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講座心得體會範文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8W

通過真實的心得體會,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圖和目的,為了記錄下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要認真寫心得體會,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心理講座心得體會範文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範文7篇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範文篇1

我有幸參加了由市教育局組織的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聽了這幾位教授、專家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後,我受益匪淺,體會頗多。

一、通過學習,我瞭解了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

我在教師崗位上工作了15年,也一直認為自己是個積極肯幹、身心健康的人。聽了專家的講座,知道教師的健康心理要從這幾個方面來看:能積極地悅納自我;有良好的教育認知水平,熱愛教師職業,積極地愛學生;具有穩定而積極的教育心境;能自我控制各種情緒與情感;和諧的教育人際關係;能適應和改造教育環境。

我覺得心理健康的教師首先是要熱愛教師這個職業,從內心深處認同這個職業,真正覺得自己從事的職業是高尚的,有意義的。另外就是要自我肯定,認同自己的能力,說“我能行”。還有就是要有平常心、包容心,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還要保持一種不斷進取的心。熱愛這個事業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就會有幸福感,就會快樂的工作,享受工作,心理自然就健康了。

二、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聖者不會犯錯;是權威者具有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教師的衣著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

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

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三、通過教師心理健康的學習,我也知道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認為,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社會的轉變期,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多元化的價值觀,來自升學、就業、競爭等方面的壓力,各種不可測的變數,引發了學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過去與現在雖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但審視我們目前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層出不窮的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存在種種不足也是明顯的。為何不足?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對症“下藥”。

四、要謙虛謹慎,不要傲氣

無論是從處理好師生關係還是從處理好學校、家庭、社會關係來講,都必須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始終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要集思廣益,不要主觀臆斷。一定要有很強的平等、共同學習的意識,遇事多商量、多溝通,經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換意見,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師要心胸寬廣,不要小肚雞腸。一定要有一種容人、容事的寬廣胸懷,能夠聽取各種不同意見,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少一點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關懷之心、友愛之心,這樣給學生良好的示範作用。會使教學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學會給自己減壓

河西學校的李校長在講座中講到:教師這個職業給賦予了太多的讚美,同時也給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有時感覺自己有很大的壓力,怕教不好學生,怕學生處安全事故,怕領導批評、怕社會常常感到孤獨、無援、痛苦。我覺得李校長講得非常好。以前總覺得這些痛苦不能和別人說,因為你是老師。而李校長就說要把內心的苦悶宣洩出來或者轉移掉,並交給了我們很多簡單實用的減壓方法。

我想起自己常常在鬱悶的時候會吃很多零食,原來是在給自己減壓。尤其是她提到的與人交談,與人交談不僅可以使我們內心的消極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渲洩,把積鬱在心裡的能量及時釋放出來,也可以使我們獲得朋友、親屬及社會上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援,從而幫助我們抵禦沉重的心理壓力,消除緊張情緒。壓力大時,找來一些極幽默的笑話、相聲、漫畫、書籍等來聽或看,並從內心發出開懷大笑。也可以減壓。

六、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教師所從事的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我們要學會寬容,學會善待別人當然也包括學生,與同事和睦相處,互學互助、尊重領導,彼此理解,與學生民主平等,教學中,教師更應放下權威身份,對學生要求不過高也就是對自己不苛刻。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路,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範文篇2

首先,通過學習,使我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了正確的認識。

學生健康心理髮展目標涉及到多個方面:有身體、精神、心理的整體和諧;有自我認同、自我更新與成長;有關懷、尊重與合群;有創造性人格;有應對挑戰與困難的能力等。但很多家長和老師對學生心理健康的認識不足,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我們不僅要遵循教育規律,還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儘可能滿足他們正當的心理需要。對不正當的心理需要,要耐心說服,講清道理,給予正確引導。其次,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古老文化的中國有這樣一句格言3歲看小,7歲看老。這充分說明了國小國中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響。而現代社會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多元化的價值觀,帶來升學、就業、競爭等多方面的壓力,引發了學生心理疾患的上升。我們的老師也時常抱怨,“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從低效而勞神的教育工作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了當代學校教育面前的一個非常嚴峻的話題,如網路成癮、留守學生的心理問題、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學生、心理缺陷的學生等等,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培訓中,聆聽專家們列舉的真實的當今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健康疾病,使我深深地意識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我們每一位教師要身體力行,儘快地加入到這項工作中來。再次,通過學習,使我懂得了學生心理問題對於班級管理的重要性。

在班級管理方面,我們不能夠只注重於各項制度的制定、實施,以及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感受。經過學習,使我認識到學生作為集體的一員,他們個體的心理感受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學習、成長,也關係到班集體的建設的成敗。特別是聽了王磊博士的如何分析學生的心理與行為,怎樣激勵學生,怎樣進行心理輔導等,這些有針對性的可操作的措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也使我認識到學生的心理問題是我們最應關注的,我們要提高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的水平。對學生主要進行心理訓練,提高學生心理品質,培養健全的人格,改善心理穩定能力;增強智力和能力水平,充分發揮心理優勢和精神潛力,克服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對心理缺陷的學生進行科學的心理訓練和糾正教育,採取談心、對話、座談、諮詢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心理教育,也只有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班主任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建立起積極向上的班集體。

最後,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範文篇3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往往面對著各種心理壓力,種種心理壓力積壓在一起,久而久之,會造成心理上的障礙。作為天子嬌子,心理健康更是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因此,在大學校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預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發生,及時為學生疏通心裡,排解壓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麼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如何來判斷自己或者是周圍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項基本原則:首先,心理與社會環境是否趨於一致。其次,心理與行為行動是否趨於一致。最後,人的情緒在一個階段內是否穩定。

如果一個人出現了與以上違背較大的情緒,那麼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那麼什麼叫心理障礙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衝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後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它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如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以上的情緒狀態,顯然不利於大學生的發展,因此大學生有必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做到心理健康。我們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

1、增強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裡邀遊,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心境的良好和樂觀向上的情緒,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3、在有需要得時候主動進行心理諮詢。學校心理諮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諮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定心理諮詢機構。心理諮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衝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所以當我們心中感到壓抑時,就應該及時主動的與心理諮詢師進行溝通。

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大學生有必要不斷提高心理素質,全面健康的發展,以良好的心理素質來迎接未來的種種挑戰,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範文篇4

充實而愉快的心理健康的培訓就結束了,在這三天裡,我受益良多。

在xx老師的減壓課中,我感受了她的自信和風采。原來一堂心理課,可以那麼的充實而有趣。暖身遊戲:抓和逃,不僅讓學生很快的進入了狀態,而且也巧妙地引入了本課的主題。在丟擲了主題之後,她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來感受壓力,橡皮筋提壓力瓶的方式,讓壓力這麼抽象的詞變得形象生動,並且清晰的展示了壓力的產生和發展,並且引導學生來解決。在整個過程當中,她都很關注學生的情緒體驗,並且引導學生把情緒說出來。後面提出解決壓力的繪畫法,呼吸法,想象法,充分利用了孩子的特點,簡單卻有效。

xx的課讓我更深入地認識了多元智慧,原來每個人同時都擁有八種能力。她的熱身活動,多彩魔法盒,很好地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再結合xx的人生經歷,引出了天賦和能力的重要性,再帶領著孩子們去尋找天賦能力。當一個人的情緒狀態處於興奮,投入,享受的狀態的時候,她一定做著自己擅長的事。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的學生之所以不能主動學習,其中有一點就是因為很多學生是被動學習,他們自身卻很迷茫。能夠在學習上找到這種興奮狀態的同學,他們本來就具有學習的天賦,都能夠在學習當中變得優秀。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範文篇5

暑期參加湖濱新區組織的教師培訓,聆聽了王益軍局長精彩的講座,本人受益匪淺。他的講座博大精深,學習之下需要慢慢品味。倉促之中,只能選擇一點進行研磨體會。

現代社會“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傳統的醫學觀點,不僅軀體、生理健康,還應該精神、心理健康。當今社會競爭激烈,造成人們心理壓力重,在校中學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生存,面臨升學壓力,心理脆弱,心理壓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洩;再者,我國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也顯得越來越嚴重;更甚者,由於家庭的殘缺,如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的單家家庭,隔代撫養孩子等現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而我區倡導的健康教育是教育健康、教育者健康、教育環境健康、學習健康、學習者健康、學習環境健康。

作為一位農村的老師,良好的心境、情緒、積極的情感對數學學習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和諧情境”“樂學氛圍”,用各種各樣的幽默,類比等豐富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以旺盛的精力、積極的態度去主動的探索。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從根本上減輕學數學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和負擔,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學會認知、學會生活、學會應用、學會創造。真正地實現數學教學“以人為本”、“以人的發展為本。”

孔子教育思想有三個特點:一、有教無類,不論出生。二、啟發式,循循善誘。這些我們都非常熟知。三、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不是孔老先生自己講的,是宋代的時候後人從他的言行當中,幫他總結出來的。不管怎麼去教育,都要有正確的方式,方法使用錯誤,就會導致錯誤的教學,不要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就去教學生,在每一步教學生的時候要保證沒有錯誤的方式。誤導學生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也是此時沒什麼,當這個學生心理上有不正常的心理,那就是一個大的錯誤。教育學生,就要用學生有興趣的話題去教導,用老的方式只會讓有的學生在聽講過程中覺得越來越枯燥,然後慢慢的就不想學了。

學習本身就是不知道才要去學習,在模糊的學習中,沒有意義深刻的,這樣學得快,忘記的也快。也就是說,難者不會,會者不難,自己不去深刻體驗就不知道這件事難不難,別讓學生在沒有去嘗試的情況下慢慢的膽怯,失去信心。

在每個城市都會抱怨教育的不均衡,然而“在推進教育公平的程序中,最大的困難並不是來自經費和物質條件的有限,而是來自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門辦教育的基本原則與思路的限制。所以政府部門能夠放手給教育主管部門,放手給每個學校的校長,放手給每位老師教,教育的均衡就可以慢慢實現,就能實現健康的教育。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範文篇6

10月12號下午,我院邀請了青島市心理諮詢中心院長王冠軍王教授,來為我們的心理健康給予正確的引導,讓我們收穫頗豐。

整場演講內容豐富多彩,語言幽默風趣。王教授告訴我們,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處理好人際關係、打拼事業的必要條件。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持有健康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要有健康的心理首先了解幾個方面: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特徵,心理健康的原則等問題。他還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構想向我們詮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概念以及心理健康的標準。在講到青少年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時,王教授做了全面的概括,而且還進一步分析了產生這些心理問題的因素及應對策略。

通過一個多小時的講座,使我學到了很多,知道了調控好自己的情緒的重要性和相關辦法,明白人不能改變環境,但唯一可以改變的是自己。我們要學會寬以待人,控制自己的情緒,試著接受更多的正面資訊。激發自身潛質,不斷的完善自己。

讀大學快兩年了,似乎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向何方努力。沒有明確的目標,生活也好像失去了激情,得過且過。最美好的青春應該是到社會上拼搏一番,我卻浪費在所謂的浪漫的大學裡。人人嚮往的大學生活就這樣過去了二分之一,似乎沒有什麼收穫,也許在高中三年裡太壓抑了,現在自我放縱,結果兩年了沒什麼收穫。聽了職業規劃講座,這個一直縈繞在心頭的問題漸漸變得明朗許多。首先,我們對自己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定位,知道自己的層次在哪裡,切莫走入眼高手低的誤區。從現今的大背景來看,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性問題,不容樂觀的就業形勢讓每個剛踏入大學校門的學生心理陰影濃濃,揮不去的烏雲。目前,全球經融危機,大學生就業又有新的問題出現。

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社會各界,國家,學校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去,到農村去鍛鍊。這個號召不錯,但問題就出現了,許多大學站在公司的一線———生產線上工作。大學生心理上出現了這樣的想法:讀了十幾年的書,結果跟國小文化水平的待遇一樣。許多大學生認為這傷害自己的的自尊,還動搖的他們對就業的信心。其實不然,在怎樣的環境下就應持有怎樣的擇業態度,適時的降低對薪資的高要求,抱著愛崗敬業的態度也能在地起點上慢慢得到晉升的機會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範文篇7

聽了《教師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受益匪淺,感想頗多。現談談自己的體會。

當聽到:“早在1996年,聯合國的心理學專家就預言:從現在到21世紀中葉,沒有任何一種災難能像心理危機那樣給人們持續而深刻的痛苦,現在這種痛苦已經在教師和其他群體中體現出來了,但解決還僅僅才開始。”我震驚了。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生活節奏加快,人際關係複雜,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社會環境也日趨複雜。這一切給人們的心靈帶來極大的衝擊,也波及到了校園,波及到了學生。而作為一名教師只要自己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養出健康的學生。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由於內外因素的影響,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有可能出現某些不夠健康的心理狀態。教師也不例外。尤其是現代高速發展的充滿競爭的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教師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更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

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

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著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