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9W

優秀的應急預案可以儘可能減輕事故對人員和財產的影響,大家在遇到某些危險狀況時,肯定要啟動應急預案,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社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6篇,感謝您的參閲。

社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6篇

社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篇1

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為切實做好“防災減災日”各項工作,促進全社會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提高羣眾自救互救能力,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時間

5月12日為防災減災集中宣傳日,5月7—13日為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周。

二、活動內容

防災減災日工作重點開展“三個一”活動:

(一)、開展一次防災減災法律法規和知識街頭宣傳活動5月7日,在轄區天豐利市場、主要道路分兩個組開展街頭宣傳,集中宣傳《突發事件應對法》、《防震減災法》、《地質災害防治條例》、《防洪法》、《氣象法》、《森林防火條例》、《道路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應急知識,發放宣傳資料,接受現場諮詢,張貼宣傳海報。

(二)、開展一次防災減災應急知識講座

5月8日,在__社區活動站開展一次地震災害應急知識講座,重點介紹當地震海嘯來臨時急需採取的避險措施,如發送正確的求救信號,採取正確的措施等,以期將損害降到最低。

(三)、成立一支青年應急志願者服務隊

結合5.4青年節活動,發動和號召社區廣大共青團員、青年志願者積極參加應急救援志願者服務隊,成立一支青年應急志願者服務隊,並舉行成立儀式。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開展“防災減災日”活動,有利於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有利於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災害風險防範意識,有利於廣泛普及災害自救互救知識,有利於深入推進各級綜合減災能力建設。社區要站在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展的高度,把做好“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作為維護羣眾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高度重視,統一思想,確保各項活動順利舉辦、取得實效。

(二)、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成立社區防災減災日活動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黨委書記範春莉為組長,社區綜治辦統籌協調,抓緊制訂細化活動方案,明確職責,落實專人,落實經費,提前準備好現場佈置、宣傳資料等。

(三)、強化措施,確保安全。本次活動中,涉及面廣,參與人員多,特別是應急疏散演練、公共場所大型活動,稍有不慎極易引發事故。因此,各項活動牽頭組織部門要慎密思考、周密安排,嚴格執行消防和大型活動治安管理的有關規定,制訂應急預案,落實應急措施,有序組織實施,務必確定各項活動安全,避免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社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篇2

1總則

1.1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應對自然災害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規範自然災害應急救助活動,提高應急救助能力,保障迅速、高效、有序實施應急救助,最大程度地減少人民羣眾生命和財產損失,確保受災人員基本生活,維護災區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自然災害救助條例》

?自然災害情況統計制度》《特別重大自然災害損失統計調查制度》《成都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成都市新都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

1.3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新都區大豐街道行政區域內發生自然災害應急救助工作。

發生其他類型突發事件,根據需要可參照本預案開展應急救助工作。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街道成立自然災害救助領導小組,由街道黨工委書記許玉川、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敖浩翔任組長,各分管領導任副組織,各辦所(中心)、職能部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職責:負責行政區劃範圍內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重大決策和重要規劃提供政策諮詢和建議,為自然災害的災情評估、應急救助和災後救助提出諮詢意見。負責領導、組織行政區域範圍內的自然災害救助工作;

總指揮:許玉川、敖浩翔

職責:負責全街道自然災害救助工作的組織、指揮、協調。

2.1綜合協調組

組長:劉科、黃晶

成員:黨羣辦全體工作人員、社區治理辦公室

職責:自然災害救助應急綜合協調組,負責與區政府相關部門、產業功能區溝通聯絡,對外發布相關信息。組織開展災情會商評估、災害應急處置、災害應急救助工作,協調落實相關支持措施。

2.2物資供應組

組長:韓世強、黃晶、郭實

成員:綜合辦公室、營商環境辦公室、公園城市建設辦公室

職責:負責行政區劃範圍內應急救援物資的組織、採購運輸工作,以及由區級部門下撥的應急物資的管理,出入庫登記等事項。

2.3物資發放組

組長:李興明、張軍先、劉洪

成員:綜合執法協調辦公室、社區服務科、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辦公室。

職責:負責自然災害救助物資的定點發放和物資準備。

2.4秩序維護組

組長:劉科、謝邦躍、易檢偉

成員:南派出所、北派出??

職責:負責集中安置點、物資發放點秩序維護。

3災害救助準備

按照區減災辦發佈的自然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結合可能受影響地區的自然條件、人口和經濟社會狀況,對可能出現的災情進行預評估,當可能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影響基本生活、需要提前採取應對措施時,視情況採取以下一項或多項救助準備措施:

3.1及時向可能受影響的社區通報災害預警信息,提出災害應急處置、災害救助準備工作要求。

3.2加強應急值守,密切關注跟蹤區減災辦發佈的災害風險變化和發展趨勢,對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進行動態評估,及時調整相關措施。

3.3通知三個工作組進入備戰狀態啟動應急聯動機制,做好救災物資調運準備。

3.4及時向區委、區政府報告預警及災害救助準備工作情況,並向區減災委成員單位通報。

3.5向社會發布預警信息。

4信息報告和發佈

綜合協調組根據自然災害救助領導小組研判的災情評估,按照《自然災害情況統計制度》《特別重大自然災害損失統計制度》《四川省重大自然災害主要損失評估管理辦法(試行)》等要求,做好災情信息收集、彙總、分析、上報工作。

4.1災情信息報告

4.1.1災情初報。對於突發性自然災害,凡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的,各社區應在第一時間瞭解掌握災情,並在15分鐘內口頭報送,45分鐘內紙質報送街道領導小組。街道領導小組在1小時內向區減災辦(應急指揮中心)報告初步災情和救災情況。

4.1.2災情續報。災情穩定前,各組、各社區執行災情24小時零報告制度,將災情報領導小組;災情發生重大變化時,應立即向領導小組,並由領導小組統一報告區減災辦。

4.1.3災情核報。災情穩定後,各組、各社區應在2日內審核、彙總災情數據並向領導小組報告。領導小組審議後再向區減災辦報告。

4.2對於乾旱災害,各社區、各辦所(中心)應在旱情初露、羣眾生產和生活受到一定影響時進行初報;在旱情發展過程中,每10日續報一次,直至災情解除;災情解除後及時核報。

4.3信息發佈

4.3.1災情信息發佈堅持實事求是、及時準確、公開透明原則。

4.3.2凡屬較大以上災情,由區委宣傳部收集災情基本信息報市委宣傳部統籌信息發佈。涉及新都區局部地區的災情,由區委宣傳部統籌信息發佈。

4.3.3信息發佈的內容主要包括:受災的基本情況、自然災害救助工作措施及成效、下一步工作安排等。

4.3.4信息發佈可採用新聞發佈會、媒體吹風會、授權新聞單位發佈、新聞通稿、答記者問、組織專訪和集中採訪等形式。主要通過重點新聞網站或政府的網站、政務微博、政務微信、政務客户端等載體及時對外發布信息。

5應急響應

5.1根據自然災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區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分為一級(i)、二級(Ⅱ)、三級(Ⅲ)、四級(Ⅳ),一級為(i)為最高級別。

5.1.1i級響應

啟動條件

一次災害過程造成某一社區、某一產業功能區,或多個社區、多個產業功能區區域內,發生自然災害,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啟動i級響應:

(1)因災死亡、失蹤10人以上(含本數,下同);

(2)緊急轉移安置人數10000人以上;

(3)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3000間(或1000户)以上;

5.1.2Ⅱ級響應

啟動條件

一次災害過程造成某一社區、某一產業功能區,或多個社區、多個產業功能區區域內,發生特別重大自然災害,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啟動Ⅱ級響應:

(1)因災死亡或失蹤5人以上10人以下;

(2)緊急轉移安置人數5000人以上10000人以下;

(3)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1000間(或300户)以上3000間(或1000户)以下。

5.1.3Ⅲ級響應

啟動條件

一次災害過程造成某一社區、某一產業功能區,或多個社區、多個產業功能區區域內,發生自然災害,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啟動Ⅲ級響應:

(1)因災死亡、失蹤3人以上、5人以下;

(2)緊急轉移安置人數3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

(3)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300間(或100户)以上、1000間(或300户)以下;

5.1.4Ⅳ級響應

啟動條件

一次災害過程造成某一社區、某一產業功能區,或多個社區、多個產業功能區區域內,發生自然災害,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啟動Ⅳ級響應:

(1)因災死亡、失蹤3人以下;

(2)緊急轉移安置人數3000人以下;

(3)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300間(或100户)以下;

5.2啟動程序

災害發生後,領導小組經分析評估,認定災情達到啟動條件,並報送區減災委決定由防災委評估後決定進入相應級別響應狀態。

5.3響應措施

由領導小組組織協調自然災害救助工作。

5.3.1綜合協調組視情況組織有關部門召開會商會,分析災區形勢,研究落實對災區的救災支持措施。指導做好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等工作,並保持上下信息暢通,隨時向上級部門報告救災相關情況。

5.3.2物資供應組迅速組織應急救助物資,集結待命。

5.3.3物資發放組派出工作組趕赴受災區域慰問受災羣眾,核查災情,確定物資發放供應點,協助指導開展救災工作。

5.3.4災情穩定後,立即對受災情況進行評估、核定自然災害損失情況。

5.4響應終止

救災應急工作結束後,並向區減災辦提出建議,經啟動響應領導同意,決定終止i、Ⅱ、Ⅲ、Ⅳ級響應。

5.5災後救助

5.5.1過渡期救助

自然災害發生後,綜合組組織有關部門、專家組及受災社區或產業功能區評估災區過渡期生活救助需求情況。

物資供應組經核定報領導小組審核同意後及時撥付過渡期生活救助資金,並做好過渡期救助人員核定、資金髮放等工作。

物資發放組督促受災區域過渡生活救助政策和措施的落實,定期通報災區救助工作情況,過渡期生活救助工作結束後進行績效評估。

5.5.2持續性救助

經領導小組應急期救助和過渡期救助後,受災羣眾基本生活仍存在較大困難的,按照"先行救助"有關政策規定提請區民政局,直接實施臨時救助,幫助其儘快度過難關;對符合低保條件的,要按照規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對因災導致的特困人員,要及時來落實救助供養政策,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作用。

6保障措施

6.1資金保障

領導小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省、市、區資金分擔管理辦法等規定,向區財政提請安排救災資金預算,加大救災資金投入力度。

6.2物資保障

認真落實《成都市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規劃(20xx-20xx)》,建立健全救災物資採購和儲備制度,確定本級自然災害救助物資採購和儲備計劃,儲備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必要的物資。建立健全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各社區建立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點。

嚴格執行四川省(區域性)地方標準《救災物資儲備管理規範》(t183-20xx)、《社區(村)自然災害基本生活救助服務規範》(t185-20xx)要求,做好自然災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災羣眾在最短時間內得到及時有效救助。

6.3通信和信息保障

6.3.1加強災情信息管理系統建設,以公用通信網為基礎,建立覆蓋區、街道、社區三級救災通信網絡,保障信息暢通,確保各社區及時準確掌握自然災害信息。

6.3.2加強區、街道、社區三級綜合減災救災應急指揮體系建設,確保及時準確掌握重大自然災害信息。

6.4裝備和設施保障

6.4.1街道應按區減災辦統一要求奧球配備救災管理工作必需的救災設備和裝備。

6.4.2依託街道綜治中心建立健全自然災害救助應急指揮技術支撐系統,併為自然災害救助工作提供必要的交通、通信等設備。

6.4.3利用公園、廣場、體育場館等公共設施,統籌規劃設立應急避難場所,並設置明顯、標準化標識。自然災害多發、易發社區可規劃建設專用應急避難場所。

6.5人力資源保障

加強自然災害各類專業救助隊伍建設、災害管理人員和基層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提高自然災害救助的能力。支持、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社工機構、志願者隊伍等社會力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在自然災害救助工作中有序發揮積極作用。

6.6社會動員保障

6.6.1大力宣傳國家、省、市、區救災捐贈管理相關政策,並嚴格執行。

6.6.2規範救災捐贈的組織發動、款物接收、統計、分配、使用、公示反饋等各個環節的工作。

6.6.3充分發揮居民委員會、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志願者在災害救助中的積極作用。

6.7宣傳、培訓和演練

6.7.1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活動,利用各種媒體宣傳災害知識,宣傳災害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常識,組織好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主題宣傳活動,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

6.7.2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培訓,災害管理人員和專業應急救援隊伍、非政府組織和志願者的培訓;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培訓,重點培訓《自然災害救助條例》《自然災害統計制度》和各級預案。

6.7.3依據《社區(村)綜合減災公共信息標識建設規範》(t143-20xx)、《社區(村)綜合減災服務規範》(t184-20xx)和《社區(村)自然災害基本生活救助服務規範》(t185-20xx)等標準,組織應急演練,提高自然災害救災救助應急準備、指揮和響應能力。

7附則

7.1術語解釋

本預案所稱自然災害主要包括乾旱、洪澇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和生物蟲害等。

7.2預案管理

7.2.1本預案由街道應急辦負責解釋與組織實施。各社區、安委會成員單位按照本預案的規定製定相應應急預案,並履行各自職責。

7.2.2本預案根據實際需要和情勢變化適時修訂。

7.2.3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社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篇3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防震減災宣傳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普及防震減災安全知識,提高轄區居民防震減災意識和避險自救能力,僑興社區以“5·12防災減災日”為契機,集中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現將活動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動主題

認識地震風險,掌握減災技能。

二、活動內容

(一)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活動

通過各種宣傳手段,推動防震減災知識和相關政策法規宣傳走進社區、進家庭。

1、利用多種媒介宣傳:

(1)組織新聞媒體和網絡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通過電視、網站、led等多種媒體,播放防震減災安全常識。倡導羣眾深入開展“四個一”活動,即閲讀一本關於防震減災的書籍,觀看一部涉及災害的影視作品、聽一堂防震減災講座,開展一次家庭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增強廣大羣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

(2)利用短信平台開展防震減災宣傳。向手機用户發送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普及防震避震與自救互救知識。

2、開展現場諮詢宣傳活動。組織上街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活動。聯合各小區業主委員會、小區物業、志願者等通過橫拉條幅、宣傳展板、現場諮詢、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小區居民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3、舉辦防震減災科普講座。聯合市地震局人員到社區為居民做防震減災科普講座,組織轄區內居民培育參加防震減災科普講座,瞭解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

三、活動總結

防震減災宣傳活動後,對宣傳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總結,並以紙質和電子檔的形式將活動總結備查。並全面認真總結經驗,查找分析不足,研究提升措施。

四、活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周密部署。

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要與開發區防颱風、防汛宣傳工作相結合。社區工作人員要高度重視,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任務、細化責任、精心組織、科學安排,為開展各項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二)突出重點,注重實效。

宣傳要面向羣眾,針對不同宣傳羣體,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和宣傳方式。要服務居民,增進廣大人民羣眾對地震科普知識的瞭解和掌握,提高居民防禦與減輕地震災害的意識和能力。

(三)上下聯動,形成合力。

聯合新聞欄目組、電信等部門,充分發揮媒體輿—論和宣傳陣地的優勢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掀起一次防震減災宣傳的高潮。要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全面及時準確掌控社會輿情,避免引起社會公眾恐慌,維護社會穩定。

社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篇4

為深入貫徹實施《突發事件應對法》,在全社會廣泛宣傳和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公眾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20__年全省應急管理工作要點通知》、《河北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關於做好當前應急管理科普宣傳教育有關工作的通知》及《邢台市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關於轉發省政府應急辦t;關於做好當前應急管理科普宣傳教育有關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有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活動時間

20__年5月1日—20__年5月31日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正面引導的原則,緊緊圍繞提升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這個主題,創新宣傳手段,拓寬宣傳渠道,着力宣傳防災減災法律法規,普及防災減災科普知識,提高公眾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組織領導

本次“防災減災宣傳月”活動,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市減災辦(民政局)總牽頭負責,各鄉鎮辦、市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參加組織實施。各有關單位要加強領導,指定一名分管領導負責本次活動,並組織專門力量,落實宣傳經費;要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組織好此次宣傳月活動。市減災辦(民政局)負責宣傳月活動日常協調工作。

四、有關活動安排及職責分工

1、“512國家防災減災日”集中宣傳活動。由市減災辦(民政局)牽頭,各鄉鎮辦和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在城市人口密集場所和農村人口密集場所設置宣傳點,集中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市民政、安監、衞生、公安、農業、林業、住建、城管、煤炭局、工信、教育、國土資源、交通、水務、電力、環保、商務、質監、藥監、畜牧、文體新廣、旅遊、科技(地震)、氣象等部門在太行街(市政府路段)設置宣傳點,進行自然災害、生產事故、衞生防疫、社會治安案件、交通事故、環境污染、森林火災等方面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應急避險知識宣教。各鄉鎮辦要在轄區內主要街道開展集中宣傳活動。

2、播放防災避險應急知識系列動漫宣傳片。各鄉鎮辦和有關部門要結合防災減災宣傳月活動,做好防災避險應急知識系列動漫宣傳片《應急30秒》第三集播放和發放工作。市電視台負責在電視台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傳,並組織好宣傳片播出工作,每天累計不少於1個小時播出時間。市城管局負責在市區街頭電子屏幕播放宣傳片工作,每天累計不少於2個小時播出時間。市交通局負責在市公交汽車移動電視播放宣傳片工作,每天累計不少於4個小時播出時間。市聯通公司負責在互聯網媒體播放宣傳片工作,有關網站要將宣傳片製作成flash視頻插件,設置在網站主頁,全天滾動播放。市安監局負責在全市所有非煤礦山、尾礦庫、危化企業的宣傳片播發工作。市教育局負責在全市所有學校的宣傳片播發工作。市衞生局負責在全市所有醫院、衞生院的宣傳片播發工作。各鄉鎮辦負責轄區內所有行政村、社區以及除礦山企業、尾礦庫、危化企業之外的'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的宣傳片播發工作。各單位除在本系統內複製發放外,還要利用“5·12國家防災減災日”集中宣傳等活動向廣大民眾發放。

3、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四進”活動。5月1日至31日,在全市廣泛開展防災減災知識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活動。通過開展應急演練、印發宣傳資料、製作標語板報、舉行講座、進村入户宣教等形式,廣泛普及有關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知識。

(1)進校園活動。由市教育局牽頭,公安、消防、地震、衞生等有關部門參加。根據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與年齡特點,通過舉辦專題講座、應急疏散演練、知識競賽、觀看錄像、製作宣傳板、組織主題班(隊)會等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防火、防爆炸、防傳染病、防溺水、防自然災害、防交通事故、防綁架、防擁擠踩踏等方面的專題教育;加強對初高中學生、外出務工人員留守學生、家庭貧困學生等的心理健康教育與疏導,幫助他們克服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礙,做到防患於未然。

(2)進企業活動。由市安監局牽頭、各有關部門負責,以安全生產為重點,推進企業應急管理工作。督促企業制定和完善應急預案,建立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組織礦山、尾礦庫、危化品、民爆器材、建築、交通等高危行業開展有針對性的應急演練。要認真開展隱患排查,全面分析可能造成的災害及衍生災害,對查出的隱患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並採取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加強職工安全教育,提高職工安全素養。

(3)進社區活動。由民政局牽頭,市政府有關部門和鄉鎮辦負責,開展創建防災減災示範社區、發放應急知識手冊、舉辦減災主題文藝演出、設置宣傳欄、懸掛宣傳標語等活動。民政、氣象、公安、消防、衞生、地震等部門要加強社區自然災害、防火、防盜、食品衞生、傳染病預防、家庭急救、地震等應急知識宣教,城管、電力等部門要加強安全用氣、用電等知識入户宣傳力度,提高市民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4)進農村活動。由各鄉鎮辦牽頭,公安、消防、衞生、林業、水務、農業、國土、安監、電力等部門參加,組織人員開展農村防災減災大巡查和防範知識宣教活動。國土部門要深入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易發鄉鎮,開展地質災害排查和防範知識宣教;水務部門要深入洪災易發區、羣眾受危區開展防汛抗災知識宣傳教育;林業部門要對林區、林緣羣眾進行森林山火防範、撲救知識宣傳教育;農業部門要組織農技專家深入農村開展農業防災減災技術指導;安監部門要深入尾礦庫下游鄉鎮、村莊進行尾礦庫潰壩災害防範知識宣教,組織開展尾礦庫潰敗應急疏散演練;衞生、公安、消防、電力等部門要加強衞生防疫、社會安全、交通安全、火災防範、安全用電等方面宣傳和教育,提高農民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

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月”活動,有利於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有利於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災害風險防範意識,有利於廣泛普及災害自救互救知識,有利於深入推進各級綜合減災能力建設。各單位要站在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展的高度,把做好“防災減災月”有關工作作為維護羣眾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高度重視,統一思想,確保各項活動順利舉辦、取得實效。

(二)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相關活動的牽頭單位要會同相關參與配合單位,抓緊制訂細化活動方案,明確職責,落實專人,落實經費,提前準備好現場佈置、宣傳資料等,逐項抓好落實。市政府其他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職責,認真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活動。

(三)營造氛圍,擴大影響

新聞媒體單位要主動加強防災減災宣傳工作,確保“防災減災宣傳月”活動宣傳報道有力有序開展,同時要建立長效機制,做到制度化、常態化。要面向城鄉基層,廣泛發動羣眾,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和參與防災減災工作的良好局面。同時,要深入挖掘防災減災月宣傳活動中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其示範帶動和引領作用,積極營造學有標杆、做有榜樣的濃厚氛圍。

(四)強化措施,確保安全

本次活動,涉及面廣,參與人員多,特別是公共場所大型活動,稍有不慎極易引發事故。因此,各項活動牽頭組織單位要慎密思考、周密安排,嚴格執行消防和大型活動治安管理的有關規定,制訂應急預案,落實應急措施,有序組織實施,務必確定各項活動安全,避免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在“防災減災月”系列活動中,各單位要注意收集保存影像資料。活動結束後,有關單位要認真總結活動的開展情況和取得的經驗成果,並形成書面總結報告,於5月31日前報市減災辦(民政局)。市減災辦(民政局)彙總後,按要求及時上報市政府。

社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篇5

為打造社區減災平台,構建各諧美好社區。根據上級要求,結合我社區實際情況,開展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活動、現將活動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開展社區防災減災知識宣傳週活動

為進一步深入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工作,提高社區居民防災減災意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營造良好的社區學習氛圍。我社區通過展板、宣傳欄等形式面向居民進行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宣傳。

面向不同人羣開展宣傳活動。針對老人和少年兒童開展火災自救知識宣傳。針對居民開展關於地震等災難的相關知識宣傳。

通過宣傳,使居民不斷增強防災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動員廣大居民相信科學,不聽信謠傳,當好聯絡員,一旦發現異常,及時上報,形成全社區廣泛參與的羣防體系。

二、開展消防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為引起社區全體居民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進一步增強居民災害風險防範意識,廣泛普及災害自救互救知識,結合本地區防災減災工作實際和我社區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消防應急疏散實施方案,細緻安排部署活動的實施步驟和操作辦法;假定演練背景,根據活動總體要求,明確指導思想、社區及轄區單位在活動中的具體職責。

我社區高度重視此次演練活動,預設一幢樓內發生險情,演練開始:報警器響起、社區居民安全有序進行緊急疏散轉移。演練總體情況良好,羣眾順利轉移、疏散,但是也體現出一些具體問題,如有些居民忘記在疏散過程中用毛巾捂住口鼻。

三、建立防災減災長效機制

防災減災工作是關係到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民生工作,必須在集中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的基礎上,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度化、經常化,建立健全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我社區通過此次活動加強了對居民的防火知識宣傳,增強羣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避災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形成全體居民共同關心和參與防災減災工作的良好局面。另外我社區通過加強責任制建設,建立健全預警機制建設,為防災減災工作打好基礎。

社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篇6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為進一步增強廣大羣眾防災減災意識,提高全民避災自救能力,營造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防災減災工作的良好氛圍,5月12日上午8:00,縣應急管理局聯合縣教育局、衞健局、自然資源局、水務局、科技局、地震局、氣象局、農業農村局、住建局、交運局、民政局、消防大隊、紅十字會、縣醫院、縣中醫院、烏蘭鎮等18個縣減災委成員單位在鐘鼓樓前組織開展了主題為“防範化解災害風險,築牢安全發展基礎”的防災減災宣傳活動。

我們通過展出防災減災知識展板、發放宣傳資料、宣傳品、設立諮詢台、播放防災減災宣傳動畫片等形式組織開展此次“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使其增強廣大社會公眾普及各類防災減災專業知識和災害防範應對技能,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堅持關口前移和問題導向,加強災害防治能力建設,加大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從源頭上防範化解安全風險,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持續築牢安全發展基礎,為迎接建黨100週年、“十四五”開局起步提供有力保障。

此次活動,共展出《防災減災》、《自然災害科普知識》《安全生產防範知識》、《人民防空》、《地震常識系列》等展板66塊,發放《應急救援常識宣傳冊》、《防災減災應急科普知識》、《消防小知識》、主題文件袋、雨傘、圍裙等有關防災減災知識宣傳資料10000餘份,出動科普大篷車、宣傳車、消防車3輛,現場接受羣眾諮詢4000餘人次。

這次活動既是面向羣眾的預防宣傳動員,也是針對各職能部門的。工作部署。活動現場,羣眾參與熱情高漲,有的羣眾不時駐足觀看防災減災知識展板,瞭解防災減災知識,有的仔細閲讀宣傳冊,同時還對減災知識提出自己的疑惑,工作人員對羣眾的疑問耐心細緻地一一解答。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差異網為大家整理的3篇《社區防災減災應急預案》,希望可以啟發您的一些寫作思路,更多實用的範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差異網。

熱門標籤