長問——明月何時照我還。

師導讀:九百年前,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泊船長江北岸,古渡瓜洲,回望故鄉,心潮澎湃,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懷鄉之作。讀——

2.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是一種美好的感情,同學們可以通過寫信、打電話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