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講座心得體會通用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47K

在書寫體會中,我們才能真正的抒發個人的情感,優秀的心得體會一定要注意它的寫作技巧,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省考講座心得體會通用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省考講座心得體會通用8篇

省考講座心得體會篇1

上週四,兒子所在的國小組織了一場家庭教育講座,邀請了北京關工委的專家講課,雖然講座時間並不長,但我受益匪淺,有幾點體會:

一、要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好家長勝過好老師。家長應該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為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棟樑之才!所以,每個家長都要認識到這一點,並不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就可以,並不只是創造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就是稱職的,放養也需要一定的度,還需要家長收放自如地加以教育、規劃,促使其更加健康地成長!

二、幾種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1、言傳身教法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你讓孩子不亂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後卻隨手把衣服扔在沙發上,還口口聲聲地教育孩子,這種效果明顯不會有效。你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遊戲,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自己卻愜意地看著爛俗的電視劇,玩著網遊,這讓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則,比千言萬語都更管用。

2、教孩子好的

比如預習功課,上課認真聽講,和老師同步思考、加強互動,等等。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卻不懂得幫助孩子好的學習方法,也許並不能及時收到想要的效果。尤其是寒暑假,借來下學期的書本,讓孩子抽時間預習功課,對孩子下學期的學習是有益的。

3、學會賞識教育

都說孩子還是自己的好。所以說,從內心賞識自己的孩子,應該不是一件多難的事情。只是,家長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當,不要因為孩子一次考試成績的不如意就苛責孩子,更不要因為工作壓力等原因而遷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優點,比如孩子的誠實、善良、守信,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備的。能一口氣說出孩子10條以上優點的家長,才是合格的家長。平等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讓孩子從小樹立自信,積極樂觀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4、營造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

家長要互相尊重,文明禮貌待人,營造一種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這也是孩子健康成長必須的良好環境。讓孩子體驗到家庭的溫暖,最好能把家長當成朋友,和你分享成長中的困惑,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呀!

5、同孩子一起成長

活到老學到老。每個人都在不斷地成長、進步、成熟,並不是因為你為人父母就什麼都懂什麼都對。與孩子共同成長吧,體驗這其中的樂趣!

省考講座心得體會篇2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但在當今社會裡仍然充斥著各種誘惑,人的思想和觀念難免會受到金錢和利益的誘惑與腐蝕,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的大學生,這就更需要我們能夠擺正思想,堅定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而通過安全法制教育的學習正好為我們樹立良好而健康的觀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安全法制教育學習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徹底找出自己思想、紀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有效增強自我的法律意識,能夠做到面對誘惑不為之所動,嚴格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自我約束生活上,能夠牢記“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教導,用校規校紀嚴格約束自己,在思想上築起拒腐防變的堅固防線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我們必須增長安全法律知識,增強安全法律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加強安全法制教育建立平安和諧校園在今後的學習及生活中,我增強安全法制教育實效,為構建和諧穩定校園作出積極的貢獻,大學生的法制意識以及安全防範意識必須不斷增強提高學生的自覺性養成遵章守紀的習慣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我提高了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增強法律意識,履行義務,維護權益,增強依法辦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能力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要通過正當的手段解決,不要感情衝動、擅自處理,以免造成終身遺憾;要珍惜聲譽,遵紀守法,做文明學生,為建立和諧文明校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任何一個社會的正常執行都需要社會調節機制來維持正常的秩序,道德和法律就是社會的兩大調節機制,兩者共同擔負著調節社會關係和穩定社會秩序的功能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把某種價值體系、價值觀念、行為和觀念的準則灌輸到人的意識中,使其形成相應的資訊、品質和習慣,達到自我調節控制和自我監督的目的人們行使權力、履行義務,不僅要嚴格遵守法律的規定,還要遵守社會公認的道德觀念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是減少大

學生違法行為,維護校園安全與穩定的需要,法制教育是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和發展的內在要主義,勤勤懇懇辦事,堂堂正正做人安全法制學習的目的不但是要求我們進行自我約束,同時還能增強我們的的警惕意識,增強了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遇到險情能夠作到觸變不驚,臨危不懼,能夠機警的去應對所面臨的險境,能夠採取恰當的方法去解決遇到的難題,能夠果斷勇敢的去化解各種危機,當國家財產受到威脅時能夠義無返顧的去保護財產,與不法分子鬥爭,保護集體利益通過安全法制講座,我們不但更新了觀念,改善了思想,同時也更加了解了當前的社會形式及發展趨勢,我們今後在生活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考驗,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才會進步,學習的過程也是我們成長的過程,更是使思想不斷成熟的過程法制教育的學習我們應該繼續的堅持下去,在學習中不斷的進步我們的人生也才會取得更好的成績!我們的人生軌跡也才會留下更好的印記!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感覺到現代社會整體治安複雜化,各種社會問題集中出現,人們對社會及生活的不滿通過各種極端方法表現出來就拿大學校園來說,每年因各種矛盾或糾紛而報復、跳樓、自殺?的案例越來越多但是,對步入大學校園的我們來說,我們應該做的是學會獨立面對社會,獨立生活,學習知識,增長技能,而一切的前提還是我們“健健康康”的活著,平安比什麼都重要!今後的努力方向:一是始終堅持安全法制教育學習,不斷提醒自己作為一名合格大學生所要履行的職責,重點加強安全法制教育學習,在思想上築起拒腐防變的堅固防線,警惕各種落後思想的侵蝕二是要加強對詐騙、盜竊、搶劫、等安全問題的注意,汲取經驗教訓,時刻為自己敲響警鐘,進一步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防範能力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構築了我們美好的家園,成為連線親朋好友的紐帶通過學習《大學生安全教育》這門課程,我再一次深刻的休會到:在安全的問題上,來不得半點麻痺和僥倖,在安全的問題上,我們必須要防範在先、警惕在前,必須要警于思,合於規、慎於行;必須要樹立高度的安全意識,人人講安全,時時講安全,事事講安全;必須要築起思想、行為和生命的安全長城生命是惟一的,是寶貴的,世界因為有了生命而變的精彩!

省考講座心得體會篇3

園林是建築的重要型別之一,它通過對包括山、水、建築、植物、道路、 室內裝飾等要素的有機構成,組織一個相對於一般建築而言更具凝練、深遠的情趣和意境的環境。這種意境是也詩化的,“意”是通過對園林之“境”的直觀感受,並藉助於前人的詩畫所積澱的審美意向,以引起遊者“一種特殊的性靈的融會,神志的感觸”,從而達到陶冶性情的目的。園林中的對聯是詩詞的物質載體,它把文字性的東西轉化為建築的構成元素,以取得文學手段和建築手段的自然連線,也是造園藝術與詩文最直接的結合而表現園林“詩情”的主要手段。因此按照古希臘哲人的說法,“詩是人類面部的表情”,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認為楹聯就是園林的面部表情了。楹聯的點綴使藝圃乳魚亭更具詩情畫意有許多園林楹聯寫得氣勢磅礴,如滄浪亭有聯雲:“商彝周鼎,漢印唐碑,上下三千年,公自有情天得度;酒膽詩腸,文心畫手,縱橫一萬里,我於無佛處稱尊。”表現出不羈的豪情。

有表達志向,抒發豪情的楹聯。如無錫東林書院有聯雲“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表達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凜然正氣。 也有反映儒、釋、道等各家哲學觀念、思想流派的楹聯,如南京城北郊有觀音閣,有聯雲:“鬆聲,竹聲,鐘磬聲,聲聲自在;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以及北京潭柘寺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都表現出了豁達開朗、釋然物外的禪味,等等。 由此可見,人間百態可盡顯於楹聯中。中國古典園林的特點之一,就是在幽靜典雅當中顯出物華文茂,“無文景不意,有景景不情”,這些詩意盎然的對聯對園林景觀起著烘雲托月、畫龍點睛的作用,雖只有片言隻語,卻意蘊雋秀,裝點著園林的各個景區,既抒發了園林景色的詩畫意境,又表達了園林內涵的美學情韻,充分體現了中國園林藝術的民族特色。

匾額橫置門頭或牆洞門上,在園林中多為景點的名稱或對景色的稱頌,以三字四字的為多。楹聯往往與匾額相配,或樹立門旁,或懸掛在廳、堂、亭、榭的楹柱上。楹聯字數不限,講究詞性、對仗、音韻、平仄、意境情趣,是詩詞的演變。自宋代之後,楹聯逐漸出現於園林景觀中。由於文人的參與把建築環境的創造推向了高潮,並形成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建築與裝飾。

楹聯與園林有兩個不同層次的關係,第一個層次在於形式上。他的存在有如題跋之於國畫,原本不屬於畫面的一部分,但積久成習,也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元素了。缺少題跋的國畫,感覺上少了歷練;缺少對聯的園林,則令人感覺生澀空乏。因此對聯在形式上的作用在於它的裝飾性,裝飾環境是對聯自身的特徵,也是古人對對聯的最初理解。對聯本身包含著一種對稱之美,從對聯的.語言、聲調、內容以及形式上都要求對稱。對稱既是藝術美的規律之一,同時也應和了中國人的傳統審美觀和價值取向。儘管對聯在形式和內容上各有不同,但它首先是通過裝飾這一過程達到目的。

楹聯與園林在第二個層次上的關係在於內涵上。對聯常常扮演建築意義以及造園者或園主的思想感情之代言人的角色。詩詞是人類思想情緒的表達,而園林中對聯是通過對詩詞進行一番反思、提煉和重整之後所得的,因此它不僅能夠抒發胸臆,展示各園獨特的個性,還可以表達出一處景點的意境、內涵,與風景、古蹟交相輝映達到珠聯璧合之美。正如曹雪芹在《紅樓夢》第十七回中曾借賈政之口說道:“若大景緻,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任是花樹山水,也斷不能生色。”此話很有見地。試想,如果只有幽靜的院落,雅緻的軒閣,卻無名聯相襯,縱是鬼斧神工,亦覺美中不足。若有佳聯相配,文辭雋永,書法美妙,則會使景觀大增光彩,使人平添遊興。 楹聯是中國傳統文學的精華,也是傳統建築中文化積澱的一種體現。園林中的對聯只用廖廖數語,就能描繪出一處景點的特徵、內涵,同時還能讓人體會到主人的思想感情、世界觀、理想、生活經歷等,一如園林的面部表情。因此傳統園林中常常通過對聯來表達意境和情緒,從而使園林的構成要素富於思想內涵和景觀厚度。

園林楹聯中有該園主人道德品格、文化素養的流露。如蘇州拙政園,它建於明代正德四年,它第一位主人是當朝御史王獻臣,他是一位直言敢諫,不討皇帝歡心而辭官返鄉的官員,他不滿朝庭,遠離皇宮,為此園取名“拙政”,是取晉代文人潘岳《閒居賦》中“築室種樹,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園中有不少精彩的楹聯傳世,如“拙補以勤,問當年學士聯吟,月下花前,留得幾人詩酒;政餘自暇,看此日名公雅集,遼東冀北,蔚成一代文章。”“生平直且勤,處世和而厚。”體現了嚴謹內斂、敦厚平和的長者的智慧。 楹聯中也有園林主人價值觀、人生觀的體現,如清吳云為蘇州的南半園題聯說:“園雖得半,身有餘閒,便覺天空海闊;事不求全,心常知足,自然氣靜神怡。”以及鎮江焦山別峰庵鄭板橋讀書處有聯雲:“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表達了一種超然物外的達觀以及知足不求全的怡然自得。又如可園雛月池館有聯雲:“大可浮家泛宅:且可隨波逐流。”儼然一副清高自潔的表情。有直接描述園主的生活方式的楹聯,如:無錫香草居有聯雲:“何以遣有生涯,或種菊,或藝蘭,或蓄水養魚,避地即仙源,芳序四時開小徑;於此間得佳趣,宜敲詩,宜讀書,宜臨流垂釣,叩關無俗客,小園一角枕樑溪。”由此可知園主以園藝、垂釣、讀書消磨時光。表現出天真拙樸、平淡閒逸的氣質。

有些楹聯讓人有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厚重感。如清代孫髯所撰的昆明大觀樓的長聯曰:“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萍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莢蓉,三春楊柳;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向人們展現出一種悠悠歲月積澱的深沉古典園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它所創造的詩化環境,是一種建立在中國傳統哲學重人生、重道德的倫理型文化的基礎上的藝術養生模式。園林追求“外適內和”,生存空間和精神空間環境並重,體現了我們的先人對生命的關注、對生活質量的關注。園林中的對聯就是這種“關注”最好的體現,它蘊含著中國古代哲理觀念、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並帶有鮮明的時代印痕,是極為中國式的“表情”。

西方學者海德格爾認為,重建衰敗的人文精神與重整破碎的自然是同等重要的,並把希望寄託在文藝上,認定這種最高的境界是人在自然環境中“詩意地棲居”。

在當今快速的城市化程序中,我們盲目建造了許多風格各異的人造景觀,卻失去了我們本當以之為歸屬的、籍之以定位的傳統文化,因而使我們的棲居失去了詩意。

省考講座心得體會篇4

3月26日,我有幸聆聽了王加綿教授做的關於"中國小生的心理問題及糾正對策"的講座。王教授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就中國小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為在場的教師送上了一道豐盛的精神大餐,也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教育部在_年8月13日頒佈的《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重要環節。因此,對中國小生及時有效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實現現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新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學生心理問題形成於家庭,表現在學校。在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心理問題表現的較為突出的是以下三個方面:

(一)厭學

國小生厭學的成因很複雜,後果也是可怕的。它是家庭、社會、學校,還有孩子自身的認知條件下綜合作用的產物。教師與家長要密切配合,認真分析,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要把尊重與愛撒給每一個學生,從他們的心理需要出發進行教育和幫助,切實解決他們學習的心理問題,才能讓每一個學生更好地適應新時代教育的要求,從而順利走完健康成長的歷程。

(二)說謊

孩子說謊是由於社會風氣、家庭壓力、虛榮心、心理因素、社會發展帶來的種種因素造成的。他們認知能力的發展未臻成熟,說謊不但會嚴重影響青少年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且也給正常的教育帶來巨大的困擾,直接影響學生教育任務的完成與教育目標的的實現。因此,在國小階段的學生需要正確的引導,教師要給孩子以心靈的安慰,給孩子提供改錯的機會,給孩子自我反思的空間,讓孩子能夠真誠地面對生活,面對他熟悉的每一個人。這樣每個孩子才能誠實、自信、健康,茁壯的成長。

(三)早戀

國小生難以解決的心理問題除了上述兩個問題之外,就是與異性的交往。隨著青少年的發育提前以及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早戀現象已經在國小的高年級出現萌芽。13、14歲的青少年正值情竇初開的時期,他們對異性充滿著好奇、愛慕,又有著虛榮的心理在作祟,所以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這種令人擔憂的現象。作為教師要細心觀察,實施溫情教育。在班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班隊會活動,對友誼進行正確的引導。家長要給予積極的配合,未雨綢繆。早戀既是一個教育問題,又是一個社會問題,要讓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充滿陽光的童年,不要讓早戀的小雨灑到他們的青春花園。

教育家誇美紐斯說: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的工作是一種艱鉅、複雜的培養新人和創造精神財富的腦力勞動。作為教育戰線的一員,我會不斷地尋求現代教育的新路,切實以新理論、新方法、新理想來做好學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2022年心理健康講座心得體會4

現代社會關於“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傳統的醫學觀點,不僅軀體、生理健康,還應該精神、心理健康。當今社會競爭激烈,造成人們心理壓力重,在校中學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生存,面臨升學壓力,心理脆弱,心理壓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洩;再者,我國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也顯得越來越嚴重;更甚者,由於家庭的殘缺,如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的單家家庭,隔代撫養孩子等現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有關研究表明:心理髮生變化的高發區在青春期,中學生存在問題令人觸目驚心,學校裡學生各種不良現象屢禁不止,各種失控越軌行為時有發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與學生素質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質較差有極大的關係。我聽了張教授的報告之後,再結合十幾年的教育經驗,對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總結如下:

一、“心理健康”認識不足

人的健康,應當是身體健康,加上心理健康。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學習任務重,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既要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又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可是,有些家長只重視孩子的身體發育,而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師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因此,許多中學生存在著各種心理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學習、生活,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考試壓力過重

大學聯考時,有的考生因過度緊張,開考時,手一直哆嗦而無法答題;有的頭暈眼花,大腦一片空白,嚴重影響了大學聯考成績。這都是過重的升學壓力造成的。當前升學、就業緊張,中學生心理壓力過重,主要壓力來自家庭和社會。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就粗暴地訓斥,嚴重傷害了子女的心理;學校抓升學率,考試排名次,給學生心理帶來緊張,不安。有的中學生整日擔心考不好,心理不得安寧,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影響了學習。

三、“優越感”太強

許多獨生子女在家裡是“阿哥”或“格格”,從小備受父母的愛護,特別是爺爺、奶奶的.寵愛,物質條件優越,自我意識強,“優越感”太強。“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有些中學生生活上攀比,擺闊,穿名牌服裝,生活上浪費。過生日請客送禮,平日吃飯下飯店,過分追求物質享受,更有甚者,一味追求時髦,穿奇裝異服,追趕“新人類”,無心學習。

四、家庭的變化

社會情況複雜,許多家庭出現異常變化,給中學生的心理帶來不良影響。有的父母離異,家庭破裂,給學生的心理帶來打擊,使學生變得內向、自卑,對他人失去了情感,甚至痛恨社會;有的父母失去了工作,下崗待業,家庭經濟困難,生活的艱辛給學生心理帶來刺激,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有的父母關係不和出現家庭爭吵,甚至暴力,嚴重傷害了學生那顆純淨的心,內心痛苦不堪。

五、“早戀”

中學生內受青春期性萌動的刺激,外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特別是港臺電視、言情小說的誘異,禁不住對異性好奇、愛慕。有的中學生談情說愛,有的陷入單相思,備受感情的折磨,嚴重的影響了學習。

六、迷戀“網咖”

許多中學生迷戀“網咖”,網上聊天,網上交友,沉迷於虛擬的世界裡,自我“陶醉”而不能自拔。自我多情,弄虛作假,欺騙別人的感情,有的“通宵達旦”夜不歸宿,身心極度疲勞,荒廢學業。這種例子不少見,報紙已加以報道。更有甚者,有的獵奇不健康的內容,自甘墮落;有的零花錢不夠消費,就從家裡偷,甚至向國小生敲詐,走向犯罪的道路。

七、“意志力”差

溫室的花朵經受不住暴風雨的打擊。許多中學生從小一帆風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不知愁滋味,缺乏生活的磨鍊,心理脆弱,心理承受力差。在學校裡,教師一句善意的批評,就感到委屈,痛苦;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就感到失意,失去信心;沒有被評上先進,就恨教師、恨同學;在家做錯了事,父母責備幾句,就離家出走。更有甚者,遇到挫折,就尋短見。這都給家庭、學校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學校、家庭和社會應當通力合作,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為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創設優良環境。

一、青少年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國小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課程可分為兩部分:心理衛生與健康理論部分和實際訓練操作部分。前一部分為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課,後一部分是在中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為有效的方法。其實際訓練活動操作內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掌握一些轉移情緒、宣洩痛苦、發洩憤怒、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的心理調節手段。防患於未然。

二、設立心理服務室,進行心理諮詢與治療。

由於學生們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諮詢服務室的建立也就勢在必行。無論國中高中,城市鄉村,中學生們已開始從拘束、害羞地進門到落落大方自然地進行心理諮詢;從以試探性的心情談話到充分傾吐心中之煩悶。時代的發展顯示出,開展心理諮詢與治療服務已不僅僅是個別中學生的要求,而是一種時代的趨勢了。

三、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進行心理宣傳。

研究表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和家庭的人際關係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些甚至是家庭問題的表現和延續。因此,無論是瞭解學生心理與行為偏異的原因,還是諮詢、矯治計劃的制訂和實施,都需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援和配合,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的宣傳。

以上是我聽了張教授關於“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報告之後的一點的體會。當然,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和變化,青少年各自的個性特點也會越來越複雜,如何揚長避短,使他們健康成長,是一門需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繼續摸索繼續探討的學問。但我想,無論如何,熱愛學生、鼓勵學生、賞識學生,對學生予以積極的期待和肯定,永遠是做好這一工作的前提。讓我們多一點愛心,多一絲寬容,多一份期望和鼓勵,我們的天空定會充滿陽光!

省考講座心得體會篇5

今天聽了一個考研講座,博學602。

一個清華會計的師兄說:本科學歷在升遷時一定是一個短板,無論是國企外企;清華研究生們討論工資的時候20萬都是少的,說明

本科和研究生在就業起點上有本質其別,起點決定高度,就像當年考大學一樣。

保研本校的學姐講:人生要用10年為單位去看,多兩年的深造,是決定一輩子發展的,考研無論失敗與成功,都是20幾歲時人生的一種體驗,年輕就是資本,就像發言的師兄一樣,第一年光華沒考上,找工作了一年後,辭職重新考,結果考上了。人生就是充滿不確定性,說不定峰迴路轉又是一個好風景。考研是短期的痛苦,就像我自己在司考以後還要比別人多努力3個月一樣,不過,這三個月在一生中算個什麼呢?3個月的努力,換來的是一生的高起點,就像當初北大和貿大的區別一樣。如果本科生在一個單位裡工作,找到的是一個國企(去外企和律所的法學院本科生基本沒有),那麼在那個國企裡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的?不是每天上下班、找女朋友、每天忙於集體生活、攻於心計?因為自己本來就是一個不擅長於在集體中表現自己的人,因此在一個集體裡肯定是中等的地位,所以要是一開始就找一個崗位把自己安放了?以後怎麼會還有奮鬥去升遷的機會?及時大學裡和

工作崗位上是一樣的,既然在大學裡自己不突出,那在工作崗位的集體裡,肯定也不會太突出,所以找工作時的第一個職位很有可能就是一輩子的崗位。但是,本科生所找的工作中,很少有外企和律所,一般找到工作就把自己給束縛住了,而且不利於升遷。為了長期的幸福,需要一個更高的起點,比如金度律所、海問律所等等,多痛苦3個月又有什麼呢?為了長期收益,短期的收益很小也是可以的,甚至短期

收益是負值也是完全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只是3個月。一個人的起點,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

自己未來到底想幹什麼?為了達到他,需要什麼學歷?要不要考研?如諮詢、律師,為了長期成就,值得3個月~

省考講座心得體會篇6

提前安排好了課,早早地等在電腦前,就怕錯過了週四上午溫儒敏教授《談談中國小語文的備課》的講座。可以收聽到現場直播的講座,實數機會難得。一個半小時的精彩講座讓我耳目一新,聽到了好多新鮮的聲音,我一邊做著記錄,一邊也思考了很多,回來將自己的思緒整理了一番。在今後的教學中如何去落實新課標的每個環節,到底該怎樣去備課等等,很多地方都引起我們年輕教師思考的。

首先:溫教授在講座中指出了當代很多教師的一大通病,就是在備課前對新課標缺乏整體的認識,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僅僅是把自己的視野限制在自己要講授的一課上,對於每個年級段的目標自己也只是簡單的瞭解。那麼究竟如何落實教學目標?怎樣能對課程目標有個通盤的認識?怎麼把課程目標真真切切地落實到課堂教學當中去呢?溫教授指出現代的國小語文教師應對整過的國小,國中的教學目標都要有整體的把握,甚至要有量化的標準。要儘可能瞭解每個單元在整過教學目標中的位置,努力做到一課一得,教學目標遍地開花,面面俱到,就會導致重點不突出,目標達成度不高。我想,如果教學目標都錯了,再好的教學方法都沒什麼意義。所以對於課標我們要反覆讀,仔細讀,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應把課標牢記在心。曾看到一位名師的做法,就是把每一個學段的課標貼到自己的教案上,這樣就能隨時溫習課標,時刻把課標銘記於心。

溫教授還提到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就是教學要有梯度,有年段的針對性,並舉例說明,要求我們廣大的老師一起摸索或者嘗試確立教學的梯度,能真正做到根據每個年段孩子的發展特點和規律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其次:溫教授指出很多教師對課本不能深入探究,過分依賴教參和名師教案是一線教師的一大通病。很多教師都是在臨上課前,簡單地看一看要上課的教案,殊不知有些教案在自己的課堂上根本就沒辦法實施,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每個地區的學情有所不同。教師在備課時不但要循序落實課程目標,還要備學生。不同年段,每個班級學生的學情不同就決定了在備課中如何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落實教學內容。資訊化時代是對教師敬業精神的`考驗,如果過分依賴現成的教案設計,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教師工作的褻瀆。語文教師首要的是要提高個人的語文素養,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較高的課堂教學管理能力都是很多老師要不斷追求的。所以即使是自己再熟悉不過的課文,教師也不能輕車熟路,也要重新閱讀,針對每一篇課文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要學會知識的變通,絕不能把自己變成一味的教書匠。

第三:針對溫教授提出的另一個通病,我也很贊成,就是很多老師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有很多的花架子,課堂程式太多。眼花繚亂的教學設計讓課堂非常活躍,孩子積極性很高,但實際上孩子的收穫很少,知識點被分離的支離破碎,潛心閱讀的文字太少,孩子只停留在表面的字詞句上,不能真正地走進文字。

溫教授的講座實實在在提出了老師在備課中的很多問題,讓我有了更多的思考,真是受益匪淺!更多的問題還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慢慢去探究和改變。

省考講座心得體會篇7

5月15日,我校請進修學校許老師為我們做了一次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受益匪淺,感想頗多。現談談自己的體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由於內外因素的影響,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有可能出現某些不夠健康的心理狀態。教師也不例外。尤其是現代高速發展的充滿競爭的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教師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更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荊因此,教師可以試著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這兩天聽了林芳老師的講座,使我對教師心理健康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教師的衣著舉止,言談風度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這次學習只是限於理論,怎樣去落實還得靠我們平時的一點一滴的積累,靠我們去發掘,首先我們要從自身做起。記得我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學校的老師就經常播放一些異樣的教學片斷,看完後讓我們評價。那些老師也實在是夠格的,在課堂上衣衫不整,有些男老師衣服都不扣,就這樣敞開胸懷,我想他是講得太熱太投入了,有些又把腳踏上凳子,實在不雅觀。這樣一個形象是為人師表嗎?實在不敢恭維,我們看得哈哈大笑。但同時也警告自己以後一定要儀容整潔,嚴謹治學。心理學也說了,一些外觀新奇的事物總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甚至影響學生的情緒,如果你今天換了一個新發型,或穿了一件新衣服,一定要先到課室裡轉轉,讓學生有一個接受的空間,不然學生可能會一整節課都看著你,後果可想而知。儀容整潔,人也顯得有精神。教師就得要有精力,所以我們必須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的生活作風。健康的生活習慣就是我們的工作和作息要有規律,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良好的人際關係,不要把家庭生活中,同事朋友間的煩惱事情帶給學生,一定要敬業,當你站在講臺的一刻起,你就是他們的護航人,是舵手,你要帶領他們愉快航行,駛進安全的港灣。良好的'生活作風就是生活作風正派,不以權謀私,要遵守法律法規,要正直、善良,要遵守一個老師應盡的職責。所謂立人先立己,先從自身做起,樹立榜樣,嚴格要求自己。

其次,在工作中要認真細緻,有愛心、熱心、恆心、耐心,。教學要以人為本,善於照顧學生的情緒,時時留意學生思想動態,要多和學生溝通,多表揚,少懲罰;要寬容、理解,少責罵。要真正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在學習上,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尤其現在流動人口多,他們的父母工作很忙,無暇顧及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思想動態方面,很多都是放任自流。他們生活不固定,思想複雜,很容易沾染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比如說流連網咖,可以說網咖是一個大染缸,那裡的人流複雜,多數是一些無所事事,好吃懶做的混混或地痞流氓,學生的生活經驗淺,自制力差,容易上當受騙,為他人所利用,走上犯罪的道路。我覺得這是教育的一個大難題。面對這些群體,我們老師更要付出巨大愛心去關懷他們,引導他們,他們的流動性也增加了他們的社會閱歷,增長他們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我們要儘量發掘,讓其閃光,增強他們對學習的信心。不但是對他們,其實很多學生對學習都缺乏信心,都有挫敗感,又厭學情緒。我們也要及時跟蹤,及時採取措施,跟家長多聯絡,多溝通,爭取學校家庭通教育。這也是符合教育原則的,就是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句話不是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嗎?l歷史上不也是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可見,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完美性格的塑造是多麼重要。

同時,我也覺得在學校開設心理輔導課是非常必要的。不單是生理課,心理課也勢在必行了。前些年還提倡給學生減負,減到哪裡去了,還不是雷聲大,雨點校真正實施了嗎?學生的書包還是那麼重,這還不算,本來屬於他們的假日假期,也都被送去什麼少年宮、輔導班了,他們的負減了嗎?沒有。我覺得還變本加厲了,有些有興趣的還能承受,可那些硬逼著去的,可苦了他們。怪不得每年都有那麼多學生自殺了,上有大學生不等,近來有向下發展的趨勢,一些中國小學生都有這些趨向了。曾口頭經言語過要自殺的也不少。看來這一股勢頭已成為一種社會風氣了。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我想這都是將成為我更加努力的動力,我將會學習中得到的體會實踐於我的教學工作中

省考講座心得體會篇8

新華國小邀請北京大學教育文化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助理,領袖策略課題組組長、100分策略課題組組長、人生戰略規劃設計指導中心主任李xx給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我作為一名家長很榮幸聆聽到李xx家庭教育專題講座。

李xx結合自己從河北農村走進北京、走進北大的經歷,深入淺出的讓家長們明白“家風決定命運,習慣決定人生”、“家庭教育絕不僅僅是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長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一架飛機的兩翼!學生成績之間的差別是家庭教育的差別;每一位優秀孩子的身後至少有一位優秀的家長。”、“家長一定培養孩子要有高尚的追求”等道理。李xx通過研究領袖人物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強調要在學習中養成100分的一流人才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通過培養習慣,引導學生成為一流學生會考時考上一流高中、大學聯考時考上一流大學。李xx還與家長進行了互動交流,回答了關於教育子女、陪伴孩子的問題,使家長們深深地感受到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生涯課。而這門課程是需要全方位重視和成長的。作為一名家長、一所學校甚至整個社會對下一代的培養都應該有一種責任心和關注度。而我們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更是深刻地影響著孩子,作為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並不是有了高學歷、有了好工作你就一定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我們做家長的要時刻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引導好孩子,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培養好孩子。因此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每個家庭都會有的問題: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們中國的父母有一個很大的通病就是責備和懲罰。而且責備的話語往往非常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懲罰的內容也並不是和孩子犯的錯有任何關聯。比如經常會有家長說:“你看你怎麼這麼不小心?你怎麼每次都這樣粗心?不許吃飯了。”這樣的話語是最傷害孩子的,也是亂貼標籤的一種傾向。孩子如果常常被這樣的話語評價批評的話,就會沒有了自信心,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所以說話的技巧很重要,引導的方向更重要。我們面對孩子做錯事的時候首先要記住我們是希望他更好更優秀,所以千萬不能人身攻擊。教育專家提出這樣的建議:“孩子,剛才發生了什麼?你很傷心很難過對嗎?你覺得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讓孩子思考後想出解決方法,並讓他認識到這樣的後果是不好的,充分讓他認識到自己失誤的原因即可。而並不是讓他感受到自己任何事情都做得很糟糕”。因此語言環境造就孩子良好的身心健康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父母應該有顆平常心,父母心態如何,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凡是心態好的父母,身邊就會有一個快樂的孩子;心態不好的父母,身邊就會有一個障礙的孩子。無論孩子做出了什麼樣的錯事,考出了什麼樣的糟糕成績,作為家長都應該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讓孩子在良好的環境下長大,總有一天孩子會學會感恩,學會為了報答而努力奮鬥,成為高情商的人才。

作為家長,不可以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作比較,別讓虛榮心害孩子,別讓補償心代替了自己的平常心,給孩子勇氣,給他們自己的天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應該有他獨立的空間,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自由並不代表放縱。我們不能幫孩子一輩子,陪孩子一輩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留給孩子金錢、住房、汽車等等財富,不如教給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內力的發展,這樣才能讓他們受益一生。

我們的孩子出生在新世紀,作為新世紀的父母也應該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硬體環境,讓孩子能夠學習掌握探知手段和能力。更應該創造讓孩子們親自去體驗社會,探索世界的優良環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