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數學優質課教案11篇 【教學精華】幼兒園小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助力寶寶數學智慧啟蒙!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6W

幼兒園小班數學優質課教案,是為了幫助教師更好地教授小班幼兒數學而設計的一份教案。優質的數學教學是幼兒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此教案能夠有效提升幼兒數學學習水平,給他們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

幼兒園小班數學優質課教案11篇 【教學精華】幼兒園小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助力寶寶數學智慧啟蒙!

第1篇

1、教師出示長短不一的兩根繩:這兩根繩哪根長?哪根短?(語言表達:長長的繩、短短的繩。)

2、請個別幼兒把長長的繩找出來;把短短的繩找出來。

3、出示長短不一的兩支粉筆:這兩支粉筆哪根長?哪根短?(語言表達:長長的粉筆、短短的粉筆。)

4、請個別幼兒把長長的粉筆找出來;把短短的粉筆找出來。

1、教師出示兩隻大象的圖片,引導幼兒用眼睛觀察“誰的鼻子長?”

2、根據幼兒所說,教師用彩筆給鼻子長的小象塗色。

3、幼兒在幼兒用書上依次操作“誰的.鼻子長”、“誰的耳朵長”“誰的尾巴長”“誰的脖子長”

1、教師出示“長頸鹿找東西”的圖片:長頸鹿爸爸和長頸鹿寶寶起床了,他們分別在找自己的皮帶、褲子、圍巾。長長的褲子、皮帶和圍巾應該是誰的?短短的褲子、皮帶和圍巾應該是誰的?

1、本活動能充分調動幼兒積極參加遊戲的興趣,促使學生更好的發現生活中的知識。

2、師生配合較好,學生願意參與,具有積極的表現欲。

3、再次上的話,材料選擇應更豐富點。最好是現成的物品。更能引導學生對身邊的東西直接區分描述。

小百科:長短,指長度,長度是一維空間的度量,為點到點的距離。

幼兒園小班數學優質課教案11篇 【教學精華】幼兒園小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助力寶寶數學智慧啟蒙! 第2張

第2篇

1、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複習鞏固大小、長短、前後、上下的概念。

2、培養幼兒動作靈敏、反應迅速、動手動腦的能力。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大、小球(與幼兒人數相同)、大小盆各一個、長繩短繩各一條、長短毛線繩與幼兒人數相同、長橋短橋各一座、玩具娃娃(娃娃前放有8片雪花片,後放有8個易拉罐)、大樹一棵(樹上有與小圓點幼兒數相同的小果子,樹下有與大圓點幼兒數相同的大果子)大圓點、小圓點的貼上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附兒歌《大家拍手笑哈哈》。

(一)開始部分: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幼兒自由選擇大圓點、小圓點進入活動場地。兒歌《大家拍手笑哈哈》匯入。簡單說明戶外活動要求。

師:場地上放有許多球,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球有什麼不同?

師:請大花把大球拿起來,放到大盆裡,請小花把小球拿起來放到小盆裡。

幼兒邊操作,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拿的是大球還是小球?再交換活動一次。

師:場地上放有兩根繩子,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著兩根繩子有什麼不同?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你走的是長繩還是短繩?再交換活動一次。

幼兒每人取一根毛線繩,互相比較長短。說出誰的長誰的短。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裡玩。幼:我在娃娃的前面玩或我在娃娃的後面玩。再交換活動一次。

遊戲:看誰反應快。師:小花站到老師前面,大花站到老師後面。再交換活動一次。

師:請大花去摘樹上的果子,小花去拿樹下的筐子。摘到果子的大花,請把果子放到樹下小花的筐子裡。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裡摘的果子?要把果子放到哪裡?再交換活動一次。

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觀察,說出頭在身體的上面,腳在身體的下面。

遊戲結束:幼兒按大小頭飾分成兩組,分別跑過長短兩座“橋”大花去拿樹下的.大果子,小花去摘樹上的小果子,再分別到玩具娃娃的前邊與後邊。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瞭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後的數學活動中多加遊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第3篇

能將3以內實物卡片、圓點卡片、數字卡片等進行等量匹配。

自制三棵樹,樹幹貼有1-3某個數字或圓點卡片、實物、圓點和數字卡片(數量為1---3)若干。

2、根據樹幹上的數字或圓點卡片的圓點數量,找出相應數量的實物、圓點和數字卡片掛在樹枝上、做樹媽媽的朋友。

2、本節課思路清晰,環節設計新穎,抓住了幼兒認識樹木的`心理,並加入遊戲,充分調動了班級幼兒的積極性。與老師配合的很好。

第4篇

1、學習5以內數的組成,初步體驗發現“數越大,組合的方法越多”。

2、在活動中發展幼兒遷移整理已有經驗的能力,逐步促進幼兒思維深刻性的發展。

概括5以內各陣列成情況,初步體驗發現數越大,組合的方法越多。

教具(大房子圖一間2層、數卡“1”3張,“2”2張、“3”一張,表示分合意思的符號四個)

學具(操作分合學具出現不同結果的記錄紙、房子圖10張,人手2套1-5的數字卡、寶貼)

重點討論——>幼兒遷移運用——>集體交流——>結束活動

a、目標:在上次操作經驗的基礎上,認識表示數的分合的`符號“”,理解組成的意義。

a、出示房子圖,引導幼兒將相應數字佈置上去,如屋頂上是2,下面2個房間裡分別是1和1;

b、將房子拿掉,請幼兒講講2、1、1是什麼關係,該怎麼念,引出“”:分開、合起來的意思。

在前一次操作經驗的基礎上,遷移整理5以內各數的組成的經驗,並用數字表示。

b、幼兒在上次操作經驗的基礎上,在房子圖裡有數字表示

(1)幼兒介紹,教師有序排放5以內各數的組成卡片。

重點指導幼兒體會把一個數分成2份,這2份合起來還是原來的數。

(2)在結果出來後,引導幼兒觀察,列出每一個數字分的方法記錄情況,

(1)小結有關數的組成的一些經驗,激發幼兒下次活動的興趣;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1)形聲。從攴(pū),婁聲。本義:點數;計算。

(2)同本義[count]是一個用作計數、標記或用作量度的抽象概念,是比較同質或同屬性事物的等級的簡單符號記錄形式(或稱度量)。

第5篇

1、嘗試將物體按一定的規律排序,初步體驗按規律排序的美感。

物質準備:幼兒用書人手一份。小兔子家院子的場景。

(2)教師:小兔搬新家了,這兩天正忙著裝修呢!瞧,院子裡的地磚才鋪了幾塊還沒鋪好,我來幫幫他吧!

(1)師幼觀察按一一規律排列不完全的地磚,說出地磚的排列規律:一塊紅一塊綠,一塊紅一塊綠……啟發幼兒思考接下去應該怎麼鋪呢?

(2)引導幼兒從不同的方向觀察並嘗試接下去鋪地磚,分別詢問幼兒是如何鋪地磚的。

(1)師生共同觀察砌牆的磚塊形狀(長方形、半圓形)並討論圍牆的排列形式。

(2)引導幼兒按一塊半圓形兩塊長方形來砌圍牆,請個別小朋友先試一試,引導幼兒觀察並檢查他所砌的圍牆是否正確。

(3)師幼再次嘗試按規律把小兔喜愛的.圍牆砌好,師幼共同檢查自己所砌的圍牆是否按規律排列。

(1)教師:小兔院裡的地磚和圍牆都裝修好了,小兔可高興呢,它非常感謝我們,邀請我們和它一塊兒跳一個找朋友的舞蹈。

(2)帶領幼兒隨著音樂,與同伴、教師共同玩遊戲——找朋友。 在活動區中為幼兒提供各種材料,讓步幼兒有規律的排序或裝飾花邊。

在環節設定上,我採用了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方法。整個活動我以小兔造了新房子為線索,層層展開,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注意力集中,精神也比較飽滿。活動內容選擇符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活動中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不過在活動中還是有點不足,就是我提供的範例圖形是一樣的,這讓許多幼兒缺少了思考的機會,多數在模仿老師的範例。

第6篇

1、認識長方形,說出它的名稱,初步能分辨長方形與正方形。

1、教具:由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長方形組成的大客車圖片一張。

2、學具:小盤子、分類盒若干,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長方形標記各一張及各種圖片若干。

許多小朋友要坐車出去玩,他們坐的是什麼車引導幼兒認識大客車。

引導幼兒發現:大客車的.窗戶是正方形的,輪子是圓珠筆圓的,燈是三角形的。

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請幼兒觀察比較,知道長方形是長長的,正方形是方方的。

鼓勵幼兒再找找教室裡哪些東西象長方形的,進一步認識長方形。

1、送圓形寶寶回家:請幼兒觀察分類盒上的圖形標記,看看小盤子裡有什麼圖形?按圖形標記把圖形片送回家。

2、找出長方形:請幼兒開啟幼兒用書p10頁,看看說說:畫面上有什麼圖形?請把長方形寶寶圈起來。

3、長方形寶寶在哪兒?請幼兒觀察汽車由哪些圖形組成,請給長方形寶寶塗上你喜歡的顏色。

展示幼兒的操作請幼兒說說是給什麼圖形塗上了顏色?為什麼要給它們塗上顏色?認識它們都是長方形。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第7篇

每次戶外活動時,小朋友對高人走和矮人走這一遊戲都玩的很開心,為了增進孩子對高矮的認識,因此我選擇教學活動《熊大分房》。讓孩子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和理解物體的"高"、"矮",並伴隨著情節的推進,鼓勵幼兒嘗試根據經驗進行對應匹配。

整個活動,我藉助圖片,為孩子創設了生動了的活動環境,激發了孩子參與活動的熱情。利用師幼互動的提問,促進幼兒積極思考,理解"高、矮",懂得對應匹配。設定動手操作,鼓勵幼兒大膽探索,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物質材料準備:動物示範圖、人手一份高矮不同的房子圖片4張、人手一份高矮不同的動物圖片4張、人手一份紅旗標誌圖。

我們來玩一個拍手遊戲,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朋友長高了;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朋友變矮了。

森林裡的熊大給小動物們蓋了什麼呀!這些房子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呢?

小結:房子的`顏色不同有紅色、綠色、黃色和藍色;房子的高矮不同紅房子最高、綠房子高、黃房子矮、藍房子最矮。

熊大想請小朋友們將這些房子按照一定的順序排一排。

小結:將高矮不同的物體進行排序有兩種排法:一種是從高到矮,另一種是從矮到高。

讓我們看看,熊大準備把這些房子送給哪些小動物呢?這些小動物想住進這些房子裡該怎麼辦呢?

請小朋友將四個小動物疊在一起比一比誰高誰矮,再進行分配。

小結:最高的熊住最高的房子,高的猴子住高的房子,矮的松鼠住矮的房子,最矮的鼴鼠住最矮的房子。

這一節課完成後,總的效果還是非常好的。幼兒的積極性非常高,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對知識理解還是非常準確的。對整個知識的學習都是通過一個故事完成的,是知識的學習不感到乏味枯燥。對幼兒表現好的,教師給予及時的獎勵,讓幼兒有一定的成就感。

這節課,我感到遺憾的是,有部分幼兒沒有機會來表見自己,因為擔心幼兒混亂,集體回答問題的機會多餘幼兒的個別回答。整個課程讓幼兒意猶未盡。

本次活動設計是從基礎入手形成大小相對概念的教學活動,重點是讓幼兒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過程中發展多角度的、多層面的思維。

在教學上打破了過去數學課的傳統模式,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寓數學教育於語言、遊戲之中。一系列的遊戲活動,使幼兒在“大”和“小”的驚喜探索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

第8篇

1、請家長幫忙把幼兒在白天和黑夜活動的照片帶來幼兒園。

2、用硬紙板做的大轉盤一個,轉盤中間有一根指標。

3、指導要點:通過藉助幼兒生活經驗,提供幼兒熟悉的生活用品,幫助幼兒認識白天和黑夜,初步建立時間概念。

每個幼兒從家裡帶來在白天和黑夜自己活動的照片。教師請幼兒說一說上面的事情是發生在白天還是黑夜。

大轉盤遊戲:將在白天和黑夜活動的`照片貼上在大紙盤的格子裡,請幼兒轉動紙盤,當紙盤停止轉動後,指標停在哪一張照片上,就請幼兒說說照片是在白天還是黑夜發生的事情。

3、鞏固練習,進一步感知白天和黑夜。 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認識白天黑夜》。

1、大轉盤遊戲可以延伸到區域,由一名幼兒轉轉盤,另一名幼兒按指標所指的照片說說照片是在白天還是黑夜發生的事情。

2、請家長帶孩子觀察在白天和黑夜人們都在做些什麼。

本次活動在設計思路上考慮到小班幼兒生活既是學習、學習既是生活的特點,認識白天、黑夜來開展活動。在設計活動形式時,我力求在避免數學活動枯燥化的前提下,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主體,自始至終貫穿遊戲,以生活場景——轉盤遊戲——模仿遊戲等環節,讓幼兒從生活中多方面來理解白天、黑夜的時間概念。

第9篇

香蕉、蘋果、玩具、圖書等實物;幼兒操作單頁37、38。

2、活動難點:能用語言將上下位置描述出來,感知物體上下方位變化的趣味。

3、指導要點:在看看、說說中,引導幼兒說說東西擺放的位置。

1、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遊戲"金蘋果、銀蘋果"引入活動2、遊戲"藏貓貓"引出活動主題,認識上下空間位置。

教師找開第二層的窗戶,露出小動物,並提問:這是誰的家呢?小猴家搬來了新的鄰居,你們猜猜住在小猴上面的是誰?住在它下面的又會是誰?

教師分別開啟上、下窗戶,請幼兒用完整描述"xx住在小猴上面"、" xx住在小猴下面。

(1)出示多個玩具,請幼兒按老師的指示放在桌子的上面或下面。

(2)讓幼兒自己放,放完後告訴大家:我把什麼東西放在桌子的`什麼地方。

4、指導幼兒完成操作單頁37、386、結束活動,找找說說生活中的上下。

找找說說教室裡或教室外有什麼東西是放在什麼的上面?什麼東西放在什麼的下面?

我組織的數學活動《上下放放放》,最主要的目標是讓幼兒認識上下,感知物體上下方位變化,幼兒能以一個參照物來說出物體的擺放位置。幼兒大致上完成我所預定的目標,只是有個別的幼兒由於語言表達不完整,不能很清楚地說出物體的擺放位置。

第10篇

1、讓幼兒正確讀寫數字5,並能數出5以內的物體數量。

小圓片、小正方體、數字卡、鉛筆、多媒體課件、白紙

師:小朋友,喜歡漂亮的小金魚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小金魚,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它們有多少條,好嗎?播放課件。課件內容:魚缸裡有四隻小魚游來游去的'玩耍,換一幅場景後,一個小男孩又放了一隻小魚。出示問題:現在有幾條魚啊?

1、出示魚缸:(裡面有4條魚)師:小朋友,我們來數一數,魚缸裡有多少條魚,好嗎?(老師邊引導數邊在黑板上貼小圓片)

教師又出示一個裡面有1條金魚的魚缸,將兩個魚缸並列放在一起,問:現在一共有幾條魚啊?教師用另一種顏色的圓紙片在4後加1個。(讓幼兒認識到比4多1就是5和4過後就是5)

4、找一找讓幼兒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體哪些部位的數量是5?

教師展示自己用5個圖形組合的圖形,要求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圖形畫一個物體,但圖形的數量必須是5個。

(站圓圈)教師在室外操場上畫若干圓圈,幼兒圍成一個大圓,然後師生一起數:1、2、3、4、5,當數到5時,幼兒迅速站到圈裡,每個圈只能站5人。給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進行獎勵。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第11篇

1、在遊戲活動中學習6的形成,認識數字6,理解6的實際意義。

2、蘿蔔圖片(數量是幼兒人數的三倍),上貼各種圖形(如圖)另備與蘿蔔上所貼形狀相同的圖形若干。

3、兔子拼圖(幼兒人數的一半),反面劃成6格,分別寫上1—6的的數字並剪開。同樣大小的底板圖也劃成相應的6格,畫上1—6的圓點。

1、拔蘿蔔、青菜,採蘑菇(學習6的數數,認識數字6)

(4)數數:有幾個蘿蔔、幾棵青菜、幾個蘑菇。出示數字6,認讀數字6。

(2)老師示範在一個蘿蔔上貼上6個圖形,先貼5個紅色的.圓形,再貼1個綠的圓形,5個圓形添上1個圓形是6個圓形,把蘿蔔分成6份了。

(1)老師介紹玩法:出示拼圖底板,上劃成了六格,每格上畫了圓點,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出示拼圖6塊,(數一數,認一認它們背後1—6的數字)請兔寶寶將六塊拼圖貼到底板相應的位置。

通過這次教研活動,孩子們對6有了初步的認識,也能正確表述6所表示的物體。過程中可以適當的放慢語速,幼兒操作時減少量,用三個數字,這樣能縮短幼兒操作時間,讓幼兒在評價環節多說一說,平衡語言表述能力與觀察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