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2.0能力點培訓心得參考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3W

通過不斷積累心得體會,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提高生活質量,心得體會教會了我們如何在逆境中找到希望,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資訊科技2.0能力點培訓心得參考6篇,感謝您的參閱。

資訊科技2.0能力點培訓心得參考6篇

資訊科技2.0能力點培訓心得篇1

根據《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教師〔xxxx〕1號)總體部署,結合我省中國小教師教育資訊化發展實際,為組織實施好我省中國小教師(含幼兒園、普通中國小,下同)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案(以下簡稱能力提升工程2。0),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到20xx年,通過全省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每人不少於50學時,其中網路研修20學時、校本實踐應用30學時),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資訊素養髮展新機制,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的總體發展目標:校長資訊化領導力、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資訊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一)立足整校推進,形成整校提升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校本模式。組建校長領銜的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圍繞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目標,制定並落實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制定校本研修主題,指導教師開展基於課堂教學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組織校本應用考核評價,提升學校管理團隊資訊化發展規劃領導力和資訊化指導能力。建立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校本研修新機制,整校推進、全員參與,以問題為導向,立足應用資訊科技解決課堂教學實際問題,提升教師應用資訊科技解決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學業評價等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聚焦教育扶貧,建立提升“兩區”鄉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精準幫扶體系。以革命老區和深度貧困地區為重點,開展對口幫扶“兩區”鄉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面向革命老區,通過幫扶制定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採取一對一的方式開展鄉村學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形成常態化資訊科技應用課堂的教學模式。面向深度貧困地區,通過建立“雙師工作坊”帶動形成“雙師教學”的有效模式,提高鄉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推動鄉村教育質量提升。

(三)推進教學創新,探索智慧化教育教學新模式。以名校長和名師為培育物件,引導主動應用網際網路、大資料、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現代資訊科技,探索智慧化教育教學新模式,提升名校長和名師基於現代資訊科技的教育領導力和教學創新力,破解教育教學重難點問題,助力學校教學創新。

(四)強化校本應用,形成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常態化機制。以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標準為引領,中國小校要對照能力標準找準方向,教師要對照能力標準找準問題,整校推進中要以方向為指引,以問題為導向,在校本研修中去應用,在校本應用中去解決問題,提升能力。優選公共服務平臺,形成教師選點、選學、應用、測評的工作機制,促進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常態化機制的形成。

二、主要措施

(一)突出應用指導,打造各級培訓團隊。

由高等學校專家、教師培訓機構專職培訓者、教研員、電教技術人員、一線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突出的校長及學科骨幹教師等專兼結合,組建省、市、縣三級培訓管理指導團隊。由校長擔任學校資訊長(cio),組建由校長領銜、教務主任、資訊科技學科骨幹教師等構成的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

整合“國培”、“省培”、“市、縣培”等培訓資源,採用分級負責、分批分層、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開展對培訓管理指導團隊和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專題培訓,切實提升培訓團隊資訊化指導能力、校長資訊化領導力。市、縣培訓管理指導團隊負責指導學校制定資訊化教育教學發展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指導學校開展基於資訊化教學的校本研修,提升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資訊化領導力。

(二)突出示範帶動,建優建強試點學校。

建立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分批跟進、注重實效的示範帶動體系,省、市、縣分級遴選能力提升工程2。0試點校。試點校要涵蓋不同型別、不同技術環境、不同發展水平的城、鄉(鎮)、村學校,以提高教師應用資訊科技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等能力為目標,精心打造,生成經驗,保證各級各類學校推進有示範引領,實施有經驗借鑑。

構建“學校有規劃方案、教研組有研修計劃、教師有學習任務”的整校推進機制,建立“應用驅動、成果導向、骨幹引領、教師選學、組內互助、學校推動、整體提升”的混合研修新模式,形成教師應用能力、教研組應用效果、學校應用水平全面提升的新經驗。

(三)突出經驗推廣,分批推進全員培訓。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聯合教師培訓機構,指導培訓管理團隊總結試點校經驗,通過舉辦交流會等方式分享成果,形成示範帶動、分批推進、分類指導、全員覆蓋的有效機制。xxxx年試點先行,省教育廳遴選100所試點學校實施整校推進、全員參訓,打造試點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骨幹教師和未來教育引領團隊。xxxx年分批推進,繼續擴大試點範圍,由試點校帶動小規模推進能力提升工程培訓。xxxx、xxxx年按照試點校帶動與批次間結隊滾動相結合方式,大規模推進能力提升工程培訓。xxxx年兜底總結,力爭完成全員培訓任務。

(四)突出問題解決,提升校本應用能力。

以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為導向,以應用資訊科技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為目標,學校制定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和教研組研修計劃。教師個人自診問題點、自定技術應用點、自主選學課程,學科骨幹指導,教研組同伴互助,應用資訊科技解決教學難點問題,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深度創新融合,推動資訊科技校本應用,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五)突出精準幫扶,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遴選一批優質學校依託研修平臺,採取一對一精準幫扶的方式,對100所革命老區學校開展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根據老區學校資訊化發展現狀,幫助制定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幫扶老區學科骨幹教師提升資訊化教學指導能力,指導老區教師應用資訊科技解決課堂教學問題,推動老區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形成常態化資訊科技應用課堂的教學模式,助力教育脫貧攻堅。

以貧困地區鄉村學校教師需求為導向,採取鄉村教師模仿名師網路錄影、名師網路錄影與當地教師輔導相結合等形式,開展多層次、分類別、全覆蓋名師網路課堂和遠端協同教研相結合的“雙師教學”模式教師培訓。通過市(縣、區)優質學校與貧困地區鄉村學校“結對子”的方式,建立100個“雙師工作坊”,助力深度貧困地區鄉村學校及教學點開齊國家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六)突出教育創新,探索智慧教育模式。

面向學校資訊化基礎好、校長資訊化領導力強、教師資訊素養高的地區,遴選50位名校長和100位名師,開展人工智慧助推教育領導力和教育教學能力的示範培訓。採用專案驅動、深度體驗、行動研究等相結合的方式,應用網際網路、大資料、雲端計算、虛擬現實和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以及智慧化教育工具,提升校長、教師的資訊素養,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通過迭代開發、優化升級,形成100個智慧化教育管理與教學優秀示範案例,完善研修課程,融入最新技術內容和應用成果,形成“產、學、研、培、用”為一體的多方協同參與機制,打造智慧化教育領航名校長、名師,引領我省教育資訊化發展。

整合高等學校、教科研機構、教師培訓機構、校外科技活動中心、企業等多方資源,組建培訓團隊,開展資訊科技支援的跨學科教學培訓。通過實施專項培訓、組織多校協同的跨學科教學研修活動等方式,打造一批基於資訊科技開展跨學科教學的骨幹教師,培育100所跨學科教學示範校,建設一批優秀的本地教師跨學科教學能力提升培訓資源,推動資訊化教育教學創新。

(七)突出應用考核,促進校本應用實效。

省能力提升工程執行辦公室統籌推進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應用考核工作,制定《河南省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校本應用考核評價指標》,建立“省抽檢市、市抽檢縣、縣普查校、校測評教師”的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監測評價體系。

省、市重在抽檢所屬地區各級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校本應用研修方案和教研組計劃落實情況,檢查教師資訊科技校本應用研修成果。縣區普查重在抓嚴進口、抓實出口,“進口”採取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和校本應用方案報備稽核制度,嚴把質量關;“出口”依據《校本應用考核評價指標》,對教師應用能力、教研組應用效果、學校應用水平進行嚴格考核。抓實校本應用考核,以評促學,以評促用,以評促提升,保障整校提升實效。根據抽檢和普查結果,及時調整和干預實施計劃,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全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大幅度提升。

(八)突出過程監測,構建監測評價體系。

建立應用成果導向的能力評估模型,通過測評系統,充分利用教師網路空間、教育教學案例、教學情境等開展測評。重點考察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及教研活動中應用資訊科技的程度、課堂應用效果、自主學習與專業發展等能力,使發展測評成為促進教師應用資訊科技轉變教育教學方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構建過程性監測評價體系。

(九)突出成果導向,實施“十區百校千人萬課”工程。

培育10個示範縣為同類區域的發展提供參照,引領全省教育資訊化提質升級發展。根據學校資訊化建設水平,分類打造100所示範校,探索在不同資訊化條件下實現差異化教學、個性化學習、精細化管理、智慧化服務的典型途徑。遴選1000名學科骨幹教師,探索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動資訊科技應用與教學、管理模式創新,培育資訊化教育教學標杆,引領未來的教育發展。依託“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活動成果,遴選10000節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示範課,生成萬堂優秀課堂教學案例,充分發揮示範課例的輻射效能,促進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總結典型經驗,匯聚優秀成果,出版一系列教育資訊化創新應用案例集,通過開設專欄、召開現場會、舉辦優秀作品展覽等方式進行成果推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教育廳負責能力提升工程的頂層設計和巨集觀指導,省能力提升工程執行辦公室負責過程管理和支援服務等工作,組建能力提升工程2。0省級專家指導團隊,為能力提升工程2。0專案的規劃、評審、驗收、評獎等工作提供諮詢和服務。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能力提升工程2。0列入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整體規劃,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轄區內專案的組織管理。結合實際編制本地區培訓規劃,做好與中國小教師其他專項培訓的融合與銜接,並納入教師繼續教育體系和教師教育績效考核體系範圍。

(二)明確主體責任。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是能力提升工程組織管理的責任主體,負責本地能力提升工程的規劃、組織、實施、監督和管理。整合培訓、教科研、電教等機構資源,建立縣級能力提升工程2。0專家指導團隊,制定資訊化發展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打造本地骨幹培訓者和專案示範校,構建示範帶動輻射體系,示範帶動、分批推進、分類指導,確保整校推進、全員參與;嚴格落實學校資訊化教學規劃和校本應用研修方案備案稽核制度,嚴格普查學校資訊科技校本應用實施情況和培訓實效,推動全縣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有效提升。

中國小校是提升教師全員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關鍵,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建立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制定本校資訊化發展目標規劃和資訊科技校本應用研修方案,指導教研組制定研修計劃,指導教師自診課堂教學問題、自選技術應用點、自主選學,組織全員教師開展資訊化教學校本研修,為教師參加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創造條件、營造氛圍、提供支援。要嚴格檢測評價過程,制定“教師自評——教研組互評——學校總評”的工作實施細則和評價量規,確保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實效,提高資訊化教育教學水平。

(三)落實經費保障。省級依託“國培計劃”“省培計劃”重點支援省級試點校和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能力提升工程的實施,依託省級財政資金保障省級能力測評抽檢和全省高中學校能力提升工程的實施。市、縣要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安排專項經費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的實施,確保開展全員培訓,為教師學習和應用資訊科技創造良好條件。中國小校要在學校公用經費中安排專項資金,為本校教師學習和應用資訊科技創造良好條件。

(四)建立制度保障。省教育廳將各地開展能力提升工程2。0的情況納入教育督導評價體系和教師教育工作績效考核重要內容,能力提升工程2。0學時納入繼續教育學時範疇,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參訓情況和運用水平納入中國小辦學水平評估和校長考評的指標體系。通過資訊科技應用示範課評選、教學技能競賽、評選資訊化教學優質課和命名整校推進示範校等活動,充分調動教師參訓的積極性。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圍繞廣大教師的實際需求和專案實施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激勵機制和制度保障,確保能力提升工程2。0有效實施。

(五)做好監管評估。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能力提升工程規劃方案報教育廳稽核備案,省教育廳採取專家評估、參訓教師網路評估和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對各地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情況進行檢測、督導。縣級教育行政部門依託縣級培訓機構和資訊化管理團隊,對學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校本應用培訓進行過程性督導和質量評估。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定期通報各承訓單位專案實施進度和效果,各市縣參訓學員選送率、報到率和結業率等情況,專案實施過程管理、實施效果等作為教師教育專案計劃分配的重要依據,實現全過程質量管理。

資訊科技2.0能力點培訓心得篇2

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對教育現代化的發現有了新的認識,當今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正飛速的發展,改變我的學習方式。資訊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將作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也讓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使我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乃至課外的教與學活動中。這次培訓,學習內容非常實用,他們(她們)分別從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資訊化環境的執行與維護、資料的統計處理、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的整合、新技術新媒體網路教學平臺在教學中的應用、電子白板的應用、簡報製作,多媒體素材的獲取、加工方法,如何利用網路搜尋資訊的方法和技巧,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等方面展開培訓。還結合大量中國小實際教學案例,特別是教學各環節的具體設計與處理,上網查詢資源和一些軟體的學習和使用,教師如何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指導與幫助。在這短短的幾天培訓中,我深深的體會到:

1、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身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資訊素養是終身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路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身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2、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培養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的需要。

當今社會,需要更多的高素質、複合型的創新性人才參加國際競爭。同時,資訊社會呼喚資訊人才,如果我們培養的人才缺乏捕捉資訊的能力、有效利用資訊迅速發現新機會的能力,就很難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也就是說,要求這些高素質的人才具有良好的資訊素養。而這些人才培養的速度、數量和質量直接由教師的資訊素養的高低來決定。

3、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高速發展的資訊社會,資訊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線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資訊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對教育資訊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資訊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

4、通過培訓,使我們掌握了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論知識、研究方法,教學媒體選擇和使用方法。

學習媒體素材的加工和獲取方法,掌握了資訊檢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導型和探究型教學設計的模式依據、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教學資源與資訊化教學資源的基本概念,教學設計的實施與評價反思等。通過培訓,使我們具備了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及教學條件有效的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具備了收集、甄別、整合、應用於學科相關的教學資源加以優化教學環境的能力,具備了在教學中對教學資源、學習活動、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這次研修,使我耳目一新。通過深入學習,知道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紮實的教學基本功,才能適應社會,適應學生。這次培訓我感覺增強了自身學習的緊迫性,危機感和責任感,樹立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只有不斷進行教學觀念的更新,樹立新的教學觀,轉變教學方法,才能講出好課,才能講出學生喜歡的課。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常是一本教科書,一本教案就是教學的全部,往往在教學中教師千言萬語,學生無動於衷,根本沒有興趣聽老師在前面大講理論,在實踐中根本無法運用,這些理論應該由實踐來支撐。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往往我們考慮到的只是“我該如何教”,而忽視了“學生如何去學”的問題。有人說過:講好一節課,不僅是知識資訊的傳播過程,更是一個心靈交匯的心理場。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的表現只是平平淡淡,沒有激情,那麼學生的情緒也不會特別高漲。因此我覺得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師自我的情感體現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這是收穫豐厚的一次培訓學習,充實和完善了自己,我很榮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責任、是壓力,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一次培訓。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它讓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臺上審視了我的教學,使我對今後的教學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所學到和掌握的資訊科技知識與能力,更好地應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最後,我想說,在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之餘進行培訓是我的榮幸!我會不停地學習各種關於資訊科技的知識、提升應用能力,持之以恆,不懈地努力優化課堂教學,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資訊技能的新興人才。

資訊科技2.0能力點培訓心得篇3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使我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乃至課外的教與學活動中。這次培訓,學習內容非常實用,專家們分別從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資訊化環境的執行與維護、資料的統計處理、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的整合、新技術新媒體網路教學平臺在教學中的應用、電子白板的應用、簡報製作,多媒體素材的獲取、加工方法,如何利用網路搜尋資訊的方法和技巧,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等方面展開培訓。還結合大量中國小實際教學案例,特別是教學各環節的具體設計與處理,上網查詢資源和一些軟體的學習和使用,教師如何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指導與幫助。在這短短的幾天培訓中,我深深的體會到:

1、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身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資訊素養是終身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路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

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身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2、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培養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的需要。

中國加入wto後,需要更多的高素質、複合型的創新性人才參加國際競爭。同時,資訊社會呼喚資訊人才,如果我們培養的人才缺乏捕捉資訊的能力、有效利用資訊迅速發現新機會的能力,就很難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也就是說,要求這些高素質的人才具有良好的資訊素養。而這些人才培養的速度、數量和質量直接由教師的資訊素養的高低來決定。

3、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發展的資訊社會,資訊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線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資訊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資訊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資訊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

4、六天的培訓雖然短暫,但使我受益非淺,其感觸非一一能言盡。

通過培訓,使我們掌握了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論知識、研究方法,教學媒體選擇和使用方法,學習媒體素材的加工和獲取方法,掌握了資訊檢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導型和探究型教學設計的模式依據、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包括前期分析、確定目標、制定策略、選擇資源、確立步驟、時間分配、分析評價),教學資源與資訊化教學資源的基本概念,教學設計的實施與評價反思等。

通過培訓,使我們具備了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及教學條件有效的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具備了收集、甄別、整合、應用於學科相關的教學資源加以優化教學環境的能力,具備了在教學中對教學資源、學習活動、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總之,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所學到和掌握的資訊科技知識與能力,更好地應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最後,我想說,在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之餘進行培訓是我的榮幸!我會不停地學習各種關於資訊科技的知識、提升應用能力,持之以恆,不懈地努力優化課堂教學,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資訊技能的新興人才。

資訊科技2.0能力點培訓心得篇4

作為一位農村學校的教師,教育戰線的一員,通過網路培訓這種便捷的方式,使我受益匪淺。經過一段時間的資訊科技培訓學習,傾聽專家名師的經驗傳授,使我加深了對資訊科技教學的理解。並且提供了大量的資源,供我有邊聽邊練習操作的機會,提高了資訊科技素養。就本次學習,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養。

由於思想認識的偏差及學校條件的限制,在學校中難以開展正常的資訊科技教學活動。再者結合我校實際,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資訊科技在學校教學中廣泛應用的阻力,另外一些錯誤觀念,比如有教師包括家長只是一味的追求學生的語文、數學成績,認為資訊科技如同勞動技術、美術、思想品德等課程一樣可有可無,資訊科技就是單純的電腦操作,教師上資訊科技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操作電腦,特別是對於我們農村的國小生來說,學會正確開機、關機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而學校的計算機少,電腦配置低,難以保證學生正常上機實踐,學生自然對電腦的瞭解與掌握十分有限。自從參加了培訓學習,對照各個模組的培訓知識,系統化的全新認識了資訊科技在當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對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此次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堅持每天都上網學習,參與線上交流並高質量完成作業。並且注重學思結合,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不斷反思中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以身作則,帶動全體教師學習資訊科技,提倡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養。

二、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是一種積極的,合作的教學模式。

通過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在現行教學中恰當、正確地使用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對優化教學起著顯著的作用。現代多媒體教學好處諸多,由於多媒體視聽結合、手眼並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遊戲的內在感染力,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最終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做到熱愛學習、自主學習和高效學習。而傳統的教學手段似乎就是顯那麼單調,僅是黑板加粉筆。由於有些學科自身的特點,沒有那麼形象、生動、具體。學生起來有點枯燥無味,從而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課堂,就會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多媒體計算機把語言、聲音、圖象、文字、動畫、音樂等經過處理後,形成一種全新的、圖文並茂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資訊,彌補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對教學中重點的講解、難點的突破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同時,化抽象為具體,更加直觀和具體地將資訊傳達給學生,不僅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一起調動起來,使學生成為主動參與、發現、探究和建構知識的主體,這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

三、提高專業理論知識水平。

此次學習,讓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瞭解的知識,讓我感覺到真是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還有待於提高,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還需不斷地學習,充電。在學習中,我瞭解資訊科技基本工具的作用,認識了多媒體,瞭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掌握學科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的教學設計方法,能夠用資訊科技有效設計學科教學方案。掌握有效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準確診斷和切實解決學科教學問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施和評價能力。瞭解學科教學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能夠在各個學科教學中選擇運用,改進課堂教學及其研究行為。明確課程改革與發展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新要求,能夠在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學生輔導、學業測評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教學研究理論和學科教學研究方法,能夠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並形成初步成果。

四、提高課件製作水平。

掌握多媒體技術,熟悉多媒體軟體的使用,瞭解多媒體課件製作流程已成為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製作課件既要講究精美又要講究實用。製作課件是一個艱苦的創作過程,優秀的課件應該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於一體,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所以通過此次學習使我學會從網上等多種途徑下載視訊、圖片、flash等資源,以及擷取網頁和視訊等,並將它們整合到課件中等技術操作,從而製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資訊科技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

這次學習使我對資訊科技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通過培訓學習,不但提高了我對新課程的認識,還使自己的資訊科技教學能力與技術得到了提高,為了真正推資訊科技的發展,我將會把所學知識應用於日常教學工作中。同時學無止境,我也將繼續努力學習,認真鑽研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為教育資訊化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總之,在這次培訓活動中,我鍛鍊、培養了各方面的能力。培訓只是一種形式,它只告訴我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關鍵還是靠自己不斷的努力!培訓時間裡,我能夠認真聽、觀看視訊講座,做好筆記,寫好心得,培訓後收穫很大,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增強了緊迫感和危機感。我個人希望多參加這樣的培訓,向更多的名家同行老師們學習,同時也要加強自身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爭取做一名真正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合格教師。學以致用,才是根本。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並把這次所學的內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讓學生快樂成長。

資訊科技2.0能力點培訓心得篇5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越來越深刻的改變著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資訊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等能力,已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為了適應工作的需要,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發展的需要。從小培養學生掌握和應用現代資訊科技,是資訊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強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現代教師而言,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的一大趨勢。資訊科技教育2.0學習給我又一次帶來了與現代技術接觸的機會。

1.通過學習提升了我的教育觀念

在培訓中,我明白了資訊科技2.0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更廣泛,更省時高效。資訊科技與跨學科教學的融合,更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職業的專業性,才能適應現代化的教學需求。資訊科技今後將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未來教育應溶入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最新的資訊科技,致力於資訊科技在課堂上的有效應用。而資訊科技2.0的學習為我們教師提供了這樣的平臺。不僅教師要掌握這門技術,學生也要通過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讓學生利用各種渠道收集資料,並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對所收集的資料加以綜合分析達到學習的目的。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利用資訊科技提高學習水平。

2.在學習中收穫到了滿滿的知識

本次學習的.內容和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緊密聯絡,實用性很強。比如ppt的製作,跨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畫思維導圖,專案式學習等,促使我們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更好的理解資訊科技和課程深度融合的意義,為我們今後能將資訊科技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

在學習內容方面,不僅理解了教育技術的基本內涵,更深入理解了專案學習的一般過程,掌握了資訊資源的獲取方法、處理方法,還通過案例的學習,掌握了畫思維導圖的設計方法及評價方法,對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內涵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提升了資訊科技2.0的應用水平等等,可以用“收穫頗豐”來概括。

在學習方式上,雖然是網路授課,但我們感受最多的是教師精彩的授課和課例演示的新穎。課堂開放式互動,氣氛活躍輕鬆。各學員可以自由的發表自己的意見。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教學規律。對於我們來說,雖然每次只有短短1小時學習,但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這樣的學習,能充分調動每位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各展所長,始終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和熱烈的學習氣氛。如果能有效地將它們應用到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必將有力地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3.學習後有了新的打算

此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真正領會到了新的教育技術理念,也發現了自己身上許許多多欠缺的地方,其感觸頗多一言難盡。我一定要藉此次學習的東風,將本次所學到的知識運用於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紮實工作,努力學習,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積極開展學科教學活動,探討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學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最後,我想說,在愉快而繁忙的假日裡緊張的學習有收穫著快樂著!我仍會繼續學習各種關於資訊科技的知識、持之以恆,不懈的努力優化課堂教學,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資訊技能的新興人才。這將是我以後的最終目標!

資訊科技2.0能力點培訓心得篇6

通過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培訓,給我的體會很深,我的教育技術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隨著資訊科技逐漸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得以廣泛應用,我越來越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識不足。作為一名教育戰線的中青年教師,此次有幸參加了教育資訊科技的培訓學習,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因此在培訓過程中,我一直懷著飽滿的熱情,認真學習,大膽實踐,在學習之餘還不時提醒同事抓緊時間,和他們交流學習體會,所以彼此的教育技術能力進步很快。通過及時指導,和學校領導的關愛,加上自己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此表示感謝各位老師!參加這次培訓我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1、提高了教育資訊科技的素養

做為一名教師要做的還遠遠不只這些,教師的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研究。教育資訊科技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教師要成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學的規律與教育資訊科技整合的問題。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也離不開教育資訊科技,資訊科技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新問題,特別是中老年教師。資訊科技使老師面臨著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的問題。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資訊科技應用在學科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清晰,學生明白易懂,特別是思維導圖讓教學過程更明朗化,為我的教學增添了光彩,使我對課程發展、教育資訊科技有了新的認識。

2、提高了專業知識水平

這次給我們培訓的老師,他們的教學經驗,專業知識水平,敬業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經過他們耐心細緻的講解,讓我認識到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科理論等水平還有待於不斷地提高。特別是幾個月培訓所學到的東西,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不斷地複習、鞏固、運用。真正的把教學和教育資訊科技整合,融會貫通。

3、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更新

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使我逐步更新了遠端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在教學活動中更能如魚得水、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方法,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貫穿到班級管理中。在培訓期間,校領導組織我們老師分小組研討優秀的教育教學課例、教學設計、課題研究等,使我們能夠理論聯絡實際,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們老師發現了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需解決的根本的問題,發現了各自在教育教學中的差距與不足。

4、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遠端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培訓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益很多,他們使我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開展教研活動的方式更加明確;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一定把這些感悟用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並不斷地完善它。把教育技術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和學科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