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沙·秋思》教學反思8篇 《天淨沙·秋思》課堂教學反思:如何更好地傳達作者的意境?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1W

這篇文章將從教學角度出發,對古代文學名篇《天淨沙·秋思》進行反思和解析。通過對學生反應和教學過程的分析,探討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和欣賞經典文學作品。

《天淨沙·秋思》教學反思8篇 《天淨沙·秋思》課堂教學反思:如何更好地傳達作者的意境?

第1篇

講完這節課,我感到語文課堂一定要緊緊抓住教學重點,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鐘內最大容量地去訓練學生的語文素質。“文以情而發,”我始終還是堅信這樣的一句話,因此在課堂上我僅僅抓住“秋思”的主題,讓學生圍繞詞語、句子進行品讀和賞析,品讀了一幅“深秋晚景圖”(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同時對一些重點的詞句進行拓展延伸,像講到“昏鴉”時,我讓學生讀相關詩句“飢啅空籬雀,寒棲滿樹鴉。荒涼池館內,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鴉何處落,野渡少人行。黃葉聲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昏鴉”意象的理解。

古代詩歌的教學任務,不能停留在以誦讀為主要手段來使學生感知詩的.韻律美上,而要循此繼進,採用多種方式來使學生產生朦朧的美的意識,培養學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聯想的能力,我採用“學生自己用話描繪詩歌”的方式既加深學生對詩的內容的理解,又鞏固學生對詩句的記憶,還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大腦活躍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語言組織能力,真正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之中了。

在這節課上,我講的語言還是太多,不能夠做到簡煉,在教學有序的銜接時,不能夠做到很好地過渡,過於太強勢,課堂設計的教學問題還不能夠具有開放性,在講這首小令的情語時“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時,沒有做到深入下去,給人一種沒有沉下來的感覺,有的只是泛泛地講,沒有點到重要內容上。

《天淨沙·秋思》教學反思8篇 《天淨沙·秋思》課堂教學反思:如何更好地傳達作者的意境? 第2張

第2篇

我在深圳市翠園中學東曉校區七年級4班執教了《天淨沙·秋思》。《天淨沙·秋思》繫馬致遠的小令名作,被稱為“秋思之祖”。作品內容本身,簡簡單單,普普通通,敘述羈旅漂泊人,時逢黃昏,感而發,發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我將課堂處理為五個環節:一、匯入:讓學生談談近來學詩的心得,學生迴應喜歡詩,喜歡其詩歌美。我隨即順勢匯入,這節課就是要從《天淨沙·秋思》入手來品嚐詩歌的美。二、齊讀,感受韻律美。提供小令常識資料給學生閱讀,再讓學生從節拍、押韻、句式來感受其韻律美。三、自讀,描繪畫面美。要求學生任意挑選文中的一個景物詞句,合理想象,擴寫成一個小段落,展現出一個畫面。四、品讀,體驗意境美。先介紹馬致遠概況,瞭解作者生平經歷,隨後讓學生結合文中景物描寫,以“這個詞讓我感到。”為形式,用一句話說出自己的.閱讀體驗。五、研讀,賞析語言美。讓學生找出欣賞的詞句,研品其表現手法,與同學分享。

課後,楊特及同仁們精妙的點評,一語中矢,使我如醍醐灌頂,受益匪淺。()反思課堂中,儘管諸如課堂主線、“瘦”“夕陽”的點化等多處得到大家的認可,但仍有不少地方需改進,尤其是以下四點:

1、第三環節的擴寫與第四環節的說一句話可考慮合併進行,以避免學生思維重複,騰出有更多時間給學生思考。

2、“老”、“昏”、“古”等字僅停留在表面字義理解上,仍需引導學生更學深入品賞,感受其荒涼的氛圍。

3、“斷腸人”的情感體驗仍不夠深入。當學生首次提出“斷腸人”讓其感受到悲傷時,可順勢追尋,讓學生思索“斷腸人”在悲傷什麼?嘗試換位思考,假如你遠在異地他鄉,會有何感受?從而深化主旨,提示主題。

4、可在教學中納入比較手法,如格律詩與小令形式比較,《秋天》(何其芳)與《秋思》(馬致遠)的感情基調比較等,從而彰顯出本文“秋思之祖”的文學地位。

第3篇

關於古代詩歌的教學,一般採取的教學方式是熟讀成誦,提倡“詩讀百遍,其義自見”。講授詩歌要緊緊抓住朗讀這把金鑰匙,這節課上就充分運用了這一點,於是,學生反覆讀,而每一遍讀的'要求又在循序漸進的提高,做到了讀中學、讀中賞、讀中悟、讀中背,讀中拓,於是,各類詩歌體裁的學習方法,學生都會了。那麼,這個例子的作用也就充分顯現出來了。

第4篇

“殘花風沙烈馬,輕煙枯木殘霞,薄霧彩蝶黃花。殘陽似血,魂傷人在天涯。”,講完了這首元代的散曲小令,我不禁就這樣吟誦起來,是的,這首曾被譽為“秋思之祖”的散曲小令,是多麼的精練,古人宋玉曾說“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全篇僅五句,二十八個字,既無誇張,也不用典,純用白描勾勒出這樣一幅生動的圖景,前四句沒提到過一句作者的思想感情,卻沒有一個字不在抒發著作者的思想感情,這首小令寄情於物,把悽苦愁楚之情,通過眾多自然景物的羅列,就把濃重的深秋色彩,刻畫得淋漓盡致。

於是,在這節課上,我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渲染這種濃烈的悲苦之情。我採用圖文結合的講解方法來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詩人流浪他鄉,心中孤寂悲傷的思鄉之情。詩中“小橋流水人家”穿插在這種悲涼的曲調當中,將樂景與哀景融為一體,更反襯出他的思鄉愁緒。但是,我想這曲小令除了讓學生理解詩句,感受詩人的思想感情,更應該讓學生學會這首小令的寫作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並讓學生依據這首詩進行仿寫。學生在仿寫的過程雖有點難度,但表現得都很積極興奮。

講完這節課,我感到語文課堂一定要緊緊抓住教學重點,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鐘內最大容量地去訓練學生的語文素質。語文課應力求達到知識與情感的`有機結合。在此同時,聽過好幾節語文課,有些教師只在於過多進行內容分析,而忽視了作者的情感抒發,“文以情而發,”我始終還是堅信這樣的一句話,如果我們撇棄了文章的情感,只是把單調的字、詞、句拿到課堂上,想必會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雖然在這方面我做得還不算太到位,可是我深深意識到了這一點。

另外,我感到一堂課除了夯實教學重點,緊緊抓住教學情感外,更為重要的是精妙的教學設計。這是個逐漸成熟的教學功夫,教師一定要有教學敏感性,當看到課本的每一篇文章時,要很快地找到切入點。這節課我就以“秋思”為切入點,由一首詩來引出“秋思”的詩題。另外,在聽課時,我還發現了九年級的一位老師在講文言文時,從文題的重要的字去找切入點,由文題的兩個字來統領全文,使整個教學設計緊湊而有序。

在這節課上,我在今後教學更需要注意的是,我講的語言還是太多,不能夠做到簡煉,在教學有序的銜接時,不能夠做到很好地過渡,過於太強勢,課堂設計的教學問題還不能夠具有開放性,在講這首小令的情語時“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時,沒有做到深入下去,給人一種沒有沉下來的感覺,有的只是泛泛地講,沒有點到重要內容上。

第5篇

2、變換方式朗讀,引導學生沉浸在詩歌意境中,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記憶這首散曲作品。

3、對於列錦手法的.探究,由引出概念到經典例子印證,再到作用分析,逐層深入,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4、學以致用,分析課文,學生學會識別賞析列錦手法。

5、學生能一課一得,學會識別列錦手法,並用以賞析詩歌。

1、自己教學語言的精煉、優美、完整性需繼續提高。

2、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得到了反覆印證與強化,但範例及引導仍略顯單薄,可以再適當充實幾例。

3、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分享受到一定限制,互動性不夠強。

第6篇

?秋思》是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5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另兩首為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和納蘭性德的《長相思》,這組詩詞反應的主題是“思鄉情”。《秋思》文字只有四行,二十八個字,但信短情長,詩人那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卻通過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細節——“寫家書、又開封”展露無遺。

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完形詩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蘊含的意境,進而走進詩人的內心,深刻地體會詩人的秋思情懷呢?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我努力想要突破的難點所在。

本首詩歌離學生的生活較遠,思鄉之情雖古來有之,現在也不缺乏鮮活的例子,但如果對詩人及寫作背景不甚瞭解,理解起古詩來還是很難入情入境。所以新課匯入時我就通過資料展示,和孩子們一起初步瞭解了此詩的創作背景,詩人緣何有家不能歸。這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古詩,也創設了一份淡淡憂愁的情境,為古詩教學做好鋪墊。

詩的教學不同於課文閱讀教學的點有很多,但有一種策略兩者卻是可以通用的,那就是“讀”。詩只有28個字,我們不能把詩拆得支離破碎,使它失去了完整性,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誦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不管學生懂與不懂,先讓學生讀了再說。

在教學的第二個環節,我先讓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再個別讀,齊讀,教師範讀,師生合作讀等等,讀的內容雖相同,但讀的.形式多樣化,這種“百變讀”加上“百遍讀”,學生不僅不會缺乏朗讀的興趣,反而在一遍遍的誦讀之中慢慢領悟了詩的大意,再借助書中的註釋、工具書、生生合作,加上孩子們的課前預習,學生在交流詩意時基本能較完整地說清說順。

古詩詞言簡意賅,一字千金,是極富魅力的。雖然之前學生已經在多遍誦讀中基本瞭解了古詩大意,但這表象的理解並不意味著學生能領悟詩歌描繪的意境。所以,我把這四句詩串成了一個故事,逐句講逐句品,創設了一個意境,引領學生在想象中豐富情感,走進詩人內心。

“見秋風”,可秋風卻不可見,那詩人看見的是什麼呢?樹葉飄落、大雁南歸......這樣蕭條的景象其實反映的是詩人落寞的內心;能見落葉、見大雁,卻又見不到誰?學生立馬想到家鄉、親人。這就在“見”與“不見”之間讓學生切實地感受了一把詩人的惆悵與無奈。

這樣的心境如何來表達呢?唯有“作家書”,張籍只能把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會在信中說些什麼呢?這樣的問題設定再一次引導學生換位為詩人,說話練習間,學生也更能體會信短情長,表達“意萬重”的不易。

最後,引導學生抓住“又開封”的細節描寫,想象詩人在一遍又一遍的“開封”中以及“信走心也走”的牽掛中,深深地體會詩人無盡的思鄉之情。至此,一個充滿秋思情懷的張籍,一個惆悵落寞的張籍,便形象化地出現在學生眼前,停留在學生心中。

所以逐句講逐句品的方式看似散化了全詩,實則更完整地串聯了全詩,突出並突破了“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想象中完形詩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蘊含的意境,體會詩人秋思情懷”的重難點。

教學到此處,完成語文書中的課後練習“想象《秋思》中描繪的畫面,將《秋思》改寫成一個小故事”對學生而言已不在話下,而這樣的練筆又再一次的將僅有二十八個字的零散詩歌在學生腦海中呈現出了一個完整的詩歌形象,成就了一個感人至深,充滿鄉思鄉愁的詩人張籍。

最後,文字拓展部分,我讓學生“蒐集表達思鄉情感的詩詞或歌曲,讀一讀或唱一唱”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於他們而言,這不像是一項作業、任務,更像是學完了本詩自然而然想去做的一件事。

據我觀察,很多學生在課堂上的反覆誦讀中就已經對《秋思》熟背成誦(與其說是背,不如說是自然而然地記下了),所以我相信課外蒐集詩詞或歌曲時,學生一定能多多少少感悟到詩歌中的思鄉之情,並與詩詞或歌曲親密接觸,從心底去愛上它。

回顧整節課的教學,有收穫也有遺憾,如:對詩的深度挖掘;各部分時間的把控;學生小組交流的有效性等等,還有很多需要並可以改善的地方。希望在今後的古詩教學中,能抓住一絲光明,穩健而踏實地摸索出更寬敞的教學之路。

第7篇

?天淨沙 秋思》教學反思 石琳 每週的星期三是我們語文組集體教研活動時間,本週我非常榮幸地接到了講一節公開課的通知。我準備嘗試我沒有講過的公開課的課型——詩歌,於是,徵得了備課組全體成員的同意,《古代詩歌四首》被初步確定。

但是,四首詩一節課下來,必然是平分秋色,不分伯仲,再說剛剛開始上七年級的學生,自然不會讀詩的方法,無法融會貫通。於是,我們又商定,壓縮內容,擇其要來講,於是乎大致確定為《天淨沙秋思》。力求讓學生能夠在此課上感受到學習古詩的樂趣、方法技巧,更主要的是可以融會貫通,感受到朗讀和體會是讀詩的要著。

於是我開始研究《天淨沙秋思》其文:馬致遠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蘊深遠,結構精巧,平仄起伏,頓挫有致,音韻鏗鏘,直貫靈心。其四射的藝術魅力,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騷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絕句妙景”(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又兼具宋詞清雋疏朗之自然,歷來被推崇為描寫自然的佳作,堪稱“秋思之祖”(《中原音韻》)。它勾畫了一幅浪跡天涯的遊子在深秋黃昏時刻孤寂無依的悲涼處境和思念故鄉的愁苦心情。你看:夕陽下,烏鴉歸巢,小橋邊,農人回家;而荒涼古道上,瑟瑟秋風中,我們的主人公卻是疲人瘦馬,踽踽獨行,夜宿何處,明日何往?都還不得而知。這又怎不叫他愁腸寸斷、倍思故鄉!全曲不著一“秋”,卻寫盡深秋荒涼蕭瑟的肅殺景象;不用一“思”,卻將遊子濃重的鄉愁與憂思寫得淋漓盡致。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可是要能為學生傳達出這種“風流”談何容易?

於是我們又開始著眼於馬致遠其人。馬致遠(約1251-1324),字千里,號東籬,元代戲曲作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因《天淨沙·秋思》而被稱為“秋思之祖”。但他是年輕時熱衷功名,有“佐國心,拿雲手”的政治抱負,但一直沒能實現,在經過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後,他看透了人生的恥辱,遂有退隱林泉的念頭,晚年過著“林間友”、“世外客”的閒適生活。馬致遠早年即參加了雜劇創作,是“貞元書會”的主要成員,與文士王伯成、李時中,藝人花李郎、紅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當時最著名的

“四大家”之一。馬致遠從事雜劇創作的時間很長,名氣也很大,有“曲狀元”之譽。而小令《天淨沙·秋思》膾炙人口,匠心獨運,自然天成,絲毫不見雕琢痕跡,很顯然是他晚年之作,因而“斷腸”之痛可以隨處看到。

基於這種考慮,我決定無論是出示課題解題、還是回顧歸類思鄉詩;無論是吟讀詩歌,感知情境的初步感知,還是解讀詩歌,進入情境的深入賞析;無論是評讀詩歌,深化情境,還是最後走出詩境,迴歸作者本人的文人情懷,我們都可以看到學生的積極的、踴躍的'、全面的、深入的參與,在這節課上,我能夠感受到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能夠感受到學生聲情並茂的表達,能夠感受到學生抑或濃郁抑或恬淡的哀愁,能夠感受到他們對馬致遠其人抑或深刻抑或膚淺的理解,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也許,讀詩、詞、曲,也就大抵如此了??

講完這節課,我感到語文課堂一定要緊緊抓住教學重點,能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鐘內最大容量地去訓練學生的語文素質。語文課應力求達到知識與情感的有機結合。在此同時,聽過好幾節語文課,有些教師只在於過多進行內容分析,而忽視了作者的情感抒發,“文以情而發,”我始終還是堅信這樣的一句話,因此在課堂上我僅僅抓住“秋思”的主題,讓學生圍繞詞語、句子進行品讀和賞析,品讀了一幅“深秋晚景圖”(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同時對一些重點的詞句進行拓展延伸,像講到“昏鴉”時,我讓學生讀相關詩句“飢啅空籬雀,寒棲滿樹鴉。荒涼池館內,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鴉何處落,野渡少人行。黃葉聲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昏鴉”意象的理解。

古代詩歌的教學任務,不能停留在以誦讀為主要手段來使學生感知詩的韻律美上,而要循此繼進,採用多種方式來使學生產生朦朧的美的意識,培養學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聯想的能力,我採用“學生自己用話描繪詩歌”的方式既加深學生對詩的內容的理解,又鞏固學生對詩句的記憶,還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大腦活躍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語言組織能力,真正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之中了。

在這節課上,我在今後教學更需要注意的是,我講的語言還是太多,不能夠做到簡煉,在教學有序的銜接時,不能夠做到很好地過渡,過於太強勢,課堂設計的教學問題還不能夠具有開放性,在講這首小令的情語時“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時,沒有做到深入下去,給人一種沒有沉下來的感覺,有的只是泛泛地講,沒有點到重要內容上。

第8篇

在這節課上,我主要以誦讀為主要手段來使學生感知詩的韻律美上,採用多種方式來使學生體悟作者的孤寂,愁苦之情,培養學生古詩詞的感悟能力,形成素養,我採用“學生自己用話描繪詩歌”的方式既加深學生對詩的內容的理解,又鞏固學生對詩句的記憶,還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大腦活躍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語言組織能力,真正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之中了。

在分析意象組合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想象和聯想進行再創造,意象之間似離實合,似斷實續的狀態被學生還原了。如在分析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幅蒼涼悲壯的秋行圖。原來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斷腸人,所以第一層形成的動靜相迭的事態描繪的其實是天涯淪落人那種顛波流離、潦倒無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悽苦的多重心態下的情感軌跡。學生亦能從這樣畫面的還原和情感的體驗,將詩歌意象通過鑑賞昇華為一個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審美昇華。

在這節課上,我在今後教學更需要注意的是,我講的語言還是太多,不能夠做到簡煉,在教學有序的銜接時,不能夠做到很好地過渡,過於太強勢,課堂設計的教學問題還不能夠具有開放性,在講這首小令的情語時“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時,沒有做到深入下去,給人一種沒有沉下來的感覺,有的只是泛泛地講,沒有點到重要內容上

詩歌鑑賞的教學,應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感知體驗,從此來培養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養。在過去的詩歌教學中,由於應試專家和老師們精心炮製詩歌鑑賞的解題技巧,學生並沒有進行真正的`鑑賞活動,而是追求技巧的運用和答案的要點的完整性,跳過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層面。我認為詩歌鑑賞的教學要充分尊重審美心理的形成規律,從術語、文化知識的抽象的植入轉變到文化感悟的培養,展開合理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有關詩句的意象、意境,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我認為課堂教學方法要多樣,激發學生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始至終主動參與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關於朗誦開展了很多活動形式。詩詞朗誦比賽,或背誦,或吟詠,或遊戲,評選“詩香班級”和“詩詞之星”。希望通過這些活動引導學生對古詩文知識由“淺嘗則止”到“牢固掌握”,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寓教於樂,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和感受成功的快樂和創造的幸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時,心中自然升騰起無限的自豪感,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了,不僅知識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同時進一步激發了對詩歌的熱愛的感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